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工管工[2007]72号-客运专线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南
铁路工程施工资料客运专线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南.doc

客运专线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2007 年7 月前言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是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铁路工程招标投标的重要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规模大、技术标准高、质量要求严,大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施工组织复杂,为规范客运专线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提高编制水平,特组织编写了客运专线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南。
本指南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总则;第二部分施工组织调查;第三部分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第四部分附录。
由于编制时间仓促,本指南难免存在不足之处。
请各单位在使用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将补充修改意见反馈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北京市复兴路10 号,邮编100844)。
本指南由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组织编写。
本指南主要编写单位:中铁十七局集团公司;石家庄铁道学院。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张梅,王晓州,辛维克,杜永昌,曹景阳,席红星,郭明,雷书华,马涛,陶平,陆椿年,金守华,朱飚,王晋雄,王富国,盛黎明,刘三元,郭秋霞,王建国,朱旭。
目录1总则 (6)2 施工组织调查 (7)3 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 .. (9)3.1 编制依据及原则 (9)3.2 工程概况 (10)3.3 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11)3.4 大临设施及过渡工程方案 (15)3.5 工程进度计划 (16)3.6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17)3.7 主要工程材料设备、主要施工装备、劳动力及投资安排 (19)3.8 建设与施工管理措施 (19)3.9 施工组织图表 (23)附录A 主要工程施工进度综合参考指标 (24)附录B 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文件格式 (26)编制依据及原则 (26)工程概况 (26)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27)大临设施及过渡工程方案 (28)工程进度计划 (29)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30)主要工程材料设备、主要施工装备、劳动力及投资安排 (30)建设与施工管理措施 (30)施工组织图表 (31)附录C 施工组织设计附图表样式 (32)1 总则1.0.1 为规范客运专线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提高编制水平,特编制本指南。
铁道部2007-183号关于发布《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的通知

1.国有家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颁布的建设标准。
2.国家和铁道部颁布的设计规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4.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含批准的修改初步设计)
5.审核合格的施工图(包括经批准的变更设计文件)
6.设备技术说明书,从国外引进新技术或成套设备的,外方提供的
2.检查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和铁道部颁布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 准;
3.检查建设程序执行情况和设计变更管理情况;
4.检查工程设备配套及设备安装、调试情况;主要设备联调联试及 试运转情况;国外引进设备合同完成情况;
5.检查概算执行情况,材料、设备购置是否合理,工程其它支出是 否符合规定,检查财务竣工决算;
专家组由专家和铁道部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工程管理中心(客专办) 和运输局客专技术部领导分别任专家组正副组长。
专家组人员名单报铁道部建设管理司核备。
第十三条 初步验收由铁道部组织。铁道部在客运专线动态验收合格 后一个月内成立初步验收委员会, 负责初步验收工作。 初步验收委员 会由铁道部有关业务部门、接管使用单位、其他投资方、客运专线公 司人员,专家组正副组长,以及勘察设计、咨询(如果有)单位人员 组成,在专家组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初步验收。
10.检查建设用地权属是否符合界址,手续是否齐全;
11.检查运营投产准备情况,运营生产组织管理机构、岗位人员培训、
物资准备、外部协作条件是否已经落实;
12.落实审计、检查、监察等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第四章 验收组织机构
第十条 客运专线竣工验收采用建设单位自检、专家检查、政府验收 的方式。
第十一条 静态验收和动态验收工作由客运专线公司组织在工程管理 中心(客专办)和运输局客技术部指导下进行。
_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_的编制与应用_单向华

( 4)明确了施工组织设计应以 ! 铺架工程、联调 联试及运行试验 ∀两条主线为核心, 统筹安排各项 工程。以深水、高墩、大跨度桥梁、特长和地质复杂 隧道、软土路基、大型站房等控制工程为重点, 系统 优化了站前、站后工程的施工安排。
