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的练习课神奇的“495”》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0750文档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0750文档

2020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0750文档
EDUCATION WORD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0750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示范教学方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示范教学方案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2. 初步认识计算器,能用计算器正确地进行较大数的混合计算。

3.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利用计算器解决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对计算器常用按键的使用。

使用计算器应该注意的地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谜语,揭示课题。

课前三分钟的主持人主持(学生上台展示)猜谜语:一个东西真奇怪,上面布满方块块,用手一摁字出来,加减乘除算得快。

师:谁想到谜底是什么了吗?生:计算器。

师:真了不起,这么快就能猜出来了。

今天这节课呀,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跟这个谜底有关的知识,那就是……生:计算器。

师:对!计算器。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而在黑板上板书:“计算器”)师:看,(师点击课件,显示出一张图文并茂的“计算器”图片)这就是我们所认识的……生:计算器。

2.介绍计算工具。

注:这两个图片是视频缩略图,介绍计算工具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用于预习或复习或课堂播放使用。

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视频“【情景演示】计算工具的认识”。

3.说一说在生活中所见到过的计算器。

师:对了,那你能说说你是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计算器的呢?让学生各抒已见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回答:生1:在商店里,那些售货员使用的就是这种计算器。

生2:在家里,我妈妈每月计算当月的收入、支出都是用的计算器。

生3:我见过我爸爸用手机也可以当作计算器。

生4:在电脑里的打开“程序”/“附件”就有计算器。

生5:在我妈妈的单位里见过。

因为我妈妈是干会计的,今天我带的计算器就是她借给我的……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生活的孩子?看来在日常生活中,用到计算器的时候还真不少!师:现在,计算器的使用已经是十分普遍,计算器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计算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师:那你们会使用计算器吗?如果让同学们当小老师怎样介绍计算器?(抛出问题,小组交流合作)预设:生1: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操作简单,体积小等特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五、说教法学法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 每个学生都会用自己内心的体验主动参与学习。这样,既培养学生独立思 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在教学中注意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神奇的计算工具》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 内容。计算器 (即电子计算器) 是一种现代计算工具,它体积小,运算快, 操作简便,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使用,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 或多或少的接触和使用过计算器,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计算器的知识 ,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和合理的运用,就显得很有必要。
《神奇的计算工具》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 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神奇的计算工具》的课文内容。下 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 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2.计算接龙(用计算器完成)。 ⑴237+155=( ) +3195= ( )-2944= ( )×27= ⑵9120÷95= ( )×38=( ) ÷19=( ) ×36=
3.想一想,试一试。 用2、0、3、5、8这五张数字卡片组成最大的五位数和最小的五位
数,然后用计算器算一算他们的差与和各是多少?
4.括号里可以填几? 算 式 积的范围 75×( ) 3000 ~ 4000 48×((2)A (3)C 2. (1)392,3587,643,17361 (2)96,3648,192,6912 3. 最大85320 最小20358 差64962 4. 40到53;184到204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神奇的计算工具》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神奇的计算工具》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神奇的计算工具》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使用程序框图完成简单的计算。

2.能够自主使用计算工具进行测量和计算。

3.能够较为熟练地理解加、减乘、除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能力目标1.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完成测量和计算的能力。

2.能够培养学生通过程序框图理解程序流程的能力。

3.能够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1.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习积极性。

2.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

2.程序框图的理解和使用。

教学难点1.程序框图的理解和运用。

2.实际问题与抽象数学公式的联系。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第一节:计算工具的使用教学内容1.认识计算工具,并使用计算工具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2.进行简单的测量并统计结果。

教学步骤1.老师给学生展示计算工具。

2.老师分发计算工具,并讲解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3.学生自主完成测量并使用计算工具统计结果。

