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表面缺陷及判定论文

合集下载

钢板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钢板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钢板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钢材作为基本的建筑材料,在建筑、桥梁、交通运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钢材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因此钢板表面缺陷的检测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钢板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常见的钢板表面缺陷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二、钢板表面缺陷检测技术1.目视检测法目视检测法是一种最简单、最常用的缺陷检测方法,通过肉眼观察钢板表面缺陷的方式来进行识别。

这种检测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单,但是存在识别不准确、实时性差等缺陷。

2.磁粉检测法磁粉检测法是通过涂覆磁粉或将磁粉喷涂到钢板表面,并产生磁场,利用磁粉在缺陷附近产生聚集并形成缺陷轮廓线来检测缺陷。

这种方法能够检测到较小的缺陷,但是需要对钢板进行磁化处理,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3.超声波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是一种通过超声波对钢板进行检测的方法。

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规律,来检测钢板表面的缺陷。

这种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等优点,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缺陷,需要针对性的选择超声波探头。

4.电磁感应检测法电磁感应检测法是一种利用钢材表面的电磁感应来检测缺陷的技术。

该技术不需要对钢板进行磁化处理,并且对环境无污染,但是需要针对不同的缺陷类型选择不同类型的探头。

5.激光检测法激光检测法利用激光束对钢板进行激发,通过反射光信号来检测表面缺陷。

这种方法具有高速、高精度、无需接触样品以及无需待机的优点,但是价格昂贵,操作复杂。

三、钢板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的应用1.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需要对钢板进行缺陷检测,主要是因为缺陷可能导致安全问题。

钢板在建筑领域的主要应用包括建筑物外立面、建筑辅助结构以及建筑桥梁。

基于不同的要求,通常选择不同的检测技术。

2.交通运输领域在交通运输领域,需要对钢板进行局部的缺陷检测,主要是因为缺陷可能对车辆或船只产生破坏。

主要包括汽车的轮胎和汽车底盘板的检测、火车铁轨以及船舶的钢板表面检测。

中厚钢板轧制过程中的表面质量问题及控制技术

中厚钢板轧制过程中的表面质量问题及控制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轧材质量控制与深加工技术》——课程论文题目:中厚钢板轧制过程中的表面质量问题及控制技术姓名:刘有鹏,李显龙学号:G2*******,S2*******授课老师:韩静涛教授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日期:2015年12月24日目录2中厚钢板轧制过程中表面质量问题及控制技术 (1)2.1 概述 (1)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稳步上升,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各行各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中厚钢板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并且随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中厚钢板的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中厚钢板一般指厚度≥4mm 的钢板,主要生产方式有单机架可逆式(往复)中厚板轧机、双机架可逆式(往复)中厚板轧机、连续式、半连续式布置的轧机轧制及单或双炉卷轧机轧制。

中厚钢板按厚度可以分为中厚板、厚板、特厚板三类,通常将厚度为4~20mm的钢板称为中厚板[1],厚度为20~60mm的钢板称为厚板,厚度大于60mm钢板称为特厚板。

按照用途分类,中厚钢板产品主要有汽车板、锅炉板、压力容器板、低合金高强度板、耐腐蚀板、碳素结构板、合金结构板、造船及采油平台板、机械建筑用板、模具板、桥梁用板、油气输送管线板等。

中厚钢板的生产具有流程长、装备水平高、工艺路线复杂、技术应用密集度高等特点,其质量控制与相关技术既是钢铁企业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体现,也是钢铁企业竞争力强弱的一个体现。

中厚钢板大约有200年的生产历史,世界上中厚钢板的生产的优势,60年代以前在美国,60年代以后被日本夺取。

但是中厚钢板的生产趋势仍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1.轧制技术的提高; (1)2.厚板连铸比不断提高; (1)3.轧机越建越大; (1)4.控制轧机控制冷却等工艺的使用; (1)5.板型动态系统的应用; (1)6.精整工序的要求越来越高,工序的复杂。

(1)中厚钢板是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项钢材品种,被广泛用于大直径输送管、压力容器、锅炉、桥梁、海洋平台、各类舰艇、坦克装甲、车辆、建筑构件、机器结构等领域。

