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缺乏微量元素症状及诊断

合集下载

认识常见作物缺素症状的简易方法

认识常见作物缺素症状的简易方法

认识常见作物缺素症状的简易方法由于土壤因素、用肥因素、气候因素等,近年来很多作物的缺素症发生多且严重,但是很多朋友不清楚怎么防治,有的当病害治、虫害治,喷药用肥后症状也都没有得到改善。

一、缺素的症状1、缺氮——老叶黄,叶片小而直立,花果少,成熟早,产量和质量低;2、缺钾——老叶边缘开始黄化、卷曲焦枯,易倒伏,抗病力差,着色不良,品质下降;3、缺钙——新叶卷曲,生长点坏死,根尖停长,果实发生裂果、苦痘、水心、黑心等,果实不耐储易腐烂,植株抗病抗逆能力差;4、缺铁——新叶黄化发白,叶脉绿色,失去光合作用,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5、缺镁——植物从老叶开始叶肉变黄,形成黄绿相间的斑块,叶肉由黄变褐色,最后枯死;6、缺锌——叶片变小,节间停止生长形成丛枝等;7、缺硼——新叶发黄,生长点坏死,花粉少,花器小,难坐果,品质差;8、缺钼——叶尖萎缩、灰褐。

二、缺素防治难的原因1、土壤问题: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问题日益严重,中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生成大分子,根系无法吸收。

2、施肥问题:长期使用氮磷钾肥,不重视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缺少中微量元素的作物就会停止生长,黄叶,甚至枯死。

3、重茬连作:由于常年浅层耕种同一作物,作物喜欢的元素被吸收殆尽,引起缺素症和生长障碍。

4、根系问题:由于根系受到环境影响或病害侵染,不能吸收养分,引起缺素症的发生。

三、防治方法1、调理土壤:使用深渡、或者深渡+深渡菌组合,调理土壤,改变土壤板结酸化和盐渍化,使土壤疏松透气,释放土壤中固化的营养元素。

2、科学施肥: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配合中微量元素补充,有机肥养分全面,可以调理土壤,养护根系,防御病虫害。

3、增施微生物菌剂:土壤微生物菌是分解土壤养分,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活力,促进根系生长和保护根系的生命体,缺失微生物菌的土壤不会种植出健康的作物。

4、重视中微量元素补充:中微量元素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植物细胞组成部分,必不可少,尤其钙元素对于作物产量、品质、抗病起到重要作用,钙元素可以在施基肥的时候施入,其它中微量元素可以通过有机肥提供和叶面补充。

农作物缺素症的发病症状与防治要点

农作物缺素症的发病症状与防治要点

Z i x u n t a i作物缺素症状是指作物因缺少某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影响体内的正常的物质代谢而在植株外观上表现出来的生理病态症状。

随着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肥料投入的增加,根据木桶原理,中、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通过掌握中、微量元素缺乏作物的症状,可以及时地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1.发病症状如症状先在老叶上出现,说明缺乏的是氮、磷、钾、镁、锌。

