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21B. 23C. 25D. 27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厘米,腰长为10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16厘米B. 26厘米C. 36厘米D. 28厘米3. 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4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A. 6个B. 7个C. 8个D. 9个4.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101B. 102C. 103D. 104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10平方厘米B. 15平方厘米C. 20平方厘米D. 25平方厘米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1+1=3 ()2. 9是3的倍数。

()3. 0是最小的自然数。

()4. 2和3是互质数。

()5. 任何数乘以0都等于0。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2 + 3 = ____2. 9 4 = ____3. 7 × 8 = ____4. 36 ÷ 6 = ____5. 1/4 + 1/4 = ____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偶数和奇数的区别。

2. 请解释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3. 请说明质数和合数的区别。

4. 请解释正方形的性质。

5. 请简述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有10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 24是4和6的倍数,请找出24的其他两个因数。

4.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6厘米,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5. 请列出5个质数。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并解释为什么2是最小的质数。

2. 请分析并解释为什么0不能作为除数。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画出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并计算其面积。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核心概念?()A.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B. 几何图形的认识C.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D. 质数与合数2. 在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A. 三B. 四C. 五D. 六3.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21B. 23C. 27D. 304. 在数据收集与整理中,我们通常使用()来表示数据。

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以上都对5. 下列哪个分数是最简分数?()A. 2/4B. 3/6C. 4/8D. 5/10二、判断题1.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要学习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2. 在几何图形的认识中,我们学习了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3. 质数是指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

()4.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5. 最简分数是指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共因数的分数。

()三、填空题1. 在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几何图形的认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等内容。

2. 质数是指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比如2、3、5、7等。

3. 在数据收集与整理中,我们通常使用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来表示数据。

4. 最简分数是指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共因数的分数,比如1/2、3/4等。

5. 几何图形的认识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四、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 请列举出五种常见的几何图形。

3. 请解释质数和合数的区别。

4. 请简述最简分数的定义。

5. 请说明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规则。

五、应用题1. 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其中的2个,请问他吃掉了苹果的几分之几?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请计算它的面积。

3. 请列举出20以内的所有质数。

4. 小红有3个糖果,小明有5个糖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糖果?5. 请用分数表示1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六、分析题1. 请分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1. 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咆哮) shēn yín (呻吟)fèi huà (废话) zāo gāo (糟糕)解析:考查对生字词的掌握,注意书写规范。

2.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风靡(mí)叉腿(chǎ)挨揍(zòu)金箍棒(gū)B. 俨然(yǎn)盔甲(kuī)轨道(guǐ)偃月刀(yǎn)C. 一绺(liǔ)璀璨(cuǐ)抽屉(ti)陨石(yǔn)D. 矗立(zhù)额枋(fāng)气氛(fēn)悻悻然(xìng)解析:B 选项正确。

A 项“风靡”的“靡”应读“mǐ”;C 项“抽屉”的“屉”应读“tì”;D 项“矗立”的“矗”应读“chù”。

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跺脚大步留星暴露无遗忘乎所以B. 抽屉心满意足轻歌曼舞别出心裁C. 抵御可见一斑余音绕粱斩钉截铁D. 糟糕自做自受技高一筹井然有序解析:B 选项正确。

A 项“大步留星”应为“大步流星”;C 项“余音绕粱”应为“余音绕梁”;D 项“自做自受”应为“自作自受”。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雕刻技术真是巧夺天工,让人赞叹不已。

B. 这个公园里的假山,结构新奇巧妙,真可以说是鬼斧神工。

C. 演唱会现场,歌手那美妙的歌声和动人的舞姿让人忘乎所以。

D.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解析:C 选项“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用在此处不恰当,可改为“如痴如醉”。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B. 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C. 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D. 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解析:D 选项正确。

A 项“提高”与“知识”搭配不当,应删去“和提高”;B 项语序不当,应先“听取”后“讨论”;C 项“断定”和“可能”矛盾,应删去“可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

(共42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风靡.(mí) 金箍.棒(kū)B.俨.然(yǎn) 抽屉.(ti)C.轨.道(kuǐ) 金銮.殿(luán)D.额枋.(fāng) 轮廓.(guō)2.下列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不解之迷威风凛凛跺脚B.嫦娥奔月弄巧成绌干燥C.别出心裁一哄而散颓费D.可见一斑挖空心思抵御3.下列各句中的“新”与“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新”意思最接近的是( )。

(2分)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C.向晚双池好,初晴百物新。

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4.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写出合适的四字词语。

