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合理理财方面能力调查报告(完整版)_1
理财调查报告5篇

理财调查报告5篇调查报告是一个系统、全面地呈现研究成果的载体,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社会价值,调查报告需要描述研究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以下是网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理财调查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理财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方法和内容针对大学生理财情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西华大学各学院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包括文科、理科、工科和艺术专业的在校本科生。
本次发放问卷80份,收回68份,问卷有效率85%。
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方式来回答问题,主要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消费来源、消费结构以及自己的理财观念和能力等几个方面。
这些问卷内容从不同角度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二、调查数据分析具统计本次接受调查同学中男生占32人,女生占36人;而其中文科类占34人,理科类占11人;艺术类占4人,工科类占19人;大一、大二占45人,大三、大四占23人。
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没有;300-500元的18人,占27%;500-800元的44人,占65%:800元以上的6人,占8%。
消费在300-500元的同学伙食费占不到1,在交际费和衣饰费等方面支出较多,生活相对宽松。
500元以上的学生伙食比例降低,用于其他方面费用较多,部分有享乐主义观。
在学习用品、书籍方面消费占100元以上的仅有%。
在回答“您有花钱记账的习惯吗”时,仅有%的大学生回答“有,%的大学生回答“没有,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供给,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3%,有%的学生是家教、兼职或勤工俭学及贷款和奖(助)学金。
某高校网站bbs上发表“一百两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三千是大户,这的确是当今大学生消费的真实写照。
三、调查结果根据调查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消费结构不合理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本应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以及各种考证)为主。
而伙食费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却出现“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各种服饰、化妆品,数码产品消费成为日常消费大头。
高中生理财状况及家庭理财教育调查报告

高中生理财状况及家庭理财教育调查报告一、前言人员姓名:邓梦婷苏玮奕刘耀华刘梦媛刘娜谈晓蕊房小林班级:(原)高一3班指导老师:李宏亮日期:2009/12课题概述:高中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
为了我们以后能够顺利地走进社会,应尽早地接受理财教育。
可是,事实上,长期以来高中生的理财教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高中生的理财知识可说是一片空白。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希望能找出完善高中生理财教育的着手点。
二、调查分析:(一)调查原因及目的: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在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高中生理财”,显示的第二项百度知道,就是一位中学生关于理财的困惑。
而输入“中学生理财状况”,第一页显示的网页大多数表示对于中学生理财状况的担忧。
据《中学生》杂志《青少年理财状况问卷》调查报告显示:79%的中学生没有对自己的零用钱开支作过总结,64%的中学生没有预算过自己的零花钱开销,只有12%的中学生对自己的零花钱进行短期的总结和预算。
但是,现代经济是货币经济,钱在这个社会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理财就是对私有财产的有效管理。
每个人都有个人财产,这就必将涉及理财问题,理财是当代人过上富足美满生活必备的素质。
高中生即将步入社会,他们的理财实践,将直接影响他们将来的生活方式甚至生活态度,所以,完善高中生理财教育势在必行。
本研究性学习小组希望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大体了解我市中学生理财有关情况,能够找出其特点,并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找出原因,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二)调查内容: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家长们对自己子女比较宠爱,所给零用钱、压岁钱也较多。
那么,这些钱都用在什么地方呢?这些消费开支合理吗?高中生应建立怎么样的理财观念?家庭理财教育给高中生的理财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现在我们专门对高中生的理财状况及家庭理财教育展开了调查与研究。
(三)调查方法:1.调查对象:南京市某些高校(如南京市第一中学、第三中学、第六中学等)的高中生。
2.调查时间: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3.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共计20道选择题。
中学生理财研究报告

