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概况

苏州高新区概况
苏州高新区概况

高新区概况

城市概况

1992年2月前,苏州高新区无独立的行政辖区。

1992年3月,新建的苏州河西新区开始代管原属苏州市郊区横塘乡的永和、星火、曙光、落星、何山、狮山6个行政村。区域范围:东濒京杭大运河;南抵向阳河、横塘乡北界;西达狮子山、何山;北接吴县枫桥镇南界。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

1993年4月2日,苏州河西新区改称苏州新区。苏州新区代管的区域范围扩大至原吴县枫桥镇的徐何、典桥、金庄3个村,木渎镇的兴隆、新升、明星、石城4个村和郊区横塘乡的黄山村。区境四至:东濒京杭大运河;南接向阳河、横塘乡北界和吴县木渎镇长浜、沈巷等村;西临木渎镇白塔、南浜、金山3村和吴县枫桥镇支英村;北连枫桥镇支津、毛家、木桥、合利4村。区域面积16.8平方公里。

1994年6月10日,吴县的枫桥镇,木渎镇的兴隆等4个村和郊区横塘乡的永和等7个村划归苏州市管辖。由苏州新区管理委员会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辖区范围:东与京杭大运河相临;南与向阳河、横塘镇北界和吴县木渎镇长浜、沈巷、天平诸村接壤;西与吴县藏书乡的五峰、天池、篁村3个村和郊区浒墅关经济开发区的鹿山、石羊2个村相连;北与浒墅关经济开发区的五图、塘西、红星、长亭4个村毗邻。境域面积52.06平方公里。

2002年9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对新区、虎丘区、相城区、吴中区等进行了区划调整,将虎丘区虎丘镇和白洋湾街道以及横塘镇的部分村划出,由相城区和吴中区划入通安镇和东渚镇、镇湖街道,建立苏州高新区、虎丘区,2003年12月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横塘镇和枫桥镇改为横塘街道和枫桥街道。

区划调整后的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东临石湖和京杭大运河,与沧浪区友新街道,金阊区三元街道、白洋湾街道以京杭大运河为界,与金阊区虎丘街道,相城区黄桥街道的青台、民安、大庄、陈旗、下庄5个村毗邻;南与吴中区越溪街道的莫舍、张宅、吴山、张桥4个村,木渎镇的金山、天平2个村,藏书镇的五峰、天池、篁村、官桥等村,光福镇的枫浜、浩度、安山等村接壤;西及西北濒太湖;北与相城区黄埭镇的长泾、潘阳2个村,东桥镇的方桥、埝桥、桑浜、罗埂、矫埂等村,望亭镇的堰头、华阳、巨庄、吴泗泾、孟河等村毗邻。行政面积223.36平方公里,2010年末区域总人口72.51万,其中常住人口33.57万,暂住人口38.16万,外籍人口0.78万。下辖狮山、枫桥、横塘、镇湖4个街道及浒墅关、通安、东渚3个镇,下设科技城、浒墅关经济开发区、苏州西部生态城、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高新区管委会、虎丘区人民政府驻地在运河路。

自然条件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地势西高东低,吴淞标高4.88m-5.38m,土质粘性,地耐力强,地质稳定。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温度17.7摄氏度。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交通十分便利,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90公里、浦东国际机场130公里,距上海港100公里、张家港港口90公里、太仓港70公里、常熟港60公里。沪宁高

速公路、312国道、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和绕城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高水准建设的太湖大道横贯东西。

生活环境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东接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苏州古城,西濒三万六千倾烟波浩淼的太湖,南与葱翠绵延数十里的江南丘陵连为一体,石湖风景区、洞庭东西山风景区、天灵风景区和枫桥寒山寺、虎丘风景区环绕四周。区域吴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丰厚,有“江枫古韵”、“寒山钟声”等历史文化遗产和“金山石匠”、“镇湖刺绣”等传统工艺,还有建于南宋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佛石塔”,建于明万历年的市文物保护单位“文昌阁道院”和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市文物保护单位“三里亭”,是一块集江南山水秀丽和吴中文化温柔于一体的“风水宝地”。

苏州高新区城市规划紧紧围绕争创“一流园区”目标,全力打造“效益新区”、“活力新区”、“和谐新区”,全面提升“五个功能组团”建设。在协调发展规划指导下,把中心城区建成集金融商贸、文化休闲和高品质居住于一体的苏州西部都市中心;把科技城建成融“科技、山水、人文和创新”特色于一体的一流研发创新高地和科技山水生态城;把通浒片区建成集生产、生活和生态相配套的现代化产业区和北部新城;把湖滨片区建成融太湖山水与田园风光、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新农村样板区;把横塘地区建成借助国际教育园综合性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而快速城市化的科技教育配套区。

区域规划

2002年苏州市进行了区划调整,苏州高新区、虎丘区由狮山、枫桥、通安、镇湖、东渚、浒墅关和横塘组成,区域面积扩大为223.36平方公里。为指导城市高水平建设,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始编制《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协调发展规划》,该规划于2004年12月20日通过专家论证。专家认为该规划的指导思想明确、功能定位可行,提出集中紧凑开发的思想和三个功能分区的空间结构符合当地实际,专家认为协调发展规划为苏州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了依据。

规划定位:依托西部区域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在未来若干年内,把苏州西部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休闲观光、科技研发中心、大型会议会展中心和高品质居住为主导的,融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二一体的,科技、文化、生态、高效的现代化新城区。

规模:行政区域面积233.3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128.43平方公里,人均99.97平方米/人,其中居住用地占26.56%,工业用地占33.92%。人口规模为130万。

用地布局与功能分区: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分为三大主导功能区和五大功能组团,分别是狮山片区(中心组团、横塘组团)、浒通片区(浒通组团)和湖滨片区(科技城组团、湖滨组团)。中心组团是集金融商贸、文化休闲和高品质居住于一体的苏州西部都市中心;横塘组团是借助国际教育园综合性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而快速城市化的科技教育配套区;浒通组团是集生产、生活和生态相配套的现代化产业区和北部新城;科技城组团是“科

技、山水、人文和创新”特色于一体的一流研发创新高地和科技山水生态城;湖滨组团是融太湖山水与田园风光于一体的新农村样板区。

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修编)

