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分类及作用特点
胰岛素的种类及作用特点模板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预混30R)-诺和灵30R
包含30%可溶性生物合成胰岛素 及70%精蛋白生物合成胰岛素
起始作用时间:0.5小时
最大作用时间:2至8小时
作用维持时间:24小时
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 30
胰岛素 氨基酸位点 人胰岛素 猪胰岛素 牛胰岛素 赖脯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 地特胰岛素 甘氨酸 赖氨酸14-C脂肪 酸 丙氨酸 缬氨酸 赖氨酸 天冬氨酸 苏氨酸-精氨 酸-精氨酸 × 脯氨酸 A8 苏氨酸 A10 异亮氨酸 A21 天冬酰胺 B28 脯氨酸 B29 赖氨酸 B30 苏氨酸 丙氨酸 丙氨酸
c.缺点是注射后10分钟内不进食将导致低血糖,且发生时间比普通人 胰岛素早。
门冬胰岛素(诺和锐® )
胰岛素制剂
门冬胰岛素
起效时间
10~15min
峰值时间
1~2h
作用持续时间
4~6h
赖脯胰岛素-优泌乐
胰岛素制剂 起效时间 峰值时间 作用持续时间
赖脯胰岛素
10~15min
1~1.5h
4~5h
短效胰岛素
胰岛细胞的种类
细胞种类 (主要类型) A细胞() 约占胰岛细胞 总数的% 20% 胰高血糖素 分泌物
B细胞()
D细胞() F细胞(PP)
75%
3-5% <2%
胰岛素、C肽及胰岛素原
生长抑素及小量胃泌素 胰多肽
胰岛素的结构
S S
A链
GLy LIe Val Glu GLn Cys Cys Thr Ser Lle Cys Ser Leu Tyr Gln Leu Glu Asn Tyr Cys Asn
胰岛素长效、中效、短效分类

胰岛素分类胰岛素根据作用时间又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等剂型。
1、超短效胰岛素:起效时间为15分钟,作用高峰30~45分钟,持续时间约2~4小时如:诺和锐(门冬胰岛素)和优泌乐(赖脯胰岛素)2、短效胰岛素:是最常用的一种普通胰岛素,为无色透明液体,皮下注射后的起效时间为20~30分钟,作用高峰为2~4小时,持续时间6~8小时,短效和超短效胰岛素均需三餐前皮下注射,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
短效胰岛素可静脉给药。
如:诺和灵R(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和优泌林R(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3、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又叫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为1.5~4小时,作用高峰4~12小时,持续时间约14~20小时。
如:诺和灵N(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和优泌林N(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4、长效胰岛素也叫精蛋白锌胰岛素,也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3~4小时,作用高峰14~20小时,持续时间约24~36小时,如:精蛋白锌胰岛素、甘精胰岛素5、为了适应进一步的需要,进口胰岛素又将其中的短效制剂和中效制剂(R和N)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产生作用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的预混胰岛素。
如诺和灵30R(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 ))、诺和灵50R(精蛋白生物合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50R))、优泌林70/30(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
30R是指将30%的短效R与70%的中效N胰岛素混合;50R是指短效R和中效N各占50%。
上述药物起效时间均为30分钟,达峰时间为2~8小时,持续时间为24小时。
胰岛素分类及作用机制简介

胰岛素分类及作用机制简介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在机体内发挥着调节血糖水平的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胰岛素的分类以及其作用机制。
I. 胰岛素分类1. 依源泵分析-自源性胰岛素与外源性胰岛素自源性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内源胰岛素,其合成、储存和分泌均由机体自身调节。
而外源性胰岛素则是由外部补充的胰岛素,通常以注射剂的形式使用。
2. 依工艺分类-天然胰岛素、合成胰岛素与基因重组胰岛素天然胰岛素是从动物(如猪、牛)的胰腺中提取得到的,与人体胰岛素结构相似。
合成胰岛素则是通过人工合成得到,结构与天然胰岛素一致。
基因重组胰岛素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胰岛素基因导入微生物或细胞表达,然后进行纯化和合成。
II. 胰岛素作用机制胰岛素通过多种方式调节机体血糖水平,下面将介绍其作用机制:1. 促进葡萄糖转运胰岛素能够促进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体的激活,增强葡萄糖进入细胞内的能力,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 促进糖的合成与储存胰岛素能够促进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糖原的合成与储存,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3. 抑制葡萄糖生成胰岛素通过抑制肝脏中糖异生相关酶的活性,降低葡萄糖的合成速率,从而减少肝脏对血液中糖的贡献。
4. 促进脂肪合成与抑制脂肪分解胰岛素能够刺激脂肪细胞中的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并抑制脂肪分解酶的活性,从而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组织中游离脂肪酸的产生。
5. 蛋白质合成与氨基酸吸收胰岛素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肌肉组织对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同时抑制蛋白质降解,维持良好的氮平衡。
总结:胰岛素根据来源和工艺可分为自源性胰岛素和外源性胰岛素,以及天然胰岛素、合成胰岛素和基因重组胰岛素。
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转运、促进糖的合成与储存、抑制葡萄糖生成、促进脂肪合成与抑制脂肪分解,以及促进蛋白质合成与氨基酸吸收等多种机制来调节血糖水平。
了解胰岛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其重要性及临床应用。
胰岛素分类及作用特点.