(4分)(1)看见老师在那边,他(步子跨得大,走得快)地赶了过去。

( )(2)我们绝不能有半点儿松懈,否则,将(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

( )(3)在商界(大声怒喝,可使风云变色)的他,在家里却没有一点架子。

( )(4)遇上这次“股灾”,他几十年的积蓄就这样(变得什么都没有了)。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这场比赛,我国选手技高一筹....,取得了胜利。

B.上次获奖,令他有些忘乎所以....,变得飘飘然了。

C.跟宇宙相比,地球又是如此渺小,有如沧海一粟....。

D.他的书写十分工整,写的字井然有序....。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人生,是一列向前行驶的单程车,每一天都是一个。

回顾,是检点走过的道路, 美好的前程;不是为了沉浸一段美景,回味 ,百般缠绵;也不是空想一段坦途,驻足 ,千种慕羡。

A.新起点憧憬咀嚼遐思B.新方向回忆咀嚼遐思C.新起点回忆反省痴想D.新方向憧憬反省痴想7.给下面这段话加上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2分)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除夕( )街上挤满了人( )元旦( )铺户都上着板子( )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 )全城都在休息( ) A.: , 。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三套】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三套】

当你⾛进考场,你就是这⾥的主⼈,⼀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经过了⼀学期的学习,今天就来⾃我检测⼀下吧!⽆忧考⼩编整理了⼩学六年级上册语⽂第三单元试卷【三套】,希望对你有帮助!⼩学六年级上册语⽂第三单元试卷1⼀、听写⼀段话。

(6分)⼆、读拼⾳,写词语(8分)Rǎo nuàn xuán jī piē xià kān chēnɡ()()()()pì jìnɡ cōnɡ yù jiāo shuǐ xiá zǎi()()()()三、连线(6分)伴驯枯陡罕帐萎侣养峭篷见四、补充词语(6分)()()不安寥寥()()神()莫()()()⽽出龇()咧()()()⿍⿍五、填空(8分)(第1题2分,第2、3题各3分)1、⽞奘看了两种树⼀种另⼀种2、我很喜欢《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在书中的⼀句名⾔:“ 。

”事实上的确如此:以长篇⼩说⼀举成名的英国⼥作家夏洛蒂,她的⽣命像⼀朵。

六、请⽤修改符号修改下⾯的句⼦(6分)1、我猜想杨亚洲肯定是⼀个六年级学⽣。

2、赵⼩磊的肩头被沉重的⽶袋压得喘不过⽓来。

3、看了这本书,很受教育。

4、桌⼦上的闹钟⾛了⼀圈,⼀个⼩时⼜过去了。

七、从下⾯词语中选⼏个(三个以上)写⼀段话。

(5分)景仰节⾐缩⾷要强好胜孜孜不倦冷酷逆境⼋、⼝语交际(5分)《鲁滨逊漂流记》是⼀本男孩⼦必读的书。

同学们⼀定读了不少的书吧。

请你向同学们推荐⼀本必读的好书,说说你为什么推荐它。

九、阅读短⽂,完成练习。

(15分)轮椅上的霍⾦(节选)我的⼿指还能活动,我的⼤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追求的理想,对了,我还有⼀颗感恩的⼼……⼼灵震颤之余,掌声雷动。

⼈们纷纷拥向台前,簇拥着这位⾮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由衷的敬意。

1、从霍⾦的话可以看出,他是⼀位怎样的⼈?(2分)2、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对霍⾦说些什么?(3分)平分⽣命男孩与她的妹妹相依为命。

