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针对教师个体和教育系统的不断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方向。
它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旨在改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构建更加适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教育模式。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从一代到下一代的传承,是为未来世界的人才培养打基础。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通过教师个体的教育职业化、专业化、创新能力、智慧和软实力的升级与提升,不断提高教育系统的整体素质,实现教育发展的目标。
教师专业化包含五个方面的要素:(1)教学技能:教师需要具备很好的课程规划、教学设计、教案编写、授课技巧及教学能力评估等基本技能。
同时,教师也应该具有互联网+教育、STEM、STEAM等现代化教育知识与技能。
(2)学科知识:教师需要具备深厚且广泛的学科知识,并了解最新的发展和学术研究成果。
(3)创新意识:教师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最优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4)教育心理学:教师需要具备基本教育心理学知识,理解并关注学生的情感、认知、行为等多方面发展。
(5)综合素质:教师需要全面仔细地了解学生和家庭背景,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职业道德与素质。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教师专业化发展对于教育界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进教育模式和内容的创新,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途径。
(2)改善教师教育的质量,提高教师教育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吸引力。
(3)提高教育体制的可持续性和整体水平,以更加强大、有活力的教学资源参与全球竞争。
(4)建立统一的教师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更多丰富、全面和专注性的培训课程和科研活动。
(5)提高教师的个体竞争力,为有志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人才提供更好的职业道路。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首先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的共同合作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1)加强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实现共同发展。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过程。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定义、重要性、发展路径和支持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定义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学生需求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教师的学科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发展等方面。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1.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够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2. 适应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推进要求教师具备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够使教师及时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3. 增强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够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教师的职业晋升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发展路径1. 学习与培训:教师应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可以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教育教学培训班、在线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与培训。
2. 实践与反思:教师应积极参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实践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并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3. 交流与合作:教师应积极参预学科组、教研组等集体教学活动,与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学方法,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支持措施1. 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提供相应的经费和资源支持。
2. 学校支持: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和制度,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学习资源,鼓励教师参预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
3. 社会支持:社会应加大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提供专业化发展的机会和平台。
关于教师专业、教师职业以及教师行业专业化转变的理解

关于教师专业、教师职业以及教师行业专业化转变的理解
教师专业是指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
教师专业包括教育学理论知识、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等。
教师专业的培养和发展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职业是指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所从事的职业。
教师职业除了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素养,能够承担起培养学生的重要责任。
教师行业专业化转变是指教师职业在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过程。
在专业化转变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学习教育科学和教育技术的最新成果,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个人职业发展,通过进修学习、教育科研和职称评定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和地位。
教师行业专业化转变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这需要教师本身不断学习进取,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活动,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和投入,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和发展机会。
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内容

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内容以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内容为标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持续学习与专业知识更新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核心是持续学习与专业知识更新。
教师应不断追求自我提升,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和教学研究活动,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育政策。
通过学习,教师可以深化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理解,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教学设计与教材开发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还需要加强教学设计与教材开发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参与教材编写工作,开发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还包括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通过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育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还需要积极参与教育研究与创新实践。
教师可以开展教育研究,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五、职业发展与学术交流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还需要关注职业发展与学术交流。
教师应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学科组织的活动,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的问题和挑战。
此外,教师还可以申请参与教育项目和研究课题,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个人职业发展。
六、师德修养与教育情怀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还需要注重师德修养与教育情怀。
教师应坚守教育事业的初心和使命,保持对学生的关爱和责任感,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引言概述: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1.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专业化发展,教师可以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更好地应对学生的需求和挑战。
