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划分的方法

合集下载

网格划分排序方法

网格划分排序方法
网格划分及分级方法
1.
(1)市区、县城网格保证连续、无缝连接,每个网格面积不大于4平方公里。
(2)交通枢纽、CBD、党政机关、大型聚集场馆、地标性建筑区域、产业园区、高层住宅区等区域划分为独立网格,不包含在城区及其他网格内。
(3)山区、戈壁、水面等不需要覆盖的区域不包含在网格内。
(4)网格内应包含全部基站。(现网、目标需求库)
各维度得分方法与业务密度得分方法一致
高等级用户数据维度评分方法:
4G终端数据维度评分方法:
用户投诉数据维度评分方法:
(3)综合得分
维度一权重:60%
维度二权重:15%
维度三权重:15%
维度四权重:10%
网格总得分=维度一得分*60%+维度二得分*15%+维度三得分*15%+维度四得分*10%。
3.
A类(精品)网格:刚性目标网格+总得分前30%网格
业务量数据:2G业务密度、3G业务密度、4G业务密度
网格业务密度综合得分=2G业务密度分值×2G权重+3G业务密度分值×3G权重+4G业务密度分值×4G权重。
(2)其他维度综合调整
维度二:高等级用户数据(去重后金卡、银卡、钻石卡用户之和)
维度三:4G终端数据(网格内4G终端数量之和)
维度四:用户投诉数据(网格内投诉次数之和)
(5)其他要求与集团下发标准保持一致。
2.根据业务量ຫໍສະໝຸດ 据对网格进行初步分级,叠加用户分布、用户投诉数据、市场重要性等对网格分级结果进行调整,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2.1
校园(包括一、二、三类校园)、4A以上景区网格,无论得分高低不进行网格分级排序,直接定义为A类(精品)网格。
2.2

建筑设计中曲面网格的划分方式及优化策略

建筑设计中曲面网格的划分方式及优化策略

建筑设计中曲面网格的划分方式及优化策略建筑设计中曲面网格的划分方式及优化策略一、引言建筑设计中,曲面网格的划分是一个关键的步骤,能够影响建筑物外形的流畅性、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施工的困难程度。

因此,合理的曲面网格划分方式和优化策略对于建筑设计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曲面网格划分方式,并讨论一些优化策略。

二、曲面网格划分方式1. 均匀划分均匀划分是一种较为简单直接的划分方式,将曲面分成等大小的小面片。

这种方式适用于形状简单、平面性强的曲面,能够快速构建曲面网格。

然而,在曲面形状复杂或者曲面上存在规律性变化的情况下,均匀划分方式可能无法充分利用网格点,导致网格精度不高。

2. 均匀切割划分均匀切割划分是一种常见的曲面网格划分方式,通过将曲面切割成若干个小块,并在各个小块上采用均匀网格的方式,实现整体的曲面网格。

这种方式提供了更高的网格精度和平滑性,适用于较复杂的曲面形状。

3. 自适应划分自适应划分方式根据曲面上的变化程度来调整网格的密度,以使网格更好地适应曲面的复杂性。

例如,在曲面上的锐角和平面区域附近使用较密的网格,而在曲面上的平滑区域则采用较稀疏的网格。

自适应划分方式能够在保证网格精度的同时,减少网格数量,提高计算效率。

三、曲面网格优化策略1. 网格平滑曲面网格划分后,常常存在网格点之间的不平滑现象。

为了提高网格的平滑性,可以通过一些优化策略进行调整。

例如,使用曲线插值或者曲面拟合等方法,对网格进行局部调整,以消除不平滑部分。

2. 网格剖分在某些需要高精度曲面表达的区域,可以通过网格剖分策略进行优化。

网格剖分是指在曲面局部区域进行重复划分,以提高局部区域的曲面精度。

这种策略常用于建筑物的装饰部分,例如外墙砖面贴装等。

3. 网格调整在曲面网格划分中,边界网格的位置和精度往往是关键问题。

因此,在曲面网格优化中,需要特别关注边界网格的调整。

通过一些算法和方法,可以对边界网格进行调整,以满足设计要求。

网格划分方法

网格划分方法

众所周知,对于有限元分析来说,网格划分是其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网格划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解算的精度和速度。

在ANSYS中,大家知道,网格划分有三个步骤:定义单元属性(包括实常数)、在几何模型上定义网格属性、划分网格。

在这里,我们仅对网格划分这个步骤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与复杂模型相关的一些问题作简要阐述。

