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1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杨阳,刘宝瑞,钱晓萍(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肿瘤科南京 210008)摘要:随着人类对癌症的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方面的认识达到分子生物学水平,新的治疗理念,治疗方法不断被提出。
在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的基础上,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学最新的热门发展方向。
新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以一些在肿瘤细胞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特异性表达或高表达的分子为作用靶点,能够更加特异性的作用于肿瘤细胞,阻断其生长、转移或诱导其凋亡,同时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
一些分子靶向药物在相应的肿瘤治疗中已经展现出值得期待的疗效,本文将介绍近年来多种新型的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原理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关键词: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n Specific Molecular TargetingAnti-cancer DrugsYang Yang, Liu Bao-rui, Qian Xiao-ping(Department Of Oncology, The Affiliated Drum Tower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08, P.R.China)Abstract: In the past decade, a great deal has been learnt about cancer, such as, oncogene, tumor suppressor gene, signal transduction,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is evolving, propelled by advances in the molecular biology of tum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olecular targets is rapidly changing the way that promising new anti-cancer compounds are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such as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ceptin,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CD20 Mabthera,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Iressa and Tarceva,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astin, farnesyl transferase inhibitor Zarnestra, proteasome inhibitor Velcad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 prinomastat and marimastat, and so on. These new specific molecular targeting anti-cancer drugs are potent therapeutics for some tumors, for they can specifically target the molecule that overexpressing on tumor cells, thus reducing the side-effects of such drugs while increasing their effectiveness. In this review, we focus on the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n some specific molecular targeting anti-cancer drugs, introducing their elements, effect mechanism, curative effects and side-effects.Key Words: Tumor, Molecular Targeting, Anti-cancer Drugs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在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将与肿瘤相关的特异分子作为靶点,利用靶分子特异制剂或药物进行治疗的手段。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综述doi:10.3969/j.issn.1009-0002.2009.03.031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李娟1,2,李延团1,李晓明2,曹诚21.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山东青岛266003;2.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100850[摘要]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有独特的靶向抗肿瘤作用,在当前临床治疗中已发挥重要作用,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根据其分子的大小可将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分为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和小分子化合物类,我们简要综述了这2类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单克隆抗体;小分子化合物[中图分类号]R979.1;R7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002(2009)03-0411-06Advances on Molecular Targeted Anti-Tumor DrugsLI Juan1,2,LI Yan-Tuan1,LI Xiao-Ming2,CAO Cheng21.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266003;2.Beijing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Beijing100850;China[Abstract]Molecular targeted anti-tumor drugs possess distinct effect of targeted anti-tumor,which have played impor-tant role on recent clinical therapy and displayed satisfactory propect.On the basis of molecular size,molecular targeted anti-tumor drugs can be divided into macromolecular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micromolecular compound.The recent ad-vances on the two kinds of molecular targeted anti-tumor drugs were reviewed.[Key words]molecular targeted anti-tumor drugs;monoclonal antibody;micromolecular compound恶性肿瘤对大众健康的威胁越来越严重。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摘要】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应用于肿瘤治疗中效果显著,对肿瘤患者的病情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来,临床对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逐渐增多,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地位也随之增强。