由于这些元素在作物体内具有再度利用的特点,当作物缺乏时,它们可以从下部老叶转移到上部新叶而再度利用,所以缺素症往往首先从下部老叶上显现出来。

如果症状出现在新组织,说明缺乏的是钙、铁、硼、硫等,由于这些元素在作物体内移动性差,没有再度利用的能力,因此缺乏时症状最易在新生组织上表现出来。

2.素缺素症状2.1缺锰:顶部幼叶先出现症状。

水稻等单子叶作物叶上先出现灰色或褐色斑点,而后斑点逐渐沿叶脉连成条状。

2.2缺磷:作物缺磷往往呈现各种症状,如叶形变小,颜色变暗绿,叶片变厚,种子和果实成熟延迟,种子不充实。

某些作物如油菜、玉米等因缺磷叶部和茎部常积累较多的花青素而呈现暗紫红色,根部颜色略黄,根系生长不健壮,分枝较少。

缺磷症状一般植株的地上部分比地下部分表现明显。

2.3缺镁:叶肉缺绿黄化,一般无坏死斑点,与缺氮失绿不同的是叶肉变黄,叶脉仍为绿色。

2.4缺镍:缺镍首先在作物的叶片叶尖出现坏死现象,主要是由于低镍条件造成作物叶片中积累大量尿素所致。

2.5缺锌:缺锌作物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出现停止状态。

双子叶植物缺锌的最典型症状,是由于节间缩短而造成的矮化(簇生病)和叶片明显缩小(小叶病)。

单子叶玉米等禾谷类作物缺锌时,常在叶片上沿中脉出现失绿带(花白苗)或有时杂有红色斑状褪色现象。

2.6缺钾:作物缺钾病症的表现较氮、磷为迟,往往要到旺盛生长的中期才能发现。

这与钾在作物体内流动性大很易被再利用有关,故缺钾首先在老叶上发病,初期往往表现为叶肉色泽变为不均匀的淡色,叶缘卷曲或带皱纹,进而尖端和边缘部分变黄而枯焦,严重者往往叶上出现褐色烧灼状坏死斑点,病斑界限清楚。

农作物缺素症状表

农作物缺素症状表

农作物缺素症状一、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及营养失调症状(一)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硫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氯(二)常见作物营养失调症状一、作物缺氮症状作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浅绿或黄绿。

失绿叶片色泽均匀,一般不出现斑点或花斑,症状从下而上扩展,严重时下部叶片枯黄早落:根量少,细长:花和果量少,种子小而不充实,成熟提早,产量下降。

氮过量时,番茄易出现“空洞果”、“筋腐病”等。

二、作物缺磷症状生长缓慢、矮小、瘦弱、分枝少,叶小易脱落,呈暗绿色,叶缘及叶柄常出现紫红色。

根系发育不良,成熟延缓,产量和品质降低。

症状一般先从茎基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发展。

三、物缺钾症状老叶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

叶片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随着缺钾程度的加剧,整个叶片成干枯状。

根系短而少,易早衰,严重时腐烂,易倒伏。

番茄缺钾时易发生“筋腐病”。

四、作物缺钙症状生长点首先出现症状,幼叶变形,叶尖呈弯钩状,叶片皱缩,边缘弯曲。

叶尖和叶缘黄化或焦枯坏死。

植株矮小或簇生,早衰、倒伏,不结实或少结实。

番茄缺钙易出现“筋腐病”黄瓜出现“镶金边”苹果“苦痘病”“水心病”。

花生“籽实但不充实”等情况。

五、作物缺镁症状叶片失绿,始于叶尖和叶缘的脉间色泽变淡,由淡绿变黄进而变紫,随后向叶基部和中央扩展,但叶脉保持绿色,在叶片上形成清晰的网状脉纹。

六、作物缺硫症状全株颜色褪淡,呈淡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和叶肉失绿,叶色浅,幼叶较老叶明显。

植株矮小,叶细小,向上卷曲,变脆、易碎,提早脱落。

茎生长受阻,开花迟,结荚少。

七、作物缺硼症状幼顶芽生长受抑制,并逐步枯萎死亡,,侧芽萌发,弱枝丛生,根系不发达;叶片增厚变脆,皱缩,茎、叶柄变粗短,开裂,木栓化,出现水渍状斑点或环节状突起;肉质根内部出现褐色坏死,开裂;繁殖器官分化发育受阻,易出现蕾而不花或花而不实。

