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及答案

实验结论
像铜丝、铁丝 、铝丝这样的材料容易导电,称之为导体。像木条、塑料棒、橡皮筋这样的材料不易导电,称之为绝缘体。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制作小台灯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 导线 )、(电池)、纸杯、( 开关 )、
(小灯泡)、底座、支架、绝缘胶带等。
实验现象
1、木块上的连线在(匀速)移动时保持(平行)。
2、钢尺上标记的点,在一定的运动轨迹作往复运动。3、叶片上的两个标记点始终围绕风车的轴心作圆周运动,且标记点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
实验结论
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声音产生的秘密的实验
实验现象
1、矿泉水瓶会被皮球(击倒)。
2、核桃会被小锤(砸破)。
实验结论
运动物体具有(能量)。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物体运动形状的实验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小木块、(钢尺 )、(小风车)等。
实验过程
1、在木块的一个面上任意位置标出两个点,并将两个点用直线连起来,再将木块放在平滑的桌面上推动,观察连线现象。2、在钢尺上做好红色标记,一只手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只手拨动伸出桌面的部分,观察红色标记的现象。3、在风车两个扇叶上分别做好标记,再用嘴吹动风车,观察风车上两个点的运动轨迹。
2、改变振动物体的长短、粗细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物体长时,振动频率慢,发出的声音低;物体短时,振动频率快,发出的声音高。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器材
几种植物的花,有雄蕊和雌蕊或其中之一、放大镜1、白纸1小张、记录单
实验
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雄蕊的各个部分。
2、将花粉抖落到白纸上观察。
3、用手指轻触柱头是否有粘性。
4、整理器材。
观察到
的现象
雄蕊上有,雌蕊的子房里有。
结论
指导
教师:
评定等级
班级
4年级班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实验
目的
2、先预测再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所发生的故障。
3、说出故障原因,并且采用替换法把电路重新接亮。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观察到
的现象
结论
指导
教师:
评定等级
班级
4年级班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检测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
目的
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观察到
的现象
小灯泡亮了。
结论
指导
教师:
评定等级
班级
4年级班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连接带灯座的电路
实验
目的
经历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并且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实验
器材
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若干根。
4、能说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将被检测物品正确的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组。5、整理器材。
观察到
的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一、实验名称:让小灯泡发光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二、实验名称:简单电路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1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
三、实验名称:电路检测器实验目的: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并且排除电路中的故障实验器材:一个由2个灯泡、灯座、1节电池、电池盒连接组成的出故障的电路,一个“电路检测器”。
操作步骤:1、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
用电池、小电珠、导线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2、先预测再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所发生的故障,23、说出故障原因,并且采用替换法把电路重新接亮。
实验结论:电路检测器能检测出电路故障。
四、实验名称: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实验目的:检测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实验材料:木片、塑料片、回形针、钥匙、纸板、橡皮、布、丝绸、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陶瓷,,,1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1、从以上物品中选择6种检测。
2、检查电路检测器。
3、检测每种物品,观察现象: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容易导电;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注意要重复检测)。
4、能说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将被检测物品正确的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组。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
科学实验报告单(2)
科学实验报告单(3)
科学实验报告单(4)
科学实验报告单(6)
科学实验报告单(7)
科学实验报告单(8)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10分)时间;2017年5月16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
实验步骤:
1、用烘烤法检测小麦中的水分。
2、用燃烧法检测花生,小麦中的无机盐。
3、在白纸上挤压法检测脂肪。
4、用稀碘液检测淀粉
5、整理实验材料。
(2分)
实验现象;1、试管口部有水珠2、燃烧后剩下白色粉末物质
3、纸上有油迹
4、变蓝
实验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很多,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
实验结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水、无机盐、脂肪、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1)实验名称:通过活动体验关节的作用实验目的:体会关节的作用实验器材:回形针,豆子,小口瓶实验步骤:1、绑住食指关节,然后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2、绑住腕关节和指关节,然后系鞋带、拉拉链、写字;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4、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落下。
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动作,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没有被用材料固定前的关节能弯曲,用材料固定后的关节不能弯曲。
结论:如果没有关节,身体就会变得僵硬。
