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近代经典文学著作与作者-简介备课讲稿
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及其作者

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及其作者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这些作品与其作者紧密相连,通过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及其作者,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索古代文学的奥妙和价值。
一、《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它以极富艺术性的手法描绘了清代贵族社会的风云变幻和人情冷暖。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曹雪芹,他是清代作家、文学家,也是一个文化官员。
曹雪芹的一生注定与文学紧密相连,他的作品为后世传颂,并影响了许多文人和读者。
二、《水浒传》及其作者施耐庵《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描绘了宋朝末年群雄起义的故事。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施耐庵,他是明代作家、文学家,也是曲艺大师。
施耐庵以其精湛的描写技巧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创造了一部具有浓厚英雄色彩的作品,给后世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西游记》及其作者吴承恩《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以独特的魔幻叙事方式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吴承恩,他是明代作家、文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广博兴趣和才华的文人。
吴承恩的创作将中国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幅瑰丽绚烂的文学画卷。
四、《诗经》及其作者《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中的诗歌以质朴、真诚、生动的方式表达了古代人民的感情、思想和对自然的描绘。
由于《诗经》是一部集体创作的作品,没有明确的作者划分。
五、《论语》及其作者孔子《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
这部作品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系统总结了孔子的政治、伦理和教育思想。
孔子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及其作者的了解,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和深度。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艺术的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中国古代近代经典文学著作与作者-简介备课讲稿

中国古代近代经典文学著作与作者-简介备课讲稿吴承恩明代字汝忠,号射阳山人《西游记》罗贯中元末明初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三国演义》施耐庵元末民初本名彦端,祖籍:江苏兴化《水浒传》曹雪芹清代小说家,著名文学家。
名沾(音zhān),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红楼梦》元代关汉卿的《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全书共五十六回(按:也有人认为最后一回非吴敬梓所作),约四十万字,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
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
作者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小说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也使作者吴敬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
王实甫的《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
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
剧中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程頣、程颢)朱(朱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形成了反封建社会没落时期思想、文化专制的一次冲击。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
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
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历来受到读者的好评。
近代戏剧家欧阳予倩对《桃花扇》情有独钟,曾分别在话剧、京剧、电影等领域涉猎过这一题材。
剧情以明代才子侯方域来江南创“复社”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并赠题诗扇为主线,揭露了魏忠贤的亲信阮大铖陷害侯方域,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不从而撞头欲自尽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晚清作家李伯元著,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面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也是谴责小说的代表作,首开近代小说批判社会现实的风气。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近代中外文学名家及著作

【导语】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由于文学常识本身具有文学著作多,涉及面广等特点,所以大量记忆知识点对于考生来说时间精力花费大、不现实且复习效果不好。
针对此类问题,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就部分近代中外名家及文学著作做了梳理如下:一、我国近代文学:(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2)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
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
主要作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
《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杰作,显示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实绩。
(3)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等。
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形成了老舍的风格,也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4)巴金,原名李尧棠。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随想录》等。
《家》等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封建家庭历史的最成功的作品。
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二、外国文学常识:(1)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
主要作品有剧本37部,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喜剧有《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等,历史剧有《理查二世》、《亨利四世》等。
文学常识教学案例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及其作者简介

