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 常用操作步骤

合集下载

诊断体格检查操作方法重点手法

诊断体格检查操作方法重点手法

A难型题1甲状腺的触诊(只掌握一种前或后)峡部:(环状软骨下2~4气管环前面)站在受查者前面用拇指或站在受查者后面用示中环三指从胸骨上切记向上触摸,嘱患者吞咽,判断有无肿大侧叶:前面触诊:患者坐位,检查右叶,检查者用右手轻推甲状软骨左侧将气管推向对侧,左手示中环三指放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胸锁乳突肌,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并配合吞咽动作,用同一方法检查另一侧。

后面触诊:患者坐位,检查者站于患者后面,检查右侧叶,左手示中环三指施压于左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右手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胸锁乳突肌,示中环三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

左侧方法同右侧。

2、乳房触诊的方法和顺序坐位时,被查者先两臂下垂,然后双臂高举过头部或双手插腰进行检查,仰卧位时,双肩下可垫一枕头使乳房对称平放。

触诊时,先健侧后患侧,先左后右。

检查者的四指并拢,指掌面应平置于乳房上,应用浅部滑行触诊来触诊。

由外上象开始,左侧以顺时针方向,右侧以逆时针方向作浅部滑行触诊最后触诊乳头。

(检查乳房触诊后应一并检查淋巴结:腋窝淋巴结:用右手检查左腋,用左手检查右腋。

检查左侧时,右手并拢,掌面贴近胸壁向上逐渐达到腋窝顶部,滑动触诊。

依次检查尖群、中央群(向内)、胸肌群(向前)、肩胛下群(向后)、外侧群(外翻)。

锁骨上淋巴及结胸锁乳突肌与锁骨夹角处。

3、肺下界叩诊沿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由上而下进行叩诊,左锁骨中线从第2肋间,腋中线从腋窝开始,肩胛线从肩胛下角开始,当叩诊音由清音变为实音时,此部位即位该垂直线的肺下界。

正常肺下界位于锁骨中线第6肋间隙,腋中线第8肋间隙,肩胛线第10肋间隙。

4、肺下界移动度叩诊:先在平静呼吸时在肩胛线上由肩胛下角开始叩出肺下界的位置(按肋间隙,之后向上向下叩不需按肋间隙),做标记,嘱受检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继续沿该线向下叩,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标记。

再嘱受检者深呼气后屏气由原肺下界(平静呼吸时)向上叩,由下向上叩,至浊音变清音,即为肩胛上肺下界的最高点,标记。

诊断学技能操作参考

诊断学技能操作参考

项目:共济运动
项目:胸部视诊
项目:颈部淋巴结触诊
项目:肋脊点、肋腰点检查
项目:语音震颤
项目:平静呼吸时肺部间接叩诊检查的方法和顺序
项目:皮肤弹性及水肿检查
项目:叩诊肝脏浊音界
项目:肛门指诊检查
项目:腹部移动性浊音检查
项目:深反射检查
项目:肱二头肌反射
项目:肱三头肌反射
项目:桡骨骨膜反射和跟腱反射
项目:膝反射检查
项目:叩诊双肺下界移动度
项目:肺下界检查方法及位置
项目:脑膜刺激征
项目:小腿和膝关节检查
项目:语音共振
项目:Basbinski征
项目:副神经检查
项目:Murphy征检查
项目:胸廓扩张度检查
项目:胸膜摩擦感
项目:胸膜摩擦音
项目:三叉神经运动、感觉功能
项目: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
项目:腹壁曲张静脉的血流方向
项目:脊柱检查
项目:鼻窦检查
项目:手部及其关节的视诊
项目:扁桃体检查
项目:眼睑、巩膜、结膜检查
项目:腹部紧张度、压痛、反跳痛检查
项目:双手法触诊肝脏、肝颈静脉回流征检查
项目:叩诊肺上界
项目:甲状腺检查
项目:气管检查
项目:甲状腺触诊
项目:乳房检查
项目:乳房触诊
项目:腋窝淋巴结触诊
项目:生命体征
项目:测量血压
项目:测定脉搏
项目:双手触诊脾脏
项目:心电图操作
项目:心脏触诊
项目:心脏听诊。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中医诊疗技术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