缺硼花生易出现“果而不仁”,番茄植株呈“丛生状”,黄瓜果实中心木栓化开裂;芹菜出现“茎裂病”、罗卜“心腐病”、苹果出现“缩果病”、葡萄形成“无核小粒果”。

如何进行作物缺素症状田间识别,附相应措施

如何进行作物缺素症状田间识别,附相应措施

如何进行作物缺素症状田间识别,附相应措施回答1、缺氮:植矮小瘦弱,老叶发黄失绿,并且会逐渐向上扩展。

2、缺硫:植株生长慢,叶脉和叶肉开始失色,全株叶片为淡黄绿色。

3、缺铁:顶端失绿,叶片、叶脉间失绿黄化,情况严重时会出现坏死斑,植株逐渐枯死。

4、缺锌:节间缩短,植株矮小,叶片生长受阻,新叶呈灰绿色。

5、缺钼:植株矮小,出现杯状叶、尾状叶。

6、缺铜:茎秆开裂,顶枯,幼叶褪绿或坏死,叶尖枯死。

一、如何进行作物缺素症状田间识别1、缺氮(1)老叶开始发黄失绿,之后慢慢向上扩展。

(2)植矮小瘦弱,果实小且较少,颜色淡。

2、缺硫(1)植株的生长速度较慢,叶脉、叶肉出现失色情况。

(2)全株叶片呈淡黄绿色,严重缺素时老叶变成黄白色。

3、缺铁(1)顶端幼嫩部分失绿,叶片、叶脉间失绿黄化,但叶脉依旧呈深绿色。

(2)双子叶作物的叶片出现网状花纹,单子叶作物的叶片出现条纹花纹。

(3)情况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坏死斑,植株也会慢慢枯死。

4、缺锌(1)植株矮小,节间缩短,叶片生长受阻,但会长出小叶。

(2)新叶呈灰绿色、黄白色,中脉附近出现失绿情况。

5、缺钼(1)植株矮小,生长不良。

(2)叶片变为杯状叶、尾状叶、黄斑叶。

6、缺铜(1)植株枯顶,茎秆开裂,果实较小。

(2)幼叶褪绿、坏死、畸形,叶尖枯死。

7、缺锰嫩叶失绿发黄,叶脉、叶面周围呈绿色,脉纹清晰。

二、作物缺素相应措施1、缺氮亩施尿素7.5-10公斤,或用0.5-1%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雾。

2、缺硫亩施硫酸铵10公斤,或过磷酸钙20公斤。

3、缺铁每亩地用50-75公斤0.2-0.5%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4、缺锌亩施硫酸锌1公斤,或亩用50-75公斤0.1-0.2%硫酸锌溶液进行喷雾,连喷2-3次,喷施时可添加0.2%熟石灰(调整酸碱度),避免蔬菜被灼伤。

5、缺钼叶面喷施0.05-0.1%钼酸铵溶液,连喷1-2次。

6、缺铜每亩地用50-75公斤0.02-0.04%硫酸铜溶液进行叶面喷雾。

推荐!作物12种缺素症状及防治方法

推荐!作物12种缺素症状及防治方法

推荐!作物12种缺素症状及防治方法植物缺素症就是植物因缺乏某种必需营养元素而出现生理病症。

对于植物外表虽不表现出某种缺乏症,但产量因受营养元素不足而下降的现象,称为营养元素潜在性缺乏。

1、缺素症病因(1)土壤贫瘠有些由于受成土母质和有机质含量等的影响,土壤中某些种类营养元素的含量偏低。

(2)不适宜的pH土壤pH是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pH低的土壤中(酸性土壤)铁、锰、锌、铜、硼等元素的溶解度较大,有效性较高;但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则因易发生沉淀作用或吸附作用而使其有效性降低。

磷在中性(pH6.5~7.5)土壤中的有效性较高,但在酸性或石灰性土壤中,则易与铁、铝或钙发生化学变化而沉淀,有效性明显下降。

通常是生长在偏酸性和偏碱性土壤的植物较易发生缺素症。

(3)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如大量施用会使植物的生长量急剧增加,对其他营养元素的需要量也相应提高。

如不能同时提高其他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就导致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发生生理障碍。

土壤中由于某种营养元素的过量存在而引起的元素间拮抗作用,也会促使另一种元素的吸收、利用被抑制而促发缺素症。

如大量施用钾肥会诱发缺镁症,大量施用会诱发缺锌症等等。

(4)不良的土壤性质主要是阻碍根系发育和为害根系呼吸的性质,如土体的坚实、僵韧程度,硬盘层、漂白层出现的高度,母岩的存在等,均可限制根系的纵深发展,使根的养分吸收面过狭而导致缺素症。

