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架专项方案计算书汇总

合集下载

满堂红模板支架计算书

满堂红模板支架计算书

第二节、五II区计算书一、500*1200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一)、工程属性(二)、荷载设计(三)、模板体系设计设计简图如下:平面图立面图(四)、面板验算取单位宽度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W=bh2/6=1000×18×18/6=54000mm3,I=bh3/12=1000×18×18×18/12=486000mm4q1=0.9max[1.2(G1k+ (G2k+G3k)×h)+1.4Q1k,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1+(24+1.5)×1.2)+1.4×2,1.35×(0.1+(24+1.5)×1.2)+1.4×0.7×2]×1=39.06kN/m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1.2]×1=37.3kN/m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kN/mq2=(G1k+ (G2k+G3k)×h)×b=[0.1+(24+1.5)×1.2]×1=30.7kN/m1、强度验算Mmax =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37.3×0.122+0.121×1.76×0.122=0.07kN·mσ=Mmax/W=0.07×106/54000=1.22N/mm2≤[f]=25N/mm2 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0.632qL4/(100EI)=0.632×30.7×1254/(100×8000×486000)=0.012mm≤[ν]=l/400=125/400=0.31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R5=0.393 q1静l +0.446 q1活l=0.393×37.3×0.12+0.446×1.76×0.12=1.93kNR2=R4=1.143 q1静l +1.223 q1活l=1.143×37.3×0.12+1.223×1.76×0.12=5.6kNR3=0.928 q1静l +1.142 q1活l=0.928×37.3×0.12+1.142×1.76×0.12=4.58kN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R5'=0.393 q2l=0.393×30.7×0.12=1.51kNR2'=R4'=1.143 q2l=1.143×30.7×0.12=4.39kNR3'=0.928 q2l=0.928×30.7×0.12=3.56kN(五)、小梁验算为简化计算,按四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q1=max{1.93+0.9×1.35×[(0.3-0.1)×0.5/4+0.5×(1.2-0.15)]+0.9max[1.2×(0.5+(24+1.1)×0.15)+1.4×1,1.35×(0.5+(24+1.1)×0.15)+1.4×0.7×1]×max[0.6-0.5/2,(1.2-0.6)-0.5/2]/2×1,5.6+0.9×1.35×(0.3-0.1)×0.5/4}=5.63kN/mq2=max[1.51+(0.3-0.1)×0.5/4+0.5×(1.2-0.15)+(0.5+(24+1.1)×0.15)×max[0.6-0.5/2,(1.2-0.6)-0.5/2]/2×1,4.39+(0.3-0.1)×0.5/4]=4.41kN/m1、抗弯验算Mmax =max[0.107q1l12,0.5q1l22]=max[0.107×5.63×0.82,0.5×5.63×0.152]=0.39kN·mσ=Mmax/W=0.39×106/83330=4.63N/mm2≤[f]=15.44N/mm2 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max =max[0.607q1l1,q1l2]=max[0.607×5.63×0.8,5.63×0.15]=2.734kNτmax =3Vmax/(2bh)=3×2.734×1000/(2×50×100)=0.82N/mm2≤[τ]=1.78N/mm2满足要求!ν1=0.632q2l14/(100EI)=0.632×4.41×8004/(100×9350×4166700)=0.29mm≤[ν]=l/400=800/400=2mmν2=q2l24/(8EI)=4.41×1504/(8×9350×4166700)=0.01mm≤[ν]=l/400=150/400=0.38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梁头处(即梁底支撑小梁悬挑段根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max =max[1.143q1l1,0.393q1l1+q1l2]=max[1.143×5.63×0.8,0.393×5.63×0.8+5.63×0.15]=5.15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5=3.35kN,R2=R4=5.15kN,R3=4.21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max =max[1.143q2l1,0.393q2l1+q2l2]=max[1.143×4.41×0.8,0.393×4.41×0.8+4.41×0.15]=4.03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5=2.96kN,R'2=R'4=4.03kN,R'3=3.28kN(六)、主梁验算主梁自重忽略不计,计算简图如下:主梁弯矩图(kN·m) σ=Mmax/W=0.374×106/4490=83.28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主梁剪力图(kN)Vmax=7.735kNτmax =2Vmax/A=2×7.735×1000/424=36.49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mm) νmax=0.21mm≤[ν]=l/400=516.67/400=1.29mm 