准确的中医诊断是决定中医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而规范的操作技术则是保证中医诊疗质量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望诊望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舌质、眼底等病征来判断病人的病情。

在进行望诊时,医生应首先向病人询问病情,然后仔细观察病人的面色,包括颜色、潮红或苍白程度等。

接着观察舌苔和舌质,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使用灯光照亮病人的口腔,仔细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以及舌质的形态,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最后可以通过仔细观察病人的眼睛,包括眼底、眼神等来进一步判断病情。

二、切诊切诊是中医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切取患者脉搏的状态来判断病情。

在切诊时,医生应先向病人询问病情,再给病人解释即将切取脉搏的过程,脉搏切取时可以选择左侧腕部大动脉或者右侧腕部大动脉。

切取时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将三指放在患者脉搏部位上,用适当的力度按压,以感知脉搏的快慢、滑数和有无力度。

在切取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手部位置和力度,以避免影响切诊的准确性。

三、听诊听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仔细观察和听取患者的呼吸声和心音来判断病情。

在听诊时,医生应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是否规律、深浅,有无气喘等症状,然后使用听诊器仔细听取患者的呼吸声和心音。

在听取呼吸声时,应将听诊器的听头尽量紧贴患者的胸部或背部,并调整适当的音量。

在听取心音时,可以选择听取心尖部或胸骨左缘等位置,并调整音量和角度来获取清晰的心音。

听诊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声对患者的影响,避免弄乱患者的呼吸节律。

四、问诊问诊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来了解病情和患者的身体状况。

在进行问诊时,医生应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让患者敞开心扉,主动提供病情信息。

医生应重点询问患者的主诉、病史和家族史,包括病症的发展过程、病症的特点、影响病情的因素等。

诊断学操作:正常胸部检查

诊断学操作:正常胸部检查

2
3
4
9
10
11
12
17
18
1
6
5
8
7
14
13
16
15
3.操作步骤:
(2)侧胸检查:
嘱被检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第5肋
间隙开始沿腋前线叩诊第5、6肋间隙、
5
沿腋中线叩诊第7、8肋间隙.
6
(左边5、6叩完叩右边5、6,右边5、
7 8
6叩完叩右边7、8背部检查:
嘱被检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 尽可能使肩胛骨移向外侧方,上半身
1
2
4
3
略向前倾。
5
6
①检查肩胛间区,在肩胛间区第3、4、
8
7
5、6肋间隙向下逐一叩诊,左右对比。
板指与脊柱平行!!!
3.操作步骤: (3)背部检查: ②检查肩胛下区,沿肩胛线在第7、8肋间隙开始逐一向下检查, 并做左右、上下、内外进行对比。 ③沿腋后线在第9、10肋间隙开始逐一肋间隙向下检查并做左右、 上下、内外进行对比。 叩诊时肩胛间区板指与脊柱平行外,其他部位均与肋间隙平行,并 注意叩诊音的变化。
3.检查方法 检查者的手指和手掌平置在乳房上,应用指腹,轻施压力,以旋转或 来回滑动的方式进行触诊。双侧乳房触诊先由健侧开始,后检查患侧。 检查左侧乳房时由外上象限开始,顺时针方向由浅入深触诊,直至4 个象限检查完毕为止,最后触诊乳头。检查右侧乳房也从外上象限开 始,但沿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
4.乳房触诊后,还应仔细触诊腋窝、锁骨上窝及颈部的淋巴结有否肿 大或其他异常。 5.报告检查结果 双侧乳房有无包块及其大小、位置、硬度、活动度、压痛,乳房有无 触(压)痛,乳头有无触痛,有无硬结、弹性消失。

诊断学体格检查(1)

诊断学体格检查(1)

