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汇编讲课讲稿
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

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志演义》。
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后世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的评点本。
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是特征化的典型,有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三绝”之称。
3、《三国志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4、《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5、继《三国志演义》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演义小说是余邵鱼著的《列国志传》,这部书在清代乾隆年间以冯梦龙的名义刊印,更名为《东周列国志》。
《隋场帝艳史》和《隋史遗文》标志着说唐故事由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
1、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见于宋元之际的《大宋宣和遗事》。
2、宋元之际画家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最早完整地披露了宋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故出自《卖柑者言》,作者是刘基。
5、有明一代最擅长八股制义的作家,前数王鏊、钱福,后推归有光、唐顺之、胡友信。
1、明初宫廷派杂剧作家以朱权、朱有燉为代表,把杂剧当作歌舞升平的工具。
2、王九思的《杜甫游春》、康海的《中山狼》两部杂剧,创作倾向趋于社会伦理批判,使明代中叶的杂剧创作开始转型。
3、明代杂剧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是徐渭,其代表作是《四声猿》。
4、《南词叙录》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研究南戏的专著1、明初伦理教化传奇的代表作是邱濬的《五伦全备记》和邵璨的《香囊记》。
2、明代中叶“三大传奇”是指《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作者分别是李开先、梁辰鱼、王世贞。
3、明代传奇演唱的四大声腔是昆山腔、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
4、明代最著名的戏剧流派是以梁辰鱼为首的昆山派,以沈璟为首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首的临川派。
5、吴江派以沈璟为首,包括吕天成、冯梦龙、范文若等知名作家。
6、宗奉临川派创作风格的剧作家主要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
7、《玉簪记》的作者是高濂,《东郭记》的作者是孙钟龄,《红梅记》的作者是周朝俊。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基础》试题1讲课讲稿

漢語言文學專業《中國古代文學基礎》試題1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分數得分評卷人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先秦文學中の詩歌總集是《》,個人創作の代表詩人是。
2. 《論語》記載了_________及其弟子の言行。
3. 漢代司馬遷作史書《》,班固作史書《》。
4. 三曹是指三國時の曹操、和。
5. 有“詩仙”之稱の詩人是;被稱為“詩聖”の是詩人,他の詩被後世稱為“”。
6. 白居易反映人民疾苦の兩組著名の諷喻詩是《_________》和《新樂府》。
7. 柳永是詞風の代表人物,蘇軾是詞風の代表人物。
8. 《竇娥冤》の作者是,《西廂記》の作者是。
9. 《儒林外史》是人所著。
10. 清代最大の散文流派是_________派。
11. 中國四大古典小說名著是《西遊記》、《水滸傳》、《》、《》。
得分評卷人二、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20分)1.《詩經》2.《古詩十九首》3.“三吏”“三別”4.元曲四大家得分評卷人三、簡答(每題8分,共32分)1.《楚辭》の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哪幾方面?2.請簡述《史記》の文學成就。
3.何為漢賦四大家?列舉他們の代表作品。
4.介紹北宋詩文革新運動。
得分評卷人四、論述(每題14分,共28分)1. 分析漢樂府の藝術特色。
2.試述李白詩歌の浪漫主義精神。
漢語言文學專業《中國古代文學基礎》試題2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分數得分評卷人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詩經》是我國文學の源頭。
2. “不義而富且貴,。
”3. 《史記》の五部分中,、、三部分是以寫人物為主の。
4. 漢代最興盛の文學體裁是。
5. 班固是漢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為《》。
6. 建安詩人除了“建安七子”之外,還有著名女詩人。
7. 高適以邊塞詩為最著名,在當時與並稱。
8. 李白,字太白,號稱。
9.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這是對の山水詩の評價。
10. 與唐詩、宋詞並稱の元曲,包含和。
11. 晚唐詩歌創作の代表人物“小李杜”是指詩人和。
