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7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铁路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工作的要求,以铁路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全面实施客货运输组织改革,铁路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运输生产旅客运输。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8.93亿人,比上年增加0.86亿人、增长4.8%。
其中,国家铁路18.79亿人,增长4.8%;非控股合资铁路0.09亿人,下降10.1%;地方铁路0.06亿人,增长10.3%。
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9812.3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200.03亿人公里、增长2.1%。
其中,国家铁路9783.99亿人公里,增长2.1%;非控股合资铁路21.46亿人公里,下降6.6%;地方铁路6.88亿人公里,增长3.8%。
货物运输。
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9.04亿吨,比上年减少0.28亿吨、下降0.7%。
其中,国家铁路32.36亿吨,下降1.8%;非控股合资铁路4.40亿吨,增长5.8%;地方铁路2.29亿吨,增长3.3%。
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完成29187.09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278.70亿吨公里、下降0.9%。
其中,国家铁路27220.50亿吨公里,下降1.5%;非控股合资铁路1830.41亿吨公里,增长8.0%;地方铁路136.18亿吨公里,下降1.8%。
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8.92亿吨,比上年减少0.26亿吨、下降0.7%。
其中,国家铁路32.23亿吨,下降1.8%;非控股合资铁路4.40亿吨,增长5.8%;地方铁路2.29亿吨,增长3.3%。
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8891.90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238.39亿吨公里、下降0.8%。
其中,国家铁路26925.53亿吨公里,下降1.4%;非控股合资铁路1830.19亿吨公里,增长8.0%;地方铁路136.18亿吨公里,下降1.8%。
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专用线接轨有关工作的意见(714号文)

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专用线接轨有关工作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运函〔2007〕714号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专用线接轨有关工作的意见各铁路局:为更好地贯彻落实《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审批办法》(铁道部令第21号),进一步做好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工作,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意见,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一、做好铁路专用线布局规划1.根据管内经济产业布局和货源情况,按照生产力布局调整、货运“两整合、一建设”的基本要求,研究编制局管内汽车集运型(指铁路专用线的货物主要是通过汽车集疏运)铁路专用线的布局规划。
2.在大宗货源富集地区新建的汽车集运型铁路专用线,其接轨站间距原则上不小于50公里。
3.新建(包括改扩建,下同)铁路专用线应尽量集中在战略装车点接轨,不准在拟封闭车站或其它不办理货运业务的车站接轨。
4.既有铁路专用线特别是汽车集运型的铁路专用线应根据货运集中化的要求进行整合,实现集中设置。
二、严格铁路专用线接轨技术条件1.新建铁路专用线要符合铁路技术政策、路网规划、行业设计规范和铁路运输安全等要求。
2.新建铁路专用线原则上不设路企交接场(站),减少中间作业环节,加速车辆周转,提高运输效率。
3.年运量100万吨及以上、品类单一的新建铁路专用线,其装卸线应设计为贯通式,并具备整列装卸、整列到发的技术条件,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装卸机具。
4.严格控制在繁忙干线和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客货混跑干线上新建铁路专用线。
确需新建的,原则上采用铁路专用线与正线立交疏解的接轨方案,尽量避免或减少铁路专用线作业对正线行车安全和运输能力的影响。
5.新建易燃、易爆等危险品铁路专用线,必须符合国务院《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铁道部《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铁运〔2006〕79号)、《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办理规定》(铁运〔2006〕50号)等要求,提供由铁道部认定的专业技术机构出具的铁路危险品货物运输安全综合分析研究报告。
2007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08年04月18日2007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做好“三个服务”,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交通结构,注重推进创新,强化行业管理,推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突破,运输服务迈上新的台阶,安全监管和人命救助能力得到新的提高,向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交通基础设施1.公路公路里程持续增长,村道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
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58.3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2.67万公里。
其中,国道13.71万公里,省道25.52万公里,县道51.44万公里,乡道99.84万公里,专用公路5.71万公里,村道162.15万公里,分别比上年末增加0.37万公里、1.56万公里、0.79万公里、1.08万公里、减少0.09万公里和增加8.95万公里。
各行政等级公路里程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3.8%、7.1%、14.4%、27.9%、1.6%和45.2%,比上年末分别下降0.1个,提高0.2个,下降0.3个、0.7个、0.1个和提高0.9个百分点。
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显著提高。
全国等级公路里程253.5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5.25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0.7%,比上年末提高4.7个百分点。