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修编) 为落实公交优先,加快公共交通建设,高新区管委会于2010年启动编制了《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该规划较好地指导了高新区有轨电车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有轨电车1号线已建成并投入试运营。随着高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的部分线路已经不再适应高新区的发展需求,为协调有轨电车2号线、3号线及其他线路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原有的有轨电车线网规划进行优化调整,尽快稳定有轨电车线网,并结合线网对有轨电车线位进行规划控制预留,以适应高新区发展变化,形成具有高新区特色的有轨电车体系,指导高新区有轨电车规划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开展《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修编)》是非常必要的。 本次规划于2014年10月完成最终成果。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4年10月30日——2014年11月28日。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ghj.sfw@https://www.360docs.net/doc/2f8037189.html,。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与《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范围一致,为苏州高新区行政陆域范围,总面积约223平方公里。 2、交通现状 根据高新区居民出行调查报告,高新区居民出行以通勤出行为主,在交通出行方式中以个性化交通出行为主,现状公交出行方式的承担比例不高,高峰小时交通需求较为集中,导致道路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居民对大容量快速公交方式普遍比较认可和期待。 3、现代有轨电车特点 现代有轨电车符合高新区“科技、人文、生态、高效”的发展主题,现代有轨电车不同于传统有轨电车,代表了现代交通发展趋势,能够弥补高新区在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运能之间的空档,成为高新区骨干公交网络的组成部分。 □科技: ●现代化:多种供电方式、智能化 ●经济性:造价为地铁的1/6~1/4 □人文: ●舒适新颖、造型美观、100%低地板 ●塑造城市形象、打造特色交通 □生态: ●噪音比机动车交通低5~10dB ●能耗:小汽车1/9、公交车1/4

苏州概况导游词

中国有句古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们今天就来到了人间天堂—苏州,为什么这座城市会被比喻为人间天堂呢?主要是因为千年以前中原地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大批难民南迁,到达江南后看到一片和平富足,安居乐业的景象,恍若来到了天堂,所以就把苏州比喻为人间天堂。苏州市地处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南部,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湖,北邻长江。现下辖八区(平江、沧浪、金阊、虎丘)和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及湘城、吴中区以及五市(常熟、张家港、昆山、吴江和太仓市)。现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人口为574万,其中市区人口为107万。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大量的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证明,苏州历史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公元前10世纪前后,出现一个录属于周朝的诸侯国“勾吴”,即吴国。公元前560年迁都于苏州,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大臣伍子虚建造阖闾大城,周长47公里,建有水陆城门各八座,其中盘门水陆城门保存最完整,是我国一座典型的水陆城门,所以在中国旅游界就有一就话说:“北看长城,南看盘门”,给了盘门很高的评价。由此推算苏州建城距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苏州的建城是从吴国开始的,所以在苏州人人都知道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之争的故事。在勾践元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兴师伐越,越王勾践战败,阖闾也身受重伤,在回京途中去世,死后就葬在苏州今天的虎丘,因为在葬入阖闾以后,人们发现有老虎蹲在阖闾墓上久久不离去,所以起名叫虎丘。他的儿子吴王夫差继位,吴王夫差就将越王勾践抓到吴国当奴仆,被关在石城。三年后,夫差动了侧隐之心,准备放勾践回越国,大臣伍子胥坚决反对,告戒夫差如果放勾践回去,就等于放虎归山,夫差不听,将勾践放了回去。勾践回国以后就委托范蠡建城作都,勾践更是每晚睡在柴木上,在房门口挂一个苦胆,每天都要舔一舔,卧薪尝胆,不听音乐,不近美色,念念不忘复仇,但对外还是继续讨好吴王,不短送礼,给吴王送去了美女西施,让吴王沉溺于酒色,以削弱吴国的国力,对内菅ⅲ还棵瘢睦黾尤丝冢栽銮抗:痛蟪家黄鹉被ノ庵啤5搅斯年,吴王向北进攻齐国,勾践听了非常高兴,并鼓励吴王攻齐,伍子胥知道后告诉吴王这是越国要灭掉吴国啊,劝吴王放弃攻齐,而改攻越国,而吴王不听,还下令将伍子胥斩首。公元前473年,越国攻打吴国,吴国至此灭亡。两汉至六朝时期,苏州一直都是江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三国孙权时苏州已成为“江南第一大都会”,魏晋南北朝,苏州出现了最早的私家花园和寺庙园林,由隋至唐300年间,江南社会比较稳定,随着大运河的开凿,经济中心由贡河流域转移到江南,当时苏州是一派繁荣景象,大诗人白居易就评价:“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诸洲,苏州最大。”到了五代十国,虽然国内分裂,但苏州却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区,明清两代经济迅速发展,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苏州被曹雪芹喻为“富甲风流之地”苏州园林也达到了登峰造极,名冠江南的程度。这座城市为什么称为苏州?苏州最早称之为吴县,或是吴国、吴州,直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称苏州,这是因为当时吴地有座“姑苏”山。此后虽有过“长州”、“平江府”等称谓,但用的最长并沿用至今的是苏州。喜欢拆字游戏的人把“苏州”与当地的物产联系起来,苏的繁体字拆成花草、鱼和稻米三部分,由此从字本身就证明了苏州就是鱼米之乡。苏州历来都是文人荟粹之地,有大家熟知的明代四大才子,文征明、唐寅、徐祯卿、祝允明,在苏州民间流传了许多关于他们的传说故事,比如在苏州虎丘有块枕石,就传说有一天唐伯虎和文征明都来到虎丘游玩,恰巧在枕石边相遇,于是两人就有枕石想到了夫妻共枕,又进一步想到了生儿育女,于是就玩了个游戏,就是往这石头上仍铜钱,如果掉下来就寓示着以后是生女儿,如不掉下来就是生儿子,结果文征明仍的铜钱掉了下来,而唐伯虎仍的没有掉下来,果真这个唐伯虎是抱了一个大胖儿子,文征明抱了个女儿。之后,苏州未生儿育女的都回来到虎丘试一下,很有意思。还有孙武是在苏州写下“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一直为各国军事家,思想家所崇拜,今天更是被在商界打拼的人士所崇拜。还有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训,明朝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谏言,至今对人们道德修养仍产生着巨大影响,据统计,自隋唐开科举制到清代近1300年间,苏州辖区