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部分 精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部分1、柳开和王禹偁同是宋初倡导古文的作家,柳开和穆修都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鲜明的复古主张。
2、西昆体因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它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西昆体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3、刘熙载《艺概》卷四说其王安石的词风格能“一洗五代旧习”。
王安石更重视文学的实际功用。
王安石的散文大多是直接为其政治服务的。
4、柳永,屯田员外郎等小官,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柳永词在表现方法上创造性的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5、欧阳修继承发展了韩柳散文理论,强调“文道合一”、“文以明道”。
但他在强调道的重要性时,同时也看到“文”的重要性,其《秋声赋》即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形式。
6、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的说法:“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黄庭坚论词是雅俗并重。
黄词创作主要是沿着苏轼开拓的方向,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抒情的自我化;二是使词的题材进一步贴近自我的日常生活。
7、秦观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
8、周邦彦词的创作精心追求词作的艺术规范性,主要体现在:章法结构上和句法、音律上和练字上。
代表作为:《苏幕遮》。
9、杨万里的诗歌自成一家,被称之为“诚斋体”。
诚斋体的艺术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
范成大诗中最有价值的是使金诗和田园诗。
10、辛词首先就是对英雄形象的展示。
辛词的艺术成就:意象的转换、以文为词和用经用史和多样的风格。
辛派词人有:张孝祥、陆游、陈亮以及刘过。
辛派后劲刘克庄、陈人杰、刘辰翁和文天祥。
11、与柳永、周邦彦因声制词不同的是,姜夔有的自度曲是先作词后谱曲,长于自度曲。
12、南宋编刊散文选集的风气很盛,重要的有《宋文鉴》和《文章正宗》。
13、“永嘉四灵”: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学史中国古代⽂学史⼀、填空1.我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_左传__》、《⼭海经_ 》、《诗经》和《楚辞》等古籍中。
2.“三家诗”中的“三家”指鲁⼈申培、齐⼈辕固、燕⼈韩婴。
3.《诗经·⼤雅》中有五篇记载周⽒族成长壮⼤的著名史诗,它们是《⽣民》、公刘》、《绵》、《皇矣》、《⼤明》。
4.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采诗、删诗的说法。
5.《诗经·邶风·⾕风》:习习⾕风,以阴以⾬。
黾勉同⼼,不宜有怒。
6.《诗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雪霏霏。
7.《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琴瑟友之。
8.“春秋三传”是《春秋左⽒传》、《春秋公⽺传》、《春秋⾕梁传》。
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韦昭的《国语注》。
10.《⽼⼦》:“我有三宝,持⽽保之。
⼀⽈慈,⼆⽈俭,三⽈不敢为天下先。
”11.《⽼⼦》:“合抱之⽊,⽣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千⾥之⾏,始于⾜下。
”12.《⽼⼦》:“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
”13.《⽼⼦·第63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终不为⼤,故能成其⼤。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犹难之,故终⽆难矣。
14.儒家所谓“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学》、《论语》、《中庸》、《孟⼦》。
15.语录体是《论语》⽂体的基本特征。
16.《论语》:“⼦⽈:‘《诗三百》,⼀⾔以蔽之,⽈:思⽆邪。
'”17.《孟⼦?尽⼼上》:“君⼦有三乐,⽽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母俱在,兄弟⽆故,⼀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乐也;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
”18.《孟⼦?离娄下》:“君之视⾂如⼿⾜,则⾂视君如腹⼼;君之视⾂如⽝马,则⾂视君如国⼈;君之视⾂如⼟芥,则⾂视君如寇仇。
”19.《孟⼦·梁惠王上》:庖有肥⾁,厩有肥马,民有饥⾊,野有饿殍,此率兽⽽⾷⼈也。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填空题.docx

