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2030规划图

合集下载

福建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福建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至冠豸山铁路(单线 160km/h)、兴泉铁路(单线 160km/h),以及白马、港尾等 铁路支线。
—2—
福建省既有铁路网示意图
福建省在建铁路示意图
(二)福建省铁路发展成就
近十年来,福建省铁路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 2009 年温福铁路通车之 前,福建省铁路长期处于落后发展状态,占全国铁路网比重从 2000 年 2.1%下 降至 2005 年的 1.7%。自 2009 年,福建省铁路网建设进入快车道,温福、福厦、 龙厦、向莆、厦深、合福等铁路在 2009~2015 年先后通车运营,路网规模不断
—4—
岸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发改基础〔2015〕2123 号),国家中长期铁 路网以及海西城际网规划实施后,预计到 2030 年,福建省铁路总的运营里程(含 城际和港口支线)将达到 5420 公里,路网密度将达 4.5 公里/百平方公里,其 中高速铁路 1239 公里,城际铁路 259 公里,其余为普速铁路和港口支线 3922 公里。
— 10 —
综合运输通道布局
(一)纵向综合运输通道。 1.沿海运输通道。起自同江,经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 港、南通、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汕头、广州、湛江、海口,至防城港、至三亚。 2.北京至上海运输通道。起自北京,经天津、济南、蚌埠、南京,至上海、至杭州。 3.北京至港澳台运输通道。起自北京,经衡水、菏泽、商丘、九江、南昌、赣州、深圳,至香港 (澳门);支线经合肥、黄山、福州,至台北。 4.黑河至港澳运输通道。起自黑河,经齐齐哈尔、通辽、沈阳、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 沙、广州,至香港(澳门)。 5.二连浩特至湛江运输通道。起自二连浩特,经集宁、大同、太原、洛阳、襄阳、宜昌、怀化, 至湛江。 6.包头至防城港运输通道。起自包头(满都拉),经延安、西安、重庆、贵阳、南宁,至防城港。 7.临河至磨憨运输通道。起自临河(甘其毛都),经银川、平凉、宝鸡、重庆、昆明,至磨憨、 至河口。 8.北京至昆明运输通道。起自北京,经太原、西安、成都(重庆),至昆明。 9.额济纳至广州运输通道。起自额济纳(策克),经酒泉(嘉峪关)、西宁(兰州)、成都、泸州 (宜宾)、贵阳、桂林,至广州。 10.烟台至重庆运输通道。起自烟台,经潍坊、济南、郑州、南阳、襄阳,至重庆。

《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

《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

《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四纵”客运专线:北京—上海(京沪高速铁路)、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香港(京港高速铁路)、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杭州—宁波—福州—深圳(沿海高速铁路)、北京—蚌埠—合肥—福州—台北(京台高速铁路,大陆段叫“京福高速铁路”)。

“四横”客运专线:徐州—郑州—兰州、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沪昆高速铁路)、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沪汉蓉高速铁路)。

六大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天津—秦皇岛,北京—秦皇岛,天津—保定环鄱阳湖经济圈地区:南昌—九江,九江—景德镇,南昌—鹰潭长株潭地区:长沙—株洲,长沙—湘潭长江三角洲地区:南京—上海,杭州—上海,南京—杭州,杭州—宁波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深圳,广州—珠海,广州—佛山深圳—茂名闽南三角洲地区:福州—厦门,龙岩—厦门,中投顾问认为: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加快,目前,武汉及周边城际圈,郑州及周边城际圈,成都及周边城际圈,沈阳及周边城际圈,长沙-株州-湘潭地区,长春-吉林地区,赣江经济区,皖江经济区等经济集中带或经济据点,均将规划修建城际铁路。

除此之外,广州至南宁,成都至兰州,成都至西安,成都至贵阳,太原至西安等等重要省会之间或重大城市之间,将来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客运需求的增加,都将陆续修建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铁路或高速客运铁路专线。

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将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

北京与省会城市火车8小时内抵达2008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2009年中国又拥有了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

十三五铁路建规划

十三五铁路建规划

“十三五”高铁大扩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要建设北京至香港(台北)、呼和浩特至南宁、北京至昆明、包头银川至海口、青岛至银川、兰州(西宁)至广州、北京至广州、重庆至厦门等高速铁路通道。