为了加强对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种类及其作用机制的了解,本文将从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相关的分子靶向药物、与血管生成抑制相关的分子靶向药物、与细胞膜特异性抗原相关的分子靶向药物等方面出发,对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117-021.引言当前,分子靶向治疗不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已经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地提及,成为了肿瘤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之所以会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它以肿瘤细胞的特性改变为作用靶点,既可以发挥出更强的抗肿瘤活性,又能够治疗过程中对正常细胞产生的消极影响,如毒副作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2.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相关的分子靶向药物关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相关的分子靶向药物,主要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单克隆抗体两种。
2.1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应用于抗肿瘤治疗中,可以进入到肿瘤细胞内,对表皮生长因素受体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在干扰ATP结合阻断激酶自身磷酸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1]。
现阶段,临床上该类药物有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拉帕替尼等。
大量研究学者通过研究发发现,吉非替尼能够产生良好疗效的预测因子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否为突变型成为其重要的预测因子之一,该临床指导意义同样适用于厄洛替尼、阿法替尼。
拉帕替尼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双重激酶抑制剂,在治疗原发性乳腺癌上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
2.2 单克隆受体单克隆受体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单克隆受体对特地受体的胞外区有着特异性的识别效果,并且与配体形成竞争关系,以此阻断EGFR家族的激活及其下游信号蛋白的磷酸化[2]。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精准医疗的不断普及,以分子为靶点的肿瘤治疗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与以往的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高、有效性好、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靶点的发现、药物的选型、临床应用等方面介绍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靶点的发现靶点是指某个分子或细胞结构,能够与治疗药物紧密结合,从而起到抗癌作用的位置。
对于肿瘤治疗而言,靶点的发现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的存在直接决定了治疗药物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目前,靶点发现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化学筛选法、基因组学筛选法、蛋白质组学筛选法和细胞治疗方法。
其中,化学筛选法是指利用生物化学技术,从化学物质中筛选出对于某种癌症有特异性的化合物;基因组学筛选法则是指通过对整个基因组的筛选,寻找具有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基因或蛋白质;蛋白质组学筛选法则是通过检测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中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寻找具有癌症特异性的蛋白质;而细胞治疗方法则是利用生物技术筛选出能够靶向癌细胞特异性基因的细胞,通过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靶向细胞的刺激来治疗癌症。
目前,靶点的发现涉及到生物学、医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作,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开展肿瘤分子基因组学研究,这对于深入了解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基因和蛋白质变化十分重要。
二、药物的选型药物的选型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核心内容之一。
首先,必须找到能够靶向特定肿瘤细胞的药物,并能够在体内达到理想的浓度。
其次,还需要考虑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它对正常细胞和组织的影响。
根据靶点的不同,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可以分为信号转导抑制剂、细胞周期抑制剂、免疫治疗剂、抗血管生成剂、DNA损伤修复抑制剂等多个种类。
例如,信号转导抑制剂是针对肿瘤细胞信号通路的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而免疫治疗剂则是指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抗体和杀伤力,从而达到抗癌的效果。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这种治疗方式是利用化学分子、抗体或小分子抑制剂等药物,靶向特定的肿瘤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与传统化学治疗相比,分子靶向治疗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更少的不良反应,因此备受医学界的关注和研究。
目前,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抗癌药物的研发抗癌药物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核心。
随着对肿瘤生物学和药物生理学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抗癌药物被开发出来。
例如,伊马替尼和格列卫是目前用于治疗癌症的常用药物,它们可以有效地靶向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2. 分子靶向治疗的适应症扩大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肿瘤类型发现了与其相关联的分子靶向治疗靶点。
例如,HER2靶向药物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常用药物,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ER2也与其他类型的癌症如胃癌、肺癌等相关联,因此,HER2靶向药物也被用于这些领域的研究。
此外,还有一些分子靶向药物正在开发和研究,来满足肿瘤治疗中的更多需求。
3. 抗药性的研究但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和在肿瘤进程中的逐渐演变,靶向药物的疗效会逐渐降低,或者出现抗药性。
因此,研究抗药性的机制和方法,成为了当前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的热点之一。
4. 组合治疗的研究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可以与其他治疗方式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例如,分子靶向治疗与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进行组合治疗,可以增强其抗癌作用,从而更好地达到治疗目的。
