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妙用
桑叶的十大功效与作用

桑叶的十大功效与作用桑叶是常见的中草药之一,它不仅能够作为药用植物使用,还可以制作茶饮品。
桑叶的功效十分丰富多样,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
本文将介绍桑叶的十大功效和作用。
一、降血糖作用桑叶中含有丰富的桑树伴生素,这种物质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血糖的降低。
因此,桑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二、降血脂作用桑叶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物质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含量,对高血脂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长期饮用桑叶茶可以改善血脂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利尿作用桑叶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能够促进体内多余的水分排泄,有效减轻水肿症状。
此外,桑叶还能够增加尿液中尿酸的排泄,对痛风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四、抗炎作用桑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桑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风湿病、皮肤炎等。
五、抗菌作用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都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因此,桑叶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咽炎等。
六、美容护肤作用桑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氨基酸,这些物质具有良好的美容护肤作用,能够改善皮肤质地、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
此外,桑叶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减少自由基的损伤,延缓皮肤的衰老过程。
七、抗肿瘤作用桑叶中的多糖物质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促进肿瘤的细胞凋亡。
桑叶茶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肿瘤的药物,能够提高化疗的疗效,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
八、养肝护肝作用桑叶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养肝食品,能够保护肝脏细胞免受损伤。
桑叶中的多糖物质能够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清除体内的毒素。
此外,桑叶还具有降低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作用,对肝脏功能不全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九、提高免疫力桑叶中的多糖物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抵抗力。
因此,长期饮用桑叶茶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流感等。
桑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副作用

桑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副作用桑叶,是桑树的叶子。
桑树又称“蚕桑”,因其树叶是蚕蛹的主要食物之一而得名。
桑树生长在我国多个地区,其叶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食品、茶叶和中药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桑叶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对于特定人群的禁忌和副作用。
一、桑叶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解毒:桑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高热、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疾病。
2. 降血脂:桑叶中富含的黄酮类物质能够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对于高血脂、高胆固醇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降血糖:桑叶中的桑树碱能够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血糖调节作用。
4. 补血止血:桑叶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和维生素K,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红蛋白的合成,对于贫血和出血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5. 养肝明目:桑叶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可以起到养肝明目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眼睛疲劳、眼干涩、视力模糊等眼部疾病。
6. 消肿利尿:桑叶具有消肿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尿路感染等疾病。
