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摩尔焓变的测定
摩尔焓变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 理解摩尔焓变的定义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 通过实际实验,测定特定化学反应的摩尔焓变。
3. 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人员:[实验人员姓名]实验材料:1. 化学试剂: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钾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量筒、滴定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
实验原理:摩尔焓变是指在标准状态下,1摩尔反应物或生成物发生化学反应时,系统焓的变化。
通过测量反应前后系统的温度变化,可以计算出摩尔焓变。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检查仪器是否完好。
2. 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硫酸钠固体。
3. 将称取的硫酸钠固体溶解于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4. 使用量筒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置于烧杯中。
5. 将烧杯置于恒温水浴中,用温度计监测溶液的温度。
6. 当溶液温度稳定后,立即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7. 观察溶液温度的变化,记录反应前后的温度值。
8. 根据反应前后温度变化和溶液体积,计算摩尔焓变。
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溶液温度从初始的室温(25℃)上升至最高温度(约40℃)。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摩尔焓变为正值,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数据处理:1. 计算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ΔT = T2 - T1。
2. 根据溶液体积和摩尔浓度,计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n = C × V。
3. 利用摩尔焓变公式ΔH = q / n,计算摩尔焓变。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硫酸钠与氯化钠反应的摩尔焓变。
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摩尔焓变值为正值。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验证了摩尔焓变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升高可能是由于反应放热所致。
然而,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我们无法直接测定反应放热量。
2. 实验过程中,溶液的搅拌速度和温度的稳定性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在后续实验中,应尽量减小这些因素的影响。
化学反应中的焓变与反应热的实验测定

化学反应中的焓变与反应热的实验测定在化学反应中,焓变与反应热是评估反应热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
通过实验测定反应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化学键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中焓变与反应热的实验测定方法。
一、实验方法介绍在实验测定焓变和反应热时,我们常常采用燃烧实验法或者热化学法。
其中燃烧实验法适用于能够燃烧的反应物,而热化学法则广泛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反应。
燃烧实验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 搭建一个密闭的反应容器,在容器内放入已知质量的反应物,并且确定反应物和容器的初始温度。
2. 使用点火器点燃反应物,观察反应过程,并且记录反应前后容器的温度变化。
3. 根据温度变化以及溶液特性和反应物的质量,计算反应热。
热化学实验法则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反应物溶液的浓度。
2. 将反应物溶液装入两个热化学容器中,其中一个容器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持稳定。
3. 在实验装置中将两个容器的反应物混合,观察反应过程,并记录温度变化。
4. 根据温度变化以及溶液特性和反应物摩尔数,计算反应热。
二、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焓变与反应热的实验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环境:保持实验室内温度稳定,避免外部热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仪器准确性:使用准确的温度计和天平等仪器,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实验容器:选择合适的实验容器,确保容器的密封性和热传导性。
4. 反应物的摩尔比例:确定反应物的摩尔比例,确保反应过程的完全进行。
三、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在实验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焓变的定律进行计算,其中最常用的是Hess定律和Kirchhoff定律。
Hess定律用于不同反应物组合而成的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根据Hess 定律,反应焓等于反应物焓变的代数和。
通过测量不同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我们可以根据Hess定律计算出要研究的反应物的焓变。
Kirchhoff定律用于计算化学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焓变。
化学反应标准摩尔焓变

化学反应标准摩尔焓变在化学反应中,摩尔焓变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描述了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热力学变化。
摩尔焓变是指在标准状态下,1摩尔物质参与化学反应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化学反应的摩尔焓变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也可以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到。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意义。
