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平和县地质公园

合集下载

漳州市内的游玩景点

漳州市内的游玩景点

漳州市内的游玩景点
以下是其中一些值得游玩的地点:
1.漳州古城:
●漳州古城位于漳州市芗城区,拥有众多古建筑群,如文庙、八卦楼、钟
鼓楼等,展示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云洞岩风景区:
●位于龙海市境内,以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石刻文化著称,素有“闽南第
一洞天”之称。

3.东山岛:
●虽然严格意义上不属于漳州市区,但作为距离市区较近的重要海滨旅游
地,东山岛以其美丽的海滩、风动石景区以及影视拍摄地马銮湾等地闻名。

4.南山寺:
●南山寺位于漳州市芗城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香火鼎盛,环
境清幽。

5.九龙江畔:
●可在江边漫步或骑行,欣赏沿岸风光,感受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
景。

6.中山公园:
●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公园内绿树成荫,设施齐全,具有一定的历史文
化价值。

7.漳浦火山岛地质公园:
●虽离市区有一定距离,但其独特的火山地质景观和海滨风光吸引了大量
游客。

8.漳州西湖:
●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娱乐的湖泊公园,具有较高的生态观赏价值。

9.林语堂纪念馆:
●位于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村,是纪念著名作家林语堂的地方,可了解其
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10.三平寺:
●位于平和县,是福建省著名佛教寺庙,吸引着大量的信徒和游客前来朝
拜游览。

漳州山峰介绍2

漳州山峰介绍2

漳州山峰介绍2漳州山峰介绍九龙江西溪源头:九龙江西溪简介:九龙江西溪发源于南靖县南坑镇葛竹村舰山北麓,流向船场镇南部的树海瀑布——书洋镇——梅林镇——奎洋镇的南一水库,再次进入船场镇后称船场溪,又再次进入南坑镇中部,流经山城镇后称九龙江西溪,在靖城镇再与另一支流龙山溪汇合。

西溪源头发源地葛竹村及金竹村、高港村所在地区海拔近九百米进入船场镇后称船场溪,又再次进入南坑镇中部,流经山城镇后称九龙江西溪,在靖城镇再与另一支流龙山溪汇合。

,是高山中的盘地,村庄周围的山虽然相对高度只有二百米左右,但却是名符其实的千米高峰,其主峰小尖仔(海拔1179米),就在西溪源头舰山后面(南侧),小尖仔的南麓是平和县。

活动线路:从高港村开始沿溪溯溪——经葛竹村至西溪源头——返回葛竹村乘车。

芗城区天宝大山天宝大山简介:天宝大山位于芗城区西北部,与华安县交界,其主峰仙山亦称三尖,海拔929米,距市区不到二十公里。

天宝大山植被茂密,山腰下有多条溪涧,是夏天登山游玩的好去处。

活动线路:从华安县沙建镇官古村登天宝大山,穿越至芗城区天宝镇盘古村,全程15—20公里,途中登天宝大山大尖。

芗城五凤山五凤山简介:五凤山位于芗城区(天宝镇)五峰农场与天宝林场结合部,距市区约20公里。

五凤山海拔775米,其主峰有块三角牌,是芗城、南靖、华安交界点。

龙海市龙海牛头山古火山口牛头山古火山口简介:2001年3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

漳州滨海火山自然生态风景旅游区衬托在蓝天、碧海、沙滩、绿林之中,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海上娱乐、寻奇探险、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为一体,是一处回归大自然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牛头山古火山口是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景区。

位于龙海市隆教畲族乡白塘村东南。

牛头山古火山口,以喷发机理完整,层次清楚,保存完整而闻名国内外,历经15次喷发,总厚度为178.5米,现可看到的第三世中段上部的最后三次喷发物,距今2460万年,古火山口形状似一个朝天的椭圆形喇叭口,开口处顶端直径50米,底部深3米,潮涨水淹,潮退口现。

平和有什么旅游景点

平和有什么旅游景点

平和有什么旅游景点
平和县位于中国福建省南部,是一个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

以下是一些平和县的旅游景点:
1. 天后宫:位于平和县城,是当地的主要宗教场所之一,也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宇之一。