在氧化还原电位较低的水田中产生较多的硫化氢和有机酸等有毒物质,也能抑制水稻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使属于主动吸收的元素(磷、钾、硅)吸收不足,而引起缺素症。

(5)恶劣的气候条件首先是低温。

它一方面影响土壤养分的释放速度,另一方面又影响植物根系对大多数营养元素的吸收速度,尤以对磷、钾的吸收最为敏感。

这是气温偏低年分早稻缺磷发僵现象往往更为普遍的原因。

其次是多雨常造成养分淋失,中国南方酸性土壤缺硼缺镁即与雨水过多有关。

严重干旱,也会促进某些养分的固定作用和抑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从而降低养分的有效性,导致缺素症发生。

土壤肥料学:第八节 作物缺少微量元素的诊断方法

土壤肥料学:第八节 作物缺少微量元素的诊断方法

Mo
缺 钙
症 状
老 组 织 出 现

N P
斑 点 出
易 出 现
K
现 情

Mg 况 出

Zn
N P
K Zn Mg
新叶淡绿,老叶黄化枯焦,早衰
茎叶暗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长
叶尖及边缘先焦枯,并出现斑点,症状随生 育期限而加重,早衰 叶小簇生,叶面斑点可能在两侧先出现,生 育期推迟
叶脉间明显失绿,出现清晰网状脉 纹
症 状
老 组 织 出 现

N P
斑 点 出
易 出 现
K
现 情

Mg 况 出

Zn
N P
K Zn Mg
新叶淡绿,老叶黄化枯焦,早衰
茎叶暗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长
叶尖及边缘先焦枯,并出现斑点,症状 随生育期限而加重,早衰
叶小簇生,叶面斑点可能在两侧先 出现,生育期推迟

现 的 部 位
B
易 Ca
新 组
Ca 顶

N P
斑 点 出
易 出 现
K
现 情

Mg 况 出

Zn
N P
K Zn Mg
新叶淡绿,老叶黄化枯焦,早衰
茎叶暗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长
叶尖及边缘先焦枯,并出现斑点,症状随生 育期限而加重,早衰 叶小簇生,叶面斑点可能在两侧先出现,生 育期推迟
叶脉间明显失绿,出现清晰网状脉 纹
出 现 的 部 位
B
易 Ca
叶脉间明显失绿,出现清晰网状脉 纹
出 现 的 部 位
B
易 Ca
新 组
Ca 顶

Fe 是

作物缺乏微量元素症状及诊断

作物缺乏微量元素症状及诊断

作物缺乏微量元素症状及诊断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3年第5期稽海娟硼顶端停止生长并逐渐死亡,根系不发达,叶色暗绿,叶片肥厚,皱缩,植株矮化,茎及叶柄易开裂,花发育不全,果穗不实,蕾花易脱落,块根、浆果心腐或坏死。