综合来看,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肿瘤生物学的深入了解和对新药的开发。
未来,研究人员需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发掘药物的潜在作用,并加强对分子靶向治疗的机制和不良反应等问题的研究,以便能够更好地用于临床实践,为抗癌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
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 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
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
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
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
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 等,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 抑制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 抑制剂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抑制剂等。
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1 EGFR-TK抑制剂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EGFR-TK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胡宏祥, 王学清, 张华*, 张强(北京大学药学院, 北京100191)摘要: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因其特异性强、耐受性好等特点, 在肿瘤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种类很多, 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等, 从1997年首个单抗药物利妥昔单抗上市到目前为止, 已被批准上市的药物达50多种, 抗肿瘤靶点也趋于多样化。
以肿瘤细胞特异性分子靶点为导向的药物研发已经成为现代抗肿瘤药物发展的主流趋势。
本文对FDA批准上市的分子靶向药物进行总结, 按照作用靶点的不同进行分类, 并对各类药物的分子机制及临床使用情况作一概述。
关键词: 分子靶向治疗; 单克隆抗体; 蛋白酪氨酸激酶; 抗肿瘤中图分类号: R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13-4870 (2015) 10-1232-08 Mechanism and clinical progress of molecular targeted cancer therapy HU Hong-xiang, WANG Xue-qing, ZHANG Hua*, ZHANG Qiang(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Abstract: Molecular target-based cancer therapy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cancer therapy because of its high specificity, good tolerance and so on. There are different kinds of 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such as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small molecular kinase inhibitors, and more than 50 drugs have been approved since 1997. When the first monoclonal antibody, rituximab, was on the market.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target-based cancer therapeutics has become the main approach. Based on this, we summarized the drugs approved by FDA and introduced their mechanism of action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order to incorporate most 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and describe clearly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we divided them into four categories: drugs related to EGFR, drugs related to antiangiogenesis, drugs related to specific antigen and other targeted drugs.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provide a current status of this field and discover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Key words: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monoclonal antibody; protein-tyrosine kinases; anti-cancer肿瘤分子靶向治疗(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与激素治疗、免疫治疗和细胞毒化疗药治疗共同构成了现代肿瘤药物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研究进展_张庆文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s 2013, 44(2)
・ 195 ・
表 2 已上市激酶抑制剂的一些代表性晶体结构
类型 I型激酶抑制剂 药品名称 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达沙替尼 凡德他尼 维拉非尼 克利替尼 II型激酶抑制剂 伊马替尼 尼洛替尼 索拉非尼 舒尼替尼 拉帕替尼 靶标激酶 EGFR, EGFR G719S, EGFR L858R EGFR ABL, SRC RET BRAF V600E ALK, MET ABL, KIT ABL BRAF, BRAF V600E KIT, KIT D816H EGFR 构象 DFG-in DFG-in DFG-in DFG-in DFG-in DFG-in DFG-out DFG-out DFG-out DFG-out 螺旋C-out PDB编码 2ITY[6], 2ITO[6], 2ITZ[6] 1M17[7] 2GQG[8], 3G5D[9] 2IVU[10] 3OG7[11] 2XP2[12], 2WGJ[12] 1IEP[13], 1T46[14] 3CS9[15] 1UWH[16]、1UWJ[16] 3G0E[17], 3G0F[17] 1XKK[18]
(Caprelsa) (Zelboraf) (Xalkori) (Jakafi) (Inlyta)
2011 2011 2011 2011 2012
VEGFR-2, EGFR, KIT, RET BRAF V600E, CRAF ALK, MET JAK1, JAK2 VEGFR-1~3
阿斯利康 罗氏 辉瑞 Incyte 辉瑞
群组 (group)。 2 蛋白激酶抑制剂 迄今,美国 FDA 批准上市的小分子蛋白激酶 抑制剂已经达到 16 种 ( 表 1、图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靶向治疗已经进入早期临床试验的靶点
肿瘤靶向治疗已经进入早期临床试验的靶点
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信号转导过程 3. 肿瘤相关抗原和肿瘤标记物 4. 蛋白酶 5. 细胞存活机制 6. 细胞外基质和血管发生
分子靶向药物
根据肿瘤细胞中分子的生物学特征与正常细胞中分子生物学 特征的不同而研发的药物统称为分子靶向治疗药物。
1.10 R:F3CCO2H, S:CH2Cl2, 1 h, rt
N Me
N CH2
O C NH
45%
N
NH
N
N Me