1.2 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帮助教师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了解新的教育政策和教学标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1.3 增强教师的职业发展和竞争力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提升教师的职业发展和竞争力,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通过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和成果,提升自己的职业地位和待遇,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认可。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2.1 继续教育和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和培训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例如,参加教育研讨会、教学培训班、学科研讨会等,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2.2 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和创新教师可以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和创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参与教育科研项目、撰写教育论文、开展教学实践研究等,教师可以深入研究教育问题,探索教育改革的路径,提出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3 加强教师团队合作和交流教师可以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团队合作和交流,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经验、相互观摩课堂、共同备课等,教师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挑战和对策3.1 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但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时间有限,资源也不足。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以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个人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1.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2. 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需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新的教育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
3. 增强教师的职业发展和竞争力: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和竞争力,有利于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成就。
4. 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1. 学习和研究: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研修班、学习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育教学能力。
2. 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学校和教育系统的教育教学改革活动,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3. 反思和自我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反思和自我评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4. 与同行交流合作:教师可以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资源,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 进修和进修学历:教师可以通过进修和进修学历,提高自身的学历和学术能力,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评价指标:1. 教学能力:评价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表现。
2. 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评价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指标还包括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包括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等方面的表现。
3. 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评价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指标还包括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包括课程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表现。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引言概述: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和提升自身能力,达到专业化水平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发展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重要性、路径、方法和影响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1.1 教师专业化的含义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通过系统的教育培训、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专业知识的提升,使自己具备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
1.2 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教师专业化包括教学能力的提升、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教育科研的能力、教育管理的能力等多个方面。
它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1.3 教师专业化的特点教师专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它是多维度的,包括学科知识、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
同时,教师专业化也是个体化的,每一个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2.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2 培养优秀学生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匡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
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2.3 适应教育变革教育领域发展迅速,教育改革也在不断进行。
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匡助教师及时了解教育政策和教育理念的变化,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3.1 学习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培训课程、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方式,学习和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3.2 实践经验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通过反思和改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其专业化水平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进行改进。
一、问题分析1. 教师师资结构不合理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中,大多数是从事教学实践的基层教师,而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较低。
这种师资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 教师培训不足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大多以一些短期培训班为主,培训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往往无法满足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的需求。
3. 教师素质不高部分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岗前培训不足,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教学经验不丰富,素质和能力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4. 缺乏职业发展机制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在职业发展方面缺乏有效的机制和保障,教师职业发展路径单一,缺乏多样化的职业发展空间。
二、对策建议1. 优化师资结构加大对高级职称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逐步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3.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岗前培训和教学研修,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
通过评优选优制度,激励优秀教师,提高其教学水平。
三、对策实施1. 政策引导加大对高级职称教师的激励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高层次人才加入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绩效考核和评选力度,为其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2. 建立培训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持续培训体系,开设多样化、多层次的培训课程,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
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修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 加强评优选优通过评优选优制度,激励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建立健全的考核评定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激励优秀教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国际上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已经表明,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职教教师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拓展程度以及持续力量!职业教育的教师教育既面临着与普通教师教育相同的问题,也面临许多特殊问题。
与普通教师教育相类似,职业教育的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普通教育背景、优秀的教学能力以及相关实践性和技术性的知识和能力,但职业教育的教师还需要掌握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职业能力的知识和技巧。
也正因为如此,职业教育领域中的教师不仅需要符合教师这一群体所应当满足的共性要求,还需要特别地符合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适应职业目标的不同需求,能够设计和教授相关课程,形成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和产业需要的可持续的职业知识和能力。
