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学课件3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精品PPT课件

c.要求政府改进政策与措施:闹赈、罢工要价、要求减税等
19%
能d说.反对之官。员的”暴动:反—地— 方行“政官苏员州滥权织、佣反阉之党变与宦”官领等 导者葛2贤5%
e.平行的社群对抗:地域性的对抗竞争、行业性格的对抗竞争等。 5%
图表数据源自巫仁恕:《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
“大”而不“壮” 思考:根据表格,分析市民阶层的诉求。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
用“市民”视野看明清经济与文化
一个比六百年前北宋汴京更令人激动城市——苏州
“市民阶层成分极其复杂,除了中小工商业者、 手工业工人外,还包括三教九流及百业游民。”
——颜长珂、周传家:《李玉评传》
一、从“市民”视角看明清经济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经济领域有什么新变化。
(4)材料二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
(1)变化:粮食产量增长;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家庭手工业日益市场 化;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2)国内因素;中国手工业品精美畅销;明朝政府开放海禁。 表现: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人资本雄厚;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商业 资本转向生产领域。
商业
1、白银大量流入
2、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 (长途贩
局限
运)
经济:男耕3、女形织成的商传人统群小体农(经商济帮还)占据4、优工势商业市镇的兴起
政治:专制统治阻碍了社会转型
资本主义萌芽
长途贩运贸易
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工商业市镇兴起
明朝中后期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 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许多耕地可改种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在松江府,妇 女们“晨抱绵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有通宵不麻者”,催生枫泾 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湖州府双林镇的丝织业,广东佛山镇的铁器业等,也 远近驰名。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 成,明代阶綴结构发生新变化。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课件

——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 太平洋贸易
西20班0牙9
中国丝绸 棉布、瓷器
墨20西1哥0
白银
菲马20律尼1宾拉1
白银
2中01国2
4/3/2024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南宋《耕织图》问 世,明万历皇帝修 订,清康熙雍正编 录、改绘、题诗、 作序,至清末700余 年,各版本的《耕 织图》层出不穷。
4/3/2024
二、思想领域的萌新与承古
问题3:结合所学谈谈明中期到明末清初为何会出现这些极富个性的思想? 它们是否从根本上跳出了儒学的藩篱?
时间
人物
明朝中期 王守仁
明朝后期 李 贽
明末清初
黄宗羲 王夫之
4/3/2024
顾炎武
主要思想 “致良知”,强调主观能动性 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否定传统道德标准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工商皆本”
——林金水《利玛窦与中国》
谢谢 观赏
4/3/2024
业各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领域
新现象
农业 新作物品种输入并推广江南农业多种经营兴盛
手工业 商业
出现少量新的经营方式
白银货币化影响深远,商帮出现且活跃各地 工商业市镇大批兴起
4/3/2024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材料一:美洲在17世纪和18世纪分别产生的3.7万吨和7.5万吨白银,大约 一半转手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入中国……中国获得了大约6万吨 白银,大概占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中国大量的生丝、丝绸、 棉布流向各国,这就是著名的“丝——银”对流。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西20班0牙9
中国丝绸 棉布、瓷器
墨20西1哥0
白银
菲马20律尼1宾拉1
白银
2中01国2
4/3/2024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南宋《耕织图》问 世,明万历皇帝修 订,清康熙雍正编 录、改绘、题诗、 作序,至清末700余 年,各版本的《耕 织图》层出不穷。
4/3/2024
二、思想领域的萌新与承古
问题3:结合所学谈谈明中期到明末清初为何会出现这些极富个性的思想? 它们是否从根本上跳出了儒学的藩篱?