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是指在标准状态下,1摩尔物质参与化学反应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标准状态是指气体在1大气压下,液体和固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298K。
标准状态下的摩尔焓变用ΔH°表示。
ΔH°可以为正值,表示吸热反应,也可以为负值,表示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
实验测定的方法通常是在恒压条件下,将反应物加热至反应温度,然后测定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根据热容和温度变化计算出反应热量。
实验测定得到的摩尔焓变可以用于热力学计算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也可以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到。
热力学计算的方法通常是利用热力学数据和反应平衡常数,根据热力学定律和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方程计算出摩尔焓变。
热力学计算得到的摩尔焓变可以用于预测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和优化化学工艺。
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在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包括反应热、反应焓、反应熵等。
其次,它可以用于设计和优化化学工艺,例如在工业生产中确定反应条件、提高反应产率、降低能耗等。
最后,它还可以用于研究新材料的合成和储能材料的设计,例如电池、催化剂等。
总之,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是化学热力学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热力学变化。
摩尔焓变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和热力学计算得到,它在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优化化学工艺、研究新材料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有所帮助。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焓变实验测定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焓变实验测定热效应与焓变是研究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热量的重要概念。
通过实验测定热效应和焓变,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的热力学特性,并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所应用。
本文将介绍热效应和焓变的概念,以及实验测定热效应和焓变的方法。
一、热效应与焓变的概念热效应是指化学反应中热量的变化。
当反应放出热量时,称为放热反应,热效应为负值;当反应吸收热量时,称为吸热反应,热效应为正值。
其中,焓变是热效应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也称为反应焓变。
焓变与反应的热效应有相同的数值,但其符号与热效应相反。
根据热力学原理,摩尔焓变可以通过反应的热效应除以反应物的物质的摩尔数得到。
二、实验测定热效应与焓变的方法实验测定热效应与焓变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燃烧实验法和反应热实验法。
1. 燃烧实验法燃烧实验法是用于测定有机物燃烧释放热量的方法。
实验中,将待测有机物完全燃烧,使其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通过测量实验容器中的温度变化和水的质量变化,可以计算出反应释放的热量。
根据已知物质的燃烧热计算出摩尔焓变,从而得到待测物质的热效应和焓变。
2. 反应热实验法反应热实验法是用于测定化学反应热量的方法。
实验中,将反应物加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
通过测量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和反应容器的热量变化,可以计算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根据摩尔物质的物质量和反应物的物质量,计算出摩尔焓变,从而得到反应的热效应和焓变。
三、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在进行热效应与焓变实验前,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实验过程中,要遵守实验规范,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 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确保反应容器的密封性,避免热量的损失;选择合适的测温仪器,确保温度的准确测量;控制实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尽量减小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实验完成后,需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包括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和反应物的质量变化等。
化学反应焓变的测定

为焓变。为了有一个比较的统一标准,通常规定
100kPa 为标准态压力,记为 p 。把体系中各固体、
液体物质处于 p 下的纯物质,气体则在 p 下表现
出理想气体性质的纯气体状态称为热力学标准态。
在标准状态下化学反应的焓变称为化学反应的标准
焓变,用 表示rH,下标“ r ”表示一般的化学反应, 上标“ ”表示标准状态。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重要
• Δr Hmθ (298.15K)= - 218.66kJ ·mol -1
3.反应热的测量
• 测定化学反应热效应的仪器称为量热计。 对于一般溶液反应的摩尔焓变,可用图 所 示的“保温杯式”量热计来测定。
3.反应热的测量
• 在实验中,若忽略量热计的热容,则可根据已知 溶液的比热容、溶液的密度、浓度、实验中所取 溶液的体积和反应过程中 ( 反应前和反应后 ) 溶 液的温度变化,求得上述化学反应的摩尔焓变。 其计算公式如下: Cs-水的比热容,4.18J/g.k
还有残留在烧杯壁和玻璃棒上的氯化 钠未被转移。因此要用蒸馏水洗涤用 过的烧杯和玻璃棒。
5. 洗 涤
注意事项: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3次,洗涤液要全部转移到 容量瓶中。
思考: 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要洗涤吗?
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这是 量筒的“自然残留液”,若洗涤后转移到容量瓶中会 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但是使用量筒时应注意选择 的量筒与量取液体的体积相匹配。
还需要玻璃棒。搅拌时沿着一定的方向,玻璃 棒不要碰烧杯底和烧杯壁,不要把玻璃棒放在 实验台上,以免弄脏。
思考:若量取的是浓硫酸需要稀释,应如何操 作才是正确的?
