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
2012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状况分析

2012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状况分析字号:T|T 2013年01月10日14:47 中国公路网2012年,由于国内经济下滑,货运需求放缓,燃油成本增加,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减少。
2012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行业共实现营业收入6712亿元,同比增长9.1%。
实现净利润463亿元,同比下降21%,其中港口、机场、铁路略有增长;物流基本保持稳定;公交、高速公路有所下降;航空业盈利下滑较大,但降幅逐季缩窄;航运行业在2011年全行业大幅亏损后,亏损幅度同比进一步加大。
2012年,由于国内经济下滑,货运需求放缓,燃油成本增加,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减少。
2012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行业共实现营业收入6712亿元,同比增长9.1%。
实现净利润463亿元,同比下降21%,其中港口、机场、铁路略有增长;物流基本保持稳定;公交、高速公路有所下降;航空业盈利下滑较大,但降幅逐季缩窄;航运行业在2011年全行业大幅亏损后,亏损幅度同比进一步加大。
2012年全国总体货物运输量及运输周转量呈现增长放慢的趋势。
1-11月全国货运量、货运周转量累计分别增长11.9%和9.2%,较上年同期回落2.4和5.5个百分点,货物运输平均运距进一步降低。
客运量的变化比较平稳,短途旅客进一步增多,1-11月全国总体客运量、客运周转量累计分别增长7.9%、7.8%,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0.1和-2.7个百分点,旅客长途运输受经济下滑影响较大。
航空盈利下滑2012年以来,在宏观经济放缓的背景下,航空业需求增速继续回落。
2012年1-11月,民航业实现旅客周转量4595.7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0.2%,增速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货运市场更为低迷,货邮周转量实现147.76亿吨公里,同比减少7.3%;增速降幅同比扩大2.9个百分点,同比增速连续19个月负增长。
分航线来看,国内航线、港澳台航线和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分别同比增长9%、9.8%和11.1%;国内航线、港澳台航线和国际航线货运量分别同比增长2.6%、-4.9%和-12.3%。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铁路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工作的要求,以铁路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全面实施客货运输组织改革,铁路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运输生产旅客运输。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8.93亿人,比上年增加0.86亿人、增长4.8%。
其中,国家铁路18.79亿人,增长4.8%;非控股合资铁路0.09亿人,下降10.1%;地方铁路0.06亿人,增长10.3%。
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9812.3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200.03亿人公里、增长2.1%。
其中,国家铁路9783.99亿人公里,增长2.1%;非控股合资铁路21.46亿人公里,下降6.6%;地方铁路6.88亿人公里,增长3.8%。
货物运输。
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9.04亿吨,比上年减少0.28亿吨、下降0.7%。
其中,国家铁路32.36亿吨,下降1.8%;非控股合资铁路4.40亿吨,增长5.8%;地方铁路2.29亿吨,增长3.3%。
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完成29187.09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278.70亿吨公里、下降0.9%。
其中,国家铁路27220.50亿吨公里,下降1.5%;非控股合资铁路1830.41亿吨公里,增长8.0%;地方铁路136.18亿吨公里,下降1.8%。
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8.92亿吨,比上年减少0.26亿吨、下降0.7%。
其中,国家铁路32.23亿吨,下降1.8%;非控股合资铁路4.40亿吨,增长5.8%;地方铁路2.29亿吨,增长3.3%。
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8891.90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238.39亿吨公里、下降0.8%。
其中,国家铁路26925.53亿吨公里,下降1.4%;非控股合资铁路1830.19亿吨公里,增长8.0%;地方铁路136.18亿吨公里,下降1.8%。
2012年铁路行业研究报告