背诵:《窦娥冤》第三折 [端正好 ]、[滚绣球 ]《单刀会》第四折 [新水令 ]、[驻马听 ] [离亭宴带歇拍煞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端正好 ]、[滚绣球 ]、[叨叨令 ]、 [一煞 ]、[收尾 ]五支曲词《汉宫秋》(第三折) [梅花酒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尾][越调·天净沙 ](秋思)[双调·夜行船 ](秋思) [离亭宴煞 ][中吕·山坡羊 ](潼关怀古)《白沟》、《挽文丞相》、《上京即事》(其一、其二)、《墨梅》名词解释:勾栏;对棚;末本;旦本;说话;话本;入话;正话;平话;说经;诗话;诸宫调;搊弹词;《会真记》;《董西厢》;《王西厢》;元剧四大家;北方戏剧圈;大都作家群;河北作家群;山西作家群;山东作家群;南方戏剧圈;次本;南戏;《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南戏四大传奇;元曲;散曲;小令;套数;带过曲;雅正;元诗四大家;铁崖体;《三国志演义》;历史演义;《水浒传》;英雄传奇;吴中四杰;《郁离子》;台阁体;茶陵派;八股文;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四声猿》;《南词叙录》;昆腔;吴江派;临川派;《曲律》;临川四梦;《牡丹亭》;《西游记》;神魔小说;《金瓶梅》;世情小说;拟话本;三言;二拍;童心说;公安派;竟陵派;复社;几社;《滑稽余韵》;挂枝儿;梅村体;神韵派;浙西词派;苏州派;一人永占;南洪北孔;《闲情偶寄》;才子佳人小说;脂评本;程甲本;程乙本;格调派;肌理派;常州词派;桐城派;义法;性灵派;《骈体文钞》;花雅之争;京剧;弹词;鼓词;子弟书;《吟风阁杂剧》;宋诗派;反帝爱国诗潮;侠义公案小说;诗界革命;新文体;南社;同光体;小说界革命;四大谴责小说;鸳鸯蝴蝶派;话剧;戏剧改良运动填空:1、元代文学涵盖的时间,大致从年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起,到年朱元璋推翻元朝为止,其间约年。
2、金末元初,文坛在唐代变文、说唱诸宫调等叙事性体裁的浸润和启示下,并与、、、等表演要素结为一体,发展成。
古代文学史一串讲资料(简答与论述部分)

2003年北师大古代文学史串讲资料(简答与论述部分)1、《诗经》的艺术特色:《诗经》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进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
如:《关雎》用‘雎鸟’的鸣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在形式上《诗经》多是四言一句的四言体诗。
章法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复沓方法,可以充分抒发思想感情,如“周南”《芣苢》全诗三章十二句,中间只换六个动词,却写出了采集所得由少到多的情况和采芣苢的妇女们的欢乐情绪;语言准确、生动、丰富多彩,最突出的就是创造性地运用叠字,如“依依、涟涟、踟蹰、参差”等语词来描绘复杂的的感情和自然景物,同时也造成了诗歌音律节奏的和谐优美。
比如“周南”《螽斯》全诗六句竟用了六个叠字描声状态,绘声绘色地刻画出嗡嗡乱叫,到处毁灭庄稼的蝗虫形象,用以比喻剥削者子孙众多,夺尽人民的粮谷,表达了人民对统治者的厌恶与憎恨。
2、《左传》艺术特色:①精彩细密的叙事。
a.书中出现了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逼真的细节和场面,大大曾强了故事性。
b.具有讽刺意味。
c.突出体现在战争方面。
一是很多著名的战事都写的曲折完整,精彩动人;二是作者不仅写出纷纭复杂的战争过程,而且注重交代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
.②个性鲜明的人物。
a.主要采用随事写人的方法。
作者在历史事件的发展中,通过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构成相对完整的形象。
b.对一些次要人物,写出一两个富于特征的细节,便收到形神毕肖,声情并现的效果,如写先轸发怒只用了四个字“不顾而唾”,就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③微婉巧妙的辞令,《左传》记载了很多文采斐然的辞令,这些辞令的共同特点是委婉巧妙,典雅从容,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
古代文学填空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一)填空题1.文学艺术起源于。
2.散文的产生于诗歌,它是语言和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3.举出四篇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如,,和。
4.古代神话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一般说,神话的创作基础是,神话的创作方法是。
5.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等古籍中。
6.《诗经》是我国诗歌总集。
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我年间篇作品。
7.《诗经》共分、、三个部分。
其中又分为和。
8.《诗经》在先秦典籍中称为“诗”或“诗三百”,奉为经典,这才称作《诗经》。
9.《诗经》的传诗者共有四家,即、、、。
其中、是以国取名,、是以姓错取名。
其后三家诗亡,独诗得大行于天下。
10.《诗经》的六义,是指、、、、、。
其中、、是《诗经》内容上(或音乐上)的分类,、、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11.“风、雅、颂”的划分是由音乐的不同,“风”是带有的音乐,“雅”的周王朝的音乐,“颂”是一种舞曲。
12.《诗经》民歌中最长的一首诗是,它主要反映了西周时期农权们,揭示了重大的社会问题。
13.《国风》绝大部分是。
内容丰富、广泛;在形式上多数是以为主,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
语言准确,优美、形象,常运用,和来描绘感情和自然界的特征,从而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14.《诗经》,特别是其中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15.“楚辞”是战国时代产生于楚国地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
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而代之以三四言到的参差不剂的形式。
它还有“、、、”的地方特色。
16.“楚辞”这一名词不知起于何时。
