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操作试题

合集下载

物理实验考试试题

物理实验考试试题

物理实验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300,000 km/sB. 299,792 km/sC. 150,000 km/sD. 800,000 km/s2. 下列哪个实验可以测量固体的密度?A. 弹簧秤实验B. 单摆实验C.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D. 浮力实验3. 根据欧姆定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

如果电压增加一倍,电阻保持不变,电流将如何变化?A. 减少一半B. 增加一倍C. 保持不变D. 增加四倍4. 下列哪个现象不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A. 彩虹B. 凸透镜成像C. 影子的形成D. 水下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其下落的加速度是多少?A. 9.8 m/s²B. 10 m/s²C. 1 gD. 19.6 m/s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外力________,与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

7.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遵循________定律,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

8.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中,P 表示________,V 表示________,n 表示________,R 是________常数,T 表示________。

9. 一个电路的总电阻为12欧姆,其中包含一个4欧姆和6欧姆的电阻,如果这两个电阻并联,那么并联部分的等效电阻是________欧姆。

10. 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________表示。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请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给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12. 解释什么是简谐运动,并说明其振幅、周期和频率的含义。

13. 何为光电效应?请简述其基本原理。

14. 描述并解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

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

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

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的干涉现象表明光具有:A. 粒子性B. 波动性C. 静止性D. 直线传播性答案:B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 总是同向的B. 总是反向的C. 总是等大反向D. 总是不等大答案:C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导体?A. 铜B. 橡胶C. 铁D. 银答案:B4.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3 km/sD. 3×10^7 m/s答案:B5.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表明: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D. 能量可以无限增加答案:C6.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电磁感应?A. 变压器B. 发电机C. 电动机D. 感应加热答案:C7.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电流I和电压V之间的关系是:A. I = R/VB. I = V/RC. R = V/ID. V = R/I答案:B8.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守恒?A. 物体在斜面上自由下滑B.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自由下落C. 物体在水平面上滚动D. 所有选项答案:D9. 光的折射现象表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A. 总是相同的B. 总是不同的C. 可以不同D. 无法确定答案:C10.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F、质量m和加速度a之间的关系是:A. F = m * aB. F = a * mC. F = m / aD. F = a / m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2. 电流的国际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3. 绝对零度是______开尔文。

答案:04. 电荷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库仑5.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______。

答案:无线电波6.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题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题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试题一、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要求:1、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2、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

3、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处于不平衡状态)及砝码一套、量筒一个(100ml,分度值为1ml)、小石块(拴好细线)一块、烧杯一个(盛有适量的水)、干布一块、胶头滴管(将胶头滴管放在空烧杯中)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二、探究照相机的成像规律实验要求:1、组装实验装置。

2、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找到蜡烛的像,记录像的大小、正倒、虚实情况。

3、总结照相机的成像规律实验器材: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要求:1、在支点两侧悬挂钩码,两侧悬的钩码数量不得相等。

2、在实验记录单中正确记录以下数据:(力臂长度精确到1厘米)动力臂长度、阻力臂长度、动力、阻力。

3、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一次实验将数据添入实验记录单。

4、分别求出两次实验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数值,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并记录。

实验器材:杠杆一个(处于不平衡状态),杠杆支架一个(组装好),50g×10钩码一盒(每个钩码按计算)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试题说明: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用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L2两端电压、L1L2串联后总电压。

3、在记录单上记录数据,并得出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实验器材:电池组(6v)一个、小灯座L1()一只、小灯座L2()一只、单刀开关(闭合状态)一个、电压表(0—3v 0—实验记录单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姓名:考号:L1两端电压L2两端电压L1L2串联后总电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细则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

(1分)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开关断开)。

(1分)开关未断开扣分电路连接错误分3、闭合开关,检查电路,电路正常再断开开关。

(1分)开关未断开扣分4、将两根导线的一根接电压表负接线柱上,另一根接电压表正接线柱(15v)上。

物理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物理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物理实验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光的折射定律中,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是:A. 入射角大于折射角B. 入射角小于折射角C. 入射角等于折射角D. 入射角与折射角无关答案:A2.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状态?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变速运动D. 以上都是答案:B3.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是:A. 相等B. 不相等C. 没有关系D. 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答案:A4. 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什么有关?A. 磁场的方向B. 导体运动的方向C. 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状态?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变速运动D. 以上都是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______关系。

