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泉州宗教建筑之清真寺

合集下载

大象无形大道圆通_清真寺建筑风格及其美学思想

大象无形大道圆通_清真寺建筑风格及其美学思想
Culture 文 化
大象无形 大道圆通
——清 真 寺 建 筑 风 格 及 其 美 学 思 想
马 麒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了丰富多 彩的建筑艺术, 其中宗教建筑以其典型的建筑风格和独 特的审美观, 在世界建筑史和美术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在世界三大宗教建筑中,伊斯兰建筑出现较 迟, 但一出现就显示出了巨大的艺术性和发展力。 要认 识和了解伊斯兰建筑风格与其所蕴含的美学思想, 我们 首先要认识和了解伊斯兰教特有的审美观。 “伊斯兰” 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 意为顺从与和平。 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 意即:皈依安拉、 顺 从先知的人。伊斯兰教在信仰上主张 “认一”论(或 称为一元论、一神论) ,伊斯兰教认为在变化无穷的宇 宙背后存在着创造万物并统一万物的安拉(造物主) , 人类只有遵从安拉规定的法则才能获得心灵上的平静, 才能获得人与真主、 人与人、 人与自然三大对应关系上 的和谐和均衡, 这一观点深深地影响着伊斯兰艺术的形 成和发展。 在伊斯兰教兴盛的地区, 具有独特风格的伊 斯兰建筑——清真寺随处可见, 并且因地域不同其建筑 形式各具风格特点, 构成了伊斯兰建筑最主要的形式。 清真寺在阿拉伯语中称为“麦斯吉德” ,意为“叩头的 地方” 故又称 , “礼拜寺” 它的出现和发展在世界建筑 。 史上开创了独特的建筑体系, 在世界美术史上写下了灿 烂的一页。 伊斯兰教初期(公元 7 — 10 世纪)的礼拜寺是一 个作祈祷用的周围有廊的露天大院。 随着伊斯兰教在世 界各地的传播和发展,涉及的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增 多, 清真寺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样式也受到诸如希腊、 罗 马、拜占庭、波斯帝国、安息王国、萨珊王国,特别是 中亚和印度等建筑艺术的影响, 从而使伊斯兰建筑艺术 形成了巨大的包容性和不断发展的延续性的突出特点。 但在总体布局上, 各地的清真寺又是统一的, 其主要布 局特征是: 一般都有一个大的封闭的院子, 院中建有礼 拜殿、沐浴室、 教室、宿舍等设施, 其中礼拜殿是最主 要的建筑, 礼拜殿都朝向麦加。 在礼拜殿的四角, 一般 都建有一二个或四至六个不等的高塔, 供宣礼员召唤礼 拜之用。 典型的阿拉伯风格礼拜殿的屋顶上一般都有一 个或几个形似洋葱头的穹隆式圆顶, 顶部饰有半月形装 饰。 清真寺的内部一般较为简洁, 墙面多半为沉重的实 体, 门和廊多由各种形式的拱券组成。 在中国, 许多地 方的清真寺受中国传统建筑样式的影响, 无论总体布局 或是在建筑本身的艺术处理方面, 深受中国建筑艺术的 影响。首先, 总体布局规则、严谨。 整个建筑群的平面 一般都沿着东西轴线左右较对称地展开, 重点突出礼拜 殿, 礼拜殿在高度上、 体量上以及庭院的开阔性方面都 为建筑群之最,有力地烘托了气氛,渲染了主题。 其次, 在空间组合与线路布置上, “千里来龙” 采取 (或“千里竭龙” 的方式,以中轴线一以贯之。 ) 从高大 宽敞的大门进入开阔的院内, 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雄伟庄 严的 “歇山式” 礼拜大殿, 院两边配置有相似风格的沐