2012年铁路行业研究报告2012年9月目录一、铁路行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问题 (6)1、发展历史 (6)(1)政企不分的“铁老大”,市场化的最后一个堡垒 (6)①各行业逐步实现政企分开,铁道部成“最后的堡垒” (6)②“铁老大”长期维持政企不分的主要理由 (6)(2)基础建设,经济的救命稻草 (10)①公路:98 年亚洲金融危机成就中国公路大规模建设 (10)②当年为何优先发展高速公路 (12)③港口:2001年入世带来港口的黄金十年 (12)(3)铁路:08年经济危机“光荣的”救命稻草 (13)2、现状: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7)(1)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斐然 (18)①路网规模 (18)②载运技术 (20)③高铁建设:四纵四横 (21)(2)“非市场化”之殇:“过时”的经营管理模式 (23)④三级管理:铁道部+铁路局+站段 (24)(3)“非市场化”之殇:“公益”的客货运价 (30)①货运运价 (30)3、问题:难以为继的投融资模式 (36)(1)资金来源 (36)(2)资金需求 (37)(3)跨越式发展下资金流难以为继 (38)(4)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加大 (42)二、铁路的价值 (44)1、美国铁路:以货运网为核心构筑内在价值 (44)(2)名副其实的“货运铁路” (47)(3)地理经济特征:人口分布与产业结构 (50)①人口分散,铁路不具备规模优势 (50)②高速公路与航空业发达,短距离面临公路竞争,中长距离面临航空竞争 . 51③产销结构性不平衡,煤炭运输依赖铁路 (55)2、日本铁路:以客运网为核心构筑内在价值 (58)(1)日本铁路概览 (58)(2)以客运为核心的铁路网 (62)(3)地理经济特征:人口分布与产业特征 (65)3、中国铁路:客货运网的双重价值 (69)(1)客运:人口密度决定铁路的优势 (69)(2)货运:资源分布与工业布局双重错位助力铁路发挥优势 (72)①货物运输与资源分布 (72)②货物运输与区域经济 (73)(3)煤炭通道,扼住经济命脉 (74)4、潜在价值解读 (94)(1)资产一拆为三:普铁客运、普铁货运、高铁 (94)(2)隐含假设:相近的总资产报酬率、全国铁路总公司 (97)三、展望:市场化改革,内在价值之显性化 (102)1、借鉴:同胞经验 (102)(1)民航 (102)①第一阶段:军转民 (102)②第二阶段:政企分离,航空与机场分设 (102)③第三阶段:行业重组 (103)(2)电信 (104)①第一阶段:政企分开 (104)②第二阶段:邮电分营 (104)③第三阶段:拆分重组 (105)①第一阶段:政企分开 (106)②第二阶段:厂网分离 (107)③第三阶段:主辅分离 (107)(4)邮政 (108)①第一阶段:邮电分营 (108)②第二阶段:政企分开 (109)③第三阶段:邮政内部重组 (109)2、启迪:国际视野 (112)(1)美国 (112)(2)欧盟 (114)(4)俄罗斯 (120)(5)小结 (122)3、回顾:自身历程 (123)(1)1978-1985:有限的放权让利 (124)(2)1986-1996:“大包干”经营承包责任制 (125)(3)1997—2002:资产经营责任制(运网分离) (126)(4)2003—2012:主辅分离、撤销分局 (128)4、反思:改革内涵剖析 (130)(1)明确的职能定位 (130)(2)明确的资产边界与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 (131)(3)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化的运营 (132)(4)市场化的灵活的定价机制 (134)5、改革方案探讨 (135)(1)改革路径设想与进程预测 (135)(2)政企分开方案探讨:并入交通部 (135)(3)资产分割、引入竞争的方案探讨 (136)①客货分离还是客货合一 (138)②运网分离还是运网合一 (138)③是否引入竞争,如何引入竞争 (141)(4)定价机制与投融资改革方案探讨 (143)四、铁路行业投资机会解读 (149)1、“运网分离”方案下的投资机会解读 (150)2、采用“运网合一”方案 (151)一、铁路行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问题1、发展历史(1)政企不分的“铁老大”,市场化的最后一个堡垒①各行业逐步实现政企分开,铁道部成“最后的堡垒”“政企不分”并非铁路行业的专利。
2012年1-5月我国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分析

2012年1-5月我国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分析内容提示:2012年1-5月份,铁路运输业完成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082.19亿元,实现同比下降41.58%,较上年同期减少763.77亿元;道路运输业完成固定资产完成投资4862.34亿元,实现同比下降3.25%,较上年同期增加609.89亿元,增幅回落23.65个百分点发展现代交通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旺盛的客货运输需求,安全可靠、经济高效、便捷舒适乃至个性化的价值取向不断增强,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而带动了对交通运输邮政业的投资。
自2012年以来,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从高位下滑,截至2012年5月,其投资增幅不及10%。
2012年1-5月全国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8049.39亿元,实现同比下降6.45%,较上年同期增幅回落26.95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39%,较上年同期比重下降2.14个百分点。
2011年下半年以来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大幅放缓,截至目前略低于同期全国各行业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6.6个百分点。
各相关产业中,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与城市公共交通业仍然是投资重点,三个子行业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额73.85%,航空运输业投资增幅在2011年6月开始出现大幅下滑趋势,10月略有回升,截至2012年3月又开始反转下滑。
铁路运输业增幅出现大幅下滑趋势,各类运输产业发展差异较大。
