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

辈 出的三国时代 ,去揭开那一 幕幕真实 的历史 画面吧 !”
第三 ,精 彩 、形 象的讲述。教师在精 心设计课 堂 、创 造 气氛 的同时 ,应 对语 言 进行 润 色 、加工 运 用丰 富 、生 动 、形 象 、幽默 、艺术性 的优美 明快 的语 言与情景 的展示 相结 合 ,达 到艺 术感染教 育的效果 ,并 进而呈现 给学生清 晰的 、真实 的历 史景观 。例如学 习岳 飞抗 金时 ,我 展示岳
教师根据 历史学科 的特点在教 学过程 中综合运用 多种教学
手段 ,积极创设历史 情境 ,将 历史 “ 复原” ,使那 些久远 的、陌生的历史 “ 重现 ”在 学生面前 ,以鲜 明的导 向烘托
飞图片 ,简介 岳飞并有感 情朗诵 《 江红 》。学 生在当时 满
的历史氛 围中 ,思想情感 转移到 了岳 飞身上 ,达 到主动体 验 历史 的 目的 ,增强 了识 别美 、丑 和客观评价历 史事实 的
能力。
气氛 ,营造情境 ,寓教于 “ ”于 “ ” ,使学 生在身 临 情 境
其境 、心感其情 的状态 中达到主动地 学习历史 知识 ,发展 分析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提 高思想觉悟的一种教学方法 。
一
第四 ,巧设情境 ,导 引参 与。教师在讲述 和演示过程 中要不失 时机地巧妙设 置历史情境 和问题 ,激 发学生探究
三 、历 史 情 境 教 学 应 注 意 的几 个 问题
第一 ,真 实性。尽管历 史一 去不复返 ,我们根本不 可 能重 复昨天 的历 史 ,但我们所创 设 的历史 “ 情境 ”必须 尽 量还历 史的真实 ,让学生在 真实的 “ 情境 ” 中审视 和认 识
昨天 。
考 、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课采用情 境教 学法的优势
情景教学法在历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情景教学法在历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教学方法对于历史教育的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注重学生参与、情境还原的教学方法,对于历史教育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情景教学法在历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一、情景教学法概述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的教学模式。
它通过将学习内容放置在真实的环境中,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方法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提高学习效果。
二、情景教学法在历史教育中的意义1. 增强学生历史意识情景教学法通过将历史事件放置在现实的情境中,使学生更能够感知历史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学生可以通过情景中的角色扮演、模拟游戏等方式,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从而增强他们对历史的感知和认同。
2.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情景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其中包括观察、推理、归纳、总结等能力。
通过情景教学法,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历史事件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方式和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学生可以通过情景中的角色扮演、互动交流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并体验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魅力。
这种情景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激发他们对历史的热爱和积极性。
三、情景教学法在历史教育中的具体应用1.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历史事件。
例如,学生可以扮演古代中国的皇帝、将军或平民,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知。
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相关人物的思想和行为。
2. 模拟游戏通过模拟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历史事件的决策和演变中。
例如,可以模拟二战期间的各国领导人会议,让学生扮演各国领导人,在会议中进行协商和决策。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而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情境教学的概念、特点、运用原则以及具体运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能够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特点1.直观性:情境教学能够通过生动的场景,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情感性:情境教学能够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3.实践性:情境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1.真实性原则:教师在创设历史情境时,应该尽可能地还原历史,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实面貌。
2.针对性原则:教师在创设历史情境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情境,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启发性原则:教师在创设历史情境时,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历史问题。
4.主体性原则: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时,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四、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能够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纪录片或影片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
2.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是一种让学生通过扮演历史人物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方法。
情景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解决 。有 些 教 师认 为教 了十 年 八 年 , 已
所 以 无 法 改 变 ,是 因 为 我 们 没 有 行 动 。
经定型 了,改不 了。很 多时候,问题 之 学 资 料 为 主 , 图 片 、音 像 资 料 为 辅 。还
3民 主 性 原 则 。 要 营 造 一 种 宽 松 、 .
些 疑 问 ,就 可 以 创 设 文 物 情 景 。在 此 , 笔 者分 别概 述 如下 : 1 问题 情 景 。所 谓 问题 情 景 就 是 疑 .
问建 立 的 逻 辑 背 景 。将 历 史 教 材 巾历 史 愉 悦 、和 谐 的教 学 氛 围 ,使 学 生 学 得 轻
史等 相对 应 。这 样 的遗址 ,这 样 的 器物 ,
这 样 的环 境 ,这 样 的 雕刻 ,这 样 的绘 画 ,
古 人 们 将 如 何 使 用 、如 何 创 造 ?根 据 这
2主 体 性 原 则 。 教 师 要 注 意 学 生 的 .
