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美术六上我爱运动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1我爱运动苏少版(4)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的特征,学会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运动感的画面。
2. 培养学生热爱运动,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
3. 提高学生动漫画的表现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我爱运动》是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第11课的内容,教材以运动员进行各种运动项目的图片为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运动场景,学会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运动感的画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运动的特征,学会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运动感的画面。
难点:如何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突出运动的特点,画出富有运动感的画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绘画纸张、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绘画纸张、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运动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运动,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热爱。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运动的特征,示范如何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运动感的画面。
重点讲解夸张手法的运用,如动态的描绘、服饰的夸张、表情的夸张等。
3. 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运动的理解和感受,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运动感的画面。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欣赏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交流,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运动的特征夸张的表现手法1. 动态的描绘2. 服饰的夸张3. 表情的夸张七、作业设计: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回家后创作一幅以运动为主题的画,要求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突出运动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各种运动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运动,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热爱。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运动感的画面。
但在部分学生的作品中,仍存在对运动特征把握不准确、夸张手法运用不够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指导。
(苏少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我爱运动》教案设计

(苏少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我爱运动》教案设计
一、教学背景
本次教学是在苏少版六年级美术上册中,重点讲解的是运动主题的绘画作品。
学生已经能够较为熟练的运用水彩画和色彩搭配制作出不同的作品,但是对运动主题的表现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加的了解运动、体育类的作品可以如何的表现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运动类绘画作品,了解体育运动和艺术创作之间的联系;
2.掌握如何使用水彩等颜料,表现运动的动感和速度感;
3.了解不同颜色、材料的组合,如何表现不同的运动场面。
2.能力目标:
1.通过训练,了解如何表现运动中人体不同的动作姿态;
2.通过绘画,发展学生的艺术感受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体育及运动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绘画技能。
三、教学内容
1.运动类绘画作品欣赏;
2.运动类作品的色彩搭配和表现方法;
3.模拟运动姿态和速度感的练习;
4.运用扇形、圆弧等线条进行造型。
四、教学过程
1.前期准备
1.整理课堂环境,准备好教具、绘画材料等;
2.收集运动类绘画作品,供学生欣赏。
2. 授课步骤
2.1 介绍课程主题
1.在黑板上写下本节课程主题:。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我爱运动3-苏少版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我爱运动3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意识。
2. 通过观察和绘画,让学生掌握运动中人体的基本动态和表情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运动中人体的基本动态和表情特征。
2. 人物速写的技巧和方法。
3. 运动场景的描绘和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中人体的基本动态和表情特征,人物速写的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运动场景的描绘和表现,如何把握人物的运动感和生动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运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运动中人体的动态和表情特征。
2. 讲解:讲解人物速写的技巧和方法,如何把握人物的运动感和生动性。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绘画一个运动场景,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4.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1. 我爱运动2. 主题:运动中的人体动态和表情特征3. 副人物速写的技巧和方法4. 副运动场景的描绘和表现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运动场景,进行绘画创作。
2. 写作作业: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运动的文章,描述运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好处。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学生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是否掌握了运动中人体的基本动态和表情特征,人物速写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生动的运动图片或视频,如篮球比赛、跑步、游泳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运动中的动态美。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运动中人物的动作、姿态和表情,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运动中人体的变化。
(苏少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我爱运动》教案设计

《我爱运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2.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3. 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创造美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运动员的动态表现和形象塑造。
3. 体育运动场景的描绘和氛围营造。
4. 体育运动中的团队协作和竞技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表现体育运动中的动态和形象,以及如何营造体育运动场景的氛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体育器材、教学挂图等。
2. 学具:绘画工具、颜料、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体育运动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体育运动的美。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表现体育运动中的动态和形象。
3. 绘画实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体育运动项目进行绘画表现。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和理解体育运动的美。
六、板书设计1. 《我爱运动》2. 课题内容: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运动员的动态表现、体育运动场景的描绘、团队协作和竞技精神。
七、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体育运动项目进行绘画表现。
2. 写作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体育运动的作文,谈谈自己对体育运动的感受和认识。
3. 观察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体育运动,了解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魅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是否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兴趣。
2. 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体育意识。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1我爱运动苏少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运动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运动的热爱和兴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运动的人物画。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运动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学会如何表现运动中的人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表现运动中的人物形象。
难点:如何把握运动中人物的动态和表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画册、绘画工具。
学具:绘画纸张、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电脑和投影仪,展示一些运动场面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魅力。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运动的看法和经历,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热爱。
2.讲解示范结合画册,讲解运动人物画的基本技巧。
示范如何表现运动中的人物,讲解运动中人物的动态和表情如何把握。
3.学生练习学生在理解运动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后,开始进行绘画练习。
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项喜欢的运动进行绘画,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作品展示与评价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运动人物画1. 动态把握2. 表情表现3. 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课后让学生完成一幅运动人物画,要求能够表现出运动中人物的动态和表情,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运动场面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运动的看法和经历,激发了学生对运动的热爱。
在讲解示范环节,通过画册和示范,使学生了解了运动人物画的基本技巧,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 我爱运动》教学设计1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我爱运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1课我爱运动》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运动项目的画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教材中提供了不同运动项目的图片,以及绘画的步骤和方法。
教师需要分析教材,了解教学内容,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各种运动项目也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这一课时,能够积极参与,尝试绘画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但部分学生对绘画技巧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运动项目的画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2.通过观察和绘画,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运动项目的画法。
2.如何把握运动项目的动态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教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运动项目的特点,分组合作进行绘画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2.收集各种运动项目的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3.准备示范作品,用于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起已学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运动项目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运动项目的名称。
然后,教师呈现教材中的绘画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运动项目的画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一个运动项目,边示范边讲解绘画的技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作进行绘画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尝试绘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1我爱运动-苏少版