各产业具体统计情况如下:2012年1-5月份,铁路运输业完成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082.19亿元,实现同比下降41.58%,较上年同期减少763.77亿元;道路运输业完成固定资产完成投资4862.34亿元,实现同比下降3.25%,较上年同期增加609.89亿元,增幅回落23.65个百分点;水上运输业完成固定资产完成投资679.41亿元,同比增长24.77%;航空运输业完成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50.55亿元,同比下降17.1%,增幅回落39.3个百分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7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7年铁道统计公报铁道部统计中心2008年3月3日2007年,铁道部党组带领全国铁路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顽强拼搏,团结奋战,加快铁路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成功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深入挖潜扩能,大力提高客货运量,强化安全基础,狠抓节支降耗,增加经济效益,全面深入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铁路运输客货运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货物运输。
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31.4亿吨,比上年增加2.6亿吨,增长9.0%(见图1);完成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23797.0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842.59亿吨公里,增长8.4%(见图2)。
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1.3亿吨,比上年增加2.6亿吨,增长9.0%,增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完成货物周转量23536.1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821.45亿吨公里,增长8.4%。
全国铁路完成行包发送量1219万吨,比上年增加91万吨,增长8.0%;完成行包周转量260.8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21.14亿吨公里,增长8.8%。
重点物资运输。
全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完善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机制,全力保障重点物资运输,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运力支持。
全国铁路完成煤炭运量154374万吨,比上年增运16510万吨,增长12.0%。
全国355家直供电厂库存用煤保持在合理水平,顺利完成了电力迎峰度夏保障工作。
完成石油运量15319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完成化肥及农药运量8919万吨,比上年增运860万吨,增长10.7%。
完成粮食运量11245万吨,比上年增运461万吨,增长4.3%。
完成棉花运量394万吨,与上年持平。
完成集装箱运量7608万吨,比上年增运717万吨,增长10.4%。
我国铁道年度统计公报(doc 18页)

我国铁道年度统计公报(doc 18页)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8年铁道统计公报铁道部统计中心2009年6月1日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铁道部党组带领全国铁路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团结奋进,战胜了一系列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任务,夺取了和谐铁路建设的新胜利。
一、铁路运输实现新的发展货物运输量持续增长。
深入实施“一主两翼两线三区域”战略,大力推进战略装车点建设和路企直通运输,构建区域集疏运系统,优化调整运输组织方案,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全年货运量仍然在上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增长。
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30354万吨,比上年增加14661万吨、增长4.6%.其中,国家铁路275243万吨,增长3.7%;非控股合资铁路27983万吨,增长8.2%;地方铁路27128万吨,增长11.2%.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完成25106.2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891.54亿吨公里、增长3.7%.其中,国家铁路23648.91亿吨公里,增长3.5%;非控股合资铁路1306.46亿吨公里,增长5.9%;地方铁路150.92亿吨公里,增长13.7%.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29035万吨,比上年增加14561万吨,增长4.6%.其中,国家铁路273932万吨,增长3.7%;非控股合资铁路27975万吨,增长8.2%;地方铁路27128万吨,增长11.2%.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4817.4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863.58亿吨公里,增长3.6%.其中,国家铁路23360.32亿吨公里,增长3.4%;非控股合资铁路1306.26亿吨公里,增长5.9%;地方铁路150.88亿吨公里,增长13.7%.全国铁路行包发送量完成1319万吨,比上年增加100万吨,增长8.2%.其中,国家铁路1311万吨,增长8.2%;非控股合资铁路7.39万吨,增长10.8%;地方铁路0.24万吨,增长33.9%.全国铁路行包周转量完成288.8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27.95亿吨公里、增长10.7%.其中,国家铁路288.58亿吨公里,增长10.7%;非控股合资铁路0.20亿吨公里,增长7.2%;地方铁路0.03亿吨公里,增长70.1%.应急和重点物资运输得到保证。