时间
人物
明朝中期 王守仁
明朝后期 李 贽
明末清初
黄宗羲 王夫之
4/3/2024
顾炎武
主要思想 “致良知”,强调主观能动性 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否定传统道德标准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工商皆本”
——林金水《利玛窦与中国》
谢谢 观赏
4/3/2024
业各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领域
新现象
农业 新作物品种输入并推广江南农业多种经营兴盛
手工业 商业
出现少量新的经营方式
白银货币化影响深远,商帮出现且活跃各地 工商业市镇大批兴起
4/3/2024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材料一:美洲在17世纪和18世纪分别产生的3.7万吨和7.5万吨白银,大约 一半转手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入中国……中国获得了大约6万吨 白银,大概占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中国大量的生丝、丝绸、 棉布流向各国,这就是著名的“丝——银”对流。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ppt课件

3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一)思想领域的变化
1.心学: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良知即天理
材料一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 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 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 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9
材料二 熟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 谈谈孔孟。末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末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 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 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 之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日知录》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愚不肖者,虽其蒙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 人无疑矣。
材料三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
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致良知” ,“知行合一”
评价: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
(1)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 理在气中物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
循;
材料二 “行先知后” “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必矣!” ——王夫之《尚书引义》
(2) 认识论:主观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考察引起的。
材料三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 “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 由阖而辟,由辟而阖,皆动也。废然之静,则是息矣。
③限制君权。 “法治”替代“人治”;倡导言论自由, 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学校), 带有民主主义色彩。
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 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一)思想领域的变化
1.心学: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良知即天理
材料一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 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 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 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9
材料二 熟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 谈谈孔孟。末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末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 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 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 之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日知录》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愚不肖者,虽其蒙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 人无疑矣。
材料三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
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致良知” ,“知行合一”
评价: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
(1)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 理在气中物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
循;
材料二 “行先知后” “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必矣!” ——王夫之《尚书引义》
(2) 认识论:主观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考察引起的。
材料三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 “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 由阖而辟,由辟而阖,皆动也。废然之静,则是息矣。
③限制君权。 “法治”替代“人治”;倡导言论自由, 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学校), 带有民主主义色彩。
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 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精品课件

一
二
三
四
三、小说与戏曲
1.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
普及。
2.成就
(1)小说
作品
作者 成 就
《水浒传》 《三国志通 俗演义》
施耐庵 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 罗贯中 了章回体写作体裁
《西游记》 吴承恩 是神话小说的杰作
《儒林外史》 吴敬梓 讽刺小说
《红楼梦》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 文化》PPT精品课件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程目标
时空定位
1.了解明清时期 社会经济、思想
文化的重要变化
2.通过了解明清 时期封建专制的
发展、世界的变
化对中国的影响, 认识中国社会面
临的危机
一
二
三
四
一、社会经济的开展与局限 1.经济开展 (1)农业 ①明朝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 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②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 植广泛。 (2)手工业: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出现了新 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一
二
三
四
(3)商业 ①白银货币化: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成为普遍 使用的货币,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开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 聚。 ②商人群体形成:以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为代表。 ③工商业市镇:在工商业兴旺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 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2.局限: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日益 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因绿色为最佳感受色, 可使睫状体放松,图案从里 到外大小不等,不断变化图 案可不断改变眼睛晶状体的 焦距,使调节他们的睫状体 放松而保护视力。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优质课件