( 5)统一、完善了各阶段施工 组织设计的编制 格式、主要流程及编制方法, 介绍了工作分解, 形象 进度图、网络图、横道图等编制工具及进度计划优化 调整的方法等。
( 6)增加了 ! 施工方案 ∀内容, 纳入了施工方案 与施工方法及常用机具配置, 细化了专业工程施工 组织内容, 补充了 ! 四电 ∀和站房施工组织和施工方 案的内容。
( 3) 铁路建设中, 施工技术、施工装备和施工管 理水平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 检测方法和手段等也出现了很多新变化, 这些变化 既体现在常规项目上, 也体现在新的 工程项目上。 施工组织设计需要将这些新的变化吸收进来, 以使 施工组织设计适应当前铁路施工水平发展的实际状 况。 1. 2 编制和研究的目的
Hale Waihona Puke Compi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uide of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in railw ay engineering
Abstract: T he new ly com piled gu ide o f construct ion organ iza tion design in ra ilw ay engineering has been offic ia lly is sued. The new gu ide covers whole process of ra ilw ay construct ion, and un if ies design contents, princi ples, m ethods, indexes and form at of ra ilw ay construction m anagem ent in d ifferent stages. Th is guide brings into relevant m anagem ent regulat ions about construction organ ization design in different stages is sued by M inistry o f R ailw ay. T his paper m 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introduction of com pilation back ground, contents& applicat ion, prov id ing re ferences for userss' com prehension and app lication.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XX铁路XXXX-X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根据《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调查与设计办法》(铁建设〔2000〕95 号)、《客运专线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南》(工管工〔2007〕72 号)、XX公司“六位一体”管理文件《XX铁路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试行)》及集团公司D版管理体系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进行编制,严禁边施工边编制或施工完毕后补编。
第三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一经批准,必须作为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纲领性技术经济文件。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XX铁路XXXX-X标标段、项目部及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管理。
第二章施工组织设计分类、分工编制和审批第五条集团公司指挥部应按照设计文件及XX铁路公司下发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编制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各项目部管理、技术人员参与编制过程,报监理、XX公司审核、批准。
第六条控制(重难点)工程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由指挥部工程部牵头负责编制,相关项目部参与,经监理单位审核通过后分类报XX公司工程管理部和XX指挥部审批。
第七条其他工程按规定由各项目部进行编制,指挥部内部审核通过后,报监理单位审批,报XX指挥部核备。
第八条项目部施工组织设计为集团公司指挥部要求的内控文件,由项目部根据管段范围内工程进行综合编制,是项目部管理的自身需要(尤其是工程综合性较强的项目部)。
项目部施工组织设计报指挥部工程部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第九条施工组织设计应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报批。
第三章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和原则第十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一)国家、铁道部、XX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规定;(二)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技术规程(暂规)等;(三)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四)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招投标文件、协议、会议纪要;(五)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交底资料、纪要;(六)经批准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七)现场详细的施工技术调查资料;(八)施工单位资源状况、施工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九)其它相关依据。
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名称: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制日期:年月日第一章概述1.1.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1.1.1.国家、铁道部现行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规则等。
