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玻璃纤维强度的因素

合集下载

玻璃纤维生产考核试卷

玻璃纤维生产考核试卷
5.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中,常用的树脂类型有_______和_______。()
6.玻璃纤维在制造过程中,拉丝是_______工艺的一个环节。()
7.玻璃纤维制品的储存湿度应控制在_______%左右。()
8.玻璃纤维的切割质量受到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9.玻璃纤维在风电叶片中的应用可以_______叶片的强度和_______叶片的重量。()
5.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玻璃纤维性能下降?()
A.纤维直径过细B.纤维直径过粗C.拉伸速度过快D.拉伸速度过慢
6.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纤维的强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提高玻璃液温度B.降低玻璃液温度C.增加纤维直径D.减少纤维直径
7.以下哪种材料不适合用作玻璃纤维的浸润剂?()
A.石蜡B.硅油C.聚乙烯醇D.水玻璃
4.玻璃纤维在风电叶片中主要提高强度和减轻重量,改善叶片耐久性和抗疲劳性能,案例分析可参考某叶片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提高了叶片性能和发电效率。
17.以下哪种因素会影响玻璃纤维的力学性能?()
A.纤维直径B.纤维长度C.纤维分布D.以上都对
18.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纤维断裂,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纤维直径B.降低纤维直径C.增加纤维张力D.减少纤维张力
19.以下哪种材料不适合用作玻璃纤维的复合材料基体?()
A.铝B.钢C.塑料D.树脂
10.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不受限制。()
(注:以下为答案,请老师在批改试卷时参考)
三、填空题答案:
1.氧化硅、氧化铝
2. E玻璃、S玻璃
3. 3000
4.化学成分、结构
5.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

影响玻璃纤维强度的因素

影响玻璃纤维强度的因素

影响玻璃纤维强度的因素1、纤维直径和长度对拉伸强度的影响一般情况,玻璃纤维的直径愈细,抗拉强度越高,但在不同的拉丝温度下拉制的同一直径的纤维强度,也可能有区别。

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和长度有关,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拉伸强度显著下降直径和长度对玻璃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可以用微裂纹假说来解释。

因为随着纤维直径和长度的减小,纤维中微裂纹会相应减少,从而提高了纤维强度。

2、化学组成对强度的影响一般是含碱量越高、强度越低。

无碱纤维比有碱纤维的拉伸强度高20%研究证明,高强和无碱纤维,由于成型温度高,硬化速度快,结构链能大等原因,因此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

含K2O和PbO 成分多的玻璃纤维强度较低。

3、玻璃液质量对玻璃纤维强度的影响A)结晶杂质的影响:当玻璃成分波动或漏板温度波动或降低时,可能导致纤维中结晶的出现。

实践证明,有结晶的纤维比无结晶的纤维强度要低。

B)玻璃液中的小气泡也会降低纤维的强度。

曾试验用含小气泡的玻璃液拉直径为5.7um,的玻璃纤维其强度比用纯净玻璃液拉制的纤维强度降低20%。

4、成型条件对玻璃纤维的影响实践证明,用漏板拉制的玻璃纤维强度高于用玻璃棒法拉制的纤维。

在玻璃棒法中,用煤气加热生产的纤维又比用电热丝加热生产的纤维强度为高。

如用漏板法拉制10um,玻璃纤维的强度为1700MPa,而用棒法拉制相同直径的玻璃纤维强度仅为1100MPa。

这是因为玻璃棒只加热到软化,粘度仍然很大,拉丝时纤维受到很大的应力;此外玻璃棒法是在较低温度下拉丝成型,其冷却速度要比漏板法为低。

用各种不同成型方法生产的玻璃纤维的强度各不相同。

用漏板法拉制的纤维强度最高,气流吹拉长棉次之,玻璃棒法再次之。

然后是蒸汽立吹短棉,强度最低是蒸汽喷吹矿棉。

在采用漏板拉丝的方法中,采用较高的成型温度,较小的漏孔直径,可以提高纤维强度。

5、表面处理对强度的影响在连续拉丝时,必须在单根纤维或纤维束上敷以浸润剂,它在纤维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在纺织加工过程中,纤维间发生相互摩擦,而损伤纤维降低强度。

