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培训最新版本共52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培训教学教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培训教学教材
3
对比《安全生产法》的基本框架与定位
第一章 总则 1~15条(国家政策)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保障 16~43 条(企业责任)
第三章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44~52条

(职工权益与工会作用)


第四章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53~67 条

(国家职责)

第五章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
处理 68~76条
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 第六十一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
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 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 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 第六十三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 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 间和夜班劳动。 ❖ 第六十四条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 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 第六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 第十一条 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国务院 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并公布。
❖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检举 和控告。 对防治职业病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8
第二章 前期预防
❖ 第十三条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 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 求; (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 其他要求。

职业病防治法最新解读培训课件

职业病防治法最新解读培训课件
– 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责任制
法定代表人负责制、职能机构及人员配备、层层落实责任
– 职业危害登记申报制度 – 工作场所危害控制制度
工作场所危害监测评价、危害警示标志、危害控制措施
– 劳动者健康监护制度
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健康体检规定 紧急情况下应急体检规定 健康监护档案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发挥全社会的作用
行业自律、工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职业病防治法有关当事方法律关系
劳动者
政府监管部门 履行保护健康义务 主张健康权利
用人单位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框架
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
规范用人单位
建设项目管理 危害项目申报 健康监护管理 工作场所管理 作业管理 ……
规范行政执法
事故处理 卫生监督程序 行政处罚办法 ……
规范技术服务
标准与规范
服务机构认证 职业病诊断鉴定 危害评价规范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职业病防治法立法目的
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 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促进经济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立法背景
• 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 • 侵害劳动者健康权益问题突出 • 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可持续发展 • 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 多种所有制与发展市场经济 • 国企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用工制度改革与流动劳动者的形成 • 加入WTO带来的挑战

新职业病防治法培训

新职业病防治法培训
2009年10月,何黑娃为了葬父还债,不得已与乡政府签订“买断索赔权”协议。之 后,获得5万元救助款。 村里尘肺病人代表乔大丰说,全村21名病人,有16人与乡政府签订了“买断索赔权” 协议,但大多数病人是分两三年才拿到乡里的救助款。3年后,获得救助费的病人发现, 看病的钱很快就花没了。

时间超法定期限维权陷困窘
法院认为,工伤认定和工伤等级鉴定是处理劳动争议两个必不 可少的前提条件,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法院无权对 劳动者是否构成工伤作出认定。 工伤鉴定超过法定时效;企业人去楼空;病人成了原被告…… 这意味着,病人们依法维权的道路都被阻断。对此,乡政府司法所 所长刘智伟表示,今年3月,乡领导对协议中的欠妥条款,已予以纠 正并道歉。但因企业法人无法找到,许多问题难以解决。 河南省佳鑫律师所律师刘予龙认为,尘肺病作为一种职业病, 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如果过于机械地适用仲裁时效,明显有失公允。
2)毒气泄漏事故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1984年l2月3日,设在博帕尔的美国联合碳 化物公司的一家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醋毒气泄漏事件,致使3 150人死 亡,5万多人失明,l 5万人接受治疗。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工业事 故,为此该公司支付了4.7亿美元的赔偿金,并花费200多万美元清理现 场。这起事故的主要教训是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安全标准往往低于发 达国家,而某些跨国公司就是利用这种标准的差异,用设计简陋、质量 低劣的设备,在发展中国家开设工厂。这起事故的最大启示,就是发展 经济绝对不能以降低安全标准为代价。
发病率高:目前我国尘肺病诊断病例已经超过60万人, 存活的有47万人左右。仅就职业病报告资料,我国每年尘 肺新发病例在1.5万人左右,其他的职业病例在5000人左 右,每年的职业病诊断新发病例在2万人左右。

2024版《职业病防治法》培训最新版本

2024版《职业病防治法》培训最新版本

书,明确职业病的名称、类型、程度和处理意见等。
19
职业病诊断的程序和要求
2024/1/28
申请与受理 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可以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提出职业病诊断 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及时受 理申请,并告知申请人相关权利和义务。
诊断过程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诊断,包 括询问病史、职业史和现场调查等。必要时,可以进行医 学检查、实验室检测等辅助检查。
2024/1/28
29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30
2024/1/28
5
02
CATALOGUE
《职业病防治法》概述
2024/1/28
6
定义与适用范围
定义
《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预防、控制 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 及其相关权益而制定的法律。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所有用人 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包括企业、事 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 个体经济组织等。
2024/1/28
8
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和意义
保护劳动者健康
职业病防治是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消除或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降低劳动者患病风险。
促进经济发展
健康的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职业病防治,可 以减少因职业病造成的劳动力损失,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 经济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2024/1/28
7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分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
包括化学因素(如有毒物质、粉尘等)、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高温等)、生 物因素(如细菌、病毒等)以及其他因素(如工作组织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课件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课件