NOTE: microwave irradiation in stage 1, Merrifield resin added in stage 1, Reactants: 5, Reagents: 10, Catalysts: 2, Solvents: 4, Steps: 1, Stages: 10
Journal of Labelled Compounds & Radiopharmaceuticals, 48(11), 829-843; 2005
HO OH CH3 B
N
H3C
NH H
N
O
N
O
Velcade(万柯)
MW: 384.24
Chemical Formular: C19H25BN4O4 SciFinder: 2 references 药理作用: 是近十几年来第一个被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也 是第一个以蛋白质降解酶复合物为靶标治疗的癌症用药,关于其作用 原理的研究在2004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O
MeO Cl (CH2)3 O
C OMe
+ O
NH + HN=CHNH2 • AcOH +
H2N
O2N
+ MeI + HCHO + H H
NH2
Rea gent
Cl
Cl 18F +
MeO
N
converging, R:HNO3, R:Cl(O=)CC(=0)Cl, R:NaH, R:CF3SO3Me, R:2,2,2-Cryptand, R:18F, R:K2CO3, O R:NaBH4, R:HCl, C:Pd, S:CH2Cl2, S:F3CCO2H,
NO2 Me +
O
Me
C Cl +
N +
H2N (Step 1.2)
ClCH2 (Step 1.4)
N H
(Step 1.5)
N
O
SMe O
H2C CH CH2 O C N C NH C O CH2 CH CH2 + (Step 1.7)
C CH CH NMe2 +
O (Step 1.9)
1.1 R:NaH, S:THF, 5 min, 120°C
Tetrahedron Letters, 48(19), 3HN
Cl
N
N
Iressa(易瑞沙)
MW:446.90
Chemical Formular:C22H24ClFN4O3 SciFinder:23references 药理作用: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 癌。易瑞沙™是癌症治疗领域的一个新突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表皮生长 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分子靶向药物研究前景
由于各个制药公司对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制加 速,再加上市场对这一类别的抗肿瘤药需求强 劲,分子靶向药物已成为了全球抗肿瘤药物市 场中增长最快的单元,其市场规模也从2000 年的13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83亿美元,增 长超过14倍,并占整个抗肿瘤药市场的44.2%。 预计2008年~2013年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年 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4.7%,至2013年销售额将 达691亿美元。
They are designed to work specifically on the parts of cells that lead to abnormal growt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ncer, and can block or slow the growth of certain types of cancer, while minimizing harm to normal cells
传统抗肿瘤药物无法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常常导 致严重的副作用。靶向药物包括小分子激酶和单克隆抗体, 以癌症细胞为特异性靶点,能准确地作用于肿瘤,极大的提 高了治疗水平,并减轻了不良反应,例如是晚期大肠癌的中 位生存时间增加了66.7%,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有效率提高了 71.3%。
目前分子靶向药物分类
1 New molecular entity (NME) 2 New ester, new salt, or other noncovalent derivative 3 New formulation 4 New combination 5 New manufacturer 6 New indication 7 Drug already marketed, but without an approved NDA 8 OTC (over-the-counter) switch
Me O
B
Me
Me
O
Me
O Me
B
Me +
O
Me i-Bu
Me
Ph O
S
+
N R Bu-t
S CO2H
HN
OBu-t +
O (Step 3.1)
1.1 2.1 3.1 N CO2H 3.2
N (Step 3.4) 3.3
3.4
美罗华(利妥昔单抗)
November 26, 1997 /FDA 第一个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
Hodgkin’s Lymphoma, NHL)的单克隆抗体药物
Genetech BLA (Biologic License Application,生物制品
许可申请 )
NDA(New Drug Application)
1.2 R:Et3N, C:Ti(OPr-i)4, S:THF, overnight, rt
HO
1.3 R:Na+ •(AcO)3BH-, S:CH2Cl2, 4 h, rt
1.4 R:EtN(Pr-i)2, S:DMF, 3 h, rt
1.5 R:EtN(Pr-i)2, S:DMF, 3 h, rt
尼非替尼(Gefitinib) 托西莫单抗(Tositumomab) 注射用烹替佐米(Bortezomib for
Avastin(阿瓦斯汀) Erbitux(艾必妥) Tarceva(特罗凯) Sensipar Clolar Alimta(力比泰)
Iressa(易瑞沙) Bexxar(百克沙) Velcade(万柯)
2003-2008FDA批准上市的抗肿瘤药物表
上市时间
中文名
商品名
适应症
类别
制药企业
2008 2007
苯达莫司汀 (bendamustine) Plerixafor (Degarelix)
尼罗替尼(nilotinib) 坦西莫司(Temsirolimus) 拉帕替尼(Lapatanib) 伊沙匹隆(Lxabepilone)
N CH3SO3H
Glivec(伊马替尼) MW: 589.71 Chemical Formular: C30H35N7O4S SciFinder: 19 references 药理作用: 可以用于治疗由于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异变患上CML(慢性骨 髓性白血病),并处于急性以及加速恶化阶段或在使用α干扰素无效后处于慢性阶段的 患者。
Zolinza
肾癌 白血病 直肠癌 淋巴癌
Arranon(阿伦恩) 白血病 Nexavar(多吉美) 肾癌 Revlimid(雷利米得) 多发性骨髓瘤
靶向类 靶向类 靶向类 化学类
化学类 靶向类 免疫类
辉瑞 百时美施贵宝 安进 默克
葛兰素史克 拜耳 Celgene
2004 2003
贝伐单抗(Bevacizumab) 西妥昔单抗(Cetuximab) 厄罗替尼(Erlotinib) 西那卡塞(Cinacalcet) 克罗拉滨(Clofarabine) 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Pemetrexed disodium for injection)
1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美罗华),帕尼
单抗(Panitumumab,维克替比)等。
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 格列卫), 厄罗替尼(Erlotinib,特罗凯),吉非替尼 (Gefitinib,易瑞沙)等。
3其他:如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阻断剂,Avastin(阿瓦 斯汀)。②蛋白酶小体抑制剂,Velcade (万柯)③多靶 点抗代谢抗肿瘤药物,Alimta(力比泰)等。
Herceptin9赫赛汀)
利妥昔单抗 Rituximab
Mabthera(美罗华)
适应症 白血病 淋巴癌 淋巴癌
白血病 乳腺癌 淋巴瘤
类别
制药企业
靶向类 靶向类
诺华 Idec
靶向类
Ilex
靶向类
惠氏
靶向类
Genetech
靶向类
Genetech
目前肿瘤靶向治疗的机制图
H CH3 NN
N
HN
N
O
CH3 N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沈阳药科大学 闫中天 09.03.25
什么是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