满足要求!4、扣件抗滑计算R=max[R1,R4]=0.76kN≤8kN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同理可知,左侧立柱扣件受力R=0.76kN≤8kN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七)、立柱验算长细比验算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1.386×(1500+2×200)=2633.4mm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1.755×1800=3159mmλ=l/i=3159/15.9=198.68≤[λ]=210 长细比满足要求!1、风荷载计算Mw =0.92×1.4×ωk×la×h2/10=0.92×1.4×0.26×0.8×1.82/10=0.08kN·m2、稳定性计算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公式5.2.5-14,荷载设计值q1有所不同: 1)面板验算q1=0.9×[1.2×(0.1+(24+1.5)×1.2)+0.9×1.4×2]×1=35.42kN/m2)小梁验算q1=max{1.76+(0.3-0.1)×0.5/4+0.9×[1.2×(0.5+(24+1.1)×0.15)+0.9×1.4×1]×max[0.6-0.5/2,(1.2-0.6)-0.5/2]/2×1,5.08+(0.3-0.1)×0.5/4}=5.11kN/m同上四~六计算过程,可得:R1=0.72kN,R2=9.06kN,R3=9.06kN,R4=0.72kN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185×1.386×(1500+2×200)=3120.579mmλ1=l01/i=3120.579/15.9=196.263,查表得,φ1=0.188立柱最大受力Nw =max[R1+N边1,R2,R3,R4+N边2]+Mw/lb=max[0.72+0.9×[1.2×(0.5+(24+1.1)×0.15)+0.9×1.4×1]×(0.8+0.6-0.5/2)/2×0.8,9.06,9.06,0.72+0.9×[1.2×(0.5+(24+1.1)×0.15)+0.9×1.4×1]×(0.8+1.2-0.6-0.5/2)/2×0.8]+0.08/1.2=9.18kNf=N/(φA)+Mw/W=9184.33/(0.19×424)+0.08×106/4490=132.24N/mm2≤[f]=205N/mm2满足要求!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185×1.755×1800=3743.415mmλ2=l02/i=3743.415/15.9=235.435,查表得,φ2=0.132立柱最大受力Nw =max[R1+N边1,R2,R3,R4+N边2]+Mw/lb=max[0.72+0.9×[1.2×(0.75+(24+1.1)×0.15)+0.9×1.4×1]×(0.8+0.6-0.5/2)/2×0.8,9.06,9.06,0.72+0.9×[1.2×(0.75+(24+1.1)×0.15)+0.9×1.4×1]×(0.8+1.2-0.6-0.5/2)/2×0.8]+0.08/1.2=9.18kNf=N/(φA)+Mw/W=9184.33/(0.13×424)+0.08×106/4490=181.12N/mm2≤[f]=205N/mm2满足要求!(八)、可调托座验算由"主梁验算"一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max[R2,R3]×1=9.84kN≤[N]=30kN满足要求!二、600*1000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一)、工程属性(二)、荷载设计(三)、模板体系设计设计简图如下:平面图立面图(四)、面板验算取单位宽度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W=bh2/6=1000×18×18/6=54000mm3,I=bh3/12=1000×18×18×18/12=486000mm4q1=0.9max[1.2(G1k+ (G2k+G3k)×h)+1.4Q1k,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1+(24+1.5)×1)+1.4×2,1.35×(0.1+(24+1.5)×1)+1.4×0.7×2]×1=32.87kN/m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1]×1=31.1kN/m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kN/mq2=(G1k+ (G2k+G3k)×h)×b=[0.1+(24+1.5)×1]×1=25.6kN/m1、强度验算Mmax =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31.1×0.152+0.121×1.76×0.152=0.08kN·mσ=Mmax/W=0.08×106/54000=1.48N/mm2≤[f]=25N/mm2 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0.632qL4/(100EI)=0.632×25.6×1504/(100×8000×486000)=0.021mm≤[ν]=l/400=150/400=0.38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R5=0.393 q1静l +0.446 q1活l=0.393×31.1×0.15+0.446×1.76×0.15=1.95kNR2=R4=1.143 q1静l +1.223 q1活l=1.143×31.1×0.15+1.223×1.76×0.15=5.66kNR3=0.928 q1静l +1.142 q1活l=0.928×31.1×0.15+1.142×1.76×0.15=4.63kN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R5'=0.393 q2l=0.393×25.6×0.15=1.51kNR2'=R4'=1.143 q2l=1.143×25.6×0.15=4.39kNR3'=0.928 q2l=0.928×25.6×0.15=3.56kN(五)、小梁验算为简化计算,按四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q1=max[1.95+0.9×1.35×((0.3-0.1)×0.6/4+0.5×1),5.66+0.9×1.35×(0.3-0.1)×0.6/4]=5.69kN/mq2=max[1.51+(0.3-0.1)×0.6/4+0.5×1,4.39+(0.3-0.1)×0.6/4]=4.42kN/m1、抗弯验算Mmax =max[0.107q1l12,0.5q1l22]=max[0.107×5.69×0.82,0.5×5.69×0.382]=0.4kN·mσ=Mmax/W=0.4×106/83330=4.8N/mm2≤[f]=15.44N/mm2 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max =max[0.607q1l1,q1l2]=max[0.607×5.69×0.8,5.69×0.38]=2.764kNτmax =3Vmax/(2bh)=3×2.764×1000/(2×50×100)=0.83N/mm2≤[τ]=1.78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ν1=0.632q2l14/(100EI)=0.632×4.42×8004/(100×9350×4166700)=0.29mm≤[ν]=l/400=800/400=2mmν2=q2l24/(8EI)=4.42×3754/(8×9350×4166700)=0.28mm≤[ν]=l/400=375/400=0.94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梁头处(即梁底支撑小梁悬挑段根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max =max[1.143q1l1,0.393q1l1+q1l2]=max[1.143×5.69×0.8,0.393×5.69×0.8+5.69×0.38]=5.21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5=2.37kN,R2=R4=5.21kN,R3=4.26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max =max[1.143q2l1,0.393q2l1+q2l2]=max[1.143×4.42×0.8,0.393×4.42×0.8+4.42×0.38]=4.04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5=1.97kN,R'2=R'4=4.04kN,R'3=3.29kN(六)、主梁验算主梁自重忽略不计,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主梁弯矩图(kN·m) σ=Mmax/W=0.265×106/4490=59.11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主梁剪力图(kN)Vmax=6.433kNτmax =2Vmax/A=2×6.433×1000/424=30.35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mm) νmax=0.11mm≤[ν]=l/400=400/400=1mm 满足要求!(七)、立柱验算长细比验算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1.386×(1500+2×200)=2633.4mm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1.755×1800=3159mmλ=l/i=3159/15.9=198.68≤[λ]=210 长细比满足要求!1、风荷载计算Mw =0.92×1.4×ωk×la×h2/10=0.92×1.4×0.26×0.8×1.82/10=0.08kN·m2、稳定性计算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公式5.2.5-14,荷载设计值q1有所不同: 1)面板验算q1=0.9×[1.2×(0.1+(24+1.5)×1)+0.9×1.4×2]×1=29.92kN/m2)小梁验算q1=max{1.78+(0.3-0.1)×0.6/4,5.16+(0.3-0.1)×0.6/4}=5.19kN/m同上四~六计算过程,可得:R1=1.07kN,R2=7.84kN,R3=7.84kN,R4=1.07kN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217×1.386×(1500+2×200)=3204.848mmλ1=l01/i=3204.848/15.9=201.563,查表得,φ1=0.179立柱最大受力Nw =max[R1,R2,R3,R4]+Mw/lb=max[1.07,7.84,7.84,1.07]+0.08/1=7.92kNf=N/(φA)+Mw/W=7918.81/(0.18×424)+0.08×106/4490=121.36N/mm2≤[f]=205N/mm2满足要求!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217×1.755×1800=3844.503mmλ2=l02/i=3844.503/15.9=241.793,查表得,φ2=0.126立柱最大受力Nw =max[R1,R2,R3,R4]+Mw/lb=max[1.07,7.84,7.84,1.07]+0.08/1=7.92kNf=N/(φA)+Mw/W=7918.81/(0.13×424)+0.08×106/4490=165.25N/mm2≤[f]=205N/mm2满足要求!(八)、可调托座验算由"主梁验算"一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max[R1,R2,R3,R4]×1=8.56kN≤[N]=30kN满足要求!三、500*1200梁侧模板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一)、工程属性(二)、荷载组合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 =min[0.22γctβ1β2v1/2,γcH]=min[0.22×24×4×1.2×1.15×2.51/2,24×1.2]=min[46.08,28.8]=28.8kN/m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2k,1.35G4k+1.4×0.7Q2k]=0.9max[1.2×28.8+1.4×4,1.35×28.8+1.4×0.7×4]=0.9max[40.16,42.8]=0.9×42.8=38.52kN/m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28.8 kN/m2(三)、支撑体系设计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剖面图四、面板验算梁截面宽度取单位长度,b=1000mm。