2020/3/9
胰岛素的结构
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双链多肽 激素.
A链: 21个氨基酸; B链:30个氨基酸 A链与B链由三条二硫键连接而成
2020/3/9
胰岛素的分类 根据来源分类: 牛胰岛素 猪胰岛素 人胰岛素
超短效胰岛素:Lispro(Humalog) 1、超短效胰岛素:有优泌乐(赖脯胰岛素)和诺和锐 (门冬胰岛素)等。注射后吸收快,10~20分钟起效, 40分钟为作用高峰,作用持续时间4~6小时,皮下 注射后可随即进餐。
诺和锐是由天门冬氨酸替代人胰岛素分子B链第28位 的脯氨酸;优泌乐是将胰岛素B链28位的脯氨酸与29位 赖氨酸对换,重组成一种人胰岛素类似物。
长效胰岛素一般不单用,常与短效胰岛素合用,不 能肌肉或静脉注射
2020/3/9
5、预混胰岛素:是将短效与中效胰岛素按不同比例 (30/70、 50/50、70/30)预先混合的胰岛素制剂,如诺 和灵30R为30%诺和灵R与70%诺和灵N预先混合的胰 岛素。选择30/70或50/50、70/30是根据病人早餐后及 午餐后血糖水平来决定早餐前一次剂量皮下注射; 根据病人晚餐后及次日凌晨血糖水平来决定晚餐前 皮下注射剂量.
胰岛素分类及作用特点
李鸿霞
胰岛素未发现前,对1型糖尿病束手无策,病人听天由命。 ◇1921年,Fredrick G. Banting(1891~1941)和Charles H. Best(1899~1978)发现了胰岛素,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 生理学奖,是糖尿病治疗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迄今为止,任何药物都不能替代胰岛素对糖尿病的治疗 作用,有糖尿病学家提出,胰岛素的用量的多少是一个国 家糖尿病治疗水平高低的标志。
胰岛素的分类及合理使用

胰岛素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摘要】胰岛素的合理使用,提高患者的使用效率和疗效。
本文从胰岛素的分类、特点、适应症及注意事项出发,探讨胰岛素的合理使用,增加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胰岛素;分类;合理使用【中图分类号】R4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162-02胰岛素于1921由加拿大外科医生班廷(Banting)和拜斯特(Best)从狗的胰腺中提取出来的,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拯救了无数的糖尿病患者的命运。
目前胰岛素制剂的研制开发进展迅速,临床上胰岛素的种类繁多,现结合我院胰岛素品种,就临床常用胰岛素的种类和合理使用进行阐述。
1.胰岛素的分类1.1 根据胰岛素的来源和化学结构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1.1.1动物胰岛素主要来源于猪和牛的胰脏,其结构组成与人胰岛素有一定差别,主要有中性胰岛素、精蛋白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等。
1.1.2人胰岛素是通过基因工程由酵母菌或大肠杆菌合成,结构与人体内的胰岛素完全一致,主要有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等。
1.1.3人胰岛素类似物是通过将人胰岛素的结构略加改变,以求达到超短效和长效的目的,主要有甘精胰岛素、赖脯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等。
1.2 根据胰岛素起效快慢、活性达峰时间及作用持续长短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等。
1.2.1超短效胰岛素主要有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等,皮下注射后15~30分钟开始起效,最大作用时间1~2小时,持续时间3~4小时,一般注射之后患者需即刻开始吃饭。
1.2.2短效胰岛素主要有普通胰岛素、中性胰岛素和重组人胰岛素等,皮下注射后20~30分钟开始起效,最大作用时间1~3小时,持续时间5~8小时,空腹注射迅速吸收,主要用来控制餐后血糖。
1.2.3中效胰岛素主要有低精蛋白胰岛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等,只能用于皮下注射,注射后1~2小时开始起效,最大作用时间4~12小时,持续时间18~24小时,主要用于控制空腹血糖和两餐间血糖。
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进展

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进展摘要:胰岛素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可有效促进糖脂代谢、蛋白质代谢以及钾离子内流等,临床应用广泛。
目前,胰岛素的临床应用形式较多,但多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应用。