4. 转 移
注意事项: 由于容量瓶瓶颈较细,为避免液体洒在外面,应用 玻璃棒引流。
化学反应摩尔焓变的测定及 Origin 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摩尔焓变的测定及 Origin 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贾新刚;胡晓燕;宁文成;李伟;田小惠【摘要】针对目前“化学反应摩尔焓变”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量热计的加料装置进行了改进,并用同电脑可连接的温度测量仪测量、记录体系温度变化,并将实验数据导入Origin制图,减少了人为的误差,提高了实验的精确度,结果表明:实验相对误差小于0.5%。
%The problem which existed in the measurement of chemical reaction molar enthalpy was solved by the improvement of calorimeter.The electrical thermometer connected with the computer was used to record the changes of system temperature.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saved as txt file.The file was imported by origin and drawn to reduce the errors made by human.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relative error was less than 0.5%.【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3页(P207-208,233)【关键词】量热计;焓变;Origin【作者】贾新刚;胡晓燕;宁文成;李伟;田小惠【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39国内的高等院校面向非化学化工专业开设的化学实验大多作为普通化学理论课程的课内实验,学时少,内容涉及又广,其开设目的旨在普适学生的基本化学素质,训练基本的化学操作技能,培养应用和创新型人才。
化学反应摩尔焓变的测定_实验的改进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化学反应摩尔焓变的测定"实验的改进
作者:李聚源, 谢娟, 孟梅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系,陕西,西安,710065
刊名:
化学世界
英文刊名:CHEMICAL WORLD
年,卷(期):2003,44(8)
被引用次数:1次
1.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成都科技大化学教研组分析化学 1998
2.杨桂荣工程化学实验 1993
3.徐甲强;孙淑香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 1999
4.甘孟瑜;郭铭模工科大学化学实验 1996
5.西北工业大学化学教研室大学化学实验 1995
6.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室普通化学实验 1996
7.王明华大学化学展望 2000
1.周萃文.白小春用氧弹量热计测定碳酸钙的分解焓[期刊论文]-应用化工 2006(9)本文链接:/Periodical_hxsj200308016.aspx。
《普通化学》实验一、化学反应摩尔焓变的测定

实验一化学反应摩尔焓变的测定(2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测定反应摩尔焓变的原理和方法;2.学习称量、溶液配制和测温等基本操作;3.学习实验数据的作图法处理。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测定CuSO4溶液与锌粉反应的摩尔焓变:Cu2+(aq) + Zn(S) = Cu(S) + Zn2+(aq)在相对绝热条件下,取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与过量锌粉反应,考虑量热计热容的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q p等于系统中溶液吸收的热量q与量热计吸收的热量之和,该反应的摩尔焓变Δr HӨ计算公式为:Δr HӨ=-[(V sρs C s + C b)ΔT]/[C(CuSO4)V s]其中V s—反应后溶液的体积,mLρs—反应后溶液的密度,g·mL-1C s—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J·g-1·K-1C b—量热计的热容,J·K-1ΔT—由作图法求出的反应前后温度差量热计热容采用在量热杯中冷热水混合热量守恒的原理,计算公式为:(T h-T m)V hρ(H2O)c(H2O) = (T m-T c)[V cρ(H2O)c(H2O) + C b ]三、实验用品量热计一套,电磁搅拌器,烧杯,玻璃温度计,容量瓶,量筒等。