支架、模板计算书

支架、模板计算书

箱梁碗扣式支架计算书一、模板支架概述箱梁底板面板采用δ=12mm厚的光面竹胶板,其下用80mm×100mm的方木作为小肋,纵桥向布置,间距300mm;大肋采用100mm×120mm的方木,横桥向布置,设置在支架顶托上。

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横距为:腹板下600mm,箱室底板处900mm,翼缘板下1200mm;纵距为:跨中900mm,墩身附近600mm,横杆步距1200mm,剪刀撑每三道设置一道,具体详见支架图。

二、计算假定a、翼缘板砼(Ⅰ区、Ⅱ区)及模板重量由板下支架承担;b、Ⅲ区顶板、底板及腹板砼及模板重量由底板模板承担,底板面积按实际底板面积加上腹板垂直投影面积;2、模板及方木q2=1.0kN/ m 23、施工人员荷载按均布施工荷载按q3=2.5kN/m24、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荷载q4=2 kN/ m 2四、强度验算1、面板验算面板采用12mm厚的光面竹胶板,其下用80mm×100mm的方木作为小肋,间距300mm。

荷载计算:按上图计算荷载Ⅰ区:q1=8.1 kN/ m 2 q=1.2*(q1+q2)+1.4*(q3+q4)=17.3KN/m2Ⅱ区:q1=12.2 kN/ m 2 q=1.2*(q1+q2)+1.4*(q3+q4)=22.14 KN/m2Ⅲ区:q1=23.5 kN/ m 2 q=1.2*(q1+q2)+1.4*(q3+q4)=35.7 KN/m2Ⅳ区:q1=10.5 kN/ m 2 q=1.2*(q1+q2)+1.4*(q3+q4)=20.1 KN/m2Ⅴ区:q1=22.7 kN/ m 2 q=1.2*(q1+q2)+1.4*(q3+q4)=34.7 KN/m2取板宽B=900mm,按三跨连续梁计算Ⅰ区: q=17.3*0.9=15.6KN/mⅡ区: q=22.1*0.9=19.93KN/mⅢ区: q=35.7*0.9=32.13 KN/mⅣ区: q=20.1*0.9=18.09KN/mⅤ区: q=34.7*0.9=31.23 KN/mM=qL2/10(qmax=32.13KN/m)底板弯矩最大值MmAX = qL2/10=0.1*32.13*0.32=289N.m竹胶板抗弯刚度W=1/6*B*H2=21600mm3抗弯强度σ=MmAX/W=13.4MPa<50Mpa 满足要求。

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

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

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一、工程概况**01#地块改造工程一标段3#、11#、12#、14#楼房及地下室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3112.55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17285平方米,地下室车库二层层高为 3.5米,地下室二层板厚120mm,地下室车库一层层高为3.75米,地下室一层顶板厚320、300mm,地下室线荷载超过15KN/m的梁截面有:500×1000,300×700,300×1000,300×800,500×800,300×600,250×600等,平面情况见下页插图(本计算方案在施工前须经专家论证)。

二、编制依据施工图纸《施工手册》(第四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J84-2001 )《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DGJ32/J30-200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三、荷载选择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荷载分项系数,采用DGJ32/J30-2006中的数据表3-1四、材料选择五、施工方法本工程地下室部分模板搭设采用50×100木方,15厚多层板和壁厚不少于2.6的φ48×2.6定尺钢管,φ14穿墙螺杆,螺帽、“3”形卡、梁底立杆顶部用顶托。

1、地下室砼按后浇带分区域施工。

地下室内混凝土框架柱先浇筑,剪力墙板与地下室顶板砼同时浇筑。

2、立杆支承在地下室混凝土底板上,立杆下垫50厚木板,3、支模系统搭设前,先做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支模系统由架子工搭设。

为了统一地下室整体支架,地下二层立杆间距统一调整为900*900,地下一层立杆间距统一750*750,步距不大于1800,设纵横向扫地杆。

4、施工前,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施工方案在砼底板面上按搭设间距的方格弹线,线的交叉点是立杆位置,水平线是纵横向水平杆位置。

盖梁支架模板计算书

盖梁支架模板计算书

四、支架、模板计算书支架立杆纵、横向间距90×90cm,碗扣件Φ48,壁厚3.5mm。

一、何载计算1.模板自重竹胶板9kN/m3×0.012cm(厚度)=108N/m2=0.108kN/m25cm厚大板6kN/m3×0.05cm(厚度)=0.3kN/m22.支撑方木12×15cm自重6kN/m3×0.12m×0.15m=0.108kN/m23.碗扣支架自重每根立杆3.841kg/m×4.5m=0.173kN4.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①.中支点横梁部分:25kN/m3×1.5m=37.5kN/m2②.正常段部分:平均梁高0.92m25kN/m3×0.93m=23.25kN/m25.施工人员、机具何载 1.0kPa=1.0kN/m26.振捣何载 2.0kPa=2.0kN/m2说明:5、6项何载取值依据JTJ041-8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附录8-1。