带你认识清真寺

带你认识清真寺
Fra bibliotek泉州圣友寺
• 名称:泉州艾苏哈卜寺,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又名 圣友寺、清净寺,号称麒麟寺,为东南沿海地区四 大名寺之一。 • 地理位置:福建省泉州市涂门街北侧。 • 清净寺自创建以来,历代穆斯林相继集资修葺,并 勒碑为纪,保存寺内。公元1407年明成祖颁发的保 护穆斯林和清净寺的《敕谕》碑刻,至今完好无损 的嵌置于寺北的墙壁上。 • 建筑:分为大门、奉天坛、明善堂等部分。门楼, 高达20米,宽4.5米,全系青、白岗石砌叠而成。
中华回乡文化园
• 地理位置:银川市永宁县纳家户清真大寺北侧。 • 内容:依托纳家户清真大寺和回族风情浓郁的纳家户村所 建,以展示伊斯兰建筑文化、礼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教 文化、农耕与商贸文化为特色。 • 初建:文化园景区始建于2002年,现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 约5.6亿元,总占地1000亩,一期300亩于2005年建成开园。 • 建筑格局:包括主体大门、中国回族博物馆、回族礼仪大 殿、民俗村、演艺大殿、餐饮中心等。
清真寺与穆斯林的一生息息相关
1.宗教活动中心:每日“五时拜”,每周的聚礼,每年两次 “会礼”。宗教节日,如先知诞辰,也在清真寺庆祝。婴儿初 生时命名和亡人的殡礼也要到寺内请阿訇主持举行。
2.穆斯林联系交往的中心: 平时忙于自身事务,礼拜 时聚会一起,特别是每周 的聚礼和每年的会礼时, 共同礼拜,互致色兰,清 真寺起到了凝聚和团结的 作用。
清真寺规
·清真寺分为礼拜的地方(礼拜殿)及其他非礼拜的地方。 非穆斯林不能进入礼拜殿。礼拜殿要求进入的穆斯林必须要 有大净和小净。若在礼拜殿外参观,要低声说话。若要摄影, 不管是人或物,需征求主人同意,以示尊重。 ·穆斯林的穿著,男性要遮住肚脐到膝盖,所以男穆斯林不 穿短裤。女穆斯林只能露出脸和手,所以要包头巾、穿长袖、 长裙或长袍。如果非穆斯林事先知道要去参观清真寺,最好 能穿长袖、长裤、长裙等。

清真寺建筑

清真寺建筑

阿拉伯式清真寺
(三)阿拉伯式清真寺
阿拉伯式建筑清真寺没有明显的中轴线,大 多有圆形拱顶的正殿和尖塔式宣礼楼,另有望月 楼、经堂、浴堂等建筑。正殿也必须背向麦加。
清真寺建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件提纲
一、清真寺 二、中国传统式清真建筑 三、阿拉伯式清真建筑
清真寺
(一)清真寺
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宗教仪式、传授 宗教知识的寺院的通称,也称礼拜寺。中 国清真寺建筑有中国传统式建筑和阿拉伯 风格建筑两种。
中国传统式清真寺
(二)中国传统式清真寺
中国传统式建筑清真寺分几进 四合院,有明显中轴线。主要建筑 有大殿(礼拜正殿)、经堂、浴堂 (作大、小净)等。

变与不变——泉州清净寺建筑空间演变及艺术特征

变与不变——泉州清净寺建筑空间演变及艺术特征

146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2.091引言明代泉州有清真寺六座,分别为北宋建造的通淮街圣友寺(今泉州清净寺)、南宋的南门清净寺、12世纪的也门教寺、元代的南门穆罕默德寺和无名大寺,以及元至治年间的东门外东头乡纳希德重修寺。

《重立清净寺碑》记载了当时之盛况:“今泉造礼拜寺增为六七,而兹寺之废复兴,虽遭时数年,名公大人硕力赞赞,亦摄思广、益绵之有其人也。

”今之泉州仅剩涂门街清净寺,现为泉州清净寺,又名“圣友寺”“艾苏哈卜寺”,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沿海清真寺的代表,其自由式布局、尖券式拱门及简洁的雕刻等特征都独立于我国传统清真寺建筑体系,其展示出的异域风格,也是我国伊斯兰建筑的特例(见图1)。

2泉州清净寺的营建与演变发展泉州清净寺自北宋建立以来,寺院整体格局变动不大,多次营建都仅是建筑要素上的更替,如寺内主要标志物宣礼塔,初期立于门楼单侧,中期驾于门楼之上,后期消失。

而院内建筑明善堂的建筑形式也由起初的阿拉伯建筑式变成后来的传统闽南大厝式,奉天坛因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屋顶被毁,仅墙身保留至今,洗心亭则修建成沐浴室,碑刻记载中的小西天今也已不复存在。

2.1宣礼塔之“变”泉州清净寺与广州怀圣寺的所在地——泉州和广州均是阿拉伯、波斯商人从海上丝绸之路抵达我国的最初聚居地,两座寺院皆是我国与阿拉伯建筑文化交流形成的伊斯兰宗教建筑,其建筑风格尚处于我国清真寺建筑发展初期——移植时期,多为寺院早期的宣礼塔就是石塔。