劳动者维权案例分析
职业病诊断机构违规操作
某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诊断过程中未按照规范操作,导致职业病患者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相关部门对诊断机构进行了行政处罚,并要求其立即整改。
卫生监督机构不作为
某卫生监督机构未依法履行职责,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未予处理,导致职业病发生。相关部门对监督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行政问责
健康管理
对职业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复查,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生活调整。
职业病患者的医疗保障与管理
职业病防治法的法律责任
05
未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这是法定的义务。
未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并按照规定将检测、评价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06
未依法提供职业健康监护
某公司未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监护,导致多名劳动者患职业病。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公司承担相应责任。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防护设施不足
某新建项目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且未建设相应的防护设施,导致劳动者患职业病。相关部门对该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并要求其立即整改。
职业病的诊断流程和方法
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为原则,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功能障碍。
治疗原则
根据不同的职业病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等。
治疗方法
职业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医疗保障
职业病患者享有国家规定的医疗保障待遇,包括医疗费用报销、特殊药品供应及生活困难补助等。
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按照规定书面告知检查结果。

新职业病防治法培训

新职业病防治法培训

新职业病防治法培训一、引言职业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国家制定了《职业病防治法》。

为了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意识,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有必要开展新职业病防治法培训。

二、新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新职业病防治法共分为七章,包括总则、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职业病防治措施、职业病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

新职业病防治法明确了职业病的定义,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原则和责任主体,明确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程序和标准,规定了职业病防治措施,明确了职业病病人的权益保障,规定了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三、新职业病防治法培训的目的和意义1.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通过培训,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了解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提高职业病防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

通过培训,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掌握职业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效果。

3.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通过培训,使劳动者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能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通过培训,提高职业病防治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新职业病防治法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新职业病防治法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病防治的基本知识、职业病防治的措施和方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职业病病人的权益保障、职业病防治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

新职业病防治法培训的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集中授课、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

培训的对象包括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劳动者等。

五、新职业病防治法培训的组织实施1.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时间、地点、对象、内容和方式等。

2.选聘培训师资。

选聘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师资,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培训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培训
机遇
新法的实施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有利于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职业病防治的技术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新 的机遇。源自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监管执法
加大对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 度,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 意识和能力。
劳动者应当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和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与安全。
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的义务
劳动者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提高职业病防护意识 和能力,做到自我防护和自我保护。
及时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的义务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 入,确保各项职业病防治措施的落实。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
申报职业病危害因素
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接受监督和管理。
变更申报
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发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变更,应当 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变更申报。
报告职业病
• 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 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的权利: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 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降低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的影响。
劳动者职业卫生保护义务
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的义务
03
政府监管部门在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负责组织调查处理,
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课件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课件

职业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包括改善工作环境、加强通风排尘、使用防护用品、定期进 行体检等。
治疗原则
应遵循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愈早愈好的原则,同时注意进 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职业病患者的权益保障
保障措施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 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01
02
03
监管职责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职业病 防治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 查,并依法进行处罚和问 责。
信息公开
政府部门应及时向社会公 开职业病防治相关信息,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 权。
服务支持
政府部门应提供专业的技 术支持和服务,帮助企业 和职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职业病防治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业病防治法在科研机构中的应用
科研支持
科研机构应加强对职业病防治 领域的科学研究,为政策制定
和技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监测
科研机构应开展职业病数据的监 测和分析,及时向社会发布职业 病防治现状和趋势,为政府决策 提供参考。
技术推广
科研机构应推广先进的职业卫生技 术和成果,促进企业和政府部门对 职业病防治法的有效实施和应用。
04
02
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
职业病的定义与类型
职业病定义
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 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类型
目前法定职业病包括尘肺病、放射性职业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 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等10类132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