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行测-资料分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分析之资料分析

19
2011 年 某 省 接 待 过 夜 游 客 总 量 再 次 实 现 突 破 , 达 到 3001.34 万人次,同比增长 16.0% ,实现旅游收入 324.04 亿元,同比增长25.8%。 2010年该省接待过夜游客的旅游总收入约为( )。 A.25亿元 B.258亿元 C.298亿元 D.408亿元
10Βιβλιοθήκη 瑰花2012年 1002013年 110
增 长 2014年 121
例3.2013年玫瑰花为110朵,增长率为10%,问2012 年玫瑰花是多少? 110/(1+10%)=100 初值=末值/(1+增长率) 例4.2013年玫瑰花为110朵,2014年的增长率为 10%,问2014年玫瑰花是多少? 110×(1+10%)=121 末值=初值(1+增长率)
82271.0 万吨,比 2000 年增长 39.1% ;大豆产量 23095.3 万吨, 比2000年增长43.2%。 下列四种谷物中, 2008 年与 2000 年相比全世界增产量最多
的是:
21
A. 稻谷
B. 小麦
C. 玉米
D. 大豆
例2.问2013年玫瑰花比2012年增加百分之几?2014 年比2013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1. 2. 10/100=10% 11/110=10%
9
公式总结
(1)增长量=末值-初值 (2)增长率=增长量/初值 增长量=初值×增长率 末 (3)增长率=(末-初)/初= − 1 初 末=初(1+率) 初=末/(1+率) 末 (4)增长量=初值×增长率= ×率 ������+率
3.计算的能力。
胆 大 心 细
公务员考试学习笔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资料分析一.资料分析基本思路
二.资料分析中常遇到的概念
1.增长:B-A
增长率:
同比增长:与上年的同期
环比:与同一年的上个时期
提到增长的快慢时一般指增长率
2.百分比:
百分点:
3.倍数
翻番:翻几番就是2的几次方
4.年均增长(量):(1000-100)/3
年均增长率:
近似计算:
前提X较小,小于5%;1+nX比真实结果稍小
5.拉动增长
6.指数:反映的是一个比例关系,将一项数据固定为某值,另一个数据根据比例转换为另一组数据
重点是看把哪个值固定
7.人口相关
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死亡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三.估算的方法
1.尾数法:尾数的和/差/积,等于和/差/积的尾数
2.首数法:多用于除法
3.百分数:
X%为较小的数,一般低于5%
在相除时可控制小数点后面2位并结合选项选择
4.中间值:一般选择常见的分数
如:,,,。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1)(含答案理解)

资料分析练习题库(1)(1)、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3题。
1、2011年7月产量低于上半年月均产量的是:A.电B.钢材C.水泥D.乙烯2、2011年7月轿车产量占汽车产量的比重与上年同期相比:A.上升了约7个百分点B.下降了约7个百分点C.上升了约14个百分点D.下降了约14个百分点3、2010年3~12月中,汽车单月产量超过150万辆的月份有( )个。
A.4B.5C.6D.7参考答案:1、【答案】D。
解析:2011年7月份产量低于上半年月均产量,相当于2011年7月份产量低于1~7月的月均产量,即相当于2011年7月产量×7<2011年1~7月产量。
A项,4252×7>4200×7=29400>26426,不符合;B项,7572×7>7500×7=52500>51401,不符合;C项,18308×7>18000×7=126000>113480,不符合;D项,130×7=910<916,符合。
2、【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2011年7月轿车产量同比增速高于汽车,所以占比上升了,排除B、D。
上升了,即上升了不足13.9个百分点,选择A项。
3、【答案】C。
解析:单月产量超过150万辆,相当于当月有31天时,日均产量超过150÷31≈4.84万辆;当月有30天时,日均产量超过150÷30=5万辆。
观察图形,3、4、9~12月共6个月满足条件。
(2)、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情况下,我国在推进动能转换、结构转型和经济提质增效方面取得切实进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创新扶持政策惠及更加广泛,从大中型工业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政策看,2015年受惠企业为6569家,比上年增长10.2%;所占比重达到10.3%,首次突破10%。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解析与练习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解析与练习公务员考试是我国选拔政府工作人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行测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行测涉及各种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包含了文字理解、推理判断、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公务员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进行解析与练习,帮助考生提高解题能力。
一、资料分析题解析资料分析题是公务员行测中的一类常见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表格、图表、统计数据等各类资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解题方法和技巧:1.审题与分析:在解答资料分析题之前,首先需要仔细审题,并对所给资料进行分析。
了解资料中的主要内容、对象、统计方法等,逐步建立对资料的整体把握。
2.提取关键信息:从所给的资料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包括数字、比例、百分比等,对各个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
3.比较与归纳:通过对关键信息的对比和分析,找出规律、趋势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数据的归纳整理。
4.注意数据单位:在解答资料分析题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单位是否一致。
如果不一致,需要进行单位换算,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5.运用逻辑推理:在分析资料时,可以根据常识、逻辑推理等方式,对数据进行推理和解读,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资料分析题练习下面是几个常见的资料分析题例子,供考生练习:1.某城市去年1月份至12月份的雨量(单位:毫米)如下表,请回答以下问题:月份雨量1月 302月 403月 504月 805月 1206月 1007月 908月 809月 7010月 6011月 4012月 20问题:哪个月份的雨量最多?哪个月份的雨量最少?解析: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最多雨量的月份是5月,最少雨量的月份是12月。
2.将某区域2019年和2020年的产量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以下问题:年份产量(吨)2019年 80002020年 10000问题:2019年的产量比2020年增加了多少?解析: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2019年的产量比2020年增加了2000吨。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对于许多考生来说,这部分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能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资料分析的题型通常包括文字型、图表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和表格型等。
