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美术九年级上册《敦煌千年》教案

合集下载

敦煌千年

敦煌千年

敦煌千年作者:乐乐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39期【摘要】这是对苏少版初中美术9年级上册第5课《敦煌·千年》这节课的一个衍生。

在教学设计时换一种思路,用生命的意义来揭示佛教的本源和佛教艺术的本源,从而向学生解读正确的人生观。

获取视觉审美经验是本节课的基本目的。

由佛教艺术的内涵理解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对生命过程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生命意义价值解读【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9-0167-02一、导入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先提个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长久以来你们是怎么理解“佛”字的?那么,你们认为“佛”应该是什么?二、教学流程1.欣赏敦煌壁画中本生故事《九色鹿王本生故事》在佛教盛行的北朝,这个故事可谓妇孺皆知。

当时的人们追求“以瘦为美”的秀骨清像,壁画中的九色鹿的形象符合当时人的审美观,清秀挺拔,美丽高贵。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当时的画家想通过鹿王本生故事告诉人们什么?《九色鹿王本生故事》的佛教壁画创作在当时的作用是什么?2.教师接着展示课件:飞天壁画,并播放简短的相关视频。

通过视频的相关介绍让学生对飞天这一艺术形式有简单的了解。

学生通过图片、视频和教师的相关介绍进行理解式的总结:飞天就是人往天上飞,飞天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人们想象出来的,希望人能做好事,修成正果。

通过欣赏《九色鹿王本生故事》和飞天壁画请同学们试着总结一下:佛教画的作用是什么?如果还是不能真正理解佛教画的作用那么我们将通过下面的一幅佛教美术作品,看佛教的真正意义是什么?3.教师展示课件2001年2月26日,有两个来自尼泊尔的和尚在美国纽约的一个画廊将展示一场沙画。

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坐于正中央的一个清净自在的佛。

请同学们思考:清净自在的佛描绘在画面的中心,似乎寓意着什么呢?有学生回答:在他们的世界观里佛是世界的中心。

这时学生和图片中的观画者一样,对接下来的画面充满的期待与幻想。

苏少版九年级上册美术《第5课 敦煌 千年》(一等奖课件)

苏少版九年级上册美术《第5课 敦煌 千年》(一等奖课件)

传 沙不落,蔚为奇观。历代文人学士对这一独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观称
承 赞不已。
歌曲为五声调式,灵动而轻快,由远而近的乐声如泉轻泻,缓缓流 淌进心湖,诉说着大自然的柔情。
——

全曲ABA形式,飞扬的调子表现出月牙泉的活力与人们对月牙泉的
他 艺
喜爱。慷慨激昂的结尾更升华了这一主题,给人心灵上的享受。








千手观音



——
其 他 艺 术 形 式 的 传 承

纪录片《敦煌》是中央电视台继《故宫​》

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旨在记录敦煌地区

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揭示敦煌两千多

年来的文化内涵。

摄像机对准敦煌和在这块土地上曾经生
——
活过的人们,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将那些

被遗忘了的文明一一重新呈现在观众的视野
西夏王供养像
五、民族传统神话
包括内含东王公、 西王母、伏羲、女娲、 青龙、白虎、朱雀、玄 武以及风雷电公等源于 道家神仙思想的内容题 材。敦煌壁画中出现的 这些道教神话的题材, 表明了外来的佛教思想 已经融合、吸收了道家 思想。
莫高窟第249窟顶部(西魏)
六、装饰图案
敦煌石窟中的图案画主要装饰在石窟建筑上,主要 有藻井图案、椽间图案、边饰图案等。这些装饰图案随时 代而异,千变万化,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力。
十六观(日想观)
壁画故事——九色鹿
九色鹿 第257窟西壁 北魏
壁画故事——飞天
壁画故事——古人的生 活
张议潮出行图 第156窟南壁 晚唐
文化的传承

第5课 敦煌·千年-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5课 敦煌·千年-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5课敦煌·千年-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敦煌艺术与文化的悠久历史,掌握其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2.通过欣赏和分析敦煌壁画,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3.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2.大型绘画创作的技法;3.表现手势的绘画技巧。