《11我爱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题材的作品,感知运动与绘画结合产生的独特美感。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运动,用绘画表现运动场景的能力。
3.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运动场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1我爱运动》是一节以运动题材的绘画课。
教材提供了一系列运动场景的图片,以及一些绘画表现运动的方法,如动态分析、简化处理、动态线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运动场景,用绘画表现运动的特点。
难点:如何表现运动中的人物动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绘画纸、画笔等。
学具:绘画纸、画笔、水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参与的体育活动,以及观看体育比赛的经历。
然后展示一些运动场景的图片,让学生感知运动与绘画结合产生的美感。
2. 教学新课(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运动场景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运动的特点。
(2)教师讲解运动绘画的方法,如动态分析、简化处理、动态线等。
(3)教师示范如何表现一个运动场景,让学生注意观察运动的节奏和动态。
3. 学生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运动场景,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运动进行绘画。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中的问题。
4. 展示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从运动的表现、画面的构图、色彩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1我爱运动》1. 观察运动场景2. 动态分析3. 简化处理4. 动态线七、作业设计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运动绘画方法,回家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运动进行绘画。
要求画面动态感强,富有运动特点。
八、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掌握了表现运动场景的绘画方法。
在绘画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也提高了绘画表现能力。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1课我爱运动|苏少版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课程教材:《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第11课《我爱运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的种类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2. 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对人体动态的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运动,健康生活的理念,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场地的认识:足球场、篮球场、田径场等。
2. 运动人物的动态表现:跑步、跳跃、投篮等。
3. 运动场景的描绘:比赛场面、热身运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认识不同运动场地的特点,学会表现运动人物动态。
2. 难点:如何处理运动场景中的人物和背景关系,形成生动的运动氛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图片、视频、画纸、画笔、彩泥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场地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运动场地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运动人物的动态表现,展示各种运动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运动人物的特点和场景的描绘方法。
3. 示范讲解:教师现场绘画或制作一个运动场景,讲解表现运动人物动态的方法和技巧。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个运动场景进行绘画或制作。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成一幅运动场景的插图,旁边配上关键词,如“运动场地”、“动态表现”、“场景描绘”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运动场景的绘画或制作作品。
2. 写一篇关于运动的小短文,介绍自己喜欢的运动和运动的好处。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了表现运动人物动态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运动会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我爱运动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人物动态的表现方法已经接触过,为本课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动态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我爱运动》这课,既拓展了学生表现人物动态的视野范围,又把学生视线重点集中在运动的活动中,让学生观察、描绘,大胆地去表现在各类体育活动中人物的姿态和活动场景、气氛,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对人物动态的理解和把握。
人人都要运动,小学生更爱运动。
喜爱体育活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体育活动给他们带来充分的享受与快乐,同时在活动中又能充分展示他们的勇气与顽强。
本课把运动的姿态美与艺术的表现美同时展示,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潜能。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体育运动中的人物姿态并说出各种运动中人物的姿态特征
(2)操作目标:运用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来完成描绘体育活动中人物不同姿态的作品。
(3)情感目标:通过用以表现自己喜欢的某项体育活动来激发自己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感悟“生命在于运动”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增强运动意识,学习表现自己与他人喜爱的运动内容。
难点:各类体育活动中人物运动动态的造型与表现。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类表现体育活动的图片、录像、绘画及泥塑作品等。
学生准备:收集各类体育活动图片等资料,用于表现作品的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2008年中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的盛况还历历在目,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都被一个个激烈比赛项目牵扯着,在电视前高声呐喊助威,为运动员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紧张兴奋。
再过一段时间,学校也要举行运动会,我想同学们一定会非常踊跃积极的参加很多项目。
运动会真是一个让人兴奋激动的时刻啊!
运动能强身健体,我们经常会说道一句话“生命在于运动”。
许多养身学家也会告诉我们最好每天运动一小时。
特别是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青少年们,应该更注意运动。
而且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作为当代少年的代表,你最喜欢的运动方式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运动,我们今天要学的课程就是第15课《我爱运动》
二、以美激趣,欣赏视频图片
1、引导学生欣赏视频《运动会宣传片》
师:视频有趣吗?它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2、以美启智,欣赏照片
欣赏一组运动照片,它们是否能激发你的灵感来创作自己的作品?
3、欣赏大师、卡通、学生作品
三、以美升华,创作练习
学生作业练习
(1)作业设计要求:
①把你最喜欢的运动或认为最美的运动项目和场面表现出来。
②注意表现运动场上的热烈气氛。
③可以画也可以用其它材料来表现。
④还可以在第一次作业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如:锡纸、旧画报、布边角料、瓶盖等进行装饰美化,并小组合作成主题雕塑。
(2)师巡回指导
(3)作业评价:展示并评价(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指导学生主要从构图、色彩、材料及动态的表达等方面去评价)
五、课后拓展:
你还能运用生活中的其它废旧材料来表现“我爱运动”这一主题吗?
猜一猜,这四张作品表现的是什么运动项目?作品都运用了夸张和省略的装饰手法表现运动中的人物动态,你能说说对这两种装饰手法的理解吗?尝试装饰手法表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的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