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物化学实验参考答案资料

合集下载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生物化学领域的相关概念和实验方法,
进一步理解生物化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
本次实验使用的材料包括:
- 细胞培养基
- 细胞培养皿
- 细胞培养酶
- 试剂盒
实验方法如下:
1. 预先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2. 将细胞培养基倒入细胞培养皿中。

3. 加入适量的细胞培养酶,并将细胞悬浮均匀。

4. 将细胞培养皿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5. 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观察和记录,得出以下实验结果:
- 细胞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和分裂。

- 细胞培养基的组成对细胞生长有重要影响。

- 细胞培养酶可以加速细胞生长和增加细胞数量。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生物化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细胞培养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疾病治疗和生物学研究等领域。

参考文献
1. Smith, A. et al. (2010). Cell culture techniques. In: Methods in Cellular Toxicology.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pp. 45-63.
注意事项
在报告中引用的内容必须能够被确认,并避免法律纠纷。

本文档仅为参考资料,不得用于商业目的或作为专业性报告的替代品。

生物化学实验习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生物化学实验习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生物化学实验习题及参考答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生物化学实验习题及解答一、名词解释1、pI;2、层析;3、透析;4、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5、蛋白质变性;6、复性;7、Tm 值;8、同工酶;9、Km值; 10、DNA变性;11、退火;12、增色效应二、基础理论单项选择题1、用下列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哪一种方法需要完整的肽键()A、双缩脲反应B、凯氏定氮C、紫外吸收D、羧肽酶法2、下列哪组反应是错误的()A、葡萄糖——Molish反应B、胆固醇——Libermann-Burchard反应C、色氨酸——坂口(Sakaguchi)反应D、氨基酸——茚三酮反应3、Sanger试剂是()A、苯异硫氰酸B、2,4-二硝基氟苯C、丹磺酰氯D、-巯基乙醇4、肽键在下列哪个波长具有最大光吸收()A、215nmB、260nmC、280nmD、340nm5、下列蛋白质组分中,哪一种在280nm具有最大的光吸收()A、色氨酸的吲哚基B、酪氨酸的酚环C、苯丙氨酸的苯环D、半胱氨酸的硫原子6、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是根据各种蛋白质()A、在一定pH值条件下所带的净电荷的不同B、分子大小不同C、分子极性不同D、溶解度不同7、蛋白质用硫酸铵沉淀后,可选用透析法除去硫酸铵。

硫酸铵是否从透析袋中除净,你选用下列哪一种试剂检查()A、茚三酮试剂B、奈氏试剂C、双缩脲试剂D、Folin-酚试剂8、蛋白质变性是由于()A、一级结构改变B、亚基解聚C、空间构象破坏D、辅基脱落9、用生牛奶或生蛋清解救重金属盐中毒是依据蛋白质具有()A、胶体性B、粘性C、变性作用D、沉淀作用10、有关变性的错误描述为()A、蛋白质变性后,其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改变B、蛋白质变性后,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改变C、加热、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可以引起蛋白质变性D、变性蛋白质粘度增加,易被酶水解,易沉淀11、双链DNA热变性后()A、黏度下降B、沉降系数下降C、浮力密度下降D、紫外吸收下降12、酶的活化和去活化循环中,酶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位点通常在酶的哪一种氨基酸残基上()A、天冬氨酸B、脯氨酸C、赖氨酸D、丝氨酸13、在生理条件下,下列哪种基团既可以作为H+的受体,也可以作为H+的供体()A、His的咪唑基B、Arg的胍基C、Cys的巯基D、Trp的吲哚基三、填空1、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色物质,而其他氨基酸与茚三酮产生()色的物质。

生物化学实验参考资料

生物化学实验参考资料

1.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双缩脲法),(紫外吸收法),(Folin-酚试剂法(或Lowry法))和(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