三、教学难点1.敦煌壁画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点的深入理解;2.大型绘画创作的整体构思和细节表现。

四、教学内容1.教师向学生介绍敦煌壁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其艺术特点和流派,引导学生对敦煌艺术进行理解和欣赏;2.通过观摩敦煌壁画,向学生介绍大型绘画的整体构思和表现方法,特别是手势的表现技巧,提示学生注意线条的流畅与自然,体现手势之美,增强创作的表现力;3.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练习大型绘画的技法和手势的表现;4.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评选,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五、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法;2.观摩法;3.模仿法;4.创造法;5.评价法。

六、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设备;2.教学绘画、书法工具及材料。

七、教学过程1. 导入(3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以敦煌壁画中的手势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2. 介绍敦煌艺术和文化(10分钟)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师讲解,向学生介绍敦煌壁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简要介绍其艺术特点和流派,引导学生开始对敦煌艺术进行理解和欣赏。

3. 观摩敦煌壁画(20分钟)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或教师现场讲解,让学生观摩敦煌壁画,在欣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敦煌壁画中手势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点,强化其对敦煌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4. 教师演示绘画技巧(15分钟)教师演示大型绘画的技法和手势的表现技巧,特别是线条的流畅与自然,引导学生注意手势之美,并鼓励学生用心去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5. 学生创作(30分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作,体验大型绘画的构思和表现,锻炼线条的描绘技巧和手势的表现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自由创作,提高学生的群体协作和创造力。

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5课 敦煌·千年-苏少版

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5课 敦煌·千年-苏少版

《敦煌千年》教学详案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敦煌的特色文化,感受敦煌壁画艺术的魅力。

技能目标:分小组研究并制定敦煌旅游攻略,以绘画形式再现敦煌壁画,感受敦煌艺术的辉煌。

情感目标:感受敦煌艺术生命力与创造力,提升审美能力,形成文物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敦煌千年文化。

教学难点:敦煌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三、教学准备教师:教材,教学PPT,九色鹿线描稿,仿古宣纸若干,色粉笔若干,油画棒若干。

学生:于课前分组研究敦煌旅游攻略;分别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等资料,做好学习过程的记录;整合资料连同研究过程记录,写一份研究报告并制作成PPT。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一)《九色鹿》课本剧导入并揭示课题教师:上一节课,我组织大家分组排演了《九色鹿》的故事,其中有一组同学表演的很精彩,我们来邀请他们做个汇报演出。

学生表演完毕教师:掌声送给他们,知道为什么要排练《九色鹿》的故事么?学生:因为九色鹿是敦煌壁画里的故事。

教师:我们知道敦煌是艺术的宝库,假如你去敦煌,会制定什么样的路线,最想去哪几个地方,你最想了解什么?这也是上节课我给大家布置的小任务,让同学们去制定一下去敦煌旅游的攻略,在课前呢,我把大家的攻略按小组整理了一下,现在,我们将由攻略的制定者来带领大家走进敦煌,了解敦煌,了解除了《九色鹿》以外的故事。

教师:首先,我们有请第一个课题研究组的代表来秀秀他们的攻略(二)千年历史“敦煌攻略之千年历史”小组汇报研究成果——敦煌的千年历史。

教师:谢谢陈语彤同学的精彩汇报,没错,敦煌承载的是中西方文化的历史,延续的是中西方文化的血脉。

其实除了敦煌本身,在敦煌周边有一些景点,也是值得大家一去的,他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例如敦煌西边的要塞,阳关、玉门关、我们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古人的诗句。

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又称为魔鬼城)是不是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艳到了?激发了你的探险精神了吗?那么除了敦煌的历史,还有什么吸引我们的呢?我们有请下一组同学。

初中美术教案敦煌

初中美术教案敦煌

初中美术教案敦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背景和历史价值。

2. 培养学生对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1. 敦煌莫高窟的概述2. 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3. 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具体欣赏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艺术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敦煌莫高窟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二、敦煌莫高窟的概述(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建造历史和宗教意义。