中学生理财研究报告理财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能力,如果只懂得怎么拿钱,而不知道怎么花钱,怎样去管理好自己的钱财,那样的花费只是挥霍。
而中学生理财方面的观念是我们主要研究的。
据《中学生》杂志一份《青少年理财状况问卷》调查报告显示:79%的中学生没有对自己的零用钱开支作过总结,64%的中学生没有预算过自己的零用钱开销,只有12%的人对自己的零用钱进行定期的总结和预算。
大部分中学生家长都固定地给他们一些零用钱,数量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但每次还未到月末,孩子们早已是“财政赤字”了。
很多中学生对“钱该怎么用?“这一理财的基本问题存在着种种不成熟的偏见和误解。
他们一般不会想到对零用钱进行定期结算和预算的必要,甚至在他们“身无分文”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的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
这样的理财观念是值得我们去探究、思考的。
而且更让我们忧虑的是:我们的学校对孩子的理财问题是基本不干涉的。
现今世界,理财能力是一个人得以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研究中学生的理财情况,与如何解决这样让人忧虑的现状尤为重要!所以,今天我们理财小组提出这样一个研究课题“中学生理财初探”。
我国目前中学生人数高达7300万,中学生消费状况也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在中学生消费中有许多问题,足以引起中学生朋友和家长们的重视。
我国目前有7300万中学生,7300万中学生消费什么?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每年的零花钱人均为800多元,主要用于购买零食(包装食品和饮料)和文化用品(文具、书报、磁带、VCD);男生乐于去运动场所和书店,女生则是书店和商店;对体育用品的名牌印象集中,购买自己的衣服、零食、自行车、杂志、VCD、录像带和卫生用品基本自主,晚餐、看电影和出外游玩对家长有较大影响力;读报方面,以晚报和电视节目报接触率高;中学生印象深刻的广告则是自己喜欢的明星尤其是冷漠、酷的女影星。
中学生“人情消费”知多少?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在中学校园里,没有送过礼的同学很少。
学生个人理财调研报告总结

学生个人理财调研报告总结1. 引言学生个人理财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培养内容,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学生个人理财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本报告。
本报告旨在总结学生个人理财现状,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财规划。
2.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本次调研。
我们在校园内发放了200份问卷,并收集了173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收入、支出、储蓄习惯、投资意识等方面。
3. 调研结果3.1 收入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家庭经济支持,而校内兼职、奖学金等其他收入渠道相对较少。
这说明学生在经济上相对被动,缺乏经济独立性。
3.2 支出情况在支出方面,调研结果显示,学生的主要消费是在学习用品、休闲娱乐和生活开销方面。
同时,一些学生存在无效支出和奢侈消费的问题,导致财务压力增加。
3.3 储蓄习惯大部分学生对储蓄持有积极态度,但由于经济压力和消费诱惑的影响,一些学生的储蓄意识和习惯较差。
他们往往难以坚持定期储蓄和理财规划。
3.4 投资意识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投资意识的了解相对薄弱。
大多数学生对于投资知识和风险管理缺乏了解,对于投资工具的选择和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不够清晰。
4. 问题分析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学生个人理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缺乏经济独立性,主要依赖于家庭经济支持;- 无效支出和奢侈消费现象较为普遍;- 储蓄习惯和意识相对较差;- 投资意识薄弱,对投资知识和风险管理了解不足。
5. 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个人理财规划,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5.1 加强理财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理财教育,提供相关的课程和培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方法。
通过开设理财课程,增强学生的金融知识和能力,使其能够学会理性消费、储蓄和投资。
5.2 引导学生树立储蓄习惯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储蓄计划或鼓励学生参加理财比赛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储蓄习惯。
高中生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调查报告

高中生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中生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高中生的消费情况和理财观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了以下报告。
一、调查背景本次调查对象为来自不同学校的高中生,共计1000人。
调查目的在于了解高中生的消费情况、消费习惯以及理财观念,以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理财指导和教育。
二、调查结果分析1. 消费习惯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学习用品、服装饰品、娱乐和文化活动、饮食等方面。
学习用品的消费占比最高,这与高中生作为学生的身份直接相关。
其次是服装饰品和娱乐文化活动,这也反映出高中生对时尚和娱乐的关注和需求。
饮食消费也占据了一定比例,反映了高中生对美食的追求和消费需求。
2. 消费理念在消费理念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高中生认为理性消费是十分重要的,其中有73%的学生表示在购物时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能力进行选择,不盲目跟风消费。
在消费过程中,57%的学生表示会注重产品的性价比,不会盲目追求名牌和奢侈品。
这表明绝大多数高中生具有较好的消费理念,能够理性对待消费,不盲目跟风,不过度消费。
3. 理财观念在理财观念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30%的高中生表示有理财的意识和习惯。
58%的学生表示会将零花钱或生活费存起来,或者用于购买喜欢的物品,而仅有15%的学生表示会选择理财产品进行投资。
这表明大部分高中生对理财意识较为薄弱,理财习惯不够强烈。
三、调查结论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中生的消费习惯大体上比较理性,注重产品的性价比,不盲目追求名牌和奢侈品,这是积极的一面。
但是在理财观念方面,大部分高中生的理财意识较为薄弱,理财习惯不够强烈,很少有学生会选择理财产品进行投资。
这与当前社会对理财教育的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我们建议应该加强高中生的理财教育,增强他们的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在学校开展理财知识的宣传活动,提高高中生的理财意识,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
学生个人理财调研报告