2.CAT即过氧化氢酶能把H2O2分解为H2O和O2,其活性大小以(以一定时间内分解的H2O2量)来表示,当CAT与H2O2反应结束,再用(碘量法)测定未分解的H2O2。

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载体的一种区带电泳,这种凝胶是由(Acr)和交联剂(Bis)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而成。

化学聚合法一般用来制备(分离)胶,其自由基的引发剂是(Ap),催化剂是(TEMED);光聚合法适于制备大孔径的(浓缩)胶,催化剂是(核黄素)。

4.层析技术按分离过程所主要依据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可分成以下几种:(吸附层析),(分配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和(亲和层析)。

5.使用离心机离心样品前,必须使离心管(等重)且对称放入离心机。

6.米氏常数可近似表示酶和底物亲合力,Km愈小,表示E对S的亲合力愈(大),Km愈大,表示E对S的亲合力愈(小)。

7.分光光度计在使用之前必须预热,注意预热及样品槽空时必须(打开)样品池翻盖。

8.CAT是植物体内重要的酶促防御系统之一,其活性高低与植物的(抗逆性)密切相关。

9.纸层析实验中,滤纸及其结合水形成固定相,有机溶剂为流动相。

10.聚丙烯酰胺凝胶是是由Acr和交联剂Bis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在具有自由基团体系时,两者就聚合。

引发产生自由基的方法有两种:(化学法)和(光聚合法)。

11.层析技术按按固定相的使用形式进行分类,可分成以下几种:(柱层析),(纸层析),(薄层层析)和(薄膜层析)。

1、电泳: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的现象。

2、同工酶:指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

3、分配层析法:用物质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混合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一种实验方法。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最新)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最新)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最新)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是血糖的主要来源?A. 糖异生B. 糖酵解C. 糖原分解D. 葡萄糖吸收E. 脂肪分解答案:D解析: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吸收后的葡萄糖。

糖异生、糖酵解和糖原分解也是血糖的来源,但不是主要来源。

2. 下列哪种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最敏感?A. ASTB. ALTC. LDHD. CKMBE. ALP答案:D解析: 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最为敏感,通常在发病后46小时内开始升高。

3. 下列哪种指标最能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A. ALTB. ASTC. ALPD. GGTE. Alb答案:E解析:白蛋白(Alb)是肝脏合成的主要蛋白质,其水平最能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

4. 下列哪种物质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最佳指标?A. 尿素氮B. 肌酐C. 尿酸D. 胆红素E. 葡萄糖答案:B解析:肌酐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最佳指标,因其生成速度相对恒定,且不受饮食影响。

5. 下列哪种酶在肝脏疾病中特异性最高?A. ALTB. ASTC. ALPD. GGTE. LDH答案:A解析: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肝脏疾病中特异性最高,尤其在急性肝炎中显著升高。

二、填空题1. 血糖的正常参考范围是 ________。

答案:3.96.1 mmol/L2. 血清肌酐的正常参考范围是 ________。

答案:男性53106 μmol/L,女性4497 μmol/L3.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表示________。

答案:表示患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4. 血清总胆固醇的正常参考范围是 ________。

答案:3.15.2 mmol/L5. 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参考范围是 ________。

答案:3550 g/L三、名词解释1. 血糖答案: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是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生物化学实验试题答案

生物化学实验试题答案

生物化学实验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生物化学中,下列哪项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A. 线粒体B. 核糖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答案:B2.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包含哪种化学基团?A. 磷酸基团B. 硫醇基团C. 氨基基团D. 羧基答案:B3. 在生物体内,三羧酸循环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产生能量B. 合成蛋白质C. 合成核酸D. 合成脂类答案:A4. DNA复制过程中,哪个酶负责连接Okazaki片段?A. DNA聚合酶IB. DNA聚合酶IIIC. DNA连接酶D. DNA酶I答案:C5. 细胞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是什么?A. NAD+B. FADH2C. 氧气D. 二氧化碳答案:C二、填空题1. 蛋白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种氨基酸构成的20种标准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答案: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编码氨基酸、非编码氨基酸2. 核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含有核糖的___________,一类是含有脱氧核糖的___________。