南昌市市情概况介绍

南昌市市情概况介绍 ?概况介绍 南昌与武汉、长沙的相对位置 南昌市行政区划:仍在调整变化 备注:南昌市下辖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等四个县,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等5个区,以及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北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和红谷滩新区。 南昌市省外、省内交通示意图 三、2013年南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指标计划执行情况以及2014年计划完成 25152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2元。四大收入来源中,人均工资收入为16137元,月

均约1345元。总体上,南昌的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更趋优化。去年南昌市民人均消费支出16450元,家庭用品、教育文化、居住等支出增长较快,而食品、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支出增长不大。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健身、休闲娱乐和外出观光来丰富生活,带动文化娱乐消费大幅增长。调查数据显示,去年南昌市民文化娱乐人均支出1120元,同比增长两成,其中文化娱乐服务、团体旅游、健身活动的支出增幅在三成及以上。 据核算,2013年GDP超500亿元县区1个,为南昌县,完成500.06亿元;超过400亿元县区3个,为青山湖区、西湖区、东湖区,分别完成444.52亿元、406.30亿元、404.13亿元。尤其要指出的是,2013年南昌市商贸业蓬勃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67亿元,增长13.5%,恒茂梦时代广场、南昌华南城一期、世贸广场等综合体相继开业;旅游业持续活跃,实现旅游总收入253亿元,增长25.2%,接待国内外游客3171.4万人次,增长25%。 预计通过三年的努力,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性创意中心、区域性消费中心和区域性营运中心等五个区域性服务中心;商贸、物流、金融、文化和总部经济五大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000亿元;服务业三年累计投资达到6000亿元;服务业营业收入到2016年达到8000亿元。用活用好我市已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商业特色街及老字号发展的政策等。重点实施南昌国际博览中心、九龙湖万达文化旅游产业城、江西银燕昌西南物流中心、天虹华中区总部大厦等一批大型现代服务业项目。 四、南昌商业概况 南昌市属于中部内陆城市,由于受地理位置与观念的制约,南昌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与周边城市,特别是新兴的行业如IT、金融、服务、房地产、商业等领域明显滞后。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快实施沿长江开发战略、大京九铁路的全线贯通(南昌市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南昌市的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日益完善,形成新的发展机遇。 1、南昌商业宏观环境 A、近年南昌GDP 南昌宏观经济近年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GDP逐年增长,经济动力强劲,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环境。 B、南昌人口 南昌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人口持续出现净流入,常住人口稳步增长,人口密集度提高,消费潜力不断增长。 C、产业结构

苏州地质概况

苏州地质环境概况 (一)自然条件 1、气象 苏州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季风明显,无霜期长,日照充足,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气温40.1℃(1934年6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12.7℃(1931年1月lO日)。多年平均降水量l128.9mm,最大年降水量1611.7mm(1962年),日最大降水量343.1mm(1962年9月6日),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多年平均蒸发量1322.6mm(195l~1984年苏州气象站资料)。 2、水文 苏州市地处江南水网区,属长江流域太湖水系,区内地表水系极其发育,主要有太湖、阳澄湖群及大小规模不等的河渠组成。太湖水域面积2250km2,总蓄水量90亿m3(临界量),全湖平均水位2.12m,湖水水深达3.33m。阳澄湖群:主要有阳澄湖、澄湖、漕湖、金鸡湖等组成,湖底较平坦,除阳澄湖最大水深达9.5m外,其余均在2m左右。湖泊之间河汊通连,构成水力联系密切的群体。主要骨干性的河道有京杭大运河、山塘河、胥江、元和塘等河道连通江海,不

同程度受潮汐影响。还有外城河沿老城区环城分布,箭河沿干将路中部流过。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太湖排水影响,并受人为控制,常年水位2.8~3.0m,其年变幅lm左右。 (二)地形地貌 苏州地区西部为低山残丘与山间洼地相间,低山残丘由构造剥蚀形成,标高多在100~200m之间,其中,窟窿山高341.7m,南阳山高338.2m,西山岛缥缈峰高336.6m,为区内制高点,其相对高差可达300余m。评估区西段附近有灵岩山海拔标高182m、天平山201m、狮子山114.5m,均由花岗岩组成;还有何山海拔63.8m;岩性为火山喷发岩。山间洼地由冲洪积与冲湖积物组成。 苏州东部地区则为广阔的冲潮积平原。多湖群、河塘分布,系典型的水网化平原。评估线路主要在平原与山间洼地通过。地势平坦,海拔标高2~4m,由西向东微倾。 (三)区域地质 l、前第四纪地质 本区属江南地层区苏州~长兴小区的江苏部分。 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本区东部第四系较厚,前第四系均被覆盖,西部前第四纪地层广泛出露地表。据地表出露及勘探资料分析,区内前第四纪地层发育不全,仅见有泥盆

宁夏固原市气候异常情况

宁夏固原市气候异常情况 1、宁夏的气候有哪些特点? 宁夏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都较大。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冬季寒冷干燥。 2、有没有宁夏固原的朋友,请问固原最近天气怎样,今年下雨多 吗 固原之前半年下雨稀少,有的地区相当干旱,农作物不能按时种,后半年比前半年降雨多。 3、宁夏那里气候,宗教以及饮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宁夏共有民族35个,其中回、汉民族之外的散居少数民族有 31793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56%。共有四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他 民族只是零星分布,没有村庄。回族由南往北递减,但所有县都有。 满族聚集在银川市区,散居青铜峡市、吴忠市利通区。蒙古族在银川 市区,石嘴山市、中卫市也有,但很少。东乡族全部集中在固原市的 海原县。气候如下:宁夏深居西北内陆高原,属典型的大陆性半湿 润半干旱气候,雨季多集中在6—9月,具有冬寒长,夏暑短,雨雪稀少, 气候干燥,风大沙多,南寒北暖等特点。由于宁夏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所以夏季基本没有酷暑;1月平均气温在零下8oC以下,极端低温在零下22oC以下。宁夏气候的最显著特征是:气温日差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一般可达12—15oC。所以即使在 夏季去宁夏,也应该准备几件厚衣服。每年5月-10月,是最佳旅游季节。宁夏地处中国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由于位于 中国季风区的西缘,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时间短,降水少,7月最热,平均气温24°C;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大,时间长,气温变化起伏大, 1月最冷,平均气温-9°C。全区年降水量在150毫米至600毫米之间。南部六盘山区阴湿多雨,气温低,无霜期短。北部日照充足,蒸发强