船用钢板表面质量缺陷及检验

船用钢板表面质量缺陷及检验

船用钢板表面质量缺陷及检验t极为有限.③当系统处于最小短路容量运行时,由于电流偏小,其动作时间就可能很长.④我公司配电分站较多,反时限只用二级,距离不长,短路电流差别小,甚至虽有不同的反时限特性曲线,也满足不了短路动作时间的目的.⑤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反时限电流继电器的产品质量下降明显,给校验与整定带来较大的不便.于是,我们就尝试在空压机电流保护中采用定时限方式,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只决定于时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不象反时限那样,与电流大小有关,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工作可靠,象我公司这样单端供电的辐射电网能保证有选择性的动作,以上提到的反时限特性的缺点,采用定时限后,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就相对稳定,接照阶梯原则整定的定时限,与反时限特性相似的t,整定相对容易.我们先在一台空压机上尝试,待运行了相当一段时间,稳定有效后,再推广下去,改造后的空压机,主电机故障明显减少.改进前后的"电流保护回路"示意见图3.K^iKA2…一(DL—iI/5a'KA3.KA4…一(DL—ll/6)KH——…(ZN一6)下一些环工与装置:①整流设备(原供直流合闸回路及直流操作回路).②直流元器件,如直流接触器等.③电容充放电回路.4经济价值浅析4.1主开关方面我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真空断路器,取代SNI一10少油断路器,作为大型同步电机主开关,操作可靠性大为提高,但限于社会技术水平,对于频繁操作的空压机而言,其使用寿命一般5年左右,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ZN一6真空接触器,其价格与寿命远优于真空断路器. ZN一6真空接触器与ZN3—10,ZN28—10真空断路器的平均价格(不含操作机构)相比,以一台空压机10年为限,大概需要两台真空断路器,计3万元,而真空接触器大概是1.2台,计0.8万元,差额2.2万元.目前已改造了6台,10年的差额即13.2万元.4.2主电机方面一台主电机l0年间,以往事故修理约为1.5次,每次按2万元计(原值是14万)那么10年间的事故修理费约为3万元,目前已改造了6台,可节约事故修理费18万元.以上两项共计31万,扣除零星修理费3万,最后可节约28万,6台空压机10年间节约28万,15年则可节约42万.以上估计中,停台引起的生产影响,人工费,零件费均不计在内.5结论电气设备,特别是系统性的电气设备,其整体性能的优劣,一是受到各个部件自身特性的影响,二是受到了各个主要部件特性间相互制约的影响,尤其是在不同的生产环境中,由于要求不同,其制约的程度也有所不同.突破制造设计的局限,区别对待,合理组合,及时更新是电气设备运行与维修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制躺船用钢板表面质量缺陷及检验《江苏船舶》2002.6P32~34本文分析钢板表面常见的缺陷有:裂纹,结疤,折叠,分层,铁皮压人,划伤,道裂等缺陷.作者又介绍了表面质量检验的要求,并对缺陷的处理提出几点具体做法:1)影响钢材性能的缺陷坚决改用;2)允许的缺陷须进行修磨;3)凸缺陷修磨;4)确定不允许存在缺陷的条件.(金)江南集团技术2003年第3期一37一斟。

冷轧钢板表面缺陷分类及分析_王炜

冷轧钢板表面缺陷分类及分析_王炜

冷轧钢板表面缺陷分类及分析王炜1陈斌1李浩2钱健清3申斌3(1.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安钢集团冷轧指挥部;3.安徽工业大学)摘要通过对冷轧钢板常见表面缺陷进行分类,对其表面缺陷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基本的解决方法,对于提高冷轧板表面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冷轧板缺陷分类分析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ON SURFACE DEFECTS OF COLD ROLLED SHEETWang Wei1Chen Bin1Li Hao2Qian Jianqing3Shen Bin3(1.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Ltd;2.Anyang Iron and Steel Stock Co.,Ltd;3.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ABSTRACT It analyzed the forming reasons on surface defects of cold rolled sheet through classifying these defects,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which could improve its surface quality.KEY WORDS cold rolled sheet defect classification analysis0引言冷轧板最主要的质量问题是表面缺陷,由于冷轧板的冶金生产过程长、规格薄,因此容易出现诸如线状缺陷(国内部分研究者也称为条痕)、孔洞、疤/坑、夹杂、氧化铁皮压入、表面裂纹等表面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板材外观及其使用性能。

表面缺陷一直是国内外钢厂感到棘手的质量问题,被认为是常见的而又是难以消除的顽症,因为有些缺陷无论是冶金过程还是演化过程都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其外貌特征也都极为相似。

下面就各种常见的冷轧板缺陷进行基本的分类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供有关设计、生产管理人员参考。