答案:RNA、DNA3. 糖酵解过程中,一分子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___________,最终产生___________分子ATP(不考虑后期氧化过程)。

答案:丙酮酸、44. 生物体内的信号传导通常通过一系列的级联反应实现,这种级联反应被称为___________。

答案:信号转导途径5. 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中,每次循环会释放一个___________分子,并缩短脂肪酸链两个碳原子。

答案:乙酰辅酶A三、简答题1. 请简述酶的动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答:酶的动力学特性通常通过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来描述,包括最大速率(Vmax)和Michaelis常数(Km)。

Vmax表示在饱和底物浓度下酶催化反应的最大速率,Km则是底物浓度在Vmax一半时的值。

酶活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抑制剂和激活剂的存在等。

生物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A. 氨基酸B. 核苷酸C. 肽键D. 羧基答案:B2. 酶促反应中,酶的作用是:A. 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B.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 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D. 改变反应的平衡点答案:B3. DNA复制过程中,哪种酶负责解开双螺旋结构?A. DNA聚合酶B. DNA连接酶C. 拓扑异构酶D. 解旋酶答案:D4. 哪种维生素是辅酶A的组成部分?A. 维生素AB. 维生素B1C. 维生素B2D. 维生素B5答案:D5.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脂肪酸?A. 硬脂酸B. 油酸C. 亚油酸D. 葡萄糖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_________的线性排列。

答案:氨基酸2. 脂肪酸根据饱和度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3. 糖酵解过程中,1分子葡萄糖分解产生_________分子ATP。

答案:24. 核酸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DNA、RNA5. 细胞色素c是一种_________。

答案:蛋白质6.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_________的前体物质。

答案:类固醇激素7.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它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答案:rRNA、蛋白质8.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9.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上能够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反应的_________区域。

答案:特定10. 蛋白质的变性是指蛋白质_________的改变,导致其失去原有的生物学功能。

答案:空间结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DNA复制的半保留机制。

答案:DNA复制的半保留机制是指在DNA复制过程中,每个新合成的DNA分子都包含一条亲本链和一条新合成的互补链。

生物化学实验的答案完整版

生物化学实验的答案完整版

生物化学实验的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生物化学实验的答案一、理论考试部分1.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时,点样的一端应靠近电极的哪一端为什么2.答:负极。

因为血清中各种蛋白质在PH为的环境中均带负电,根据同性相吸,异性相斥原理,点样端在负极时蛋白质向正极泳动从而实现蛋白质分离。

3.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含量时,设置空白对照管的意义是什么?答:空白对照是为了排除溶剂对吸光度的影响。

溶液的吸光度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但是作为溶剂也能吸收,反射和透射一部分的光,因此必须以相同的溶剂设置对照,排除溶剂对吸光度的影响。

4.简述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原理?答:血清蛋白中各种蛋白质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着与自身电荷相反的方向涌动,而各种蛋白质等电点不同,且在PH为时所带电荷不同,分子大小不等,形状各有差异,所以在同一电泳下永动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5.何谓R f值?影响R f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Rf是原点到层析中心的距离与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之比。

Rf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有关,6.什么是盐析盐析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吗一般我们用什么试剂做盐析的实验答:盐析是指当溶液中的中性盐持续增加时,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当中性盐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

盐析不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

一般用饱和硫酸铵溶液进行盐析。

7.简述DNS法测定还原糖浓度的实验原理?答:还原糖与DNS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而DNS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3-氨基-5硝基水杨酸颜色的深浅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测出溶液的吸光度,通过查对标准曲线可计算出3-氨基-5硝基水杨酸的浓度,从而得出还原糖的浓度。