最新苏州气候概况教程文件

苏州气候概况 苏州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多雨,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无霜期年平均长达233天。境内因地形、纬度等差异,形成各种独特的小气候。太阳辐射、日照及气温以太湖为高中心,沿江地区为低值区。降水量分布也具有同样规律。这种小区域气候差异将全市作物种类分成太湖林果气候区、南部双、三熟制气候区、中部稻麦二熟和三熟并存气候区、沿江棉、粮轮作气候区。 一、辐射和日照 苏州境内太阳辐射年总量为4651.1焦耳/平方米,最多的1967年为5188.3焦耳/平方米,最少的1970年为4348.9焦耳/平方米。太阳辐射量以夏季为最大,为1580.8焦耳/平方米;春季次之,为1256.0焦耳/平方米;秋季为1045.9焦耳/平方米;冬季仅为768.2焦耳/平方米。 由春到夏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加,太阳辐射月,总量持续增值。至7月份,总量最大为560.6焦耳/平方米,之后又呈递减状态;2月份,月总量最小为253.3焦耳/平方米。 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65.0小时,最多年份1967年为2357.6小时,最少年份1952年为l630.4小时。 日照时数的季节分布是:春季(3?5月)454.9小时,夏季(6?8月)624.8小时,秋季(9一l1月)486.7小时,冬季(12?2月)398.6小时。日照时数的月,总量2月份最少,仅l19.1小时,以后逐月递增;

8月份最多,达240小时。以后又逐渐减少。10月份因晴天日数增多,日照时数比9月份略有回升,l1月份起又呈递减状态。 日照百分率全年平均为44%,夏季最大为49%,其次是秋季为47%,冬季为42%春季最小为39%。 二、气温 (公元前3000一公元1900年)据各类资料记载,大致可划分为新石器时代温暖期、春秋战国温暖期、三国寒冷期、隋唐温暖期、北宋寒冷期、南宋元初温暖期、元明寒冷期、清代寒冷期。苏州与全国的温暖变化稍有不同,即使与属于同气候区的南京、上海相比,冬季比南京暖,但比上海冷;夏季比南京凉,而比上海热。 20世纪苏州的气温变化(1901一1985年),前30年温度较低,30年代后期气温上升到多年平均值之上,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前期高于平均值0.2?0.5℃。60年代后期气温又趋下降。1969年冬季气温较低,但年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1980年。 据1951一1985年资料分析,苏州市年平均气温为15.7℃,最高为1953年的17.0℃,最低为1980年的14.9℃,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为2.1℃。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8.2℃;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3.0℃。气温的平均年较差为25.2℃。 春季(3?5月)由于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回升快,平均气温为 14.2℃,月平均升温幅度达5℃。尤以4月份升温最快,平均升温6℃。但由于冷暖空气频频在长江中下游交流,温度升降不稳定,骤冷骤热变化较大。4月上旬还时常出现低于0℃的“倒春寒”天气。6月份进入

苏州高新区概况

高新区概况 城市概况 1992年2月前,苏州高新区无独立的行政辖区。 1992年3月,新建的苏州河西新区开始代管原属苏州市郊区横塘乡的永和、星火、曙光、落星、何山、狮山6个行政村。区域范围:东濒京杭大运河;南抵向阳河、横塘乡北界;西达狮子山、何山;北接吴县枫桥镇南界。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 1993年4月2日,苏州河西新区改称苏州新区。苏州新区代管的区域范围扩大至原吴县枫桥镇的徐何、典桥、金庄3个村,木渎镇的兴隆、新升、明星、石城4个村和郊区横塘乡的黄山村。区境四至:东濒京杭大运河;南接向阳河、横塘乡北界和吴县木渎镇长浜、沈巷等村;西临木渎镇白塔、南浜、金山3村和吴县枫桥镇支英村;北连枫桥镇支津、毛家、木桥、合利4村。区域面积16.8平方公里。 1994年6月10日,吴县的枫桥镇,木渎镇的兴隆等4个村和郊区横塘乡的永和等7个村划归苏州市管辖。由苏州新区管理委员会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辖区范围:东与京杭大运河相临;南与向阳河、横塘镇北界和吴县木渎镇长浜、沈巷、天平诸村接壤;西与吴县藏书乡的五峰、天池、篁村3个村和郊区浒墅关经济开发区的鹿山、石羊2个村相连;北与浒墅关经济开发区的五图、塘西、红星、长亭4个村毗邻。境域面积52.06平方公里。 2002年9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对新区、虎丘区、相城区、吴中区等进行了区划调整,将虎丘区虎丘镇和白洋湾街道以及横塘镇的部分村划出,由相城区和吴中区划入通安镇和东渚镇、镇湖街道,建立苏州高新区、虎丘区,2003年12月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横塘镇和枫桥镇改为横塘街道和枫桥街道。 区划调整后的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东临石湖和京杭大运河,与沧浪区友新街道,金阊区三元街道、白洋湾街道以京杭大运河为界,与金阊区虎丘街道,相城区黄桥街道的青台、民安、大庄、陈旗、下庄5个村毗邻;南与吴中区越溪街道的莫舍、张宅、吴山、张桥4个村,木渎镇的金山、天平2个村,藏书镇的五峰、天池、篁村、官桥等村,光福镇的枫浜、浩度、安山等村接壤;西及西北濒太湖;北与相城区黄埭镇的长泾、潘阳2个村,东桥镇的方桥、埝桥、桑浜、罗埂、矫埂等村,望亭镇的堰头、华阳、巨庄、吴泗泾、孟河等村毗邻。行政面积223.36平方公里,2010年末区域总人口72.51万,其中常住人口33.57万,暂住人口38.16万,外籍人口0.78万。下辖狮山、枫桥、横塘、镇湖4个街道及浒墅关、通安、东渚3个镇,下设科技城、浒墅关经济开发区、苏州西部生态城、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高新区管委会、虎丘区人民政府驻地在运河路。 自然条件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地势西高东低,吴淞标高4.88m-5.38m,土质粘性,地耐力强,地质稳定。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温度17.7摄氏度。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交通十分便利,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90公里、浦东国际机场130公里,距上海港100公里、张家港港口90公里、太仓港70公里、常熟港60公里。沪宁高

