写人文章阅读训练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写人叙事阅读专项练习(三)(含答案)

六年级下语文小升初阅读专项训练三——写人记事一、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那时,我还是一个7岁的小孩。
一天,我拿着钱朝一家专售儿童玩具的商店跑去。
突然,一阵哨音把我给迷住了——一个男孩子手里拿着一只哨子在吹呢。
于是,我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也买了一只。
回到家里,我得意扬扬地吹着哨子满屋乱窜,家里被我吵得鸡犬不宁!当我一说出哨子的价格,哥哥姐姐还有堂兄堂姐们全嘲笑我是个十足的傻子,糊里糊涂被骗了四倍的价钱,用多付的钱又可以买许多好东西呢!我感到十分委屈,伤心地哭了。
羞耻,甚至于超过了哨子带给我的乐趣!这件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对我以后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常常,当有人怂恿我去买那些我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时,我便提醒自己:“可不要为了一只‘哨子..’就出大价钱呀!”因为我已经懂得了节省开支。
在我成年进入社会后,通过人们的言行,我看到了形形色色为了他们的“哨.子.”而付出沉重代价的人!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为了求得王室垂青,百般经营,甚至丢掉了贞操美德,弄得众叛亲离!那些沽名钓誉的政客,不惜一切代价卷进政治风云,却贻误了正事而败落破产!那些悭吝的守财奴,为了发家致富,一毛不拔,放弃了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人类行善的德行!那些贪图享乐的庸人,碌碌无为,只顾寻欢作乐,搞成了弱不禁风的病夫!那些华而不实的花花公子,整天沉溺在精美的服饰、堂皇的住宅、华贵的马车中,不顾财力不接,以致债台高筑!“可怜!”我不由得叹息道,“为了一只‘哨子’你们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得不偿失,真是愚不可及啊!”由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大凡人世间的苦楚都是没有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估价,盲目行事,而付出过高的代价造成的。
1.给这篇文章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A.《哨子》B.《昂贵的哨子》C.《一只哨子的代价》D.《追求哨子》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2)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禁不住。
()(3)形容人极端愚蠢。
()3.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加点词语“哨子”指的是(),第四自然段中加点词语“哨子”指的是()A.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B.外表有诱惑力的事物C.表面没有用的东西 D.内在有感染力的事物4.“羞耻,甚至于超过了哨子带给我的乐趣”,“我”为何感到羞耻?用“______”在文章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四年级阅读专项训练(一) 写人文章阅读及练习

没有抱怨,更没有愤怒,他径直走到父亲身边,说:“爸爸,是我自己上来的!”
1、请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在下面画v。 摸索 艰难
2. 从文中找到正确的词句,完成下面的填空。
✔
✔
儿子在坑里玩耍,发现自己上不来,不得不(大声呼喊)。这时父亲( 置之不理),儿子
的第一个反应是( 哭泣 ),第二个反应是( 愤怒 )。最后,儿子( 自己 )爬
一天,比尔·盖茨的同学来他家做客,发现比尔·盖茨在看这些书。禁不住书中可以学到好多好多新的东西。只有多读书,才能使自己变 得与众不同。”
“干吗要与众不同?和别人一样生活不好吗?就像草原上的小草一 样。”“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荒丘上的橡树,因为 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高大挺拔,昂首天穹。” 比尔·盖茨 坚定地说。
了上来。
3下列句子中带点部分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情?在括号里用词语写出来。 (1)他在坑里转来转去,寻找可以爬上去的地方。终于,儿子发现在坑的别一面
坑壁上有几棵小树。( 激动) (2)儿子没有抱怨,更没有愤怒,他径直走到父亲身边,说:“爸爸,是我自己
上来的!”( 自豪 ) 4.儿子遇到困难向父亲求助,父亲几次置之不理。但最后儿子对父亲为什么没有抱
阅读写人文章小歌诀写人阅读 并不难,把握人物个性点。典型事件 不放过,描写方法须掌握。外貌神态 加心理,语言动作用心看,边读边想 边感悟,人物特点全呈现。