其中,泉州清净寺的宣礼塔是一座高40 余 m 的七层石柱阿拉伯式尖塔,立于寺院内南侧奉天坛和门楼之间的夹摘要 泉州清净寺位于泉州涂门街,自宋元以来就是伊斯兰宗教活动的场所,其建筑制式与我国内地清真寺大相径庭。

然其历经动荡、多有变迁,并非始终如一。

所以分析泉州清净寺建筑的演变过程足以探明其建筑空间艺术特征产生的历史源流,推导主体建筑中存在的天圆地方、中轴对称的基本构图逻辑,以及其内在的以正方形及等边三角形为设计控制方法的艺术规律,便于理清外域文化影响下的建筑实例与我国传统建筑空间营建思想之间的关系,阐释中外建筑文化融合与交流互鉴的史实,为同类建筑设计提供基础理论与设计方法。

三年级写景作文:清真寺里的建筑文化_300字

三年级写景作文:清真寺里的建筑文化_300字

三一文库()三年级写景作文
清真寺里的建筑文化_300字
清真寺的建筑艺术表现了以伊斯兰文化为体,以汉文化为用的特色。

中国穆斯林林清真
寺为“哲玛阿提”--聚会的场所。

其外形吸收
了汉族建筑艺术特点变成一种宫殿式建筑,也
有部分拱顶式建筑,内部装饰是阿拉伯式的,
一般采取几何形图案或艺术文字。

清真寺必须
坐东朝西,标准的清真寺是“三堂合一”式的,即礼拜堂,经堂、澡堂集中设于寺内。

教徒讲
究念、礼、斋、课、朝五功。

每日五次礼拜都
须净身。

回族的清真寺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政治、经济活动的场所。

我国著名的回族清真寺有福
建泉州“清净寺”,广州“怀圣寺”,杭州“真教寺”,北京牛街“大清真寺”,宁夏同心县李旺“
大寺”,银川“大清真寺”等。

普通的清真寺遍
布回族聚居区,式样因教门而异。

清真寺的礼
拜堂不准妇女进入。

回族民居与聚居地其他民族相同,没有统
一的建筑式样,也没有回族的特色民居,但回
20 × 20。

清真寺的建筑特点

清真寺的建筑特点

清真寺的建筑特点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徒举行宗教礼拜的场所,也是伊斯兰文化的象征之一。

其建筑特点以其宏伟壮丽、简洁庄重、富有装饰性为主要特征。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探索清真寺建筑的独特之处。

首先,清真寺的平面布局十分注重对齐和对称。

由于伊斯兰教崇尚神圣和保持纯洁的信仰,清真寺的建筑布局通常以一个大型中央穹顶的回廊为核心,周围环绕着一系列对称的小穹顶建筑,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布局。

这种对称布局使清真寺的建筑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和谐、平衡的感觉。

其次,清真寺的建筑设计注重空间利用和视觉效果的最大化。

由于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徒进行礼拜的场所,因此室内空间应足够宽敞,以容纳尽可能多的信徒。