其中,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里程38.0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71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0.6%,比上年末提高0.4个百分点。
按公路技术等级分组,各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高速公路5.39万公里,一级公路5.01万公里,二级公路27.64万公里,三级公路36.39万公里,四级公路179.10万公里,等外公路104.83万公里,分别比上年末增加0.86万公里、0.48万公里、1.37万公里、0.92万公里、21.62万公里和减少12.58万公里。
全国有铺装路面和简易铺装路面公路里程177.65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5.14万公里,占总里程的49.6%,比上年末提高5.5个百分点。
我国铁道年度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8年铁道统计公报铁道部统计中心2009年6月1日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铁道部党组带领全国铁路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团结奋进,战胜了一系列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任务,夺取了和谐铁路建设的新胜利。
一、铁路运输实现新的发展旅客运输量不断增长。
继续发挥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效应,充分利用新增能力,合理调配客车资源,优化客车开行方案,巩固中长途客流,扩大短途客流,加大票额共用和席位复用力度,客运量及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46193万人,比上年增加14489万人、增长11.0%.其中,国家铁路144452万人,增长11.0%;非控股合资铁路1267万人,增长12.7%;地方铁路474万人,增长5.1%.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7778.60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561.35亿人公里、增长7.8%.其中,国家铁路7739.15亿人公里,增长7.8%;非控股合资铁路33.60亿人公里,增长12.0%;地方铁路5.85亿人公里,增长10.0%.春运、暑运、黄金周和小长假旅客发送量大幅增长,特别是新增的小长假客流增势迅猛,春运、暑运同比分别增长11.8%、8.6%,“五一”、“十一”分别增长11.5%、8.9%,清明、端午、中秋节分别增长47.8%、41.2%、42.6%.其中,10月5日发送旅客648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最高纪录。
货物运输量持续增长。
深入实施“一主两翼两线三区域”战略,大力推进战略装车点建设和路企直通运输,构建区域集疏运系统,优化调整运输组织方案,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全年货运量仍然在上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增长。
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30354万吨,比上年增加14661万吨、增长4.6%.其中,国家铁路275243万吨,增长3.7%;非控股合资铁路27983万吨,增长8.2%;地方铁路27128万吨,增长11.2%.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完成25106.2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891.54亿吨公里、增长3.7%.其中,国家铁路23648.91亿吨公里,增长3.5%;非控股合资铁路1306.46亿吨公里,增长5.9%;地方铁路150.92亿吨公里,增长13.7%.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29035万吨,比上年增加14561万吨,增长4.6%.其中,国家铁路273932万吨,增长3.7%;非控股合资铁路27975万吨,增长8.2%;地方铁路27128万吨,增长11.2%.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4817.4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863.58亿吨公里,增长3.6%.其中,国家铁路23360.32亿吨公里,增长3.4%;非控股合资铁路1306.26亿吨公里,增长5.9%;地方铁路150.88亿吨公里,增长13.7%.全国铁路行包发送量完成1319万吨,比上年增加100万吨,增长8.2%.其中,国家铁路1311万吨,增长8.2%;非控股合资铁路7.39万吨,增长10.8%;地方铁路0.24万吨,增长33.9%.全国铁路行包周转量完成288.8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27.95亿吨公里、增长10.7%.其中,国家铁路288.58亿吨公里,增长10.7%;非控股合资铁路0.20亿吨公里,增长7.2%;地方铁路0.03亿吨公里,增长70.1%.应急和重点物资运输得到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令第32号《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已经2007年8月19日铁道部第17次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铁道部原发《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规则》(铁运〔1999〕118号)同时废止,前发有关文电与本规则相抵触的以本规则为准。
部长刘志军二○○七年八月二十九日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铁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铁路运输秩序,依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1号)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中断行车及其他影响铁路正常行车,需要实施应急救援的,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当遵循“以人为本、逐级负责、应急有备、处置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铁道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设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组织、指挥、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各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全监管办)应当指导、督促铁路运输企业落实事故应急救援的各项规定,依法组织、指挥、协调本辖区内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第五条铁路运输企业应当相应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设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救援队、救援列车的建设,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人员培训、装备配置、物资储备、预案演练等基础工作,积极开展事故应急救援。