2. 让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组成,包括壁画、彩塑和建筑。

三、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15分钟)1. 分析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2. 引导学生关注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主题和构图。

3. 讨论敦煌莫高窟彩塑的独特之处和艺术价值。

四、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具体欣赏(15分钟)1. 向学生展示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经典作品。

2. 分析壁画中的形象、色彩和线条,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3.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壁画的欣赏感受和解读。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让学生总结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敦煌莫高窟艺术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3. 提醒学生珍惜文化遗产,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欣赏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和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程度。

3. 综合评价学生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认知和欣赏能力,以及对其文化价值的认识。

教学资源:1. 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和资料。

2. 壁画欣赏的相关书籍和视频。

3. 网络资源,如敦煌莫高窟的官方网站或相关展览。

教学建议:1. 在课堂上尽量使用生动的图片和实物展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鼓励学生在欣赏壁画时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审美情趣。

3. 结合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5课 敦煌·千年2-苏少版

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5课 敦煌·千年2-苏少版

《敦煌·千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综合·探究”领域,从多元的视角展现敦煌艺术,旨在吸引学生关注敦煌,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

教材从壁画切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敦煌艺术,体会敦煌艺术独特的魅力,促进学生形成珍惜优秀文化遗产的理念,并自觉加入传承的行列。

二、学情分析:初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课程应着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初三学生由于中考时间临近,课余时间有限,美术课的课前准备工作很难开展。

如果由老师准备相关的资料,并留出时间给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就能解决学生课前准备不足的问题,有利于美术课的顺利开展。

三、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敦煌壁画艺术的题材内容、艺术价值,通过典型作品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

能力目标:分小组探讨敦煌艺术的表现特征,重绘一组九色鹿故事,深入感受敦煌艺术的辉煌。

情感目标:在创作作品中采用敦煌的艺术元素,感受敦煌艺术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形成文化传承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题材及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爱上敦煌,创造美。

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宣纸、画笔、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创设情境:播放视频《敦煌艺术之水影画》,吸引学生注意。

提问:在水影画中你看到了哪些物象?这些物象让你想到了那个地方?学生:看到了沙漠、骆驼、佛像、飞天等,想到了敦煌。

(二)讨论探究:分组查阅资料(老师准备相关资料,每组内容不同),小组探讨后各派一名同学讲解关于敦煌的历史、传说或故事。

(三)走进敦煌——遇见美:教师结合课件图片资料讲解关于丝绸之路、敦煌的历史、敦煌艺术的组成及艺术特色、与敦煌相关的艺术家等内容,让学生对敦煌有较为整体的印象,感受敦煌之美。

(四)品味敦煌——感受美:教师示范临摹九色鹿本生故事画的步骤和方法。

初中生敦煌画教案模板设计

初中生敦煌画教案模板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文化价值。

- 认识敦煌壁画中的主要题材和表现形式。

2.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 学习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及文化价值。

- 掌握敦煌壁画中的主要题材和表现形式。

2.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敦煌壁画所蕴含的宗教信仰和审美理念。

- 培养学生对敦煌壁画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敦煌壁画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敦煌壁画有什么了解?它有什么特别之处?(二)课堂讲授1. 敦煌壁画的历史背景:- 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佛教文化的传入。

- 讲解敦煌壁画的形成过程及艺术发展脉络。

2. 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 讲解敦煌壁画的表现形式,如壁画、彩塑、藻井等。

- 分析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 敦煌壁画的文化价值:- 讲解敦煌壁画所蕴含的宗教信仰、历史传说、民俗风情等。

- 分析敦煌壁画对后世艺术的影响及意义。

(三)课堂实践1. 分组讨论: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敦煌壁画,分析其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共同探讨。

(四)课堂总结1. 总结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

2. 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敦煌壁画的掌握程度。

3. 鉴赏能力:通过课堂实践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敦煌壁画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学生对敦煌壁画的认识不足、鉴赏能力有待提高等。

第5课 敦煌·千年-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5课 敦煌·千年-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5课敦煌·千年-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敦煌艺术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了解敦煌壁画的内容、造型和色彩;3.学习敦煌艺术的表现技法;4.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敦煌艺术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敦煌壁画的内容、造型和色彩。