银川概况

银川概况 中国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f8037189.html, 时间: 2007-09-14 发表评论>> 地理位置 银川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东以黄河和明长城为界,与陶乐县和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毗邻;西依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为邻;南接吴忠市;北连平罗县。地域范围在北纬37°29′~38°53′,东经105°49′~106°53′。银川市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西部、南部较高,北部、东部较低,略呈西南──东北方向倾斜,平均海拔在1010~1150米之间。银川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5℃,日温差12~15℃,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3000小时,是全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5天左右。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银川市行政区划面积7080平方公里,2002年年末耕地总面积14.37万公顷。黄河自南向北过境长度近百公里,境内有唐徕渠、汉延渠、秦渠、惠农渠、西干渠、东干渠六大灌溉渠系。银川市植被以草原为主,主要树种有杨树、榆树、柳树、沙枣树、槐、山杏、油松等,森林覆盖率11.5%。贺兰山区有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32种,有野生药用植物40多种。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白云岩、石灰岩、陶瓷黏土、湖盐、芒硝、石膏等,还有适于雕刻制砚的贺兰石。

历史简介 银川市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设置的廉县,是银川地区最早的县级建置。汉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4年前后),建北典农城(俗称吕城),在今银川市东郊掌政乡洼路村一带,这是银川建城之始,距今约2020年历史。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建怀远新城,即今银川市城区所在地,距今1300多年。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今银川)称帝,建大夏国。1944年1月,宁夏省城改建制市,定名银川。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市为自治区首府。目前银川市市区面积1482平方公里,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三区以及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 行政区域 目前银川市市区面积1482平方公里,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三区以及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 气候状况 2000年,银川市总的气候特点是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年蒸发量大于历年年均蒸发量。除1月、6月和11月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略偏低外,其他月份均偏高,且个别月份均偏高,且个别月份平均气温偏高幅度较大,尤其是12月比历年同期偏高达3.9℃,为历史上所罕见。月降水量1月、6月和9月偏多,其他月份均偏少,尤其是3月至5月的两个来月的时间内,降水偏少,大风和沙尘暴、扬沙浮尘提前出现频繁,累计分别达15天和29天,表明银川市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全年日照时数为2759小时,最长月份为7月,日照时数为321.3小时;最短月份为1月,日照时数为175.5小时。年降水量为133.8毫米,年蒸发量为175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3%,年平均风速为2.6米/秒。春季由于气温偏高,终霜冻结束较早。夏季气温高于常年,尤其7月份出现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7月20日白天银川市最高气温为38.7度,是自1961年以来,40年内所出现的最高值。秋季和冬季平均气温仍然偏高。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累计降水量达126.7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95%。8月7日为年日降水量最大日期,降水量31.4毫米。全年无霜期181天。 人口民族 银川市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设置的廉县,是银川地区最早的县级建置。汉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4年

苏州相城概况(精)

苏州相城概况 活力相城——苏州最新的城区 这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是古城姑苏守护了2500多年的珍藏。伍子胥“象天法地,相土尝水”的阳澄湖畔,自古物产丰富,更孕育了“御窑金砖”、“元和缂丝”、“阳澄湖大闸蟹”等历朝宫廷贡品。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区后诞生的相城成为苏州最年轻的城区。今天,相城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打造全新的城市面貌,创造姑苏大地上的“造城奇迹”。 活力相城——区位优势最明显的城区 相城,位于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三角都市圈的核心,紧邻国际大都市上海,东临苏州工业园区,西接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提升,财政收入增幅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县(市、区)前茅。根据苏州“东进、西育、南优、北拓”的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相城是“北拓”的中坚力量,领秀长三角,尽显后发优势。 俯瞰相城,大道通瞿,活力四射。凭借不可复制的区位优势,长三角“水陆空黄金交通网”正在以相城为核心高速延伸。 活力相城——交通优势最突出的城区 相城,京杭古运河滔滔而过,正在见证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苏嘉城际铁路呼啸而来。两小时交通圈,圈进上海阳山港、苏州港两个港口和无锡、浦东、虹桥等五座机场;沪宁高速、苏嘉杭高速、苏州绕城高速、苏

锡高速4个枢纽11个道口总里程达100公里,密度位列全国首席,区内任何一处5分钟内即可直达高速公路;312国道、苏虞张公路、277省道等高等级道路绵延1000多公里,密度全球屈指可数,京沪高铁苏州站落户相城,4个小时直达北京;“九纵九横两联一环”的立体化道路网络,构架起一条条商贸黄金走廊;7条城市主干道、轻轨2号线、4号线“无缝对接”古城区,新相城快速融入都市圈。 活力相城——发展潜力最强劲的城区 相城,确立了水城、花城、商城、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的城市新坐标,“一主两翼”的科学规划精彩演绎着“点土成金”的造城奇迹。 东方水城在苏州,现代水城看相城。 俯瞰相城,三分之一是水,除了享誉海内外的阳澄湖,腹地还蕴藏着春申湖、盛泽湖、珍珠湖、漕湖等珍贵水域。走进相城,远看像森林、近看像花园,白天看花、晚上看灯,城在林中现,水在城中流,人在画中行的天堂梦境在相城变为美丽的现实。专业市场、宾馆服务、商务办公、品牌购物、休闲游乐五大功能集聚区将充分放大动脉北延、城市北拓、消费北走三大效应,水天堂里垒起新观前。 “一主”指中心城区,涵盖元和街道、黄桥街道和开发区,功能定位为政治、文化、商贸、金融、居住中心和高新技术集聚区,承担未来“大苏州中心”职能。 立足元和塘的发展主轴,西北工业物流带和阳澄湖及其周边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形成“两翼”,贯穿大苏州城市北拓的无限远景。 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位于东部生态翼,蕴涵湖之精华美人腿和莲花岛,如一块正在雕琢的濮玉,将打造集休闲、商务、演出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原