至汉成帝时,由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缉成书,定名为。
从此以后,“楚辞”就成为《诗经》之后又一部重要的诗歌总集的名称。
17.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爱国诗人,是我国的奠基人。
他开创了诗人的新时代。
18.屈原作品有、、、和共二十三篇。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
第一部分 填空题说课材料

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试题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经》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书经3.《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是孔颖达。
4.庄子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结构,后人称之为轮辐式结构。
5.“屈原”的“原”是他的字6.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7.《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韦昭的《国语注》。
10.《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文选》。
11.在古代神话中,仓颉相传是文字的创造者。
12.三家诗是指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13.《春秋》三传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4.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15.“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孟子》16.《庄子》的说理散文,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即寓言、重言、卮言。
17.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九辩》发端。
18.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9.枚乘的赋体代表作是《七发》。
20.司马迁,字子长21.较详细地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籍是《淮南子》。
22.《诗》到了_汉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23.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抒情诗_ 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4.《公羊传》的作者是公羊高。
25.有位伊人,在水一方。
26.“狡兔三窟”成语出自《战国策》。
27.《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的编纂体例是纪传体。
28.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班固和张衡。
29.《乐府诗集》是由郭茂倩所编。
30.《史记正义》的作者是张守节。
31.反映治理洪水的神话是鲧禹治水。
32.按音乐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33.孔子生于前551 年。
34.“舍生取义”成语出自《孟子》。
35.《国语》的性质是国别史。
36.《庄子》三言分别是指:寓言、重言、卮言。
37.《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刘向编辑成书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一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2.《诗经》被称为“经”是在汉代
3.《诗经》全书共有(305篇)。
4.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司马迁)。
5.《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音乐)。
6.《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颂)。
7.“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
8.汉代“四家诗”指(齐鲁韩毛)。
9.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毛诗)。
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四言)。
11.《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周南·关睢)。
12.《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秦风·蒹葭)。
13.《七月》是一首(农事诗)。
14.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郑玄)。
15.《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
16.道家学派开创者是(老子)。
17.《庄子》今存(52篇)。
18.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荀子)。
19.《劝学》的作者是(荀子)。
20.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尚书》)。
21.《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