诊断学体格检查引言体格检查是医学诊断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各系统进行观察、触诊、听诊等方法,可以获取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病情,从而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诊断学体格检查的步骤、方法和一些常见的体征,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体格检查技巧。

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准备工作在进行体格检查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确认患者的身份和主诉、了解患者的病史、选择合适的检查环境和设备等。

第二步:全身检查在进行全身检查时,医生要求患者脱衣,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和检查。

以下是一般的全身检查方法:1.观察:包括面色、体形、步态、心率等方面的观察。

2.触诊:通过手触来检查患者的皮肤温度、湿度、有无畸形等。

3.听诊:使用听诊器来听取患者的心音、肺音等,以便判断有无异常。

4.叩诊:通过手指敲击患者的身体表面,可以判断有无腹部腹水、心肺异常等。

5.嗅诊:医生可使用嗅觉检查器来嗅一些患者体液或排泄物,以确定有无特殊气味。

第三步:系统检查在全身检查之后,医生需要对各个系统进行详细的检查。

常见的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

以下是各个系统检查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呼吸系统•肺音检查: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来听取患者的呼吸音,包括呼气音和吸气音。

正常的呼吸音应该是清晰、平稳、无异常音。

•叩诊:医生可以通过叩诊来判断患者是否有胸腔积液或肺部异常。

循环系统•心脏听诊: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来听取患者的心音,包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音等。

异常的心音可能暗示患者存在心脏病等问题。

•血压测量:医生可以使用血压计来测量患者的血压,以了解患者的循环状况。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检查主要包括对患者的反射、感觉和运动功能等方面进行检查。

这部分检查需要医生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消化系统•腹部触诊:医生可以通过手触来检查患者的腹部,了解腹部是否有肿块、压痛、肝下垂等问题。

•肛门指诊:医生通过直肠指诊来检查患者的肛门和直肠,以确定有无痔疮、肿瘤等问题。

诊断学实验报告

诊断学实验报告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红细胞计数试验实验目的:通过红细胞计数实验1、掌握红细胞计数方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血细胞计数板的结构试验器材: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试管、血红蛋白吸管、生理盐水实验原理:一定量的血液经一定量等渗性稀释液稀释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中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内的细胞,再换算成每升标本的细胞数报告。

操作步骤: 1、取红细胞稀释液2.0ml毫升,放入一小试管内。

2、用血红蛋白吸管吸血至l0ul处。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血液迅速轻轻吹入盛有红细胞稀释液的试管内,上清液嗽洗吸管2-3次,立即摇匀。

4、将计数池与盖玻片用软布料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

5、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中。

6、待2—3分钟,让红细胞完全下沉后,将计数板平放在显微镜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如红细胞分布均匀即可换高倍镜进行计数。

红细胞计数的区域:中心大方格中的5个中方格(正中一个和四角各一个)。

计数原则: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原则即凡压在中方格边线(双线)上的红细胞,只计上侧与左侧线上的细胞,而压在下侧与右侧线上者不计入。

计算: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5×10×201×106 或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100×1012 式中×5 5个中方格换算成1个大方格×10 1个大方格容积为0.1ul,换算成1.0 ul。

×201 血液的稀释倍数×106 由u1换算成l数据处理: rbc: ×l0/l12参考值男:(4~5.5)×10/l 12 女:(3.5~5)×10/l12 新生儿:(6~7)×10/l 12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注意事项: 1、吸管、试管要注意清洁、干燥以防溶血,操作迅速避免血液凝固,如有血凝块应重新采血。

2充液前,红细胞复液要充分摇匀,红细胞悬液注入计数池内要求分布均匀,不可有气泡,亦不可有多余液体外溢。

诊断学讲稿基本方法和一般检查

诊断学讲稿基本方法和一般检查

第 1 页共1 页张秀伦200831523.doc基本方法和一般检查一、基本方法1. 视诊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2. 触诊用手接触被检查部位来感觉判断,手指指腹对触觉较为敏感,掌指关节部掌面皮肤对震动较为敏感,手背皮肤对温度较为敏感。