四、实验步骤1.250ml 0.200mol·L-1CuSO4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计算量的CuSO4·5H2O固体,以大约50mL的去离子水溶解,转入250mL容量瓶中,重复3-4次,直至硫酸铜全部溶解,定容,盖紧瓶塞,混匀。
2.反应摩尔焓变的测定(1)在台天平上称取锌粉(c·p)3g,将其装入量热计的加料器中,并检查密封。
(2)量取100mL配制好的0.200mol·L-1的硫酸铜溶液,注入干净的量热计的反应杯中;加入搅拌磁子,盖上盖子,插入温度计传感器,将量热计的反应杯放在电磁搅拌上。
(3)开启电磁搅拌,同时打开秒表,每隔30秒记录一次溶液温度,直至溶液与量热计达到平衡(约2~3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 化学反应摩尔焓变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测定化学反应摩尔焓变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物质称量、溶液配制和溶液移取等基本操作;
3. 学习外推法处理实验数据的原理和方法。
二. 背景知识及实验原理
化学反应过程中,除物质发生变化外,还伴有能量变化。
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简称为化学反应热)。
化学反应通常是在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进行的,此时反应热效应亦称作等压热效应,用Q p表示。
化学反应的等压热效应(Q p)在数值上等于化学反应的摩尔反应焓变(△r H m)(热力学规定放热反应为负值,吸热反应为正值)。
在标准状态下,化学反应的摩尔反应焓变称为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用△r H mθ表示。
化学反应焓变或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测定原理是:在绝热条件下(反应系统不与量热计外的环境发生热量交换),使反应物仅在量热计中发生反应,并使量热计及其内物质的温度发生改变。
通过反应系统在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以及有关物质的质量和比热,可以计算出反应的热效应值。
实验中溶液反应的焓变值测定采用如图1所示的简易量热计进行测定,通过测定CuSO4溶液与Zn粉的反应进行焓变值的获取。
图1保温杯式量热计
CuSO4溶液与Zn粉的反应式为:
Cu2+(aq) + Zn(s) = Cu(s) + Zn2+(aq)
由于该反应速率较快,且能进行得相当完全。
实验中若使用过量Zn粉,则CuSO4溶液中Cu2+可认为完全转化为Cu。
系统中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溶液所吸收的热量。
在简易量热计中,反应后溶液所吸收的热量为:
Q p =m ? c? ?T
=V ? ρ? c ? ?T
式中: m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 );
c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热容(J ? g -1
?K -1
)
?T —为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之差(K ),经温度计测量后由作图外推法确定; V —反应后溶液的体积(mL ) ρ—反应后溶液的密度(g ?mL -1
)
设反应前溶液中CuSO 4的物质的量为n mol ,则反应的焓变为:
111000
1
--••∆•••-=•∆••-=
∆mol kJ n T c V mol J n T c m H ρ (1)
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则
mol V
c n CuSO 1000
4•
= 式中,C CuSO4——反应前溶液中CuSO 4的浓度(mol?.L -1
) 将上式代入式(1)中,可得
114
4100011000
--•∆••-=•••∆•••-=
∆mol kJ c T
c mol kJ V c T c V H CuSO CuSO ρρ (2)
由于此系统非严格绝热体系,因而在反应液温度升高的同时,量热计的温度也相应提高,而计算时忽略此项内容,故会造成温差的偏差。