第六条公安机关应当参与事故应急救援,负责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治安秩序,进行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依法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协助抢救遇险人员。
第七条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必要时,由铁道部、安全监管办协调请求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当地驻军、武装警察部队给予支持帮助。
第二章救援报告第八条事故应急救援实行逐级报告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6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6年铁道统计公报铁道部统计中心2007年3月15日2006年是铁路改革和发展取得新的成就的一年。
铁道部党组带领全路广大干部职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铁路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顽强拼搏,团结奋战,加快铁路建设,提升装备水平,深入推进改革,大力挖潜扩能,提高经济效益,强化安全基础,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顺利开通运营,和谐铁路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十一五”铁路工作的良好开局,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铁路运输全国铁路客货运量、国家铁路运输收入、运输生产主要指标在连续三年大幅度增长的高起点上再创历史新高。
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位居世界第一,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约四分之一的换算周转量。
货物运输保持快速增速。
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发送量(包括行包运量)288285万吨,比上年增长7.1%(见图1)。
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45476万吨,比上年增长5.9%;合资铁路完成23154万吨,比上年增长17.8%;地方铁路完成19654万吨,比上年增长10.4%。
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周转量(包括行包周转量)21954.4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9%(见图2)。
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0557.1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2%;合资铁路完成1291.5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1%;地方铁路完成105.7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6%。
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287156万吨,比上年增加18807万吨,增长7.0%。
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44395万吨,比上年增长5.8%;合资铁路完成23107万吨,比上年增长17.7%;地方铁路完成19654万吨,比上年增长10.4%。
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周转量21714.7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7%。
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0321.6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0%;合资铁路完成1287.4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1%;地方铁路完成105.6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5%。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命令第2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命令第29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已经2006年9月27日铁道部第十四次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4月1日起施行。
1999年12月30日铁道部令第2号公布的《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同时废止。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另发单行本。
)/flfggz/tlgz_3.html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总则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
铁路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保证铁路畅通无阻、四通八达、安全正点、当好先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民经济服务,为国防建设服务。
铁路具有高度集中、半军事性、各个工作环节紧密联系和协同动作的特点。
为使各部门、各单位、各工种安全、准确、迅速、协调地进行生产活动,更好地为运输服务,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了铁路各部门、各单位从事运输生产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作业程序和相互关系,确定了铁路运输设备在设计新建、保养维修、验收交接和使用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明确了铁路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是铁路技术管理的基本法规。
铁路各部门、各单位制定的规程、规范、规则、细则、标准和办法等,都必须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
铁路职工对《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是广大铁路职工长期生产实践的总结,它将随着运输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步充实和完善。
在铁道部没有明令修改以前,任何部门、任何单位、任何人员都不得违反本规程的规定。
第一编技术设备第一章基本要求基建、制造及其验收交接第1条铁路的基本建设、设备制造,应在国家统一计划下,综合配套,保证质量,积极采用保证行车安全的技术设备,不断提高运输能力,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种技术设备要尽力采用先进技术,并加速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要从我国的具体条件出发,逐步实现铁路现代化。