钢板表面重皮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钢板表面重皮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第25卷第6期宽厚板Vol.25,No.62019年12月WIDE AND HEAVY PLATE December2019*33-•技术讨论•钢板表面重皮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张艳侯美伶张卫卫阳日隆(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摘要针对兴澄特钢中板分厂出现的典型钢板表面重皮缺陷展开研究,发现重皮主要有柳叶状和坑状两种形貌。

柳叶状重皮主要出现在每个浇次开浇初期的前几块铸坯,坑状重皮主要出现在钢板的头部和尾部。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柳叶状重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叶状重皮主要为开浇初期非稳态浇注下卷入保护渣及二次氧化物所致;从出现的位置和成分对坑状重皮进行分析,发现坑状重皮主要为铸坯切割翻渣在轧制过程中压入钢板导致。

关键词重皮保护渣翻渣连铸坯Causes Analysis and Corrective Measures of SkinLamination Defect on Steel Plate SurfaceZhang Yan,Hou Meiling,Zhang Weiwei and Yang Rilong(Jiangyin Xingcheng Special Steel Works Co.,Ltd.)Abstract The paper studies the typical skin lamination defects on steel plate surface at the medium plate rolling plant of Xingcheng Special Steel Works Co.,Ltd.and discovers two types of skin lamination defects in shape of willow­leaf and pit.The willowleaf-shaped skin lamination defect mainly occurs on initially cast slabs from first heat of se­quence casting,while the pit-shaped skin lamination defect mainly occurs on head and tail of steel plate.Analysis is performed on willowleaf-shaped skin lamination defect by means of OM and SE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illowleaf -shaped skin lamination defect is primarily caused by entrapped mould powder and secondary oxide during unsteady casting at initial stage of continuous casting.Analysis on pit-shaped skin lamination defect from the apsects of occur­rence location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is carried out,which proves that the pit-shaped skin lamination defect is caused by flame cutting slags of slab pressed into steel plate during rolling.Keywords Skin lamination defect,Mould powder,Flame cutting slag,Continuous casting slabo前言钢板表面缺陷一直是各个钢厂难以彻底解决的质量问题之一⑴。

钢结构材料的瑕疵与缺陷分析

钢结构材料的瑕疵与缺陷分析

钢结构材料的瑕疵与缺陷分析1. 引言钢结构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和其他工程中的一种重要结构材料。

然而,钢结构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瑕疵和缺陷,这些问题对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钢结构材料的瑕疵与缺陷,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控制,对于确保结构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 钢结构材料的常见瑕疵与缺陷2.1 气孔气孔是钢结构材料中常见的瑕疵之一。

在钢材的冷却过程中,由于快速凝固和固态相变导致液态钢中的气体无法完全顶出,从而形成气孔。

气孔的存在会导致钢材的强度和韧性下降,从而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2.2 夹杂物夹杂物是指钢材中存在的杂质。

常见的夹杂物有碳化物、氧化物、硫化物等。

夹杂物会降低钢材的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从而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2.3 晶界偏差晶界偏差是指钢材中晶格的错位和变形。

晶界偏差会引起钢材的局部应变集中,在外力作用下易发生断裂和损伤,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2.4 疲劳裂纹疲劳裂纹是钢结构材料常见的缺陷之一。

在结构长时间受到循环载荷作用下,钢材会产生疲劳裂纹。

疲劳裂纹会导致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甚至引发结构的破坏。

3. 钢结构材料瑕疵与缺陷的分析方法3.1 目视检查目视检查是最常用的瑕疵与缺陷分析方法之一。

通过对钢材外观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瑕疵和缺陷的类型和程度。

目视检查需要依靠专业的检验人员,并结合经验判断瑕疵和缺陷的严重性以及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3.2 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是钢结构材料瑕疵与缺陷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应用超声波、射线、涡流、磁粉等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发现钢材内部的瑕疵和缺陷,获取结构材料的内部情况,并评估其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无损检测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结构材料瑕疵与缺陷的分析。

3.3 机械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是对钢结构材料进行瑕疵与缺陷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钢材的拉伸、冲击、硬度等机械性能测试,可以评估材料的强度、韧性和硬度等性能指标,揭示瑕疵和缺陷对机械性能的影响程度。