故在处理数据时可采用外推法,按图2中虚线外推至反应开始的时间,图解求得反应系统的最大温升值T ,这样则可较客观地反映出由反应热效应引起的真实温度变化值。
在图2中,线段bc 表明量热计热量散失的程度。
考虑到散热从反应一开始就发生,因此应将该线段延长,使与反应开始时的纵坐标相交于d 点。
图中ddˊ所示的纵坐标值,即为外推法补偿的由热量散失造成的温度差。
为获得准确的外推值,温度下降后的实验点应足够多。
T 2与T 1的差值即为所求的?T 。
图2 温度校准曲线
三. 实验仪器和药品
1. 仪器
电子天平、烧杯(100mL)、试管、滴管、移液管(50mL)、容量瓶(250mL)、洗瓶、玻璃棒、滤纸、精密温度计(0~50℃,具有0.1℃分度)、放大镜、秒表、量热计(杯口橡皮塞中开一个插温度计的孔,搅拌方式可采用磁力搅拌器或手握保温杯震荡)。
2. 药品
硫酸铜(CuSO4·5H2O,固体、分析纯)、锌粉(化学纯)、硫化钠(Na2S,·L-1)。
四. 实验内容与操作
1.配制硫酸铜溶液
计算配制250mL mol? L-1 CuSO4溶液所需CuSO4·5H2O的质量(要求三位有效数字),并在电子天平上称取所需的CuSO4·5H2O晶体。
然后将其倒入烧杯中,加入少量去离子水,用玻璃棒搅拌,待硫酸铜完全溶解后,将该溶液沿玻璃棒注入洁净的250mL容量瓶中;再用少量去离子水淋洗烧杯和玻璃棒数次,连同洗涤液一起注入容量瓶中,最后加水至刻度。
旋紧瓶塞,将瓶内溶液混合均匀。
2.化学反应焓变的测定
(1) 称取3g锌粉。
(2) 洗净并擦干用作量热计的保温杯。
用移液管移取100mL配制好的硫酸铜溶液于量热计中。
同时注意调节量热计中温度计安插的高度,使其水银球能浸入溶液中,又不触及容器底部。
将洁净干燥的搅拌子放入量热计中,然后盖上量热计盖子。
(3) 采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
用秒表每隔30s记录一次读数。
直至溶液与量热计达到热平衡,而温度保持恒定(约需2min)。
(4) 迅速往溶液中加入称好的锌粉,并立即盖紧量热计的盖子。
同时记录开始反应的时间,继续不断摇荡或搅拌,并每隔15-20s记录一次读数(应读至0.01℃,第二位小数是估计值);为了便于观察温度计读数,可使用放大镜。
直至温度上升到最高温度读数后,再每隔30s继续测定5~6min。
(5) 实验结束后,打开量热计的盖子,注意动作不宜过猛,要边旋转边慢慢打开,以免将温度计折断。
(6) 取少量反应后的澄清溶液置于一试管中,观察溶液的颜色(蓝色是否消失),随后加入1~2滴·l-1Na2S溶液,看是否有黑色沉淀物产生,以此检验Zn与CuSO4溶液反应进行的程度。
五. 数据处理
1. 数据记录 室温: K ;
CuSO 4·5H 2O 晶体的质量O H CuSO m 245⋅: g ; CuSO 4溶液的浓度⋅4CuSO c : mol? L -1
;
CuSO 4溶液的温度:________K ;
V mL 溶液中CuSO 4的物质的量(或生成铜的物质的量)n :_________ mol ;
温度随实验时间的变化:
2.数据处理:
用作图纸作图或电脑绘图,横坐标表示时间,每隔20s 用1cm ;纵坐标表示温度,每度用1cm 。
求出T ∆。
计算结果:从曲线上测得的?T________K 。
3.反应焓变实验值的求算与实验误差计算
(1) 根据式(1)或式(2)计算反应的焓变,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 ,可近似地用水的比热容代替,为 J?g -1
?K -1
反应后溶液的密度ρ可取为1.03g?m L -1
,量热计自身所吸收的热量可忽略不计。
计算结果:生成1mol 铜所放出的热量?H 实验值 _________ kJ?mol -1
(2)计算实验的百分误差,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误差计算公式如下:
百分误差(%)=
%-理论值
理论值
实验值100⨯∆∆∆H H H
式中,理论指H ∆ = ?mol -1
计算结果:百分误差 ________ %。
六. 注意事项
1. 硫酸铜称量要精确;
2. 锌粉加入要迅速,立即塞紧塞子;
3. 计时、计温要准确;
4. 采用外推法求T ∆,以减少误差。
七. 思考题
1. 配制250mL 的·L -1
CuSO 4溶液的方法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计算所需CuSO 4·5H 2O 晶体的质量。
2. 根据时单质和水合离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数值,计算本实验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并用∆r H Θ
估算本实验的∆T (K)。
3. 所用的量热计是否允许有残留的水滴为什么
4. 为什么不取反应物混合后溶液的最高温度与刚混合时的温度之差,作为实验中测定的∆T 数值,而要采用作图外推的方法求得作图与外推中有哪些应注意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