2. 平和湾风景区:是平和县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其壮丽的海景和绚丽的日出闻名。

游客可以欣赏到金色的沙滩,蔚蓝的海水以及附近的小岛。

3. 赤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平和县西南部,是一个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

这里有茂密的森林、奇特的岩石、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适合进行生态观察和户外活动。

4. 文祠古建筑群:平和县保存有许多古老的文祠建筑,如清代以来的文祠和学校。

这些建筑以其精美的雕花和建筑技巧而闻名,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5. 平和古城遗址:位于平和县城的北面,是一座古代城市遗址,是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古代城墙、古代建筑、古代文化遗迹等。

除了以上景点,平和县还有许多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如茶园、庙宇、古村落等,都值得游客一一探索。

平和九峰镇旅游景点

平和九峰镇旅游景点

平和九峰镇旅游景点
平和九峰镇位于中国福建省莆田市平和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景点。

以下是平和九峰镇的一些旅游景点:
1. 九峰山景区:九峰山,又称天主寿山,是平和九峰镇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有九座主峰环绕而成,山势险峻,风景秀丽。

香山、福山、仁山等山峰都是游客常去的地方。

登山可以俯瞰整个平和九峰镇的美景,还可以游览寺庙和古建筑。

2. 宽街古巷:宽街是九峰镇的主街道,保存着许多明清建筑。

古巷两旁有很多老字号店铺,可以品尝到传统的平和特色美食和土特产。

漫步在宽街古巷中,感受古镇的风情和历史氛围。

3. 郁昌楼:郁昌楼是九峰镇的地标建筑,建于明代,是一座典型的明式建筑。

楼内有丰富的文物和历史展览,通过展品可以了解到九峰镇的历史和文化。

4. 平湖古民居群:平和九峰镇拥有丰富的传统民居,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平湖镇的平湖古民居群。

这些古民居建筑保存完好,具有浓厚的古代乡土文化氛围,是了解当地人文历史的绝佳场所。

5. 云想仙都:云想仙都是九峰镇的一处自然风景区,距离九峰山不远。

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水和飞瀑流泉,还可以进行露营、徒步和观鸟等户外活动。

以上就是平和九峰镇的一些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欣赏美景、体验古镇文化和品尝当地美食。

漳州景点

漳州景点

漳州云洞岩云洞岩上有一个石洞,每到下雨天,就有云雾从洞中飞出,雨过天晴又可以看见云雾往洞中飘,故名“云洞”。

位于龙海市步文乡鹤鸣山,距漳州市区10公里,属省级风景区。

因山上有一石洞,天将降雨,云雾从洞中飞出,雨霁天晴,云雾又飘回洞里,故名。

云洞岩海拔仅280米,从山麓到峰巅,几乎全是由各种玲珑奇特,各具神态的花岗岩石层层叠叠堆砌而成。

景区方圆约十华里,山岩突兀,怪石嶙峋,洞壑幽深,象缩小的“山石盆景”,具有千山万壑之概。

主要有月峡、千人洞、飞来石、风动石、一线天、摩崖石刻等景点。

山上洞壁极多,最大的洞穴中可容千人,称为“千人洞”;山坡上有几块岩石倚立形成峡谷,谷中有一泓泉水,如果有月光穿过石缝照在泉水上,水中的月影又会映射到石壁上,呈“三月交辉”的奇特景象,这里就是“月峡胜境”。

云洞岩上还有摩崖石刻150余处,这些石刻的年代从十世纪到十九世纪中叶不等,不少名人都曾在这儿留下题刻,行书、楷书、草书、篆书具全,因此云洞岩又有“闽南碑林”之称。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在云洞岩讲学,留有“溪山第一”、“石室清隐”两处题刻。

明代道学家蔡烈也曾在此隐居著书讲学,现尚存蔡烈墓及碑亭。

漳州漳州三坪寺值得一提的是,园内有相茗居茶庄和药膳堂,那里有三坪祖师留下的生活和饮食良方,不妨去看看,获得一些健康长寿的秘诀。

闽南佛教名刹,位于平和县文峰镇,距漳州市区47公里。

三坪寺内供奉开山始祖杨义中高僧,他被尊称为“三坪祖师”,唐玄宗曾赐号“广济大师”。

三坪寺始建于公元866年的唐代,至今香火鼎盛,在闽南及港澳、东南亚地区久负盛名,香客络绎不绝,尤其是每年农历的正月初六、六月初六、十一月初六以及三坪祖师的诞辰、出家、圆寂之日,更是人声鼎沸、香火缭绕。