热轧钢板表面缺陷检测及识别技术研究

热轧钢板表面缺陷检测及识别技术研究

热轧钢板表面缺陷检测及识别技术研究本文将探讨热轧钢板表面缺陷检测及识别技术的研究,鉴于钢板生产中表面缺陷问题在生产和质量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热轧钢板表面缺陷检测及识别技术的研究对钢铁工业至关重要,这是因为钢板的表面缺陷严重影响了其性能和质量。

多种表面缺陷的存在影响了钢板的美观程度、防腐蚀能力以及加工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第一部分:介绍热轧钢板表面缺陷检测及识别技术的研究针对的是热轧钢板表面缺陷的检测和识别的问题。

表面缺陷是热轧钢板生产过程中最普遍的问题之一。

由于表面缺陷的存在导致钢板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不稳定,在缺陷处容易发生裂纹、断裂等问题。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缺陷,将导致钢板的质量下降和失败概率的增加。

表面缺陷的种类繁多,例如铁锈、划痕、凸起、点状缺陷等,这些都会影响热轧钢板的表面光滑程度和质量。

因此,如何精准地检测和识别这些缺陷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第二部分:检测技术在目前的热轧钢板生产中,主要采用光学方法检测表面缺陷。

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是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钢板的表面进行全方位地扫描,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发现钢板表面的缺陷。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速度快。

另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是采用超声探伤技术,但此方法仅适用于检测表面较厚的钢板。

第三部分:识别技术在检测完成后,需要进行缺陷识别。

具体来说,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分类算法。

对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需要对不同的缺陷进行不同的分类算法。

具体的步骤包括:1.图像预处理: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降低噪音和增强图像对比度,以便更好地显示缺陷。

2.特征提取:通过图像处理,提取每个缺陷的特征,例如缺陷的形状、大小、位置等。

3.分类算法:通过解析数据,使用经典的算法,例如k最近邻、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模式分类算法,实现对每个缺陷的识别和分类。

第四部分:发展趋势近年来,热轧钢板表面缺陷检测及识别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热轧钢板表面缺陷检测及识别技术将会获得更高的准确性和效率。

中厚钢板表面质量缺陷浅析

中厚钢板表面质量缺陷浅析

理论探讨258作者简介:朱林(1991— ),男,汉族,安徽宿州人。

主要研究方向:轧钢。

中厚钢板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钢坯、轧制设备和轧制工艺等原因,导致钢板表面产生麻面、氧化铁皮压入、气泡、结疤、网纹、划伤与划痕、夹杂、裂纹等,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而且还影响了钢板的性能;如何在生产中尽可能的避免钢板表面缺陷,从而控制和提高钢板的表面质量;本文结合实际生产中对中厚钢板表面缺陷产生的原因和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中厚钢板表面质量缺陷表现表面质量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麻面、氧化铁皮压入、气泡、结疤、网纹、划伤与划痕、夹杂、裂纹等。

二、表面质量缺陷的形成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在中厚钢板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设备、钢板来料、生产工艺、工人技术以及各种外部环境条件造成的一些表面缺陷是不可避免的,有时甚至是不尽相同,但是对各种缺陷的成因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只有对这些质量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才可能从根本的避免此类缺陷的产生或者是减小其对钢板性能的损害。

(一)麻面成因分析:钢坯在加热过程中,生成氧化铁皮;在出炉及轧制过程中,钢坯上下表面的氧化铁皮黏在钢板上,未与钢板分离、脱落;在轧制过程中,被轧入钢板中,形成上下表面黑面麻面。

轧后氧化铁皮冷却收缩,在受到振动式脱落,在钢板表面留下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深浅不同的小凹坑或凹痕。

预防措施:①按坯料规格及钢种的不同,制定合理的加热制度;②确保除鳞压力,确保除鳞效果。

(二)氧化铁皮压入成因分析:因为在轧制过程中高温时在钢板表面形成的氧化铁皮,被压入钢板表面,轧制后仍然残留在钢板表面,而未有效清除。

主要有以下两点造成的:①加热时间过长,使得钢坯表面形成的氧化铁皮太厚而不易清除;②轧制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氧化铁皮,未清除;③在轧制前,由于除鳞压力不足或其它方面原因,钢板表面的氧化铁皮未能得到有效地清理。

预防措施:①制定合理的加热制度,控制加热速度和加热时间,防止出现过厚的氧化铁皮;②控制轧制温度,防止出现过多的二次氧化铁皮;③提高除鳞机的除鳞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板表面缺陷分析及判定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厚板大量的实物取证和系统分析,结合近年来钢种数量增多和生产方式多样化出现的新问题,参照相关标准和定义,对几种典型的钢板表面缺陷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介绍了这几类缺陷的形态、特征、成因和影响。

