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税和纳税》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上学期《征税和纳税》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上学期《征税和纳税》教学设计
答案:根据契税的计算方法,小华购买房产需缴纳的契税为:500万元×契税税率(假设为1%)= 5000000元× 1% = 50000元。
3.题目:小王经营一家小微企业,2022年利润总额为200万元,请计算小王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答案:根据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小王经营小微企业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2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假设为25%)= 2000000元× 25% = 500000元。
2.在课中强化技能环节,我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税收知识。
3.在课后拓展应用环节,我将尝试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和举办税收知识讲座等方式,以激发学生对税收知识的学习兴趣和认识。
板书设计
1.税收的含义与种类
-税收:国家为了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职能,依法向单位和个人征收的财物和财产。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征税和纳税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税收的本质和作用。此外,学生可能对税收法律知识的掌握感到困难,不易理解复杂的税收政策和制度。还有,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公民意识,也是教学中的一个挑战。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入具体的税收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税收的实际运作和影响,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和公民意识。
4.题目:假设一家企业2022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万元,请计算该企业需缴纳的增值税。
答案:根据增值税的计算方法,该企业需缴纳的增值税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率(假设为13%)= 10000000元× 13% = 1300000元。
5.题目:小李2022年购买了一辆价值30万元的汽车,请计算小李需缴纳的车辆购置税。

征税和纳税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征税和纳税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征税与纳税【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税收的基本特征、五大税种、我国税收的本质。

2.理解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征收对象和征收方式。

3.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违反税法的行为和处罚程度。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各种税种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习财政与税收、税收与公民生活等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向同学们介绍我国的税收特征和相关税种,使同学们树立一个科学理财观念。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是爱国的体现。

公民既要有纳税意识,又要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关心税收的使用,做到权力与义务的统一。

【教学重难点】重点:税收的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种类、税收的本质难点: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的算法、违反税法的行为、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案例法、讲授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在前一节课里我们讲解了国家财政的收入与支出,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国的财政收入可以分为哪几类?生:税、利、债、费师:嗯,大家回答得非常好。

那么在这若干种收入中,哪一种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呢?生:税师:非常对,我们知道税收收入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仅以2011年为例,我国的税收收入占了财政总收入的87%,而早年征收农业税时候这个比重就更高了。

那么在这里税收收入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解一下税收的相关知识,并一起来探究征税和纳税的现实意义及其必要性。

讲授新课:【一.税收及其特征】师:首先我先请大家帮我认一个字。

生:禾+兑=税师:正如刚才大家所说的那样,在汉语中这个“税”字由“禾”和“兑”两字组成,“禾”指农产品,“兑”有兑现,送达之意。

所以说把农产品送给国家就是“税”。

师:刚刚从我们中国文化的角度对“税”字作了较生动形象的描述,那么西方对赋税又有怎样的描述呢?A: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马克思(由此可见税收的重要性,因为税收提供了国家实现其职能的基本保证)B:所谓税收就是国家向居民无偿的索取——列宁所以通过刚才的文字讲解,我们可以总结出什么是税收。

征税和纳税教学设计

征税和纳税教学设计

征税和纳税教学设计一、设计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征税和纳税的概念,了解征税的目的和原则,掌握基本的纳税知识,并培养学生正确的纳税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征税的定义和目的。

2.征税的原则。

3.各种税种和税收制度。

4.纳税义务和纳税人的权益。

5.纳税申报和税务机关的职责。

三、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征税的定义和目的1.介绍征税的定义和作用。

–征税是国家通过法律手段,按照一定的程序从居民和企业收取一定比例的收入,以满足国家财政需求。

–征税的目的是为了筹措国家支出,维持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2.探讨征税的重要性。

–征税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征税是社会公平的一种体现,通过税收分配财富,实现社会公正。

–征税可以调节经济的发展,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3.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了解征税的意义和影响。

第二课时:征税的原则1.介绍征税的原则。

–公平原则:税法应当公平地对待所有纳税人,依法纳税,不得有偏好或歧视。

–负担能力原则:税收应当根据纳税人的财务状况确定,负担能力越大,纳税金额应当越高。

–简便原则:税法应当简单明了,便于纳税人理解和遵守。

–效率原则:税收征收和管理应当高效和经济,减少行政成本和纳税人的负担。

–稳定原则:税制应当稳定,避免频繁变动给纳税人和经济带来不确定性。

2.引导学生分析各个原则的含义和意义。

第三课时:各种税种和税收制度1.介绍常见的税种和税收制度。

–个人所得税:对个人按照薪资和其他收入征收的税收。

–企业所得税:对企业按照利润征收的税收。

–增值税:对商品和服务按照销售额增值的部分征收的税收。

–资产税:对个人或企业拥有的财产和资产征收的税收。

–营业税:对企业按照营业收入额征收的税收。

2.讨论各种税种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第四课时:纳税义务和纳税人的权益1.解释纳税义务的含义和内容。

