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作业备课讲稿

合集下载

大学汉语言文学优秀教案范文

大学汉语言文学优秀教案范文

课程名称:汉语言文学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流派及代表人物,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欣赏和评价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1. 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流派及代表人物。

2. 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鉴赏方法去欣赏和评价古典诗词。

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典诗词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古典诗词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二、讲授新课1. 讲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1)意境优美:古典诗词善于运用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来表现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2)韵律和谐:古典诗词讲究平仄、押韵,具有优美的音乐性。

(3)言简意赅:古典诗词语言精炼,寓意深刻。

2. 介绍中国古典诗词的流派及代表人物:(1)现实主义:如杜甫、白居易等。

(2)浪漫主义:如李白、李贺等。

(3)山水田园诗:如王维、孟浩然等。

(4)豪放派:如苏轼、辛弃疾等。

(5)婉约派:如李清照、柳永等。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流派或代表人物,进行简要介绍。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典诗词,并简要说明理由。

四、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古典诗词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和欣赏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关于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和流派。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二、讲授新课1. 讲解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1)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

(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3)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境。

(4)探究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以一首古典诗词为例,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进行欣赏和评价。

汉语言文学授课教案范文

汉语言文学授课教案范文

汉语言文学授课教案范文英文回答:Lesson Plan for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lass.Objectives:Students will demonstrat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tudents will develop their skills in reading, writing, speaking, and listening in Chinese.Students will gain an appreciation for Chinese culture and history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literary works.Materials: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and materials.Whiteboard or projector.Chinese dictionary.Handouts.Audio or video recordings.Procedure:1. Warm-up (5 minutes)。

Review previous lesson's material.Play a short Chinese song or video to engage students.2. New Vocabulary and Grammar (15 minutes)。

Introduce new vocabulary words and grammar concepts related to the day's topic.Provide examples and practice exercises.Use flashcards or games to reinforce new material.3.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 (20 minutes)。

汉语言文学小教案模板范文

汉语言文学小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

- 学生能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并能复述故事梗概。

- 学生能够识别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

-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 《课文名称》: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

2. 课文重点:- 重点字词、重点句子、重点段落。

3. 课文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艺术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简要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预习检测-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课文讲解-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讲解课文,讲解重点字词、句子和段落。

-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课堂练习- 布置课堂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的收获。

-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合作学习的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课堂练习:- 学生对课堂练习题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学习兴趣的提高。

2.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适宜性、有效性。

3. 教学不足:-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六、课后作业1. 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课文背景。

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七、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2. 作者介绍3. 课文背景资料4. 相关阅读材料八、教学时间1. 课时:1课时九、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汉语言文学说课稿

汉语言文学说课稿

汉语言文学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本文作为汉语言文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深化学生对汉语语言特点、文学表达技巧以及文化内涵的理解。

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既是对前期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也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文学理论打下坚实基础。

(二)主要内容本文选取了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作者背景、创作手法、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等方面的讲解,使学生全面了解汉语言文学的魅力。

1. 诗歌:以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为例,分析其韵律美、意境美以及社会现实意义。

2. 散文:以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为例,探讨其叙事与抒情的结合,以及文章的布局结构。

3. 小说:以鲁迅的《阿Q正传》为例,剖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讽刺手法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所选文学作品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时代背景、文学流派等。

2. 掌握作品的艺术特色、创作手法和文化内涵。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

(二)能力目标1.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2.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 增进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弘扬民族文化。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现实,具备人文关怀。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

2. 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3. 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难点1. 对作品深层含义的理解和分析。

2. 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运用。

3. 情感目标的实现,使学生产生共鸣,关注社会现实。

四、说教法(一)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挖掘深层含义。

汉语言文学小教案模板及范文

汉语言文学小教案模板及范文

####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古文、诗词、文言文等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

-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指定的文学作品。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 培养学生运用文学知识进行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对汉语言文学的热爱。

####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名称及作者2. 课文背景介绍3. 课文主题及情感分析4. 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及句式5.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结合生活实际或热点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 预习检测- 学生自主预习,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及断句。

3. 课文讲解- 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分析主题、情感、修辞手法等。

- 学生跟读课文,加深理解。

4. 课堂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 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习方法。

- 学生复述课文,巩固记忆。

6.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预习下一课,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率、参与度、课堂纪律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 汉语言文学小教案范文#### 课文名称:《离骚》####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屈原的生平及《离骚》的背景。

2. 能力目标:掌握《离骚》中的关键词汇及句式,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 教学内容1. 课文名称:《离骚》2. 课文背景: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因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

现代汉语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现代汉语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现代汉语》语音概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语音的概念,掌握语音的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了解语音单位的基本构成。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语音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运用语音知识解释日常语言现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言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学术态度。

教学重点:1. 语音的概念及其性质。

2. 语音单位的构成。

教学难点:1. 语音的社会属性的理解。

2. 语音单位之间关系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语言的语音现象,如汉语、英语、日语等,引导学生思考语音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2. 提问:什么是语音?语音有哪些特点?二、讲授新课1. 语音的概念及其性质- 介绍语音的定义:语音是语言的声音形式,是语言表达的重要手段。

