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9小草和大树-
小学语文:第三单元9《小草和大树》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

小学语文:第三单元9《小草和大树》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第一篇:小学语文:第三单元 9《小草和大树》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
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1、齐读课题学生交流对大树和小草的认识。
课文所写的夏洛蒂.勃朗特成材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
二、自读课文:1、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词语:指名读生字,找出生字所在的词以及新词。
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齐读词语。
嗷嗷待哺要强好胜节衣缩食脱颖而出寥寥无几惴惴不安孜孜不倦大名鼎鼎2、读后交流不理解的问题:四、理清课文层次,分段。
1、默读课文。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一(1节):概述了《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以为在逆境中成材的典范。
二(2-4):讲述了生活在极度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坚持学习、写作,不断遭受着打击与失败。
三(5-7):讲述了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经过慎重思考,从写诗改为写小说,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终获成功。
五、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学习第一大段1、默读,文中把夏洛蒂.勃朗特比作什么?2、认识仙人掌花吗?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感受到主人翁不屈的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顽强生命力。
)三、学习第二大段读第二自然段1、朗读课文,说说主人公遭遇到了怎样的家庭不幸?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翁是怎样艰难谋生的?用笔把表现主人翁艰难谋生的词语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1)抓“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等一连串生活细节体会主人翁为生活而奔波而忙碌的形象,感受主人翁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语文教案一、教材分析《小草和大树》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类文学作品。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草和大树的生命故事的叙述,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与生命的力量,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课程目标1.了解文学作品《小草和大树》的主题和情节;2.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生命故事,并从中领悟人生道理;3.通过本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勇敢面对生活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感受生命故事,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2.难点:让学生从生命故事中领悟人生道理。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感性活动导入课文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一下当小草和大树成为朋友的情节会是什么样子。
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一排小草和大树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挥这张画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整体阅读整体朗读课文《小草和大树》,让学生自己感受这个故事中所蕴含的生命力量。
步骤三:课文解读1.分段阅读:将课文分为若干段进行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重理解每一段内容。
2.生字词解释:辅助学生理解生词和生字词的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段落分析:分析文章的段落结构和意义,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步骤四:深度理解1.语音语调学习:通过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意象和情感交流:通过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小草或大树,或者表演小草和大树的身份,从而体会生命故事之间的情感交流。
3.人生道理领悟:通过生命故事领悟人生道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对自己有启发的人生道理。
步骤五:小结归纳小草和大树的故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梳理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五、教学须知1.教材准备:语文教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篇目《小草和大树》;2.辅助教具:黑板、彩笔、音频播放器、PPT等;3.注意事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活跃课堂气氛;防止教师片面讲解,应尝试让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9、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9、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感悟课文,学会用情用心朗读。
2、理解部分词语的色彩及含义,把握作者情感倾向,定位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并结合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教学重点:1、学会用情朗读文本。
2、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3、学会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写作的技巧。
教学难点: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有一本名著——《简·爱》听说过吗?(师简介创作过程和大概内容。
)2、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对!叫做夏洛蒂.勃朗特。
今天,我们就跟随着作者谈雨山一起去感受一下夏洛蒂创作《简.爱》的艰辛历程。
齐读课题——小草和大树。
3、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课文实际上写了什么?为什么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4、同学们。
就让我们带着这个谜,赶紧走进课文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嗷嗷待哺要强好胜节衣缩食脱颖而出寥寥无几惴惴不安孜孜不倦大名鼎鼎(2)自由读,指名读词语,即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齐读。
3.读后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2、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教师随机指导。
3、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草和大树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草和大树一、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1.学习诗歌《小草和大树》;2.认识平仄、押韵;3.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