现存的寺院是在清末时重修的,整个寺依山而筑,有山门、大雄宝殿、祖殿、斋堂僧房、塔殿及钟、鼓二楼等建筑,结构严谨。

1996年又兴建了广济园、百果园、迎客园、仰圣山庄等服务配套设施。

南山寺位于漳州市南郊,建于唐开元年间,为闽南著名古刹之一。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概况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概况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概况
平和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置县,位于漳州市西南部,北靠厦门特区,南邻汕头特区,与闽粤两省八县毗邻,素有“八县通衢”之称,面积2334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场)和1个省级工业园区,人口57.83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

这里,物华天宝。

拥有平和琯溪蜜柚、白芽奇兰茶、香蕉、蔬菜四大绿色品牌,被誉为“中国琯溪蜜柚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白芽奇兰茶之乡”。

特别是原产地产品琯溪蜜柚创下全国柚类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市场份额、出口量五个第一,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

这里,钟灵毓秀。

是台湾“阿里山神”吴凤故里,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中国现代油画拓荒者周碧初出生地,也是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以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的祖籍地。

这里,景观独特。

拥有国家4A级风景区、“千年古刹”三平寺,省级火山地质公园、“闽南第一山”灵通岩,风光旖旎、秀丽清纯的太极峰、大芹山;更有芦溪袖珍绳武楼、克拉克瓷古窑址、庄上土楼、龙艺等众多体现闽南文化的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

这里,荣光永恒。

既是原中央苏区县、又是省重点老区县。

1928年3月8日,党领导的平和暴动打响了“八闽第一枪”,揭开了“福建农民自动夺取政权的第一幕”,发出了“土地革命在福建开始的信号”。

这里,和谐发展。

海峡西岸生态工贸县建设扎实推进,“三镇一区”工业走廊初具规模,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水电、纸木制品等支柱产业蓬勃发展,特色农业优势明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社会事业持续进步,民生民计有效改善。

福建平和旅游景点大全

福建平和旅游景点大全

福建平和旅游景点大全
- 平和南门:兴建于明代,是平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入口,是保
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古城门之一。

- 平和古城区:是一座明代古城,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民
俗文化,游客可以在古城区漫步,感受浓厚的历史氛围。

- 平和大悲院:是中国佛教教派南宗重要寺庙之一,建于唐代,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佛教建筑群。

- 慈湖:位于平和县城东南部,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淡水湖,湖
水清澈,周围环境幽美,是一个休闲垂钓的好地方。

- 平和祥瑞梅林:是一座以梅花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园内有丰
富的梅花品种,每到寒冬时节,梅林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

- 平和妈祖祖庙:是中国福建省妈祖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也
是平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举办盛大的妈祖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信众和游客。

- 怀安禅寺:位于平和县西北部,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寺
内有古代文物和艺术珍品,是佛教信众朝拜和游客参观的地方。

- 东林禅院:是一座古老的佛教禅寺,建于明代,寺内供奉的
是唐代禅宗祖师,是一处让人感受宁静和放松的地方。

- 茶溪瀑布:位于平和县境内,是一个自然形成的瀑布,水势
险峻,景色秀丽,是一处适合徒步和观光的地方。

- 平和杨桥村: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有着传统的农耕文化,村
落中保存了多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游客可以在村落中体验传统农耕活动和品尝当地美食。

漳州周边自驾游路线攻略

漳州周边自驾游路线攻略

漳州周边自驾游路线攻略1.怀远楼该楼为简氏家庭住宅,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坐北朝南,占地1384.7平方米,高4层,14.5米,每层34间,共136间。

怀远楼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内院核心位置的祖堂也就是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斯是室”。