为此,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师教育必须从实现其专业化发展的视角来研究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符合职业教育和未来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双重需求。
第一节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概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是社会职业发展进程中,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与标准渐次转化为教师群体内部标准与发展要求的结果,同时,它也成为教师这种社会职业发展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但是,由于教育存在不同的类型,因此在教师职业群体中,就存在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要求。
职业教育是教育中一种重要类型,这一领域中的教师应当具备专门的知识和能力,而且其教育教学实践与能力应当不断提升才能适应职业教育自身与社会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专业、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什么是“专业”。
早在1970年,美国社会学家霍伍德·S·贝克尔在其《社会学的工作:方法和内容》一书就对“专业”一词进行了界定。
他认为“专业”是指由某群体共同认可的一套观念或者内在相关的特征所反映出来的整体性标志。
作为一种标志,专业并不仅针对某种实际的职业或岗位,它提供的却是关于这种职业的总体的思维方式1。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研究教师专业化的迈克鲁兹指出:“专业是社会构建的、动态的和有争议的术语”,“其内涵具有明显的历史性和情境性”,并且“会反映出社会中不同人和群体的不同立场”2。
从“专业”在社会中的直接表现形式来说,“专业”就是要求具备专门化的教育和培训基础及背景的职业,专业人士的使命在于利用自己在某个学科、领域或科学技术方面的专长提供给他人公正无私的服务,除收取直接和明确的费用外,排除其它任何的经济获益。
在传统社会中,神职人员、医生和律师被视为专业,在现代社会中,专业的范围不断扩大。
任何一种职业或岗位在发展成为专业的过程中,都有其共同的过程,如专业人士是需要通1Becker, H. (1970) Sociological Work:Method and substance ,Chicago, IL, Aldine.2Mcculloch, G., Helsby, G. & Knight (2000) The Politics of Professionalism: teachers and the curriculum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过教育和考试才能获得正式资格的要求被作为金科玉律般地确定下来,有权力认可或培训本专业从业人员的专门管理部门被建立起来,甚至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垄断权力,等等。
专业发展的动态过程,或专业人士的成长过程,人们常称其为“专业化”。
我们也可以概括出专业化进程的基本特点,如专门化的职业活动的形成和发展;建立相关的培训学校或大学来培养专业人才,使此种专业得以发展;专业组织或团体出现和发展;出现了以获得合法的垄断权力的斗争;以及最终构建所有专业内部的人士均需恪守的正式的伦理规范体系3,等等。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专业化”被视为是人类工业社会进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
“专业化”并非针对所有职业,但那些被社会认可为专业的职业必须适应“专业化”的要求,从业人员必须要经历“专业化”的过程。
如何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理解“专业化”这种社会要求和社会现象呢?我们认为,在现代社会,专业化与社会权力密切相关,专业化的程度高低与这一专业群体拥有的社会权力相符相称。
现实社会中,具备共同专业背景的群体形成一个权力网,而任何个体实现专业化的过程也正是突破这一权力网的边界,参与其中共享权力的过程;专业化的程度与专业群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相关;专业化也意味着“不断提升实践的品质和标准”,专业化不仅仅是指要具备特殊的专长,更重要地是要基于一种利他的目的以持续地改善实践以满足于所服务的客户的利益和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一位专家,其专业化的目的也正是持3Jennifer Roberts & Michael Dietrich, Conceptualizing Professionalism: Why Economics Needs Sociolog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Oct, 1999续地改善造福于客户的实践能力。
也正因如此,专业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是具有个性和个体行为特征,它甚至被认为是奉献、投入和高水平的技术实践的代名词;专业化也是一个专业群体的集体意识,它体现处于同一专业中的群体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和价值,无论何种专业,其目标和价值可以是多样化的,但值得信任、正直、自治和可靠等标准却都应当作为其核心指标。
专业化除了要强调专门的知识、责任、可信等等原则之外。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专业自主”在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尽管个体的专业实践过程中的自主权力往往是一种协商或斗争的结果,甚至还有可能被限制,但自主却被认为是专业化的重要因素。
福隆(Furlong)认为:“知识、自治和责任三个概念是专业化传统观点中的核心,并且被认为是相互关联的。
正是因为专业人士面对复杂和不确定的形势,所以他们需要具备专门化的知识体系;如果他们去应用这种知识,那么他们就必须拥有做出自己的判断的自主权力。
假定他们拥有自主权力,本质上他们也就承担了责任——与此同时,他们需要去发展适当的专业价值”4。
教师这种职业,曾经长期被认为是“半专业”、“危机的专业”,但在20世纪后半叶,教师这一职业逐渐被视为是专业化的职业。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
由此,国际社会认同并且推进教师和教学的专业化发展,许多关于这一领域的理论涌现出来。
与此同时,在各个国家,教师的专业4Furlong, J., Barton, L., Miles, S. & Whitty, G. (2000) Teac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地位和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也被确定了下来。
对于职业教育领域中的教师来说,由于职业教育在历史传统中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受到了歧视,这就导致长期以来职业教育领域中的教师甚至并未享受到与其它教育类型如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中的教师同样的社会待遇,其专业的职业地位也并未受到充分的认可,其专业化发展的政策路径也未能得到充分明确和发展。
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和职业研究所的格瑞海姆·阿特旺(Graham Attwell)对传统的欧洲社会中的职业教育教师未被视为专业这一问题提出了总结与批评。
他说:“传统上,职业教育和培训(VET)从未被认为如同医生或普通学校的教师那样是一种专业。
从研究的角度而言,VET需要多种不同的学科来支持,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以及工作科学。
VET领域中的规划者与政策制定者也要从许多不同的学科吸收知识。
VET未能被认可为一种专业,主要表现在职业学校的教师拥有相对较低的社会声誉、工资水平。
也表现为在这一领域中工作的人员与那些在专业领域中工作的人员相比,接受培训的程度也比较低。
”5这一问题其实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存在,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矛盾,即一方面各国普遍在强调职业教育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却未被视为一种专业活动,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的专业地位也未被充分认可,正如有学者指出:“职业教师和培训者对于支持劳动力市场中的技术发展来5Graham Attwell. New roles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eachers and trainers in Europe: a new framework for their education,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21/6/7 [1997] 256-265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他们并不因之而享受较高的社会地位。
在世界范围内,劳动力中的2/3是技术工人,他们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支柱,而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正是从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部门中学习得来的。
假使职业培训对经济的成功确实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判断是成立的,与之不相适应的是,职业教育和培训这一教育类型,在许多国家并未被认可为一种专业。
”6职业教育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并且被视为是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技术工人的关键方式。
从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而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经济快速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而这些人才的培养离开职业教育是无法实现的。
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无法被替代的教育类型,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也必须经过专门的培养和培训才能够胜任岗位的要求。
因此,从上述发展态势而言,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实现专业化的发展才能真正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因此必须全力推进这个进程!职业教育领域中的教师专业化也正因为上述问题而变得比较复杂。
它一方面是指职业教育中的教师和培训人员需要获得专业化的社会角色并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则是指他们在其所从事的教育教学领域中成为专家,能够以其所掌握的专长为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而后一方面是根本,是保证职业教育领域的教育工作者获得专业化的社会地位和保障的基础。
因此,我们接下来分析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要求。
6 Philipp Grollmann & Felix Rauner,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eachers and Lecturers in Technical andV ocational Education, Published by Springer,2007,1-2.二、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要求如果从专业的视角出发,对职业教育领域中的教师的专业要求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对职业院校教师的要求也处于动态的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