根据“十三”五规划,横向高铁干线有8条以上。

主要有牡丹江到齐齐哈尔、北京到包头、青岛到银川、连云港到乌鲁木齐、上海到成都、上海到昆明、厦门到重庆、广州到昆明的高铁。

纵向的大干线有10条以上,分别是沿海高铁、京九、京广、北京到福州、呼和浩特到南宁、包头至海口、银川到昆明、北京到昆明、银川到厦门、西安到广州。

其中包海高铁走向是包头-西安-重庆-贵阳-南宁-海口,这与此前包海高铁最初提出时经过恩施、吉首、怀化等地的情况不一样。

根据国家“十三五”安排,未来五年中国还将修建和田-若羌铁路、东北沿边铁路和川藏铁路等沿边铁路,推进与周边国家跨境通道和“一带一路”沿线通道建设等。

另外还要建设城市群中心城市间、中心城市与周边节点城市间1-2小时交通圈,打造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重要城镇间1小时通勤都市圈,基本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建设其他城市群城际铁路网主骨架,实施市域(郊)铁路示范工程。

还将完善优化超大、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加快300万以上人口城市轨道交通成网,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

资深铁路规划专家张江宇认为,实际上“十三五”时期建设的铁路不止目前规划公布的内容,比如滇藏铁路已经在修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公布,途经商洛的西安至武汉、西安至重庆两个高铁项目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西安至武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是连接中西部的交通要道之一,线路由西安引出,经商洛市、十堰、襄阳至武汉。

目前在湖北省境内,武汉至十堰高铁即将全面开工。

西安至重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是国家新规划“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中包头至海口纵向高铁大通道的一段,也是西安、重庆、成都环形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2030年)合肥市域最新综合交通规划(图)

(2015—2030年)合肥市域最新综合交通规划(图)
汇报提纲
一、规划背景与交通使命 二、交通特征与问题研判 三、发展趋势与目标构建 四、布局规划与近期建设
规划背景
大战略: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 大规划:新型城镇化规划
国家发展战略最前沿的节点城市 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 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北京
西安
郑州
连云港
合肥 上海
武汉
宁波
广州
泉州
规划背景
合肥 2006 37.8 21.7 7.4 20.0 1.8 4.4 3.6 2.2
1.1
2002 43.4 30.1 -- 14.8 1.9 4.5 3.9 0.5
0.9
南京 2011 26.6
35.7
23.4 2.5 0.5 2.9 8.1
0.3
上海 2009 26.4
19.5
34.6
19.5
济南 2009 33.4
引导发展:空间紧凑、土地集约、运输低碳
积极谋划城市轨道交通、快速道路等城市骨架交通网络和综合枢纽 体系布局,引导合肥经济圈和大都市区框架拉开,引导紧凑集约的 城市空间结构与土地开发;
人本发展:多元一体、高效便捷、安全幸福
构建国际水准的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积极面对机动车高增 长带来的动静态双重压力与挑战,提出近期交通改善的总体策略、 重大项目和行动纲领,保障城市交通基本通畅和出行品质。
• 路网总体规模不足。现状路网总里程2221km,二环 内道路密度3.77km/km2,与规范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 路网结构有待优化。主干路密度较高,支路发展目 标实现不够,尤其是西一环路附近较突出。
城市快速路(准快速路)系统存在问题 • 快速路体系尚未完全形成、跨组团快速通道不足。

中国高铁介绍PPT课件

中国高铁介绍PPT课件

-
20
-
21
构建起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 “八纵”通道包括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 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八横”通道包括绥满通道、京兰
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2
-
3
1959年4月5日,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在日本破土动 工。经过5年建设,于1964年10月1日正式通车。东海道新干线全长515.4公里,运营速 度高达210公里/小时,它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新纪元的到来。
继东海道新干线之后,日本又修建了山阳、东北和上越新干线。
京广、京沪、京
1997 年 4 月
54.9
1,398
588
752
哈三大干线
京广、京沪、京
1998 年 10 月
55.2
哈三大干线
6,449
3,522
1,104
陇海、兰新、京
2000 年 10 月
60.3
九、浙赣线
9,581
6,458
1,104
京九、武昌-成
2001 年 10 月 都、京广线南段、 61.6
截止2016年底的欧洲高速铁路网
-
6
之后在亚洲国家和地区如韩国(2004)、中国台湾(2008)、中国大陆(2008)也 出现了不同形式的高速铁路。
截止2016年底的亚洲高速铁路网
-
7
-
8
历次 提速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提速开始 时间
提速主要范围