分浅部触诊(注意触诊完一部位后要抬离触诊面,进行下一步检查)和深部触诊(分为深部滑行触诊、双手触诊、深压触诊、冲击触诊),分别有不同的适应情况。

3. 叩诊分直接叩诊(用右手中间三指并拢,用其掌面直接拍击被检部位)和间接叩诊(将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二节指骨的远端,注意用腕部的力量而不是靠肘或者肩部的力量,并且连续扣2-3次,叩完立即抬起)。

4. 听诊常用简介听诊,注意听诊器听件的朝向。

四、一般检查包括性别、年龄、生命征、发育、营养、表情、面色、神志、精神状态、体位姿势及步态等。

1.性别:据性征判断,必要时做染色体检查。

2.年龄:可通过问诊得知,特殊情况下通过观察皮肤的弹性、皱纹,肌肉的状态,毛发的颜色分布,牙齿等判断。

3.生命征包括T、P、R、BP。

4.发育与体型:发育通过患者年龄、智力和体格成长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体型分3种:无力型,正力型,超力型。

5.营养状态:通过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分为发育良好、中等、不良、肥胖。

6.意识状态、语调与语态:可通过问诊得知。

7.面容与表情:通过视诊观察8体位:分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和强迫体位。

9姿势与步态五、皮肤:包括颜色,湿度,弹性,皮疹,脱屑,皮下出血、蜘蛛痣与肝掌,水肿、皮下结节,瘢痕,毛发。

六、.淋巴结检查检查顺序,检查表浅淋巴结,用触诊按一定顺序进行,一般为:耳前、耳后、枕后、颌下、刻下、颈前、颈后、胸骨上、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

检查时体位①颈部淋巴结,可站在被检者后部,手指紧贴被检部位,由浅入深进行滑行触诊,嘱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使皮肤肌肉松弛,利于触及。

实验诊断学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诊断学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诊断学实验操作过程1.基本步骤: 分、切目的基因+载体分子接重组DNA分子转导入合适的受体细胞筛筛选含重组分子的克隆鉴鉴定重组分子片段2.连接:a)试剂:10*T4 DNA连接酶 3 /ul 1ul (工具酶)PBR322载体片段1u (载体)弓形虫片段1ul (目的基因)ddH2O 6 ul置于22摄氏度3小时3.制作平板:a)试剂:一号平板:200ml LB200ul Amp二号平板:200ul LB100ul Tet三号平板:200ml LB200ul Amp+100ul Tet四号平板:200ml LB200ul Amp+100ul Tet4.转:a)取对数期大肠杆菌置5ml LB培养基中(OD=0.6)冰浴上进行取3支1.5mlEP管分别取1ml至EP管取1/2量CaCl2 0.5ml(前量1ml)取沉淀上清液放回三角烧瓶混合冰浴30min冷冻离心机4℃6000rpm/5min取沉淀上清液仍放回三角烧瓶1/10量CaCl2 100ul混合冰浴30min42℃ 90秒热休克加900ulLB 培养液37摄氏度 45min(苏醒)取4块胶板5.质粒DNA 少量提取加 1.5ml LB 菌液 12000rpm 10min 弃上清液先悬浮 加250ul buf.s1(含RNA 酶)悬浮,没有小块加250ul buf.s2 温和混匀,使得菌体充分裂解(容量850ul ) 加350ul buf.s3 充分混匀 12000rpm 10min 离心取上清液吸至DNA 制备管(存放于2ml EP 管)12000rpm 1min 离心弃滤液制备管 离心管加入500ul buf.W 洗涤液 12000rpm 1min 离心弃滤液制备管置回离心机加700ul buf.W2 12000rpm 1min离心弃滤液重复上一步实验弃滤液制备管置回2ml离心管12000rpm 1min离心制备管移入新的1.5ml EP管,在DNA制备膜中加50ul Eluent液(将膜中的DNA洗下来) 室温1min 12000rpm 1minDNA的酶解ddH2O 12ul10*buf 2ulDNA 6ulBamH1 1ul32℃2小时加入终止buf 2ul1%琼脂糖凝胶电泳1.浇板:2.电泳:a)第一个孔添加mark,其余孔添加样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学》常用操作步骤1、请演示锁骨上淋巴结的触诊?答: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让被检者取坐位或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触诊右侧,右手触诊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2、请演示墨菲征(Murphy)的检查方法,并指出阳性的临床意义?答:医师以人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以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