- 分析语音的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 强调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 语音单位- 介绍音素:语音的最小单位,由发音器官发出的最小声音片段。

- 介绍音节:由一个或多个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

- 介绍声母、韵母、声调:音节中不同的组成部分。

- 介绍音位:在特定语言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的语音单位。

3. 普通话的音位系统- 介绍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

- 分析普通话音位系统的特点。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语音的社会属性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2. 学生朗读课文,找出语音单位,并分析其构成。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语音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阅读课文,思考语音的社会属性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2.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语音现象,进行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课堂讨论、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语音的概念、性质和构成,提高学生对语音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注重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汉语言文学日常作业-两次文艺座谈中与PPT对应的具体讲稿内容

汉语言文学日常作业-两次文艺座谈中与PPT对应的具体讲稿内容

PPT上是大纲,这是讲稿内容毛泽东《文艺座谈会讲话》内容具体:⑴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⑵文艺要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⑶文艺来源于生活,要真实地反映生活;⑷文艺创作的典型化•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⑸必须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艺艺术遗产;(6)文艺批评与思想斗争;《讲话》意义阐发了丰富的文艺理论,内容包括【革命文艺与社会政治革命的关系、文艺的人性与阶级性,文艺与广大人民大众的关系、文艺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文学艺术家的立场、态度与世界观、文艺作品的创作方法和创作过程、文艺的内容与形式、风格与流派、文艺的普及与提高、文艺的民族形式及发展创新、文艺批评及其政治与艺术标准等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许多基本论点对当代文艺工作仍有指导意义;应对这些论点加以改进和完善以建构起新时代的文艺理论。

《讲话》确立了新的文学接受对象和文学批评标准,颠覆了此前的文学观念,宣告了一个新的文学时期的到来,对中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在民族化大众化创新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和多样化上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讲话》是中国文艺运动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折。

《讲话》后文艺界反响许多作家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在塑造工农兵形象和反映伟大的革命斗争方面获得了新成就,在文学的民族化、群众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出现了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丁毅的《臼毛女》阮章竞的《漳河水》孙犁的《荷花淀》等作品。

在国统区,党领导下的进步文艺界团结广大作家,发挥了重大战斗作用。

艾青、田间及七月诗派的诗歌创作,茅盾、巴金、老舍、沙汀、艾芜、路翎的小说以及曹禺、夏衍、陈白尘、宋之的、吴祖光的戏剧创作,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与多样化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习近平文艺座谈会讲话内容关于创作: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造出符合当代价值观的优秀作品关于方向: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利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大学汉语言文学教案

大学汉语言文学教案

课程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授课班级: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班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时间:2023年11月15日授课地点:[教室名称]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表现手法和审美价值,掌握常见的古代诗词鉴赏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2. 古代诗词的表现手法3. 古代诗词的审美价值4. 古代诗词鉴赏方法5. 古代诗词创作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古代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古代诗词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 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 讲解古代诗词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

- 分析古代诗词的形式特点,如平仄、韵律、对仗等。

2. 古代诗词的表现手法- 介绍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仗等。

- 结合具体诗词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表现手法的运用。

3. 古代诗词的审美价值- 讲解古代诗词的审美标准,如意境、情感、韵律等。

- 分析古代诗词的审美价值,如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等。

4. 古代诗词鉴赏方法- 介绍几种常见的鉴赏方法,如逐句解读、意象分析、背景考察等。

- 以一首古代诗词为例,让学生进行鉴赏练习。

5. 古代诗词创作技巧- 讲解古代诗词创作的技巧,如选材、构思、表达等。

- 以一首古代诗词为例,让学生尝试创作。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对一首古代诗词进行鉴赏。

2.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鉴赏成果展示,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古代诗词的重要性和学习要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鉴赏和创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代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是否得到激发。