答案:正比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

答案:3×10^83. 一个物体的动能和它的______以及______有关。

答案:质量和速度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______。

答案:消灭5. 一个物体的惯性大小与它的______有关。

答案:质量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描述一下什么是光的干涉现象。

答案:光的干涉现象是指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在空间相遇时,由于相位差的存在,导致光强在某些区域增强,在另一些区域减弱的现象。

3. 解释一下什么是电磁感应。

答案:电磁感应是指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导体内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这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主要内容。

4. 简述一下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

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其总量保持不变。

湖北省恩施州2024年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题

湖北省恩施州2024年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题

湖北省恩施州2024年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题评分注意事项:1.所有的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错误但能及时改正的不扣分。

2.监考教师评分时,请把扣分原因当着学生的面注明在考卷上。

3.不动手做实验,直接填写记录与分析答案者,实验步骤记零分。

试卷一、观察蒸发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0分)评分点:实验操作步骤考查要点1.打开瓶塞,有嗅闻的动作(1分);嗅闻到:酒/酒精(1分),说明发生了:蒸发/汽化(1分)。

2.观察温度计(1分),正确填写分度值1 (1 分),读取室温并记录(1分),3.将温度计放入酒精中,让玻璃泡沾上酒精(1 分);取出温度计,持续观察示数(1 分),温度计的示数:下降(1分);4.实验完毕,把烧杯和温度计放回原处,保持桌面整洁。

(1分)试卷二、测量浮力的大小(10分)评分点实验操作步骤考查要点1.正确操作弹簧测力计,来回拉动挂钩,看是否自由伸缩(1分);观察指针静止时是否对准零刻线(1分)。

2.补全记录表,书写规范(2分),正确测量小石块受到的重力大小并记录(1分)。

3.将小石块浸没水中(1分),正确读取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1分)。

4.计算得出小石块受到水的浮力大小。

(2分)5.整理仪器规范摆放。

(1分)试卷三、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10 分)评分点实验操作步骤考查要点1.观察并正确记录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分)2.提着测力计自然下垂,来回拉动挂钩,看是否自由伸缩(1分);观察指针静止时是否对准零刻线(1分)。

3.第一次只挂1个钩码(1分),用弹簧测力计正确测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记入表格中(1 分);再增加适当的钩码,正确记录钩码的质量和重力(2分)4.分析得出结论(1分),不做实验只填结论不得分,质量表述在重力之前不得分。

结论的表述与参考结论任接近即可得分;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试卷四、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10 分)评分点实验操作步骤考查要点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初中物理操作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操作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操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00,000 km/sB. 3,000,000 km/sC. 3×10^8 m/sD. 3×10^5 km/s2. 以下哪个是绝缘体()。

A. 橡胶B. 金属C. 盐水D. 玻璃3.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成正比。

A. 物体的重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的加速度D. 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4.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A. 340 m/sB. 34 m/sC. 3400 m/sD. 340 km/s5.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有关。

A. 电流的大小B. 导体的电阻C. 通电时间D. 以上都有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_定律。

2.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________。

3. 电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为W。

4.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和________。

5. 一个物体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________的重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2. 什么是欧姆定律?请用公式表示。

3. 描述一下光的反射定律。

四、实验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2. 描述如何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A4. A5. D二、填空题1. 惯性2. 气态3. 瓦特4. 蓝5. 液体三、简答题1.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一个完全或部分浸没在流体中的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等于它排开的流体的重量。

2. 欧姆定律是指在电阻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公式为:I = V/R,其中I是电流,V是电压,R是电阻。

3. 光的反射定律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四、实验题1. 实验设计:使用弹簧秤测量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通过改变力的大小,观察加速度的变化,验证F=ma。

四川省达州二〇一四年物理实验操作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四川省达州二〇一四年物理实验操作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四川省二〇一四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操作要求: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缩小或放大实像物距分别需要什么条件?2.猜想与假设:(1)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u2f(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u f且u2f(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设计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

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1。

(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且大于1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2。

(5)熄灭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

4.分析与论证:(1)根据实验完成下表格。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四、实验记录:1.凸透镜的焦距f= 。

2.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的像。

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的像。

六、反思与拓展:当物距u=2f时,凸透镜成像。

当物距u<f时,凸透镜成像。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评分表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二)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温度计,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二、实验器材:温度计,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冷水的3个烧杯。