主 体 意 识 , 尊 重 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注 重 师 生 角 色 的 转 换 ,教 师 要 变 “ 演 ” 主 为 “ 演” 导 ,变 “ 角 ”为 “ 角 ” 主 配 。学 生要 充 分 体 现 自己的 主 体地 位 。
盎 然 的 良好 环 境 ,要 能 激 发 学生 学 习历
层 障碍 和 直接 障 碍 的基 本 方法 。
二 、情 境教 学 法 在 历 史教 学 中 的实
历 史构 成 的基本 要 素是 事件 ( 象) 现 、
学 方 式 要 转 变 ,要 为 学 生 营造 一 个 兴 趣 施 方式
史 的兴 趣 。 学 生 的学 习 方 式 要转 变 ,要 人 物 、 时空 ,历 史 教材 构 成 的基 本 要 素
情境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广西博白县龙潭中学广西博白537624)摘要: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处于指导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情境教学最终达到师生双赢,师生共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境意义现代教育理论“知情意统一”的观点认为,教和学是认知、情感和意志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正确处理好“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课虽终,趣不尽”,巧妙地激发求知欲,形成新的启蒙点,让学生切身体验,增强其感性认识,对创新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历史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结合课标、学情,运用多种手段复现历史环境、氛围的一种教学方法。
历史情境可分为问题情境、表演情境、语言情境、音乐情境等。
而创设情境有多种手段,如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影视片断创设情境,音乐创设情境,情绪感染创设情境,实物创设情境,图片创设情境等等。
一、各种历史情境的运用1.问题情境的运用美国学者贺拉斯曼曾说:“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要硬塞的教师,不过是在锤打冰冷的铁”。
而运用问题情境可以把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点有血有肉地整合起来,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似乎不是在教书、学书,而是师生在共同探讨人生的奥妙。
这样很自然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中的关键是应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
问题的难度是形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指出:“当感性认识与人的现有认识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不相符时,人的兴趣最大。
”尝试用一个启发、探究式的问题代替了枯燥的问答,既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创造思维、展示自己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表演情境的运用表演情境是一种符合人们认知过程的教学方式。
相比于其他种类的历史情境,也是更直观、更有趣的教学方式。
美国教育家戴尔曾提出“经验之塔”理论。
即按学习途径将认知获得的经验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做”即自己动手获得经验;第二类是“观察”即看别人“做”以获得经验;第三类是“抽象符号”即将抽象的定义与自己动手“做”或“观察”后获得的经验相比较,从而获得的新经验。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利用历史场景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历史场景、历史故事等资源,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历史事件。
例如,在教授《三国演义》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各个三国英雄,并根据历史事件进行情境对话和辩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人物形象。
2.运用历史文物进行教学:历史文物是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和实物体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历史文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授《秦汉时期》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利用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展示秦兵马俑、汉代画像石等文物,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物的厚重和历史背景,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3.利用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教师可以设计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扮演历史人物的角色来体验历史事件,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教授《中世纪欧洲》时,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封建领主、农民或教士,让他们模拟中世纪的社会和政治关系,体验封建制度的运作和欧洲城市的发展。
4.引入问题探究和讨论: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开放性问题或争议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促使他们积极探索和建构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二战时期》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对于二战胜利后,为什么国际社会会重建联合国而不是其他组织?”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和辩论,收集各种观点和理由,最后形成自己的结论。
5.利用图示和影像资源:图示和影像资源是情境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图片、地图、图表、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地理背景、时序关系和社会变革。
例如,在教授《古代丝绸之路》时,可以利用地图和图片资源来演示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和商业交流,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丝绸之路对不同文明之间的影响和交流。
总之,利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情境教育在历史教学中运用

浅谈情境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历史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把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
但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的特点,造成学生学习历史的某些特殊的心理障碍。
为此,历史教育工作者正努力探索、尝试各种教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教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并促进其各方面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现就自己和本校的历史教学,谈谈我们的感受和收获。