–纳税义务是指纳税人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纳税义务,主动缴纳税款。

政治《征税和纳税》教案设计

政治《征税和纳税》教案设计

政治《征税和纳税》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认识税收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引导学生关注税收政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时政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税收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难点:依法纳税的义务与权利。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我国税收收入增长图。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税收是什么吗?税收在国家经济中有什么作用?2.知识讲解(1)税收的定义与特点讲解税收的定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讲解税收的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税收的作用讲解税收的作用:为国家提供财政收入,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调节经济,实现社会公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3.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某企业偷税漏税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家企业为什么要偷税漏税吗?这种行为有什么危害?(2)案例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吗?4.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税收与我们的生活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税收与生活的关系,分享自己了解的税收知识。

5.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税收的定义、特点和作用,了解了税收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

我们要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履行纳税义务,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6.课后作业(1)搜集资料:了解我国税收政策,分析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税收的定义与特点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走过的马路、使用的公共设施都是怎么来的吗?生:是国家建的。

师:对,那国家建这些需要什么?钱。

这些钱从哪里来呢?就是税收。

所以,税收就像是国家的一种收入,国家用它来为我们提供服务和保障。

师:你们觉得如果有人不交税,国家会怎样?生:可能会惩罚他们。

师:对了,这就是税收的强制性。

那如果国家收了税,又不给我们提供服务,会怎么样?生:那就不公平了。

征税与纳税教学设计

征税与纳税教学设计

征税与纳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征税与纳税一、教学目标1.了解征税与纳税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常见的征税方式和纳税义务;3.了解税收的用途和作用;4.培养学生合理纳税的意识和态度。

二、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税收是什么吗?税收有什么作用?”2.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税收的定义和作用。

然后,针对不同的征税方式(例如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分别进行讲解。

同时,介绍纳税义务,包括纳税申报和纳税缴纳。

3.分组讨论(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征税方式进行讨论和研究。

要求学生整理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该征税方式的相关政策、纳税义务和纳税人的权利。

4.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常见的税收案例,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例如:“公司在去年的税前利润为100万元,税率为25%,请问该公司需要缴纳多少企业所得税?”5.小结与扩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纳税的重要性和个人、企业应遵守的纳税义务。

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些纳税的优惠政策和鼓励个人、企业合理纳税的相关政策。

三、教学资源1.教学PPT(包括税收定义、征税方式、纳税义务等内容的图文讲解)2.征税与纳税的案例材料(例如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案例)3.小组讨论的指导问题四、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对不同征税方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学生能够准确计算税额,并能够较好地解答与税收相关的案例问题;3.学生能够理解税收的作用和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纳税意识;4.学生能够理解纳税义务和纳税人的权益,并能够合理履行纳税义务。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学生的主动性。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征税与纳税的相关概念和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深入学习。

征税和纳税教案设计

征税和纳税教案设计

《征税和纳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增值税及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作用;违反税法的几种表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辨别比较的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税收的含义和三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及其关系,培养学生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我国征收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用全面的观点分析理解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认识到税收不仅仅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更是国家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通过理解各种违法税收的行为的特征,树立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意识。

二、教材内容分析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基本形式,与每个人生活密切联系。

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本框介绍有关税收方面知识,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具有重要作用,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三、教学重点、难点1、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2、增值税及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作用;3、违反税法的几种表现;4、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教学活动1、导入新课播放幻灯《纳税》,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此内容的播放让学生了解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税收的含义、种类、税收的作用及不纳税的后果。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探究活动学习新课:第一环节:税收的含义思考问题:(1)“税”是个会意字,“禾”和“兑”分别是什么意思,合起来又是什么意思?(2)对于税收概念的把握,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看书思考,然后回答。

教师要把概念分解从主体、目的、凭借、依据、地位五个方面把握,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并让学生深入的思考国家为什么要征税,它依据什么进行征收。

征税与纳税教学设计

征税与纳税教学设计

《征税与纳税》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征税与纳税》是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八课第二框题,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联系,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力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本框介绍有关税收方面的知识,分析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税收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税收的种类,准确区分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现象,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树立纳税光荣的理念。

【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彰显个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意识并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并同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

