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工程投稿须知和简介

合集下载

科学技术与工程 收稿要求

科学技术与工程 收稿要求

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一、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概述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建设不断增加,给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投资越显重要。

伴随着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数量增加和扩大,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显突出,严重影响了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正确的投资和发展,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是否正确,直接决定了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的经济效益。

(一)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基本概念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是选择和决定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必在充分占有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条件,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若干备选投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工作。

对一个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的科学决策,除进行宏观投资环境分析和微观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经济评价分析外,还要专门分析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风险,运用系统分析原理,综合考虑每个方案的优劣,最后做出决定。

而且,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决策,是服务服从于总体经营战略的要求,和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的技术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密切相关。

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的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取决于决策信息、正确的决策原则、科学的决策程序和优秀的决策者素质。

选择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的主要依据是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的可行性研究不仅是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本身的一个工作环节,也是做出正确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进行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设计和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

可行性研究工作,就是对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和评价,以确定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是否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施可行要求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对科学技术与工程收稿要求收益和风险的测算分析,判断投资和资金回收的安全性。

科学技术与工程投稿须知和简介(官方认证)

科学技术与工程投稿须知和简介(官方认证)

《科学技术与工程》简介及投稿须知(官方认证)我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2011年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AJCED)统计刊源所检索、统计的源期刊。

统一投稿邮箱:kxjsygcs@■刊物特色承诺录用后2个月内发表作者稿件刊载原创学术成果论文、研究简报及综述论文涵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领域。

■刊物内容刊物及时报道我国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创新性结果,主要登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及国家、省部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短讯以及自然科学各专业、各学科国内外动态和发展前景的综述和评论。

■适用对象适合于希望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全面情况、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向,特别是对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进展的读者订阅。

可供自然科学界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高等院校师生、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阅。

该格式供作者参考!具体请直接参阅稿件模板,以稿件模板为准。

为贯彻科技期刊出版的有关国家标准,保证刊物质量,征稿约定如下:1 文稿要求(1) 文稿应未在其他刊物上发表过,译文稿件须附上原作者的书面许可证明。

内容要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说理严谨、数学推导简明;语言流畅、文字简练、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2) 学术论文请按GB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书写,篇幅以版面不超过6 000字(包括图表所占篇幅)为宜。

请在稿件上注明下列几项内容:a) 作者单位、地址、电话、E-mail 信箱和邮政编码;b) 论文题目和作者单位英译文,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c) 作者的简历,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当前从事的研究工作等项;d) 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8个关键词,以及摘要和关键词相应的英文文本。

《科学技术与工程》

《科学技术与工程》
《科学技术与工程》
目录
• 引言 • 科学技术概述 • 工程技术领域探讨 • 科学技术与工程融合应用 • 面临挑战与解决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01
02
03
科学技术快Leabharlann 发展近年来,科学技术领域取 得了显著进展,推动了工 程领域的创新与变革。
工程实践需求增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 类工程实践对科学技术的 需求不断增长。
科学技术分类
根据研究对象和领域的不同,科学技 术可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 科学、医学科学等多个领域。
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科学技术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发展阶段,逐渐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 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发展现状
当前,科学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新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对人类社会和 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会的进步和发展。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实践 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与工程的 融合应用将拓展到更多领域,为 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更多有效的
解决方案。
创新驱动发展
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融合应用将继 续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推动新技 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05 面临挑战与解决策略
提出针对工程领域科学技 术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为 相关领域的实践提供参考 。
总结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 论,展望科学技术与工程 的未来发展前景。
02 科学技术概述
科学技术定义与分类
科学技术定义
科学技术是指通过研究和探索自然界 的客观规律,运用这些规律来改造自 然、服务社会的一系列知识体系和实 践活动。
06 总结与展望

最新-《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简介 精品

最新-《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简介 精品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简介篇一:《科学技术与工程》北大核心刊物征稿要求《科学技术与工程》主办: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周期:旬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1671-1815:11-4688邮发代号:2-73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科学技术与工程创刊时间:2001《科学技术与工程》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9年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所检索、统计的源期刊。

本刊[1]向社会介绍科技界、工程界进展情况和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服务的一份学术性、知识性和动态性杂志。

