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小学四年级数学工作效率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整数的四则运算(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量)▏沪教版、

表示工作效率的有 每分钟跳80个 每分钟跳75个.
①小亚每小时做60个纸鹤,那么她5小时能 工作效率
做多少个纸鹤?
②小亚每小时做60个纸鹤,那么她平均每分 工作量
钟做多少个纸鹤?
说一说
能否举些例子说一说生活中的工作效率
选一选
小巧他们进行了一场口算比赛,请 大家选一选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说一说
认一认
选一选
做一做 帮一帮
认一认
2005年1~5月份全国累计钢材产量大约为 14000万吨,平均每个月产钢2800万吨。
(1) 1~5月份 (2) 14000万吨 (3) 2800万吨
A.工作量 B.工作效率 C.工作时间
小丁丁跟小亚在比赛跳绳,小丁丁每分钟 跳了80个,3分钟跳了240个,小亚每分钟 跳了75个,4分钟跳了300个。小丁丁和小 亚一共跳了多少个?
1、小胖和小丁丁进行百米赛跑,小胖用时 25秒,小丁丁用时20秒。谁跑得快,为什么?
相同的路程,谁用时少,谁就跑得快。
2、一分钟口算比赛小巧做了30道,小亚做 了27道,你知道他们谁的做得快吗?
相同的时间,谁做得多,谁就做得快。
3、张阿姨做了1155个个维尼熊,李阿姨做了1188个个 维尼熊。谁做得快些?
A型:14000÷5=2800(张)
B型:10500÷3=3500(张)
B型
C型:12400÷4=3100(张)
工作量相同,工作时间越短,工作效率越(高)
帮一帮
同学们,我校要添置打印机办公设备,你们能用今 天学到的本领帮我校后勤袁主任出主意,选哪款?
以下3种打印机价格大约3000元左右,但打印的数量 不一样。请看下表:
四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部分学生在团队协作中仍需提高自己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4.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较为被动,需要教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如例题、练习题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在这个故事中,乌龟和兔子谁先到达终点呢?为什么?”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思考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接着,我提出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涉及到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呢?”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列表法、画图法、计算法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
分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相关公式。
沪教四年级上册数学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

第七讲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知识点】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典型例题】例2:(1)红星粮食加工厂6小时能磨出面粉5700千克,16小时能磨出面粉多少千克?(2)一个车间,原来15天生产台灯6150只,经过技术改造后,现在每天比原来多生产108只,现在每天生产多少只?例3:将题目补充完整,画出树状算图,再列式解答(1)小丁丁每小时能走4500米,,一共走了多少米?(2)一台织布机,,8小时可以织布多少米?例4:要求:①根据关系式画出树状算图②列式解答(1)双层火车每小时可行148千米,庞巴迪火车2小时可行332千米,庞巴迪火车每小时比双层火车多行多少千米?(2)小羊的体重是30千克,小猪的体重是小羊的2倍,小牛比小猪重了25千克,小牛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例5:下表记录了李师傅、王师傅、赵师傅制作玩具的情况。
(1)谁做的玩具做的快?他们做玩具的数量、时间都不一样,可以用什么来比?(2)李师傅、王师傅、赵师傅每天做玩具的数量都可称为______________(3)工作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效率=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工作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1、小红4天看书132页,她每天能看多少页?2、小胖每分钟能做32道口算题,他5分钟能做几道?3、陈阿姨每小时装配27个零件,装配432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4、一本书共有450页,乐乐6天看了154,乐乐每天看书多少页?多少天可以看完?5、李师傅3小时做81个零件,小明每小时做24个零件,李师傅和小明两人4小时共做多少个零件?6、李师傅三小时做81个零件,李师傅和小明两人1小时共做51个零件,小明每小时做多少个零件?7、小花猫跟妈妈去钓鱼,它和妈妈一共钓了33条鱼,其中妈妈钓的条数是小花猫的2倍,你知道小花猫和妈妈各钓了多少条鱼吗?【课后练习】1、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并列式计算。
4.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 沪教版

教案:4.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的含义,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学会运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之间的关系。
2. 运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家长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家务,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
2. 新课讲解:(1)讲解工作效率的概念,如定义、单位等。
(2)讲解工作时间的概念,如定义、单位等。
(3)讲解工作量的概念,如定义、单位等。
(4)引导学生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之间的关系。
3. 实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如:小明每小时可以完成5道题目,那么他在2小时内可以完成多少道题目?4.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之间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1. 工作效率:……2. 工作时间:……3. 工作量:……4. 关系:……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解决以下问题:……2. 请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巩固,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整数的四则运算(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量)▏沪教版