8.依据我们所做的实验,说明影响蛋白质沉淀的因素是什么影响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是什么沉淀和变性有何联系答:水溶液中的蛋白质分子由于表面形成水化层和双电层从而形成稳定的亲水胶体颗粒,在一定的理化因素影响下蛋白质颗粒因失去电荷和脱水而沉淀。

生物化学检验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检验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检验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与胃癌关系较小的肿瘤标志物是A、CA242B、CEAC、CA19-9D、CA50E、PSA正确答案:E2、甲状腺合成T3、T4的过程中摄取与活化的元素是A、碘B、铁C、钙D、镁E、磷正确答案:A3、以下物质中不影响人血浆中晶体渗透压的是A、氯B、蛋白质C、葡萄糖D、尿素E、钠正确答案:B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Apo-AⅠ和Apo-B与AS和CHD关系最密切B、Apo-AⅠ是LDL的主要载脂蛋白C、Apo-AⅠ在AS和CHD时下降D、Apo-B在AS和CHD时增高E、Apo-B不是HDL的主要载脂蛋白正确答案:B5、患者男,50岁。

频渴、多尿,近六个月体重减轻,视力下降。

检测空腹血糖8.0mmol/L,如果诊断为糖尿病,下列选项不属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的是A、多尿、多饮和无原因的体重减轻B、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C、空腹胰岛素水平>15.6U/L(CLIA法)D、OGTT检时,2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2hPG)>=11.1mmol/L(200mg/dl)E、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FVPG)>=11.1mmol/L(126mg/dl)正确答案:C6、下列何种情况血清AFP一般不升高A、原发性肝癌B、产妇分娩后C、妊娠妇女D、新生儿E、急性肝炎正确答案:B7、随机误差的特点不包括A、数据量呈正态分布B、可预测性C、可正可负D、误差没有一定的大小E、误差没有一定的方向正确答案:B8、LDL所含主要载脂蛋白为A、ApoA IB、ApoA IIC、ApoB100D、ApoC IE、ApoC II正确答案:C9、血浆结合钙主要是指A、磷酸氢钙B、与白蛋白结合的钙C、柠檬酸钙D、与球蛋白结合的钙E、红细胞膜上附着的钙正确答案:B10、可用于诊断微小心肌损伤的心肌标志物是A、CKB、CK-MBC、LDD、MbE、cTn正确答案:E11、胰腺疾病诊断的指标不包括A、尿淀粉酶B、血清淀粉酶C、脂蛋白脂酶D、胰蛋白酶E、脂肪酶正确答案:C12、空腹血浆葡萄糖A、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的指标B、用于糖尿病诊断和筛查的指标C、诊断糖尿病诊断和筛查的指标D、用于评价血糖控制效果的指标E、反映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指标正确答案:B13、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B、是最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C、可分为HbA1a、HbA1b、HbA1cD、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常规监测指标E、反映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正确答案:B14、用于确诊实验的分析方法,必须有较高的A、诊断特异性B、实验的总有效率C、阳性结果的预示值D、诊断灵敏度E、阴性结果的预示值正确答案:A15、某蛋白的等电点为4.8~4.85,它在pH8.6的缓冲液中A、无法确定B、带负电荷C、电中性D、不带电荷E、带正电荷正确答案:B16、肝脏清除胆固醇的主要方式A、转变成类固醇激素B、转变成维生素DC、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D、在肝细胞内转变成胆汁酸E、合成低密度脂蛋白正确答案:D17、尿HCG不增高的疾病是A、葡萄胎B、绒毛膜癌C、睾丸畸胎癌D、盆腔炎E、卵巢囊肿正确答案:D18、糖尿病诊断时随机血糖的标准是A、血糖>=7.0mmol/LB、血糖>=11.1mmol/LC、血糖>=7.