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利用MapGis进行屏幕跟踪矢量化
MAPGIS实验操作文档 (2)

实验一用MAPGIS 对扫描图进行屏幕跟踪矢量化1. 目的:掌握地图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熟悉MAPGIS 主要绘图和编辑工具的使用。
2. 功能:扫描矢量化子系统,通过扫描仪输入扫描图象,然后通过矢量追踪,确定实体的空间位置。
对于高质量的原资料,扫描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数据输入方式。
3. 内容:用矢量方法对G0或G1或G2或G3或G4图进行屏幕跟踪矢量化。
4. 步骤:(1) MAPGIS 系统设置(参看屏幕录制1)安装目录下的SAMPLE ,CLIB ,SLIB 。
TEMP 文件。
(2) 新建工程(参看屏幕录制2)(3) 新建工程图例(参看屏幕录制3)它将图形中的文字、图形符号、注记、填充花纹及各种线型等抽取出来,单独处理;经过编辑、修改;生成子图库、线型库、填充图案库和矢量字库,自动存放到系统数据库中,供用户编辑图形时使用。
(4) 矢量化参数配置(参看屏幕录制4)(5) 屏幕跟踪矢量化(参看屏幕录制5)(6) 图形编辑该系统用来编辑修改矢量结构的点、线、区域的空间位置及其图形属性、增加或删除点、线、区域边界,并适时自动校正拓扑关系。
图形编辑子系统是对图形数据库中的图形进行编辑、修改、检索、造区等,从而使输入的图形更准确、更丰富、更漂亮。
5. 文件类型参考TIF :扫描光栅文件WT :点文件WL :线文件WP :区文件MPJ :工程文件CLN: 工程图例文件6. 矢量化流程图 可用二值扫描、灰度扫描或彩色扫描一般情况下,先使量化后对矢量图形数据进行校 正,但有时需要与已有的图型套何时,即需要先将扫描的图像与已有的图像配准,后进行矢量化用扫描仪将图纸扫描存于TIFF文件 有必要时进行图像校正,为 了显示速度可存RBM 格式 (图象镶嵌模块) 读图、分层编辑层名字点抽稀因子就是控制线在抽稀后与 原光栅中心线之间的最大偏差值, 实际上就是控制数据精度要求图1 矢量化流程图具体的实验有如下几个; 实验二用MAPGIS 造区实验三图形裁剪实验四 误差校正实验五 投影转换、数据输出实验六 标准图框-投影变换实验七 绘制等值线实验八 缓冲区分析、DTM实验九 网络分析对MAPGIS 感兴趣的可以联系我277876438希望对热爱学习的有帮助设置矢量化范围 装入光栅文件设置当前层设置缺省参数 设置矢量化参数 交互矢量化 保存文件。
矢量化实习报告

矢量化实习报告地形图矢量化前言一:实习时间2021年7月二:实训地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楼二楼机房三:指导老师唐桂彬老师四:实训目的:1、掌握MAPGIS系统设置。
2、掌握输入编辑系统的各窗口操作。
3、了解输入编辑系统的菜单项和工具栏。
4、矢量化基本过程、方法,熟练使用矢量化工具。
5、熟练运用mapgis软件扫描矢量化地形图,掌握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6、认识到自己mapgis知识和技能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学习mapgis相关知识和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便适应未来mapgis发展的需要。
7、掌握造区、及图形输出的方法、操作。
五:实训内容实训要求:1、比较系统地理解MapGis的功能,掌握其使用的基本命令、基本方法。
2、能按要求完成地图数据的生产。
3、能够完成工程的输出打印项目一:非标准地形图矢量化实训步骤:1、矢量化前期准备工作启动MapGis软件进行工作存放目录的设置;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
