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三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精品完整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合集 PPT(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等25个) 人教课标版3

高三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合集 PPT(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等25个) 人教课标版3

内容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
分类。
①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②实验:溶液中Ag+、碳酸根离子、
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 C1-、硫酸根离子等离子的检验。
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 ③实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 ④实验: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
(4)氢氧化钠的保存
密封保存在塑料瓶中,短期可保存在玻璃瓶中,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2019/4/30应用橡胶塞。
研修班
17
二、钠的化合物
深化理解
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同浓度的某种酸反应的比较:
①碳酸钠与酸反应时,CO32-接受H+是分步进行的: 先结合一个H+变成HCO3-,再结合一个H+变成H2CO3,继而分解成H2O和CO2气体。
2、拓宽并加强了概念原理的教学、探究能
力的培养,将有利于学生从较高的层次上把
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提高学生从各种信息
渠道主动地获取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能力,提
高化学学习和研究的综合能力。
2019/4/30
研修班
8
第三部分:考试内容分析
内容一:钠、镁及其化合物 内容二: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内容三:铁、铜的性质学习
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态平衡的作用。
6.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 ⑨查阅资料:硅及其化合物在信息技
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 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在20生19产/4/3中0 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研修班
3
第二部分:考试大纲要求:

全国通用2021年高三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冲刺ppt完美课件48

全国通用2021年高三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冲刺ppt完美课件48
全 国 通 用 22002211年年高高三三化化学学高高考考第第二二轮轮复复习习冲冲刺刺p课pt件完(美 课49件份) 4 84(8精品 系列P PT)
全 国 通 用 22002211年年高高三三化化学学高高考考第第二二轮轮复复习习冲冲刺刺p课pt件完(美 课49件份) 4 84(8精品 系列P PT)
选项 a A 浓盐酸 B 稀硫酸 C 硼酸 D 浓硝酸
b KMnO4 Na2S2O3 Na2CO3
铁片
c FeCl2 溶液
溴水 Na2SiO3 溶液 KI-淀粉溶液
c 试管中现象 溶液变为黄色 产生浅黄色沉淀 析出白色沉淀
溶液变蓝色
答案 A
全 国 通 用 22002211年年高高三三化化学学高高考考第第二二轮轮复复习习冲冲刺刺p课pt件完(美 课49件份) 4 84(8精品 系列P PT)
5.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选项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
A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CuSO4 溶液的浓缩结晶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用盐酸除去 BaSO4 中少量
B
滤纸
BaCO3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用固体 NaCl 配制 0.5 mol·L-1
C 容量瓶
全 国 通 用 20 21年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ppt完美 课件4 8(精品 系列P PT)
解析 A 没有氯气的收集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亚硫酸钠和浓硫酸 反应得到 SO2 气体,SO2 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正确; 加热固体时,大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C 错误;制取乙酸乙酯时,为防止倒 吸,导管不能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以下,D 错误。

人教课标版 高三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合集PPT(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等25个)

人教课标版  高三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合集PPT(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等25个)

+ H O 3 一方有孤对电子, NH4+ 一方有空轨道
金属键
2019/4/10
金属离子和 自由电子间 的静电作用
研修班
金属离子 无方向性 和自由电 无饱和性 子间
金属单质和合金
8
2.一力: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1)概念:存在于分子之间的微弱作用力。(只有分子晶体有) 2)意义:决定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如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11
极性分子 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和 极性键、结构不对称
非极性分子 正负电荷中心重和 非极性键或极性键、结构对称
叁原子(AB2) V型 H2O H2S NO2 SO2 肆原子(AB3) 三角锥型 NH3 PH3
2019/4/10 研修班 五原子 (AB4) CHCl3 CH2Cl 2 CH3Cl
5.四晶体
晶体类型 概念 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
金属离子和e金属键
离子间离子键 原子间共价键 分子间分子力
晶体质点 阴、阳离子
作用力 物理性质 离子键
原子
共价键
分子
分子间力
金属离子原子和e
金属键
熔沸点
硬度 溶解性
较高
较硬 易溶于水
最高
最硬 难溶任何溶剂
很低
硬度小 相似相溶
一般高少数低
多数硬少数软 难溶
构造
族:
7主 (长短周期元素)、7副 (仅有长周期元素)、 零(稀有气体)、VIII(8.9.10三纵行)
镧锕系:为紧凑周期表而列在外。 能画简易周期表(主族和前四周期) 18纵7横,I~VIII; I~0。高A低 B。练习 要求 记忆:1)原子序数:记两头推中间( H+2+8+8+18+18+32+32) 1 2)每周期所含元素(2. 8. 8. 18. 18. 32. 23)