4mmol/LD、血糖>=6.11mmol/LE、血糖>=7.8mmol/L正确答案:B19、内源性胆固醇的运输主要由A、HDLB、LDLC、VLDLD、CME、HDL+LDL正确答案:B20、肝脏内糖代谢的主要形式与作用为A、提供合成的原料B、分解戊糖磷酸C、对抗糖异生D、有氧氧化以供应能量E、进行糖酵解正确答案:D21、无论被测物是高浓度或低浓度,实验室测定结果总是持续偏低,说明存在A、随机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误差来源无法判断E、系统误差正确答案:E22、发射光谱分析法是下列哪类测定法的原理A、放射免疫法B、离子选择电极法C、化学比色法D、免疫比浊法E、火焰光度法正确答案:E23、做血糖测定时,采用下列哪种抗凝剂A、EDTA-NaB、草酸钾C、草酸铵D、草酸钾-氟化钠E、肝素正确答案:D24、氮质血症时,内生肌酐清除率教较实际肾小球滤过率高10%~20%,这是因为A、肾小管重吸收肌酐减少B、肾小球滤过少量肌酐C、尿量减少D、肾小管合成少量肌酐E、肾小管排泌少量肌酐正确答案:E25、下列哪项载脂蛋白只存在于CM中A、ApoAⅠB、ApoAⅡC、ApoB48D、ApoB100E、ApoE正确答案:C26、急性肝炎时,血中转氨酶常见的变化A、ALT,AST且ALT>ASTB、ALT,AST且ALT=ASTC、ALT,ALT正常D、ALT正常ASTE、ALT,AST且ALT正确答案:A27、国际上普遍采用的DM诊断标准是A、2次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B、2次以上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C、2次以上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D、满足以上任意一项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D28、IIa型高脂蛋白血症是指空腹血浆中A、CM升高B、VLDL升高C、LDL及VLDL同时升高D、LDL升高E、CM及VLDL同时升高正确答案:D29、人体内的淀粉酶是A、α淀粉酶B、β淀粉酶C、γ淀粉酶D、A和BE、A和C正确答案:A30、单纯性代谢性酸中毒时A、AB>SBB、AB<SBC、AB↑=SB↑D、AB↓=SB↓E、AG肯定升高正确答案:D31、有关胆汁酸的描述以下错误的是A、次级胆汁酸在小肠合成B、初级胆汁酸在肝脏合成C、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称为结合型胆汁酸D、人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以牛磺酸结合物为主E、人胆汁中几乎不含游离型胆汁酸正确答案:D32、用酶法测定甘油三酯实际是测定血清中的A、游离甘油B、甘油三酯C、3-磷酸甘油D、2-磷酸甘油E、游离甘油和甘油三酯正确答案:E33、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K+时所用的电极属A、缬氨霉素膜电极B、甘汞电极C、液态膜电极D、固相膜电极E、玻璃膜电极正确答案:A34、药物浓度测定常用标本不包括A、尿液B、血清C、全血D、组织E、血浆正确答案:D35、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糖尿病按病因分型标准,不包括下列哪项A、1型糖尿病B、2型糖尿病C、非胰腺性糖尿病D、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E、妊娠期糖尿病正确答案:C36、关于清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血浆中含量最少的蛋白质B、严重脱水时血清蛋白浓度降低C、在浆细胞内合成D、正确时清蛋白占总蛋白的40%-60%E、不能与游离脂肪酸结合正确答案:D37、M蛋白血症可见于以下哪种疾病A、多发性骨髓瘤B、急、慢性肝炎C、肝硬化D、急、慢性肾炎E、肾病综合征正确答案:A38、某孕妇,孕12周,体检尿糖阳性,空腹血糖6.7mmol/L,复查后空腹血糖6.8mmol/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实验Ⅰ》总复习思考题部分是自己做的,部分是百度的,各位看官如果要借鉴请酌情考虑,后果自负。

——江湖游子1. 请掌握下列生物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正确操作使用方法,并能回答以下问题:(1)离心机使用时为什么要平衡?普通离心机与高速离心机在平衡时有什么不同要求?平衡是为了让转动物体重心正好在转轴上,如果不在,会对转轴产生很大作用力,有时整台机器会跟着晃动。