1.1.1.2.国家和铁道部对太中银铁路建设的批复意见。
1.1.1.3.“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建设新理念。
1.1.1.4.太中银铁路初步设计文件和施工设计文件。
1.1.1.5.太中银铁路公司筹备组关于太中银铁路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落实“建设新理念”的相关措施。
1.1.2 编制范围1.1.2.1太中正线:自石太线太原南~包兰线迎水桥编组站(石DK220+500~BLK696+800)。
1.1.2.2 银联线:定边站~银川站(DK512+400~BLK524+514)。
1.2.指导思想1.2.1.宗旨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的各项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推进和谐铁路建设的大局,以确保安全质量、严格控制投资为重点,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建设新理念,以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建立各项保证体系为载体,按照“三个一流”的要求,坚持“规范、有序、优质、和谐”的工作思路,将太中银铁路建设成西部首条绿色、环保、景观、大能力、投资省的现代化快速铁路干线。
1.2.2.管理思想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和先进的铁路工程技术、施工技术,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以着力优化各项施工组织设计为核心,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以构筑质量、安全、投资、工期、环保水保五个保证体系为载体,以强化管理和生产要素配置为重点,严格合同承诺兑现,以样板引路、试验先行,全过程控制为措施,按照“小业主,大咨询”的要求,牢牢抓住全路深入和谐铁路建设的契机,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乘势而上,奋勇开拓,确保太中银铁路安全、优质、快速、有序地按期建成。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经规标准[2005]110号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经规标准[2005]110号](https://img.taocdn.com/s3/m/f034e9796529647d26285237.png)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005-09—22 发布2005—09—22 实施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主编单位: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施行日期:2005年09月22日2005 ∙北京前言本指南是根据铁道部《关于印发2005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05]84号)的要求进行编制的。
本指南在编制过程中,认真总结我国铁路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标准,以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为依据,重点对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方法、措施和质量控制目标作出了规定,反映了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突出了客运专线铁路的技术特点。
本指南是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技术文件.根据铁道部《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铁建设[2004]143号)关于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调整的要求,为鼓励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指导施工企业根据自身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和市场定位需要制订技术要求更高、针对性更强、内容更为具体的企业标准,编制了本指南,今后铁道行业将不再发布新的施工规范。
本指南严格按照标准编制程序组织编制,分别对编制大纲、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组织路内外专家进行了审查。
本指南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施工准备、地基处理、路堤、路堑、过渡段、支挡结构、路基防护及排水、路基相关工程及附属工程、环境保护等,另有2个附录。
在执行本指南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合肥市望江东路96号,邮政编码:230023),并抄送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甲8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指南由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指南主编单位: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本指南参编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