打开MAPGIS软件图形处理部分下属的输入编辑菜单项,进入了MAPGIS编辑子系统,并且会弹出一个窗口,如下图所示:直接按默认显示点击“确定”打开MAPGIS编辑子系统,在MAPGIS编辑子系统左方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窗口,如下图所示,选择所要新建的文件类型并修改名称。
依次新建图框点、线文件;并选择图廓线文件为当前可编辑状态,在编辑区(右侧)右键更新、复位窗口;单击线编辑,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输入线→键盘输入线,在弹出的线位置编辑框中,根据图框尺寸400×600公里,输入第一点坐标0,0;点击下一点为0,400;点击下一点、完成。
再次选择键盘输入线,输入第一点0,0;下一点坐标为600,0;单击下一点、完成。
更新、复位窗口,选择线编辑→阵列复制,选择一条刚生成的横向内图框线,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按图框尺寸填写阵列复制参数,并确定。
同理采用阵列复制生成纵向内图廓线。
在此选择线编辑→输入线→造平行线,依次拾取生成的外侧图廓线,在弹出的菜单中,输入如图所示参数,待生成后,在图廓的四个角点外侧做辅助线,并用线编辑中的延长缩短线→靠近线,对生成的外图廓线进行延长修饰,然后应用剪短母线修剪多余的线,最后用联接线功能连接外图廓线,并修改外图廓参数、内图廓参数。
在mapgis软件中的矢量化操作步骤

在mapgis软件中的矢量化操作步骤在mapgis软件中的矢量化操作步骤1 装好软件后,进行系统设置,工作目录可以自己指定;矢量字库目录利用系统默认的;系统库目录要利用我考给你们的1万地形系统库就可以了。
2 打开相应的工程文件,添加后缀为TER.wl格式的文件,保存工程,编辑TER.wl文件。
3 关联图例文件,选用首曲线编辑线段,编辑线段要用折线画,一定要切记,连线的时候碰到等高线以外的杂线直接画过去,保持等高线的连续性,连线的时候碰到断开的地方直接画过去就可以了,以便后面附高程。
4 利用F12捕捉线头线尾,勾去下次不显示此对话框,这样的话可以省去每次捕捉弹出对话框的时间。
在画线的时候碰到拐角要多加几个点,保持线条的圆滑.5 在捕捉范围线的时候,直接画出范围线一点点,等整个线连完以后,利用菜单中的其它——工程裁剪一下就可以了。
6 所有线连完以后,利用其它菜单中的子菜单的自动连接线命令进行连接,可以使用默认值。
7 连完以后,利用线编辑中的编辑指定线命令条件选择,长度>=500,修改一下参数,再手工修改一下长度比较短的线条(目的是把等高线与其它杂线分开),刷好以后,在图层菜单中的改层开关里选用改线层,关34层,然后统删其它杂线。
8 利用自动附高程值的功能附高程。
附高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清楚的可以先咨询一下,以免附错。
附完高程以后利用检查功能检查等高线的ELEV属性,看是否有0值,对其进行修改。
9 利用mapgis6.7主菜单中的空间分析中的DTM分析检查高程值是否有误;文件——打开数据文件——线数据文件——处理点线——然后修改有误的高程值,修改的时候到mapgis编辑子系统中进行修改。
全部修改以后再到DTM分析中检查高程值,直至没有错误。
10整个过程完成就可以进行下一幅的工作的了。
实验2 屏幕跟踪栅格矢量化

实验二屏幕跟踪栅格矢量化先用扫描仪将地图扫描成栅格图像,然后以栅格图像为背景,手工或利用自动跟踪软件进行屏幕跟踪数字化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地图数字化方法。
许多的GIS和图形软件都有对栅格图像在屏幕上上进行矢量化的功能。
下面以MapInfo为例,说明对栅格图像在屏幕上进行手工矢量化的功能。
一、准备扫描图像选择要数字化的图像,识别该图的投影和坐标系统,在图上选取至少4个控制点并获取控制点的实际地理坐标,然后将地图扫描成MapInfo 可以识别的栅格图像格式保存。
如果没有现成的坐标系统,也可以在图上建立自己的坐标系统并读取享用控制点的坐标。
二、栅格图像配准在MapInfo中以打开表的方式打开栅格图像。
如果是第一次打开该图像,MapInfo会提示你是否配准(Register),选择配准按钮,然后进入配准图像对话框。