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2016—2030年)

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2016—2030年)

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2016—2030年)一、项目概述当前,按照2015年中央及省市城市工作会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发展战略,遵循2049远景发展目标,武汉市正在全面建设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的世界城市,努力打造国际创新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建设活力、高效、绿色、宜居、包容的世界城市。

在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下,我市正在谋划新一轮武汉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工作,力求通过规划统领,进一步明确城市远景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结构,强化区域统筹和协作,实现武汉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作为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和内容,是明确交通发展方向,配置交通资源,支撑空间拓展,布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起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

遵循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立足实现总规、土规、交规“三规同步,交通先行”,强化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功能和作用,特组织开展本次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工作。

二、规划内容(一)交通发展战略目标1、交通总体目标2个总体目标:全力构建以世界性门户机场和国际内陆港为纽带、以绿色交通为主导,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多模式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建立依托骨架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发展的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促进区域、城乡交通统筹协调发展,将武汉建成为国际枢纽城市和绿色出行楷模。

5个交通远景:一个以满足人的交通需求特性为根本原则、以绿色交通方式为主要载体、以智慧去管理、以高效为显著标志的高度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即实现武汉的智慧交通(Wisdom)、人本交通(User-oriented)、一体化交通(Holistic)、高效交通(Accessible)和绿色交通(Natural)。

2、交通目标内涵(1)国际枢纽城市:以航空港和内陆港“双港齐飞”为核心,全面提升“空、铁、水、公”枢纽功能,强化多式联运,将武汉建设成为中部乃至中国走向世界的门户。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印发:2020年高速铁路达3万公里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印发:2020年高速铁路达3万公里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印发:2020 年高速铁路达3
万公里
7 月20 日,发改委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规划目标表示,到2020 年,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铁路网规模达到15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 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到2025 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 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 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优化,骨干作用更加显著,更好发挥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展望到2030 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关于印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通知
发改基础[2016]1536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军委联合参谋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业经国务院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新要求下加快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协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环境,保障《规划》实施。

二、实施中要做好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优化衔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物流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全面提升综合交通服务水平和运输效率。

三、以改革创新办法推动铁路建设,继续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

2024年高速铁路的全面普及年

2024年高速铁路的全面普及年

高速铁路的全球影响
高铁对全球 交通发展的 促进作用
提升交通效率
2024年高铁 对全球交通 格局的影响
塑造全球交通新 格局
国际间高铁 技术的交流
与合作
促进技术共享
高速铁路的未来展望
01 回顾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历史性里程碑
02 展望未来高铁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追求更高速度
03 2024年高速铁路的未来展望和挑战
高速铁路的生态保护
01 环境影响
高速铁路建设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通过 科学规划和保护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负面 影响。
02 生态保护措施
高铁建设中广泛应用生态保护措施,例如植 被恢复、动植物迁移保护等,保护当地生态 环境。
03 新进展
2024年高铁生态环保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通 过创新技术和策略保护生态多样性。
● 06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2024年高速铁路 全面普及的成果
总结
回顾2024年高速铁 路全面普及的成果, 高铁对中国交通发展 的巨大贡献和在 2024年的新成就。
高速铁路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未来高铁发 展的新方向
与挑战
技术革新与安全 性
高速铁路在 未来交通体 系中的作用 和重要性
环保和交通便利 性
总结
2024年高速铁路在环保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不仅节能减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更是积极参 与生态保护和社会责任实践,为社会可持续发展 贡献力量。未来高速铁路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 环保效益,推动绿色出行的发展。
● 04
第4章 2024年高速铁路的国 际合作
高速铁路的国际 合作项目
2024年,中国高铁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 益增强,成为全球高 速铁路建设的重要参 与者。中国高铁与 “一带一路”倡议的 结合,推动了高速铁 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 家的发展。在2024 年,中国高铁与国际 间的合作项目将继续 深入,共同促进全球 高速铁路网络的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