这对机器损耗很大。

转速越高的离心机不光重量很重,使用时还要特别放平衡,就连离心管里面的试液都要放置等量,离心管还要对称放入转子试管孔内,以确保转子平衡运行,而且在调节转速时,还要使用分段升速法。

(2)为什么用高速组织捣碎机进行动、植物组织捣碎时,需采用间歇式方式进行操作?为了防止产热过高,破坏组织内的蛋白质。

防止蛋白变性。

(3)用真空泵进行减压抽滤时,为什么要连接缓冲瓶?防止负压产生,引起水泵里的水或油泵里的油倒吸,进入滤瓶中,污染滤液。

2.为什么肝糖元只能从刚宰杀的动物肝脏中获取?在提取肝糖元过程中,三氯乙酸、95%乙醇各起什么作用?糖元水解产物中如果存在提取中残留蛋白质时,在用班氏试剂检测水解产物,有什么影响!动物死亡后,体内的细胞还能存活一段时间,由于进行细胞呼吸作用,肝细胞会消耗肝糖元,所以必须用新鲜的肝脏细胞。

三氯乙酸是固定作用(蛋白质能被三氯乙酸沉淀);乙醇:糖元不溶于乙醇,可以提取糖元。

班氏试剂使用时需要加热,而加热会时残留的蛋白质变性水解,对最终测得的水解产物颜色可能有影响。

(水解的产生的氨气结合铜离子,是铜离子的氧化性失去,导致生产绛蓝色沉淀,实验将失败)3.请阐述分光光度仪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阐述紫外与可见光的光波长范围;在紫外与可见光范围内测定物质吸光度时,对光源与吸收池有何要求?光电管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说光电管是分光光度仪最脆弱和最易损的部件?光源(钨灯):发光。

单色器:把混合光波分解为单一波长光的装置。

吸收池:盛放待测流体(液体、气体)试样的容器。

该容器应具有两面互相平行、透光且有精确厚度的平面。

它藉助机械操作能把待测试样间断或连续地送到光路中,以便吸收测量的辐射(光)通量。

检测器:将单色器分出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电信号在工作站显示成出峰。

测量装置:通过测得的电流表·记录器·数字示值读书单元的数据来绘制吸收曲线。

紫外光:200至350nm可见光波长:350至760nm紫外测定:其应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做光源,在低于350nm的紫外光区工作时,必须采用石英池或熔凝石英池。

可见光测定:用波长为400~850nm的可见光作光源,可以用玻璃池·石英池·熔凝池。

光电管的功能:光电转换,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光电管容易产生光电管疲劳:所以不测定时必须将试样室盖盖好,使光路切断,以延长光电管的使用寿命。

4.请阐述Beer-Lamber定律,并用该定律阐述分光光度仪工作原理?用分光光度仪定制某物质标准曲线时,需将OD值测定范围确定在0.2~0.8区域内,为什么?(这题没找到答案,自己写的)朗伯(Lambert)定律阐述为:光被透明介质吸收的比例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在光程上每等厚层介质吸收相同比例值的光。

比尔(Beer)定律阐述为:光被吸收的量正比于光程中产生光吸收的分子数目。

log( Io/I)= εCl (1—4)式中Io和I分别为入射光及通过样品后的透射光强度;log(Io/I)称为吸光度(ab—sorbance)旧称光密度(optical density);C为样品浓度;l为光程;ε为光被吸收的比例系数。

当浓度采用摩尔浓度时,ε为摩尔吸收系数。

它与吸收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的波长λ有关。

工作原理:通过测得的吸光度,带入Beer-Lamber定律,可以求得该物质的浓度;通过确定该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可以确定该物质的种类。