2009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009年铁道统计公报时间:2010.12.29铁道部统计中心2010年3月25日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铁道部党组带领全国铁路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决策部署,以“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精神和作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迎难而上,开拓奋进,夺取了和谐铁路建设的新胜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铁路运输实现持续发展旅客运输量再上新台阶。
大力强化客运营销,推行以客补货战略,统筹新增和既有运力资源,适时调整列车运行图,优化列车开行方案,推广多样化的售票方式,旅客运输再上新台阶。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52451万人,比上年增加6321万人、增长 4.3%。
其中,国家铁路150798万人,增长4.4%;非控股合资铁路1234万人,下降2.6%;地方铁路419万人,增长2.0%。
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7878.8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100.28亿人公里、增长1.3%。
其中,国家铁路7840.09亿人公里,增长1.3%;非控股合资铁路33.16亿人公里,下降1.3%;地方铁路5.63亿人公里,下降3.8%。
货物运输实现增长。
积极开展增运增收活动,加强重点区域运输组织,深化大客户战略,发挥战略装车点建 设和路企直通运输优势,充分发挥大秦、侯月两线能力,批量投入和谐型大功率机车,调整机力配置布局,优化车流径路,提高分界口通过能力,全年货运实现增 长,特别是四季度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33348万吨,比上年增加6101万吨、增长1.9%。
其中,国家铁路 277572万吨,增长0.8%;非控股合资铁路31903万吨,增长14.0%;地方铁路23873万吨,下降0.5%。
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 周转量)完成25239.1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32.88亿吨公里、增长0.5%。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9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009年铁道统计公报时间:2010.12.29铁道部统计中心2010年3月25日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铁道部党组带领全国铁路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决策部署,以“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精神和作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迎难而上,开拓奋进,夺取了和谐铁路建设的新胜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铁路运输实现持续发展旅客运输量再上新台阶。
大力强化客运营销,推行以客补货战略,统筹新增和既有运力资源,适时调整列车运行图,优化列车开行方案,推广多样化的售票方式,旅客运输再上新台阶。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52451万人,比上年增加6321万人、增长4.3%。
其中,国家铁路150798万人,增长4.4%;非控股合资铁路1234万人,下降2.6%;地方铁路419万人,增长2.0%。
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7878.8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100.28亿人公里、增长1.3%。
其中,国家铁路7840.09亿人公里,增长1.3%;非控股合资铁路33.16亿人公里,下降1.3%;地方铁路5.63亿人公里,下降3.8%。
货物运输实现增长。
积极开展增运增收活动,加强重点区域运输组织,深化大客户战略,发挥战略装车点建设和路企直通运输优势,充分发挥大秦、侯月两线能力,批量投入和谐型大功率机车,调整机力配置布局,优化车流径路,提高分界口通过能力,全年货运实现增长,特别是四季度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33348万吨,比上年增加6101万吨、增长1.9%。
其中,国家铁路277572万吨,增长0.8%;非控股合资铁路31903万吨,增长14.0%;地方铁路23873万吨,下降0.5%。
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完成25239.1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32.88亿吨公里、增长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铁路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工作的要求,以铁路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全面实施客货运输组织改革,铁路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运输生产旅客运输。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8.93亿人,比上年增加0.86亿人、增长4.8%。