“斯是室”为精巧秀气“四架三间”上下堂建筑,占地190平方米,室内雕梁画栋,古朴天然,对联横匾,书卷气浓。

堂上悬挂的横匾刻着苍劲有力的行楷“斯是室”大字,两边柱子上有副对联,上联是“斯堂讵为游观计敦书开耳目”,下联是“是室何嫌隘惟思尚德课儿孙”。

在上厅,又有对联“书为天下英雄胆,善是人间富贵根”、“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

在外门楼,也有一副联“读书教子绍谋远,礼让传家衍庆长”,横批是“诗礼堂”。

2.将军山容美土司城遗址位于鹤峰县容美镇东10余公里处的平山寨上,于明万历年间所建,现有大堂、二堂、阅兵台、跑马场、花园、土牢等遗存。

城西悬崖上有一山洞,是土司田舜年藏书之地。

洞侧的炮台、碑记至今清晰可见。

洞内花台、鱼池尚存。

容美土司遗址的内容很丰富,但又比较分散,有屏山爵府遗址、细柳城、万人洞、情田洞、九峰读书台等遗迹,尤以屏山爵府最为主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区内地形独特,西北、东南高,西南、东北低,中部陷落为盆地。

州内地貌以山地为主,海拔落差较大,垂直气候差异明显,表现为典型的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3.滨海火山地质公园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龙海县滨海地带,景区海岸线全长18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火山地质地貌。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中国唯一的滨海火山地质地貌风景旅游区,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前亭镇滨海一带,海陆域规划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漳州滨海火山公园地处太平洋西岸,是新生代火山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质构造上属欧亚板块东缘裂陷带,由距今2600万年~700万年间火山喷发的玄武岩构成了典型的火山地质地貌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平和灵通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第一章地质公园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概况一、概况平和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福建省南部,隶属于漳州市平和县管辖。

园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4°04′20″-24°14′25″,东经117°01′10″-117°15′15″。

面积约40km2。

平和县北部为永定、南靖两县,东连龙海、漳浦两市县,西临广东大埔、饶平两县,南靠云霄、诏安两县,总面积2328.6km2。

平和县以公路交通为主,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两条省道(郊柏线、牛旧线)为干线,县乡道为支线,向东、南、西辐射,内通外连,干支联网的公路网布局,为平和县旅游业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从区际交通来看,主要由2条国家专养的省道来联系平和与粤东、闽西区域,区内公路共长123.31km,其中郊柏线86.05km,牛旧线37.26km。

这两条公路南北东西向纵贯全县,道路状况较好。

全县共有县乡养护公路275条,全长1596km,公路密度为0.82km/km2,公路通车里程为漳州市首位,已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中心城镇的联系已基本保障,以中心城镇到各景区、景点的道路也可直达,可间接连接。

二、地形地貌园区处于闽中大山带博平岭南段,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两侧高中间低。

因受多组构造控制影响,地形复杂,地貌单元众多。

中山、低山、丘陵之山脊与河谷、盆地、平原相间排列。

走向呈NE-SW、NW-SE和SN向。

园区西部有双尖山(1190m)、鹅公山(1436.3m)、大芹山(1544.8m)是闽南地区第一高峰。

灵通山主峰擎天峰高1281.7m,灵通山由北向南分别有30多座高于千米山峰组成(1150.2、1036.6、1036.5、1067.5、1147.3、1013.0、1035.0、1150.2、1183.0、1147.3、1013.0、1224.0、1281.4、1223.7、1108.5、1238.5、1250.6、1167.0、1083.5、1174.8)。

园区东部有望旗针(811.3)、石屏山(1005.9)、白石山(947.5)。

中部有矾山(1075.0)。

这些山体被花山溪、芦溪、九峰溪、安厚溪、大溪溪、文峰溪、五寨溪等所分割,构成了独立的中山地貌单元,并向河谷方向逐渐降低。

形成中山、低山、丘陵、河谷平原(Ⅰ、Ⅱ、Ⅲ级阶地)等层次分明的地貌单元分布格局。

园区以中山山地为主,中山约占园区面积的55%,低山约占园区面积的27%,丘陵,约占园区面积的17%,其余为少量山间谷地。

三、气候1气象水文本县地处博平岭南段,海拔1544米的大芹山双尖山纵贯南北,把全县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多丘陵河谷平原,属于南亚热带气候,西北部为中低山,属于中亚热带气候。