1.选择投影和单位用MapInfo数字化地图时,首先必须设定投影方式,这样才能考虑到该地图的变形,并保持地图要素之间的正确的空间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在数字化开始之后不能再改变投影方式,因此要确保正确设置投影。
在图像配准对话框中单击投影按钮来选择投影。
通常选择纸张地图图例中指定的地图投影。
除了选择合适的投影方式外,还必须设定坐标系使用的地图单位,例如,经/纬度投影中的地图将以“度”显示地图坐标。
如果没有该地图的坐标系统,那么需要把该地图数字化为非地球地图(Non-earth Map),这意味着该图像上的点只是彼此有关,而与地球上的点无关,这时可以使用其它地图单位。
2.输入控制点是在图像配准对话框的图像上选择一点并单击鼠标,然后在弹出的编辑控制点对话框中键入该点的实际坐标值。
输入四个控制点时应该注意:其中任意三个点不能在一条直线上。
3.编辑控制点输入第四个控制点后,MapInfo以像素为单位计算控制点的输入误差。
MapInfo利用控制点进行数值变换,靠该变换来倾斜、移动和调整数字化对象,使之与控制点相符合。
MapGIS实验报告

MapGIS实验报告Mapgis 实践报告MapGIS实验⼀:地图编辑、⽮量化、拓扑编辑、属性管理⼀、⽬的要求掌握运⽤MapGIS进⾏地图扫描⽮量化的基本原理、⽅法和步骤,熟悉MapGIS 地图编辑模块、⽮量化模块、拓扑编辑模块、属性管理模块的使⽤。
⼆、操作内容参考实验指导书介绍的⽅法,利⽤提供的扫描地图进⾏屏幕跟踪⽮量化,并建⽴拓扑数据结构。
修改属性结构表,并挂接属性数据。
三、操作步骤1、启动MapGIS6.5并进⼊图形处理→输⼊编辑⼦系统。
2、新建⽂件→装⼊光栅⽂件(选择“⼭东地市⾏政区划图”)→⼯作区→存⽂件→存线⽂件(将⽂件保存在E:\workspace下),如下图:3、线编辑→参数编辑→修改缺省线参数(⼀般选折线,定义线型、辅助线型,宽度,X、Y 值,图层等)。
4、⽮量化→交互式⽮量化(对图像中的每个线条进⾏⽮量化)。
提⽰:编辑过程中按F5键放⼤窗⼝,F7键缩⼩窗⼝,F6键移动窗⼝,F8键在当前线上增加⼀个点,F9键取消当前线上最后⼀个点。
在⾃动跟踪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则可以按F9键不断退回。
注意:编辑过程中应当经常存盘;每条线跟踪⼀次。
如下图:5、编辑完成后,进⾏多边形拓扑关系错误检查过程。
具体操作包括:其它→⾃动剪断线→清除微短线→清除线重叠坐标及⾃相交→清除微短线→⾃动线结点平差→线拓扑错误检查。
提⽰:如果其中的任何⼀步提⽰有错误,则按照步骤6中的⽅法对每⼀个错误分别进⾏修正。
6、如果拓扑错误检查有错误,则利⽤线编辑⼯具对错误进⾏修正,直⾄在进⾏“线拓扑错误检查”时没有错误为⽌。
提⽰:线编辑⼯具都在“线编辑”菜单中,最常使⽤的⼯具包括:剪断线→有剪断点;线上加点;线上删点;线上移点;线结点平差→区圆⼼值;删除线;联接线。
如下图:7、当没有拓扑错误时,进⾏多边形拓扑关系建⽴。
具体操作包括:其它→线转弧段(存区⽂件,输⼊新⽂件名,将⽂件保存在你熟悉的路径下,如D:\)。
8、⼯作区→装⼊⽂件→装⼊区⽂件(新存的⽂件)→其它→拓扑重建。
mapgis地图矢量化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mapgis地图矢量化实验报告心得体会篇一:MAPGIS综合实验报告MAPGIS综合报告目录一、实验目的 (02)二、实验过程栅格图像配准 (03)2.图像二值化 (05)矢量化 (06)4.图形编辑 (11)5.属性编辑 (19)6.图文互查 (21)7.对说获得的数据进行利用和分析 (24)8.自定义制图符号 (31)9.输出不同比例尺地图 (35)三、实验总结 (41)MAPGIS实验综合报告一、实验目的。
MAPGIS是通用的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的图形显示、各类地图制图的制作功能,作为个来数学信息的可视化转换工具,可以讲数字形式的地理信息以直观的图形形式在屏幕上显示,能自动进行线段跟踪、结点平差、线段接点裁剪与延伸,多边形拓扑结构的自动生成,还可以消除图幅之间元的街边误差,为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桌面式地理信息系统。