复合基材料化学问答题

复合基材料化学问答题

复合基材料化学问答题1.什么是晶须?晶须⾼强的原因?P35(1)晶须是⼀种短纤维状的单晶⽆机材料。

(2)晶须⾼强的原因,主要由于它的直径⾮常⼩,容纳不下能使晶体削弱的空隙、位错和不完整等缺陷。

晶须材料的内部结构完整,使它的强度不受表⾯完整性的严格限制。

2.碳纤维制造过程包括哪⼏个阶段?碳纤维的⽣产的三个阶段是预氧化处理、碳化处理和⽯墨化处理。

P32 3.影响玻璃纤维强度的因素?P19①纤维直径和长度对拉伸强度的影响玻璃纤维的直径愈细,抗拉强度越⾼;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拉伸强度显著下降。

②化学组成对强度的影响⼀般是含碱量越⾼、强度越低。

③存放时间对强度的影响原因:空⽓中的⽔分和氧⽓对纤维侵蚀④施加负荷时间对强度的影响玻璃纤维强度随着施加负荷时间的增长⽽降低。

环境湿度较⾼时,尤其明显原因:吸附在微裂纹中的⽔分,在外⼒作⽤下,使微裂纹扩展速度加速。

4.加捻的作⽤?通过加捻可提⾼纤维的抱合⼒,改善了单纤维的受⼒状况,有利于纺织⼯序的进⾏。

5.玻璃钢雷达天线罩的特点和应⽤实例FRP雷达天线罩重量轻,运输费⽤低,安装⽅便,透波能⼒强,耐腐蚀,电绝缘,可设计性强,设计制造⽅便,安装快,成本及维修费⽤低,在沿海、⾼⼭、沙漠以及湿冷地区等恶劣环境中应⽤⽇益剧增。

应⽤实例:(1)直径最⼤的超远程精密跟踪雷达天线罩(2)⾼度精密跟踪雷达天线罩(3)引导雷达天线罩(4)警戒雷达天线罩(5)⽓象雷达天线罩6.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特点和缺点不饱和聚酯的主要优点是:第⼀,⼯艺性能良好,如室温下粘度低,可以在室温下固化,在常压下成型,颜⾊浅,可以制作彩⾊制品,有多种措施来调节;第⼆,固化后树脂的综合性能良好,并有多种专⽤树脂适应不同⽤途的需要;第三,价格低廉,其价格远低于环氧树脂,略⾼于酚醛树脂。

主要缺点是:固化时体积收缩率较⼤,成型时⽓味和毒性较⼤,耐热性、强度和模量都较低,易变形,因此很少⽤于受⼒较强的制品中。

四、叙述题: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有哪些?P49A、聚合物的⼒学性能a、具有明显的⼒学松驰现象。

加入玻璃纤维后材料的冲击强度降低的原因

加入玻璃纤维后材料的冲击强度降低的原因

玻璃纤维是一种增强塑料的增强材料,它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等优点,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刚性和耐冲击性。

然而,加入玻璃纤维后材料的冲击强度降低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微观结构变化:玻璃纤维在加工过程中会形成许多微小的纤维束,这些纤维束在材料中形成一种三维网状结构。

这种结构虽然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刚性,但同时也减少了材料的韧性。

当材料受到冲击时,由于纤维束的阻尼作用,材料吸收的能量会减少,导致冲击强度降低。

2. 应力集中:玻璃纤维在塑料基体中分散不均匀,容易形成应力集中点。

当材料受到冲击时,这些应力集中点可能成为薄弱环节,导致材料更容易破裂,从而降低冲击强度。

3. 纤维取向:在某些情况下,玻璃纤维可能会形成明显的纤维束或纤维层,这些纤维束或纤维层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材料的韧性。