22.《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23.《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24.被称为《春秋外传》的是(《国语》)。
25.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26.《国语》(以记言为主)。
27.记录先秦纵横家言论和谋略的一部书是(《战国策》)。
28.《战国策》的编订者是(刘向)。
29.《九歌》共( l1篇)。
30.《九章》共(9篇)。
31.战国中后期,屈原根据民间祭祀歌所加工而成的作品是(《九歌》)。
32.一口气提出170多个问题的屈原的长诗是(《天问》)。
33.屈原之后最有成就的楚辞作家是(宋玉)。
34.《九辩》的作者是(宋玉)。
35.把《楚辞》编定成书的人是(刘向)。
36.“赋”作为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荀子的文章)。
37.《七发》的作者是(枚乘)。
38.最早奠定汉大赋体式的作品是(枚乘的《七发》)。
39.开创汉大赋写作体式的人是(枚乘)。
40.把汉大赋推向高峰的人是(司马相如)。
41.“劝百讽一”说的是(汉大赋)。
42.《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
43.张衡创作的抒情小赋是(《归田赋》)。
44.赵壹创作的抒情小赋是(《刺世疾邪赋》)。
45.祢衡创作的抒情小赋是(《鹦鹉赋》)。
4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4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
48.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作是(《史记》)。
49.《史记》属于(纪传体)。
50.《汉书》的作者是(班固)。
51.贾谊的文集是(《新书》)。
52.《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53.《论积贮疏》的作者是(贾谊D )。
54.《论贵粟疏》的作者是(晁错)。
55.《论衡》的作者是(王充)。
56.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
57.《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徐陵的《玉台新咏》)。
58.《陌上桑》的女主人公是(罗敷)。
59.代表汉代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古诗十九首”)。
60.“建安文学”主要指的是(汉末到魏初的文学)。
填空题二
1、《诗经》的分类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
2、《诗经》在先秦,常称为(诗.诗三百)。
3、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四家是(儒家、道家、纵横家、墨家)。
4、先秦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儒家、墨家)。
5、下列人物属春秋时代的是(老子、孔子、墨子)。
6、下列人物属战国时代的是(庄子、韩非、荀子、孟子)。
7、下列人物属儒家学派的是(孔子、孟子、荀子)。
8、荀子是(战国后期人、儒家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提倡隆礼重)。
9、“《春秋》三传”指(《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10、以下著作属于国别史的是(《国语》、《战国策》)。
11、以下著作属于编年史的是(《春秋》、《左传》)。
12、下列作品选自《战国策》的有(《苏秦始将连横说秦》、《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13.屈原的政治主张是(举贤授能、修明法度、联齐抗秦)。
14.下列作品属屈原的是(《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15.下列作品属组诗的是(《九歌》、《九章》)。
16.《九歌》A.是根据民间祭祀歌舞加工而成的D.共包括11篇E.有祭神之义,也包括作者的身世之感和规劝之意
17.“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18.司马相如的代表赋作是(《子虚赋》、《上林赋》、《哀秦二世赋》、《大人赋》)。
19.扬雄的大赋作品有(《甘泉赋》、《河东赋》、《长杨赋》、《蜀都赋》
20.以下作品属于抒情小赋的是(《归田赋》、《鹦鹉赋》)。
2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人”为中心写历史、运用了“互见法”22.《史记》共分五部分,它们是(十二本纪、八志、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23.司马迁的作品有(《悲士不遇赋》、《报任安书》、《史记》)。
24.贾谊的作品有(《新书》、《治安策》、《论积贮疏》、《过秦论》)。
25.东汉前期具有怀疑和批判精神的散文作家是(王符、崔宴)。
26.东汉后期抨击弊政的散文作家是(王充、仲长统)。
27.东汉乐府民歌的主要内容有( A.反映人民对战争的厌倦 B.反映人民生活的艰难与困苦 C.讥刺达官显贵 D.反映婚姻与爱情生活
28.东汉乐府民歌的特点是(叙事性成分增多,有些描写人物形象C.抒情真挚、浓郁
29.《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有( C.表现思妇的闺思和愁怨D.表现离愁别绪、思乡怀人
30.汉代乐府诗歌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十二类的五类之中,指(A.《郊庙歌辞》 B.《鼓吹曲辞》D.《杂曲歌辞》E.《相和歌辞》
31.《古诗十九首》( ADE )A.代表了东汉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D.最早出自《文选》E.被称为“五言之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