本文综述了胰岛素的种类以及临床应用进展。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65-02胰岛素是一种由2条肽链通过2个二硫键联合所形成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可调节机体蛋白质代谢、糖脂代谢以及钾离子内流等,多用于糖尿病的治疗[1-3]。
目前,胰岛素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专业制剂,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据统计,临床应用的胰岛素已经40余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2]。
本文就胰岛素的分类以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飨读者。
1 胰岛素的分类及特点1.1 按照来源分类。
按照胰岛素的来源,可将胰岛素分为人胰岛素、动物胰岛素以及胰岛素类物三类。
其中,药用动物胰岛素主要包括牛胰岛素和猪胰岛素两类,主要是从牛或者猪的胰腺中提取纯化而得,主要成分包括胰多肽、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聚合体、胰岛素原等[2,3]。
猪胰岛素仅在b链的第30位氨基酸不同于人胰岛素,而牛胰岛素则有3个氨基酸不同于人胰岛素。
其分离主要是经凝胶过滤处理以及离子交换色谱法进行纯化[4]。
目前已经分离出单峰胰岛素以及单组分胰岛素,价格低廉并且疗效确切。
其中单峰胰岛素主要是经过凝胶过滤之后所制成的,能够显著降低胰岛素原含量,但无法去除其中的衍生物以及胰多肽类物质,经过离子纯化可得单组份胰岛素。
而人胰岛素则可分为半合成人胰岛素以及生物合成胰岛素两类。
其中,生物胰岛素又可以分为中性或者可溶性的单组分胰岛素,主要经重组dna技术合成,半合成胰岛索主要是以猪胰岛素为原料经修饰后合成的[3,4]。
目前临床应用的胰岛素多为胰岛素类似物,也是经重组dna技术所合成的。
人胰岛素通过序列修饰获得类似于胰岛素的物质,临床目前常应用的有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以及甘精胰岛素等。
不同胰岛素分类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快速作用型胰岛素可迅速降低血糖长效作用型胰岛素可持续维持血糖稳定

不同胰岛素分类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快速作用型胰岛素可迅速降低血糖长效作用型胰岛素可持续维持血糖稳定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重要激素,它在调节血糖水平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胰岛素的作用时效,胰岛素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如快速作用型胰岛素和长效作用型胰岛素。
不同胰岛素分类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是不同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它们的作用机制和对血糖的影响。
一、快速作用型胰岛素快速作用型胰岛素,也被称为短效胰岛素,其主要特点是起效迅速,作用持续时间较短。
这类胰岛素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就能够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对血糖产生效应。
快速作用型胰岛素的胰岛素分子结构与人体自然分泌的胰岛素非常相似,因此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利用度。
快速作用型胰岛素主要通过促进葡萄糖的进入细胞、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抑制葡萄糖的生成等方式调节血糖。
它在进餐前注射,能够较好地控制餐后高血糖的发生。
当餐食进入体内后,快速作用型胰岛素能够迅速将血糖水平降低到正常范围,使血糖浓度保持在理想水平,并维持血糖稳定。
二、长效作用型胰岛素长效作用型胰岛素,也被称为基础胰岛素或缓释胰岛素,其主要特点是起效时间较长,能够持续维持血糖稳定。
长效作用型胰岛素在注射后会逐渐释放,提供持续而稳定的胰岛素效应。
这类胰岛素的持续时间较长,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内的胰岛素需求,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
长效作用型胰岛素通过模拟人体胰岛素的分泌模式,逐渐释放胰岛素,以满足人体全天候的胰岛素需求。
它主要对肝脏进行作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葡萄糖的生成,减少肝脏释放新的葡萄糖进入血液,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长效作用型胰岛素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空腹血糖的升高和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维持血糖水平的平稳。