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前景和重大建设工程进展情况,科学技术与工程方面的新成果、新知识、科技界和工程界的热点问题等。

适合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领导同志、管理干部和图书资料馆(室)订阅。

我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办,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所检索、统计的源期刊。

[2]2001年初创办《科学技术工程》至今已积近8年,坚持办刊方针,为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

在读者和作者逐步了解本刊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的情况下,编辑部持续进行了发函宣传、向有关检索机构,如我国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等组织单位多次介绍刊物情况和性质、已取得的成绩、办刊条件和历史等多方面的情况。

经多方努力所取得的成绩是:2019年《科学技术与工程》正式成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认可的源期刊,所发认领证书已在《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第3卷第3期上公布,成为社会认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此外,2019年本刊已经和即将列入重庆西南信息研究所、中科院信息中心、清华大学信息中心的源期刊或核心期刊,本刊已成为进入国内主要检索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本刊已于2019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9年版(即。

《科学技术与工程》简介

《科学技术与工程》简介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创刊于2001年,是中国科学协会主管,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办,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AJCED )统计期刊的来源搜索、统计的来源期刊。

本刊立即报道我国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
论和应用研究的创新结果,主要刊登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和国家、省部重大科研项目研究
论文、研究简报、短信与自然科学各专业,各学科国内外动态与发展前景综述与评论可供自
然界科学工人、工程技术专家、高等学校师生、自然界科学和工程技术部门领导和员工参考。

科学技术与工程投稿须知和简介(官方认证)

科学技术与工程投稿须知和简介(官方认证)

《科学技术与工程》简介及投稿须知(官方认证)我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2011年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AJCED)统计刊源所检索、统计的源期刊。

统一投稿邮箱:kxjsygcs@■刊物特色承诺录用后2个月内发表作者稿件刊载原创学术成果论文、研究简报及综述论文涵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领域。

■刊物内容刊物及时报道我国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创新性结果,主要登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及国家、省部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短讯以及自然科学各专业、各学科国内外动态和发展前景的综述和评论。

■适用对象适合于希望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全面情况、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向,特别是对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进展的读者订阅。

可供自然科学界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高等院校师生、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阅。

该格式供作者参考!具体请直接参阅稿件模板,以稿件模板为准。

为贯彻科技期刊出版的有关国家标准,保证刊物质量,征稿约定如下:1 文稿要求(1) 文稿应未在其他刊物上发表过,译文稿件须附上原作者的书面许可证明。

内容要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说理严谨、数学推导简明;语言流畅、文字简练、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2) 学术论文请按GB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书写,篇幅以版面不超过6 000字(包括图表所占篇幅)为宜。

请在稿件上注明下列几项内容:a) 作者单位、地址、电话、E-mail 信箱和邮政编码;b) 论文题目和作者单位英译文,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c) 作者的简历,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当前从事的研究工作等项;d) 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8个关键词,以及摘要和关键词相应的英文文本。

《科学技术与工程》月刊投稿须知

《科学技术与工程》月刊投稿须知

《科学技术与工程》月刊投稿须知
佚名
【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卷),期】2004()9
【摘要】为使我刊能满足作者要求,本刊在收到来稿后30日内复函,决定录用与否,同时保证在收到作者的修改稿后3个月内发表作品,为此需要作者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持,按时和及时保持与本刊的联系,共同做好论文出版前的准备工作。

此外,要求作者仔细阅读以下注意事项后撰稿。

有未尽事宜,欢迎直接联系。

【总页数】1页(P816-8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
【相关文献】
1.《科学技术与工程》半月刊投稿须知 [J],
2.《科学技术与工程》半月刊投稿须知 [J],
3.《科学技术与工程》半月刊投稿须知 [J],
4.《科学技术与工程》半月刊投稿须知 [J], 《科学技术与工程》编辑部
5.《科学技术与工程》半月刊投稿须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入中国知网2020年度工程技术综合类期刊影响因子年报Q1区

《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入中国知网2020年度工程技术综合类期刊影响因子年报Q1区

