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原理与设备的精梳工序(一).
第四章 精梳(纺纱学)

三、精梳机的发展
1.1958年上海国棉二厂,制造了我国第一台红 旗牌精梳机。 2.20世纪60年代初,研制了A201型及A201A型 精梳机,车速为116钳次/分。之后A201B、 A201C型精梳机,车速为145钳次/分。 3.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研制开发了FA251 型精梳机,车速为180钳次/分。 4.1991年到1993年相继开发了FA261型、 SXFA252型精梳机,车速为300钳次/分。到了 1998年以后以相继开发了PX2、FA266、F1268、 SXF1269型精梳机,精梳机的速度提高到350钳次 /分。
42
(5)因分离罗拉每次分离 出去的长度为A(即给棉长 度A,如5.6mm ),故进入 棉网的最短纤维长度L2=L1A=B+(1-K)A-A=B-KA。 (6)分离时给棉罗拉仍在 给棉,继续给棉量为A-X= (1-K)A,因受到顶梳的 阻碍,棉层再一次涌皱在 顶梳的后面而回复到过程 (1)。循环上述过程。
3.分度盘与分度 锡林轴上固装有一个圆盘,称分度盘;将分 度盘4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分度(9°)。
28
(二)精梳机运动的四个阶段 精梳机每一工作循环分为精梳锡林梳理、分 离前的准备、分离接合与顶梳梳理、梳理前的准 备四个工作阶段。
29
30
1、锡林梳理阶段
(1)开始与结束 开始:第一排针接触棉丛 结束:末排针脱离棉丛 (2)主要机件的运动 钳板:钳口闭合,钳板先后摆再前摆 梳理速度由快到慢变化 锡林:梳理棉丛 给棉罗拉:停止给棉 顶梳:先后摆再前摆(未参与梳理) 分离罗拉:处于基本静止状态。
38
二、给棉工艺分析 (一)前进给棉分析 1.喂给系数K 顶梳刺入须丛前的喂给长度与总喂给长度的 比值称为喂给系数。 X K A
纺纱原理与设备的并条工序(一)

因此,条子并合后均匀度可得到改善。
棉条的并合
+1%
0
+3%
-6%
+9%
+6%
2. 并合前后条子不匀率间的关系 n根定量相同、不匀率C0相同的纤维条并 合后的不匀率, C
C
0
n
式中,C0—并合前条子的不匀率(%) C —并合后条子的不匀率(%)
C
C0
n 对上式列表计算如下:
n C/C0 1 1 2 0.71 3 0.56
二、并条工序的任务 1. 2. 3. 4. 5. 改善条子的重量不匀(并合) 提高纤维的伸直、分离度 (牵伸) 充分混合纤维 (混合) 定量控制 成条
三、并条机的发展 • 国内
– 第一代,“1”系列,出条速度40~60m/min,如12 42、1243、1241。 – 第二代,“A”系列,出条速度180~250m/min,如 A272A、B、C型,A272F。 – 第三代,FA系列,出条速度为150~600m/min,如 FA302、FA305、FA306、FA311、FA322。
四、主要机构和工艺过程 (一)机构 1. 喂入部分:棉条筒、导条辊、给棉罗拉。 2. 牵伸部分:牵伸罗拉、牵伸皮辊、加压机 构等。 3. 成条部分:集束器、圈条器等。 (二)工艺过程 见下图。
FA311型并条机工艺流程图 1-喂入棉条筒 2-导条罗拉 3-给棉罗拉 4-牵伸罗拉 5-弧形导管 6-紧压罗拉 7-圈条器 8-棉条筒
• 国外
– SH800型和DX7A型,出条速度在400~800m/min, 最高达1000 m/min。
国内外主要并条机生产厂商及最新产品:
• • • • • • • • • • • • 德国特吕茨勒:HSR-1000; 瑞士立达:RSB-D30; 日本丰田:DX7A 马佐里(东台):UNIMAXR、 DUOMAXR、DUOMAX 宝成纺机:FA382、FA311、FA320FA322; 上海纺机总厂:CB100 河北太行:FA398; 沈阳宏大:FA327、FA326、FA319; 湖北天门:FA381、FA317; 杭州东夏:DV2-AL 石家庄飞机:FA312 宝鸡:FA311;
新大纺纱学讲义第5章 精梳