3.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是否得到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 题
文学批评的目标是对文学现象作出
A. 欣赏
B. 阅读
C. 判断
D. 批判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2.第4 题
印象派一词跟《日出•印象》系列绘画有关,该画的作者是
A. 莫奈
B. 雷阿诺
C. 柏格森
D. 叔本华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3.第5 题
古罗马文学评论家贺拉斯用来归结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作用的比喻是
A. 绊脚石
B. 风景石
C. 磨刀石
D. 试金石标准答案: C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
0.0
4.第9 题
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是
A. 提供建设性理论成果
B. 阐释作家作品
C .充当舆论工具
D. 评论社会生活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5.第10 题
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功能是
A. 阐释功能
B. 意识形态功能
C .哲学功能
D. 审美功能标准答案: A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6.第11 题
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具有社会历史性质的批评的发端者是
A. 维柯
B. 斯达尔夫人
C. 丹纳
D. 赫尔德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7.第15 题
新批评创造的一种具体的批评方法叫
A. 解读法
B. 细读法
C. 研读法
D. 速读法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8.第16 题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开创“诗话”这种独特批评形式的是
A.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B. 严羽的《沧浪诗话》
C .张戒的《岁寒堂诗话》
D .叶梦得的《石林诗话》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9.第17 题
把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看成是“原始欲望升华”的是
A. 冯特
B. 詹姆斯
C. 弗洛伊德
D. 荣格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10.第22 题
文学批评中最常见,也是最严谨的体式是
A. 论著体
B. 随笔体
C. 对话体
D. 序跋体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11.第23 题
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突出表现在文学批评的
B. 政治倾向C .意义阐释D .道德教育标准答案: B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12.第33 题
文学批评家的想象力主要表现为一种艺术的
A. 欣赏力
B. 理解力
C. 领悟力
D. 推想力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13.第34 题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艺不涉及政治的是
A. 印象主义批评
B. 社会历史批评C .唯美主义批评
D.形式主义批评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14.第35 题
20 世纪文学批评变化发展的动力是
B. 改革与创新
C. 批判与否定
D. 思考与理解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15.第36 题
新批评流派中提出“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的
A. 艾略特和瑞恰兹
B. 卫姆萨特和比尔兹利
C .雅各布森和什克洛夫斯基
D .格雷马斯和热奈特
标准答案:B
您的答
案:
题目分
数: 1.0
此题得
分:
0.0
16.第39 题
文学批评文章掌握好对象在真、善、美各方面所达到的度叫做
A. 警策
B. 分寸感
C. 章法
D.规格
标准答
案:B
您的答
案:
题目分
数: 1.0
此题得
0.0
分:
17.第44 题结
构主义批评发端于
A. 列维-施特劳斯的神话学
B. 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
C. 胡塞尔的现象学
D. 伽达默尔的阐释学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18.第45 题
与文学创作比较,文学批评文章的结构更讲究
A. 随意性
B. 变化
C. 规格
D. 章法标准答案: D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
0.0
19.第46 题
文学批评整体说来属于逻辑思维,但包含了不可缺少的
A. 抽象思维成分
B. 艺术构思成分
C. 艺术虚构成分
D. 艺术思维成分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20.第47 题
按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的划分,文本批评的切入角度是
A. 文学与世界
B .文学与作者
C. 文学与读者
D. 文学与文本标准答案: D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21.第6 题
肖沃尔特的《走向女性主义诗学》将既往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归纳为
A. 文化批评
B .政治批评
C .女性主义批评D. 女作家批评
E. 女性话语批评标准答案:C|D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22.第12 题
丹纳明确提出影响文学生产和发展的三个因素是
A. 自然
B. 种族
C. 环境
D. 历史
E. 时代
标准答案:B|C|E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23.第18 题
文学批评家的主体感知力包括
A. 想象力
B. 语感
C. 结构感
D. 创造力
E. 意象感标准答案:B|C|E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24.第19 题
中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背景差异主要表现为
A.历史背景的差异
B .美学背景的差异
C. 文学背景的差异
D. 学术背景的差异
E. 意识形态背景的差异
标准答案:A|D|E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25.第27 题
促进心理批评迅速崛起的原因大体上有
A. 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
B. 古代文艺心理思想的直接影响
C. 美学家对审美现象的心理学探索
D. 现代心理学的蓬勃发展
E. 中西方心理学思想的交流标准答案:A|C|D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26.第28 题
弗洛伊德为文学批评提供的学术资源主要有
A. 冰山理论与潜意识
B. 本能压抑与欲望升华
C. 早期经验与人格生成
D. 原始意象与文学
E. 梦的工作与文学创作标准答案:A|B|C|E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27.第37 题
文学批评对作品的分析评价要把握好分寸感,应注意
A. 认识准确
B. 警策
C .态度公允
D. 语言美
E. 表达恰如其分
标准答案:A|C|E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28.第38 题
19 世纪欧洲文学批评在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了
A. 实证主义批评
B. 浪漫主义批评
C. 现实主义批评
D. 形式主义批评
E. 唯美主义批评标准答案:A|C|E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29.第48 题文学批评思维具有
A. 科学性
B. 实证性
C. 思辨性
D. 审美性
E. 主观性
标准答案:B|C|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30.第49 题
19 世纪俄罗斯三大民主主义批评家是指
A. 别林斯基
B. 车尔尼雪夫斯基C .费尔巴哈
D .杜勃罗留波夫
E. 普列汉诺夫标准答案:A|B|D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 1.0 此题得分:0.0
31.第1题
警策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标准答案:
从新颖的语言表达方式中,自然流溢出批评家对作品的敏锐、精细的感受,自然体现者批评家对社会、人生和艺术的独到体悟,自然表现出批评家稳定人格风范的地方。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0.0
32.第2 题
语境
标准答案:
见瑞恰兹的《修辞哲学》。

语境的一般意义是指某个词、句或段与它们上下文的关系,这种上下文确定了词、句或段的意义。

您的答案: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0.0
33.第20 题
原始意象
标准答案:
“原始意象”的实质是人类祖先在谋取生存的过程中重复了无数次的同一类型经验,这是人类原始时代积淀下来的一些心理残迹,是一些包含着形象、情绪、意念、张力的心灵碎片。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0.0
34.第26 题
含混
标准答案:
新批评的概念。

指一个语言单位包含多种含义并引起多种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