“是我自己上来的” 一天,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去钓鱼。他们来到湖边,父亲 拿着钓鱼竿钓鱼,儿子就在一旁玩耍。离湖边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大坑,孩子很 好奇,自己悄悄地——(摸索 探索)着下到坑里。玩了一会儿后,儿子想回 到父亲身边,可是他突然发现坑底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 儿子很着急,不得不大声呼喊:“爸爸,爸爸,帮帮我, 我上不去了!”但他没有得到回应。其实,此时此刻他知道他的父亲正在距离 他不远的地方钓鱼,不可能听不到。父亲对儿子的求助置之不理,儿子的第一 个反应就是愤怒。儿子不停地大声呼叫着父亲的名字,可父亲还是置之不理。
三年级写人文章的阅读技巧与训练

三年级写人文章的阅读技巧与训练阅读技巧与训练是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而写人文章则是培养孩子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技巧与训练,帮助他们提高写人文章的能力。
一、阅读技巧:1. 阅读前的准备:在阅读之前可以先让孩子观察文章的标题、封面及插图,引导他们根据这些信息猜测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同时可以提醒孩子注意文章的目的和态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2. 预测猜测: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根据文章的标题、开头句和插图猜测接下来的内容。
这样能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探索心态,提高阅读的主动性。
3. 关键词标记: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指导孩子将文章中的关键词标记出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段落的结构。
同时,关键词也有助于加深孩子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
4. 理解推断:阅读文章时,孩子可以通过理解上下文的信息推断出一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例如,通过推测词语的反义词、同义词或上下文提供的信息来理解生词的意思。
5. 对比评价:引导孩子在阅读完文章后进行对比与评价。
比如,让孩子比较文章中不同人物的特点、行为等,以及他们自己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
这样能够培养孩子的批判思维和比较分析能力。
二、训练写人文章的方法:1. 观察与思考:培养孩子观察力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带领孩子观察周围的人物,并思考他们的外貌、性格、行为举止等方面的特点。
可以通过问答方式,帮助孩子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思考。
2. 描述细节:鼓励孩子将观察到的细节写下来,比如人物的外貌、穿着、表情、动作等。
这样能够培养孩子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 讲故事:给孩子提供一个人物的背景故事,并引导他们根据这些信息写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可以从人物的外貌、性格、家庭、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描写,让孩子将自己的想象力和观察力结合起来。
4. 同伴分享:鼓励孩子将自己写的人物形象和其他同伴进行分享和对比。
可以在班级或家庭里进行小组活动,让孩子相互阅读、评价和改进自己的写作作品。
小升初语文阅读能力提升 专题十五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小升初语文·专题十五: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重点:1.写人记事类文章首先要确定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通过人物所做的事情,人物的有关动作、外貌、语言等各方面的描写,再结合文中对人物作出直接或间接评价的关键语句,确定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精神品质。
2.写人记事文章还要把握主要事件。
写事类文章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些要素,把握事件的整个过程。
并通过文中表达作者情感倾向的句子,深入理解作者对具体事件的观点和态度,理解事件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难点:分析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重点笔记1.阅读写人类文章的方法;2.阅读记事类文章的方法。
真题试练课外阅读。
(一)丢失的衣裳王辉①张嫂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身旁趴着宠物狗花花。
屋外风声骤起,天色旋即暗了下来。
要下雨!张嫂赶紧放下毛衣,奔向阳台收衣裳屋②张嫂的手伸出阳台,正要将晾晒的衣裳往里,突然,身后“咣”的一声,张嫂吓得手一哆嗦,衣裳掉下楼去。
张嫂回过头,见茶几上的花瓶翻倒在地。
花花正躲在墙角落用犯了错误的眼神望着主人。
③“花花,你又闯祸了,等我捡回衣裳再收拾你。