⽗母早逝,他是她惟⼀的亲⼈。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就是把这个数()A.缩小4倍B.扩大4倍C.缩小D.扩大2.计算时,在下面方法中,错误的算式是()A.B.C.3.一个数除以,那么这个数就()A.扩大4倍B.缩小4倍C.增加4倍D.减少4倍4.1÷÷的结果()1.A.大于B.小于C.等于5.为了得到2÷的结果,下面四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想法合理的有()小刚:=2÷3小东:2=2÷2÷3小强:2=(2×3)÷()小亮:A.小强、小东和小刚B.小东、小亮和小刚C.小强、小亮和小刚D.小亮、小强和小东6.和结果相等的算式是()A.B.C.×7.一个数增加了它的后是100,这个数是()A.75B.80C.1258.甲数是乙数的,如果甲数是14,乙数是()A.4B.10C.49D.199.一个数的等于,求这个数列式是()A.﹣B.×C.÷D.+ 10.把5米长的绳子对折两次,每段的长度是()米.A.B.C.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千克的是千克.12.如果一个数的是,那么这个数是.13.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这个分数的.14.0.6是的.15.8÷3=16.÷=×=.17.÷2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18.一个数的是24,求这个数是多少?列式为.三.判断题(共5小题)19.一个数(0除外)除以,就相当于把这个数乘5.(判断对错)20.一个数除以4,等于这个数乘.(判断对错).21.÷=×=.(判断对错)22.÷5就是求的是多少.(判断对错)23.5÷就是求5的是多少.(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24.÷=÷=÷==÷==五.应用题(共2小题)25.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6.一个数的是14,这个数是多少?六.操作题(共2小题)2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图表示4÷.28.先在图中涂色表示,再按算式÷3分一分.七.解答题(共2小题)29.把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并回答问题.2÷94×4÷1299×99÷1002×26÷1526×像这样相等的算式,你还能写吗?.请任意写出两组.你发现了什么.30.想一想,画一画,填一填.(1)3张正方形纸,每张1份,可以分几份?3÷=(2)3张正方形纸,每张1份,可以分几份?3÷=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把除数转化为乘除数的倒数,然后按照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据此解答.【解答】解: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转化为乘的倒数,即乘4,也就是把这个数扩大4倍.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2.【分析】分数除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据此解答.【解答】解:=××=÷2×3=××3所以错误的算式是÷3×2,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3.【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由此可知:如果一个数除以,那么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据此解答.【解答】解:如果一个数(0除外)除以=这个数×5,即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除法,明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出结果再和1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1÷÷=÷=>1所以1÷÷的结果大于1.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5.【分析】计算2,①可以把看成2÷3,然后再用2除以2÷3的商即可;②可以根据商不变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3再计算;③2,可以看成2米里面有多少个米,画图解决问题.【解答】解:因为:=2÷3所以:2÷=2÷(2÷3)小刚计算正确,小东计算错误;根据商不变规律可知:2÷=(2×3)÷(×3),小强计算正确;2,可以看成2米里面有多少个米,即:从图中可以看成2米里面有3个米,即2÷=3;小亮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以及算理的探究,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不同的结论.6.【分析】分数除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解答】解:=×=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运用.7.【分析】把这个数看作单位“1”,则它的(1+)是100,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100÷(1+)=100÷=80答:这个数是80.故选:B.【点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得解.8.【分析】把乙数看作单位“1”,那么乙数的是14,求乙数是多少,用除法解答即可.【解答】解:14÷=49答:乙数是49.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应用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到具体数量对应的分率;解答依据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9.【分析】把要求的数看成单位“1”,它的等于,用除以它对应的分率即可求出这个数.【解答】解:÷=答:这个数是.故选:C.【点评】本题先找出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10.【分析】先计算出对折2次后将原来的绳子平均分成的总份数,再根据每段的长度=总长度÷总份数,就可计算出每段绳子的长度.【解答】解:对折1次平均分成2份,对折2次后平均分成:2×2=4(份),每段的长度是:5÷4=(米).答:每段的长度是米.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要先求出对折2次后将原来的绳子平均分成的总段数,再求出每段D长度;还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求出每一份是全长的,所以每一段长5×=(米).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把要求的质量看成单位“1”,它的是千克,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千克除以即可求解.【解答】解:÷=(千克)答:千克的是千克.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先找出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12.【分析】直接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解答】解:÷=答:这个数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13.【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直接填空即可.【解答】解: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故答案为:倒数.【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14.【分析】把要求的数看成单位“1”,它的就是0.6,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0.6除以即可求解.【解答】解:0.6÷=1.6答:0.6是1.6的.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先找出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15.【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母相当于除数”解答即可.【解答】解:8÷3=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6.【分析】一个数除以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解答】解:÷=×=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17.【分析】因为÷2表示把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2份当中的1份是多少,即求的是多少,据此解答.【解答】解:÷2表示把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意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分数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计算.18.【分析】把这个数看成单位“1”,它的对应的数量是24,由此用除法求出这个数即可.【解答】解:24÷=32答:这个数是32,列式为24÷.故答案为:24÷.【点评】此题考查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由此进行求解.【解答】解:一个数除以,计算时就变成了这个数乘上5,也就是扩大5倍;如:2÷=2×5=10,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运用.20.【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解答即可: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解答】解:一个数除以4,等于这个数乘原题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21.【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的倒数是,所以:÷=×=.原题计算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注意一个不变,两个变,被除数不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倒数.22.【分析】÷5,即把平均分成5份,求1份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据此解答.【解答】解:÷5,是把平均分成5份,求1份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乘法以及分数除法的意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分数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计算.23.【分析】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据此解答.【解答】解:5÷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5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意义的运用.四.计算题(共1小题)24.【分析】根据分数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14÷=2÷==1÷==【点评】考查了分数除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五.应用题(共2小题)25.【分析】根据“另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解答即可.【解答】解:÷4=答:另一个因数是.【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6.【分析】把这个数看作单位“1”,用14除以它对应的分率即可求出这个数.【解答】解:14÷=16答:这个数是16.【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应用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到具体数量对应的分率;解答依据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六.操作题(共2小题)27.【分析】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4÷表示单位“1”的是4,求单位“1”是多少,可以用一个长方形表示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4,求单位“1”的数量,由此画图.【解答】解:4÷表示如下:【点评】解决本题先理解分数的意义,再理解整个算式表示的意义,从而完成画图.28.【分析】首先根据题意,把整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6份,即表示,并在图中涂色表示;然后根据÷3表示把平均分成3份,按算式÷3分一分即可.【解答】解:表示把整个长方形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6份,÷3表示把平均分成3份..【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含义,以及分数除法的含义,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出表示单位“1”的量是哪个.七.解答题(共2小题)29.【分析】观察左右两边的算式发现,左边是除法算式,右边是乘法算式,左边的除数在右边变成它的倒数,所以本题考查的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由此进行连线,并写出算式.【解答】解:连续如下:再写出两组算式:4÷5=4×,5÷10=5×发现规律: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故答案为:4÷5=4×,5÷10=5×;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注意两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倒数.30.【分析】(1)把每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张纸的,求3张纸可以分成几份,就是求3里面有几个,用3除以求解;(2)把每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张纸的,求3张纸可以分成几份,就是求3里面有几个,用3除以求解.【解答】解:(1)3÷=6答:可以分成6份.(2)3÷=12答:可以分成12份.故答案为:6,12.【点评】解决本题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列式,注意结合分数的意义进行画图求解.。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它的直径是______厘米,周长是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2.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______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______,用字母______表示。