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铁路xx至xx线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第四版)xx铁路有限责任公司xx目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2工程概况 (2)2.1项目简介 (2)2.1.1 项目立项 (2)2.1.2设计情况 (2)2.1.3项目批复情况 (3)2.1.4批准的建设规模、工期 (4)2.2工程简介 (5)2.2.1自然地理特征 (5)2.2.2工程建设条件 (14)2.2.3工程特点 (20)2.2.4主要工程数量 (27)2.2.5征地拆迁数量 (28)2.2.6其他有关情况 (28)2.3主要技术标准(兰广段) (30)2.4重点工程 (30)2.4.1桥梁工程 (30)2.4.2隧道工程 (31)2.4.3枢纽工程 (31)2.5工程建设重难点及对策 (34)2.5.1征地拆迁 (34)2.5.2西秦岭隧道施工 (35)2.5.3木寨岭隧道施工 (36)2.5.4特殊结构隧道 (36)2.5.5隧道施工安全 (37)2.5.6铺架施工 (39)2.5.7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 (40)2.5.8无砟轨道施工 (41)2.5.9既有线施工安全 (42)3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43)3.1建设管理目标 (43)3.1.1质量目标 (43)3.1.2安全生产目标 (43)3.1.3工期目标 (44)3.1.4投资控制目标 (44)3.1.5环境保护目标 (44)3.1.6科技创新目标 (45)3.2管理模式和建设组织 (45)3.2.1管理模式 (45)3.2.2建设组织 (45)3.2.3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现场组织机构 (45)3.3施工组织方案 (46)3.3.1施工标段 (46)3.3.2总体施工顺序及安排 (46)3.3.3专业间衔接配合 (50)3.3.4大临设施总体布局 (52)3.3.5施工准备、征地拆迁和建设协调方案 (58)3.3.6施工总平面布置 (59)4大临设施及过渡工程方案 (59)4.1施工便道 (59)4.2铁路便线设置 (60)4.3临时渡口、桥梁等设置 (60)4.4级配碎石拌合站 (60)4.5混凝土拌合站 (60)4.6制架梁基地 (60)4.7铺轨基地 (60)4.8双块式轨枕预制场 (60)4.9临时通信、电力、给水及其他大临设施 (60)4.9.1临时通信 (60)4.9.2临时电力线路 (61)4.10高风险隧道视频监控系统 (62)4.11道砟场 (62)4.12主要过渡工程 (62)5工程进度计划 (62)5.1项目总工期 (62)5.2分年度工期目标 (62)5.3阶段工期 (63)5.4各专业工程施工进度安排 (63)5.4.1施工准备 (63)5.4.2路基工程 (63)5.4.3桥涵工程 (64)5.4.4隧道工程 (64)5.4.5架梁工程 (64)5.4.6铺轨工程 (64)5.4.7四电工程 (65)5.4.8房建工程 (66)5.4.9联合调试及试运营 (66)5.5控制工程施工进度安排 (66)6分段工程概况及节点工期 (67)6.1xx枢纽 (67)6.2xx东至xx (67)6.3xx至南充东 (67)6.4南充东至高兴 (70)6.5南充西至渭沱 (71)6.6xx枢纽 (71)7.各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72)7.1施工准备 (72)7.2征地拆迁 (74)7.2.1征地拆迁组织方式及各方职责 (74)7.2.2征地拆迁推进计划 (74)7.3各专业工程施工方案 (75)7.3.1路基工程 (75)7.3.2桥梁工程 (85)7.3.3隧道工程 (93)7.3.4架梁工程 (113)7.3.5铺轨工程 (117)7.3.6无砟轨道 (127)7.3.7站场及相关工程 (145)7.3.8房建工程 (146)7.3.9通信、信息工程 (147)7.3.10信号工程 (149)7.3.11电力工程 (151)7.3.12牵引供电工程 (153)7.3.13其他站后及配套工程 (156)7.3.14联合调试 (156)7.3.15既有线及其他相关工程 (162)7.3.16重点过渡工程 (163)7.4重点工程施工方案 (166)7.4.1 白龙江1号特大桥 (166)7.4.2 白龙江3号特大桥 (167)7.4.3 洛塘河车站特大桥 (169)7.4.4xx嘉陵江双线特大桥 (170)7.4.5大坝口嘉陵江双线特大桥 (172)7.4.6南充小龙门嘉陵江双线特大桥 (173)7.4.7新穿井坝涪江左线特大桥 (174)7.4.8新草街嘉陵江双线特大桥 (176)7.4.9桐子林嘉陵江左线大桥、桐子林嘉陵江右线大桥 (178)7.4.10新井口嘉陵江双线特大桥 (179)7.4.11朝阳嘉陵江右线单线大桥 (181)7.4.12新井口单线特大桥 (182)7.4.13胡麻岭隧道 (184)7.4.14黑山隧道 (188)7.4.15古迹坪隧道 (193)7.4.16后山坪隧道 (197)7.4.17木寨岭隧道 (200)7.4.18纸坊隧道 (208)7.4.19哈达铺隧道 (212)7.4.20同寨隧道 (217)7.4.21罗沙隧道 (221)7.4.22天池坪隧道 (226)7.4.23化马隧道 (230)7.4.24桔柑隧道 (234)7.4.25西秦岭隧道 (237)7.4.26龙池山隧道 (251)7.4.27花石隧道 (254)7.4.28权子垭隧道 (257)7.4.29熊洞湾隧道 (263)7.4.30轩盘岭隧道 (266)7.4.31梅岭关隧道 (269)7.4.32四方山隧道 (273)7.4.33肖家梁隧道 (276)7.4.34图山寺隧道 (279)7.4.35桐子林隧道 (281)7.4.36新歌乐山隧道 (284)7.4.37人和场隧道 (286)7.4.38荆竹林隧道 (289)。
建建2007-72号《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指南(试行)》

章节号
内容
链接文件
前言
第一章
内部管理
1
管理机构部门工作职责
2
保密工作制度
3
公文处理
4
档案管理
5重大问题ຫໍສະໝຸດ 策6党风廉政工作7
宣传报道和涉外工作
第二章
工程管理
1
前期工作管理
2
征地拆迁工作
3
环境保护管理
4
水土保持管理
5
文物保护管理
6
开工报告审批
7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8
工程咨询管理
9
工程技术管理
10
工程测量工作管理
11
工程监理管理
12
计划统计管理
13
工程调度管理
14
验工计价管理
15
投资控制管理
16
施工现场管理
17
样板示范工程管理
18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第三章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1
招标投标管理
2
合同管理
3
物资采购
4
外资采购
第四章
勘察设计管理
1
地质勘察监理管理
2
初步设计初审管理
3
施工图审核管理
4
变更设计管理
第五章
质量安全管理
1
工程质量管理
2
工程质量检测试验管理
3
安全生产管理
第六章
建设资金管理
1
财务管理
3