如油菜“花而不实”,小麦“穗而不实”,芹菜“茎裂病”等。

锌叶小簇生,中下部叶片失绿,主脉两侧出现不规则的棕色斑点,植株矮化,生长缓慢。

玉米早期出现“白芽病”,生长后期果穗缺粒秃尖。

水稻基部叶片沿主脉出现失绿条纹,继而出现棕色斑点,植株萎缩,造成“萎缩病”。

果树顶端叶片呈“莲座”状或簇状,叶片变小,称“小叶病”。

钼生长不良,植株矮小,叶片凋萎或焦枯,叶缘卷曲,叶色褪淡发灰。

大豆叶片上出现许多细小的灰褐色斑点,叶片向下卷曲,根瘤发育不良。

柑橘呈斑点状失绿,出现“黄斑病”。

番茄叶片的边缘向上卷曲,老叶上呈现明显黄斑。

甘蓝形成瘦长畸形叶片。

锰症状从新叶开始,叶片脉间失绿,叶脉仍为绿色,叶片上出现褐色或灰色斑点,逐渐连成条状,严重时叶色失绿并坏死。

如烟草“花叶病”,燕麦“灰斑病”,甜菜“黄斑病”等。

铁引起“失绿病”,幼叶叶脉间失绿黄化,叶脉仍为绿色,以后完全失绿,有时整个叶片呈黄白色。

新梢顶叶脱落后形成“梢枯”现象。

铜多数植物顶端生长停止和顶枯。

果树缺铜常产生“顶枯病”,顶部枝条弯曲,顶梢枯死,枝条上形成斑块和瘤状物;树皮变粗出现裂纹,分泌出棕色胶液。

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禾本科作物,常出现“开垦病”,表现为叶片尖端失绿,干枯和叶尖卷曲,分蘖很多但不抽穗或抽穗很少,不能形成饱满籽粒。

上表是外形诊断。

二、根外喷施诊断如果根据外形诊断不能肯定缺乏哪种微量元素时,可采用根外喷施诊断。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

具体方法是配制一定浓度(一般是0.1%-0.2%)的含某种微量元素的溶液,喷到病株叶部,或者采用浸泡、涂抹等方法,将病叶浸在溶液中1-2小时,和将溶液涂抹到病叶上。

农作物缺素判断方法

农作物缺素判断方法

农作物缺素判断方法
判断农作物缺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观察叶子:缺素叶子的外形可能产生变化,如变黄、变白、
变褐或变红,还有的叶子会萎缩或变小。

同时,叶脉的颜色也可能变化,像锌缺乏的情况下,叶子的脉线会变白。

2. 观察果实:缺素的果实通常会出现异常,如花生缺钾的果实
大小不均匀,有的小有的大,苹果缺钙易出现黑斑点,严重时甚至会
造成腐烂。

3. 借助斑点测定技术:将叶片或果实放在介质上,使用营养液
滴在叶片上,在叶子上出现颜色变化或者大小变化的地方进行观察,
就可以根据变化种类判断缺少的是哪种营养素。

4. 土壤检测:可以通过化验土壤进行检测,判断土壤中缺失的
营养素种类和数量,从而制定合理的补充方案。

总的来说,判断作物缺素需要通过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和根据症
状进行分析,借助一些简单的技术手段也可以得到一定的帮助。

同时,补充营养素应根据缺乏的种类和程度制定针对性的方案,以避免过量
或缺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缺乏微量元素症状及诊断
硼顶端停止生长并逐渐死亡,根系不发达,叶色暗绿,叶片肥厚,皱缩,植株矮化,茎及叶柄易开裂,花发育不全,果穗不实,蕾花易脱落,块根、浆果心腐或坏死。