这些资料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涵盖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
文字型资料通常是对某个主题的详细阐述,包含大量的数据和相关信息。
在阅读这类资料时,考生要有意识地对关键信息进行标注和提炼,比如时间、数据主体、关键词等。
例如,“2022 年,_____地区的GDP 达到了 5000 亿元,同比增长 8%。
”这里的“2022 年”是时间,“_____地区”是数据主体,“GDP”和“5000 亿元”以及“8%”是关键数据和增长比例。
图表型资料则以直观的图形展示数据。
柱状图能清晰地对比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大小;折线图侧重于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饼状图主要用于展示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关系。
对于图表型资料,首先要看清图表的标题、坐标轴的含义、单位以及图例等要素。
比如,在一个折线图中,如果纵坐标表示产量,横坐标表示年份,那么我们就能直观地看出产量随年份的变化情况。
表格型资料以行列的形式呈现数据,结构相对清晰。
但需要注意的是,表格中的数据可能会比较密集,容易让人眼花缭乱。
因此,在阅读时要有条理地进行梳理。
在解答资料分析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所问的是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还是其他指标。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迅速定位到相关资料中找到所需数据。
在查找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避免看错行或列。
计算是资料分析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但在实际考试中,由于时间有限,并不需要精确计算出每一个结果,而是要善于运用估算和简化计算的方法。
例如,在计算增长率时,如果数据比较接近,可以使用“增长量÷基期量”的近似算法;在计算乘法时,可以根据数字特点进行凑整或者约分。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对于考生取得理想成绩起着关键作用。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在这个模块中,有一些重点题型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掌握。
首先,增长率相关的题型是必考且重点的。
增长率的计算和比较是常见的考查形式。
增长率的计算,一般会给出现期量和基期量,我们需要通过公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来得出结果。
而增长率的比较,可能会给出多个数据,让我们判断增长速度的快慢。
这时候需要我们灵活运用计算技巧,比如先观察现期量和基期量的倍数关系,如果倍数关系明显,直接通过倍数大小来判断增长率的大小;如果不明显,再进行具体的计算。
其次,比重问题也是高频考点。
比重的定义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在题目中,可能会让我们计算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或者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
计算现期比重相对简单,直接用部分值除以整体值即可。
基期比重的计算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的部分值和整体值,再进行相除。
对于比重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来判断,如果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反之则下降。
再者,平均数的计算和比较也是常考题型。
平均数的计算要明确总数和个数,然后相除得出结果。
平均数的增长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需要我们掌握其计算公式“平均数增长率=(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100%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1 +份数增长率)”。
在比较平均数时,同样要注意观察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另外,倍数问题也不容忽视。
倍数可以分为现期倍数和基期倍数。
现期倍数直接用两个量相除即可,基期倍数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量再进行相除。
在解决资料分析重点题型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是快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二)(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资料分析(总题数:5,分数:100.00)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资料:2012年以来,某市产业用电格局一直呈现一、二产业用电量下降,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的总体格局,第二产业用电量持续低迷是形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
11月份,在第二产业尤其工业用电量的带动下,该格局转变为第一产业用电量下降,第二、三产业用电量增长的格局。
具体来看:第一产业用电量0.78亿千瓦时,下降36.6%;第二产业用电量26.96亿千瓦时,由前10个月下降1.6%转变为增长1.7%,回升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3.31亿千瓦时,增长35.6%。
(1).该市2011年1~11月全社会用电量总计:(分数:4.00)A.302586.21万千瓦时B.325468.12万千瓦时C.331265.58万千瓦时D.351573.33万千瓦时√解析:[解析] 2012年1~11月全社会用电量总计36915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0%。
则2011年同期全社万千瓦时。
(2).2011年1~11月该市第二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总用量的:(分数:4.00)A.70.28%B.71.54%C.75.40% √D.85.32%解析:[解析] 2011年1~11月全社会用电量总计为351573.33万千瓦时。
第二产业2012年1~11月用电量总计26959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7%。
则2011年1~11月第二产业用电量总计为万千瓦时。
所以2011年1~11,与C项最为接近。
(3).如果2011年1~10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为241079万千瓦时,则2012年11月第二产业用电量大约为______亿千瓦时。
(分数:4.00)A.2.85B.3.23 √C.4.15D.5.68解析:[解析] 如果2011年1~10月第二产业用电量为241079万千瓦时,2012年1~10月同比下降了1.6%,则2012年1~10月第二产业用电量为241079×(1-1.6%)≈241079-240000×1.6%=237239万千瓦时。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具有题量大、分值高、难度适中的特点。
掌握好资料分析题型,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行测资料分析的常见题型。
一、增长类题型增长类题型是资料分析中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它主要包括增长量和增长率的计算与比较。
增长量的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在题目中,通常会给出现期量和增长率,要求计算增长量,此时可以使用公式:增长量=现期量 ×增长率 ÷(1 +增长率)。
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100%。
在实际解题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的概念。