7. 抗氧化:桑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延缓衰老过程。
8. 抗菌消炎:桑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口腔炎症等。
二、桑叶的禁忌1. 孕妇:孕妇应禁止食用桑叶或服用桑叶制剂,因为桑叶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2. 乳母:乳母在喂养期间应避免食用桑叶或应遵医嘱,以免影响母乳的质量和婴儿的健康。
3. 肝肾功能不全者:因桑叶具有利尿作用,肝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过量食用桑叶,以免加重病情。
4. 过敏体质者:对于具有桑叶过敏史的人群来说,应避免接触桑叶或使用桑叶制品,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5. 不宜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桑叶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与某些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如抗凝血药物、降血压药物等,请在使用前咨询医生。
三、桑叶的副作用1. 消化不良:过量食用桑叶或桑叶制品可能引起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
桑叶外用的功效与作用

桑叶外用的功效与作用桑叶,全名桑树叶,是桑树的叶子。
作为中国优质绿色农产品之一,桑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桑叶在中医学中被广泛运用,被认为具有多种药用功效,特别是外用功效,在草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1.桑叶的功效与作用桑叶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甾醇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止痒止痛等功效。
桑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清热解毒桑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抗菌消炎,对于一些疮疖、口腔溃疡、痈肿疮毒等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此外,桑叶还对由于热毒引起的中暑、感冒、发热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1.2 祛风利湿桑叶具有祛风利湿的作用,适用于关节炎、风湿病等疾病的治疗。
风湿病的症状多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桑叶可以通过活血散寒、祛风利湿的作用缓解这些症状,减轻病患的疼痛感。
1.3 止痒止痛桑叶具有止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一些皮肤病的治疗。
例如,如果患有湿疹、瘙痒等症状,可以用切碎的桑叶外用于患处,可以明显减轻瘙痒症状,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1.4 润肤护肤桑叶对皮肤有良好的保养作用,可以滋润皮肤,增强皮肤弹性,减少皱纹和色斑,保持肌肤年轻、健康。
此外,桑叶还可以缓解皮肤干燥、粗糙等问题,对于秋冬季节干燥的皮肤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2.桑叶的外用方法桑叶作为一味常见的草药,有很多种外用方法可以选择。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桑叶外用方法:2.1 煮水洗浸将适量的桑叶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沸,待水温适宜时,用桑叶水洗浸患处。
此方法适用于治疗烂喉、口腔溃疡、痈肿疮毒等疾病。
桑叶中的有效成分能够通过水温适宜的桑叶水渗入皮肤,发挥药效,起到治疗作用。
2.2 粉碎敷贴将桑叶晒干或烘干后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制成糊状物,然后敷在患处。
此方法适用于皮肤病、湿疹、瘙痒等症状,通过将桑叶粉末敷贴在患处,可以缓解症状,起到治疗作用。
2.3 桑叶精油按摩通过蒸馏法提取桑叶中的精油,将桑叶精油涂抹于身体部位,进行按摩。
桑叶的作用与功效 泡水喝效果不错

桑叶的作用与功效泡水喝效果不错桑树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种植物,在过去是很重要的经济作物。
桑叶除了养蚕,还有很广泛的用途,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
具有降血压、血脂、抗炎等作用。
除了药理作用和美容作用之外,桑叶还能作为不错的食品食用,用以泡茶效果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一、桑叶功效与作用中医认为,桑叶性寒,味甘、苦,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
可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病症。
1.美容祛斑《保生要录》中所载的“扶桑至宝丹”,具有“驻容颜,乌髭发,补髓填精,祛疾延年”等功效。
有良好的皮肤美容作用,特别是对脸部的痤疮、褐色斑。
2.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常配菊花。
3.清肝明目用于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
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
4.清肺润燥该品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轻者可配杏仁、沙参、贝母等同用,如桑杏汤;重者可配生石膏、麦冬、阿胶等同用。
桑叶泡茶桑叶具有很不错的疗养作用,尤其是拿来泡茶,不仅操作简单,还可以当作日常饮品,药食俱佳。
1.桑叶枸杞茶:鲜枸杞苗30克、鲜车前草30克、鲜桑叶60克,加水适量煎汤服。