所以,在将图矢量化时应用MAPGIS软件是十分便捷的,同时综合了此软件的基础操作和方法,能培养我们的自出探究能力和中和分析能力。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我们以后能熟练运用MAPGIS的开始,路还很长,我们需要不断的摸索、不断的钻研才能完全掌握它。
下面针对这一次的实验成果中来谈一谈如何运用MAPGIS。
二、实验过程。
栅格图像配准装载图像准备工作使用纸质地图,在扫描仪中扫描为图像打开MAPGIS“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如图所示如图在点击图像分析模块的菜单“文件” -> “数据输入”,将其他栅格图像(mpg,jpg ,tif 等)转换为MapGIS 的栅格图像格式( .msi ),选转换数据类型,点击“添加文件”,添加要转换的文件到转换文件表中,然后点击“转换即可。
图像校正在“图像分析”菜单中,打开已经转换好的文件,进行文件的校正如图。
如图打开菜单【镶嵌融合】下的“编辑模式 1 ”,“校正预览”和“控制点息”。
会发现原MapGIS 文件中自动存在了改幅图像的四个拐角端点的配准,我们可以删除这些控制点,添加自己的控制点。
MapGIS矢量化基本流程

一、由TIF图片文件转换到MSI文件格式(1)打开MAPGIS主菜单,单击图像处理中的图像分析,在打开文件菜单中的数据输入(2)选择转换数据类型中文件格式为TIF文件格式,再选择添加文件,把要转换的图添加到其中,最后选择目标文件目录,保存转换后的MSI文件。
最后点击转换TIF文件成功转换为MSI文件,转换完毕。
二、矫正生成的MSI文件,并且生成质量评估文件。
(1)同样打开MAPGIS主菜单,单击图像处理中的图像分析,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影像,添加转换后的MSI文件,选择打开。
(2)选择镶嵌融合中的DRG生产,再选择图幅生成控制点,选择图幅生成控制点对话框中的输入图幅信息,在图幅信息对话框中输入图幅号,即当前的图幅名称。
最后点击确定。
(3)在图幅生成控制点对话框中,按左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右上角顺序对图幅中的四个十字交点中心单击,如下图所示。
在此过程中可运用放大、缩小、复位、指针等工具选项,四个控制点生成后,选择生成GCP。
删除原有控制点。
生成四个控制点,注意精度。
生成GCP后,可选择镶嵌融合中的控制点浏览,可看到如下图所示的控制点。
(4)选择镶嵌融合中的DRG生产,再选择生成质量评估文件,同样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输入图幅信息,输入当前图幅号,点击确定。
如下图示:(5)按上面方法对四个角点进行矫正,注意顺序。
(一定要精确)(6)四个角点矫正完后,单击生成质量报告,质量报告用记事本可直接打开,选择打开,可看到下图所示:注意:只保存质量评估文件,输出TIF不用保存,点击取消。
质量评估文件关系到MSI的精度,它的取值有一个范围,若超出范围,则要进行重新矫正。
图象纠正后:中误差:<2图廓边长及对角线尺寸检查(单位:米):上边Δa:<2下边Δb:<2左边Δc:<2右边Δd:<2对角Δe:<3对角Δf:<3(7)保存矫正后的MSI文件。
注意:此MSI文件与矫正前的MSI文件不能混淆,可以对它进行其他的命名,矢量化的MSI文件用的是矫正后的。
Mapgis矢量化流程

Mapgis矢量化流程1、将图象转换成msi格式(1)打开Mapgis,选择图象处理—图象分析,然后选择文件—数据输入,出现数据转换对话框(2)可转换数据类型为JPEG,TIF,RBM,GRD,DOM,BMP文件,要提前将图件转换成以上格式(3)选择转换数据类型—添加文件—选择目标文件目录—点击转换,待显示“操作成功完成”后,关闭2、校正图象(1)图象处理—图象分析—文件—打开影像,打开之前生成的msi文件(2)镶嵌融合—控制点浏览,镶嵌融合—删除所有控制点,将无用控制点删除,镶嵌融合—添加控制点,在图像上选择控制点位置,位置越准确越好(F5放大,F6缩小),确定好控制点位置后,敲空格,输入坐标,点确定,控制点至少要4个才能较准确的控制整个坐标。