如油菜“花而不实”,小麦“穗而不实”,芹菜“茎裂病”等。

锌叶小簇生,中下部叶片失绿,主脉两侧出现不规则的棕色斑点,植株矮化,生长缓慢。

玉米早期出现“白芽病”,生长后期果穗缺粒秃尖。

水稻基部叶片沿主脉出现失绿条纹,继而出现棕色斑点,植株萎缩,造成“萎缩病”。

果树顶端叶片呈“莲座”状或簇状,叶片变小,称“小叶病”。

钼生长不良,植株矮小,叶片凋萎或焦枯,叶缘卷曲,叶色褪淡发灰。

大豆叶片上出现许多细小的灰褐色斑点,叶片向下卷曲,根瘤发育不良。

柑橘呈斑点状失绿,出现“黄斑病”。

番茄叶片的边缘向上卷曲,老叶上呈现明显黄斑。

甘蓝形成瘦长畸形叶片。

锰症状从新叶开始,叶片脉间失绿,叶脉仍为绿色,叶片上出现褐色或灰色斑点,逐渐连成条状,严重时叶色失绿并坏死。

如烟草“花叶病”,燕麦“灰斑病”,甜菜“黄斑病”等。

铁引起“失绿病”,幼叶叶脉间失绿黄化,叶脉仍为绿色,以后完全失绿,有时整个叶片呈黄白色。

新梢顶叶脱落后形成“梢枯”现象。

铜多数植物顶端生长停止和顶枯。

果树缺铜常产生“顶枯病”,顶部枝条弯曲,顶梢枯死,枝条上形成斑块和瘤状物;树皮变粗出
现裂纹,分泌出棕色胶液。

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禾本科作物,常出现“开垦病”,表现为叶片尖端失绿,干枯和叶尖卷曲,分蘖很多但不抽穗或抽穗很少,不能形成饱满籽粒。

上表是外形诊断。

二、根外喷施诊断
如果根据外形诊断不能肯定缺乏哪种微量元素时,可采用根外喷施诊断。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

具体方法是配制一定浓度(一般是0.1%-0.2%)的含某种微量元素的溶液,喷到病株叶部,或者采用浸泡、涂抹等方法,将病叶浸在溶液中1-2小时,和将溶液涂抹到病叶上。

隔7-10天观察施肥前后作物叶色、长相、长势等变化。

如果病叶有所恢复或新叶出生速度明显加快,且叶色正常,即可确认该作物病症是由于缺乏该微量元素引起的。

为了使微量元素易于渗入植株体内,可在喷施液中添加0.1%湿润剂(如中性肥皂、茶子饼浸出液等),或增加喷施次数。

1.缺氮
症状先从老叶开始,逐渐扩展到上部幼叶。

叶片细小直立,叶色淡绿,严重时呈淡黄色。

失绿的叶片色泽均一,一般不出现斑点或花斑,茎基部呈黄色或红黄色。

而受旱叶片同株上下叶片同时变黄。

尿素可作基肥和追肥施用,采用深施方法可提高肥效。

尿素毒害:根尖分泌粘性物质,根呈褐黄色,无根毛,不生新根,根量减少;严重时,老根发黑,坏死,叶片最初表现为凋萎软弱,
色泽暗绿,随后发黄焦枯。

2. 缺磷
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根系不发达,成熟延迟,籽实细小。

缺磷植株叶小,叶色呈暗绿或灰绿,缺乏光泽;因为缺磷肥有利于铁元素的吸收和利用,间接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大豆、甘薯和油菜等茎叶上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条纹。

症状:从基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发展。

严重时,叶片枯死脱落。

禾谷类作物分蘖延迟或不分蘖,株间不散开,长相似“一柱香”,穗粒少而不饱满。

玉米果穗秃顶,油菜脱荚,棉花和果树落蕾、落花。

块茎作物块茎变小,耐贮性变差。

磷素过多,谷类作物瘪粒增加,叶肥厚而密集,引起植株早衰,能阻碍硅的吸收,水稻易生稻瘟病。

3、缺钾
症状:通常是老叶和叶缘先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

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但叶中部、叶脉处仍保持绿色。

随着缺钾程度的加剧,整个叶片变为红棕色或干枯状,坏死脱落。

有的作物叶片呈青铜色,向下卷曲,叶表面叶肉组织凸起,叶脉下陷。

禾谷类作物缺钾时下部叶片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新叶也出现同样的斑状。

叶片柔软下披,茎细弱,节间短,虽能正常分蘖,但成穗率低,抽穗不整齐,田间景观出现杂色散乱生长,结实率差,籽粒不饱满。

大麦对缺钾敏感,其症状为叶片黄化,严重时出现白色斑块。

十字花科和豆科等叶片出现脉间失绿,进而转黄,呈花斑叶,严重时叶缘焦枯向下卷曲,褐斑沿叶脉间向内发展。

叶表皮组织失水皱缩,叶面拱起或凹下,逐渐焦枯脱落,植株早衰。

果树缺钾时叶缘变黄,逐渐发展而出现坏死组织,果实小,着色不良,酸味和甜味都不足。

烟草缺钾时还影响烟叶的燃烧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