《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入中国知网2020年度工程技术综合类
期刊影响因子年报Q1区
佚名
【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卷),期】2022(22)29
【摘要】近日,中国知网公布了《2020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对每个学科期刊按照影响力指数(CI)排序,并按期刊数量等分为4个区(Q1,Q2,Q3,Q4),更加客观地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相对水平。

工程技术综合类期刊涵盖全国相关期刊143家,《科学技术与工程》排该类期刊总被引频次第一名,CI 指数第八名,进入了Q1区。

《科学技术与工程》是由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全年出版36期,年发文量2000篇以上,作为一个工程技术综合类期刊,刊载范围包括自然科学、数理科学和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医药卫生、农业、工业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等,致力于搭建我国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创新性结果的推广传播平台。

【总页数】1页(PF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入中国知网2020年度工程技术综合类期刊影响因子年报Q1区
2.《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入中国知网2020年度工程技术综合类期刊影响因子年报Q1区
3.《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入中国知网2020年度工程技术综合类期刊
影响因子年报Q1区4.《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入中国知网2020年度工程技术综合类期刊影响因子年报Q1区5.《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入中国知网2020年度工程技术综合类期刊影响因子年报Q1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与工程》简介及投稿须知
我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2011年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AJCED)统计刊源所检索、统计的源期刊。

统一投稿邮箱:kxjsygcs@
■刊物特色
承诺录用后2个月内发表作者稿件
刊载原创学术成果论文、研究简报及综述论文
涵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领域。

■刊物内容
刊物及时报道我国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创新性结果,主要登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及国家、省部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短讯以及自然科学各专业、各学科国内外动态和发展前景的综述和评论。

■适用对象
适合于希望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全面情况、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向,特别是对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进展的读者订阅。

可供自然科学界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高等院校师生、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阅。

该格式供作者参考!具体请直接参阅稿件模板,以稿件模板为准。

为贯彻科技期刊出版的有关国家标准,保证刊物质量,征稿约定如下:
1 文稿要求
(1) 文稿应未在其他刊物上发表过,译文稿件须附上原作者的书面许可证明。

内容要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说理严谨、数学推导简明;语言流畅、文字简练、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2) 学术论文请按GB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书写,篇幅以版面不超过6 000字(包括图表所占篇幅)为宜。

请在稿件上注明下列几项内容:
a) 作者单位、地址、电话、E-mail 信箱和邮政编码;
b) 论文题目和作者单位英译文,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
c) 作者的简历,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当前从事的研究工作等项;
d) 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8个关键词,以及摘要和关键词相应的英文文本。

摘要采用第三人称写法,应是一篇独立的短文,内容包括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

若为国家基金资助项目或部、省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请提供项目号,并且注明。

2 书写格式
(1) 要求文稿正文字号为5号,汉字字体为宋体,英数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希腊字体为Symbol。

(2) 计量单位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和符号,不能用“大气压”、“kg/cm2”、“卡”、“ppm”……等已废除的计量单位。

(3) 文中和公式中容易混淆的字符请用红字注清文种(希文、英文、罗马字等)、大小写、上下标及上下标字母含义,表示向量及矩阵的字母要特别注明。

(4) 文稿标题中不宜用缩略词(化学符号和公知公用者除外);摘要和正文中的缩略词在第一次出现时都必须写出全称,后加括号附缩略词。

3 表格、插图及参考文献
(1) 表格尽量采用“三线表”。

表格的上方写表序和表名。

表名应有自明性且中文、英文表名并列。

表注放在表底,缩2个字以“注:”起头排版。

(2) 插图的下方应有图序和图名。

图名应有自明性且中文、英文图名并列。

工程图、电气图和函数图采用AutoCAD、Adobe Illustrator或Corel DRAW软件绘制,工程图和电气图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函数图要标明曲线序号及其注释,坐标轴上要有标值,坐标轴外侧居中处应有标目,注明物理量和单位;照片图要求层次分明,图像逼真;数码照片图宜具备200万像素以上。

(3) 图表中文字、变量、单位和数字要标注清楚。

(4) 参考文献应尽量选用公开发表的资料,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以1、2…标识序号,且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对应。

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 B/T 1—2006修订版试行稿》的要求著录文后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后要并列其英文译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