其中,国家铁路18.79亿人,增长4.8%;非控股合资铁路0.09亿人,下降10.1%;地方铁路0.06亿人,增长10.3%。
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9812.3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200.03亿人公里、增长2.1%。
其中,国家铁路9783.99亿人公里,增长2.1%;非控股合资铁路21.46亿人公里,下降6.6%;地方铁路6.88亿人公里,增长3.8%。
货物运输。
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9.04亿吨,比上年减少0.28亿吨、下降0.7%。
其中,国家铁路32.36亿吨,下降1.8%;非控股合资铁路4.40亿吨,增长5.8%;地方铁路2.29亿吨,增长3.3%。
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完成29187.09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278.70亿吨公里、下降0.9%。
其中,国家铁路27220.50亿吨公里,下降1.5%;非控股合资铁路1830.41亿吨公里,增长8.0%;地方铁路136.18亿吨公里,下降1.8%。
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8.92亿吨,比上年减少0.26亿吨、下降0.7%。
其中,国家铁路32.23亿吨,下降1.8%;非控股合资铁路4.40亿吨,增长5.8%;地方铁路2.29亿吨,增长3.3%。
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8891.90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238.39亿吨公里、下降0.8%。
其中,国家铁路26925.53亿吨公里,下降1.4%;非控股合资铁路1830.19亿吨公里,增长8.0%;地方铁路136.18亿吨公里,下降1.8%。
全国铁路行包发送量完成1222万吨,比上年减少189万吨、下降13.4%。
其中,国家铁路1214万吨,下降13.2%;非控股合资铁路8.30万吨,下降30.7%;地方铁路0.2万吨,下降13.6%。
全国铁路行包周转量完成295.18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40.31亿吨公里、下降12.0%。
其中,国家铁路294.96亿吨公里,下降12.0%;非控股合资铁路0.21亿吨公里,下降30.5%;地方铁路0.01亿吨公里,下降47.4%。
重点运输。
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完成22.62亿吨,比上年下降0.4%。
冶炼物资运量完成8.58亿吨,下降1.4%。
粮食运量完成1.04亿吨,增长5.0%。
石油运量完成1.38亿吨,增长1.7%。
化肥及农药运量完成0.93亿吨,增长7.3%。
集装箱运量完成0.93亿吨,下降0.9%。
全国铁路口岸共完成进出口货物运量0.54亿吨,增长8.7%。
其中:满洲里、绥芬河、二连、阿拉山口四大口岸站共完成进出口货物运量0.53亿吨,增长9.1%。
换算周转量。
全国铁路总换算周转量完成38999.41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78.67亿吨公里、下降0.2%。
其中,国家铁路37004.49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0.6%;非控股合资铁路1851.8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8%;地方铁路143.06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6%。
运输收入。
国家铁路完成运输总收入5308.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3.07亿元、增长5.42%。
其中:货物运费收入2330.96亿元,增长5.42%;旅客票价收入1771.31亿元,增长10.23%;其他收入537.58亿元,增长0.71%;建设基金669.05亿元,下降2.18%。
运输效率。
货运机车日车公里491公里,缩短3公里、下降0.6%;货运列车平均总重3530吨,提高21吨、增长0.6%;货运机车日产量138.3万吨公里,减少0.2万吨公里、下降0.1%。
全国铁路日均装车完成166072车,比上年减少2591车、下降1.5%;国家铁路货车平均静载重完成64.0吨,提高0.4吨;货车周转时间完成4.68天,延长0.23天。
运输安全。
全年没有发生特别重大、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没有发生旅客列车较大铁路交通事故,铁路交通事故路外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58%。
服务质量。
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铁路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入开展“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铁路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客运方面:一是完善实名制售票。
动车组列车、直通列车所有停站及其他列车始发站实行了购票实名制,为1198个车站配置了相关设备,推出了实名制车票挂失补办业务。
二是加快推进新一代客票系统建设。
提升新一代客票系统处理能力,解决超大并发量情况下的拥堵问题,研究推出了电话订票通取、代售点互联网接入等新功能。
三是创新售票方式。
高铁主要车站实现旅客刷二代身份证直接进站上车,中铁银通卡项目在京津城际线成功试点。
建立了电子支付车票特殊退款处理机制,为全路各站安装了POS 机,在符合条件的代售点推广使用POS机。
优先集中办理学生往返票和农民工团体票,为残疾人专门预留席位并实行专口售票。
将退票费标准由20%下调至5%。
四是改善车辆设备设施。
实施了客车集便器、残疾人设施加装改造以及25G 型客车防寒性能改造。
实施动车组定员统型,比照航空座席安排,统一了动车组列车座席号编码。
货运方面:全面推进货运改革,一是实行货运网上受理。