学生个人理财调研报告学生个人理财调研报告根据我对学生个人理财状况的调研结果,我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发现。
首先,大部分学生在理财方面缺乏知识和经验。
调研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对投资、股票和理财产品等概念存在一定的困惑,甚至存在误解。
这主要是因为学校教育体系并没有将个人理财纳入课程中,导致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
其次,学生日常开支主要集中在学习和生活费上。
调研显示,学生的日常开支主要用于购买教材、学费、食物和生活用品等。
少部分学生还会将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娱乐类产品和服务,如游戏、电影票等。
学生在收入上的大部分依赖于家庭经济支持,因此对于个人收入的理解和掌握相对较少。
此外,学生在理财时普遍缺乏长期规划和目标设置。
许多学生往往只关注眼前的开支和收入,很少有长远的规划。
例如,只少部分学生会将资金储备作为紧急情况的备用金,往往会等到需要为止才进行筹划。
最后,调研结果还显示学生个人理财的态度和行为与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在有理财教育背景的学生中,他们倾向于更加关注个人财务管理,注重储蓄、投资和理财规划。
而那些在教育和导向上缺乏指导的学生,则普遍对个人理财不感兴趣,对此也没有一定的认识。
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我认为学生个人理财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学校应该将个人理财纳入教育体系中,开设相关的课程或者推广个人理财知识的宣传活动。
此外,家庭也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理财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管理个人财务,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
总之,学生个人理财对于他们未来的经济独立至关重要。
亟待加强学生个人理财教育,提高他们的理财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务,为未来的经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理财的调查报告(通用4篇)