”张嫂扬了扬手吓唬道。
④张嫂匆匆下了楼,却不见衣裳,附近转了一圈也没发现。
“奇怪,也就一会儿功夫,怎么就没了,让大风卷上天了?”张嫂边嘀咕边顺着风向继续找。
⑤不远处有个驼背老头,拎着一个蛇皮袋东张西望。
张嫂看见他心里就来气。
这老头是个拾荒者,租住在小区车库里,不仅古里古怪,还爱管闲事。
⑥张嫂记得有一次出门遛狗,自家花花也就在路上拉了点屎而已,别人都没吭声,就他叽叽歪歪:“要文明养狗,要讲卫生…”张嫂本来就看他不顺眼,听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回敬道:“你算哪根葱,也配管我,呸!”然后抱起花花就走。
⑦张嫂怀疑是老头捡走了衣裳,而且就藏在那蛇皮袋里,但没抓现行,不好随便搜,万一他已转移赃物反咬一口就麻烦了。
张嫂便指桑骂槐起来。
那老头装聋作哑,拎着蛇皮袋若无其事地走了。
四年级写人的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四年级写人的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一、四年级写人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资料。
(一)写人阅读理解常见题型。
1. 概括人物形象类。
- 这类题目通常会问“文中的XX是一个怎样的人?”例如在阅读一篇描写老师的文章后,会这样提问。
解答时要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中寻找线索。
- 文章中描写老师说话总是轻声细语,耐心解答同学们的问题,从“轻声细语”“耐心解答”这些对老师语言和行为的描写,可以概括出老师是一个和蔼可亲、有耐心的人。
2. 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类。
- 人物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
- 外貌描写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容貌、衣着等,来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等。
例如“他穿着一件破旧的蓝色布衫,头发乱蓬蓬的,脸上满是灰尘,但那双眼睛却透着坚定。
”这里的外貌描写,从“破旧的蓝色布衫”“乱蓬蓬的头发”“满是灰尘的脸”可以看出这个人生活可能比较艰苦,而“透着坚定的眼睛”又暗示他有着坚强的内心。
- 语言描写可以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如果文中的孩子总是说一些充满好奇心的话,像“妈妈,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呢?”就可以看出这个孩子是充满好奇心的。
- 动作描写能体现人物的行为特点。
如“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河边,毫不犹豫地跳进水里去救那个落水的孩子。
”“三步并作两步”“冲到”“跳进”这些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出这个人的勇敢和果断。
- 神态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情来反映人物的心理。
比如“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焦虑,不停地在房间里踱步。
”从“眉头紧锁”“眼神焦虑”这些神态描写可以知道他很着急。
-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
如“我心里想:这次考试一定要考好,不能让爸爸妈妈失望。
”这直接写出了人物的心理想法,表现出人物的上进心。
3. 理解人物情感类。
- 题目可能会问“文中的XX在XX情况下,有着怎样的情感?”- 要根据文章中的具体情节和描写来分析。
例如在描写一个孩子在生日时没有收到父母的礼物,文章中描写孩子“默默地坐在角落里,眼睛里闪着泪花,一声不吭。
五年级写人文章阅读训练

五年级写人文章阅读训练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写人文章阅读训练考点分析:小学阅读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阅读知识,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短文,能理解主要内容,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能运用比较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达对文章内涵的感悟。
写人文章,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群体。
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表特征,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
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
通过典型事例,分析人物特点,把握文章内容。
分析写作目的,深化认识理解。
难点:能运用比较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达对文章内涵的感悟。
考点一:阅读知识点。
无所不知的妈妈我的妈妈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又聪明的人。