工程价款结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运专线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2007 年7 月前言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是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铁路工程招标投标的重要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规模大、技术标准高、质量要求严,大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施工组织复杂,为规范客运专线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提高编制水平,特组织编写了客运专线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南。
本指南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总则;第二部分施工组织调查;第三部分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第四部分附录。
由于编制时间仓促,本指南难免存在不足之处。
请各单位在使用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将补充修改意见反馈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北京市复兴路10 号,邮编100844)。
本指南由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组织编写。
本指南主要编写单位:中铁十七局集团公司;石家庄铁道学院。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张梅,王晓州,辛维克,杜永昌,曹景阳,席红星,郭明,雷书华,马涛,陶平,陆椿年,金守华,朱飚,王晋雄,王富国,盛黎明,刘三元,郭秋霞,王建国,朱旭。
1总则 (6)2 施工组织调查 (7)3 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 .. (9)3.1 编制依据及原则 (9)3.2 工程概况 (10)3.3 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11)3.4 大临设施及过渡工程方案 (15)3.5 工程进度计划 (16)3.6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17)3.7 主要工程材料设备、主要施工装备、劳动力及投资安排 (19)3.8 建设与施工管理措施 (19)3.9 施工组织图表 (23)附录A 主要工程施工进度综合参考指标 (24)附录B 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文件格式 (26)编制依据及原则........ (26)工程概况 (26)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27)大临设施及过渡工程方案 (28)工程进度计划 (29)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30)主要工程材料设备、主要施工装备、劳动力及投资安排 (30)建设与施工管理措施 (30)施工组织图表 (31)附录C 施工组织设计附图表样式 (32)1.0.1 为规范客运专线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提高编制水平,特编制本指南。
1.0.2 本指南适用于建设单位编制新建客运专线铁路及时速200km 以上客货共线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时速200km 铁路可参照执行。
1.0.3 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及原则,工程概况,总体施工组织安排,大临设施及过渡工程方案,工程进度计划,主要施工技术方案,主要工程材料设备、主要施工装备、劳动力及投资安排,建设与施工管理措施,施工组织图表9 个部分。
1.0.4 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原则上应与初步设计同步进行,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经系统、科学、严密地分析论证,将影响投资、质量和工期等的重大施组方案纳入初步设计文件或预审意见,在初步设计批准后、工程招标前编制完成,并及时报审,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1.0.5 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核后实施,任何人不得随意变更。
需要调整主要阶段工期时,应重新编制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按原程序报审。
1.0.6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步骤:1 施工组织调查,提出调查报告;2 划分施工标段,制定总体施工进度计划;3 制定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包括大临工程布局、规模和能力;4 确定施工装备种类,计算施工装备数量;重复2~4 步骤,反复比较、优化,得到最佳方案;5 编制分标段分年度施工进度计划,计算分标段分年度投资和主要材料用量;6 确定主要施工装备、主要材料采购供应方案;7 制定建设管理的组织、技术、合同和经济措施;8 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组织形象进度图、横道图和网络图;9 编制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
1.0.7 施工组织设计应做到施工方案科学合理,施工组织经济可行,设计文件内容简明扼要、文字精练、图表清晰、篇幅适宜。
2 施工组织调查2.0.1 施工组织调查的程序1 拟定调查提纲,包括调查范围、内容和调查方式。
2 组织现场勘察,收集有关资料。
3 资料分析,编写调查报告。
2.0.2 施工组织调查的主要内容1 气象、地形、地质、水文和环境状况,包括气流、气温、降水、地震、植被等,特别是不良地质、特殊地质和自然灾害情况。
2 沿线的风俗习惯,卫生防疫,区域性的病疫等地区特征。
3 地方政府对建设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环境保护等法规政策及实施方案。
4 沿线可利用资源及建设条件:(1)沿线工业、电力、通信、水源和其它动力分布情况;(2)沿线交通设施、客货运输及交通规划情况;(3)当地材料的产销情况,砂石料、木材、水泥、粉煤灰、矿粉、石灰、砖等的产地、产量(储量、可开采量)、质量、运输条件等;(4)沿线火工品供应及管理情况;(5)填料料源点位置、数量、质量情况;既有碴场生产情况,可供生产道碴的石源、可开采加工情况及运输条件;(6)弃土场、弃渣场位置、地形地貌、可弃数量,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7)制梁场、轨枕(板)预制场、铺轨基地等大临设施的位置及设置条件;(8)沿线地方政府及居民对本建设项目的态度和期望目标。
