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中的文体与文体观念_10000038635049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ray光来探讨儒家经典与中国古代文体及文体学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一、五经为“文章之渊府”

“文本于经”、“文体原于五经”等观念是在儒家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的。“五经”之说,始于汉武帝建元五年。“五经”即《诗》、《书》、《易》、《礼》、《春秋》五部儒家典籍,其中《礼》,汉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春秋》,后世并《左传》而言。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文学批评中便出现了依经立论的风气,如王逸认为“《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明确提出《离骚》与五经的关系。魏晋之后,人们往往以文论经,从经书中发现文章之美,遂使五经成为文章写作之渊薮。如晋傅玄称“《诗》之《雅》、《颂》,《书》之《典》、《谟》,文质足以相符”,“浩浩乎其文章之渊府也”,陆机“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等,都是主张从儒家经典中汲取写作养料。至刘勰作《原道》、《征圣》、《宗经》篇,将天道、圣人、儒家经典三者明确联系起来,高倡五经为“文章奥府”、“群言之祖”,构筑了文学批评史上系

统的宗经说。文本于经,五经为群言之祖等,遂成为文学批评史和文

体学史上的基本观念。刘勰、颜之推等,于五经,如《文心雕龙·宗经》说:“论、说、辞、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则《礼》统其端;纪、传、盟、檄,则《春秋》为根。启疆,所以百家腾越,终入环内者也。”此即“不断补充、发挥刘勰的观点,如元郝经《来58种文体,分别系于《易》、《书》、《诗》、《春秋》艺流别》则将古今150余种文体归入《诗》、《书》、《秋》六艺之下,构建了以“文本于经”实事求是地说,五经作为中国早期文明的记载的思想观念与文章形的影响。五经本身具有文章的特质,且为早期文章的典范,也必然在后世文章写作中打上不可磨灭的烙印。就文体言,诗、歌、盟、铭、诔等文体成熟极早,大量载入儒家典籍中,已成其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至于后世各种文体因素的萌芽,在儒家经典中更是不胜枚举。传统诗文文体,很少有不受儒家典籍影响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文本于经”、“文体原于五经”等说法,都有一定合理性。当然,文体之发生渊源复杂,不能绝对化与简单化。如果把历代所有文体的渊源一一归于五经,则不免失之牵强。

二、儒家经典中的文章文体

先秦儒家经典是中国早期文明的记载,包含着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内容的文字制作和作为其载体的相关文体。以诗歌文体为例,《周易》保存了不少远古歌谣。如《周易·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周易·中孚·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这种简短的二言诗体是与当时简单劳动和思维相对应的原始诗歌形式。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和人类思维、语言的发展变化,诗歌的句式逐渐发展,如《尚书·皋陶谟》载帝舜君臣倡和之歌曰:“元首明

!”“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通

,诗歌表现力和抒情特征大为增强。西周以后,这

,最早的诗歌文体至此已完

,大多数保存在《诗经》中,按风、雅、颂三类编排,在

、表现手法、审美风貌等方面,奠定了古代诗歌文

,我国已有了初步定型的文字,同时也就有了书

,商代和周初的铜器铭文,《周易》中的卦、爻

。《周易》本为占卜之书,在占筮过程中,形成

,自然就产生了问对体作品;又如

,是后世论说文先总说、后分说结构的始祖。《尚书》中的誓、诰、训等文辞,都是当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文书,其体制对后代中央王朝的公牍文体影响深远。孔安国《尚书序》认为《尚书》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并认为这些文体的产生都有“垂世立教”的目的和功用。孔颖达《尚书正义·尧典》疏进一步提出“十体”说,在原有六体基础上增加了“贡”、“歌”、“征”、“范”四种文体。《左传》本为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穀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记载先秦史实最为详尽,所含早期文体也最为丰富。宋陈骙《文则》总结了《左传》八种主要应用文体及其风格特征,分别为命、誓、盟、祷、谏、让、书、对。事实上,《左传》所载文体远不止八种,如《昭公二十年》晏子之论“和同”,《襄公二十四年》穆叔之论“不朽”,属于辩论体;《昭公二十六年》王子朝告诸侯,属于诏令体。又,《襄公四年》载:“国人诵之曰:‘臧之狐裘,败我于狐骀。我君小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使我败于邾。’”是为诵体。《桓公十一年》载虞叔之语:“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是为谚体。此外,《左传》所录,还有讴、歌、谣、箴、铭、诔等,足见当时文体类目之丰富。

先秦时期,各种文体的产生与礼制关系密切。特定的礼仪场合,往往要应用特定的文体。儒家经典对此的记录最为详尽权威,如《周礼·秋官·司约》:“司约掌邦国及万民之约剂。治神之约为主,治民

之约次之,治地之约次之,治功之约次之,之。凡大约剂书于宗彝,小约剂书于丹图。”“约剂是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常用文体,有治神、治民、“六约”。又,《周礼·春官·宗伯》有大祝作“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一曰祠,二曰命,三曰诰,诔。”所谓“六辞”,即大祝必须掌握的六种文体形态为辞,谓辞令也。命,《论语》所谓‘为命,盘庚之诰之属也。盘庚将迁于殷,诰其世臣、卿大功,故曰以通上下亲疏远近。会谓王官之伯,为其命也。祷谓祷于天地社稷宗庙,主为其辞也(德行,以赐之命,主为其辞也。”“六辞说”师培《文学出于巫觋之官说》提出“六祝六祠”为文章各体的渊源。

由于儒家礼制极为繁缛,与此相应的文体名目也特别繁多。如大祝掌管的祝辞,又可细分六类:“一曰顺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祝。”(《春官·宗伯

》)大

祝所掌祈辞,也可分为六类:“一曰类,二曰造,三曰,四曰,五曰攻,六曰说。”(《春官·宗伯》)大祝之外,又有小祝、丧祝、甸祝、诅祝等职官,各自掌管特定的祝辞。职官分工之细,促成了文体类形态和类目的多样化。

三、儒家经典中的文体观念

早期的文体意识,主要表现在文体分类上。《尚书》记载的各种文诰,仅从篇名看,已有典、谟、训、诰、誓等区别,这种区别,是以文体分类意识为前提的。《周礼·春官·宗伯》载,“太史掌邦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可见,图书档案和公文的性质不同,史官的分工和职责也有异。这种分工和分类,伴随着潜在的文体分类观念。

文体分类的前提,是对不同文体性质、功用、体式特征等有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一旦以理论形态表述出来,便成为文体批评。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