OD值小于0.2时,底物浓度低,误差大;OD值大于1时,线性关系不好,所以取0.2到0.8.5.可以用来进行分析测定用的标准品应具备哪些特性?普通性,纯度高(工业纯,化学成分单一,分析纯,光谱纯,食品纯),理化性质稳定,含量准确,杂质无影响。

6.请阐述移液管与比色皿的正确清洗方法和放置方法;阐述移液管取样与比色皿加样的正确操作方式和操作注意事项。

移液管:移液管清洗要根据吸取液体的性质选用不同的清洗剂,有机液体可用丙酮、乙醇溶液,无机试剂可用洗涤剂。

应反复清洗数次,再用蒸馏水清洗干净,自然凉干。

标志:内壁不挂水珠。

干净的移液管应置于干净的一夜管架上,先竖着放,等水分干后横着放。

比色皿:用铬酸侵泡一段时间后,将铬酸倒回试剂瓶,再用清水冲洗比色皿。

使用时,要让光穿过透光面,测定完毕放到盒里时要让磨砂面向上,清洗后放置时,倒置于滤纸上。

移液管取样:根据所移溶液的体积和要求选择合适规格的移液管使用,在滴定分析中准确移取溶液一般使用移液管,反应需控制试液加入量时一般使用吸量管。

检查移液管的管口和尖嘴有无破损,若有破损则不能使用;1、使用前:使用移液管,首先要看一下移液管标记、准确度等级、刻度标线位置等。

使用移液管前,应先用铬酸洗液润洗,以除去管内壁的油污。

然后用自来水冲洗残留的洗液,再用蒸馏水洗净。

洗净后的移液管内壁应不挂水珠。

移取溶液前,应先用滤纸将移液管末端内外的水吸干,然后用欲移取的溶液涮洗管壁2至3次,以确保所移取溶液的浓度不变。

2、吸液:摇匀待吸溶液,将待吸溶液倒一小部分于一洗净并干燥的小烧杯中,用滤纸将清洗过的移液管尖端内外的水分吸干,并插入小烧杯中吸取溶液,当吸至移液管容量的1/3时,立即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取出,横持并转动移液管,使溶液流遍全管内壁,将溶液从下端尖口处排入废液杯内。

如此操作,润洗了3-4次后即可吸取溶液。

将用待吸液润洗过的移液管插入待吸液面下1~2cm处用吸耳球按上述操作方法吸取溶液(注意移液管插入溶液不能太深,并要边吸边往下插入,始终保持此深度)。

当管内液面上升至标线以上约1~2cm处时,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此时若溶液下落至标线以下,应重新吸取),将移液管提出待吸液面,并使管尖端接触待吸液容器内壁片刻后提起,用滤纸擦干移液管或吸量管下端粘附的少量溶液。

(在移动移液管或吸量管时,应将移液管或吸量管保持垂直,不能倾斜)3、调节液面:左手另取一干净小烧杯,将移液管管尖紧靠小烧杯内壁,小烧杯保持倾斜,使移液管保持垂直,刻度线和视线保持水平(左手不能接触移液管)。

稍稍松开食指(可微微转动移液管或吸量管),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液面将至刻度线时,按紧右手食指,停顿片刻,再按上法将溶液的弯月面底线放至与标线上缘相切为止,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

将尖口处紧靠烧杯内壁,向烧杯口移动少许,去掉尖口处的液滴。

将移液管或吸量管小心移至承接溶液的容器中。

4、放出溶液:将移液管或吸量管直立,接受器倾斜,管下端紧靠接受器内壁,放开食指,让溶液沿接受器内壁流下,管内溶液流完后,保持放液状态停留15s,将移液管或吸量管尖端在接受器靠点处靠壁前后小距离滑动几下(或将移液管尖端靠接受器内壁旋转一周),移走移液管(残留在管尖内壁处的少量溶液,不可用外力强使其流出,因校准移液管或吸量管时,已考虑了尖端内壁处保留溶液的体积。