(3)镶嵌融合—校正浏览,查看校正情况,校正没有问题之后,镶嵌融合—影像校正,保存校正好的msi文件如果图幅有固定图幅号可以自动生成图框进行校准,如下:(1)实用服务—投影变换—系列标准图框—根据图幅号生成图框,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确定后自动生成图框,文件—另存为,存在自己方便的地方(2)镶嵌融合—打开参照文件,分别打开图框的点文件、线文件、区文件,镶嵌融合—控制点浏览,可以看到图像上的控制点,镶嵌融合—删除所有控制点,将无用控制点删除(3)对比校正,镶嵌融合—添加控制点,选择图象上某一位置(F5放大,F6缩小),敲空格确定,再点击图框上同一位置,敲空格,点击确定,查看残差,残差越小越好(4)镶嵌融合—校正浏览,查看校正情况,校正没有问题之后,镶嵌融合—影像校正,保存校正好的msi文件3、矢量化(1)图形处理—输入编辑,一直点确定,出现工作区之后,在左侧区域右击,选添加项目,将校正好的msi文件添加到工作区,点击“1:1”图象会在右侧区域显示(如果选择了自动生成图框,也要把图框的点文件、线文件、区文件添加进去)(2)线文件,在左侧区域右击,选择新建线,修改文件名和存储路径,在线编辑中选择“输入线”(或使用线编辑工具条),进行线矢量化,删除、更改等操作都在线编辑中快捷键:F5放大、F6移动、F7缩小、F9撤销前段线、F11换另一边线头、F12捕捉线头线尾(3)点文件,在左侧区域右击,选择新建点,修改文件名和存储路径,在点编辑中选择“输入点图元”(或使用点编辑工具条),选择输入类型(注释、子图、圆、弧等),修改合适的注释高度、宽度、间隔、角度、颜色等,点击确定,输入点图元,删除、更改等操作都在点编辑中(4)区文件,在左侧区域右击,选择新建区,修改文件名和存储路径,区编辑之前需要用线将要编辑的区域围起来,注意一定要是闭合的曲线(Ctrl+右键自动闭合),之后选择区编辑中的“线工作区提取弧”,刚才画出来的闭合曲线会变颜色,然后区编辑—输入区,在闭合区域单击,选择填充颜色、填充图案,然后点击确定,其余各项操作均在区编辑中(5)矢量化完毕后,保存工程和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利用MapGis进行屏幕跟踪矢量化
1.利用MAPGIS矢量化作图。
启动MAPGIS(方法过程见上一次实验)。
进行输入编辑窗口。
(1)点击“取消”。
(2)点击“新建工程工具”、“确定”、“点选生成不可编辑项”、“确定”
(3)最大化地图窗口,并将空工程文件保存为“实习二”。
(4)装入光栅文件“”。
(5)光栅文件求反,并将屏幕放大到适当大小。
(6)可利用移动窗口工具拖动窗口,以查看图形的其它部分。
(7) 通过对查看,以达到判图识图并对图形要素进行分层的目的,对于点要素我们可以分为注示层和权属拐点层,对于线要素我们可以分为线状地物层、权属界线层和地类界三个层次。
(8)在控制台窗口点击右键,利用快捷菜单新建两个点文件和三个线文件。
最后得:
(9)在控制台窗口可以通过拖动项目改变其位置,则我们将线文件拖到上层,点文件放在下层。
新建并打开图例板。
(1)在工程窗口新建图例
(2)新建“注示”的图例。
在“图例类型”选择框中选择“点类型图例”,并在“名称”栏中输入“注示”。
点击“图例参数”按钮,输入如下参数,最后点击“确定”键确认。
最后点击“插入”按钮,完成“注示”图例的设置。
(3)新建“权属拐点”图例的过程见下列图解:
(4) 线状地物包括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沟渠等,以农村道路为例,建立图例图解如下。
“图例类型”选“线类型图例”。
“图例名称”填入“农村道路”
设置“图例参数”
其它线状地物的设置同上,其参数见下图:铁路:
公路:
沟渠:
(5)权属界线的定义方法同上,其参数分别为:村界:
乡界:
县界:
(6)地类界线的定义方法同上,其参数为:
(7)以上的参数定义好之后,点击“确定”按钮确认我们的操作,系统会提示我们保存图例文件。