理财的调查报告理财的调查报告(通用4篇)如果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完全陌生,我们有必要弄明白问题情况,最终根据调查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好的调查报告,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理财的调查报告(通用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公道支配钱财的必修课程。
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一方面,他们还没有独立,还需父母资助完成学业;另外一方面,他们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强烈的消费欲看。
那末我市大学生的理财水平是怎样的?他们的理财观又是如何?所以在这个暑假,我在苏州科技学院随机邀请的50名学生作了份大学生理财问卷调查。
背景知识:甚么是理财?从大学生来说个人理财的范围包括:赚钱,用钱,存钱,借钱,省钱,护钱即保险与信托。
一、调查的对象、时间、方式(一)对象:我院大学生(二)时间:XX年8月(三)方式:问卷调查情势二、调查情况:1、大多数愿走理性消费线路就月均匀生活费而言,五成大学生月生活费超500元,并且300~800元这个区间是大学生最为普遍的花费区间,即便在这个区间内,最高消费和最低消费也相差500元,表明大学生之间的消费差距不小。
在饮食方面的用度最多。
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渐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还是主流。
尽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斟酌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寻求物美价廉。
2、消费也玩张扬个性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
假期回来,经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具有笔记本电脑,大部份同学有mp3。
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寻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
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乃至向他人借钱以满足欲看。
在寻求物资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夸大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
他们大多承认寻求情感需要物资投进,常常难以理性掌控适度消费原则。
中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中学生理财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及背景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中学生的理财状况、理财观念和理财方式,为中学生的理财教育提供依据。
调查对象为某市3所中学的学生,涵盖初中和高中学生。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77份,有效回收率为87.7%。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零用钱来源与使用情况、理财观念与目标、理财方式等。
三、调查结果3.1 零用钱来源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零用钱主要来源如下:1)家庭给予:占比62.5%;2)做家教:占比15.3%;3)兼职:占比8.7%;4)其他:占比13.5%。
3.2 零用钱使用情况中学生的零用钱主要用于以下方面:2)购买文具与学习资料:占比25.4%;3)购买食品与饮料:占比18.9%;4)其他用途:占比17.5%。
3.3 理财观念与目标对于理财观念与目标,调查结果如下:1)理财观念:- 有理财观念:占比32.1%;- 无理财观念:占比67.9%。
2)理财目标:- 学会储蓄:占比24.6%;- 实现财务独立:占比19.3%;- 投资理财:占比12.8%;- 其他:占比43.3%。
3.4 理财方式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常见的理财方式如下:1)存款储蓄:占比36.5%;3)投资股票:占比9.8%;4)参与网上理财平台:占比7.2%;5)其他方式:占比28.9%。
四、调查结论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1 中学生的零用钱主要来自家庭给予,其次是做家教和兼职。
因此,中学生的家庭理财观念和教育对他们的理财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4.2 中学生的零用钱主要用于购买衣物与饰品以及购买文具与学习资料,这意味着他们对个人形象与学习有较高的消费欲望,但相对较少用于储蓄和投资。
4.3 大部分中学生没有形成理财观念,这需要加强中学生的理财教育,提高他们的理财意识。
4.4 中学生的理财目标多样化,主要包括学会储蓄、实现财务独立和投资理财。
这表明中学生对于未来财务规划有着一定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编号:YT-FS-8801-29
关于中学生合理理财方面能力调查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关于中学生合理理财方面能力调查
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是不愿意让中学生接触金钱的,认为从小持币会使孩子思想受到铜臭气的不良影响。
这种消极防范导致中学生缺乏经济意识,出现盲目消费,不会理财等现象。
其实,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中学生不可能不和钱打交道,试图给中学生创造一个真空的消费环境是不切合实际的。
因此,中学生适当地注意增强经济意识,对健康成长十分有利,也便于提高辨别和分析能力,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大部分中学生家长都固定地给他们一些零用钱,数量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但每次还未到月末,同学们早已将零花钱用年完了。
很多同学对“钱该怎么用”这一理财
的基本问题存在着种种偏见和误解,甚至在他们“身无分文”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的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
就以我们调查的初中学生为例。
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家长一般不会给太多的零花钱。
绝大多数(约占79%)的初中生每月零花钱低于50元,但也有5%的初中生每月零花钱超过100元。
据调查,在同学们零花钱的支出项目中,经常购买饮食品占被调查人数的70%,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文具,书籍,报刊杂志,磁带和光盘等。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同学存在“乱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
理财意识淡薄是导致中学生理财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正如有些同学所说:“很多同学信奉‘钱是身外之物,出手要潇洒大方’;也有的人认为‘算来算去烦死人,省来省去也省不出几个钱’,还不如‘今朝有钱今朝花’。
所以同学们的零用钱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不正确的理财观念中被浪费掉了。
家庭对孩子理财能力培养的疏漏,是造成中学生理财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也很少涉及。
因此,家长应对中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财教育。
比如,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懂得进行价格比较购物消费;家里一些有关财务问题的讨论中,不妨让孩子适当加入,了解适度消费的道理,预防,杜绝一些孩子从小自家里私下拿钱,在外随意借钱的问题。
基于以上调查的结果,我们就让同学们能养成以下良好的理财习惯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学会消费,懂得必要的消费规矩,形成正确地花钱算账的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生活中需要购买东西时,需明白哪些该买,哪些不该买,哪些买了划算。
第二,懂得钱来之不易,要正确认识钱的作用和地位,懂得钱是劳动成果,珍惜父母劳动成果,不奢侈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第三,找机会参加储蓄存款,增加金融知识。
如将逢年过节,过生日,长辈或亲友送的压岁钱,贺礼等进行零存整取,自己计划管理,体验理财的滋味.。
第四,掌握一些基本的投资知识。
可以集邮、集
币等、有机会可以学习购买基金、债券。
第五,合理利用好零用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品,交通费,以及同学间小额募捐等。
现今世界,理财能力是一个人得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要培养和锻炼这种能力。
我们向家长和教师建议:在孩子八九岁就应当注意培养其理财意识,而到了中学是学生理财观念的形成和定型时期,家长和学校更应积极做好引导工作。
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
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