江苏省的气候特点

江苏省位于亚洲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处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一般以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为界,以北地区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南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江苏拥有1000多千米长的海岸线,海洋对江苏的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以及江苏特定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的综合影响下,江苏基本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雨热同季、雨量充沛、降水集中、梅雨显著,光热充沛。以秦岭--淮河线为分界线,江苏南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江苏北方是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暴雨、台风、强对流(包括大风、冰雹、龙卷等)、雷电、洪涝、干旱、寒潮、雪灾、高温、大雾、连阴雨等. 一、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3.6~16.1℃之间,分布为自南向北递减,全省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南部的东山,最低值出现在北部的赣榆。全省冬季的平均气温为3.0℃,各地的极端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冬季的1月或2月,极端最低气温为-23.4℃(宿迁,1969年2月5日);全省夏季的平均气温为25.9℃,各地极端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盛夏的7月或8月,极端最高气温为41.0℃(泗洪,1988年7月9日);全省春季平均气温为14.9℃;秋季平均气温为16.4℃, 二、降水丰沛,雨热同季 全省年降水量为704~1250 mm,江淮中部到洪泽湖以北地区降水量少于1000 mm,以南地区降水量在1000mm以上,降水分布是南部多于北部,沿海多于内陆。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在江苏最南部的宜溧山区,最少的地区在西北部的丰县。全年降水量季节分布特征明显,其中夏季降水量集中,基本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冬季降水量最少,占全年降水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各占全年降水量的20%左右。夏季6月和7月间,受东亚季风的影响,淮河以南地区进入梅雨期,梅雨期降水量常年平均值大部地区在250 mm左右。 三、灾害频发,影响严重 江苏省气象灾害种类较多、影响范围较广,主要气象灾害有雷雨、低温阴雨,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台风,大雾及连阴雨,低温冻害和寒潮等等。 南京地处中纬度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降水量1019.5 mm,无霜期达225天,属于湿润地区。洪涝、干旱、梅雨、暴雨、连阴雨、台风、高温、强对流天气(雷暴,冰雹等)、寒潮、低温、霜冻、大风、雾等灾害时有发生。

高新区规划

城市概况 1992年2月前,苏州高新区无独立的行政辖区。 1992年3月,新建的苏州河西新区开始代管原属苏州市郊区横塘乡的永和、星火、曙光、落星、何山、狮山6个行政村。区域范围:东濒京杭大运河;南抵向阳河、横塘乡北界;西达狮子山、何山;北接吴县枫桥镇南界。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 1993年4月2日,苏州河西新区改称苏州新区。苏州新区代管的区域范围扩大至原吴县枫桥镇的徐何、典桥、金庄3个村,木渎镇的兴隆、新升、明星、石城4个村和郊区横塘乡的黄山村。区境四至:东濒京杭大运河;南接向阳河、横塘乡北界和吴县木渎镇长浜、沈巷等村;西临木渎镇白塔、南浜、金山3村和吴县枫桥镇支英村;北连枫桥镇支津、毛家、木桥、合利4村。区域面积16.8平方公里。 1994年6月10日,吴县的枫桥镇,木渎镇的兴隆等4个村和郊区横塘乡的永和等7个村划归苏州市管辖。由苏州新区管理委员会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辖区范围:东与京杭大运河相临;南与向阳河、横塘镇北界和吴县木渎镇长浜、沈巷、天平诸村接壤;西与吴县藏书乡的五峰、天池、篁村3个村和郊区浒墅关经济开发区的鹿山、石羊2个村相连;北与浒墅关经济开发区的五图、塘西、红星、长亭4个村毗邻。境域面积52.06平方公里。 2002年9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对新区、虎丘区、相城区、吴中区等进行了区划调整,将虎丘区虎丘镇和白洋湾街道以及横塘镇的部分村划出,由相城区和吴中区划入通安镇和东渚镇、镇湖街道,建立苏州高新区、虎丘区,2003年12月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横塘镇和枫桥镇改为横塘街道和枫桥街道。 区划调整后的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东临石湖和京杭大运河,与沧浪区友新街道,金阊区三元街道、白洋湾街道以京杭大运河为界,与金阊区虎丘街道,相城区黄桥街道的青台、民安、大庄、陈旗、下庄5个村毗邻;南与吴中区越溪街道的莫舍、张宅、吴山、张桥4个村,木渎镇的金山、天平2个村,藏书镇的五峰、天池、篁村、官桥等村,光福镇的枫浜、浩度、安山等村接壤;西及西北濒太湖;北与相城区黄埭镇的长泾、潘阳2个村,东桥镇的方桥、埝桥、桑浜、罗埂、矫埂等村,望亭镇的堰头、华阳、巨庄、吴泗泾、孟河等村毗邻。行政面积223.36平方公里,2010年末区域总人口72.51万,其中常住人口33.57万,暂住人口38.16万,外籍人口0.78万。下辖狮山、枫桥、横塘、镇湖4个街道及浒墅关、通安、东渚3个镇,下设科技城、浒墅关经济开发区、苏州西部生态城、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高新区管委会、虎丘区人民政府驻地在运河路。 自然条件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地势西高东低,吴淞标高4.88m-5.38m,土质粘性,地耐力强,地质稳定。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温度17.7摄氏度。

苏州概况

苏州概况 各位团友,外国有水城威尼斯,那么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东方水城、人间天堂——苏州。到了苏州,大家就可以看到大把大把的美女了,哈哈。中国有句古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到这儿,很多人都会好奇,为什么这座城市会被比喻为“人间天堂”呢?这主要是说千年以前中原地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大批难民南迁,到达江南后看到一片和平富足,安居乐业的景象,恍若来到了天堂,所以就把苏州比喻为“人间天堂”。 这座城市为什么称为“苏州”?苏州最早称之为吴县,或是吴国、吴州,直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称苏州,这是因为当时吴地有座“姑苏”山。此后虽有过“长州”、“平江府”等称谓,但用的最长并沿用至今的是苏州。喜欢拆字游戏的人把“苏州”与当地的物产联系起来,苏的繁体字拆成花草、鱼和稻米三部分,由此从字本身就证明了苏州就是鱼米之乡。 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苏州。苏州市域面积是8488平方公里,下辖姑苏区、虎丘高新区、相城区、工业园区、吴中区、吴江区6个区和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五个地级市。苏州全市户籍人口600多万,市区人口约230万。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境内河道纵横,湖泊众多,大小湖泊300多个,河道2万多条,全市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42.5%,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不多见的,被称为“东方威尼斯”。 苏州坐落于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 经济领跑江苏省。滨江近海,北枕长江,西抱太湖,与中国大陆最具实力的国际大都市上海相隔仅8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苏嘉杭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铁路、沿江高速公路和312国道连接东西,这些道路和绕城高速公路,以及建设中的沪苏淅高速公路等构成了全市的交通网络。苏州的空中交通也极为便利,东有上海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西有光福机场和无锡硕放机场,南有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改革开放以来,苏州迅速崛起为一个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极富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苏州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虽然历经沧桑,但苏州城仍然在当年的古城遗址上,这样的城市,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只有苏州这么一座城市。苏州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也是4个全国重点环境保护城市之一。苏州是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实际享受副省级城市待遇,是江苏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