二、木模板验算验算公式依据《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按多跨等跨连续梁计算,跨度取0.9米验算木板厚度5+1.2=6.2cm宽度bcm.何载组合:1+4①+5+6q=0.108kN/m2+0.3kN/m2+37.5kN/m2+1kN/m2+2kN/m2=40.908kN/m21.抗弯:M max=0.08ql2=0.08×40.908kN/m2×bcm×0.92m2=2.65kN.cmW n=1/6bh2=1/6×6.22×b=6.41bcm3σm=M max/W n=2.65kN.cm/(6.41bcm3)=0.415kN/cm2=4.15N/mm2<f m=13N/mm22.抗剪:Q=k v×ql=0.6ql=0.6×40.908kN/m2×bcm×0.9m=0.221bkN对于矩形断面τ=1.5Q/(bh)=1.5×0.221bkN/(bcm×6.2cm)=0.0536kN/cm2 =0.536N/mm2<f v=1.5N/mm23.稳定性在均布何载作用下W=k w ql4/(100EI)k w=0.677q=40.908kN/m2l=0.9m E=10000N/mm2I=bh3/12=bcm×6.23cm3/12=19.9bcm4则W=0.677×40.908kN/m2×0.93m3/(100×10000N/mm2×19.9bcm4)=1.01mm<L/400=2.25mm即扰度在允许范围之内,5cm大板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

(完整word版)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完整word版)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二)、采用七夹板与扣件式钢管支撑相结合的支撑方案设计计算:模板及其支架计算的荷载标准值及荷载分项系数表以下对模板进行验算。

一)楼板模板计算:按普通胶合板(1830×915×18)验算,龙骨间距600,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设计值1)模板自重:300N/m2×0.915m×1.2=329.4N/m2)新浇砼重:24000N/m3×0.10m×0.915m×1.2=2635.2N/m3)钢筋自重:1100N/m3×0.915m×0.10m×1.2=120.78N/m合计:329.4+2635.2+120.78=3085.38N/m4)施工工人及设备重量:2500N/m2×0.915m×1.4=3201N/m2、弯矩设计值M=(-0.10)×3085.38×(0.6)2+(-0.117)×3201×(0.6)2=245.89N·M另考虑集中荷载F=2500N,由两块模板分别承担。

F1=1250NM1=0.08×3085.38×(0.6)2+0.213×1250×0.6=248.61 N·M3、承载力验算W=bh2/6=915×182/6=49410mm3δm=M max/w=2.48×105/49410=5.02N/mm<[ ]=15.21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W=k·f·q·l4/100EI=0.677×3085.38×10-3×6004/(100×9×103×915×183/12)=0.68<[L/250]=2.4mm满足要求.二)模板的龙骨验算采用50×100松木龙骨·600,水平钢管间距1000(即龙骨的跨度),按三跨连续梁计算1、荷载1)模板:300N/m2×0.6m×1.2=216N/m2)砼24000N/m3×0.6m×0.10m×1.2=1728N/m3)1100N/m3×0.6m×0.10m×1.2=79.2N/m合计:216+1728+79.2=2023.2N/m4)施工荷载:2500N/m2×0.6m×1.4=2100N/m2、弯距M=(-0.10)×2023.2×1.02+(-0.117)×2100×1.02=-448.02N·M另考虑集中荷载F=2500NM1=0.08×2023.2×1.02+0.213×2500×1.02=694.36 N·M3、承载力验算W=bh2/6=50×1002/6=0.833×105δm=M/W=694360/0.833×1.05=8.33N/m2<14.95N/m24、挠度验算W= k·f·q·l4/100EI=0.677×2023.2×10-3×10004/(100×9×103×50×1003/12)0.37mm <[W]=L/250=4mm满足要求. 三)水平钢管采用¢48×3.5焊接钢管,间距1000mm,跨度1000,按五跨连续梁计算。

地铁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附计算书)

地铁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附计算书)

地铁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附计算书)项目背景地铁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地铁主体结构的建设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

其中,高大模板支架是地铁主体结构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地铁工程的进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地铁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并附上相关的计算书,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施工方案概述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个高效、安全和经济的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保证地铁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方案内容1.确定施工工艺:根据地铁主体结构的设计要求和具体情况,确定最佳的施工工艺,包括施工流程、工序和施工方法等。

2.材料选用:选择优质的材料用于模板支架的制作,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3.设计支架结构:根据地铁主体结构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合适的支架结构,保证支撑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4.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监管,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工人和周围居民的安全。

模板支架施工流程1.确定支架位置:根据设计图纸和地铁主体结构的要求,确定支架的具体位置和布置方案。

2.制作模板支架:按照设计要求和计算书中的数据,制作模板支架的各个部分,确保质量和精度。

3.安装支架:将制作好的支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组装安装到地铁主体结构的指定位置,确保支撑的牢固和稳定。