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不敢继续吸气)称Murphy征阳性。

3、请检查触觉语颤的检查?答: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的强度重复发“yi”长音,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语音震颤的异常,注意有无增强或减弱。

4、请演示对光反射检查?答:A、直接对光反射:右手持手电筒,光源自外侧迅速移向瞳孔,同时观察同侧瞳孔有无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有无迅速复原。

先检查左侧,然后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侧。

B、间接对光反射:右手持手电筒,左手隔开两眼,光源自外侧移向瞳孔,同时观察对侧瞳孔受检者有无立即缩小,移开光源瞳孔有无迅速复原。

先检查左侧,然后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侧。

5、请演示肺部的间接叩诊?答:间接叩诊- 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

①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

②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

最后叩诊背部,嘱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叩诊时应左右、上下、内外对比叩音的变化。

6、请演示肺部的直接叩诊?答: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胸壁进行叩击。

7、请演示肺部听诊并说出听诊肺部的内容?①听诊方法:嘱受检者微张口,稍做深呼吸,注意每个部位听诊1~2个呼吸周期。

②听诊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从外向内,从左向右,由前胸到侧胸及背部(部位同叩诊,前胸、侧胸在每个肋间,至少应听诊3个部位,后胸每个肋间至少2个部位),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听诊。

③呼吸音:A.支气管呼吸音: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和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可听到此种呼吸音。

如在其他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

B.肺泡呼吸音:正常人除了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音分布部位外,其余肺部均为肺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增强,、减弱或消失,呼气音延长,呼吸音增粗均为异常。

C.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此种呼吸音为支气管呼吸音与肺泡呼吸音的混合呼吸音。

正常人在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以及肺尖前后部可听到此种呼吸音。

如在其他部位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则为异常。

④啰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

可分为干啰音和湿啰音。

正常人听不到啰音。

⑤语音共振:嘱受检者用一般的声音强度重复发“Yi”长音。

正常可听到柔和、模糊的声音。

检查时要在两侧胸部对称部位比较听诊,如发现增强、减弱则为异常。

⑥胸膜摩擦音:听诊胸膜摩擦音通常部位是腋中线胸部的下部,正常人无胸膜摩擦音。

8、请演示肝脏上界的叩诊?答:沿右锁骨中线,由肺区向下叩至腹部。

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

9、请演示汞柱血压计测量上肢血压的方法?1、血压(间接测量法)(1)检查血压计;关键: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置位正确;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

(4)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 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10、请演示甲状腺触诊检查。

答:①甲状腺峡部触诊:检查者站于受检查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受检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触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此时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可感到此软组织在手指下滑动,判断有无增大和肿块。

②甲状腺侧叶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受检者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

注意在前位检查时,检查者拇指应交叉检查对侧,即右拇指查左侧,左拇指检查右侧。

③后面触诊: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后面,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

再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11、请演示颈部浅表淋巴结的触诊?(1)颈部淋巴结检查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

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腋窝淋巴结检查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3)锁骨上淋巴结检查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检查者用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4)腹股沟淋巴结检查被检者平卧,检查者站在被检者右侧,右手四指并拢,以指腹触及腹股沟,由浅及深滑动触诊,先触摸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巴结,再触摸腹股沟大隐静脉处的垂直组淋巴结。

左右腹股沟对比检查。

(5)触及淋巴结时能表述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等八项)12、请演示心脏瓣膜听诊区位置及听诊顺序?答:(1)能正确指出心脏瓣膜各听诊区;(2)听诊顺序正确;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

(3)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

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音改变、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等。