有利尿、清热作用。
2.桑叶菊花茶:取干桑叶、干菊花各20克煮水,当茶频服,对温邪、热邪所引起的发热有凉解作用。
3.桑菊黄豆茶:取冬桑叶20克,菊花15克,黄豆60克,白糖30克。
将黄豆浸透,同桑叶、菊花一起加水适量,煎后去渣,放入白糖,待溶化后即可饮用。
每晚一次。
此方具有清肝明目、消炎散风热的作用,对急性眼结膜炎及眼部红肿赤痛有良好的疗效。
4.桑叶菊花山楂茶:菊花、银花各30克,桑叶12克,山楂15克,用沸水冲泡4次,每次10~15分钟,代茶饮。
适用于高血压、高胆固醇、动脉硬化等症。
桑叶的作用和功能主治用量

桑叶的作用和功能主治用量1. 桑叶的作用和功能•桑叶的抗氧化作用:桑叶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抗氧化物质,能够中和体内自由基,防止细胞损伤,延缓衰老。
•桑叶的降血糖作用:桑叶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桑叶的降血脂作用:桑叶中的有效成分能够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桑叶的抗菌作用:桑叶中的物质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具有很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桑叶的抗癌作用:桑叶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对多种癌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 桑叶的主治用量•桑叶饮片:每次5-10克,煎服,每日2-3次。
•桑叶浸剂:每次10-15克,将桑叶放入热水中泡制,浸泡10-15分钟后饮用,每日2-3次。
•桑叶茶:每次3-5克,将桑叶用热水冲泡,静置片刻后饮用,可根据个人口感调整用量和冲泡时间。
注意事项: - 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及体弱者慎用桑叶。
- 个体差异较大,初次使用桑叶时应适量试用,如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用。
- 在使用桑叶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量饮酒等,以免影响药效。
- 如服用其他药物,请在使用桑叶前咨询医生或药师,以免产生相互作用。
3. 总结桑叶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菌以及抗癌等多种功能,可以作为一种天然药材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在使用桑叶时需要注意剂量的控制,尤其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及体弱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桑叶的使用期间应注意饮食调整,避免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桑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桑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桑叶是桑树的叶子,其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鞣质、有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根据药理研究,桑叶具有以下药理作用:1.降血糖作用: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降血糖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血糖升高,改善胰岛功能,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吸收,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
2.降血脂作用: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维生素B1、B2等成分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对高血脂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组织损伤,抑制有害自由基的产生,对预防和治疗慢性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4.清热解毒作用: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对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5.利尿作用: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促进尿液的分泌,增加尿液排出量,对水肿和尿路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根据以上的药理作用,桑叶在临床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应用:1.降血糖:桑叶被广泛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中,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可作为糖尿病患者饮食中的补充品,帮助控制血糖。
2.降血脂:桑叶可以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对高血脂症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3.改善免疫功能: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改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慢性炎症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4.抗菌和防感染: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有一定的防感染作用。