(8)将工程文件与图例文件关联在一起才能使用图例板,方法是在控制台窗口的右键菜单中关联图例文件。
(9)打开图例文件(控制台窗口的右键菜单中)。
光栅矢量化方法输入数据。
(1)选中将要输入数据的层,将其设为当前可编辑。
(2)在图例板上选中要输入的线型。
(3)在工具栏上点击交互式矢量化按钮。
(4)mapgis的功能键定义分别为:
> F4键(高程递加):这个功能是供进行高程线矢量化时,为各条线的高程属性进行赋值时使用的。
在设置了高程矢量化参数后,每按一次F4键,当前高程值就递加一个增量。
> F5键(放大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放大屏幕内容。
> F6键(移动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移动屏幕。
> F7键(缩小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缩小屏幕内容。
> F8键(加点):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加点的操作。
按一次F8键,就在当前光标处加一点。
> F9键(退点):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退点的操作,每按一次F9键,就退一点。
有时在手动跟踪过程中,由于注释等的影响,使跟踪发生错误,这时通过按F9键,进行退点操作,消去跟踪错误的点,再通过手动加点跟踪,即可解决。
> F11键(改向):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改变跟踪方向的操作。
按一次F11键,就转到矢量线的另一端进行跟踪。
> F12键(抓线头):在矢量化一条线开始或结束时,可用F12功能键来捕捉需相连接的线头。
(5)在矢量化的开始和结束点一般要用F8加点,矢量化错的时候用F9,连接其它线的线头或线尾时用F12。
(6)以矢量化县界为例,首先通过窗口操作找到县界。
将光标放在要矢量化线的起始位置后,按F8加一点。
之后在光栅图像的县界上点击鼠标左键进行矢量跟踪。
直到跟踪完所有的权属界线后,同样的方法矢量化线状地物和地类界线。
矢量化点状要素
(1)选中要矢量化的点文件,设为当前可编辑。
(2)在图例板上选中要矢量化的点图例。
(3)启动输入相应点的功能。
(4)在地图口点击输入点。
用同样的方法输入其它类型的点状要素。
经过以上步聚完成所有栅格数据的矢量化工作。
2.利用MAPGIS矢量化作图——河南地图。
启动MAPGIS(方法过程见上一次实验)。
进行输入编辑窗口。
(1)点击“取消”。
(2)点击“新建工程工具”、“确定”、“点选生成不可编辑项”、“确定”
(3)新建点和线文件“实习二”。
(4)点击点文件和线文件前的两个小方框,使两个文件处于当前可编辑。
(5)点击右边地图窗口以激活菜单,然后单击菜单项“装入光栅文件”。
(6)找到实习二目录下的“实习二.tiff”,并打开。
(7)光栅文件求反。
(8)放大窗口到适当大小,准备化量化。
矢量化线。
(1)点击输入线工具。
(2)选择线参数。
(线形:折线;线型:155;线颜色:1;线宽度:2;X系数:25;Y系数:25;
图层:1)
(3)从任一点开始矢量化省界,采集即将完成时,按下CTRL键然后单击鼠标右键结束,这时多边形自动闭合。
(注意采点密度,在界线相交处一定要采一个点)
(4)矢量化地市界,首先选择线型。
(线形:折线;线型:111;线颜色:1;线宽度:1;X系数:20;Y系数:20;图层:2)
(5) 可采用交互式矢量化的方法,单击“交互式矢量化”菜单。
(6) 从任一界线交汇处开始矢量化。
(注意:功能键F5、F7、F8、F9、F6的使用方法)。
矢量化点
(1) 输入子图。
(输入类型:子图;子图号:19;子图高度和宽度分析为10、10;子图颜色:1;图层号:3)
(2) 在城市中心单击输入。
(3)输入完毕后改变子图,然后输入县城。
(4)子图输入完毕后,输入注示,或输入点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