第二节:程序框图的理解与设计教学内容1.讲解程序框图的定义和作用。

2.教学程序框图的绘制方法,并演示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

3.让学生自己设计程序框图,并在小组内演示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

教学步骤1.老师宣布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并进行简单的引入。

2.讲解程序框图的定义和作用,并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使用程序框图的必要性。

3.演示程序框图的绘制方法,并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讲解程序的运行过程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4.让学生分组,在小组内讨论并设计一个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程序框图,并演示程序的运行过程。

5.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面前演示程序框图的运行。

第三节:实际问题与抽象数学公式的联系教学内容1.以实际例子为背景,将具体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公式。

2.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学步骤1.老师介绍本节教学的主要内容,并引入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假如我们要制作一件T恤衫,我们需要多少布料?2.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来解决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公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导学案教学案设计第三单元乘法 3.神奇的计算工具导学案设计课题神奇的计算工具课型新讲课设计说明1.简化已有体会的教学,突出重点、难点。

计算器的利用尽管是课程改革以后新增加的内容,但处于现代社会的学生对计算器的利用并非陌生,大部份学生在学习计算器的利用方式之前,已经把握了计算器的简单操作方式。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知识体会的基础之上,尝试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如此的设计既充分确信了学生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踊跃性,梳理他们对计算器的熟悉,又简化了大体知识的教学。

2.重视引导学生理性试探,体会计算器的应用价值。

在设计本节课时,始终将“用计算器”的思想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两组计算,使学生熟悉到何时利用计算器要依照具体情形来分析,帮忙学生摆脱一味依托计算器的思想。

在探讨规律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计算器的帮忙下,发觉一些简单规律,再进行运用。

这些设计使学生充分熟悉到了计算器的神奇。

课前预备教师预备:PPT课件、计算器、投影仪学生预备:计算器教学进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成效检测一、揭露课题。

(5分钟)1.出示计算题:1358642×989。

引导学生进行计算,交流在计算进程中碰到的困难。

2.引导设疑: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呢?3.简介计算工具的进展史。

师:今天咱们不研究古老的算筹计算,也不研究运算机的操作,咱们来学习如何利用计算器。

(板书课题)1.尝试计算,感觉到计算起来超级困难。

2.同桌之间讨论,引出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会专门快算出结果。

3.倾听教师的讲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经常使用的计算工具有哪些?你以为用哪个计算更快,更方便?二、探讨新知。

(15分钟)1.熟悉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各部份功能。

(1)说一说对计算器上经常使用功能键的熟悉。

(2)课件演示或实物投影指认功能键。

2.利用计算器。

引导学生举例说一说你所明白的计算器的利用方式。

小学数学《计算的练习课神奇的“495”》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计算的练习课神奇的“495”》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计算的练习课(神奇的“495”)》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巩固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2、启发学生勇于和同伴交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巩固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回顾再现:(体验魔术)师: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术,同学们想看吗?想!这个魔术是中国魔术中最难得叫做“读心术”,读谁的心呢?那个同学愿意上来让老师读一下他的心呢?(请一名同学上台)师:现在请你在心里想好三个数字。

你可以不用告诉老师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数字,一会用你想的三个数字找屏幕上的方法计算后老师就能猜出他最后的结果是多少,大家信不信?生:不信师:咱们试试看,你想好三个数字了吗?好的,老师要开始读他的心了,我要看着他的眼睛。

咦,这个孩子的眼睛真大,好!读出来了。

老师这就将猜出的答案写在纸上并且倒扣在黑板上再也不去动它了。

现在你可以告诉大家你心里想的那三个数字是多少了?生:1 2 3然后用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会算差吗?对,差是它仍然是由三个数字组成。

接下来,按刚才的方法用最大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三位数,好结果是。

还是由三个数字组成还可以重复刚才的做法再写一个减法竖式。

谁知道第三个减法数字该怎样写,书写时应注意什么?怎样计算,计算式应注意什么?请同学们接着往下算,看最后的结果是多少?(生列竖式计算)同学们算出最后结果是495.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老师要请个同学来揭晓答案。