4、发展缓慢的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
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政策:闭关锁国、重农抑商
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
小农经济
特点: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
地位: 征服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物质支持
李贽 明末清初 三大家
熏陶
小说和戏曲
科技
陆王心学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三、文学艺术
四、科技
二、低头冥思久——承古萌新的思想
(一)背景
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后,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 工具,日益僵化;拜金主义思想盛行。
(二)陆王心学
陆 九 渊
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材料五: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 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业 关系的新经营手段。Leabharlann 封建专制制度束缚商业
变在手工业经营方式。
白银内流,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 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发展;商帮形成;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专业化市镇兴起。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
晚明 商品经经济济繁决荣定,文资化本主义萌芽
*小农经济占主导
*封建统治危机严重 *思想专制,理学僵化
社会 文化知 娱乐活 识进一 动丰富 步普及
—— (康熙)《常州县志》
开设工场和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一、抬头望神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3、商业
(1)货币:美洲等地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和大额
贸易发展。
明中期,白银成为法定货币,依赖于进口白银
材料四:海外白银的来源,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优秀课件.docx

叁 · 小说与戏曲
2.戏曲 (1)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 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清朝孔尚任等。 (2)舞台演出:昆曲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清朝道光年间,以 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 术成分,形成京剧,并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袁绍 《磐河战》
吕蒙 《贾家楼》
利 玛 窦
李之藻、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课堂总结
农业领域
社会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领域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商业领域
明 至
社会经济的局限 陆王心学
清 中 叶
思想领域的变化
李贽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的
小说 明朝中期:吴承恩《西游记》、吴敬梓《儒林外史》
肆·科 技
2.明清大型典籍的编纂
(1)明成祖时,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 【知识链接】 (2)清乾隆后期,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①类书,是古代起
工具书作用的资料汇编
著作。根据具体内容摘
录各种不同书籍上的材 料,分门别类重新编排, 以便学者查找。
②丛书,是多部书 籍的汇编。将不同的书 搜集到一起一并出版,
程咬金 《走麦城》
肆·科 技
1.传统科技:处于成就总结阶段,未转化为近代科学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科技
著作,分别记载了中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知识。
李
(2)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时 珍
《本草纲目》书影 《农政全书》书影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课件】

为避战乱颠沛流离。失去 传》广受好评。
家产,目睹溃败明军滥杀 1680年,为罗贯中著《三
无辜,最终剃发归顺清朝。 国志通俗演义》作序并出
1647-1657年,为避战乱, 版,称李本;并将其与
迁杭州。放弃科举,成为 《水浒传》、《西游记》
通俗文学职业作家,著有 与《金瓶梅》并列称四大
多部白话小说和戏曲,始 奇书。同年2月卒。
变商 以在经帮货形济币成功、能;商为人主、的市工场商。业市镇兴起。
社会经济的局限
(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
转型。
政策 思想文化 科技
体验商业活动
要求:李渔是明清时期颇具盛名的企业家,创办并经营有书店、出版社、戏班等。如果你是一名 和李渔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商人(请从以下角色中选择),你会如何经营自己的事业?请根据要求设 计你的商业活动图。
著有《天工开物》
材料一:下图人物和李渔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
材料二:李渔在戏剧《奈何天》中,通过一名北方叛军女将之口 鞭笞了朝廷各级文官武将:“起先只说南方有人不可轻敌,及至 到了这边才知道,诺大的一个中原,竟没有一个男子。作文官的 但知道赋诗缴草;做武将的只晓得喂马支粮。一到守城上阵的时 节,连那赋诗缴草的文官、喂马支粮的武将,都不知道哪里去了, 只剩下些老百姓来祭咱的刀口,你说好笑不好笑。”
李贽
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教条权威 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黄宗羲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提出“工商皆本”
顾炎武 王夫之 批判宋明以来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汤显祖
创作昆曲《牡丹亭》
徐光启 宋应星
著有《农政全书》 著有《天工开物》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23张PPT)--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作者 简介
特点
施耐庵 罗贯中 吴承恩 吴敬梓 曹雪芹 汤显祖 孔尚任
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徐宏祖
长篇章 长篇章 回体小 回体小 说,白 说,白 话小说。 话小说 讲述了 。讲述 北宋梁 了东汉 山起义, 末年的 叙述了 政治纷 北宋民 争。 情
神话小 说。讲 述了唐 朝玄奘 西行的 故事
讽刺小 说。反 映了科 举制僵 化
施复夫妇的纺织工场
思考3、结合教材概述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状况。
长途贩运发展;商业资本集聚, 商帮出现;工商业市镇兴起
新因素、农业上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增强,高产
作物传入中国;手工业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 业上商业资本聚集。核心的变化是表现出了向近 代转型的特征。
应对、统治者没有顺势应变,而是继续加强君主
明清时期的思想解放体现在哪里
强调个性解放,带有平等和反色彩。体 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三、明清科技文艺的新发展
思考7 根据教材整理归纳明清科技文艺成就
成就
《水浒 《三国 《西游 《儒林 《红楼 《牡丹 《桃花 京剧
传》
演义》 记》
外史》 梦》
亭》
扇》
《本草 《农政 《天工 《徐霞 纲目》 全书》 开物》 客游记》
一、明清经济之变化
材料一 谈叁者,吴人也,家故起农。叁生有心算。居
湖乡,田多洼芜。乡之民逃农而渔,田之弃弗辟者以万计,
叁薄其直收之。
。凿其最洼者,池焉。周
为高塍(chénɡ),可备坊泄,辟而耕之。岁之入,视平
壤三倍。池以百汁,皆畜鱼。池之上,为梁,为舍,皆畜
豕(shǐ),谓豕凉处,而鱼食豕下,皆易肥也。……乃发
之。月发者数焉,视田之入复三倍”。——《戒庵老人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经济与文化
新课标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 变化
第一目 明朝至清中叶
社会经济 的重要变化
中国人口统计图(历史解释)
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补充教材)
思考:明朝中后期棉布取代丝、麻的原因?