文学常识教学案例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及其作者简介在文学教学中,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及其作者的背景和作品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古代文学的了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几位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作者,并对其主要作品进行简要概括,以供教学参考。
一、《红楼梦》——曹雪芹曹雪芹(约1715年-约1763年)是清代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是《红楼梦》。
这是一部中国古代小说经典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瑰宝。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对贾宝玉等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生活面貌和社会风貌,以及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力。
它揭示了人生的苦与乐、悲与欢,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描绘,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深受读者的喜爱。
二、《西游记》——吴承恩吴承恩(约1500年-约1582年)是明代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是《西游记》。
这是一部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西游记》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对佛教思想的渗透,展现了人性的善恶、善行的力量及其与佛教教义的关联。
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还融入了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元素。
三、《水浒传》——施耐庵施耐庵(约1296年-约1370年)是元代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是《水浒传》。
这是一部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作。
《水浒传》以宋江等108位好汉的英勇事迹为主线,通过对古代中国社会的描绘和对人性的思考,展现了封建社会黑暗和艰难的生存环境下,人性的复杂和各种力量的角逐。
它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对正义斗争的呼唤,深受读者的喜爱。
四、《三国演义》——罗贯中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是明代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是《三国演义》。
这是一部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杰作之作。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通过对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物的描写,描述了战争、政治和人性之间的纷争和较量。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学习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学习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学习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设计小学六年级语文课程来学习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和参考材料。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主要目标包括:1.了解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的背景、作者以及创作风格;2.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和理解能力;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对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的基本理解;2.学生对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的情节、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3.学生能准确表达他们对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的看法和评价。
三、教学内容1. 古代文学名著a.《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等;b.《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主要人物:孙悟空、唐僧等;c.《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主要人物:宋江、武松等。
2. 现代作品a.《围城》:作者:钱钟书;b.《骆驼祥子》:作者:老舍;c.《茶馆》:作者:老舍。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a.教师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入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的内容以及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好奇心;b.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2. 阅读理解a.课堂上带领学生逐章节分析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等;b.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文学鉴赏a.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并与同学分享;b.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4. 语言表达a.教师通过讲解和练习,教授学生如何准确地表达他们对于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的理解和看法;b.教师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对古代文学名著和现代作品的理解,并向其他小组分享。
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之古代及近代中国作家作品汇集2)

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之古代及近代中国作家作品汇集2(一)春秋时代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关雌》《氓》、《伐植》、《硕鼠》、《七月》。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为《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我国第1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二)战国时代4.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儿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5.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诸子哲理散文。
6.庄子。
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7.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
主要作品为《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
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
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中国近现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

中国近现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国近现代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们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
教学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启发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介绍中国近现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杰作。
它以宏大的叙事结构、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意义闻名于世。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等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领悟小说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思想情感。
2.《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作,描写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挣扎和苦难。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小说的叙事手法、社会背景和人物形象等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
3.《茶馆》《茶馆》是中国现代话剧的代表作品,通过描写一个普通茶馆里发生的各种故事,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百态生活。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剧中人物对话、情节设置和舞台表现等内容,引导学生领悟剧作的深刻内涵和社会意义。
4.《围城》5.《苏东坡传》《苏东坡传》是中国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描写了中国古代文学家苏东坡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传记的结构、语言特点和文学价值等内容,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学的魅力和古代文学家的风采。
1. 多媒体辅助教学现代教学手段丰富多样,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文学作品的原著、相关影视作品、音乐等资源进行展示和解读,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学作品的内涵。
2. 阅读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导读和解析,帮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3. 朗诵表演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朗诵和表演,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近代文学讲义