综上所述,不同胰岛素分类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是不同的。
快速作用型胰岛素能够迅速降低血糖,适用于餐前注射,能够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的发生;而长效作用型胰岛素能够持续维持血糖稳定,适用于全天候的胰岛素需求,可以有效控制空腹血糖升高和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胰岛素长效中效短效分类

胰岛素分类胰岛素根据作用时间又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等剂型。
1、超短效胰岛素:起效时间为15分钟,作用高峰30~45分钟,持续时间约2~4小时如:诺和锐(门冬胰岛素)和优泌乐(赖脯胰岛素)2、短效胰岛素:是最常用的一种普通胰岛素,为无色透明液体,皮下注射后的起效时间为20~30分钟,作用高峰为2~4小时,持续时间6~8小时,短效和超短效胰岛素均需三餐前皮下注射,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
短效胰岛素可静脉给药。
如:诺和灵R(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和优泌林R(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3、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又叫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为1.5~4小时,作用高峰4~12小时,持续时间约14~20小时。
如:诺和灵N(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和优泌林N(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4、长效胰岛素也叫精蛋白锌胰岛素,也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3~4小时,作用高峰14~20小时,持续时间约24~36小时,如:精蛋白锌胰岛素、甘精胰岛素5、为了适应进一步的需要,进口胰岛素又将其中的短效制剂和中效制剂(R和N)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产生作用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的预混胰岛素。
如诺和灵30R(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诺和灵50R(精蛋白生物合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50R))、优泌林70/30(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
30R是指将30%的短效R与70%的中效N胰岛素混合;50R是指短效R和中效N各占50%。
上述药物起效时间均为30分钟,达峰时间为2~8小时,持续时间为24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合成 0.5 1~3
持续 6~8 5~7 6~8 5~7
中效胰岛素
作 用 时 间 (h)
制 剂 名 称 来 源起始最强持续
中性鱼精蛋白锌 动 物 3~4 8~12 8~24
胰岛素(NPH)
(万苏林)
诺和灵N
基因合成 2.5 4~12 16~24
优泌林N
基因合成 2.5 4~12 16~24
预混制剂
超短效胰岛素:Lispro(Humalog) 1、超短效胰岛素:有优泌乐(赖脯胰岛素)和诺和锐 (门冬胰岛素)等。注射后吸收快,10~20分钟起效, 40分钟为作用高峰,作用持续时间4~6小时,皮下 注射后可随即进餐。
诺和锐是由天门冬氨酸替代人胰岛素分子B链第28位 的脯氨酸;优泌乐是将胰岛素B链28位的脯氨酸与29位 赖氨酸对换,重组成一种人胰岛素类似物。
猪胰岛素:自猪胰腺提取而来,分子中仅有一个氨基酸与人 胰岛素不同,因此疗效比牛胰岛素好,副作用也比牛胰岛素 少。目前国产胰岛素多属猪胰岛素。
人胰岛素:人胰岛素并非从人的胰腺提取而来,而是通过基 因工程生产,纯度更高,副作用更少,但价格较贵。进口的 胰岛素均为人胰岛素。国内日前也渐渐开始具有生产人胰岛 素的能力了。
胰岛素的携带
如果需要长途携带,可将胰岛素装在专用的盒子里 ,到达目的地后再放入冷藏箱中。在运输过程中不 能剧烈震动,因为胰岛素的分子结构中的二硫键会 出现断裂,从而破坏其生物活性,导致药效丧失。 坐飞机时应随身携带。
超长效胰岛素
德谷胰岛素
2、开瓶后,由于注射液已经与外界接触,不在密闭的 环境下,冰箱有脱水作用,反而不利药品保存。
3、使用中的胰岛素可以室温保存。温度不超过30度, 可保存28天,开封使用后的胰岛素不必再放入冰箱 冷藏,而且反复放入取出,如果针头未取下,胰岛 素药液在热胀冷缩过程中会吸入空气形成气泡,造 成注射量不准。因此,每次使用胰岛素笔注射完成 后,只需将针头取下,室温保存即可。
。2、短效胰岛素:有猪和人胰岛素两种。诺和灵R 、优泌林R和甘舒霖R为人胰岛素。
本品注射后30分钟开始作用,最大作用时间在2~4小 时,持续时间6~8小时,外观清亮透明,可用于皮下、 肌肉注射及静脉点滴.