三. 学情分析税收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因此,我通过启发提问、小组合作、综合探究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课本内容和生动的材料,让学生意识到作为公民要依法诚信纳税,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最后回归生活实际,在生活中购物消费索要发票,间接地为国家税收做出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难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五. 课时安排:1课时六. 教法与学法1.创设情境、设置提问,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2.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这种高效课堂模式,既调动了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七.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八.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个框题讲到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什么?(生):税收(师):税收与我们每个人都有联系吗?【探究一】问题设置1:税收与我们每个人都有联系吗?请评析甲、乙二人的观点(学生小组讨论,体会生活中我们与税收的联系,感受税收就在我们身边)(师总结,展示图片,我们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与税收发生着联系)【过渡】什么是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国税收的种类有哪些?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展示学习目标)【新课学习】税收的概念:从主体、目的、凭借、依据、地位这几个方面掌握(教师提问,学生作答,师生共同解剖这个概念)【思考与讨论】①世界上有没有不收税的国家?为什么?②可不可以想收多少就收多少?(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回答让学生明白有国必有税,有税必有法)【探究二】创设情境(小张与税务人员的对话)问题设置1:小张与税务人员的对话观点你同意吗?问题设置2:税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小组合作,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并请小组代表来画出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过渡】图片展示其他国家的奇葩税种,进而引出我国的税种,其中重点讲解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①增值税(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并通过对增值税的计算,理解增值税的作用避免重复征税和防止上个环节的偷漏税行为)②个人所得税(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并通过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理解个人所得税的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过渡】播放视频: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依法纳税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问题设置:在我国,为什么说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小组合作,共同归纳出答案)【探究三】播放视频:“范冰冰逃税案”(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违法税法的行为)问题设置1:范冰冰的“阴阳合同”属于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有什么特征?问题设置2:除了这种偷税漏税的行为外,我们生活中还存在哪些违反税法行为?它们之间什么不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生活中的几种违反税法的现象的自主学习,填表格并练习相应的题目)【过渡】问题设置:公民应如何维护国家税收?(学生总结,自主学习,老师归纳)最后展示图片升华,依法纳税人人有责,祖国美好的明天怎能少了你的贡献。

征税和纳税教学设计

征税和纳税教学设计

3.8.2《征税和纳税》教案授课人:魏纪伟课题:征税和纳税课标要求: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税收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漏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

4、运用税收知识,联系实例,说明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教学重点税收的基本特征及违反税法的行为。

教学 难点个人所得税中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 骗税和偷税的区别教学 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是否有课件有 课时设计1课时课后补充问题设计及 双边活动授课内容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9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情景导入:观看图片引出税收的概念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税收的含义?▪ 税收的特征是什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税收的分类及类别有那些?▪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及作用是什么?★教学过程一. 税收及其种类1、什么是税收请大家想一想,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国家收取的这些财富有什么作用?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请同学们看课件中小王买彩票中奖的材料并教师总结:税收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国家必须收取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

为此,国家依靠政权的力量,强制收取这部分收入。

(归纳出税收的本质)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源泉。

通过材料分析税收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2、税收的特点(1)强制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税和纳税》教学设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征税和纳税》教案
授课人:魏纪伟
课题: 征税和纳税
课标要求: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
要来源,理解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税收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漏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

4、运用税收知识,联系实例,说明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教学 重点 税收的基本特征及违反税法的行为。

教学 难点 个人所得税中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 骗税和偷税的区别
教学
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
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是否有课件
有 课时设
计 1课时
课后 补充
问题设计与 双边活动
授课内容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9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情景导入:观看图片引出税收的概念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税收的含义
▪税收的特征是什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税收的分类及类别有那些
▪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及作用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税收及其种类
1、什么是税收
请大家想一想,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国家收取的这些财富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税收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国家必须收取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

为此,国家依靠政权的力量,强制收取这部分收入。

(归纳出税收的本质)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源泉。

通过材料分析税收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2、税收的特点
(1)强制性。

请大家想一想,没有政权力量作后盾,强制人们缴纳,能不能获得
教师点评:强制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

(2)无偿性。

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偿还纳税人,纳税人也不
请同学们看课件中小王买彩票中奖的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讨论。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具体税收项目
学生活
动:认
真思
考,积能提出回报要求。

(3)固定性。

税收是无偿的、强制的,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国家征税之前必须依法律形式,规定好征税对象和税收数额之间的比例,不能随意变动、征收。

当然,国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税收政策。

税收的这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教师点评:无偿性要求必须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无偿性决定了必须具有固定性。

3、我国税收的种类
教师总结: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等等。

根据税收的征税对象,目前我国的税收分为五大类,共20多种。

请大家看教材69页“名词点击”,了解一下五大类税收的特点,看看它们都是针对什么对象征收的。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思考。

教师活动:在这些税收种类中,影响最大的是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下面我们重点学习一下这两种税收。

(1)、增值税
增值税属于流转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

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其基本税率是17%
计税方法:增值税=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缴税金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缴税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问题,并了解计算。

教师点拨: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环节企业偷漏税。

(2)、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税收。

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和居住
极发言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有哪些违犯税法的行为
学生活
动:认
真思
考,积
极发言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一想,这样计算个人所得税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问题,并了解计算。

教师点拨: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材料某公司效益下降,打起税收的注意。

让学生先阅读教材让后判断是哪一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1.违法税法的行为(是什么)
(1)偷税
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缴税款的行为。

如伪造、销毁、涂改帐本和票据,隐瞒销售收入等。

(2)欠税
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3)骗税
骗税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4)抗税
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重点讲解偷税和骗税的区别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为什么)
(1)税收是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有国必有税
(2)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根本一致性.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公民首先要树立“纳税人”,自觉诚信纳税。

公民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浪费国家资源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3.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怎么样)
公民首先要树立“纳税人”,自觉诚信纳税。

公民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浪费国家资源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税收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税收的特点和种类,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意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重点学习了依法纳税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什么是纳税人,以及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各种违法行为的表现和应受到的法律制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