当材料受到冲击时,这些纤维束或纤维层可能会成为断裂的起始点,从而导致冲击强度降低。

4. 基体材料的影响:加入玻璃纤维后,材料的基体材料也会对冲击强度产生影响。

如果基体材料的韧性不足,或者与玻璃纤维的结合不够紧密,那么在受到冲击时,材料可能会发生分离或破裂,从而导致冲击强度降低。

5. 加工工艺的影响:玻璃纤维的加入方式、加工温度、加工时间等因素也会影响材料的冲击强度。

如果加工工艺不当,可能会导致玻璃纤维分布不均匀、纤维损伤等问题,从而影响材料的韧性。

综上所述,加入玻璃纤维后材料的冲击强度降低的原因主要与微观结构变化、应力集中、纤维取向、基体材料的影响以及加工工艺等因素有关。

为了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可以采取优化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基体材料、控制纤维分布等措施来改善材料的性能。

影响玻璃纤维强度的因素

影响玻璃纤维强度的因素

影响玻璃纤维强度的因素1、纤维直径和长度对拉伸强度的影响一般情况,玻璃纤维的直径愈细,抗拉强度越高,但在不同的拉丝温度下拉制的同一直径的纤维强度,也可能有区别。

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和长度有关,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拉伸强度显著下降直径和长度对玻璃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可以用微裂纹假说来解释。

因为随着纤维直径和长度的减小,纤维中微裂纹会相应减少,从而提高了纤维强度。

2、化学组成对强度的影响一般是含碱量越高、强度越低。

无碱纤维比有碱纤维的拉伸强度高20%研究证明,高强和无碱纤维,由于成型温度高,硬化速度快,结构链能大等原因,因此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

含K2O和PbO 成分多的玻璃纤维强度较低。

3、玻璃液质量对玻璃纤维强度的影响A)结晶杂质的影响:当玻璃成分波动或漏板温度波动或降低时,可能导致纤维中结晶的出现。

实践证明,有结晶的纤维比无结晶的纤维强度要低。

B)玻璃液中的小气泡也会降低纤维的强度。

曾试验用含小气泡的玻璃液拉直径为5.7um,的玻璃纤维其强度比用纯净玻璃液拉制的纤维强度降低20%。

4、成型条件对玻璃纤维的影响实践证明,用漏板拉制的玻璃纤维强度高于用玻璃棒法拉制的纤维。

在玻璃棒法中,用煤气加热生产的纤维又比用电热丝加热生产的纤维强度为高。

如用漏板法拉制10um,玻璃纤维的强度为1700MPa,而用棒法拉制相同直径的玻璃纤维强度仅为1100MPa。

这是因为玻璃棒只加热到软化,粘度仍然很大,拉丝时纤维受到很大的应力;此外玻璃棒法是在较低温度下拉丝成型,其冷却速度要比漏板法为低。

用各种不同成型方法生产的玻璃纤维的强度各不相同。

用漏板法拉制的纤维强度最高,气流吹拉长棉次之,玻璃棒法再次之。

然后是蒸汽立吹短棉,强度最低是蒸汽喷吹矿棉。

在采用漏板拉丝的方法中,采用较高的成型温度,较小的漏孔直径,可以提高纤维强度。

5、表面处理对强度的影响在连续拉丝时,必须在单根纤维或纤维束上敷以浸润剂,它在纤维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在纺织加工过程中,纤维间发生相互摩擦,而损伤纤维降低强度。

es纤维强度

es纤维强度

es纤维强度纤维强度是指纤维材料抵抗外部应力的能力,也是评价纤维材料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工程领域中,纤维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纤维强度的相关知识,以及影响纤维强度的因素。

纤维强度受到材料本身性能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纤维材料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因此其强度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碳纤维具有很高的强度,是一种优质的结构材料,常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领域。

而玻璃纤维虽然价格较低,但强度较低,主要用于一些对强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纤维的生产工艺也会对纤维强度产生影响。