2007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2%,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1%,下降0.3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四季度增长11.2%。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9%。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2%,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8%。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8.5%。
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6%,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8.2%,二手住宅价格上涨7.4%;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6%。
表1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9350万人,净增加1040万人,新增加1204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528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619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3046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6.9%。
全年税收收入49449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上年增加11813亿元,增长31.4%。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55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59万公顷,增加7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94万公顷,减少6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7万公顷,增加10万公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7年铁道统计公报铁道部统计中心2008年3月3日2007年,铁道部党组带领全国铁路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顽强拼搏,团结奋战,加快铁路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成功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深入挖潜扩能,大力提高客货运量,强化安全基础,狠抓节支降耗,增加经济效益,全面深入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铁路运输客货运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货物运输。
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31.4亿吨,比上年增加2.6亿吨,增长9.0%(见图1);完成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23797.0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842.59亿吨公里,增长8.4%(见图2)。
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1.3亿吨,比上年增加2.6亿吨,增长9.0%,增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完成货物周转量23536.1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821.45亿吨公里,增长8.4%。
全国铁路完成行包发送量1219万吨,比上年增加91万吨,增长8.0%;完成行包周转量260.8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21.14亿吨公里,增长8.8%。
重点物资运输。
全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完善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机制,全力保障重点物资运输,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运力支持。
全国铁路完成煤炭运量154374万吨,比上年增运16510万吨,增长12.0%。
全国355家直供电厂库存用煤保持在合理水平,顺利完成了电力迎峰度夏保障工作。
完成石油运量15319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完成化肥及农药运量8919万吨,比上年增运860万吨,增长10.7%。
完成粮食运量11245万吨,比上年增运461万吨,增长4.3%。
完成棉花运量394万吨,与上年持平。
完成集装箱运量7608万吨,比上年增运717万吨,增长10.4%。
圆满完成特运、军运、抗洪抢险和救灾物资及涉农物资运输任务。
铁路口岸运输。
全国铁路口岸共完成进出口货物运量5300万吨,比上年增运203万吨,增长4.0%。
满洲里、绥芬河、二连、阿拉山口站进出口货物运量在上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四大口岸站共完成进出口货物运量4992万吨,比上年增运166万吨,增长3.4%。
旅客运输。
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13.6亿人,比上年增加1亿人,增长8.0%(见图3);其中直通旅客发送量5.3亿人,比上年增加0.5亿人,增长10.4%,占旅客总发送量比重为38.9%。
完成旅客周转量7216.3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594.19亿人公里,增长9.0%(见图4)。
自2007年4月18日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开行以来,以其安全、快速、舒适、方便的运输品质,开创了我国铁路旅客运输新局面,至2007年底,动车组列车共完成旅客发送量6121万人,旅客周转量129亿人公里。
2007年,铁路中长距离运输优势进一步发挥,200公里以上的旅客运输比重由上年的58.4%增加到59.2%,提高0.8个百分点;由于长距离和中长距离客流比重的增加,旅客平均行程比上年延长5公里,增长0.9%,全国铁路旅客平均行程达到532公里。
全国铁路完成总换算周转量31013.3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2436.79亿吨公里,增长8.5%(见图5)。
运输收入总量大幅增长。
国家铁路完成运输总收入3170.68亿元,比上年增加307.39亿元,增长10.7%。
其中:完成运输收入2604.38亿元,比上年增加239.93亿元,增长10.1%;完成铁路建设基金566.30亿元,比上年增加67.46亿元,增长13.5%。
在运输收入中,完成货物运费收入1392.50亿元,比上年增加111.53亿元,增长8.7%;完成旅客票价收入823.93亿元,比上年增加95.99亿元,增长13.2%。
运输效率进一步提高。
充分利用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创造的运能增长空间,全国铁路不断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大力实施“一主两翼、两线三区域”战略(注1),进一步优化列车运行图、编组计划和车流径路,创造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5000吨—6500吨级货物列车、双层集装箱列车与其他不同速度值客货列车共线运行的快速、重载、密度相协调的运输组织方式,分别建成战略装、卸车点300个、450个,运输效率全面提高,实现了效率效益双丰收。