一、自由网格划分自由网格划分是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网格划分技术之一,它在面上(平面、曲面)可以自动生成三角形或四边形网格,在体上自动生成四面体网格。

通常情况下,可利用ANSYS的智能尺寸控制技术(SMARTSIZE命令)来自动控制网格的大小和疏密分布,也可进行人工设置网格的大小(AESIZE、LESIZE、KESIZE、ESIZE等系列命令)并控制疏密分布以及选择分网算法等(MOPT命令)。

对于复杂几何模型而言,这种分网方法省时省力,但缺点是单元数量通常会很大,计算效率降低。

同时,由于这种方法对于三维复杂模型只能生成四面体单元,为了获得较好的计算精度,建议采用二次四面体单元(92号单元)。

如果选用的是六面体单元,则此方法自动将六面体单元退化为阶次一致的四面体单元,因此,最好不要选用线性的六面体单元(没有中间节点,比如45号单元),因为该单元退化后为线性的四面体单元,具有过刚的刚度,计算精度较差;如果选用二次的六面体单元(比如95号单元),由于其是退化形式,节点数与其六面体原型单元一致,只是有多个节点在同一位置而已,因此,可以利用TCHG命令将模型中的退化形式的四面体单元变化为非退化的四面体单元,减少每个单元的节点数量,提高求解效率。

在有些情况下,必须要用六面体单元的退化形式来进行自由网格划分,比如,在进行混合网格划分(后面详述)时,只有用六面体单元才能形成金字塔过渡单元。

对于计算流体力学和考虑集肤效应的电磁场分析而言,自由网格划分中的层网格功能(由LESIZE命令的LAYER1和LAYER2域控制)是非常有用的。

Deform网格划分原则及方法

Deform网格划分原则及方法

[原]Deform网格划分原则及方法2009-04-04 23:48引言:划分网格是建立有限元模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考虑的问题较多,需要的工作量较大,所划分的网格形式对计算精度和计算规模将产生直接影响。

为建立正确、合理的有限元模型,这里介绍网格划分时的一些基本原则及方法。

关键词:Deform 网格局部细化一、网格划分的原则1 网格数量网格数量的多少将影响计算结果的精度和计算规模的大小。

一般来讲,网格数量增加,计算精度会有所提高,但同时计算规模也会增加,所以在确定网格数量时应权衡两个因数综合考虑。

图1中的曲线1表示结构中的位移随网格数量收敛的一般曲线,曲线2代表计算时间随网格数量的变化。

可以看出,网格较少时增加网格数量可以使计算精度明显提高,而计算时间不会有大的增加。

当网格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再继续增加网格时精度提高甚微,而计算时间却有大幅度增加。