纤维的制备过程中,拉伸、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艺都会影响纤维的强度。

合理的工艺可以提高纤维的结晶度和完整性,从而提高纤维的强度。

同时,工艺不当也会导致纤维内部存在缺陷和断裂,降低纤维的强度。

纤维的直径和长度也会直接影响纤维的强度。

一般来说,纤维的直径越细,强度越高,这是因为细纤维的表面积相对较大,可以更好地承受外部应力。

而纤维的长度对纤维强度的影响则较小,但过长或过短的纤维都会影响材料的整体性能。

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也会影响纤维的强度。

结晶度高的纤维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因为结晶度高意味着分子排列更加有序,抗拉性能更强。

同时,纤维的取向也会影响其强度,取向一致的纤维比取向不一致的纤维具有更高的强度。

总的来说,纤维强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材料本身性能、生产工艺、纤维直径和长度、结晶度和取向等。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纤维材料和工艺,以确保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只有在强度合格的前提下,纤维材料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为工程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障。

玻璃纤维 屈服强度数

玻璃纤维 屈服强度数

玻璃纤维屈服强度数
玻璃纤维的屈服强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能指标,它通常用来衡量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抗压能力。

玻璃纤维的屈服强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玻璃纤维的类型、制造工艺、纤维的直径和长度等。

一般来说,玻璃纤维的屈服强度在1000 MPa到5000 MPa之间。

玻璃纤维的屈服强度受到纤维内部结构的影响。

玻璃纤维通常由硅酸盐玻璃制成,其分子结构决定了其屈服强度。

此外,制造工艺也会对玻璃纤维的屈服强度产生影响。

例如,拉拔法制备的玻璃纤维通常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而喷丝法制备的玻璃纤维则通常屈服强度较低。

另外,玻璃纤维的直径和长度也会对其屈服强度造成影响。

一般来说,直径较细、长度较长的玻璃纤维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因为这种纤维更容易形成均匀的受力结构,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抗压能力。

总的来说,玻璃纤维的屈服强度是一个复杂的物理性能指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类
型、制造工艺、纤维结构等因素,才能准确评估其屈服强度,并据此进行合理的材料选择和设计。

玻璃纤维表面特性及物理

玻璃纤维表面特性及物理

玻璃纤维表面特性及物理、化学性能玻璃纤维表面比内部结构的活性大得多,因此其表面上就容易吸附各种气体、水蒸气、尘埃等,容易发生表面化学反应。

一般玻璃纤维表面上往往有弱酸性的基团存在,这就会影响其表面张力,引起与粘结剂基体间的粘结力的改变。

以高倍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就会发现其表面具有很多的凹穴和微裂纹,这会影响其复合材料性能的下降。

因此,应该防止玻璃纤维表面的水分及羟基离子浓度的增加,以避免该复合材料受水浸蚀后强度的下降,所以一般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酸性好而耐碱性差。

玻璃纤维比玻璃的强度高是因为玻璃纤维经高温拉丝成型时减少了玻璃融液的不均一性,使其具有危害性的微裂纹大大少于玻璃。

从而减少了应力集中,使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

玻璃纤维的单丝直径一般为3~10μm,密度为2.4~2.7g/cm3。

玻璃纤维的横断面几乎是完整的圆形,由于其表面光滑,故纤维间的抱合力小,不利于与树脂的粘合。

玻璃纤维力学性能的最大特点是拉伸强度高,影响玻璃纤维拉伸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1、纤维直径和长度对拉伸强度的关系。

一般说来,玻璃纤维直径减小,其拉伸强度会迅速增加。

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也和纤维的长度有关,随着长度增加,其拉伸强度也会显著地下降。

2、纤维强度与玻璃化学成分的关系。

一般来说,含K2O和PbO成分多的玻璃纤维强度较低。

3、存放时间对纤维强度的影响。

玻璃纤维存放一定时间后,会出现强度下降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水分的作用。

有碱玻璃纤维比无碱玻璃纤维对大气中水分的化学稳定性差,前者拉伸强度在开始时下降迅速,以后逐渐慢,而后者基本不变。

4、负荷时间对强度的影响。

玻璃纤维的强度随着施加负荷时间的增长而降低,且环境湿度较高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此外玻璃纤维拉制时所用玻璃原料本身的缺陷和成型工艺条件也会对拉伸强度有显著影响。