5.利尿消肿:桑叶具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尿液排出量,对水肿和尿路感染有辅助治疗作用。
除此之外,桑叶还可以作为饮品和食材,被广泛应用于防治肥胖、改善皮肤状况、促进消化等方面。
桑叶泡水喝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桑叶泡水喝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向医在线2020-03-12 20:40:52桑叶是植物之王,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富含人体17种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到:“桑箕星之精神也,禅食之称文章,人食之老翁为小童”。
桑叶的功效泡水喝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可以帮助人们降压降脂。
抗衰老,还能增加耐力、降低胆固醇、抑制脂肪积累、抑制血栓生成、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繁殖、抑制有害的氧化物生成,最突出的功能就是降低血糖。
一、桑叶泡水喝的功效1.降低血糖桑叶中含有N-糖化合物,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药理作用,可用于防治糖尿病。
桑叶中的“生物碱”能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胰岛素的分解速度。
2.疏散风热桑叶有清热的作用,配上菊花一起泡水喝,可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等病症。
3.清肺润燥桑叶苦寒利于清泻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等症。
轻者可配杏仁、沙参、贝母等同用,如桑杏汤;重者可配生石膏、麦冬、阿胶等同用。
4.清肝明目桑叶泡水对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配上黑芝麻制成桑麻丸,可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等症。
5.减肥清脂桑叶有利水的作用,用桑叶泡水喝,不仅可以促进排尿,还能排出细胞中多余的水分,有较好的去水肿的功效。
同时桑叶还有“清血”的作用,它能将血液中过多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排清,从而有助于改善高血脂症。
6.凉血止血用桑叶30克水煎服,有凉血止血的功效。
7.预防痴呆研究证明,70岁以上老人平均每天喝4杯桑叶茶,出现抑郁症状的几率会减少44%;每天喝2杯以上桑叶茶的老人,痴呆几率比每周喝3杯以下的同龄人低一半。
8.杀菌抗毒发表在《美国科学院学报》上的一项研究称,桑叶茶富含的茶氨酸可使人体抵御感染的能力增强5倍,用桑叶茶漱口还可有效预防牙龈出血和蛀牙。
二、霜桑叶的功效霜降后桑叶经寒霜洗礼,表面会凝结成一层白霜。
经霜的桑叶内部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富含优质蛋白、粗纤维、糖类及钙、磷、铁、锰等成分,保健效果更好。
桑叶的药用功效与作用

桑叶的药用功效与作用桑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功效和作用。
桑叶以其独特的药理活性成分,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的治疗和保健。
下面将系统地介绍桑叶的药用功效和作用。
一、桑叶的药用功效1. 清肺降火:桑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清除肺部的热毒,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此外,桑叶还能够降低血管内的炎症反应,对化脓性疾病和肺部感染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 解毒消肿:桑叶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能够有效清除体内毒素。
桑叶能够增加肺肾排毒的能力,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排出积聚在皮肤和内脏中的毒素。
此外,桑叶还有利尿排毒的作用,可有效解除水肿和浮肿。
3. 润肠通便:桑叶是一种天然的轻泻剂,能够软化便秘的粪便,促进肠道蠕动,从而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桑叶还能够预防和缓解肠道炎症,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对于治疗痔疮、便秘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4. 降血糖和抗高血压:桑叶具有降血糖和抗高血压的作用。
桑叶中的活性物质能够降低血糖水平,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
此外,桑叶还能够扩张血管,减少动脉硬化,降低血脂和血压。
5. 抗氧化和抗肿瘤:桑叶富含多种抗氧化剂和抗肿瘤物质,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桑叶中的化学成分还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于预防和治疗肿瘤有一定的作用。
6. 养颜美容:桑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可以促进肌肤新陈代谢,增强皮肤光泽和弹性。
桑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氨基酸,可以抑制黑色素的产生,减少色斑和皱纹的形成。
此外,桑叶中的多酚化合物还具有抗衰老的功效,可以延缓皮肤老化的过程。
7. 强身健体:桑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桑叶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的供应,提高肌肉的耐力和力量。
此外,桑叶还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预防骨质疏松。