3.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______,宽相当于圆的______。

4.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扩大______倍,面积扩大______倍。

5. 在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6. 从一个边长是10分米的正方形纸里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______分米,面积是______平方分米。

7. 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4厘米,画出的圆的周长是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8. 一个环形的外圆直径是10厘米,内圆直径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9. 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这个圆的半径是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0. 车轮滚动一周,所行的路程是求车轮的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直径是半径的2倍。

()2. 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

()3.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面积也扩大2倍。

()4. 圆的对称轴就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5.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A. 31.4B. 15.7C. 78.5.2. 圆的面积与它的()无关。

A. 半径B. 直径C. 圆心。

3. 一个环形,内圆半径是3厘米,外圆半径是5厘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 50.24B. 28.26C. 78.5.4.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2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6.28厘米,圆的半径是()厘米。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本单元的生字?A. 沃B. 稻C. 耕D. 禾2. 《七律·长征》一诗的作者是谁?A. 毛泽东B. 鲁迅C. 郭沫若D. 茅盾3. 本单元中,下列哪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自然风光?A. 《草原》B. 《记金华的双龙洞》C. 《开国大典》D. 《狼牙山五壮士》4. 下列哪个词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没有出现?A. 峰峦B. 瀑布C. 悬崖D. 荒漠5. 本单元的写作手法主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叙事B. 描写C. 抒情D. 议论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人物的。

()2. 《开国大典》一文详细描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

()3. 《草原》一文中的“我”指的是作者本人。

()4. 本单元的课文中都有对景物的描写。

()5.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的五壮士全部牺牲。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开国大典》一文是在____年____月____日发表的。

2. 《草原》一文中,作者对草原的描述用了“____、____、____”等词语。

3.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作者游览的双龙洞位于我国的____省。

4. 《七律·长征》一诗中,用“____、____、____”等词语形容了长征的艰难。

5.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五壮士在____山跳崖牺牲。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开国大典》一文的主要内容。

2. 《草原》一文中,作者对草原的印象是什么?3.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作者游览的双龙洞有什么特点?4. 简述《七律·长征》一诗的主题思想。