关节有运动、缓冲的作用。
(2)实验名称:做手臂活动模型实验目的:体会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实验器材:绳子、硬纸板、铆钉(细铁丝)实验步骤:1、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倍宽。
把宽的硬纸板沿长边对折,窄的一端剪圆后夹在对折纸板中间,用铆钉固定。
2、剪下两段一样长的绳子,分别粘在两侧的纸板上。
3、拉动绳子,活动手臂模型。
实验现象:拉动绳子,手臂就会弯曲,手臂打直,绳子就变直了。
结论:纸板相当于骨头,绳子相当于肌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
关节能使人做多种运动方式。
(3)实验名称测走路的速度实验目的:在测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实验器材:秒表、米尺、粉笔实验步骤:1、用米尺测出5米距离。
2、用正常步伐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比正常步伐快一些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3、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米;比正常步伐慢一些走5秒,能走()米。
4、记录、交流。
实验现象结论:在相同距离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情况下,所走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4)实验名称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开展对比实验研究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秒表、小车、尺子、钩码、砝码盒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定好距离,确定起点和终点;2、挂2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3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4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3、实验反复做几次;计算出平均数并比较;4、记录,交流;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实验现象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其他因素不变)(5)实验名称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反之摆得越快实验器材:不同长度的线、钩码实验步骤:1、做一个摆,并明白一个来回算一次;2、用摆线30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3、用摆线15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4、记录、比较摆的次数;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

1 四年级下册第1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2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3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4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5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6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7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8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9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10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11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12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13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14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15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16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17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18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19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20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21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22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四年级下册第23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1 四年级下册第24个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____班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实验组别:________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1。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科学实验报告单(6)
科学实验报告单(7)
科学实验报告单(8)
科学实验报告单(9)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科学实验报告单(14)
科学实验报告单(16)
科学实验报告单(17)
科学实验报告单(18)
科学实验报告单(19)
科学实验报告单(20)
科学实验报告单(21)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10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
实验步骤:
1、辨别脂肪:(4分)
①去掉花生米的种皮,用它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②去皮的瓜子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③花生米、瓜子在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含有脂肪。
2、辨别淀粉:(4分)
①掰一小块馒头,在馒头上滴1-2滴碘酒,观察现象。
②将碘酒滴在其他食物上,观察现象。
③淀粉遇碘会变蓝,馒头、土豆等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整理实验材料。
(2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观察土壤二、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
2、比较不同类型土壤的特点和差异。
三、实验材料1、土壤样本(黏土、壤土、砂土)2、放大镜3、玻璃杯4、搅拌棒5、水6、纸巾四、实验步骤(一)观察土壤的外观1、用肉眼观察三种土壤样本,记录它们的颜色、颗粒大小和质地。
黏土:颜色较深,颗粒细小,质地细腻。
壤土:颜色适中,颗粒大小适中,质地较为均匀。
砂土:颜色较浅,颗粒较大,质地粗糙。
(二)探究土壤的成分1、取少量土壤样本放在纸巾上,用手指按压,观察纸巾上的痕迹,判断土壤的湿度。
2、把土壤样本放入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搅拌棒搅拌,使土壤充分溶解在水中。