第五章精梳第一节精梳工序的任务一、精梳工序的任务棉纺系统纱线的生产有两种工艺流程:普梳系统和精梳系统。
对于质量要求较高的纺织品,如高档汗衫、细特府绸、特种工业用的轮胎帘子线、高速缝纫机线,其纱或线都是经过精梳工序纺成的。
精梳纱与同特数梳棉纱相比,强力高10%~15%,棉结杂质少50%~60%,条干均匀度有显著的提高,具有光泽好、条干匀、结杂少、强力高等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和外观特性。
精梳工序的任务:1、排除短纤维,以提高纤维的平均长度及整齐度。
生条中的短绒含量约占12%-14%,精梳工序的落棉率为13%-16%,约可排除生条短绒40%-50%,从而提高纤维的长度整齐度,改善成纱条干,减少纱线毛羽,提高成纱质量。
2、排除条子中的杂质和棉结,提高成纱的外观质量。
精梳工序可排除生条中的杂质约为50%-60%,棉结约为10%-20%。
3、使条子中纤维伸直、平行和分离。
梳棉生条中的纤维伸直度仅为50%左右,精梳工序可把纤维伸直度提高到85%-95%。
有利于提高纱线的条干、强力和光泽。
4、并合、混和与成条。
例如,梳棉生条中的重量不匀率为2%-4%左右(生条5米的重量不匀率),而精梳制成的棉条重量不匀率约为0.5%-2%。
精梳工序是由精梳准备机械和精梳机组成,精梳准备机械提供质量好的精梳小卷供精梳机加工。
二、精梳过程的特点和应用精梳过程的特点:精梳时棉层是在握持状态下梳理一端,继而握持已梳理过的一端,而梳理另一端,使棉层中的短绒、棉结、杂质得到比较彻底的排除,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分离度有显著的提高。
经过精梳加工,精梳条中仍含有短纤维约8%左右,精梳加工本身也会产生部分短绒,而精梳落棉中也含有可纺纤维;同时,精梳工序要增加机台、用人,加工成本也随之增加。
因此,精梳工序的选用,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效果。
精梳工序一般用于纺7.3tex(80s)以下的超细特纱和强力大、光泽好的19.4-9.7tex(30s-60s)的细特针织用纱以及具有特种要求的轮胎帘子线、缝纫线、牛仔织物用纱线。
纺纱原理与设备的梳棉工序(一)

1960s-19 80s 1991-200 0s
2005
360-600
600
20-100 金属针布
140 金属针布
国内外主要梳棉机制造厂商 • • • • • • • • • 德国特吕茨勒:DK803、DK903 瑞士立达:C51、C60 英国克劳斯罗尔:MK5、MK5D 马佐里(东台):C501 青岛宏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231A、FA232A 郑州宏大:FA225B、FA221D 金坛纺机:JFA226 江阴机械:FA212B 东佳集团:FA208
高产梳棉机一般在0.5~1之间
握持力:AB逐渐增加,
B点最大;
隔距:AB逐渐减小; 偏心距e:给棉板圆弧与
给棉罗拉中心的距离;
3.刺辊(Lickerin)
完成对棉丛的梳理并 去除部分杂质。 铸铁圆筒,两端堵头;表面 包锯齿,250mm;八头螺旋 线。 剌辊高速有利于分梳和除杂, 但过高会损伤纤维而短绒率, 锡林速度也相应,带来全机 高速的一系列问题。 增加刺辊表面锯齿密度,也 可提高分梳和除杂。齿密: •横密:如8槽/inch •纵密:如4.5齿/inch
纺纱原理与设备
第四章 梳棉
本章主要知识点:
1.梳棉工序的任务及各任务的实现方式。 2.梳棉机的机构组成、工艺原理和作用分析。 3.梳棉机各部分工艺调节的参数与调整方法。 4.梳棉工序加工化纤的特点。 5.梳棉质量的评价及提高措施。
第一节
梳棉工序概述
一、梳棉工序的任务
• 梳理:使棉束单纤维(锡林、盖板作用)
(三)影响梳理效果的因素 1.刺辊速度 刺辊速度高,梳理好,但过快损伤纤维。 衡量分梳刺辊质量的指标--分梳度。 分梳度C:每根纤维受到的平均作用齿数。 nt Z L Tt C v w 1000
纺纱学第5章精梳精品文档