4.调试测试:在支架安装完成后,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测试工作,确认支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完成验收:经过调试测试合格后,对支架进行验收,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计算书附录本文附上了地铁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的相关计算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支架的设计参数和要求•材料的选用和强度计算•支架结构的承载能力计算•支架的抗震和稳定性计算•施工过程中的负荷计算和安全系数分析结论通过本文的详细分析和讨论,我们设计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地铁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上了相关的计算书,为地铁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支持。

施工方案-模板支架计算书

施工方案-模板支架计算书

施工方案-模板支架计算书模板支架是建筑施工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工具,它主要用于支撑模板和支撑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使用模板支架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和设计,以确保其能够支撑施工所需的重量和力量,并且稳定可靠。

本文将介绍模板支架计算书的内容和方法。

一、模板支架的基本参数模板支架的基本参数包括支撑高度、支撑架数、支撑板宽度、支撑板材料、支撑板表面附加荷载等。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确认和选择,以确保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荷载计算在进行模板支架的荷载计算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支撑板荷载支撑板荷载是指模板支架上支撑板所承受的荷载,主要来源于模板和混凝土重量、施工人员和设备的重量以及其它附加荷载。

在计算时,需要考虑到支撑板的面积和材料,以及支撑板之间的间距。

2.支撑架荷载支撑架荷载是指支撑架自身所承受的荷载,包括支撑架的自重、附加荷载以及风荷载等。

在计算时,需要考虑到支撑架的高度、数量、材料以及排列方式等因素。

3.水平荷载在进行模板支架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水平荷载的影响。

水平荷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震荷载,另一种是风荷载。

地震荷载是指地震期间产生的水平力,风荷载则是指风力对建筑物造成的水平力。

三、稳定性计算在使用模板支架时,稳定性计算是非常关键的。

稳定性主要包括垂直稳定性和水平稳定性。

垂直稳定性是指支撑板垂直方向的稳定,在计算时需要考虑支撑板与地面的夹角、支撑板之间的距离等因素;水平稳定性是指支撑架在水平方向上的稳定,在计算时需要考虑支撑架的数量、位置、高度等因素。

四、模板支架设计方案在进行模板支架计算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主要包括支撑板的数量和位置、支撑架的数量和位置、支撑板和支撑架的材料、支撑板和支撑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

五、施工方案最后,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模板支架的具体施工步骤、施工顺序、施工技术要求、安全措施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高效。

盖梁支架计算书

盖梁支架计算书

盖梁支架计算书一、满堂式支架1、说明:1)、简图以厘米为单位,本图只示出支架正面图。

侧面图间距与正面图相同。

2)、参考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

3)、设计指标参照«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选取。

4)、简图2、荷载计算1)、模板重量:G1=4.8T;2)、支架重量:G2=(20×4×1.2×3.84+(12×4+2×20)×3.84+20×4×2×1.35) ×20/1.2×1.2=18.45T;3)、混凝土重量:G3=(11.46×1.75-10.96×0.35-2×1.43×0.6)×1.9×2.5=68.89T;4)、施工人员、材料、行走、机具荷载:G4=0.001×11.46×1.9×1025)、振动荷载:G5=0.001×11.46×1.9×102=2.18T;3、抗压强度及稳定性计算支架底部单根立柱压力N1=(G1+G2+G3+G4+G5)/n;n=20×4=80;N1=1.23tf;安全系数取1.2;立柱管采用ø48×3.5钢管: A=489mm2、i=15.8 mm;立柱按两端铰接考虑取μ=1。

στμ立柱抗压强度复核:σ=1.2×N1×104/A=25.15 MPa <[σ]=210MPa 抗压强度满足要求.稳定性复核:λ= μL/i=76;查GBJ17-88得ϕ=0.807σ=1.2×N1×104/(ϕA)=30.18 MPa <[σ]=210MPa;稳定性满足要求.4.扣件抗滑移计算支架顶部单根钢管压力N2=(G1+G3+G4+G5)/n=1tf;扣件的容许抗滑移力Rc=0.85tf.使用两个扣件2×Rc=1.7 tf>1tf.扣件抗滑移满足设计要求.5.在支架搭设时应在纵横向每隔4-5排设45度剪力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结构模板支架受力计算书计算人:复核人:狮山路站模板、支架强度及稳定性验算1、设计概况狮山路站为地下两层,双跨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车站内衬墙与围护桩间设置柔性防水层。

在通道、风道与主体结构连接处设置变形缝。

主要结构构件的强度等级及尺寸如下:表1 狮山路站主体结构横断面尺寸表2、模板体系设计方案概述狮山路站全长272m,共分10段结构施工。

主体结构施工拟投入8套标准段脚手架(长27.2m×宽19.8m×6.35m)。

最长段模板长32m、最短段模板长24m,每段模板平均按27.2m考虑。

模板主要采用胶合板模板加三角钢模板。

支架采用Φ48×3.5mm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加强杆件、剪刀撑、扫地杆采用扣件式脚手架。