已知什么?求什么?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量
3)我们每年植树120棵,两年共种了多少棵树?
① 工作效率 ② 工作时间 ③ 工作量
工作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120×2=240(棵)
用手势选择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量
3)我们每年植树120棵,两年共种了多少棵树?
① 工作效率 ② 工作时间 ③ 工作量
哪台打印机打印的速度快?
36张 40张
甲工程队 5天 乙工程队 4天
哪个工程队修路的速度快?
修80米 修60米
张阿姨 李阿姨
2小时 3小时
14 5分钟
36张 40张
甲工程队 5天 乙工程队 4天
修80米 修60米
找出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 在暑假的两个月里,我们每个月捡了20节废电池, 一共捡了40节。
一本468页的书18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工作效率= 工作量÷工作时间 468÷18=26(页)
用手势选择
已知什么?求什么?
工作效率
工作量 工作时间
2)每小时浇了21桶水,63桶水共浇了多少小时?
① 工作效率 ② 工作时间 ③ 工作量
工作时间= 工作量÷工作效率 63÷21=3(小时)
用手势选择
想一想 甲作坊2小时生产240颗糖果,乙作坊2分钟
生产10颗糖果,问:哪个作坊的生产速度快? 哪个作坊的工作效率高?
5小时
她们每小时共做40面国旗,7:00-12:00 能完成160面国旗的生产任务?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0 ×5=200(面) 200>160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160 ÷ 40=4(小时) 5>4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160 ÷ 5=32(面) 40>32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指导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指导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致是专门多学生都发愁的问题,以下确实是为大伙儿分享的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期望对大伙儿有关心。
工作效率1、把握工作效率的概念。
2、明白得并把握工作效率、工作时刻与工作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3、能灵活运用“工作效率、工作时刻与工作量”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树状图与算法流程(正推和逆推)1、学会结合树状算图明白得正推、逆推的思想方法。
2、能将“正推和逆推”的思维方法用树状图表示。
3、能列综合算式表达正推和逆推的过程,正确运算输出的数。
4、能够结合生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能列综合算式表达正推和逆推的推算过程,解决实际问题,并能用逆推和正推的思想进行检验。
三步运算的式题和文字题1、明白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用递等式正确地运算三步式题。
3、能结合树状图将分步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4、把握三步运算文字题的摸索步骤和正确解三步运算的文字题。
运算定律1、把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2、能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使一些运算简便。
3、能依照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合理选择算法。
应用1、能结合树状算图明白得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思路。
2、能用“从条件或问题动身”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步骤。
3、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含有三个量的两步运算应用题。
观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打算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明白得的观看内容。
随机观看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味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小孩一边观看,一边提问,爱好专门浓。
我提供的观看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亮,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看,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看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关心幼儿学习正确的观看方法,即按顺序观看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重点观看,观看与说话相结合,在观看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看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模样的,有的小孩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四年级上册数学整数的四则运算(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树状算图与算法流程)沪教版

600
5
÷
105
+
600
5
÷
1
2 105
0
+
我们把上面形状像“树”的图,叫做树状算图。 可以借助树状算图分析问题。
小俊每分钟跳105下,小华5分钟能跳600下,小俊和小华 1分钟一共跳多少下?
(1)先算小华1分钟跳多少下。 600下
600 5
÷
?下
?
600 ÷ 5 = 120(下)
(2)再算小俊和小华1分钟一共跳多少下。
(1)先算小华1分钟跳多少下。
600 5
÷
? 600 ÷ 5 = 120(下)
(2)再算小俊和小华1分钟一共跳多少下。 105 120
+
105 + 120 = 225(下)
?
小俊每分钟跳105下,小华5分钟能跳600下,小俊和 小华1分钟一共跳多少下?
600 5 ÷
600 5 ÷
120
120
105 120
+
225
105 120
+
225
小俊每分钟跳105下,小华5分钟能跳600下,小俊和 小华1分钟一共跳多少下?
600 5 ÷ 120
105 120
+
600 5
÷
综合算式:
105 + 600÷5
120
= 105 + 120
= 225 (下)
105 答1:20小俊和小华1分钟一共跳225下。
+
225
225
(1)解决一个问题;(将相应的条件与问题连起来) (2)将讨论结果填写在学习单上;(列出综合算式) (3)请小组长汇报交流。
条件: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数学4.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数学4.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三个概念进行教学。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工作效率的概念,学会计算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工作效率的概念,能够运用工作效率计算工作时间和工作量。
2. 学会运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2. 如何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个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之间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数学4.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
2. 板书内容: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的概念、关系及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的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
2. 提高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之间的更深层次关系。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够掌握。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是否积极回答问题。
4. 课后作业的难度是否适中,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让学生掌握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