5.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一段话描述一下你对《开国大典》一文的理解。

2. 请用一段话描述一下你对《草原》一文中草原的印象。

3. 请用一段话描述一下你对《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双龙洞的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
传递真情与爱心
真情如同一轮暖阳,温暖潮湿的心灵;真情如同一股清泉,洗去心头的不悦;真情如同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人生的道路……让我们在生活中讲诚心,动真情,献爱心,助他人吧!
字词小天地(23分)
一、读句子,写词语。

(5分)
1.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不bào yuàn( )命运,给他人添了麻烦要心怀bào qiàn( ),获得帮助要zhīēn tú bào( )。

2.在shãnshânɡ( )的升旗yíshì( )上,大家zhuānɡzhînɡ( )严肃,注视着鲜艳的国旗,倾听着雄壮liáo liànɡ( )的国歌,个个心潮起伏。

二、先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选一个词语造句。

(6分)
汹()澎()狂()怒()兴高( )( ) 自()自()()()忘返十()连() ( ) ( )不安心()肉()
造句:
三、给“张”选择解释。

(3分)
“张”的解释:A.量词; B.陈设; C.商店开业; D.看、望; E.使合拢的东西分开。

1.木船上的帆张.起来啦。

( )
2.快把这张.喜报发下去。

( )
3.课堂上我们决不能东张.西望。

( )
4.昨天,百货大厦隆重开张.了。

( )
5.元宵节的夜晚,处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 )
四、火眼金睛,用“﹏”标出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4分)
1. 挑拨讥笑蔑视慈祥诽谤
2. 勇敢奸诈正直忠贞诚实
3. 杏黄瓦蓝银灰墨绿紫红
4.拍皮球拉二胡弹钢琴吹笛子弹吉它
五、日积月累,根据提示积累成语。

(3分)
1.体现人间美德的:舍己为人
2.描写人物内心的:深思熟虑
六、同音细分辨,根据提示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

(2分)
有所小学用了五个读音为“jìnɡ”的字作校训,激励师生努力创造良好校风:环境整洁突出一个“ ( )”字;秩序安定突出一个“( )”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 )”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 )”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字。

句子百花园(27分)
一、择优录取,选择词语填空。

(3分)
坚强强忍强制强迫
1.最近,国家()学校附近的网吧停业。

2.她()心中的怒火,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解决了矛盾。

3.尊重他人,不要()别人接受你的观点。

4.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要(),不能太脆弱。

二、日积月累,名句巧补充。

(5分)
1. 必寡信。

(《老子》)
2. 不立。

(《论语》)
1
3. ,不能动人。

(《庄子》)
4.诚者,天之道也;,。

(《礼记》)
5.有所期诺,纤毫必偿;,。

(《袁氏世范》)
三、句子加工厂。

(9分)
1.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句子瘦身(缩句):
2. 她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不可能是聋子。

改为反问句:
改为感叹句:
3. 苏珊沉默一会儿对我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改为转述句:
4. 文大夫巧治病句。

(1) 我们认真讨论并专心听取了大队长的工作报告。

(2) 虽然他是班长,但是对工作一丝不苟,尽心竭力。

5.用上“心惊肉跳”,造一个描写见义勇为的句子。

四、我是小教练,整理乱句并不难,填上序号。

(4分)
( )原来,前天傍晚,六年级三班教室的窗玻璃不知被谁打破了。

( )是谁做了好事不留名呢?大队部调查了半天,也毫无结果。

( )宣传报前簇拥了不少同学,他们在争着看“谁做的好事”这条头号新闻。

( )可是,第二天,窗玻璃又不知被谁修好了。

( )于是,就写了这篇稿子,既表扬这位同学,又让大家帮助寻找这位做好事不留名的少先队员。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6分)
1.《穷人》的作者是国的,主要讲了桑娜和她的丈夫
在的情况下,主动的故事,赞扬
了的高尚品质。

2.《唯一的听众》一文中有、、、这几个人
物,其中主要人物是;它通过一个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我
们:
阅读新世界(20分)
坐车的孩子
车到中山路时,下去一群乘客,又上来一群乘客,司机却跟一个孩子吵了起来。

吵的内容很简单,孩子说往投币箱投过钱了,司机说没看见孩子往里面投钱。

这本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拥挤的公交车上谁也顾不得互相观察留意,我坐在最前排都没有留心看,别的人就更不清楚事情的真相了,大家都默不做声。