二、教学准备:1.课堂PPT、录音设备;2.教材《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3.课堂试讲录音。
(老师可提前录音,作为后续授课的参考)三、教学过程: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诗歌《小草和大树》的学习来帮助学生认识平仄、押韵,并且掌握相应的朗诵技巧,内容如下:3.1 自主学习(10分钟)这一部分,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小草和大树》的录音,让学生自主朗诵,然后让学生利用课本和网络对生字和不懂的词汇进行查询,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3.2 诗歌分析(15分钟)通过分析诗歌的“平仄、押韵、韵脚”三个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授课:3.2.1 平仄平仄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音韵的长短的描述。
平文中的字都是平的,韵文中押韵的字必然为平或仄。
这次课程中,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让带头学生朗诵、模仿教学等方式让同学们了解平仄的概念。
3.2.2 押韵押韵是指诗句末尾的音节相同,并且在前面的音节不需一致。
诗歌《小草和大树》有很多押韵的词汇,“比比皆是”,老师可以提醒同学们在朗诵诗歌时注意押韵。
3.2.3 韵脚韵脚是指在以平仄相间的诗句中诗句末尾的平仄。
在教学中可以让同学们通过多次朗诵,模仿、感悟,更好地掌握。
3.3 合唱和分组朗诵(20分钟)通过前两个环节的学习,已经让同学们对《小草和大树》这首诗歌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这一部分老师可以让全班一起合唱,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分组进行朗诵,并通过互相欣赏和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提高朗诵技巧。
四、课后作业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同学们对诗歌的认知得到了提高,老师可以给他们一些课后作业,例如:1.课后复习诗歌,熟记朗诵技巧;2.分组进行小组诵读比赛,比较分数,发掘不足;3.收集更多的经典诗歌,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创作古诗,并在下节课上展示。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草和大树》。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小草和大树》,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书写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生态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通过本课故事内容,理解现代城市发展中所带来的生态危机,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环节1. 课前准备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教案、教学课件和板书等教学工具。
2. 导入新课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班级周边的种植绿化等环境,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引入本次学习内容。
3. 教学内容讲解和分析通过阅读教材中《小草和大树》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危机,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4. 关键词理解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让学生掌握文章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重要的关键词,例如:生态、环保、大气、温室效应等概念的理解。
5. 合作探究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已经准备好的教材中的练习和任务,强化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6. 课后小结通过学生自我总结和课堂讨论,让学生深刻体会和吸收文章中内容并对此进行回顾和总结。
五、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阅读完本课后,总结文章的主题和意义,并书写一篇100字以上的读后感。
2.布置学生每周的环保任务,例如:在学校内进行垃圾分类等行为,激发学生对环保的重视。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分为课堂讨论和书面测试两种形式。
其中,课堂讨论可以重点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书面测试的主要重点是考察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小草和大树-

9 .小草和大树.....主备:......授课时间...审核:课型:......阅读教材分析:.....课文讲述了出生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坚持学习,.................................尝试写作。
当她满怀希望得到大诗人指点时,却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但她没有失...................................去信心,而是从羞惭与痛苦中昂起头来,与两个妹妹一起发奋努力,继续写作。
...................................三姐妹终于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
这个故事折射出夏洛...................................蒂和两个妹妹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不懈努力的坚强意志,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她们在保守观念与陈腐偏见盛行的年代,敢于冲破旧势力的勇气与胆识。
..................................全文共.........................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夏洛蒂的成....事情发展顺序来写,...7.个.自.然段,按长史,一条是以夏洛蒂与保守偏见抗争为线索。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认识....9.个生字..7.个二类字3.理解文中.....................”.的深刻含义,感受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品读....“.小草..”.和.“.大树“.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他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将小草浇灌成大树................................”.。
《小草与大树》教案

《小草与大树》教案一、教案背景与目标教案背景:在幼儿园的自然和科学教育中,植物生长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通过观察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增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需要的条件。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提问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
3. 通过亲身参与植物的种植和照料,培养幼儿的爱护生命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与流程安排教学内容: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幼芽出土、茎叶长高、开花结果。
2. 植物生长的条件:阳光、水分、土壤和空气等。
3. 植物的照料:浇水、施肥、修剪等。
流程安排:一、引入(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盆小草和一棵大树的图片,引发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2. 提问:小草和大树分别是怎样长大的?需要哪些条件?3. 引导幼儿提出他们对植物生长的疑问。