同比增长率是指本期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长率,环比增长率则是指本期与上期相比的增长率。
对于增长类题型的比较,需要注意的是,在比较增长率大小时,如果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倍数关系明显,可直接比较现期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如果不明显,则需要按照增长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后再比较。
二、比重类题型比重类题型也是资料分析中的重点。
比重指的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比重的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量 ÷整体量 × 100%。
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是比重类题型中的常见考点。
若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则比重上升;若部分增长率小于整体增长率,则比重下降。
此外,还会有计算基期比重和两期比重差值的题目。
基期比重的计算公式为:基期比重=(部分量的现期量 ×整体量的增长率)÷(整体量的现期量 ×部分量的增长率)。
两期比重差值的计算公式为:两期比重差值=现期比重基期比重=(部分量的现期量 ÷整体量的现期量)×(部分量的增长率整体量的增长率)÷(1 +部分量的增长率)。
三、平均数类题型平均数类题型主要涉及平均数的计算和平均数的增长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分析宋费佳陈永林总计需要时间90分钟,题目80题总体建议一口气做完,勿要分两次。
此致,谢谢大家。
一、文字资料(81~85题):2008年1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宣布,初步核算,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
——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再获丰收。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150万吨,比上年增产350万吨,增长0.7%,成为历史上第四个高产年,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4年增产。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加快。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增速加快8.4个百分点。
——消费价格上涨较快,房屋销售价格上涨较多。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6.5%),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5.4%。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增长。
全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
——国民收入快速增长,就业增加较多。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增速加快1.8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加快2.1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4万人,比上年多增加2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回落0.1个百分点。
81.下列关于我国2003年粮食产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增产约210万吨B.增产约0.7%C.增产量高于2004年D.没有增产82.我国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A.快5.4个百分点B.快2.1个百分点C.慢5.4个百分点D.慢2.1个百分点83.我国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与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比值是()A.1.6 B.3.2 C.4.5 D.5.6 84.我国2007年的进口总额是()A.6878亿美元B.8126亿美元C.9558亿美元D.12180亿美元85.我国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是()A.9646元B.8259元C.8035元D.7674元二、表格资料(86~95题):(一)2000~2006年全国股票交易情况86.2006年全国A股成交金额比2005年增长()A.65%B.98%C.156%D.187%87.2001~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数目增加最多的年份是()A.2006年B.2004年C.2003年D.2001年88.下列关于2000~2006年全国股票交易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2005年的全国股市行情最差B.A股上市股票数目不断增加C.上证综合指数,深证综合指数的最高点都出现在2006年D.2000年的B股上市股票数目最多89.2006年全国A股股票的平均成交价格是()A.3.81元/股B.4.22元/股C.5.64元/股D.6.31元/股90.下列关于2001~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数目、上市股票数目,A股上市股票数目、B股上市股票数目年平均增长速度(顺次记为V1、V2、V3、V4)的比较正确的是()A.V1>V2,V3>V4 B.V1>V2,V3<V4C.V1<V2,V3>V4 D.V1<V2,V3<V4三、图形资料(96~105题):96.2007年我国城市、县镇、农村居民安全感得分最接近的生活领域是()A.食品B.药品C.家装费用D.儿童玩具97.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的餐饮卫生安全感得分比城市居民高()A.15.3% B.12.1% C.10.2% D.9.7% 98.下列关于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各种生活领域安全感得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城乡居民的药品安全感平均得分为2.38分B.城乡居民在图中各生活领域的安全感得分大多低于3.0分C.除药品外,农村居民在图中各生活领域的安全感得分均高于城市、县镇居民D.总体上说,县镇居民的安全感得分与农村较接近,与城市差别较大99.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安全感得分差距最大的生活领域及其得分差距分别是()A.家装费用、0.36分B.家装安全、0.38分C.药品、0.09分D.餐饮卫生、0.37分100.2007年我国县镇居民在图中各生活领域的安全感平均得分是()A.2.42分B.2.51分C.2.61分D.2.70分101.2007年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力需求人数比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多()A.75%B.133%C.176%D.198%102.2007年劳动力需求最少的五个行业的劳动力总需求占我国劳动力总需求的比重是()A.2.8% B.3.0% C.3.5% D.3.7%103.下列关于2007年我国劳动力需求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需求最多的三个行业的劳动力总需求超过了我国劳动力总需求的50%B.农、林、牧、渔业劳动力需求占我国劳动力总需求的比重为2.7%C.建筑业的劳动力需求人数是采矿业的4.3倍D.房地产业的劳动力需求人数比金融业多1.5%104.将2007年我国各行业的劳动力需求按从多到少排序,排在第一、第二位的两个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差距与排在第二、第三位的两个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差距的比值是()A.1.9 B.2.1 C.2.3 D.2.5 105.2007年我国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劳动力需求占劳动力总需求的比重之差是()A.33.6% B.36.2% C.38.9% D.39.2%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115题。