孩子十五六岁的样子,脏乎乎的,背着一个旧书包,梗着脖子(甲):“我投钱了,投钱了。

”但大家都明显地站在司机一边,连我这样自以为公允的人也在揣摩,大概是这孩子没钱想白乘车吧。

果然司机也洋洋得意地大声说给乘客们听:“肯定是你没投钱,难道我会冤枉你?一天到晚成千上万的乘客往投币箱里投钱,我都没冤枉他们,凭什么我就冤枉你呢?”
孩子(乙):“我说投钱了就是投钱了,我也是天天坐车坐了这么多年,凭什么说我没往你这辆车投钱?”大家都笑着。

我劝司机和孩子说:“都别吵了,为块八毛钱吵一场架不值得。

”司机说:“可不是咋的,这钱投进去是投给我们公司,又不是投到我的腰包里,我本来并不在乎。

没钱坐车不要紧,说一声就行了,难道我能把他撵下去?我又不在乎这块八毛的钱。


2
孩子(丙):“谁又在乎块八毛的钱了?”孩子掏出一张纸币来,用力晃着给大家看,然后一把塞到投币箱里:“我再投一份钱给你看,我们乡下孩子手头再没钱也从不在乎一张车票
钱。


我摇头叹息:“唉,看这事闹的。

跟谁有仇也别跟钱有仇呀,你确认自己投了钱了,又何必浪费一块钱呢?”孩子眼泪汪汪的:“我就是为了证明我绝对没有逃票,去省那一块钱。

”我对孩子说:“就是赌气也没必要往里投一块钱呀,你们学生买票坐车都是半票,投五毛钱就够了。


孩子(丁):“阿姨,我不上学了。

不是学生,应该投一块钱了。


我怒视着司机,这样诚实的孩子断然不会做出逃票的事来,但城里人的偏见却已经狠狠伤了孩子的心。

司机很不自在地直视前方,装做没听见。

车到站了,上来几位乘客,往投币箱里投钱司机伸手接住一张纸币递给孩子:。

孩子的眼泪终于滚落下来。

1.选择填空。

在文中有括号甲、乙、丙、丁,它们依次应该选填的短语是()。

(3分) A.低下了头 B.大声抗议 C.一个劲地反复辩解 D.一点都不服软
2.文章第(3)段画横线部分属于什么描写?具有怎样的作用?(3分)
3.“洋洋得意”是什么意思?它反映了司机怎样的内心世界?(3分)
4.结合上下文,在倒数第二自然段的横线上补上司机一句恰当的话语。

(2分)
5.读了本文,你认为事情的真相是什么?(3分)
6.细读全文,说说在写法上突出的特点是什么?(3分)
7.你最佩服文中哪个人物?请简要说明原因。

(3分)
习作PK厅(30分)
人间自有真情在,真情处处暖心怀。

小朋友,放飞你的心灵,回顾一下你的亲身经历,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注意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第三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字词小天地
三、EADCB
四、慈祥奸诈紫红拍皮球
五、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冥思苦想心悦诚服忐忑不安
六、净静敬竞劲
句子百花园
一、强制强忍强迫坚强
二、轻诺;民无信;不精不诚;诚之者,人之道也;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三、1.桑娜补帆。

2. 她是音乐学院的教授,怎么可能是聋子呢?她是音乐学院的教授,真的不可能是聋子啊!
3. 苏珊沉默一会儿对我说,她希望我的手指已经好了。

4. (1) “认真讨论”跟“专心听取”交换位置。

(2) 把“虽然......但是”换成“因为......所以”。

四、2 4 1 3 5
3
五、1. 俄、列夫〃托尔斯泰,邻居西蒙死了,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勤劳、善良和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也要帮助别人的。

2.“我”、音乐教授、妹妹、父亲,音乐教授;音乐白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给予真诚的帮助,热情的鼓励,充满信心,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阅读新世界
1.依次:C、D、B、A
2.外貌描写;暗示了人物身份,点明了误解的原因,也为下文揭示其诚实的心灵作铺垫。

3.形容称心如意;表现司机为自己判断正确而又赢得乘客认可的骄傲自满,得礼不让人的心理。

4.还你的钱。

刚才是我看错了,你一上车就投了钱。

5.孩子确实投了钱,只因为穿是乡下人的样子加上城里人的偏见使孩子又按“成人”再次投钱。

6.对话描写和对比描写。

7.佩服孩子,他诚实,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反复说理,多方辩解,用再次投钱的方式证明事情的真相。

佩服“我”留心观察,多方劝解,爱憎分明。

佩服司机也可,维护公司利益,冤枉别人后在事实面前知错能改。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