在互联网上开办货运受理业务,按“先订先得”的原则自动受理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公平、便捷的货运服务。
二是推行实货制运输组织方式。
全路放开装车限制,敞开受理,有货就装,使货物和能力直接见面,直接依据实际货源,组织配空、装车及挂运。
三是大力拓展全程物流服务。
将传统的“站到站”运输拓展到“门到门”服务全过程,最大限度地便民利民。
四是推进客服中心货运服务。
适应货运电子商务发展,配备客服中心货运客服人员,向社会提供货运信息咨询与建议投诉服务。
至2012年底,全路12306客服中心日受理货运业务电话近2000个,促进了货运服务水平的提高。
五是开展了货运服务质量年活动。
推进标准化货场创建工作,推行货运综合窗口服务,打破工种限制,实行一站式服务。
二、固定资产投资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含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机车车辆购置)完成6339.67亿元。
基本建设。
全国铁路共完成投资5185.06亿元,其中国家铁路和合资铁路完成投资5170.63亿元。
路网大中型项目309个(含8个台帐管理项目),完成投资5169.38亿元。
其中,新建铁路完成投资4306.66亿元,既有线扩能改造完成投资862.72亿元,分别占83.3%和16.7%。
地方铁路完成投资14.43亿元。
全年共投产新线5382.2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722.5公里,哈大、京石武、合蚌等高铁开通运营;投产复线4763公里、电气化铁路6053.9公里。
完成新线铺轨4924.6公里、复线铺轨4392.2公里。
更新改造。
国家铁路更新改造完成投资254.61亿元,同比少3.61亿元,下降1.4%。
国家铁路完成投资中,运输设备更新改造完成投资203.78亿元。
部管项目完成39.91亿元;局管项目完成163.87亿元,生产性投资占93.8%。
路网规模。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8万公里,比上年增长4.7%。
路网密度101.7公里/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4.6公里/万平方公里。
其中,复线里程4.4万公里,比上年增长10.8%,复线率44.8%,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电气化里程5.1万公里,比上年增长10.8%,电化率52.3%,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营业里程达到3.7万公里,比上年增加1060公里、增长2.9%。
移动设备。
机车车辆购置完成投资900亿元。
“和谐号”动车组累计投用825组、8566辆,比上年增加173组、1774辆。
国家铁路客车拥有量为5.58万辆,比上年增加0.29万辆;其中空调车4.34万辆,占77.8%,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
国家铁路货车拥有量为70.40万辆,较上年增加2.49万辆,增长3.7%。
国家铁路机车拥有量为1.96万台,比上年增加35台,其中和谐型大功率机车6045台,比上年增加993台。
内燃机车占48.8%,电力机车占51.2%,电力机车比重首度超过内燃机车比重。
三、科技创新机车车辆装备。
新研制的时速160km/h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进入运用考核;组织研制4400马力交流传动内燃调小机车、装用自主研发牵引变流器和网络控制系统的八轴9600kW电力机车以及30t轴重货运电力机车;自主研发的DK-2型机车制动机进入装车运用考核。
CRH380B高寒动车组在世界首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哈大高铁投入运营。
推进快捷、重载新型货车及配套技术研究,完成80吨级通用货车设计、试制和工艺评价,开展轴重30吨重载货车立项研究。
全路安装“5T”设备7000余台套,主要干线实现基本覆盖。
研制完成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系统)并小批量装车投入使用。
安全技术研究。
围绕高速列车防追尾、动车组防倾覆、高铁安全防灾等重点技术,安排了一系列课题开展安全技术攻关。
会同国家电网公司开展高速铁路雷电防护关键技术研究,研发了高铁雷电监测查询系统。
与中国地震局共同开展高速铁路地震监测预警关键技术攻关。
重点技术攻关及重大试验。
大力推进动车组、大功率机车对等替换技术攻关以及动车组简统化、标准化工作。
深入开展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列控系统、新一代客票系统、货运电子商务系统、重载铁路线桥隧评价强化技术、大轴重货车等关键技术研究。
组织开展高寒地区CRH380B型动车组适应性、大功率机车车轮装车考核、接触网防融冰、高速道岔、重载道岔等试验工作。
知识产权及获奖成果。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12年结题项目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合计496项,其中专利415项,软件著作权81项。
完成技术评审项目20项,科技成果鉴定项目5项。
“京津城际铁路工程”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牵引供电关键设备安全运行检测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合资合作合资建路。
2012年,新组建合资铁路公司4家,铁路建设里程约2500公里,投资总额约2200亿元,项目资本金约860亿元,吸引社会资本协议出资约570亿元。
蒙西至华中铁路煤运通道工程作为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的示范性项目,共协议吸引地方政府以外的社会企业出资378亿元,占项目资本金的70%。
五、劳动效率劳动用工。
国家铁路从业人员为214.47万人,同比增加0.73万人。
其中,运输业从业人员为161.14万人,同比增加4.17万人。
劳动生产率。
国家铁路多元化经营劳动生产率完成45.62万元/人,同比增长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