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她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善良。
怀特先生时常来我们家,他是爸爸的一个老朋友。
他十分可怜,因为他不能很好地说话——他口吃得厉害。
妈妈总是告诉我们五个孩子不许笑话怀特先生,我们当然也尽力按她说的去做。
不过那天吃饭时我们实在忍不住了,因为怀特先生怎么也说不上来话。
他一个劲儿地说“面——面——面”,我们知道他想要面包。
看他急得满头是汗,妈妈知道我们马上就要哈哈大笑了。
她突然边笑边说:“孩子们,看我干了些什么?我把糖放在约翰的肉上了。
”我们五个借机痛快地大笑起来。
妈妈让我们意识到真正的朋友不只是对别人表达一种温情,还需要用机敏的言行使别人免于受窘。
妈妈还教我们热爱大自然。
我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收集蚕茧。
春天的时候,我就看着蚕从里面爬出来,真是美极了。
而看到它们拼命挣扎的样子,我又难过极了。
它们费了多少力气呀!一天,我用一把最好的剪刀把蚕丝剪断,我想我一定做了件有意义的事。
噢!事实可太糟了,那些蚕蛹没过多久就都死了。
“罗依,”妈妈对我说,“蚕蛹需要自己奋斗爬出茧,这种努力使一些废物排出体外。
如果不这样,蛹就会死的。
当然,我想人也一样,需要奋斗、努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阅读专项训练-写人记事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阅读专项训练-写人记事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
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今天的他。
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
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
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打扰了儿子。
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
她把它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
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了针孔在那儿,可就是穿不进去。
她不相信自己的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还是失败。
再试……线依然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
母爱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
他这才想起已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
”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线穿针而过。
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
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
如此简单。
1.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
(1)声望、名誉越来越高。
( )(2)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
( )(3)形容行文思路像泉水奔涌那样迅速、丰富。
( )(4)形容没有任何阻碍。
( )2.“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
写人记叙文课外阅读(6篇)

一、送报少年万欣兰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
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
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
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
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
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
少年便下楼去了。
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
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
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
上午9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都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还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