二、桑叶的作用1. 防治心血管疾病:桑叶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够降低血压和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桑叶中的活性物质还能够增加血管的弹性和韧度,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叶妙用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常配菊花。
(2)清肝明目:用于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
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
(3)清肺润燥∶用于肺热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轻者可配杏仁、沙参、贝母等同用,如桑杏汤;重者可配生石膏、麦冬、阿胶等同用。
《开宝本草》:霜后叶煮汤,淋渫手足,去风痹殊胜。
《本草经疏》:《本经》无气味。
详其主治,应是味甘气寒性无毒。
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故下气而益阴。
是以能主阴虚寒热,及因内热出汗。
其性兼燥,故又能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
原禀金气,故又能除风。
经霜则兼得天地之清肃,故又能明目而止渴。
发者,血之余地,益血故又能长发,凉血故又止吐血。
合痈口,罨穿掌,疗汤火,皆清凉补血之功也。
《本草纲目》: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止消渴。
《本草蒙筌》:采经霜者煮汤,洗眼去风泪殊胜。
盐捣敷蛇虫蜈蚣咬毒,蒸捣罯扑损瘀血带凝。
煎代茶,消水肿脚浮,下气令关节利;研作散,汤调。
止霍乱吐泻,出汗除风痹疼。
炙和桑衣煎浓,治痢诸伤止血。
《本草备要》:甘寒,手足阳明之药。
大肠、胃。
凉血刀斧伤者,为末,干贴之妙。
燥湿,去风明目。
采经霜者煎汤洗眼,去风泪;洗手足,去风痹。
桑叶、黑芝麻等分,蜜丸、名扶桑丸,除湿去风,乌须明目。
末服止盗汗,严州有僧,每就枕,汗出遍身,比旦,衣被皆透,二十年不能疗。
监寺教采带露桑叶,焙干为末,空心米饮下二钱,数日而愈。
代茶止消渴。
《本经逢原》:桑叶清肺胃,去风明目。
取经霜者煎汤,洗风眼下泪。
同黑芝麻蜜丸久服,须发不白,不老延年。
《本经》言除寒热出汗,即《大明》蒸熟捣盦风痛出汗之谓。
煎饮利五脏,通关节下气。
煎酒服,治一切风。
桑根烧灰淋汁,与石灰点面上风,灭痣,去恶肉。
《本草崇原》:《夷坚志》云:严州山寺有一游僧,形体羸瘦,饮食甚少,每夜就枕,遍身汗出,迨旦衣皆湿透,如此二十年无药能疗,期待尽耳。
监寺僧曰:吾有药绝验,为汝治之,三日宿疾顿愈,其方单用桑叶一味,乘露采摘,焙干碾末,每用二钱,空腹温米饮调服。
或值桑落时,干者亦堪用,但力不如新采者,桑叶是止盗汗之药,非发汗药。
《本经》盖谓桑叶主治能除寒热,并除出汗也。
恐人误读作发汗解。
故表而明之。
《本草求真》:清肺泻胃,凉血燥湿,去风明目,《圣济录》治吐血不止,晚桑叶焙研,凉茶服三钱,只一服止,后用补肝肺药。
《千金方》治头发不长,用桑叶、麻叶煮泔水沐之,七次可长数尺。
《集简》治风眼下泪,用腊月不落桑叶煎汤,日日温洗,或入芒硝。
扶桑丸除风湿,乌须明目,用黑芝麻同桑叶等分为丸。
震亨曰:经霜桑叶研末,米饮服,止盗汗。
《得配本草》:甘,寒。
入手足阳明经。
清西方之燥,泻东方之实。
去风热,利关节,疏肝,止汗。
得生地、麦冬,治劳热。
配生地、阿胶,治嗽血。
肝燥者禁用。
《本草经解》:桑叶气寒,秉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苦甘有小毒,得地中南火土之味,而有燥湿之性,入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
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太阳者,行身之表,而为一身之藩者也,太阳本寒标热,所以太阳病,则发寒热。
桑叶入太阳,苦能清,甘能和,故降寒热。
汁者,心之液,得膀胱气化而出者也,桑叶入膀胱而有燥湿之性,所以出汗也。
”《本草新编》:桑叶之功,更佳于桑皮,最善补骨中之髓、添肾中之精,止身中之汗,填脑明目,活血生津,种子安胎,调和血脉,通利关节,止霍乱吐泻,除风湿寒痹,消水肿脚浮,老男人可以扶衰却老,老妇人可以还少生儿。
…桑叶采叶如茶,种大者第一,再大者次之,再小者又次之。
与其小,无宁大也。
过大,则止可煎汤以入药,有堪为丸散矣。
洗目,宜取老桑叶,自落者无用矣。
《本草分经》:苦甘而凉。
滋燥凉血,止血去风,清泄少阳之气热。
[编辑本段]药理作用1. 桑叶有解痉作用。
2. 桑叶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桑叶煎剂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另外,还可杀灭钩端螺旋体。
3. 桑叶有抗炎作用。
4. 桑叶有降血糖作用。
其所含的蜕皮甾酮对多种方法诱导的血糖升高均有降糖作用,可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元,但不改变正常动物的血糖。
5. 桑叶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桑叶提取液给狗麻醉后股静脉注射,出现暂时血压降低,但不影响呼吸。
6. 桑叶对平滑肌有影响,其对动物动情子宫有兴奋作用,对鼠肠肌有抑制作用。
7. 桑叶还有降血脂、利尿作用。
[编辑本段]选方2)治风眼下泪:腊月不落桑叶,煎汤日日温洗,或人芒硝。
(《濒湖集简方》)3)洗天行时眼,风热肿痛,目涩眩赤:铁扇子二张,以滚水冲半盏,盖好,候汤温,其色黄绿如浓茶样为出陈。
然后洗眼,拭干;隔一、二时,再以药汁碗隔水婉热,再洗,每日统三、五次。
(《养素园传信方》)4)治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咳久不愈,肌肤甲错,麻痹不仁:嫩桑叶(去蒂,洗净,晒干,为末)一斤,黑胡麻子(淘净)四两。
将胡麻擂碎,熬浓汁,和白蜜一斤,炼至滴水成珠,入桑叶末为丸屈口梧桐子大。
每服三钱,空腹时盐汤、临卧时温酒送下。
(《医级》桑麻丸)5)治吐血:晚桑叶,微焙,不计多少,捣罗为细散。
每服三钱匕,冷腊茶调如膏,人图香少许,夜卧含化咽津。
只一服止,后用补肺药。