三、操作要求:1.检查器材。

2.估测热水的温度。

3.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操作正确。

高中物理实验操作考查试题

高中物理实验操作考查试题

物理学科实验操作考查试题(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20分钟内完成)考号姓名成绩一.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纸带、刻度尺、导线、电源、小车、铁架台、木板。

二.实验操作要求:应用上述器材,测定纸带的平均速度。

1.正确组装实验器材;2.接通电源,将小车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释放,打出一条纸带;﹙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用手按住小车。

﹚3.在纸带上以0.1秒为周期标注计数点,分别量出OA、OB两段位移;4.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计算出纸带在这两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三.实验数据记录:O A B实验次数运动时间/t s位移/mυ⋅s平均速度-1/m s 12考号姓名成绩高中物理2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交流电源、小车、细绳、一端固定有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钩码.二、实验操作要求:应用上述器材,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1.按图正确组装实验器材.2.接通电源,释放小车,让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三、实验数据记录、处理:1.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先确定一个合适的点做为计数起始点为O,然后选择时间间隔为0.1s的若干相邻的点为计数点.2.测量出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计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把结果计数点瞬时速度v/(cm·s -1)3.在下坐标系中,按实验数据描点,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并利用图象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 s-2v/(cm· s -1)/s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探究小灯泡亮度与功率地关系
器材准备:
两节干电池组成地串联电池组,滑动变阻器(10Ω或20Ω)、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小灯泡(2.5V )、灯座、导线若干.实验要求:
依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探究灯泡亮度与功率地关系.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并记录其中两次地数据.
2.用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地规律
器材准备:
两节干电池组成地串联电池组、阻值为5Ω定值电阻一个、2.5V 地小
灯泡一个、灯座一个、开关、电压表、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 依据电路图连接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 两端地电压U 1、定值电阻R 两端地电压U 2以及它们地总电压U ;并找出它们之间地关系.3.探究电阻上地电流跟两端电压地关系
器材准备:
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地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定值
电阻(5Ω或10Ω)、滑动变阻器(10Ω或20Ω)、开关、导线
若干.实验要求:
依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探究电阻上地电流跟两端电压地关系.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并记录其中两次地数据.
4.探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地规律
器材准备:
凸透镜(f 约为10cm )、凹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光具座、污物杯. S L R
选出凸透镜,利用凸透镜成缩小地实像,比较像距与物距,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并记录其中两次地数据.
5.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地密度
器材准备:
托盘天平及砝码一盒、量筒、烧杯、水杯、盐水、滴管、抹布.
实验要求:
检查天平是否平衡;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地密度.
6.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地关系
器材准备:
杠杆尺、支架、钩码一盒、弹簧测力计、细线(或挂物环).
实验要求:
组装杠杆,阻力、阻力臂保持不变,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地关系.
7.检查“观察水沸腾”地实验装置
器材准备:
铁架台、酒精灯、火柴、温度计、盛水地烧杯、石棉网.
实验要求:
“观察水沸腾”地实验装置已经组装完毕,该装置中有两个错误或不当
之处. 请查找出来.请教师过目.不要求改正.点燃酒精灯并熄灭.
8.用量筒测量蜡块地质量
器材准备:
量筒、蜡块(已经用细线系牢)、烧杯、水、抹布或吸水纸、滴管.
实验要求:
用量筒和水间接测量小蜡块地质量.
9.电路地转换
器材准备:
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地电池组、2.5V地小灯泡两个、小灯座两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两个灯泡组成地电路已经连成,请先识别两个灯泡地串并联关系,然后把两个灯泡地串联改为并联,或把两个灯泡地并联改为串联,要求开关能控制两个灯泡.
10.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地亮度
器材准备:
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地电池组、滑动变阻器、2.5V地小灯泡和灯座
实验要求:
连接电路,能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地亮度.
11.用刻度尺测立方体金属块地边长
器材准备:
毫米刻度尺一把、立方体金属块一个.
实验要求:
读出刻度尺地分度值,用刻度尺测量立方体金属块地边长.
12.用温度计测量温水地温度
器材准备:
实验室用温度计、盛有温水地烧杯、抹布.
实验要求:
观察温度计地测温范围和分度值;并测量所给温水地温度.
版权申明
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版权为个人所有
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
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
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 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 obligee.
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
使用目地地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 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