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般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写人文章阅读与作文训练1.《三块钱》他,一个军人,在战场上负伤,双腿高位瘫痪。
妻子没工作,一家三口就靠他的抚恤金生活。
为了能够养活自己的家庭,他安了假肢,买了一辆三轮车,靠拉人赚钱谋生。
那天傍晚,瓢泼大雨。
在街道的拐弯处,上来了两个西装革履的客人,客人说,快点啊,我们急着见人。
没走多远,车在一个上坡的地方陷进泥坑。
雨大路滑,怎么也上不去了。
他央求客人下来,先把车推过去,再上车。
可是满地泥泞,客人怎么也不愿下车,雨越下越大,他想等人来帮帮自己,可左等右等,也没有人影。
客人不耐烦了,要求退款坐别人的车。
可是他不愿意,这是今天的第一笔生意。
也可能是唯一的一笔,虽然只有三块钱,他也不想放弃。
还是没有人来,他只好尝试着自己推。
淋着大雨,站在泥坑里,他双腿使劲蹬着地面,一手握着车把,一手用力推着车身。
也许因太用力,“啪”的一声,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假肢断裂了!鲜血,从他的创口慢慢渗出来,混着雨水,一直流到泥坑里。
从不流泪的他,在大雨中一边绑着知己的假肢,一边默默地流泪。
当客人再一次要求退钱的时候,他已绑好了自己的假肢。
他的头发在雨水的冲刷下,紧紧的贴在脸上。
他再一次请求客人下来,先让自己把车推过去,可还是被客人断然拒绝了。
一个男人的尊严在雨中湿透了,为了三块钱。
他再次上了车,继续往前蹬,希望能出现奇迹。
一个没有双腿的男人就这样在雨中弓着背脊,脊梁上托着他的家庭,他的责任。
故事的结局很简单──终于有人帮他把车推了上去。
他揣着赚来的三块钱,跑到无人的地方,号啕大哭。
然后,平静地回家。
两年后,他换了辆摩托车,五年后,他换了辆小汽车。
他还是以拉人为生。
开上汽车的那天晚上,他对妻子说,这个月我们终于可以有303块钱的收入了。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不得超过100个字)2.小说的主人公是:3.选文对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2.《特蕾莎修女》①她只是一位满面皱纹、瘦弱文静的修女。
②一九九七年九月,当她去世时,印度政府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
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为她的离去流下哀伤的眼泪。
她就是被誉为“活圣人”的特蕾莎修女。
③十八岁的时候,特蕾莎修女从她的家乡——马其顿一个偏僻的乡村来到遥远的印度,来到被称为“噩梦之城”的加尔各答。
在这里,她看到有病的人无人照看,孤独的男人和女人躺在街头等死,成百上千失去父母的儿童四处游逛……她感到了工作的召唤,于是脱下修女服,开始了护理和救助穷人的工作,并一直延续了半个世纪。
④特蕾莎修女清醒的认识到,居高临下的给予,接受者会有被施舍的屈辱感觉,这对于一个人的尊严是极有害的,它可能导出苦涩和敌意,而不是和谐与和平。
在街头,这个瘦小的修女亲手握住快要横死的穷人的手,给他们临终前最后一丝温暖;在医院,这个受着病痛折磨的修女亲吻艾滋病患者的脸庞,为他们筹集医疗资金;她给柬埔寨内战中被炸掉双腿的难民送去轮椅,也送去生活的希望;她细心的从难民溃烂的伤口中捡出蛆虫,帮助他们减轻痛苦……⑤在特蕾莎修女的感召下,数以万计的人参与了她的“慈善传教士”活动,数以千万计的人从这个修道会的社会福利和救援工作中受益。
⑥一九七九年,特蕾莎修女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辞说:“她的事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单个人的尊重……最孤独的人、最悲惨的人、濒临死亡的人,都从她的手中接受到了不含施舍意味的同情,接受到了建立在对人的尊敬之上的同情。
”面对巨大的荣誉,特蕾莎修女的答辞是:“今天,我来接受这项奖金,是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
这个奖是对贫穷世界的承认。
”她把奖金全部用于救助那些穷人和受苦难的人,并向诺贝尔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取消例行的授奖宴会,因为那太浪费了。
几句朴实的话语,一身寻常的打扮,但特蕾莎修女身上的光芒却照耀着整个颁奖礼堂。
委员会接受了这一请求,并且将省下来的七千一百美元赠与她领导的仁爱修会。
⑦特蕾莎修女自己也是一个穷人,她的生活朴实无华;但同时她又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她拥有爱、给予爱、收获爱。
她曾动情的说:“我们所做的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欠缺了那一滴水,这汪洋总是少了一滴水。
”特蕾莎修女说这些话的时候,就好像母亲给孩子讲故事,没有花招、没有卖弄,有的只是一颗直白坦率的心灵。
她微笑着说:“让我们记住一点:没有人不需要关爱,我们要总是以微笑相见,尤其是在微笑起来很困难的时候,更需要微笑。
”⑧是的,我们的生活中太缺少这样的微笑了。
那些脸上肌肉只会作机械运动的美女模特们,当她们面对特蕾莎修女的微笑的时候,才会发现什么是真正的美。
美与爱联系在一起,美是爱的一部分。
不懂得爱的人,永远跟美无缘。
1.用自己的话说说特蕾莎修女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从文章第②、⑥两段中选取一个典型事例,具体说说它对表现人物所起的作用。
3.阅读文章,要品味关键语句。
谈谈你对该文的理解。