(同学上黑板反转贴在黑板上的495)师:真的不可思议,可没有掌声最不可思议。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形成猜想,精心验证)魔术最精彩的环节便是魔术的揭秘了,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是怎么读出答案的?想不出来了,是吗?老师在表演一次,看谁先猜出来?哪个同学再来配合一下?(会表现自己的孩子才是勇敢的孩子)请同学上来和刚才一样,在你心里想好三个数字,想好了吗?好的,注意看,老师要读心了。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计算器。

2、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并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1、教师取出电子计算器,让学生也合出自己的计算器。

教师:猜一猜,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什么?学生:认识计算器。

板书:神奇的计算器。

2、教师:我们的计算工具是如此的神奇,你知道它们神奇在哪里吗?二、引导探索1、认识一些功能键。

(1)由学生来说明。

教师:我们现在用的计算工具最普遍的是普通计算器,你会用吗?老师请个小老师来向大家讲解下如何用计算器好吗?课件出示:例如68+201,20÷4,56×12×13。

让一个小老师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解如何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2)集中说明一些功能键的作用。

①开关及清除键。

按一下此键,打开计算器,再按一下就关闭计算器。

②运处符号键。

只要介绍“+、-、×、/“键的使用方法。

③数学键数键的使用。

如按12。

显示屏就显示“12”。

④等号键按下数字键及运算符号键后,按下此键,显示屏就显示出输入算式的计算结果。

⑤小数点键按下此键,就呈现一个小数点3、尝试练习。

(1)计算25×4操作过程:输入25→×→4→=,屏幕上呈现100,就是计算的结果。

(2)计算一份菜单的价钱。

①课件出示:菜单酒:14元凉拌豆腐:3元肉丝:5元清蒸鱼:16元三鲜汤:12元甜点:8元青菜:3元②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③反馈计算结果。

4、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师:现在同学们都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了,那现在你们想跟老师一起利用玩下数字游戏吗?学生:想啊。

教师:好,在我们玩之前先听老师介绍一个小知识啊。

课件出示: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记数法,就是满2进1.它使用的数字只有0和1.0代表0,1仍代表1,满2就向左边相邻数位进1.因此,二进中“1+1=10”。

小学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计算工具》优秀教案范本三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计算工具》优秀教案范本三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计算工具》优秀教案范本三篇小学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计算工具》优秀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2、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教学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1.教师取出电子计算器,让学生也拿出自己的计算器。

教师:猜一猜,今天,这一节刘我们一起学习什么?学生:认识计算器。

2.教师:你知道如何使用计算器吗?二、引导探索1.让学生说一说他自己所掌握的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2.认识一些功能键。

由学生来说明。

集中说明一些功能键的作用。

①开关及清除键。

按一下此键,打开计算器,再按一下就关赣计算器。

②运处符号键。

只要介绍“+、-、×、/“键的使用方法。

③数学键数字键的使用。

如按12。

显示屏就显示“12”。

④等号键按下数字键及运算符号键后,按下此键,显示屏就显示出输入算式的计算结果。

⑤小数点键按下此键,就呈现一个小数点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如:时间键、日期键、括号键、存储运算键等。

3.尝试练习。

计算25×4操作过程:输入25→×→4→=,屏幕上呈现100,就是计算的结果。

计算一份菜单的价钱。

①呈现:酒;14元凉拌豆腐:3元肉丝:5元青菜:3元清蒸鱼16元三鲜汤:12元甜点8元②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③反馈计算结果。

4.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呈现计算题。

①1+2+3+4……+98+99+100②999×99999×999999×9让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教师巡视课堂。

反馈计算结果。

引导提问: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发现:积的个位都是1;积的位都是8;中间几位数都是9,9的个数比第1个因数中的9个数少一个。