笔记小说
材料1 《戒庵老人漫笔》八卷,明李诩撰。 本书
是明代笔记中较为重要的一种,记载了有 关明代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以及相应 的典章制度;保留了宋元人和明代人物言 论行事及其诗文、书信;记述了明代的社 会异闻。此书是他晚年的笔记,也间或对 于学术上的问题进行了辨析,在一些问题 的考订上颇有见地。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乾嘉考据 学派
反对孔子是 抨击君主专 九州生气恃 天生的圣人, 制,主张工 风雷,
反对以孔子 商皆本,反 万马齐喑究 是非为是非 对空谈义理, 可哀。
标准,主张 主张经世致 正当私欲 用
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家国情怀)
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
才艺展示、教师点评
学习小组甲:明清小说 学习小组乙:明清戏曲 学习小组丙:明清科技
第二目
明朝至清中叶4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 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天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 知也。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5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予之是非人 也,又安能已!
———李贽《藏书》
材料6.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经营 者,为天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史料研读
材料7
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 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 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 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 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
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 社丘墟。”
------- 顾炎武 《日知录》
明清商业:商业网络(时空观念)
商帮的出现
"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 "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 新安,江北则推山右” ————《五杂俎》
白银与世界商业帝国(历史解释)
▲ 主要国际贸易路线, 1400-1800
· 耕织图 耙耨的史料价值
(南宋绍兴楼氏版、清朝康熙版、清朝雍正版)
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 间画家楼璹(shu)所作
手工业(时空观念)
唐朝手工业分布
明朝中后期手工业分布
学术争鸣(历史解释)
明朝中后期是否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存在与否的三个标准
首先,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且非土地的雇佣关系, 土地主与顾工的关系往往被认为是纯粹的自然经济,是封建主 义。那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这种资本主义萌芽就应该 是诞生于手工业,是手工工场主与顾工的关系。
笔记小说《戒庵老人漫笔》 (史料实证)
阅读教材前言的前6句。思考: 该笔记小说记载了明朝中后期在农业领域的
什么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从“苏湖熟,天下足”到 “湖广熟,天下足”(补充教材)
思考:这一变化 反映了什么深层 次的问题?
习题
下列选项不属于明清时期农业领域的新变化 的是:
A 小农经济的稳定繁荣 B 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大量引入 C 湖广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 D部分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兴盛
明朝至清中叶思想文化发展线索 (教学难点)
时期 社会背景
思想 发展 状况 主要观点
明朝前期 维护统治的 需要
理学强化
程朱理学
明朝中期 统治危机
王阳明
1.心外无理 心外无物 2.致良知 3.知行合一
明朝后期 明末清初 乾嘉时期
受心学的影 响;商品经 济的发展等
对明王朝的 反思
对传统理学 的反思
君主专制的 强化
再有一点,被雇佣者是自由身,不依靠土地而生活,这种现象应 该是长时间存在的,更不应该是短暂的行为。
另外,这种关系的产生纯粹是市场行为,而不是政府主导,政府 出资产生的雇佣关系。
阅读徐泓教授在《中国经济史研究》2018年01期的论文《中国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范式与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札记, 谈谈你的看法。
· 耕织图 耙耨
雨笠冒宿雾,风簔拥春寒。 破块得甘霔,啮塍浸微澜。 泥深四蹄重,日暮两股酸。 谓彼牛后人,着鞭无作难。
每当旰食念民依, 南亩三时愿不违。 已见深耕还易耨, 绿蓑青笠雨霏霏。
农务时方急,春潮堰欲平。 烟笼高柳暗,风逐去鸥轻。 压笠低云影,鸣蓑乱雨声。 耙头船共稳,斜立叱牛行。
落日余晖
第三目 小说、戏曲与科技
1.小说戏曲繁荣的根源(唯物史观) 2.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文化双向传播) 3.李约瑟之问(全球史观)
本课小结:
第15课 明朝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一、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1. 人口与农业2.手工业3.商业 二、明清的思想新变化 1.阳明心学:
致良知 2.李贽:
离经叛道 3.明末清初进步思想: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三、明清的文化与科技 1.西学东渐 2.东学西传
新课标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 变化
第一目 明朝至清中叶
社会经济 的重要变化
中国人口统计图(历史解释)
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补充教材)
思考:明朝中后期棉布取代丝、麻的原因?