玻璃纤维的弹性模量约为70000MPa,约与金属铝的弹性模量相当,是普通钢弹性模量的三分之一。

玻璃纤维的耐摩和耐扭折性很差,这是玻璃纤维的一个很大的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玻璃纤维强度的因素
1、纤维直径和长度对拉伸强度的影响
一般情况,玻璃纤维的直径愈细,抗拉强度越高,但在不同的拉丝温度下拉制的同一直径的纤维强度,也可能有区别。

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和长度有关,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拉伸强度显著下降直径和长度对玻璃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可以用微裂纹假说来解释。

因为随着纤维直径和长度的减小,纤维中微裂纹会相应减少,从而提高了纤维强度。

2、化学组成对强度的影响
一般是含碱量越高、强度越低。

无碱纤维比有碱纤维的拉伸强度高20%研究证明,高强和无碱纤维,由于成型温度高,硬化速度快,结构链能大等原因,因此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

含K2O和PbO 成分多的玻璃纤维强度较低。

3、玻璃液质量对玻璃纤维强度的影响
A)结晶杂质的影响:当玻璃成分波动或漏板温度波动或降低时,可能导致纤维中结晶的出现。

实践证明,有结晶的纤维比无结晶的纤维强度要低。

B)玻璃液中的小气泡也会降低纤维的强度。

曾试验用含小气泡的玻璃液拉直径为5.7um,的玻璃纤维其强度比用纯净玻璃液拉制的纤维强度降低20%。

4、成型条件对玻璃纤维的影响
实践证明,用漏板拉制的玻璃纤维强度高于用玻璃棒法拉制的纤维。

在玻璃棒法中,用煤气加热生产的纤维又比用电热丝加热生产的纤维强度为高。

如用漏板法拉制10um,玻璃纤维的强度为1700MPa,而用棒法拉制相同直径的玻璃纤维强度仅为1100MPa。

这是因为玻璃棒只加热到软化,粘度仍然很大,拉丝时纤维受到很大的应力;此外玻璃棒法是在较低温度下拉丝成型,其冷却速度要比漏板法为低。

用各种不同成型方法生产的玻璃纤维的强度各不相同。

用漏板法拉制的纤维强度最高,气流吹拉长棉次之,玻璃棒法再次之。

然后是蒸汽立吹短棉,强度最低是蒸汽喷吹矿棉。

在采用漏板拉丝的方法中,采用较高的成型温度,较小的漏孔直径,可以提高纤维强度。

5、表面处理对强度的影响
在连续拉丝时,必须在单根纤维或纤维束上敷以浸润剂,它在纤维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在纺织加工过程中,纤维间发生相互摩擦,而损伤纤维降低强度。

玻璃布经热处理除去浸润剂后,强度下降很多,但在用中间粘结剂处理后,强度一般都可回升,这是因为中间粘结剂涂层一方面对纤维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对纤维表面缺陷有所弥补。

6、存放时间对强度的影响
玻璃纤维存放一段时间后其强度会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纤维的老化。

主要是空气中的水分对纤维侵蚀的结果。

此,化学稳定性高的纤维强度降低小,如同样存放233年的有碱纤维强度降低33%,而无碱纤维降低很少。

7、施加负荷时间对强度的影响
玻璃纤维强度随着施加负荷时间的增长而降低。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尤其明显。