江西气候

江西天气预报 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的各种气象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的综合表现,包括冷暖、干湿、晴雨、风霜等。气象要素是指风、压、湿、温等反映大气物理现象的要素。 天气随时间而变化,随地域而不同。天气及其地域分布随时间的演变过程称之为 天气过程。导致天气变化,形成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特征,称之为天气系统。 江西省天气总的特点是:冬夏季长而春秋季短,四季温差大,光照充足,雨 量丰沛。 各季的特点是:春季阴冷多雨,偶有桃花汛;汛期暴雨频繁,经常出现洪涝;盛夏高温多雨,间有台风影响;秋季风和日丽,秋高气爽;冬季湿冷,多偏北大风冬季的冷空气 冷空气标准 冷空气是在高纬地区聚集起来的\规模很大的\温度很低的冷高压。 冷空气过程是指高纬地区的强大冷高压向南侵袭的经过。 通常说的冷空气南下,是指冷高压中心随锋区一道南下,即将或已影响我 省并产生明显的天气变化。 强烈的冷空气活动称为寒潮,其标准为:24小时内平均气温下降10摄氏 度以上,且最低气温达5摄氏度以下。在我们江西天气预报中提到的“强冷空气’,经常就是指“寒潮”的意思。 寒潮爆发往往会形成大风、大雪、冰冻、冻雨等恶劣天气。 过程降温达6以上而未达寒潮标准,则称为中等强度冷空气。 大风 先考考你:大风有多大? A、风力≥8级 D、风力≥12级 冷空气的源地在北方,所以冷空气大风绝大多数是偏北大风。受地形的影 响,江西的冷空气大风以鄱阳湖及其周围平原地区为最多。 大风的强度和范围与冷高压强度和路径有关,高压越强,南昌气压越低, 即气压梯度越大,则北风越大,反之北风越小。大风是强冷空气的主要特征,对 航运危害最大。 一般的冷空气大风,以8级为多,仅限在鄱阳湖平原地区;特强的冷空气 女风,最大风力可达10级甚至11级,这种大风可扫遍全省,直达赣南。 答秉是A,你答对了吗? 冰冻 冰冻是近地面气温下降到0摄氏度以下的结果。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强冷 空气过境之后,特别是刚有阴雨转晴的早晨,冷空气降温与夜晚长波辐射降温结 合在一起,此时气温最低,极易出现冰冻。特强的冷空气可能会造成连续多日冰冻,会冻伤人、畜,冻裂水管,影响建筑施工。 冻雨 冻雨是雨滴落地后立即成冰的现象。当地面冷空气很强,地面温度低于0 摄氏度,而地面上方的空气温度高于0摄氏度,空中的液态水滴落到地面物体上,有了凝结核,就会立即成冰,这就是冻雨。冻雨多发生在12月—2月,而且经常 与长阴雨相伴,对交通\通信影响极大。 大雪 降雪与降雨的形成原因类似,只是因为气温不同而有雨、雪的区别。一般 来说,降雪都与强冷空气有关,降雪前往往先有降雨,随着气温的降低,雨逐渐

宁夏的气候概况和特点

宁夏的气候概况和特点 一、宁夏的气候概况及特点 宁夏深居内陆,位于我国西北东部,处于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十分典型。在我国的气候区划中,固原市南部属中温带半湿润区,原州区以北至盐池、同心一带属中温带半干旱区,引黄灌区属中温带干旱区。宁夏的基本气候特点是: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冬寒长、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大,无霜期短而多变,干旱、冰雹、大风、沙尘暴、霜冻、局地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比较频繁。 1、气温 宁夏年平均气温为5.3~9.9℃,呈北高南低分布(图1)。兴仁、

麻黄山及固原市在7℃以下,其它地区在7℃以上,中宁、大武口分别是9.5℃和9.9℃,为全区年最高。宁夏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各地气温7月最高,平均为16.9~24.7℃,1月最低,平均为-9.3~-6.5℃,气温年较差大,达25.2~31.2℃。 2、降水 宁夏年平均降水量166.9~647.3毫米,北少南多,差异明显(图2)。北部银川平原200毫米左右,中部盐池同心一带300毫米左右,南部固原市大部地区400毫米以上,六盘山区可达647.3毫米。 图1 宁夏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 宁夏年平均降水量分 布图(毫米) 宁夏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降水相对集中。春季降水仅占年降水量的12%~21%;夏季是一年中降水次数最多、降水量最大、局部洪涝发生最频繁的季节;秋季降水量略多于春季,约占年降水量的16%~23%;冬季最少,大多数地区不超过年降水量

的3%(图3)。 图 3 宁夏全区平均降水量逐月变化图 3、蒸发 宁夏各地年平均蒸发量1312.0~2204.0毫米,同心、韦州、石炭井最大,超过2200毫米;西吉、隆德、泾源较小,在1336.4~1432.3毫米之间(图4)。蒸发量夏季最大,冬季最小。 图4 宁夏年平均蒸发量分布图

苏州地质环境概况)