一、历史情境教学的优势:(一)有利于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激发兴趣是初中阶段教学中不可忽视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历史教学中最佳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而教师语言的精心设计与教师情感的真情投入,现代视听工具的充分利用,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嘴、耳、眼的功能和大脑一起,进行积极思维活动。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的导课,我想了又想,后受一本书上的启发,上课时,我拿出一个现代坦克模型,并发出模拟、仿真的枪炮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接着问:“最早出现在战场上的坦克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在哪次战争中首次使用的?”通过这样的设问,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语言、实物、声音的配合,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过来,为一节课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掌握、理解知识的内涵实质。
向学生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是中学历史教育最基本的任务。
借助于最佳教学情境,不仅能更有效地完成传授历史基础知识的任务,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实质、把握内涵。
如《美国内战》一节课的讲述中,对于南北矛盾内容的处理,我首先把课前准备好的关于南北矛盾中的工业原料、劳动力、关税、奴隶制度写在黑板上,并把学生分成两组,然后指出:“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进入正在进行激烈辩论的美国国会中,两组同学分别就是南北方的议员代表,你们就南北矛盾中的焦点展开辩论。
”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得出了结论,化解了难点。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情境教学是一种以情境为基础,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动性,通过现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以达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有着广泛的应用。
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课本的阅读来了解历史知识,容易造成学习的枯燥和抽象。
而通过情境教学,可以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情境还原,让学生像亲临其境一样了解历史,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记忆效果。
在学习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战争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分组模拟不同的历史人物,让他们亲身体验历史事件的发生和角色的遭遇,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
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历史学科重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而情境教学可以提供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实践场景。
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并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学习历史的背景时,可以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扮演历史背景中的人物,然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角色的思维和立场进行分析和解答,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境教学是一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广泛的教学方法。
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境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
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
上个月,我有幸参加了市上组织的教学评比活动,其中有几位参赛教师均采用了虚拟情境教学法以辅助教学,对此我有一些想法想和大家共同探讨下。
历史应该是“鲜活”的历史,但是限于客观条件,教师也少有机会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历史遗址。
所以设置情境是还原历史真实的重要方法。
在解决历史教学缺乏“实践”的重大困境上,创设虚拟情境能为“神入历史”提供重要的通道,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历史,在历史氛围中探究历史,从而建构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和历史知识的意义。
但是也有人认为,设置虚拟历史情境,这是一种“人造史料”,这样一个虚拟的人物,会不会就此成为学生所认知的历史的一部分?他们能够分清真实与虚拟的界限吗?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到底应该怎样运用虚拟情境教学法,才能达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
目的呢?
接下来我们以本次活动中一位老师执教的《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教学案例片段来探讨下这个问题。
新课导入:通过对比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利用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来引导本节课。
情境一:假如董永家住厦门,鸦片战争后,就妻子是否还继续织布的问题,他们夫妻可能作出什么决定?为什么?说明中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探究:
1.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有哪些?
2.自然经济解体产生了什么影响?
(通过分析相比中国古代自然经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一: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解体。
)
情境二:1862年,董永到外购买洋油、洋布的时候,看到了官府贴出来的公告:由大清政府出资兴办工厂,招聘大量的工人。
他决定也去试试当一名工人。
结合史料分析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主张和目的?(分析得出经济结构的变动二:洋务经济的出现。
)
情境三:
曾在轮船招商局工作的老四董永看见外企能够轻易赚大钱,所以联系了为官的老二与经商的老三,一起说服了在家经营百亩田庄的老大,他们四兄弟也决定要买机器,雇人开办一家工厂。
1.董家兄弟投资开厂赚钱需要哪些条件?
2.当时具备那些条件吗?为什么?
(分析得出经济结构的变动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我认为该教师创造的这个虚拟情境在教学设计上是成功的,以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整节课的内容,将刻板的文字化为两个主人公生活的历经的变迁,在体验中拉近了与历史之间的距离。
从课堂的实效来看,学生显然是被故事吸引住了,整节课学生非常自然的进入到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开始关注主人公的命运,历经波折。
但是也有值得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因为在这个课例中只创设了情景,教学依然围绕知识点的讲述,没有提供相应的史料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因而在教学中学生就很容易把故事当成史料去认可,忽略了其虚拟性,我个人认为再辅以相关史料,可能更能还原历史真实些。
另外在虚拟情境教学中,还要注意虚拟的历史情境必须符合历史史实及历史史实应有的时代背景。
如本次活动中另一位教师执教的《新时期的理论探索》课例中以《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孙少安设置虚拟情境,设计了孙少安从1978年---2001的生活场景,以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教学内容联系起来。
但是这就有失妥当,一是没有史料支撑,二是有违小说《平凡的世界》,因为《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仅从1975年到1985年,因而孙少安的生活也不可能持续到2002年。
综上所述,在进行以进行以创设虚拟情境为中心的设计时,需要
考虑以下因素:
创设虚拟情境的目的是否明确?
创设虚拟情境是否有助于将抽象历史具体化?
创设虚拟情境是否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史实?创设虚拟情境是否有助于激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