(1)狮山路站侧墙模板施工采用三角支架模板系统,三角大模板支架体系分为:三角钢架支撑和现场拼装的模板系统。

三角支架分为4.0m高的标准节和0.85m高的加高节,大模板采用4000(长)×1980(宽)×6.0mm(厚)钢模板。

大模板竖肋、横肋和边肋均采用[8普通型热轧槽钢,背楞采用2[10,普通型热轧槽钢。

在浇注底板混凝土时,侧墙部分要比底板顶面向上浇灌300mm高。

在浇灌混凝土前水平埋入一排φ25精扎螺纹钢(外露端车丝),作为侧墙大模板的底部支撑的地脚螺栓拉结点,L=700。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此部分侧墙轴线位置和垂直度的准确,以保证上下侧墙的对接垂直、平顺。

对于单面侧墙模板,采用单面侧向支撑加固。

侧向支撑采用角钢三角架斜撑,通过预埋Φ25拉锚螺栓和支座垫块固定。

纵向间距同模板竖龙骨间距,距离侧墙表面200mm。

(2)中板、顶板模板采用18mm 胶合板,次楞采用50×100mm 方木,次楞间距25cm ,主楞采用150*150mm 方木,间距90cm 。

每根立柱采用顶托直接顶在主楞上,脚手架纵向间距0.9m ,横向间距0.9m 。

⑶中板梁、顶纵梁采用18mm 胶合板,梁最大尺寸为宽1.2m ×高2.1m ,梁底模、侧模的次楞均采用5×10cm 方木,次楞间距25cm ,底模、侧模主楞采用150*150mm 方木,间距45cm 。

碗扣式脚手架横距0.9m ,纵距0.9m ,为保证纵向刚度满足要求,则在纵向每跨中增加一根扣件式立杆,每个步距内增加一根水平杆,确保搭设完成后脚手架的横距为0.6m ,纵距0.45m ,层高0.6m 。

⑷支架采用Φ48×3.5mm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撑。

纵横间距0.9×0.9m ,步距1.2m ,每层间距采用扣件式杆件加强,将层高间距减小至60cm ,横杆钉在主楞上。

最顶层横杆距中(顶板)距离不大于50cm ,第一道横杆距底(中)板距离不大20cm 。

四周外排立杆设置剪刀撑,中间立杆沿纵横方向设通长剪刀撑,剪刀撑从底到顶连续设置。

主体结构在预留孔洞位置处,脚手架自底板延伸至顶板,保证支架轴心受力。

若支架延伸不具备条件,则在孔洞上方垫设10号槽钢,作为支架基础。

表2 模板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本支撑体系设计时采用Φ48×3.5mm 钢管,结合实际情况,并考虑一定的安全储备,验算支架时按照Φ48×2.8mm 钢管进行验算,其主要参数如下:2397.6A mm =,541.01910x I mm =⨯,34247.03W mm =,16i mm =3、侧墙模板及支架设计及验算 3.1大钢模侧墙模板计算 3.1.1设计计算指标采用值①钢材物理性能指标:弹性模量E =206000N/mm 2,质量密度ρ=7850kg/m 3; ②面板厚按5.5mm ,取1m 宽,截面积A=5500mm 2,惯性矩I=13864.6mm 4,截面模量W=5042mm 3;③钢材强度设计值:抗拉、抗压、抗弯f=215N/mm2,抗剪fv=125N/mm2;④容许挠度:钢模板板面[δ]≤0.8mm;模板主肋[δ]≤0.7mm;模板支撑背楞[δ]≤1mm。

⑤[8槽钢的截面积A=1024mm2,惯性矩I=1.013×106mm4,截面模量W=25.3×103mm3。

[10槽钢的截面积A=1274mm4,惯性矩I=1.983×106mm4,截面模量W=39.7×103mm。

3.1.2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标准值根据《建筑施工手册》8-6-2提供的公式计算。

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较小值。

F=0.22γc tβ1β2V1/2 -----------------㈠F=γCh-------------------------------㈡式中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t 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T+15)(T为混凝土温度℃)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总高度(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mm~90mm,取1.0;目前新浇混凝土流动性大,取有关数值如下:对普通混凝土来说,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25KN/m3,即取γc=25KN/m3;新浇筑混凝土初凝时间(h)取t=200/(20+15)=5.71(h);混凝土的浇筑速度V=2m/h;取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最大高度为6.55m;考虑掺有缓凝外加剂作用,取β1=1.2;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β2=1.15。