经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比。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098亿元,增长33.6%,加快6.8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223亿元,增长32.7%,加快9.5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0%。
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9833亿元,增长14.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878亿美元,增长16.4%,上半年,进出口总额94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5%。
其中,出口5215亿美元;进口4246亿美元,贸易顺差同比减少21亿美元,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6394元,增长11.1%;转移性收入2273元,增长16.0%;经营净收入778元,增长3.9%;财产性收入222元,增长9.1%。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954元,增长8.4%;家庭经营收入1512元,增长5.5%,财产性收入78元,增长9.9%;转移性收入189元,增长31.4%。
111.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A.139862亿元B.147953亿元C.148632亿元D.151429亿元112.2008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A.40.7% B.33.5% C.26.3% D.24.2%113.2008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为()A.1018亿美元B.990亿美元C.970亿美元D.948亿美元114.2008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约占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的()A.2.7% B.2.8%C.2.9% D.3.0%115.以下对2009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状况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B.国内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县及县以下增长快于城市C.对外贸易形式乐观,进出口企稳回升D.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转移性收入增幅较大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08年我国全年建设占用耕地19.16万公顷,灾毁耕地2.48万公顷。
生态退耕0.76万公顷,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2.49万公顷。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2.96万公顷。
全年水资源总量2712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4%;人均水资源2048立方米,增加6.9%,全年平均降水量659毫米,增加8.0%,年末全国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96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多蓄水93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584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4%。
其中,生活用水增长0.6%,工业用水增长1.8%,农业用水减少0.2%。
生态补水减少0.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440.9立方米,下降0.1%。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7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29万公顷,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12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65.4%,全民义务植树23.1%亿株,截至2008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253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3个,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6万平方公里。
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28.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0%,煤炭消费量27.4亿吨,增长3.0%;原油消费量3.6亿吨,增长5.1%;天然气消费量807亿立方米,增长10.1%;电力消费量34502亿千瓦小时,增长5.6%,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9%。
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消费量5.4亿吨,增长4.2%,精炼钢消费量538万吨,增长6.9%,电解铝消费量1260万吨,增长4.3%;乙烯消费量998万吨,下降2.9%;水泥消费量13.7亿吨,增长3.5%。
116.2007年全年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A.24780亿立方米B.25260亿立方米C.25630亿立方米D.26120亿立方米117.2007年全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约是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的()A.1.5倍B.1.6倍C.1.7倍D.1.8倍118.2008年全国人工造林面积约占造林总面积的()A.63% B.65% C.69% D.74%119.与2007年相比,2008年我国的水泥消费增加量和以下哪项最接近()A.8000万吨B.5000万吨C.800万吨D.500万吨120.根据以上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原有耕地在2008年减少了24.89万公顷B.2007年年末全国大型水库蓄水量1869亿立方米C.截至2008年底,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自然保护区的比重超过13%D.2007年全国乙烯消费量超过1000亿吨121.山东2008年度财政收入在2007年度基础上约增长了()A.16.8% B.16.2% C.15.9% D.15.4% 122.2008年度“财政收入”和“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房屋面积”都比云南多的地区有()A.2个B.3个C.4个D.5个123.2007年度上海的从财政收入约是新疆的()A.7.3倍B.7.6倍C.7.9倍D.8.1倍124.与2007年度相比2008年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房屋面积”增长最快的是()A.新疆B.山东C.吉林D.云南125.2008年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房屋面积”最大的三个地区的面积之和比2007年度该三个地区之和增加了()A.7615万平方米B.7595万平方米C.7535万平方米D.7505万平方米四、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6-13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