接着,让学生说一说以下几个算式的结果。

999999×9 9999999×9 99999999×9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发现规律,同时突出了运用简便方法计算很可能比计算器还要快定眯,充分体现了计算方法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计算的练习课(神奇的“495”)》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巩固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2、启发学生勇于和同伴交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巩固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回顾再现:(体验魔术)
师: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术,同学们想看吗?想!这个魔术是中国魔术中最难得叫做“读心术”,读谁的心呢?
那个同学愿意上来让老师读一下他的心呢?(请一名同学上台)师:现在请你在心里想好三个数字。

你可以不用告诉老师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数字,一会用你想的三个数字找屏幕上的方法计算后老师就能猜出他最后的结果是多少,大家信不信?
生:不信
师:咱们试试看,你想好三个数字了吗?好的,老师要开始读他的心了,我要看着他的眼睛。

咦,这个孩子的眼睛真大,好!读出来了。

老师这就将猜出的答案写在纸上并且倒扣在黑板上再也不去动它了。

现在你可以告诉大家你心里想的那三个数字是多少了?生:1 2 3
然后用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会算差吗?对,差是它仍然是由三个数字组成。

接下来,按刚才的方法用最大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三位数,好结果是。

还是由三个数字组成还可以重复刚才的做法再写一个减法竖式。

谁知道第三个减法数字该怎样写,书写时应注意什么?怎样计算,计算式应注意什么?
请同学们接着往下算,看最后的结果是多少?(生列竖式计算)同学们算出最后结果是495.
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老师要请个同学来揭晓答案。

(同学上黑板反转贴在黑板上的495)
师:真的不可思议,可没有掌声最不可思议。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形成猜想,精心验证)
魔术最精彩的环节便是魔术的揭秘了,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是怎么读出答案的?
想不出来了,是吗?
老师在表演一次,看谁先猜出来?哪个同学再来配合一下?(会表现自己的孩子才是勇敢的孩子)
请同学上来和刚才一样,在你心里想好三个数字,想好了吗?好的,注意看,老师要读心了。

结果是——将那张写着495的纸片倒扣在黑板上。

学生奇怪,生:谁能猜猜我的魔术是怎么变的?
生回答:会不会所有的结果都是495?师: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
怎样才能知道这个同学的猜想对不对?
生:换三个数字试试。

你想换那三个数字?4 9 8咱们全班同学用这三个数字试好呢?还是每一个同学用不同的数字去试试好?生:不同的数字
师:为什么?生:答案是495更能说明刚才的猜想是对的。

师:好一个更能说明,这话说的很有水平啊!你想换那三个数字?
老师觉得有必要去研究一下这样的三个数字“1 1 2”,试一下如果三个数字中有两个是相同的数字结果还会不会是495?引导学生考虑不同的情况去举例。

请同学们换三个数字去验证看看最终的结果495??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揭秘魔术)
教师收集结果并投影出来。

有没有结果不是495的? 通过交流最后修改为“用不同的三个数字”经过这样的计算结果都会等于495。

现在知道了吧,其实神奇的不是老师,也不是魔术,神奇的其实是.....数学
师:不同的三个数字只要经过这样的计算结果一定有一个数495在等着它,最后一定会掉到这里来,不管三个数字怎么换,谁也逃不掉,这让老师想到了宇宙中的一个天体黑洞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尝试解释)
是呀,495就像黑洞一样不管怎样的三个数字只要沿着这样的规则去计算,结果一定掉到这里来,因此在数学上495被称为数字黑洞。

板书课题:神奇的495
关于数字黑洞,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会这样呢?
对呀,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问题有点难,咱们不妨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看结果是怎样一步一步掉到495中来的。

通过观察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老师高从速同学们一句话:千金难买回头看,当你回过头来研究问题时会有很多不同的发现。

生:十位都是9,中间的数字都相同,个位与百位和是9,都是沿着891 792 693 594 495这样的顺序出现的。

师:在数学王国中,还有很多神奇的数字,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们会学到更多。

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