它对中厚板厂的技术人员和质检部门进行钢板表面质量的分析、判定和缺陷的消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厚板表面缺陷科学分类质量判定
1 前言
近年来,由于钢板价格不断攀升,使中厚钢板的需求量保持稳步旺盛增长。

中厚板品种多、用途广,是船舰、桥梁、锅炉、容器、石油化工、工程机械等方面的重要材料。

中厚钢板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或钢坯的原因,不可避免地在钢板的表面上产生影响外观和质量的缺陷,这些缺陷统称为表面缺陷。

因此,生产过程中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必须加强对钢板表面质量影响的检验,对钢板表面缺陷科学分析、准确判定。

2 几种典型缺陷的特征、成因和影响
2.1 麻点
特征:在钢板表面形成局部或连续的成片粗糙面,分布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铁氧化物,脱落后呈现出深浅不同、形状各异的小凹坑或凹痕。

成因:由于钢坯加热后表面生成过厚的氧化铁皮(钢坯加热时有
部分区域有过热现象)在轧制之前没有得到清理或清理不彻底,在轧制中氧化铁皮呈片状或块状等形态压入钢板本体,轧后氧化铁皮冷却收缩,受到震动时脱落,在钢板表面留下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深浅不同的小凹坑或凹痕。

此外,煤气中的焦油喷射或燃烧的气体腐蚀,也会形成焦油麻点或气体腐蚀麻点。

影响:对钢板表面质量的影响程度取决于麻点在钢板表面形成的凹坑或凹痕的深度及钢板对表面质量要求的严格程度。

通常情况下,经过修磨清理后,其深度不超过相应标准规定者不影响使用。

2.2 黑色夹杂
特征:在钢板表面有嵌入钢板本体内较深,呈现为块状,周边呈开放性的黑色非金属和金属混合物质。

该种夹杂单体面积较大、个体之间呈条状排列,基本是沿轧制方向分布。

成因:这种夹杂是由于大包和中包包衬浸蚀、脱落;连铸浇注速度过快,捞渣不及时,造成保护渣随卷入钢液等原因产生的。

上述因素导致结晶器内形成渣钢混合物,轧制后在钢板表面产生团块嵌入式延展开裂。

影响:缺陷的深度较深,有的超过钢板的厚度之半,甚至贯穿,多数情况下造成钢板判废。

2.3 纵裂纹
特征:纵裂纹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成片状出现的沿轧制方向裂开的小裂口;另一种是有一定宽度的粗黑线状裂纹。

纵裂纹主要出现在碳素结构钢板表面上,有时也少量出现在低合金类钢板表
面,板厚大于20 mm 的钢板出现纵裂纹的几率比较大。

纵裂纹破坏了钢板的横向连续性,对钢板危害性很大。

成因:1)纵裂纹主要是由于钢坯在凝固过程中坯壳厚度不均,当作用在坯壳的拉应力超过钢的允许强度,在坯壳薄弱处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断裂,出结晶器后在二冷区扩展形成纵向裂纹,在纵向轧制中沿钢板轧制方向扩展并开裂;2)如果钢板出现多道贯穿轧制方向的裂纹,则有可能是较严重的钢坯横裂在钢坯横向轧制时扩展和开裂形成的;3) 钢中大量气泡的存在,在加热及轧制过程中形成沿受力方向延伸的小裂纹,并进一步扩展导致开裂。

影响:视裂纹的长度、深度、数量、分布情况而定。

通常情况下,导致钢板判废的可能性很高。

2.4 横裂纹
特征:裂纹与钢板的轧制方向呈30°~ 90°夹角,呈不规则的条状或线状等形态,分布的位置、数量、状态、大小各异,具有一定深度和长度,破坏钢板纵向连续性。

成因:主要是由于钢坯振痕较深,造成振痕底部有微裂纹或坚壳带较薄;钢中的a l、n 含量较高,促使aln 质点沿奥氏体晶界析出,诱发横裂纹;钢坯在脆性温度700~ 900 ℃矫直;二次冷却强度过高导致的钢坯横裂纹在轧制中扩展和开裂;不明显的钢坯纵向裂纹在钢坯横向轧制时扩展和开裂。