二、探究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20分钟)1. 展示实物:一颗种子、一根豆芽、一颗开花的豆荚。
2. 依次讲解种子发芽、苗期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并进行口头总结。
3.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或实物,通过描述和绘画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三、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25分钟)1. 展示图片和实物,教师讲解植物生长的主要条件:阳光、水分、土壤和空气。
2.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讨论每种条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幼儿讨论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四、植物的照料(25分钟)1. 教师讲解植物的基本照料方法:浇水、施肥、修剪等。
2. 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的植物,讨论它们的生长状态和需求。
3. 在指导下,让幼儿亲自参与植物的浇水和修剪等活动。
五、结束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问题:你们学到了什么?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2. 汇总幼儿的回答,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强调植物的重要性和保护植物的责任。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策略:1. 提问策略: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小草和大树_苏教版

读。
2.组内交流。
2.组织展示并点评
3.班级交流。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
【检测反馈】
题
1.推荐格言警句。
1.指导学生再读
阳光总在风雨后。 宝剑锋从
课文,提问:文题中的
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小草”和“大树”有
2.勃朗特姐妹的成功经历对你
何含义?
有什么启示?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说
2.组织展示并点
①思考:夏洛蒂三姐妹的写作转
慧
型说明什么?她们又是怎样做的?
1•指导阅读课文5—7
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自然段。
2.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①提问:夏洛蒂三姐妹
3.班级交流。(从朗读开始哟)
的写作转型说明什么?
活动三:理解“小草”和“大树”。
她们又是怎样做的?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小草”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
9、《小草和大树》第1课时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词,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活动方案
导学设计
调整改进
活动一:学习生字
一、简介人物,导入新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
课
生字新词。
1.根据生活常识,请学
2.组内交流学习生字词的收获,
生交流对小草和大树的
重点理解文后第二题的词语。
口丿人'— 。来源学+4 +网Z+X+X+K]
活动方案
导学设计
调整改进
活动一:体会“艰辛”与“意志”。
一、感悟人物,体会艰
1.轻声读课文第2—4自然段,
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小草和大树
学习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学习重难点:
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学习时间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学:
●导入:1.根据生活常识,请学生交流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
2、课文所写的夏洛蒂成才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大树”为题
呢?
●预学要求: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课文主人公是谁?夏洛蒂三姐妹名字和具体成就是什么?
2.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
来。
二、导学:
1.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2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3.请学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
4、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找出一个比喻句,画出来,想想把什么比喻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突出什么?
(2)指导有感情朗读。
三、固学:
1、写《习字册》上字词。
2《补充习题》2、3题。
四、板书:
小草和大树
概述
遭受挫折
努力成功
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预学:文中哪些语言令你感动,用横线画出来,并写写批注。
二、导学:
1.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1)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说说主人公遭遇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用笔把表现主人公艰难谋生的词句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2.结合立志写作、遭遇打击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百折不挠的性格。
(1)朗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感受。
在写作的道路上,夏洛蒂遇到的挫折
(2)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夏洛蒂向骚塞请教前后不同的心情。
(3)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吓洛蒂的坚强性格。
(4)合反思权衡,开拓新路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不服输的性格。
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夏洛蒂服输了吗?你从那里看出来?
(5)结合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的有关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
为改变命运所表现出来的勤奋和坚强毅力。
夏洛缔有没有通过写小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敲开幸运之门呢?她是如何敲开的?
(6)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3、回归整体、感悟成功
(1).交流对课题“小草和大树”的理解,领会题目通过鲜明对比抓住读者、发人深思的艺术,进一步体会主人公与命运和世俗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理想的性格。
(2).回顾课文整体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缔取得成功的人生启示
三、固学:
1、完成《补充习题》第四大题。
2、补充阅读《简爱》经典语录。
见《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小草
家庭不幸,艰难谋生
立志写诗,遭遇打击
反思权衡,开拓新路
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
大树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