三、教学难点1.敦煌艺术的表现技法;2.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解和演示;2.观摩和实践;3.互动和讨论。

五、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1.讲解敦煌艺术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敦煌艺术在我国艺术史中的地位;2.制作幻灯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了解敦煌壁画的内容、造型和色彩(20分钟)1.分析敦煌壁画的内容和主题,了解它们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2.观察敦煌壁画的造型和线条,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表现手法;3.分析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了解它们的色彩特征和表现方法。

3. 学习敦煌艺术的表现技法(30分钟)1.介绍敦煌艺术的表现方法,如线性透视、等比例缩放、细节处理等;2.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和实践,让他们学会运用敦煌艺术的表现技法。

4. 创作敦煌主题作品(60分钟)1.要求学生结合敦煌壁画的内容、造型和色彩,创作出符合敦煌艺术特点的作品;2.提供一些素材和参考资料,让学生自由发挥,体验敦煌艺术的魅力。

5. 作品展示和评价(1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作品的灵感和表现方法;2.教师和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六、教学反思1.敦煌艺术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学生对敦煌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尚需加强;2.敦煌艺术的表现技法是本节课的亮点,学生的练习和实践让他们受益匪浅;3.学生的创作能力较为一般,需要加强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_千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敦煌艺术由石窟建筑、彩塑、壁画共同组成的艺术宝库;.敦煌彩塑
和壁画艺术是人类四大文明交汇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对石窟艺术几个主要时期彩塑及壁画的特点有所了解;对佛教传入我国及四大洞窟艺术概况有初步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敦煌莫高窟彩塑与壁画艺术的伟大成就;了解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文物的散失过程,汲取历史教训,体会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分析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对不同时期莫高窟佛教艺术与时代之间的联系,佛教的相关知识,及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教学准备:
1、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敦煌莫高窟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找到有关《敦煌莫高窟》的多媒体课件(PPT)给学生直观上的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由九色鹿的故事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之后教师再引出《九色鹿》故事的出处,播放敦煌壁画中的九色鹿故事。

使学生对敦煌的艺术产生浓厚兴趣。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1—3页,同时用笔标出你认为重要的地方。

(本课教材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是开展主动探究学习最好的资源,同时,教师补充提供图片及资料,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信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资料的能力去解决问题,进入主动探究状态)(课件展示)
三、出示问题,展开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先展开组内讨论,再进行组间交流。

(设计知识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在主动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发现知识,使学习活化;从艺术语言入手,掌握美术欣赏方法,并举一反三,激发学习动机)
①回顾历史——敦煌的历史及“莫高窟”名称的来历敦煌的地理位置
丝绸之路与敦煌的关系,丝绸之路的兴盛与加速佛教的传播的关系。

敦煌艺术表现主体是什么?敦煌的艺术发展多元化。

敦煌艺术成就的发展历史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你能为这三个时期的艺术总结出特点吗?(讨论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激发了探究兴趣,同时呈现本课重点)
②认识色彩——(对比分析,理解画面色彩的独特性)
③了解造型——对照于其他石窟美术作品比较分析,了解敦煌莫高窟艺术造型特色。

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信息整理(四人一组、分工合作。


a.敦煌莫高窟开凿的历史背景
b.敦煌艺术表现主体
c.对比研究我国四大石窟艺术
d.尝试体验画中姿态、表情、道具等
2、交流信息
a.学生表述
同组或其他同学围绕主题可以进行补充或从另一个角度表述
b.师生评价
在汇报过程中,要发现其过程中的闪光点,进行及时鼓励。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
3、动作体验
要求:每组体验作品中的形象特征,每组构思好一个动态,按指令同时摆出动作形态。

(千手观音、飞天、反弹琵琶等,可以从多个角度去体验,主动体验生活,强化对主题知识的认知)
五、了解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引路菩萨图》这幅图现藏地为英国大英博物馆,为什么我们的国宝却在别国的博物馆里?藏经洞的发现过程与被盗经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