笔记小说
材料1 《戒庵老人漫笔》八卷,明李诩撰。 本书
是明代笔记中较为重要的一种,记载了有 关明代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以及相应 的典章制度;保留了宋元人和明代人物言 论行事及其诗文、书信;记述了明代的社 会异闻。此书是他晚年的笔记,也间或对 于学术上的问题进行了辨析,在一些问题 的考订上颇有见地。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乾嘉考据 学派
反对孔子是 抨击君主专 九州生气恃 天生的圣人, 制,主张工 风雷,
反对以孔子 商皆本,反 万马齐喑究 是非为是非 对空谈义理, 可哀。
标准,主张 主张经世致 正当私欲 用
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家国情怀)
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
才艺展示、教师点评
学习小组甲:明清小说 学习小组乙:明清戏曲 学习小组丙:明清科技
第二目
明朝至清中叶4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 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天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 知也。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5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予之是非人 也,又安能已!
———李贽《藏书》
材料6.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经营 者,为天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史料研读
材料7
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 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 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 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 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
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 社丘墟。”
------- 顾炎武 《日知录》
明清商业:商业网络(时空观念)
商帮的出现
"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 "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 新安,江北则推山右” ————《五杂俎》
白银与世界商业帝国(历史解释)
▲ 主要国际贸易路线, 1400-1800
· 耕织图 耙耨的史料价值
(南宋绍兴楼氏版、清朝康熙版、清朝雍正版)
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 间画家楼璹(shu)所作
手工业(时空观念)
唐朝手工业分布
明朝中后期手工业分布
学术争鸣(历史解释)
明朝中后期是否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存在与否的三个标准
首先,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且非土地的雇佣关系, 土地主与顾工的关系往往被认为是纯粹的自然经济,是封建主 义。那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这种资本主义萌芽就应该 是诞生于手工业,是手工工场主与顾工的关系。
笔记小说《戒庵老人漫笔》 (史料实证)
阅读教材前言的前6句。思考: 该笔记小说记载了明朝中后期在农业领域的
什么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从“苏湖熟,天下足”到 “湖广熟,天下足”(补充教材)
思考:这一变化 反映了什么深层 次的问题?
习题
下列选项不属于明清时期农业领域的新变化 的是:
A 小农经济的稳定繁荣 B 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大量引入 C 湖广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 D部分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兴盛
明朝至清中叶思想文化发展线索 (教学难点)
时期 社会背景
思想 发展 状况 主要观点
明朝前期 维护统治的 需要
理学强化
程朱理学
明朝中期 统治危机
王阳明
1.心外无理 心外无物 2.致良知 3.知行合一
明朝后期 明末清初 乾嘉时期
受心学的影 响;商品经 济的发展等
对明王朝的 反思
对传统理学 的反思
君主专制的 强化
再有一点,被雇佣者是自由身,不依靠土地而生活,这种现象应 该是长时间存在的,更不应该是短暂的行为。
另外,这种关系的产生纯粹是市场行为,而不是政府主导,政府 出资产生的雇佣关系。
阅读徐泓教授在《中国经济史研究》2018年01期的论文《中国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范式与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札记, 谈谈你的看法。
· 耕织图 耙耨
雨笠冒宿雾,风簔拥春寒。 破块得甘霔,啮塍浸微澜。 泥深四蹄重,日暮两股酸。 谓彼牛后人,着鞭无作难。
每当旰食念民依, 南亩三时愿不违。 已见深耕还易耨, 绿蓑青笠雨霏霏。
农务时方急,春潮堰欲平。 烟笼高柳暗,风逐去鸥轻。 压笠低云影,鸣蓑乱雨声。 耙头船共稳,斜立叱牛行。
落日余晖
第三目 小说、戏曲与科技
1.小说戏曲繁荣的根源(唯物史观) 2.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文化双向传播) 3.李约瑟之问(全球史观)
本课小结:
第15课 明朝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一、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1. 人口与农业2.手工业3.商业 二、明清的思想新变化 1.阳明心学:
致良知 2.李贽:
离经叛道 3.明末清初进步思想: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三、明清的文化与科技 1.西学东渐 2.东学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