全国铁路日均装车完成139362车,比上年增加10232车,增长7.9%。
货车平均静载重完成61.3吨,比上年提高0.4吨。
货车周转时间完成4.76天,比上年缩短0.11天,相当于节省货车近1.5万辆。
推行“长交路、车循环、轮乘制”的机车运用模式,成效明显。
全路干线货运机车交路延长了80公里,达到了318公里;六大干线列检平均保证距离延长了117公里,达到了541公里。
日均运用机车13786.7台,比上年增加354台,增长2.6%;货运机车日车公里480公里,比上年增加15公里,增长3.2%;货运机车日产量120.4万吨公里,比上年提高6.1万吨公里,增长5.3%;货运列车平均总重3193吨,比上年提高88吨,增长2.8%;机车总走行公里27.45亿公里,比上年增加1.29亿公里,增长4.9%。
运输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促进了客货运输能力和线路利用率的有效提高。
2007年,全国铁路平均运输密度3978万吨公里/公里,比上年增加271万吨公里/公里,增长7.3%。
其中:客运密度926万人公里/公里,比上年增加67万人公里/公里,增长7.8%;货运密度3052万吨公里/公里,比上年增加204万吨公里/公里,增长7.2%。
运输安全相对稳定。
以规范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为主线,全面贯彻《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重新制定了《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
铁路运输安全执法工作取得新进展,铁路沿线治安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2006年下降43.8%,比2005年下降55.02%,实现了全路路外死亡人数比2005年下降一半的目标。
全路实现了8个安全月。
二、固定资产投资2007年,大规模铁路建设加快推进。
全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含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机车车辆购置)完成2520.7亿元,比上年多432.3亿元,增长20.7%(见图6)。
基本建设。
全年完成投资1772.1亿元,比上年多229.6亿元,增长14.9%。
国家铁路和合资铁路路网建设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1744.8亿元,其中,复线及扩能完成投资236.4亿元、电气化铁路完成投资59.6亿元、枢纽及客站完成投资148.6亿元、新建铁路完成投资1300.2亿元,分别占13.6%、3.4%、8.5%和74.5%。
地方铁路完成投资14.4亿元。
其他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5亿元。
小型项目完成投资7.9亿元。
全国铁路完成新线铺轨985.5公里,复线铺轨1133.7公里;新线投产677.5公里,复线投产479.8公里,电气化铁路投产937.6公里。
一批项目开工建设。
哈大客运专线等一批路网大中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建设总规模Ⅰ线4414公里、Ⅱ线5146公里、电气化5350公里,投资总规模3269亿元,完成投资257.7亿元。
客运专线建设全面推进。
续建和新开工的客运专线项目,建设总规模6958公里,投资总规模6781亿元。
2007年客专项目完成投资984.3亿元,占路网建设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总额的56.4%。
新线铺轨350.5公里,完成路基土石方1.2亿立方米,特大、大、中桥79.3万折合米,隧道30.8万折合米。
其中京津城际铁路完成投资77.5亿元,12月16日全线铺通。
合资铁路建设规模继续扩大。
2007年在建和筹建的合资铁路项目64项,占路网建设大中型项目近一半。
在完成的1772.1亿元投资中,铁道部资金1480.3亿元,地方政府和企业资金291.8亿元,分别占83.5%和16.5%。
既有线改造和新型客站建设步伐加快。
以扩能、提速为重点,采用先进技术对既有线进行改造。
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新型铁路客运站。
2007年复线扩能、电气化改造和枢纽客站建设共完成投资444.6亿元,占路网建设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总额的25.5%。
其中北京南站完成投资32.5亿元,9月份钢结构主体完成,为2008年8月奥运会前投入运营奠定了基础。
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发挥效益。
王岗至万乐联络线、沾益至昆明增建复线、广州至新塘增建市郊客运专线等项目建成投产,交付运营新线551.2公里、复线454.9公里、电气化铁路629.7公里,进一步完善了路网结构,提升了运输能力。
更新改造。
国家铁路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95.3亿元。
在运输设备更新改造中,铁道部管理项目完成投资49.4亿元,比上年增长47.4%。
其中跨局重要干线及路网性编组站完成投资30.3亿元,重点用于客站改造、动车运用所和增建第二线工程;全路指导性行车安全措施完成投资10.9亿元;铁道部指定补助项目完成投资7.9亿元;直属单位完成投资0.3亿元。
各铁路局继续严格控制非生产性项目投资,局管项目中生产性项目完成投资113.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97.1%,与上年持平。
机车车辆购置。
完成投资553.3亿元。
购置机车405台,客车622辆,货车29854辆,动车组90组。
三、运输设备路网规模继续扩展。
2007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8万公里,比上年增加近千公里,里程长度位居世界第三。
路网密度81.2公里/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0.9公里/万平方公里。
全国铁路总延展里程达到15.7万公里,比上年增加0.2万公里。
路网结构得到优化。
全国铁路复线里程2.71万公里,复线率34.7%;电气化里程2.55万公里,电化率32.7%。
营业里程超过两千公里的省、自治区有: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新疆。
路网质量进一步提升。
经过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改造,时速120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2.4万公里;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6万公里;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6227公里,其中时速250公里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019公里。
轨重60公斤及以上正线里程占正线总里程的77.5%,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主要运输装备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达到1.83万台,其中内燃机车占67.0%,电力机车占32.4%,主要干线全部实现内燃、电力机车牵引。
其中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550台。
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达到4.43万辆,其中空调车2.63万辆,占客车总数的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