所以应注意增加网格的经济性。

实际应用时可以比较两种网格划分的计算结果,如果两次计算结果相差较大,可以继续增加网格,相反则停止计算。

图1 位移精度和计算时间随网格数量的变化在决定网格数量时应考虑分析数据的类型。

在静力分析时,如果仅仅是计算结构的变形,网格数量可以少一些。

如果需要计算应力,则在精度要求相同的情况下应取相对较多的网格。

在热分析中,结构内部的温度梯度不大,不需要大量的内部单元,这时可划分较少的网格。

2 网格疏密网格疏密是指在结构不同部位采用大小不同的网格,这是为了适应计算数据的分布特点。

在计算数据变化梯度较大的部位(如应力集中处),为了较好地反映数据变化规律,需要采用比较密集的网格。

而在计算数据变化梯度较小的部位,为减小模型规模,则应划分相对稀疏的网格。

这样,整个结构便表现出疏密不同的网格划分形式。

图2是中心带圆孔方板的四分之一模型,其网格反映了疏密不同的划分原则。

小圆孔附近存在应力集中,采用了比较密的网格。

板的四周应力梯度较小,网格分得较稀。

机械零件有限元分析-5-第四讲-网格划

机械零件有限元分析-5-第四讲-网格划

THANKS
感谢观看
理现象。
均匀性
网格的分布应尽量均匀,以提 高计算精度和稳定性。
局部细化
对于关键区域或需要更高精度 的地方,应进行局部网格细化

边界条件处理
在边界区域,应根据实际情况 处理网格,以避免出现奇异性
和不合理的解。
03
网格划分的方法和技术
结构化网格划分
01
02
03
结构化网格
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顺序对 有限元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每个网格单元具有相同或 相似的形状和尺寸。
详细描述
对于形状不规则、结构复杂的机械零件,网格划分变得困难,需要采用特殊的有 限元网格划分方法,如自适应网格、非结构化网格等。
实例三:多物理场耦合的网格划分
总结词
多物理场、耦合、复杂度增加
详细描述
对于涉及多个物理场耦合的机械系统,如热-力耦合、流-固耦合等,网格划分变得更加复杂。需要采用多物理场 耦合的有限元网格划分方法,如分区耦合、全局耦合等。
网格划分的重要性和意义
网格划分是有限元分析的关键 环节,它决定了模型的离散精 度和计算规模。
合适的网格划分能够提高计算 精度,降低模型的自由度,从 而减少计算时间和资源消耗。
不合理的网格划分可能导致计 算精度降低,甚至出现数值不 稳定或计算失败的情况。
02
网格划分的基本概念
网格划分的定义
网格划分是将连续的物理模型离散化 为有限个小的单元,每个单元称为网 格或节点。
自适应移动节点
03
根据计算结果动态移动网格节点,以保持网格质量。
05
实例分析
实例一:简单零件的网格划分
总结词
规则、简单、容易划分
详细描述

ABAQUS中的网格划分方法

ABAQUS中的网格划分方法

③ 在模型的一部分边上设置了受完全约束的种子时,Medial Axis算法会自动为其他的边选择最佳的种子分布。
④ 如果从CAD软件中导入的模型不精确,则该算法是不支持。同时,该算法也不支持虚拟拓扑。
Advancing Front算法:该算法首先在边界上生成四边形单元,然后再向区域内部扩展。它具有一下特征:
4)不能划分网格:如果某个区域显示为橙色,表明无法使用目前赋予它的网格划分技术来生成网格。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模型结构非常复杂的时候,这时候需要把复杂区域分割成几个形状简单的区域,然后在划分结构化网格或扫掠网格。
注意:使用结构化网格或扫掠网格划分技术时,如果定义了受完全约束的种子(SEED),网格划分可能不成功,这时会出现错误信息们,可以忽略错误信息,允许ABAQUS去除对这些种子的约束,从而完成对网格的划分。
Medial Axis算法:该算法首先要把划分网格的区域分为一些简单的区域,然后使用结构化网格划分技术来划分这些简单的区域。该算法主要有一下特征:
① 使用Medial Axis算法更容易得到形状规则的网格单元,但网格与种子的位置吻合得较差。
② 在二维模型中使用Medial Axis算法时,选择Minimize the mesh transition(最小化网格过渡)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网格的质量,但是有利必有弊,用这种方法更容易使网格偏离种子位置。
③ 使用该算法很容易实现从粗网格到细网格的过渡,所以建议在网格过渡区使用该算法。
④ Advancing Front算法克服了Medial Axis算法的缺点,它支持从CAD软件导入的不精确模型和二维模型的虚拟拓扑。
当模型非常复杂时,一般使用Tet(四面体)单元来划分网格。在划分Tet单元网格时,ABAQUS会首先在实体的外表面上划分三角形网格,作为Tet单元网格的基础。如果模型规模是非常大,划分Tet单元网格会花费很长的计算机时,可以在开始划分Tet单元网格之前,首先预览外表面上的三角形网格,以便尽早可以发现错误,缩短建模时间。

网格划分方法

网格划分方法

有限元法——原理、建模及应用第二次讨论课关于网格划分方法问题讨论报告。

班级:模具1班小组成员:郑福鑫110101020059吴立军110101020049周坤110101020062杨钊110101020061邢增日110101020058目录16.1 网格划分原则一、网格数量二、网格疏密三、单元阶次四、网格质量五、网格分界面和分界点六、位移协调性七、网格布局16.2 网格划分方法一、半自动分网方法二、自动分网方法三、自适应分网16.1 网格划分原则一.网格数量网格数量又称绝对网格密度,由网格的整体和局部尺寸控制。

其多少主要影响结果精度和计算规模。

1.结果精度网格数增加,结果精度一般会提高。

因为:(1)网格边界能更好逼近几何模型的曲线或曲面边界(2)单元插值函数能更好逼近实际函数(3)在应力梯度较大的部位,能更好反映应力值的变化但网格数太大时,数值计算的累积误差反而会降低计算精度2.计算规模网格数量增加,主要增加以下计算时间。