同时,清真寺的室内设计通常采用各种各样精美绝伦的装饰,如马赛克、镶嵌、雕刻等,使信徒在参与礼拜时,除了感受到宗教的庄严之外,还能欣赏到建筑艺术的美感。

接着,清真寺的建筑中充满了神秘而美丽的穹顶。

穹顶是伊斯兰建筑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象征着天堂和神圣。

在清真寺的主穹顶上通常饰以复杂的花纹和几何装饰,使整个建筑更加庄重和神圣。

而次级穹顶则通过排列和逐级扩大的形式,使其视觉效果更加壮丽。

此外,清真寺的建筑造型也注重塔楼和钟楼的设计。

塔楼常被用来宣布礼拜时间,而钟楼则被用于指示礼拜开始和结束的时刻。

塔楼和钟楼的存在使信徒们可以远远地看到清真寺,提醒他们赴礼拜或者是准备离开。

而塔楼和钟楼也常常被视为清真寺的地标和象征。

最后,清真寺的建筑特点还表现在它们多样的地域风格上。

由于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清真寺的建筑风格逐渐形成了各个地域的特色。

例如,土耳其的清真寺以其华丽的建筑装饰、大气的穹顶和宏伟的尖塔而闻名;哈里发清真寺则是摩洛哥最宏伟的清真寺,以其复杂精美的装饰和大型的穹顶著称。

总的来说,清真寺的建筑特点以宏伟庄严、简洁赋有装饰性、空间利用和视觉效果最大化、穹顶和塔楼的独特设计以及丰富的地域风格为主要特点。

清真寺的建筑设计既满足了宗教仪式礼拜的需要,又通过其独特的风格和装饰,成为伊斯兰文化的重要代表。

建筑历史4教堂与清真寺

建筑历史4教堂与清真寺

城堡起源
欧洲中世纪的城堡是一种兼有军事和民用两种功能的建筑。 它既用来防御敌人进攻,也是贵族和骑士生活起居场所。
欧洲的
古城堡
起源于 古罗马
的军事
营寨。
城堡发展
城堡的建造成了 一种专门学问,出现 了专职的城堡设计师
和石匠。木头城堡有
时只要几天,而一座 大型石头城堡则要几
年时间。
通常有:护城河、吊 桥、外堡、主城堡、
高塔。
骑士堡
骑士堡是一座坚固的十字军城堡,位于今天叙利亚境内。它也 是世界上现存的最重要的一个中世纪城堡。
城堡的衰落
一是战争方式发生了变化,火器出现后 火炮轰击使得城堡的防卫功能下降。 二是欧洲各国这时出现了加强王权的趋 势,强有力的国王当然不希望本国的贵 族依仗坚固城堡拥兵自重。
狭窄、昏暗的城堡也难以满足 居住者追求生活舒适的需要。
哥特尖顶
欧洲的哥特式教堂起源于法国,是在12世纪重建法国的圣丹尼斯修 道院时由院长休杰创造出来的。他原来的修道院教堂太小,做礼拜时拥
挤不堪。重建时,他想出了扩大空间的办法,把那些占地方的厚墙去掉,
用纤细的石柱来代替,以腾出空间。那么如何来承受屋顶的重量呢?他 就用无数的肋拱支撑连续的穹顶。墙面被取消后,用大面积的窗子来代 替原来的墙,安装上大片带有宗教题材图案的彩色玻璃窗。 哥特式建筑还有个明显的特征,它有高耸的尖顶,使得教堂高度大 大增加。 有人曾指出欧洲几种主要教堂建筑式样的不同:罗马式建筑是平行 排列的,哥特式建筑是垂直高耸的,而拜占廷建筑则是穹宇圆顶的。这 一说法虽有点简单,但也确是抓住了它们最主要的特征。
意大利的比萨主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又称圣伯多禄大教堂、梵蒂冈大殿。是罗 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 罗马教皇的教廷。

清真寺建筑特点总结

清真寺建筑特点总结

清真寺建筑特点总结
清真寺建筑特点总结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历史悠久的宗教建筑,其建筑风格和特点在文化上可以说是中西文化的交融,在艺术上也具有很多独特特色。

下面简要总结了清真寺建筑特点。

首先,清真寺大多外观极富装饰性和艺术性。

其屋顶以双坡、三坡或多坡的形式被装饰着许多小塔顶,充满着古典式的审美和鲜明的艺术色彩,且配合着精美的花斗檐,再加上行宫列拱古典式的墙柱,整个看上去十分优雅、华丽。

其次,清真寺的内部地面被铺设着木头、石头等材料,充满着古典式审美和伊斯兰教的精神。

还有精美的装饰品,以及此消彼长的雕刻、彩画,充分展示着中国伊斯兰文化的精髓。

最后,清真寺的装饰品大多由金属材料制作,充满了豪华的气息,同时也彰显着中国伊斯兰的特色,金碧辉煌、鸣锣乐声,给人以无限的艺术魅力。

总之,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具有中西文化的交融性和艺术性,充满了伊斯兰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宗教文化和艺术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去发现和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泉州宗教建筑之清真寺
我的家乡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因此泉州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经济联系,也使泉州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产生了直接的接触和交融。

世界各大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和犹太教等,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传入泉州,故泉州又有” 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多种宗教建筑并存已经成为泉州街头一个显著的文化特征. 如位于泉州西街佛教寺院开元寺和一座基督教堂紧紧相邻,塔尖之间也不过百米的精神距离;而在涂门街上,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清净寺和传统道教建筑关帝庙亦相隔不远,仅仅60多米的距离,他们之间彼此和谐共存。