以夏长冬短,温热湿润为特色。

年平均温度17.5-21.3‴。

一月6-7‴,极端最低气温2.5‴,七月33‴。

极端高温39.2‴。

但由于本县海拔变幅大(从135米至1700米),地形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极悬殊。

年均无霜期320天。

平和县雨季长,降雨量充沛,全年降平均雨量1660-2000mm,自中部向西东两侧递减。

灾害性气候因素有台风、暴雨、寒潮、干旱和冰雹。

暴雨对土壤的破坏力最大,它来势急、雨量大,形成大量地表径流,冲刷表土,淹没良田,损坏庄稼,造成表土和肥料的严重损失。

按气象标准,平均每年有158天暴雨(日雨量大于50mm),全年除12月外都出现暴雨(1月1次、2月3次、3月7次、4月10次、5月18次、6月33次、7月26次、8月29次、9月20次、10月9次、11月2次),历年最大暴雨量大溪为304.6mm。

寒潮(春寒、五月寒、秋寒及冬寒),尤以孟春、秋季,寒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严重。

影响平和县的台风平均每年4次,多集中7-9月,主要表现为过程暴雨和大风。

最大过程日降雨量300mm以上,最大风速达28.5m以上。

本县干旱年均2.5次,在25年中发生春旱12次,夏旱25次、秋冬旱28次。

最长旱期达199天(1962.11.13-1963.5.30)。

2、水系园区地形复杂,崇山峻岭间遍布小溪河流,由于其集水面积小,因而河流多短而小,且常形成独立水系。

主要为九龙江、韩江水系的上游。

主要河流有花山溪、芦溪、九峰溪等。

花山溪是全县最大的河流。

园区水系概况表四、土地土地面积为408.4万亩,其中林地面积383万亩,占土地面积93.8%,水田23万亩,占5.6%,旱地(包括茶果园)2.5万亩,占0.6%。

平和县土壤划分为六个土类,十五个亚类和四十三个土属,五十七个土种。

若依土类而论,则以红壤土类面积最大,面积为187.03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53.54%,其次为砖红壤性红壤土,面积84.5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24.18%,水稻土35.34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0.11%。

这三个土类面积总和为306.87万亩。

占全县土地面积87.83%,其余d三个土类仅占土地面积2.86%。

(全县土地面积中尚有9.31%为岩石、道路、村庄等)。

这种情形为本县的地形、地质和气候特征所决定。

如土壤的分布明显受地形的高低控制,丘陵区(面积为227.5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65.2%,)、低山区(面积为92.1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26.3%,)主要发育有砖红壤性红壤土和红壤土。

五、植物本县温热多雨,植被种类繁多,资源极其丰富。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6%。

其中人工造林148万亩,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61.7%。

木本植物有151科866种,分布在高程500m以下的多为马尾松、杂木混交和残存次生林,500m以上为荒山灌木丛和禾本科植物,局部地区有针阔混交林。

大部分地区长期受人类活动影响,原生植被稀少,代之为次生植被。

计有蕨类植物21科40属42种,裸子植物9科6属20种,被子植物121科427属804种。

主要植被类型有:①针叶林植被--马尾松群系和杉木林群系,主要分布在千米以下中山、丘陵,是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

②阔叶林植被—有常绿阔叶林和竹林植被。

品种多、面积小,主要有栲、楠、樟、楮、木荷、山茶、黄端木、杜鹃、毛竹等。

③灌丛和灌草植被——姚金娘、芒箕、厥类、山茅、凤尾草、夏枯草、鹧鸪草等草本。

六、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兽类、鸟类、鱼类、虫类及背甲类等。

其中两栖类5科7属,爬行类30科46属,科7属,鸟类30科60属,兽类14科30属,鱼类15科41属44种。

其中有不少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七、矿产平和县矿种类型较多,已发现矿种23种。