除在管身上标有“吹”字的,可用吸耳球吹出,不允许保留)。

5.洗净移液管,放置在移液管架上。

注意事项:1.移液管(吸量管)不应在烘箱中烘干。

2.移液管(吸量管)不能移取太热或太冷的溶液。

3.同一实验中应尽可能使用同一支移液管。

4.移液管提出液面后,应用滤纸将沾在移液管外壁的液体擦掉;5.看刻度时,应将移液管的刻度与眼睛平行,以最下面的弯月面为准。

6.移液管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干净,置于移液管架上。

7.移液管和容量瓶常配合使用,因此在使用前常作两者的相对体积校准。

8.在使用吸量管时,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每次都应从最上面刻度(0刻度)处为起始点,往下放出所需体积的溶液,而不是需要多少体积就吸取多少体积。

比色皿加样:手持干净的比色皿粗糙面,将装有溶液的试剂瓶口紧靠比色皿内部,缓缓倒出液体,液体大约占全部的三分之二时,停止倒入,试剂瓶口紧靠比色皿口微提防止溶液倒出。

并用吸水纸擦干。

注意事项:1、拿取比色皿时,只能用手指接触两侧的毛玻璃,避免接触光学面。

同时注意轻拿轻放,防止外力对比色皿的影响,产生应力后破损。

2、凡含有腐蚀玻璃的物质的溶液,不得长期盛放在比色皿中。

3、不能将比色皿放在火焰或电炉上进行加热或干燥箱内烘烤;。

4、当发现比色皿里面被污染后,应用无水乙醇清洗,及时擦拭干净。

5、不得将比色皿的透光面与硬物或脏物接触。

盛装溶液时,高度为比色皿的2/3处即可,光学面如有残液可先用滤纸轻轻吸附,然后再用镜头纸或丝绸擦拭。

7.请阐述“黑体”与“参比”在分光光度仪校正中的作用,以及正确的校正操作方法;(以7200型可见光分光光度仪,用DNS法测定还原糖为例,说明如何进行“黑体”与“参比”的校正操作?)黑体校正作用:完全挡住光线,使透光度调零。

黑体校正:调到T档,使透光率为0%。

参比校正作用:消除DNS的颜色对测定的影响。

参比校正:调到A或T档校正都可,A档调0%,T档调100%。

8.请阐述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含量的基本操作步骤;并请阐述“两表一图”的含义。

1.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掀开样品室暗箱,预热十分钟。

2.将灵敏度开关调至“1”档(若零点调节器调不到零时,需选用较高档)3.根据所需要测定的波长选择波长范围档4.将空白液及待测液分别导入比色杯3/4处,用擦镜纸擦干净外币,放入样品室,将空白管对准光路。

5.在暗箱盖开启状态下调节零点调节器,是读数盘指针指向“0”处。

6.盖上暗箱盖调节“100”调节器,是空白管的T=100,指针稳定后逐步拉出样品滑竿分别读出测定管的光密度值,并记录。

7.比色完毕,关上电源,取出比色皿洗净,样品室用软布或软纸擦干净。

两表一图:一表为标准品吸光度随浓度变化的关系,一表为待测样吸光度随浓度变化的关系。

在最大吸收波长下,吸光度从0.2到0.8对应的浓度范围换算出线性回归方程,为测定该物质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9.用分光光度仪定制标准曲线时,需用一对比色皿,一只用于盛参比液,另一只用于盛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在使用时,这两只比色皿之间需要进行校正吗?为什么?如何校正?需要,每测定一次不同浓度的待测液后都需要从新校正。

防止每次微小的系统误差和光线温度等对仪器的影响。

每测定一次待测溶液后,先拉到黑体位置,调节透光度为0:;再拉到参比液位置,将吸光度调为0.10.什么叫物质的特征吸收波长?用分光光度法定制实测物质标准曲线时,如何确定被测物质的特征吸收波长?特征吸收波长:吸光度最大时所对应的波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