5 接轨的既有铁路情况;穿跨的铁路、公路、河流情况;用地数量、地类,拆迁数量、产权单位;用地范围内电力、通信、信号、建筑物及工业、生活管线状况,过渡、迁改方案及产权单位意见。
6 目前铁路行业施工能力及施工技术水平。
7 其他需要调查的情况。
各专业施工组织调查的重点1 路基工程(1)核对土石类别及分布,调查填料类别、来源、弃土位置和运输条件等;(2)调查核对级配碎石填料和拌合场地等有关资料;(3)爆破施工地段的地形、地貌、地质,附近居民、建筑物、交通与电力、通信设施等。
2 桥梁工程(1)调查跨越河流的水位、河道通航条件及标准;(2)修建便道、便桥、码头、预制场、拌合站等大临设施的条件;(3)桥梁分布情况;(4)运架设备进场需要经过的道路、涵渠、桥梁的承载能力;(5)设计桥梁施工方案、工艺的可行性。
3 隧道工程调查洞口地形、弃渣利用条件、辅助导坑设置条件,便道引入方案。
4 轨道工程铺轨基地接轨条件、引入方案、过渡工程方案。
施工组织调查报告内容:1 工程概况;2 施工条件;3 施工方案建议:施工区段及标段划分。
(2)施工道路、桥梁、码头、渡口等的设置方案;施工供水、供电网络和工地发电站的设置方案。
(3)砂石料来源选定和主要材料及半成品构件供应途径。
(4)主要材料场、制梁场、道碴场、轨枕(板)预制场、铺轨基地、拌合站等大临设施的位置和规模;临时用地复垦、转用方案。
(5)重点路基、特殊桥梁、长大隧道及轨道工程的施工方案。
(6)箱梁预制、运输、架设方案和现浇梁方案。
(7)征地拆迁组织方式、实施方案、推进计划及措施的意见;特殊拆迁项目与产权人达成的意向。
(8)与既有铁路接轨建议方案。
4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意见。
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3.1 编制依据及原则3.1.1 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国家法律、法规和铁道部规章制度。
2 国家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批复文件。
3 本项目采用的标准、规范、规程等。
4 铁道部与地方政府的有关协议、纪要等。
5 铁道部批复的初步设计文件。
6 勘察设计合同以及合同的有效组成文件。
7 科学研究及试验成果。
8 当前客运专线铁路建设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施工装备水平。
9 施工组织调查报告。
上述各项内容应编制详细的文件清单。
3.1.2 客运专线铁路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1 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保护农田;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支持矿床保护、文物保护、景点保护;维持既有交通秩序;节约木材。
2 符合性原则。
必须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要求。
3 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
树立系统工程的理念,统筹分配各专业工程的工期,搞好专业衔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
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旨在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3.2 工程概况3.2.1 工程概况应简要介绍项目及工程情况,着重介绍与施工组织有关的工程特点、工程技术标准和工程条件,区域地理和社会环境因素。
可分为项目简介、工程简介、主要技术标准、重点工程等部分编写。
3.2.2 项目简介包括项目立项、设计和批复情况,批准的建设规模、工期。
3.2.3 工程简介1 自然地理特征:河流、山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高原、严寒、风沙、盐碱、沼泽、海洋、软土、黄土等的范围及特征,以及气温、风力风向、降雨、台风、潮汐等气象特征。
工程条件(1)交通运输情况(说明既有铁路、水路、公路等可资利用的情况);(2)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缺砂、缺石、缺填料地段应着重说明);(3)沿线水源、电源等可资利用的情况(缺水、缺电地段的情况应加以说明)。
3 工程特点:主要叙述本项目与普通铁路或其它客运专线铁路在自然条件、结构设计、施工环境、施工方案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主要包括工程技术特点、工程分布及工程结构特点、建设管理特点等。
主要工程数量:简要文字叙述,以表格为主。
包括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路基工点表、桥梁表、隧道表、车站表等,可列为附表。
5 征地拆迁数量、类别,特殊拆迁项目情况。
6 其它有关情况。
3.2.4 主要技术标准列出初步设计批复的主要技术标准。
3.2.5 重点工程简要介绍控制工期或对工期影响大的工程,技术复杂、施工特别困难的工程,对质量安全影响大的工程的概况、工期、重难点问题及其工程措施等。
3.3 总体施工组织安排3.3.1 总体施工组织的指导思想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以安全生产为生命,以工程质量为根本,以控制工程为重点,以科学先进为保障,以经济合理为基准,统筹协调,有序组织,均衡生产,优质高效。
3.3.2 建设管理目标,一般包括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环保等方面的管理目标,应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审批意见,并参考以下内容制定。
1 质量目标(1)按照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2)开通验收速度不低于1.1 倍线路设计速度;(3)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路基、桥梁、隧道等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应满足不少于100 年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使用维护时的运营要求;无碴轨道结构的施工质量,应满足不少于60 年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使用维护时的运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