苏州地质环境概况『发布日期:2009-09-20』『来源:』 (一)自然条件 l、气象 苏州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季风明显,无霜期长,日照充足,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气温40.1℃(1934年6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12.7℃(1931年1月lO日)。多年平均降水量l128.9mm,最大年降水量1611.7mm(1962年),日最大降水量343.1mm(1962年9月6日),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多年平均蒸发量1322.6mm(195l~1984年苏州气象站资料)。 2、水文 苏州市地处江南水网区,属长江流域太湖水系,区内地表水系极其发育,主要有太湖、阳澄湖群及大小规模不等的河渠组成。太湖水域面积2250km2,总蓄水量90亿m3(临界量),全湖平均水位2.12m,湖水水深达3.33m。阳澄湖群:主要有阳澄湖、澄湖、漕湖、金鸡湖等组成,湖底较平坦,除阳澄湖最大水深达9.5m 外,其余均在2m左右。湖泊之间河汊通连,构成水力联系密切的群体。主要骨干性的河道有京杭大运河、山塘河、胥江、元和塘等河道连通江海,不同程度受潮汐影响。还有外城河沿老城区环城分布,箭河沿干将路中部流过。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太湖排水影响,并受人为控制,常年水位2.8~3.0m,其年变幅lm左右。 (二)地形地貌 苏州地区西部为低山残丘与山间洼地相间,低山残丘由构造剥蚀形成,标高多在100~200m之间,其中,窟窿山高341.7m,南阳山高338.2m,西山岛缥缈峰高336.6m,为区内制高点,其相对高差可达300余m。评估区西段附近有灵岩山海拔标高182m、天平山201m、狮子山114.5m,均由花岗岩组成;还有何山海拔63.8m;岩性为火山喷发岩。山间洼地由冲洪积与冲湖积物组成。 苏州东部地区则为广阔的冲潮积平原。多湖群、河塘分布,系典型的水网化平原。评估线路主要在平原与山间洼地通过。地势平坦,海拔标高2~4m,由西向东微倾。 (三)区域地质 l、前第四纪地质 本区属江南地层区苏州~长兴小区的江苏部分。 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本区东部第四系较厚,前第四系均被覆盖,西部前第四纪地层广泛出露地表。据地表出露及勘探资料分析,区内前第四纪地层发育不全,仅见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三系地层。现列表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材料2015130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为加快高新区发展转型、深化苏州高新区“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合理引导高新区中心城区的存量土地利用与开发建设,促进产业升级,编制《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的编制将合理挖潜存量用地,科学引导空间布局,优化促进产业升级,更好彰显山水特色,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细化道路交通组织和绿地景观体系,进一步优化市政设施配套,全面引导高新区中心城区科学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4年5月份启动,并于2014年12月完成专家论证。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5年1月29日——2015年2月27日。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ghj.sfw@https://www.360docs.net/doc/2f8037189.html, 一、规划范围 东至京杭大运河、南至狮山街道行政边界、西至金枫路(中环快速路)、北至枫津河,总规划用地面积19.01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苏州主城中心区重要组成部分,特色鲜明、发展高效、乐活宜居的生态型城区。 三、建设规模 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容量25.0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755.75公顷;军事用地1.93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145.23公顷。 四、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带、十字、一环、八片”的空间结构: 1、“一带”: 即运河景观带,沿京杭运河构建游憩休闲的城市景观带,将滨河绿化景观建设与大运河历史文化紧密结合,服务居民,对话主城,彰显特色。 2、“十字”: 由东西向狮山路城市发展轴和南北向长江路片区发展轴形成十字型发展主轴,依托轨道交通及城市中心建设,沿轴线集中布局商业、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提升高新区发展能级。 3、“一环”: 即两山周边的环状发展公共设施,以两山城市中央公园为核心,环狮山和何山布局文化、体育、创意、商业商务等公共设施,打造围绕两山的中央活力区。 4、“八片”: 即八大功能片区,包括狮山路商务商业区、狮山-何山活力休闲区、南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区、金山浜总部经济区、向阳路创意研发区以及南、北两大生活区。

江苏苏州概况导游词

江苏苏州概况导游词 苏州是个有名的旅游城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参观游玩,作为导游,也要做好苏州的解说词,详细介绍苏州的特色给游客了解。下面是带来的江苏苏州概况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大家好,欢迎来到故宫参观,我姓陈,您们叫我陈导就行了。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故宫的概况,之后介绍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和。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我国重要的历史保护文物,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紫禁城的由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北极星在中天,故宫正好对着北极星,天人对应;第二种是:因为故宫是紫色的,又是禁城,所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开始营造这座宫殿,到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在之后五百多年里,共有24位皇帝在这里生活居住。紫禁城周围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2万?。故宫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两侧展开,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太和殿是皇上召集大臣上朝和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自1420年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看到的是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的。太和殿建筑面积2377?,相当于50个教室,高35.05m,相当于10层楼那么高,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

太和殿装饰十分豪华,殿内金砖铺地,设有宝座。说是金砖,可是金砖不是用金子做的,金砖是专供宫殿使用的一种高质量的铺地方砖,产自苏州、松江等地,选料精良,制作工艺复杂。因其质地坚细,敲起来发出金属般声音,故名金砖。太和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大家往太和殿两侧看,是不是有很多个大水缸?它是干什么的呢,对了,是灭火的。大水缸的下面有一个凹槽,是因为冬天水会结冰,往凹槽里放火把就能不让水结冰。 太和殿是故宫里最总要重要的宫殿,许多历史决策都是从这里出去的。太和殿后是中和殿,是皇上上朝前休息的地方。保和殿位于中和殿后,是殿试的地方。考试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称为磅眼,第三名是探花。不知皇帝端坐在上上面,考生是不是会紧张的发抖。皇帝把殿试安排在宫殿内,可见皇帝是多莫重视殿试。故宫后半部分是皇帝和妃子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乾清宫是后宫最大的宫殿,是皇上的寝宫。 宫内宝座上方悬“正大光明”匾,据传皇帝把自己立的太子名字放在“正大光明”匾后,用这种方法确定皇位继承人,减少为争夺皇位自相惨杀。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它是唯一一座在中轴线上的妃子的寝宫,也是距离乾清宫最近的,体现了皇后在后宫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成功的女人”这句话在这里得到了印证。在坤宁宫前有个小的宫殿;;交泰殿,它是皇后在千秋节日收贺礼的地方。我们参观的只是中轴线上的重要宫殿,中轴线的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