13、请演示心脏相对浊音界的叩诊?答:叩出正常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

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由外向内闻及由清变浊时作出标记,并测量其与胸骨中线垂直距离,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画成连线。

右侧方法同上,将心浊音界标记点画成连线。

正常人心相对浊音界:右界(cm)肋间左界(cm)2-3 Ⅱ2-32-3Ⅲ 3.5-4.53-4 Ⅳ5-6Ⅴ7-9(注: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14、请演示腹部液波振颤(波动感)的检查方法?答:液波震颤:患者平卧,双腿屈曲,放松腹壁,检查者以一手掌面贴于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稍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或指端冲击腹壁。

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可让另一人手掌尺侧缘压于脐部腹中线上。

15、请演示右下腹疼痛的病人进行压痛和反跳痛的检查?答: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

16、请作心脏触诊检查的演示?答⑴检查者右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开始触诊。

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

触诊时手掌按压力度适当。

(2)在心尖搏动区(可用单一示指指腹)确认心尖搏动,并能表达搏动所在体表位置;(3)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震颤: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

心包摩擦感: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

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吸末、摒住呼吸。

17、请演示腹壁反射的检查及听诊肠鸣音?答:腹壁反射的检查:被检查者仰卧,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然而用钝头竹签分别沿肋缘下,脐平及腹股沟上的平行方向,由外向内轻划腹壁皮肤。

正常反应是局部腹肌收缩。

肠鸣音听诊:①应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腹壁上,全面地听诊各区。

②顺序:左至右,下至上。

③正常肠鸣音:每分钟4-5次。

④肠鸣音亢进:每分钟10次以上且肠鸣音响亮、高亢。

⑤肠鸣音消失标准:3-5分钟听不到肠鸣音。

18、请演示腹部移动性浊音的检查。

答:腹腔内游离腹水>1000ml:让被检查者仰卧,自腹中部开始,向两侧腹部叩诊,出现浊音时,板指手不离开腹壁,令被检查者右侧卧,使板指在腹的最高点,再叩诊,呈鼓音,当叩诊向腹下侧时,叩音又为浊音,再令被检查者左侧卧,同样方法叩击,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的浊音区变动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19.请演示踝阵挛、角膜反射的检查?答:踝阵挛:嘱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稍屈曲,医师一手持病人小腿,一手持病人足掌前端,用力向上使踝关节过伸,阳性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发生节律性收缩。

角膜反射:嘱被检查者眼睛注视内上方或一侧检查者竖起的食指,避免其直视棉签,用细棉签由角膜外缘处轻触其角膜。

正常时可见被检侧眼睑迅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同时对侧也出现眼睑闭合反应,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20、请进行巴彬斯基征(Babinski征)和霍夫曼征(Hoffmann征)检查?答:巴彬斯基征:用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霍夫曼征:医师左手持病人腕关节上方,右手以中及食指夹持病人中指,稍向上提,使腕关节处于轻度过伸拉,然后拇指迅速弹刮患者中指指甲,由于中指伸屈肌受到牵引而引起其余四指的轻微掌屈反应为阳性。

21、请演示巴彬斯基征(Babinski征)、奥本汉姆征(Oppenheim征)的检查?答:巴彬斯基征:用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奥本汉姆征:检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被检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22、请演示脾脏的触诊?答:①检查者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于左腰部第7~10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于上腹部,与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及脾缘。

②当平卧位触诊不到脾脏时,嘱被检查者取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此时用双手触诊法。

③临床上,常将脾肿大分为轻、中、高三度: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为轻度肿大;超过2cm至脐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则为高度肿大,即巨脾。

能描述以上脾肿大者。

23、如何进行颈抵抗、布氏征检查?答:颈抵抗检查操作:病人仰卧,颈部放松,下肢伸直,检查者以手上拖被检者枕部,被动做屈颈动作。

如抵抗增强,即为颈强直;布氏征检查操作:被检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拖起被检者枕部,另一手按于其胸前,当头部被动前屈时,双髋与膝关节同时屈曲则为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