金属矿有金、银、铜、钼、锡、铅、锌、铁、铍、锰、稀土等。

非金属矿有叶腊石、明矾石、高岭土、硅石、钾长石、泥煤、耐火粘土、花岗岩、水晶、矿泉水、地热等。

矿产规模储量较小。

其中,铜钼矿3个矿点储量达100万吨以上,铅锌矿5个矿点储量达112万吨,硅石储量达1000万吨,锰矿5个矿点储量达8.78万吨,明矾石2个矿点储量达828万吨。

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全县现有56万人口,县城人口8万多人,流动人口约3万人。

全县辖10镇5个乡,1个农场,240个村,8个社区居委会,12个作业区,2571个自然村。

平和县历史文物丰富,自然景观多样,每年吸引不少周边民众前来旅游,成为漳州市旅游大县。

特别是“八五”以来,平和县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接待人数、收入大幅度增长,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创收达3000万元以上,间接收入达3个亿,旅游业已成为平和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另一方面,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80年代以来,全县各级部门已投入了2 亿多元发展旅游景区景点的交通、通讯、餐饮、住宿、娱乐、购物,还筹建了新的旅游企业。

这些都为平和县旅游业新一轮创业提供有力的保证。

平和县是“全国水果百强县”和“福建省水果十强县”。

全县水果总产量50万吨,居全国县级第六位和福建省县级第一位,具有中国香蕉之乡、中国琯溪蜜柚之乡、中国白芽奇兰之乡的美称,琯溪蜜柚、平和香蕉、白芽奇兰茶是享誉国内外的绿色食品。

平和县还盛产芦柑、龙眼、荔枝等亚热带名优水果。

基础设备完善,平和县以公路交通为主,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两条省道(郊柏线、牛旧线)为干线,县乡道为支线,向东、南、西辐射,内通外连,干支联网的公路网布局,为平和县旅游业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投资环境完美,工业化进程加快,形成食品罐头、果蔬冷冻、服装鞋业、机械制造、茶叶加工、电力建材、纸品纸箱等工业体系。

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是观光旅游、投资发展的宝地。

二、园区乡镇园区跨大溪、安厚二镇,有25个自然村,共370户,1800多人,耕地面积1500多亩。

分属大松、下村、新荣、豪林、石寨、新光、溪口等村庄。

大溪镇面积139.1km2,辖25个村,一个居委会,53500人,其中城镇人口5100人。

全镇2006年人均纯收入3250元。

主要为农业,其次为劳务和工业。

安厚镇面积120.9km2,辖22个村,一个居委会,51235人。

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4.37亿元,财政收入8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1元。

第三节园区历史沿革平和历史悠久,古为扬州之域,周为七闽之地;晋至六朝,属绥安县;隋属龙溪县;唐垂拱二年(686年)“开漳圣王”陈元光建臵漳州府后,属漳浦县;元至治年间(1321—1323年)属南胜县,县城为南胜镇,至元三年(1337年)迁至今小溪镇旧县村,至正十六年(1356年),南胜县改名南靖县,县城移至靖城,辖今平和、南靖两县;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始臵平和县。

灵通山是闽南名山,久负盛名。

在《古今图书集成》、《漳州府志》、《中国名胜词典》内均有灵通岩之记述,遐闻海内外,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灵通山风景区从1987年开始建设,于1992年第三批,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15km2。

包括灵通宝镜度假区、灵通奇观观赏区、青云接待中心区、狮峰眺海浏览区、朝天古寺休闲区、天堂胜景朝圣区、东川水上游乐区。

灵通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平和县灵通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

2005年元月以来,平和县人民政府委托平和县旅游局对风景区实施管理。

现管委会设主任1名,由县旅游局局长兼任;设副主任二名,分别协助主任开展内、外部事务;设管委会委员二名,具体负责下设科室的相关事务。

现有干部职工27人,其中干部7人,临时工20人。

景区目前的主要功能是浏览和佛教朝圣。

基础设施已基本具备,山上已有标准客房64间,通往大溪镇的公路已建成,在主客源市场(以厦门为主、兼顾漳州、汕头、潮州等地)通过大力宣传推介,效果相当显著,取得了较固定的客源。

2005年上半年,灵通风景区共接待旅游人数2.46万人次,比2004年同期(2.29万人次)增长7.4%,旅游直接收入75.6万元,同比增长18.3%(2004年1---6月旅游收入63.9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