一般在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主要控制餐后高血糖。
3、中效胰岛素:有诺和灵N,优泌林N和甘舒霖N。 本品注射后1.5小时起效,4~12小时达到最大效应, 全部作用持续时间大约24小时。作用持续时间的长 短与注射的剂量有关。中效胰岛素可以和短效胰岛 素混合注射,亦可以单独使用。中效胰岛素每日注 射一次或两次,应根据病情决定。
绝不可直接注入静脉或肌肉。因为本品为混悬液。
给药后半小时起效,2--8小时达到最大效应,全部的 作用持续时间最长可达24小时。
短效胰岛素
作 用 时 间(h)
制 剂 名 称 来 源 起始 最强
正规胰岛素(RI)动 物 0.5 2~4
万苏林合成 0.5 1~3
优泌林R
长效胰岛素一般不单用,常与短效胰岛素合用,不 能肌肉或静脉注射
5、预混胰岛素:是将短效与中效胰岛素按不同比例 (30/70、 50/50、70/30)预先混合的胰岛素制剂,如诺 和灵30R为30%诺和灵R与70%诺和灵N预先混合的胰 岛素。选择30/70或50/50、70/30是根据病人早餐后及 午餐后血糖水平来决定早餐前一次剂量皮下注射; 根据病人晚餐后及次日凌晨血糖水平来决定晚餐前 皮下注射剂量.
按作用时间分类
◇超短效胰岛素 ◇短效胰岛素 ◇中效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
胰岛素分子间易形成二聚体,这种 二聚作用构成了胰岛素自身聚合的 基础。胰岛素只有单体才能穿过毛 细血管被吸收,而多聚体必须解离 后才能吸收,因此,解离过程成为 胰岛素吸收的限速步骤。经过以上 结构改变的结果是生物活性没有改 变,但自我聚合能力低于人胰岛素, 更易于人体吸收。
胰岛素未发现前,对1型糖尿病束手无策,病人听天由命。 ◇1921年,Fredrick G. Banting(1891~1941)和Charles H. Best(1899~1978)发现了胰岛素,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 生理学奖,是糖尿病治疗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迄今为止,任何药物都不能替代胰岛素对糖尿病的治疗 作用,有糖尿病学家提出,胰岛素的用量的多少是一个国 家糖尿病治疗水平高低的标志。
根据胰岛素浓度分类 U-40:40单位/毫升 U-100:100单位/毫升,常专用于胰岛素笔。 国内胰岛素均为40单位/毫升, 国外胰岛素则两种都有。患者在用注射器抽取
胰岛素之前必需搞清楚自己使用的是哪种浓度胰岛 素,否则后果严重。
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有不同的用途:
U-40用于常规注射 U-100主要用于胰岛素笔
长效胰岛素
作 用 时 间(h) 制 剂 名 称 来源 起 始 最 强 持 续 鱼精蛋白锌 动物 3~4 14~20 30~36 胰岛素(PZI) 特慢胰岛素悬液 动物 1.5 16~18 30~36
使用中的胰岛素不用放冰箱
1、在使用胰岛素30R注射剂时,用前要要摇动混匀; 例诺和灵30R为可溶性人胰岛素30%,低精蛋白锌人 胰岛素70%,如果用前不摇匀,就可能使低精蛋白锌 人胰岛素沉积于注射器下方,且影响疗效。如果开 启后再放入冰箱,也会加速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沉 积。
可皮下或肌肉注射,但不可静脉注射。
中效胰岛素是混悬液,抽取前应摇匀。
4、长效胰岛素(包括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如来得时( 甘精胰岛素)、诺和平(地特胰岛素),本品一般为每 日傍晚注射,起效时间为1.5小时,作用可平稳保持 24小时左右,且不易发生夜间低血糖,体重增加的 不良反应亦较少;
国产长效胰岛素是鱼精蛋白锌猪胰岛素,早已在临 床使用。本品注射后4小时开始起效,8~12小时为 作用高峰,持续时间约24小时,其缺点是药物吸收 差,药效不稳定。
作 用 时 间(h) 制 剂名称 来 源 起 始 最 强 持 续 诺和灵30R 基因合成 0.5 2~8 24 (70% Protaphane,30% Actrapid) 优泌林70 基因合成 0.5 2~8 24 (70%Humulin N, 30%Humulin R) 诺和灵50R 基因合成 0.5 2~8 24 (50% Protaphane, 50% Actrapid)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是弗雷德里克.班廷的诞 辰
胰岛素的结构
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双链多肽 激素.
A链: 21个氨基酸; B链:30个氨基酸 A链与B链由三条二硫键连接而成
胰岛素的分类
根据来源分类: 牛胰岛素 猪胰岛素 人胰岛素
牛胰岛素:自牛胰腺提取而来,分子结构有三个氨基酸与人 胰岛素不同,疗效稍差,容易发生过敏或胰岛素抵抗。动物 胰岛素唯一的优点就是价格便宜。患者可以轻松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