全国通用高三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冲刺公开课PPT1PPT

全国通用高三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冲刺公开课PPT1PPT
[解析] 氯气与硝酸银反应生成 N2O5,氯气作氧化剂,还原产 物为氯化银,又硝酸银中氮元素、银元素已经是最高化合价,则只 能是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气体氧化产物为 O2。
[答案] O2
全 国 通 用 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教学PP T-1PPT -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全 国 通 用 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教学PP T-1PPT -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全 国 通 用 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教学PP T-1PPT -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全 国 通 用 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教学PP T-1PPT -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解析] 根据 Fe2+的检验方法,向溶液中加入 1 滴 K3[Fe(CN)6] 溶液,若生成蓝色沉淀,则一定含有亚铁离子,故实验②检验的离
全 国 通 用 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教学PP T-1PPT -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全 国 通 用 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教学PP T-1PPT -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3.(2018·全国卷Ⅰ,节选)1840 年 Devil 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 的硝酸银,得到 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 ________。
6.(2016·全国卷Ⅰ)NaClO2 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 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NaClO2 中 Cl 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 ClO2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 Mg2 +和 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电解”中阴 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________。

2024届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二------分子结构与性质

2024届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二------分子结构与性质
单键为σ键,双键或三键其中一个为σ键,
其余的为π键
(3)由成键轨道类型判断:
S轨道形成的共价键全部为σ键,杂化轨道形成
的共价键全部为σ键。
(4)共价键特征
具有 饱和性 和 方向性。
2、键参数
(1)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
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2)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
③附近元素用加减电子法。如N2可以找CN-,若找最外层电子数少的原子,
用加电子法;如NH3可以找H3O+,若找最外层电子数多的原子,用减电子
法。
提示:等电子体之间结构和性质要相似,如CO2的等电子体不可以找SiO2,
因为结构和性质不相似。
(2)常见的等电子体
类型
实例
双原子10e-
N2、CO、NO+(亚硝酰正离子)、CN-
的排斥,排斥作用减弱。
练习10、缺电子化合物是指电子数不符合路易斯结构(一个原子通过共
享电子使其价层电子数达到8,H原子达到2所形成的稳定分子结构)要
求的一类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NH3、BF3、BF4-中只有BF3是缺电子化合物
B.BF3、BF4-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sp2、sp3
有方向性、有饱和性
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
有方向性、有饱
和性
作用力
范德华力
①随着分子极性和相
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
增大;
影响强度的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
因素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越大,分子间作用力
越大
影响物质的熔、沸点
及溶解度等物理性质
对物质性质

全国通用高三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冲刺公开课PPT22PPT

全国通用高三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冲刺公开课PPT22PPT
③苯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若用其他原子代替其中的任何氢原子,
所得有机物中的所有原子也仍然共平面,如溴苯( 平面。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
(2)结构不同的基团连接后原子共面分析
③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连接,如果甲基与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则由 于单键的旋转性,甲基的一个氢原子可能处于这个平面上。
1.(2017·全国卷Ⅱ)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全 国 通 用 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教学PP T-22PP T-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全 国 通 用 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教学PP T-22PP T-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5.有机物之间的常见转化关系 (1)连续氧化关系
特征:A 能连续氧化成 C,且 A、C 在浓 H2SO4 存在下加热生成 D。
实验
结论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 A 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 生成的 1,2-二溴乙烷无色、可
溶于四氯化碳 透明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
B 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
C 可将其清除
酸性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
D 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结论Ⅰ:A 为醇、B 为____□8_1__醛_______、C 为___□8_2__羧__酸______、D 为 ___□_8_3_酯________;
结论Ⅱ:A、B、C 三种分子中 C 原子数相同,碳骨架结构相同;
全 国 通 用 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教学PP T-22PP T-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PPT课件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PPT课件

物质制备实验题
.
8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 ________。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反应(Ⅲ)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
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
(2)为减少装置C中生成Na2SO4的量,在不改变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对实验步骤
(2)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操作是_

(3)Na2S2O3·5H2O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所得产品通过
________________方法提纯. 。
16
2.(2014·天津理综,9)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Ⅰ.制备Na2S2O3·5H2O 反应原理:Na2SO3(aq)+S(s)===Na2S2O3(aq) 实验步骤:
3.明确解答、问题的落点——该题给我们了什么样的问题情 境 ,要求我们回答什么问题。
.
7
2.(2014·山东理综,31)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 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生产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Ⅰ) 2H2S(aq)+SO2(g)===3S(s)+2H2O(l) (Ⅱ) S(s)+Na2SO3(aq)====Na2S2O3(aq) (Ⅲ)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