(《圣济总录》独圣散)6)治霍乱已吐利后,烦渴不止:桑叶一握,切,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圣惠方》)7)治小儿渴:桑叶不拘多少,用生蜜逐叶上敷过,将线系叶蒂上绷,阴干,细切,用水煎汁服之。
(《胜金方》) 8)治大肠脱肛:黄皮桑树叶三升,水煎过,带温琶纳之。
(《仁斋直指方》)9)治穿掌毒肿:新桑叶研烂童之。
(《通玄论》)10)治痈口不敛:经霜黄桑叶,为末敷之。
(《仁斋直指方》)11)治火烧及汤泡疮:经霜桑叶,焙干,烧存性,为细末,香油调敷或干敷。
(《医学正传》)12)治咽喉红肿,牙痛:桑叶三至五钱,煎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13)治头目眩晕:桑叶三钱,菊花三钱,枸杞子三钱,决明子二钱。
水煎代茶饮。
(《山东中草药手册》)14)治摇头风(舌伸出,流清水,连续摇头):桑叶一至二钱,水煎服。
(江西《草药手册》)[编辑本段]临床经验1、桑叶能疏散风热,解表清热,养阴生津;桑椹能滋阴养血,补虚润燥;桑根白皮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桑枝能通经活络,除痹止痛;而桑树烧成的灰叫桑柴灰,也能用于治疗目赤肿痛、青盲、身面水肿,坐卧不得、白癜风、头风白屑、大麻风等病证。
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药食兼优,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菊花粥:将菊花与粳米同煮制粥,濡糯清爽,能清心、除烦、悦目、去燥。
●菊花茶:用菊花泡茶,气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风、润喉、养目、解酒。
●菊花糕:把菊花拌在米浆里,蒸制成糕,或用绿豆粉与菊花制糕,具有清凉去火的食疗效果。
●菊花肴:由菊花与猪肉、蛇肉炒或与鱼肉、鸡肉煮食的“菊花肉片”,荤中有素,补而不腻,清心爽口,可用于头晕目眩、风热上扰之症的治疗。
●菊花羹:将菊花与银耳或莲子煮或蒸成羹食,加入少许冰糖,可去烦热、利五脏、治头晕目眩等症。
●菊花膏:以鲜菊花加水煎熬,滤取药汁并浓缩,兑入炼好的蜂蜜,制成膏剂,具有疏风清热、明目之效用。
●菊花枕:将菊花瓣阴干,收入枕中,对高血压、头晕、失眠、目赤有较好疗效。
●菊花护膝:将菊花、陈艾叶捣碎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做成护膝,可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疗鹤膝风等关节炎。
●菊花香气:有疏风、平肝之功,嗅之,对感冒、头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应用】菊花为园林应用中的重要花卉之一,广泛用于花坛、地被、盆花和切花等。
有的供药用或作消暑清凉饮料如滁菊、杭白菊等,有清凉镇静的功效,治头痛、眩晕、血压亢进,神经性头痛及眼结膜炎等症。
●现代科学已能提取菊花中的有效成份,制成菊花晶、菊花可乐等饮品,让喜爱快捷省时的人饮用起来更为方便。
菊花茶是老少皆宜的茶饮品。
健康的人平常也可当开水饮用。
在我国,不少地方都有食菊的风俗。
菊花气味芬芳,绵软爽口,是入肴佳品。
吃法也很多,可鲜食、干食、生食、熟食,焖、蒸、煮、炒、烧、拌皆宜,还可切丝入馅,菊花酥饼和菊花饺都自有可人之处。
菊花入食多用黄、白菊,尤以白菊花为佳,杭白菊,黄山贡菊,福山白菊等都是上品。
★【注意:菊花与野菊花不同,药性等各方面有很大区别,野菊花有微毒可引起食欲不振、上吐下泻等。
这里是菊花,不是野菊花】★★【警告】高血压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可有多种证型,属于阴虚阳亢型者用菊花最好。
属于阴阳两虚型者则不宜用寒凉的菊花,只宜用培补阳气,滋养肾阴的药,治疗这一证型的病人多用温热的党参、黄芪、杜仲、熟地等,用之则血压回归正常;若用菊花、钩藤、石决明等,血压则效果不佳。
另外,痰湿型、血瘀型高血压病患者也不宜用菊花。
味辛,甘,苦;性微寒。
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功效】1 菊花山楂茶:取菊花10克,加山楂、金银花各10克,代茶饮用,能化淤消脂,清凉降压降压、减肥轻身,适用于肥胖症、高血脂症和高血压患者。
2 三花茶:菊花,金银花,茉莉花均少许,泡水作茶饮,可清热解毒,适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疮等,常服更可降火,有宁神静思的效用。
3 菊花蜜饮:菊花50克,加水20毫升,稍煮后保温30分钟,过滤后加入适量蜂蜜,搅匀之后饮用。
具有养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脑、润肠等作用。
由白菊茶和上等乌龙茶制成的菊花茶,是每天接触电子污染的办公一族必备的一种茶。
因为此茶具有去毒的作用,对体内积存的有害性的化学和放射性物质、都有抵抗、排除的疗效。
4 取菊花10克,茶叶3克,一并冲泡,可防治早期高血压。
5 取菊花10克,桑叶、枇杷叶各5克,研成粗末,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可防秋澡,适于因秋燥犯肺引起的发热、咽干唇燥、咳嗽等病症后食用。
本方尚有预防流感、流脑、乙脑、腮腺炎、水痘等作用。
6 甘菊,其味甘甜,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
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同煎代茶饮用,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效。
7 餐后,用五、六朵杭菊花冲泡饮服,能解渴生津。
8 八宝菊花茶:金银花10克、陈皮5克、胖大海一个(可不要,因为它可引起食欲不振、上吐下泻)、少许冰糖、少许山楂、5克有机绿茶、两个红枣,用沸水泡至5分钟既可食用,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超市有卖)[编辑本段]【保健】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药食兼优,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菊花粥:将菊花与粳米同煮制粥,濡糯清爽,能清心、除烦、悦目、去燥。
●菊花茶:用菊花泡茶,气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风、润喉、养目、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