第二章
近代前期的小说和戏曲
第一节 侠义公案小说 (一)侠义与公案原为两种小说,有各自不同的源 头与流派。至清末由于政治腐败,内乱蜂起,生 灵涂炭,因此,对惩暴护民、伸张正义的清官与 铲霸诛恶、扶危济困的侠客的向往,成为民众的 愿望。于是产生两种小说的合流。 (二) 侠义公案小说与传统侠义、公案小说的不 同表现在:1、以武犯禁到皈依皇权,将侠客与 清官统而为一,纳入封建法权的运行机制之中。 2、湖义气被恋主情结所取代。3、绝情泯欲到儿 女英雄。
第一章 龚自珍与近代前期 诗文词
一、龚自珍的贡献。 (一)龚自珍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驱,要求变 法,平均财产,以改变中国的贫弱,其诗文充满 爱国主义精神。 (二)在学术思想上反对抱残守阙,主张经世致 用,要求解放个性,摆脱一切思想束缚。 (三)龚自珍的散文识深气悍,发人猛醒。突破 一般的议论和叙事模式。具有杂文色彩,在散文 史上有独特贡献。
3、形式多样,风格多样。
秋心三首其一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4、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
有瑰丽,也有朴实;有古奥,也有平易;有 生僻,也有通俗。一般自然清丽,沉着老练,有 杜韩的影响,有些篇章由于用典过繁或过生,或 含蓄曲折太甚,不免带来艰深晦涩的缺点。 漫感 绝域从军计惘然, 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 负尽狂名十五年。
B,骗:骗是当时官场的另一种表现,如胡统领到严州 剿匪,前面讲的华中堂,浙江官场的廉洁等都是欺世盗名. 而且这些官吏不学无术却又到处招摇撞骗,结果是丑态 百出.如制台贾世文,据说是个"拔贡"出身,而且还做过 一任教官,其学问应该渊博了,然而,他曾卖弄说:"我有 一本王羲之的《前赤壁赋》……听说还是汉朝一个有名 的石匠刻的." C,媚:媚上与媚洋.为了升官发财,他们讨好上司,种 种丑恶媚态,卑鄙无耻的勾当都干得出.如:侯补知县瞿 耐庵竟让自己50多岁的老妻拜制台府20多岁的丫头为干 娘,绿营管将自己的女儿作为礼物送给上司羊统领.他们 除媚上司外,更媚洋人,文制台见洋人一节,生动地表现 出其媚洋丑态. 小说的结尾,借助于一梦,将晚清的官场比作一个" 畜生的世界",表达作者对这个统治政府已深恶痛绝.他 深信,20年后,中国一定会"换了一个世界",那是"先前那 一班畜生一个不见"的太平世界.但怎样去变,却不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承恩明代字汝忠,号射阳山人《西游记》罗贯中元末明初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三国演义》施耐庵元末民初本名彦端,祖籍:江苏兴化《水浒传》曹雪芹清代小说家,著名文学家。
名沾(音zhān),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红楼梦》元代关汉卿的《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全书共五十六回(按:也有人认为最后一回非吴敬梓所作),约四十万字,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
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
作者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小说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也使作者吴敬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
王实甫的《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
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
剧中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程頣、程颢)朱(朱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形成了反封建社会没落时期思想、文化专制的一次冲击。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
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
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历来受到读者的好评。
近代戏剧家欧阳予倩对《桃花扇》情有独钟,曾分别在话剧、京剧、电影等领域涉猎过这一题材。
剧情以明代才子侯方域来江南创“复社”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并赠题诗扇为主线,揭露了魏忠贤的亲信阮大铖陷害侯方域,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不从而撞头欲自尽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晚清作家李伯元著,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面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也是谴责小说的代表作,首开近代小说批判社会现实的风气。
共60回,结构安排与《儒林外史》相仿,演述一人后即转入下一人,如此蝉联而下。
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
这里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
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著,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以主人公的经历为主要线索,从他为父亲奔丧开始,到经商失败结束。
通过“九死一生”二十年闻的遭遇和见闻。
描述了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状况、道德面貌、社会风尚以及世态人情,揭露了晚清社会和封建制度行将灭亡、无可挽救的历史命运。
刘鹗的《老残游记》清末中篇小说,是刘鹗的代表作,流传甚广,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内外影响巨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
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
这一点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独具慧眼的。
曾朴的《孽海花》《孽海花》,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清朝曾朴著,初版署名为“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
作者以状元郎金雯青(影射洪钧)与名妓傅彩云(影射赵彩云)的婚姻生活故事为情节主线,将30年间重要历史事件的侧影及其相关的趣闻轶事,加以剪裁提炼,熔铸成篇。
《孽海花》所表现的30年历史内容,亦即同治中期至光绪后期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政治和文化的变迁史。
《负暄絮语》说:“近来新撰小说,风起云涌,无虑千百种,固自不乏佳构。
而才情纵逸,寓意深远者,以《孽海花》为巨擘。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其“结构工巧,文采斐然”。
都是揭露当时社会黑暗的谴责小说。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
诗同乐不能分。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九歌》是《楚辞》篇名。
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国殇》一篇,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
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
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九章》包括9篇作品。
依王逸《楚辞章句》的次序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
这9篇的作者,王逸都定为屈原。
文章出处《楚辞》《天问》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楚辞》中的一篇,全诗373句,1560字,多为四言,兼有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偶有八言,起伏跌宕,错落有致。
该作品全文自始至终,完全以问句构成,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173个问题,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九辩》,《楚辞》篇名,是一首感情深挚的长篇抒情诗,共有250多句。
王逸定为宋玉作。
其基本思想是表达“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诗中对现实的黑暗也有一定的反映。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城安阳市。
羑里城位于安阳市区南10公里处。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
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
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
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
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
《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
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春秋》,又称《麟经》(《麟史》)。
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
亦是儒家经典之一。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
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
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
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
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
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
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
《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