在这里就和大家谈谈我国现在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泉州清真寺.
泉州艾苏哈卜清真寺,简称清真寺,又名清净寺。

位于泉州市涂门街,创建于北宋年间, 现存建筑主要有寺门、奉天坛和明善堂。

是国内惟一用花岗石和辉绿石建造的典型阿拉伯中亚风格的清真寺。

清真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三大教寺之一,是泉州发展海外交通贸易的重要史迹,是中国与阿拉伯各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清真寺寺门南向, 临街,门楼是一个三层穹形顶的尖拱门,高20米,宽4.5米,全系青、白岗石砌叠而成的,分外中、内三层,在外中两层的上部都有青石作圆形穹顶,有着和我国古建筑的“藻井”相类似的石构图案,顶盖采用中国传统的莲花图案,门楼正额横嵌阿拉伯文浮雕石刻,写道:“真主秉公作证,除他
外,绝无应受崇拜的;
众天神和一般学者,
也这样作证,除他外,
绝无应受崇拜的,他
是万能的,是至睿的,
真主所喜悦的宗教,
确是伊斯兰教。

”门
楼后墙两行阿拉伯文
石刻记载了清净寺的
创建年代重修时间以
及最早的名称。

门楼
顶层是望月台,是伊
斯兰教“斋月”用以
望月,决定起斋日期
的地方,台的周围三面建筑“回”字形的垛子,像城堞一样,别有回教的风致,平台上原来还有望月楼和尖塔,清朝初年倒坍了。

与门楼相联的礼拜大殿又称奉天坛,占地面积约六百平方米,门楣部分雕刻有阿拉伯文《古兰经》(如下图示),屋顶早已荡然无存,仅留花岗岩石砌成的大殿四壁和巨大的尖顶窗户。

这个大殿上面原来罩着巨大的圆顶,它使清净寺格外宏伟壮观,不幸的是圆顶在1607年泉州的一次8.1级大地震中坍记,迄今未能恢复,殿内的设施和圆顶遗物仍埋于大殿地下,致使大殿现有的地面增高了一米多。

墙中有一凹入部分是当年礼拜大殿的讲经台位置,墙壁上典雅方朴的阿拉伯
文石刻,全部是《古兰经》
经句,这是公元十世纪以
前阿拉伯伊斯兰礼拜大
殿的流行建筑模式,如今
即使在中东阿拉伯地区
也很少见。

清净寺的宣礼塔目
前仅余塔址,当年,宣礼
塔塔形如柱,高耸奇伟,
可与广州怀圣寺的光塔
媲美,均属于伊斯兰式的
建筑风格,十六世纪的中
文文献赞美其:“一柱千
云,并紫帽峰而作对,七级凌日,参开元塔以为三”。

古时,穆斯林宣礼员登上塔尖,-呼百应,夜间塔顶举火,为商舶导航,方圆百里,一目了然,每届秋冬,满戴丝、瓷、茶的商船扬帆离去,或值春秋,装运香料、药村的海舶驶来泉州港,阿拉伯穆斯林齐聚寺内、沐浴更衣,登塔眺望,诵读《古兰经》,祈求并赞感万能的阿拉赐福穆斯林船队一路平安,寺宣礼塔初建为石砌,后记,十六世纪初为木塔,公元1687年又被飓风摧塌。

清真寺内设有“泉州伊斯兰史迹陈列室”,国内外史学家对泉州考察伊斯兰史迹极为重视,近几年专程来泉州考察伊斯兰史迹的阿拉伯国家友好人士和学
者、专家络绎不绝,我们国家领导人
也多次亲临泉州视察,并作出重要指
示,最近有关方面正在计划重修伊斯
兰汪寺,使它恢复历史原貌,更加光
彩夺目。

清净寺自创建以来,历代穆
斯林相继集资修葺,并勒碑为纪,保
存寺内。

现寺中还有值得重视的附属
文物,如历年遗留下来的汉文和阿拉
伯文的石刻,尤为珍贵的是公元1407年明成祖颁发的保护穆斯林和清净寺的《敕谕》碑刻,至今完好无损也嵌置于寺北的墙壁上。

经过千百年的变化兴替,现在泉州尚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寺观教堂五六百座,此外,还有大量的民间信仰乡土神祗小宫庙数千座。

由于宗教逐步走向世俗化,有些寺庙把佛、道、乡土神祗一起奉祀,兼容并蓄,它们各自拥有不少信教群众.欢迎大家有空来参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