F=0.22×25×5.71×1.2×1.15×21/2=61.28KN/m 2 F=25×6.55=163.75KN/m 2取二者中的较小值,F=61.282/m kN 作为模板侧压力的标准值,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22/m kN ,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q=61.28×1.2+2×1.4=76.342/m kN有效压头高度h=76.34÷25=3.05m3.1.3振捣混凝土和倾倒混凝土时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⑴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KN/m 2)对垂直面模板可采用4.0KN/m 2(作用范围在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之内)。

⑵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KN/m 2)目前采用容量小于0.2m 2的运输器具,取2.0KN/m 2。

规范规定作用范围在有效压头高度以内。

如上所述,取用61.28KN/m 2侧压力值,不考虑砼振捣和倾倒因素。

承载能力的荷载值为61.28×1.2=73.54KN/m 2。

3.1.4全钢大模板面板强度、钢度变形验算由于侧向大模板主次肋纵横交叉与模板钢面板焊接,把模板的板面分成300mm ×900mm 大小的方格,面板与纵向主肋焊缝较牢,面板与横向次肋焊缝较纵向焊缝较少一些,至此,面板处于二边固支二边简支板的受力状态。

现按这一受力状进行面板的强度、钢度及变形验算。

取模板加工图计算:即单元板长为1.5m ,竖肋布置为300mm 间距,则将面板简化为五跨单向连续梁计算,则内力q=0.08,应乘以1.2荷载分项系数。

⑴面板承载能力验算 以q=0.08×1.2 l=300 t=6各跨的弯曲应力δ=M/W=6k i ql 2/t 2(建筑施工手册)则δ=6×0.105×0.08×1.2×3002/62=151.2N/mm 2<215N/mm 2,面板承载能力符合要求。

⑵面板变形验算计算模型同⑴,查有关计算表,五跨的挠度计算系数f 1=0.00675,f 2=0.00151,f 3=0.00315,以q=0.08,l=300,t=6,E=206000及计算式W=fi ×12ql 4/Et 3(mm) (建筑施工手册)。

由于侧压力自下向上线性弯化至0,所以挠度值也是自下向上线性减至0值。

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3.1.5竖肋承载能力验算模板的竖肋,不管是边的还是中间的,均采用[8,竖肋后面布置的背楞共四道,自则弯曲应力Mmax×1.2/25300=109.1N/mm2<215N/mm2,符合要求。

3.1.6背楞承载能力验算背楞承受的力是由竖肋传给它的,而其受力简化为以穿墙螺栓为支座的外伸简支梁,取最大侧压力荷载24KN/mm计算(偏安全),其计算简图如下所示。

据弯矩分配法得:Mmax=13.5×106N·mm分析支架受力情况:按q=43.52×0.8=34.82kN/m计算用模型(sap2000)对单侧支架进行受力分析(全部按铰接计算):单侧支架计算简图单侧支架杆件长度单侧支架支座反力图侧支架变形图(mm) 单侧支架轴力图单侧支架剪力图单侧支架弯矩图分析结果如下(只计算压杆稳定)压杆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3.2.2支架埋件的验算埋件反力为(见反力图):支点1:Rx=192.27kN,Rz=141.99kN支点2:Rx=0N, Rz=141.99kN单侧支架按间距800mm布置,埋件300mm间距。

= (Rx)2+(Rz)2=192.272+141.992(F总)2F总=239kN与地面角度为:α=53.55°由F总分解成两个互为垂直的力,其中一个与地面成45度,大小为:T45°=cos(53.55-45)=T/F合=236.34kN共有8/3(若使用强度较高埋件可放大间距)个埋件承担合力。

其中单个埋件最大拉力为:F=236.34x(3/8)=88.63kN3.2.3支架埋件强度验算预埋件为Ⅱ级螺纹钢d=25mm,加工后(D20)埋件最小有效截面积为:A=3.14×102=314mm2轴心受拉应力强度:σ=F/A=88.63×103/314=282.26MPa <f=320MPa 符合要求。

3.2.4支架埋件锚固强度验算对于弯钩螺栓,其锚固强度的计算,只考虑埋入砼的螺栓表面与砼的粘结力,不考虑螺栓端部的弯钩在砼基础内的锚固作用。

锚固强度:3.1425550 3.5b F dh πτ==⨯⨯⨯锚=151.1kN>F=88.63kN 符合要求 其中:F 锚-锚固力,作用于地脚螺栓上的轴向拔出力(N ) d-地脚螺栓直径(mm )h-地脚螺栓在砼基础内的锚固深度(mm ) τb -砼与地脚螺栓表面的粘结强度(N/mm 2) 3.3木模对撑侧墙模板计算 3.3.1侧墙模板面板验算侧墙模板面板采用厚度为15mm 的竹胶板,单板面积1220mm ×2440mm ,模板内楞采用90mm ×90mm 方木,方木间距250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