(1)单刚形成时间(2)方程求解时间(3)网格划分时间选择网格量时还应考虑分析类型和特点,可遵循以下原则:(1)静力分析。

对变形可较少网格;对应力或应变应较多。

(2)固有特性分析。

对低阶模态可较少网格,对高阶应较多。

其中集中质量矩阵法精度低于一致质量矩阵法,应更多网格。

(3)响应分析。

对位移响应可较少网格;对应力响应应较多。

(4)热分析。

对热传导,结构内部温度梯度趋于常数,可较少内部单元;对热变形和热应力,按位移和应力原则选。

二、网格疏密网格疏密又称相对网格密度,指不同部位网格大小不同应力集中区(梯度变化较大处)应较密网格计算精度不随网格数绝对增加,网格数应增加到关键部位网络有疏密时,要注意疏密之间的过渡。

一般原则是网格尺寸突变最少,以免畸形或质量较差的网络。

常见过渡方式1.单元过渡。

用三角形过渡四边形、用四面体和五面体过渡六面体。

2.强制过渡。

用约束条件保持大小网格间的位移连续。

海域网格划分方案

海域网格划分方案

海域网格划分方案引言海域网格划分是海洋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用于对海洋进行空间上的划分和建模。

海域网格划分方案对于海洋研究、海洋资源开发以及海洋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海域网格划分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应用领域。

基本原理海域网格划分的基本原理是将海洋空间划分为一系列规则化的网格单元。

这些网格单元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等等。

通过网格划分,海洋空间被离散化,在每个网格单元内可以进行各种海洋科学模型的计算和模拟。

海域网格划分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格形状:根据研究需求和计算方法选择合适的网格形状,常见的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

2.网格尺寸:确定每个网格单元的尺寸,通常需要平衡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3.边界条件:根据海域的边界情况,设置合适的边界条件,保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4.网格连接:通过连接相邻网格单元,构建整个海域的网格结构,保证信息在网格间的传递。

常用方法海域网格划分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需求的不同,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1.规则网格划分:将海域划分为规则的网格单元,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该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海洋科学模拟,如二维水动力模拟和水质模拟等。

2.三角剖分方法:将海域划分为一系列不规则的三角形网格单元。

该方法适用于复杂的海洋地形,如海岸线和水深变化较大的区域。

三角剖分方法可以保证网格单元的形状更加逼近实际地形,提高模拟精度。

3.自适应网格划分:根据模拟结果的需要进行网格划分,即在需要更高精度的地方增加网格密度,在需要较低精度的地方减少网格密度。

该方法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并减少计算资源的占用。

应用领域海域网格划分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

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海洋气候模拟:通过将海洋划分为网格单元,模拟海洋的温度、盐度、流速等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预测未来的海洋气候变化趋势,为海上作业和航运安全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格划分的方法
1.矩形网格差分网格的划分方法
划分网格的原则:
1)水域边界的补偿。

舍去面积与扩增面积相互抵消。

2)边界上的变步长处理。

3)水、岸边界的处理。

4)根据地形条件的自动划分。

5)根据轮廓自动划分。

2.有限元三角网格的划分方法
1)最近点和稳定结构原则。

2)均布结点的网格自动划分。

3)逐渐加密方法。

35
30
25
20
15
10
5
05101520253035
距离(m)距

(m)
3. 有限体积网格的划分方法
1) 突变原则。

2) 主要通道边界。

3) 区域逐步加密。

距离(100m)
离距(100m
)距离(100m)离距(100m )
4. 边界拟合网格的划分方法
1) 变换函数:在区域内渐变,满足拉普拉斯方程的边值问题。

),(ηξξξP yy xx =+
),(ηξηηQ yy xx =+
2) 导数变化原则。

⎪⎪⎪⎪⎭⎫
⎝⎛∂∂∂∂=⎪⎪⎪⎪⎭⎫ ⎝⎛∂∂∂∂-ηξ1J y x ,⎪⎪⎭⎫ ⎝⎛=ηηξξy x y x J 为雅可比矩阵,⎪⎪⎭
⎫ ⎝⎛--=-ηηξξy x y x J J 11, ξηηξy x y x J -=
)22(1
222233ηηξηξηηξηξξηηηηηξξηηξξξηξy y x y y y x y y x x y y x y y x y J xx +-+-+-= 同理可得yy ξ,xx η,yy η。

变换方程为
020222=+++-=+++-)()(ηξηηξηξξηξηηξηξξγβαγβαQy Py J y y y Qx Px J x x x 其中2222,,ξξηξξηηηγβαy x y y x x y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