可能是吸附在微裂纹中的水分,在外力作用下,使微裂纹扩展速度加快的缘故。

玻璃纤维及其制品术语
1、纤维、单丝、原丝
长度比其直径大得多,并具有一定柔软性的纤细物质称为纤维。

一根细而极长可认为连续长度的纺织单元,称为单丝。

有几十根至上千根平行排列的纤维,没有捻度,依靠浸润剂粘结集束而成的长丝,称为原丝。

2、初捻纱、复捻纱、缆线
原丝经加捻后即成为具有一定单向捻度的纱,这种纱称为初捻纱,在玻璃纤维工业中一般称为退解纱。

由2根或2根以上的初捻纱经多次复捻制得的纱称复捻纱,在玻璃纤维工业中称并捻纱。

由多根退解纱,经两次或两次以上复捻制得的具有平衡捻度的复合线,称为缆绳。

3、捻度
捻度是同一线密度或同一体积质量的纱线加捻程度(扭曲变形程度)的量度。

在生产中捻度通常是指单位长度的纱线上平均捻回数或螺旋数。

我们平时说的捻度,是指单位长度的玻璃纤维纱线上的捻回数。

同一线密度或同一体积质量的纱或线,其每米长度上的捻回数(捻度)越大,表示纱或线受扭曲变形越大。

4、捻向
纱线受扭曲变形是有方向的,捻向是用来表示纱线受扭曲变形的方向。

捻向可由纱线上的螺旋线方向来决定。

捻向有两个,“Z ”向和S ”向。

所谓“Z ”向捻纱,就是加捻纤维正面倾斜方向由右上角向左下角倾斜,其倾斜方向与英文宇母中“Z ”字中间部分同方向,所以称之谓“Z”捻。

“Z ”捻纱是由锭子顺时针方向回转所得“Z”捻纱又称左捻纱或反手捻纱。

“S”向捻纱是捻纱中纤维正面倾斜方向由右下角向左上角倾斜,其倾斜方向与英文字母中S”字中间部分
同方向,所以称为“S捻纱。

“S”捻纱是由锭子作逆时针方向回转所得。

“S”捻纱又称右捻纱或顺手捻纱。

目前,国内玻璃纤维厂退并工艺中退解都采用“Z”向捻,并捻都采用“S”向捻等。

5、织物、织物组织
在织机或特殊的织造机械上,两组纱线(单纱、股纱、缆纱、无捻粗纱)彼此垂直或以某一特定角度交织而成的玻璃纤维织物。

机织织物经纬纱线相互浮沉,进行交织的规律称织物组织或叫织纹,如:平纹、斜纹、缎纹等。

不饱和聚酯树脂技术指标及解释
粘度
粘度是树脂流动性的反应。

粘度的大小反映了树脂润湿或浸透填料、增强材料的能力。

粘度指标一般在25℃下测定。

温度和稀释剂的含量对粘度的影响很大。

不同的成型工艺如手糊、拉挤、缠绕、喷射等对树脂的粘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树脂的粘度一般以Pa?S为单位.有时也以cp为单位,其换算关系为1Pa?s=1000cp 酸值
酸值是表示树脂反应进行程度的指标。

酸值的定义为中和1g树脂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故酸值以mgKOH/g为单位。

一般而言,酸值越小说明树脂反应程度越高,但树脂的酸值与其配方大有关系,不同的配方所得树脂的最终酿值就不同。

固体含量
固体含量是指树脂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干燥后剩余物质量与原试样质量的比值%凝胶时间
凝胶时间一般是在25℃或80℃下测定的。

25℃时的凝胶时间是指树脂从加入引
发剂和促进剂开始到变成软胶状而失去流动性所经历的时间。

凝胶时间有时候也可理解为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树脂的可操作时间。

环境的温度湿度、引发剂和促进剂的用量对树脂的凝胶时间有非常大的影响。

贮存期
测试树脂贮存期的方法之一是加速法,将树脂置于80℃温度下,存放24小时的贮存期相当于20℃下存放半年的贮存期。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低收缩添加剂
不饱和聚酯树脂和乙烯基酯树脂常用的低收缩添加剂(LPA)有:
聚醋酸乙烯酯(PVAc)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聚苯乙烯(PSt)
热塑性聚氨酯
热塑性聚酯
低收缩添加剂是热塑性材料,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是非反应性添加剂。

可溶解在苯乙烯或树脂混合物中形成稳定的分数相,而在固化中和固化后的树脂中又是不相容的相。

低收缩添加剂对降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收缩有很好效果。

低收缩添加剂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有一定延缓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