全国通用高三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冲刺公开课PPT12PPT

全国通用高三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冲刺公开课PPT12PPT
D [根据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和四种元素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1 可知,W 为 N 元素、X 为 O 元素、Y 为 Al 元素、Z 为 Cl 元素。A 项,NH3 分子间有氢键,其沸点比 HCl 高;B 项,Al(OH)3 显两性,N 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HNO3、 HNO2 均显酸性;C 项,Al2O3 是离子晶体,熔点高,而 AlCl3 是分 子晶体,熔点低;D 项,Al3+和 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Al3+核电 荷数大,离子半径小。]
A.WZ 的水溶液呈碱性 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 X>Y>Z C.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 D.该新化合物中 Y 不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全 国 通 用 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教学PP T-12PP T-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全 国 通 用 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教学PP T-12PP T-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第一部分 专题素能提升练 专题五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 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 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3.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等表 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相 关计算。 5.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6.了解原子的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 7.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8.掌握元素周
全 国 通 用 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教学PP T-12PP T-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全 国 通 用 高 三化学 高考第 二轮复 习冲刺 教学PP T-12PP T-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练 1] (2013·南昌模拟)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 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 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

① 常见干燥剂Biblioteka ②常见合金③
腐蚀品
④ 碱性氧化物

弱电解质
乙、丙、丁 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
不锈钢、青铜、生铁 浓硫酸、烧碱、硝酸 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铁 醋酸、一水合氨、水
③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着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但存 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 HCl 溶于水, 氯化钠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等是物理变化。
三、常考题型要明了
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考查化工生产的原理 考查化学反应的实质
典例 演练1 演练2
[典例] (2013·山东高考)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
答案:D
[演练 2] (2013·临沂模拟)化学变化不能实现的是 ( )
①一种核素变成另一种核素 ②一种离子变为另一种离子
③一种分子变为另一种分子 ④一种单质变为另一种单质
⑤一个质子变为一个中子 ⑥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⑦有毒有
污染的物质转变为无毒无污染的物质 ⑧共价化合物转变为离
子化合物
A.①②③④
(× ) (4)(2010·福建高考)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
体和浊液。
(×)
二、必备知识掌握牢 1.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或一种分子)组成,但由一种元素组成 的物质或分子不一定是纯净物,如 O2 和 O3 的混合物、金刚 石和石墨的混合物。
2.氧化物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 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 为酸性氧化物,Al2O3 为两性氧化 物,Na2O2 为过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非金 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NO)。 3.胶体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 在 1~100 nm 之间,而不是丁达尔现象。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

[解析] 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被氧化所致,A错 误;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B错误;碳纤维是碳 的单质,C错误;用粮食酿酒时,先在糖化酶作用下水解 为葡萄糖,然后在酵母作用下转变为酒精,都是化学变 化,D正确。
物质类别的判断方法 1.根据有无固定组成可判断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再根 据是由几种元素形成的该物质,来判断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2.对于单质,根据结构和性质可判断是否是同素异形体。 所有元素的单质都可归为无机物。
3.对于化合物,可根据化学键来判断。 (1)若含有离子键,则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NaCl、 NH4Cl、Na2SO4。 (2)若只含共价键,则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CO、 SiO2、HNO3。 4.对于化合物,可根据组成元素(是否含碳)分为有机化 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3)(2011·浙江高考)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和能量守恒定律。
(√ )
(4)(2010·山东高考)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 16O 与 18O 间的相互转
化。
( ×)
二、必备知识掌握牢 1.物质的构成 (1)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铁、氩气等。 (2)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O2、NH3 等。 (3)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NaCl、Ba(OH)2 等。 2.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原物质分子保持不变。常见实 例:金属导电、蒸馏、吸附、升华、焰色反应、胶体聚沉等。
新课标人教版高三化学第二轮 专题复习精品完整课件
专题一 基本概念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变化和分类(含胶体)
[主干知识·数码记忆]
物质的组成与变化
一、小试能力知多少(判断正误)
(1)(2011·新课标高考)1.00 mol NaCl 中含有 6.02×1023 个 NaCl
分子。
(× )
(2)(2011·山东高考)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 )
(2)化学变化: ①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实质是物质中原子重 新组合,伴随着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有新物质生成。常 见实例: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干馏、电解质溶液导电、 钝化、煤的气化和液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等。 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即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 原子核是不发生变化的。如同位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不属于化学 变化。
[答案] D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
[演练 1] (2012·重庆高考)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氮肥厂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B.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
C.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
D.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
解 析 : N2 + H2―→NH3 、 CO + Fe2O3―→CO2 + Fe 、 FeS2―→SO2―→SO3―→H2SO4 ,显然以上过程都涉及化学变 化,而分馏法是利用石油组分中各物质沸点差异而获得汽油的 方法, 该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B.⑤⑥⑦⑧
C.①⑤
D.②④⑥⑧
解析:一种核素变成另一种核素、一个质子变为一个中子,
不属于化学反应。 答案:C
物质的分类与胶体
一、小试能力知多少(判断正误)
(1)(2012·山东高考)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2)(2010·山东高考)SiO2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 ) (3)(2012·山东高考)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物汽油为纯净物。
三、常考题型要明了
考查常见化合物的类别 考查物质的分类标准 考查物质的类别
典例 演练1 演练2
[典例] (2013·四川高考改编)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SO2、SiO2、 CO 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漂白粉、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解析] CO 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硅酸、氯化铁溶液不属 于胶体,四氯化碳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