影响:横裂纹在钢板表面表现形态较多,深度通常在0.5~1.5mm,个别严重的可达到钢板厚度的1/4~1/3,造成钢板判废的
倾向性较高。

2.5 龟裂
特征:钢板表面呈龟背状(网状)裂纹,一般长度较短,多呈弧型、人字型,方向各异。

多产生在含碳量较高或合金含量较高、合金数量较多的钢板表面,在钢板垛放期间有时会发生裂纹扩展,导致钢板判废。

成因:1)钢坯在较低温度进行火焰清理时,表面温度骤然升高引起热应力或在清理后的冷却过程中产生组织应力,使钢坯表面轻微炸裂;2)钢坯加热温度或加热速度控制不当,造成钢坯局部过热(通常为钢坯的下加热面) ,过热部分出现一定深度的脱碳层,降低了钢的塑性,在轧制中由于表面延伸产生龟裂;3)钢坯表面的网状裂纹或星形裂纹在轧制中扩展和开裂。

影响:从其产生的原因来说,钢板的表面存在着一定的脱碳层,有时也伴随或衍生出其他形态的裂纹。

就深度而言,基本都超过钢板的厚度公差之半,因此判废的可能性较高。

2.6 气泡
特征:在钢板表面出现无规律分布的、或大或小的鼓包,外形比较圆滑。

气泡开裂后,裂口呈不规则的缝隙或孔隙,裂口周边有明显胀裂产生的不规则“犬齿”,裂口的末梢有清晰的线状塌陷,裂口内部有肉眼可见的富集夹杂物。

成因:气泡缺陷的成因有两类。

一类是钢坯皮下夹杂引起的,它主要与中间包水口对中不良或保护渣质量有关,保护渣卷入钢水
后产生的含有非金属夹杂的气囊,在轧制时,气体体积缩小,压力增大而产生鼓泡并呈现在钢板局部表面上,此类缺陷表面处呈青色。

另一类是钢中气体引起的,连铸时由于拉速较快,钢坯内部的气体没有充分时间溢出,留在钢坯内部形成气泡,在轧制时气泡扩展,导致金属局部难以焊合,当气泡内压力足够大时将在钢板表面鼓起形成鼓包。

影响:使钢板一处或多处甚至大面积出现闭合或开裂的气隙及腔隙,通常情况下都造成钢板的判废。

2.7 结疤
特征:钢板表面呈现为舌状、块状或鱼鳞状压入或翘起薄片的金属片:一种是与钢的本体相连结,折合到表面上不易脱落,另一种与钢的本体无连结,但粘合到表面,易于脱落。

结疤大小不一、深浅不等,结疤下常附着较多的氧化铁皮或夹杂物。

成因:钢坯在热态下表面粘结有外来的金属物,如钢坯热切割时火焰切割渣铁的粘结,在辊道上输送时辊道表面粘附物(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压入,加热时滑轨表面粘附物的压入、加热炉底处堆积过厚的氧化渣铁的粘附,在轧制过程中压入钢板表面。

影响:结疤在钢板上的分布较为分散,通常数量较少、面积有小有大,但修磨后凹痕的深度大都超过钢板的负公差之半,对钢板判定有一定的影响。

2.8 网纹
特征:钢板表面呈现龟背状或网状形态的凸起纹络。

成因:轧制过程中,由于工作辊冷却水不合理、换辊周期较长、轧制时“卡钢”造成“烧辊”、轧辊制造的质量与轧辊材质选用问题等原因,在轧辊表面出现一条或多条连续或局部的龟背状或其他形态的网状裂纹,有时因轧辊质量问题产生的轧辊表面裂纹可布满整个辊面。

这些裂纹,在轧制中压刻在钢板表面,从而形成凸起的纹络。

影响:网纹对钢板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严重粗糙了钢板表面,大大影响了钢板的加工与使用。

通常网纹凸起的高度与辊面的龟裂严重程度有关,其判定取决于钢板的实际厚度加网纹的高度是否超过钢板的最大厚度,或者网纹的高度是否超过钢板的正公差。

3 结语
钢板表面缺陷的存在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钢板的质量和利用的价值。

只有认真检查钢板的表面质量,发现并及时找出缺陷产生的原因,才能避免钢板发生质量问题,减少经济损失,提高产品的信誉,打造名牌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崔风平,孙玮,刘彦春等,中厚板生产与质量控制.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2]国家技术监督局. 热轧钢板表面质量的一般要求.北京:中国标准化出版社,1994.
[3]苏国安.中厚板表面麻点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钢铁,1999,(10):34~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