3.《成功的最佳位置》生活为每个人预留了他的位置,我们千万不要在人生的旅途上走错路,迷失自己的位置。
——梭罗迈克在求学方面一直遭遇失败与打击,高中未毕业时,校长对他的母亲说:“迈克或许并不适合读书,他的理解能力差得让人无法接受。
他甚至弄不懂两位数以上的计算。
”母亲很伤心,她把迈克领回家,准备靠自己的力量把他培养成材。
可是迈克对读书不感兴趣,为了安慰母亲,他也试着努力学习,但是不行,他无论如何也记不住那些需要记忆的知识。
一天,当迈克路过一家正在装修的超市时,他发现有一个人正在超市门前雕刻一件艺术品,迈克产生了兴趣,他凑上前去,好奇而又用心地观赏起来。
不久,母亲发现迈克只要看到什么材料,包括木头、石头等,必定会认真而仔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磨和塑造它,直到它的形状让他满意为止。
母亲很着急,她不希望他玩弄这些东西而耽误学习。
迈克不得不听从母亲的吩咐继续读书,但同时又从不放弃自己的爱好,他一直在想要做得更好。
迈克最终还是让母亲彻底失望了,没有一所大学肯录取他,哪怕是本地并不出名的学院。
母亲对迈克说:“你走自己的路吧,没有人会再对你负责,因为你已经长大!”迈克知道在母亲眼中他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他很难过,决定远走他乡去寻找自己的事业。
许多年后,市政府为了纪念一位名人,决定在市政府门前的广场上置放名人的雕像。
众多的雕塑大师纷纷献上自己的作品,以期望自己的大名能与名人联系在一起,这将是难得的荣耀和成功。
最终一位远道而来的雕塑大师获得了市政府及专家的认可,在开幕式上,这位雕塑大师说:“我想把这座雕塑献给我的母亲,因为我读书时没有获得她期望中的成功,我的失败令她伤心失望。
现在我要告诉她,大学里没有我的位置,但生活中总会有我一个位置,而且是成功的位置。
我想对母亲说的是,希望今天的我至少不会让她再次失望。
”这个人当然就是迈克。
在人群中,迈克的母亲喜极而泣,她知道迈克并不笨,当年只是没有把他放对位置而已。
1.给下列黑体字换一个偏旁,再组词。
彻底( ) 观赏( ) 雕塑( )荣耀( ) 耽误( ) 位置( )2.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喜极而泣() A.高兴的流出了泪水 B.喜欢大声地哭泣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母亲对迈克说:“你走自己的路吧,没有人会再对你负责,因为你已经长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把下列黑体字的词语换成另外一个词语,是句子原意不变。
①他凑上前去,好奇而又用心地观赏起来。
( )②迈克不得不听从母亲的吩咐继续读书。
( )③最终一位远道而来的雕塑大师获得了市政府及专家的认可。
( )5.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最终获得认可的雕塑师是_____________,他的母亲为他的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说他并不笨,只是当年把他放错了位置而已,母亲这样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是怎样理解“大学里没有我的位置,但生活中总会有我一个位置,而且是成功的位置。
”这句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认识父亲》我们对父亲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陌生得许多做儿女的全然不理解父亲那颗(炽热炽烈)的心。
我常听人说,父亲对儿女的感情是百分之百,而儿女对父母却总要打些折扣。
我不知道这话准确到何种程度,但我却亲眼目睹,多少可怜的父亲为儿女吃尽了天下苦,受尽了世间罪,有的为了儿子更好地活着,他们(愿意宁愿)献出属于自己仅有的一次生命。
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崇高和伟大?有些儿女有意或无意地将生命交给死神,这却把父亲推进了无边的苦海。
我的一位同事是颇有影响的钢琴家,他的妻子早已离去。
他和儿子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将一身艺术细胞传给了儿子,把他拉扯成人,送进了剧院。
儿子也挺争气,很快适应了紧张的剧院生活。
不料在一次装台的义务劳动中从顶棚跌下,当场停止了呼吸。
剧院院长把儿子的父亲接了去,问他有什么要求,那位几次从昏迷中醒来的父亲把头摇摇,说想到儿子出事的地点看看。
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院长叫人把剧场大门打开,领着他走到台前,父亲实在憋不住,一下子(跌倒扑倒)在儿子摔下的地方,再也无力站起。
整个剧场空空荡荡,无声无臭,一只只椅背像大海的波涛,在这苦难的父亲的小胸中掀起了滔天的巨谰。
至今,在那个家中,儿子住过的房间还完整地保留着。
每天上班,父亲总得在门口轻轻说声:“儿子,再见!”回来时又说一声爸爸回来了儿子吃饭时儿子坐过的桌边依然放一双筷子它正无声地向父亲诉说着他在另一个世界的一切我一直不敢从离我住处不远的那条街上走,不为别的,只怕看到一位伫立在街头的老人。
他几乎每天都在人们下班的时间站在那里,面对着澎湃的自行车流和人流,眺望着,(寻觅寻找)着他那早已离开人间的儿子。
父亲是伟大的,是坚强的。
(严重严酷)的现实常常扭曲了父亲的情感,沉重的负担常常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天灾人祸,狂风暴雨都被父亲征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