3、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土壤在水中的分层情况。
最上面一层是漂浮的杂质和植物残体。
中间一层是较细的黏土颗粒。
最下面一层是较粗的砂粒。
(三)比较不同类型土壤的渗水性1、准备三个相同的漏斗,分别在漏斗口铺上相同大小的滤网。
2、将三种土壤样本分别装入漏斗中,使其高度相同。
3、同时向三个漏斗中缓慢倒入等量的水,观察水渗出的速度和量。
砂土的渗水性最好,水渗出的速度最快,量最多。
壤土的渗水性适中。
黏土的渗水性最差,水渗出的速度最慢,量最少。
五、实验结果1、土壤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
2、不同类型的土壤在颜色、颗粒大小、质地、湿度和渗水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六、实验结论1、黏土的保水性好,但透气性差;砂土的透气性好,但保水性差;壤土的保水性和透气性都比较适中,是比较理想的土壤类型。
2、了解土壤的类型和特点对于农业生产和植物种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实验反思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比如倒入的水的量要相同,土壤样本的高度要相同,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在观察土壤分层时,要耐心等待,让土壤充分沉淀。
八、实验拓展1、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比如种植相同的植物种子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
做肺模型
实验材料
塑料瓶、笔管、橡皮筋、气球、细绳、橡皮泥
实
验
方
法
和
过
程
1、用剪刀将塑料瓶的底部剪掉,再把气球剪掉口部,用半个气球把瓶底盖严,并将四周用橡皮筋固定。
2、把小气球套在笔管上,用橡皮筋固定,从瓶口放入,并瓶口和笔管之间用橡皮泥封严。
3、用左手握住瓶身,右手捏住橡胶皮膜向下拉,松开右手,瓶内气球恢复原状。
实验现象
向下拉气球,瓶内气球膨胀;松开手,瓶内气球缩小。
实验结论
向下拉气球,相当于人在吸气(隔膜下降,使胸腔容积增大,气压减小,气体入肺),所以气球膨胀;松开手,相当于人在呼气(隔膜上升,胸腔容积变小,气压增大,气体排出肺),所以气球缩小。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阳光下的温度
2、用酒精灯加热铁片,火柴先冒烟,然后开始燃烧,石头不燃烧。
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温度、可燃物、空气三个条件同时,只有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才会发生。
记录人:
5、通过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现象
序号
阻力臂
动力臂
阻力
动力
1
2格
4格
4个
2个
2
4格
2格
2个
4个
3
4格
4格
2个
2个
实验结论
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物的距离时杠杆省力。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物的距离时杠杆费力。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物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钩码、杠杆尺、铁架台
实
验
方
法
和
过
程
1、将杠杆尺、铁架台组装在一起。
2、若不平衡,可以调节两端螺母。
3、在杠杆尺两端不同的位置分别挂适当数量的钩码,使其重新平衡,重复多次。
4、将上述多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5、通过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现象
重新达到杠杆的平衡状态,杠杆处于匀速转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静止时的位置不一定是在水平位置。
实验材料
两个大小一样的泡沫塑料、两支温度计、小刀、两张大小一样的白纸和黑纸
实
验
方
法
和
过
程
1)在两块泡沫塑料上各挖一条槽,槽内分别放入一支温度计。
2)在一块泡沫塑料上覆盖黑纸,在另一块泡沫塑料上覆盖白纸。
3)将两块泡沫塑料放在阳光下。
4)过一会,观察记录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实验现象
黑纸覆盖的温度计温度上升得快,白纸覆盖的温度计温度上升得慢。
实验结论
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能力强。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测太阳高度
实验材料
太阳高度测量仪等
实
验
方
法
和
过
程
1、把太阳高度测量仪放在地面上,调节水平螺丝,使仪器成水平状。转动观察架,使太阳光穿过通光孔与投影屏上的圆完全重合。观察架上的箭头所指刻度,便是太阳高度。
2、小组分工合作,分别负责观察、检验、记录。
3、在3号杯口垫3号杯子有底,杯子下垫1个棋子,扣住高度相同的正在燃烧的蜡烛,记录蜡烛的燃烧时间。
4、在3号杯口垫3个棋子,扣住高度相同的正在燃烧的蜡烛,记录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现象
1号杯子里的蜡烛继续燃烧,2号杯子里的蜡烛熄灭。3号杯子下垫1个棋子、2个棋子、3个棋子,蜡烛的燃烧时间逐渐延长。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研究杠杆
实验材料
钩码、杠杆尺、铁架台
实
验
方
法
和
过
程
1、将杠杆尺、铁架台组装在一起。
2、若不平衡,可以调节两端螺母。
3、在杠杆尺两端不同的位置分别挂适当数量的钩码,使其重新平衡,重复多次。
4、将上述多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记录和测量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把观测内容及时记录在表格里。
4、分析记录数据。学生分析自己的记录数据,把发现的规律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
学生分析自己的记录数据,把发现的规律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
从日出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之后逐渐减小。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怎样才能平衡
实验材料
蜡烛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氧气耗光是蜡烛就熄灭了。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燃烧之谜
实验材料
酒精灯、铁片、三脚架、纸片、火柴、湿木条、石头
实
验
方
法
和
过
程
1、用火柴分别去点纸片和湿木条,观察现象。
2、把火柴和石头放在三脚架上的铁片上,用酒精灯加热铁片,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用火柴点纸片很容易着火,火柴点湿木条点不着。
记录人: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蜡烛会熄灭吗
实验材料
蜡烛、杯子、棋子等
实
验
方
法
和
过
程
1、形状、高度都相同的两个杯子,1号杯子无底,2号杯子有底。用两个杯子同时扣住高度相同的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现象。
2、3号杯子有底,杯子下垫1个棋子,扣住高度相同的正在燃烧的蜡烛,记录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名称
滑轮实验
实验材料
滑轮、测力计、钩码、细绳
实
验
方
法
和
过
程
1)组装好滑轮组实验装置。
2)直接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记下读数。
3)在绳子的一端系在横梁上,绳子的另一端挂在弹簧秤上,通过滑轮组装置匀速使钩码上升,记下数。
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发现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结论
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