机型
A201 FA251 FA266
定量g/m 39-50 45-65 60-80
19
(三)长纤维(毛、麻绢)精梳前的准备 1、准备流程 (1)毛:一般采用2-3道针梳机 (2)麻、绢:一般采用二道工序。其中头道使用针梳机或
罗拉牵伸机,双皮圈并条机,(可对麻绢纤维中的超长 纤维进行拉断,为以后牵伸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二 道采用针梳机。
22
四、精梳机类型
根据其作用原理的不同,精梳机可分为下列几种 类型
(一)直型精梳机
也称周期作用式精梳机,它的作用特点是精梳作
用是间歇周期地进行的,这种精梳机去除短纤维、 结粒、杂质的效果较好,落纤率较低,但单产亦 较低。
又可分为:
前摆动式( B311(CZ)等
拔
取
部
分
摆
动
)—
毛
型
B311C
、
后摆动式(喂入部分摆动)—棉型A211B、A201D、
前端 • 钳板先后退,再前进(使梳理速度由快到慢) • 给棉罗拉不转 • 分离罗拉处于静止状态 • 顶梳不与须丛接触
37
(2)分离前的准备阶段 • 锡林梳理结束 • 分离罗拉倒转 • 分离皮辊前滚 • 钳板前摆,上钳板开启 • 顶梳向前摆动,未参加梳理 • 喂棉罗拉开始喂棉(前给棉)
38
(3)接合分离与顶梳梳理阶段 • 钳板前摆,使钳口外最长纤维
16
当梳棉机与精梳机之间的准备工艺道数为偶数 时,可使小卷在喂入精梳机构时,被钳板钳住 的棉层中,多数弯钩纤维仍然是前弯钩,易被 锡林梳理伸直,可减少其纤维的损失,节约用 棉。 (2)总牵伸和总并合数要适当 并合数多,棉层厚薄均匀度好,牵伸倍数大, 纤维伸直度好,但棉层易粘卷。
精梳(讲义)

精梳第一节精梳工序概述一、精梳工序的任务在普梳纺纱系统中,从梳棉机上下来的生条存在很多缺陷,如含有较多的短纤维、杂质、棉结和疵点,纤维的伸直平行度较差。
这些缺陷不但影响纺纱质量,也很难纺成较细的纱线。
因此,对质量要求较高的纺织品和特种纱线,如细特纱、轮胎帘子线等,均采用精梳纺纱系统。
精梳工序的任务是:(1)排除短纤维,以提高纤维的平均长度及整齐度,改善成纱条干,减少纱线毛羽,提高成纱强力。
一般梳棉生条中的短纤维含量约占12%~14%,当精梳工序落棉率为13%一16%时,可排除生条中的短纤维约为40%~50%。
(2)排除条子中的杂质和棉结,以减少细纱断头和成纱疵点,提高成纱的外观质量。
在正常工艺条件下,精梳工序可排除生条中的杂质约为50%~60%,棉结约为10%一20%。
(3)使条子中纤维伸直、平行和分离,以利于提高纱线的条干、强力和光泽。
梳棉生条中的纤维伸直度仅为50%左右,精梳工序可把纤维伸直度提高到85%一95%。
(4)并合均匀、混和与成条。
通过喂入时的并合,使不同条子中的纤维充分混和与均匀,并制成精梳条,以便下工序加工。
例如,梳棉生条中的重量不匀率为2%~4%左右,而精梳制成的棉条重量不匀率仅为0 .5%~2%。
精梳工序由精梳准备机械和精梳机组成,精梳准备机械提供质量好的精梳小卷供精梳机加工。
二、国产精梳机的发展1958年上海国棉二厂参照国外精梳机,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台精梳机,命名为红旗牌精梳机。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研制了A20I型及A201A型精梳机,车速为116钳次/min,从而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精梳机的历史。
到了20世纪70年代,针对A201A型精梳机分离罗拉传动机构中存在的磨损大、振动大等问题进行了改进,出现了A201B型精梳机;之后将A201B型精梳机的单筒双条改为双筒单条.并对分离罗拉传动机构进行了改进,更名为A201C型精梳机,车速为145钳次/min。
20世纪70年代末,通过对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于80年代初研制开发了FA251型精梳机,车速为180钳次/min,同时又对A201c型精梳机进行了多项改进,设计制造了A201D型精梳机,车速为165钳次/min。
精梳纺纱工艺流程

精梳纺纱工艺流程
《精梳纺纱工艺流程》
精梳纺纱是一种纺织工艺,通过梳理和精细加工棉花纤维,使其更加柔软,光滑,耐磨和耐洗。
这种工艺流程在纺织行业中非常重要,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精梳纺纱的工艺流程。
首先,原料的选择非常关键。
棉花的品质直接影响到精梳纺纱的质量,因此在选择棉花时需要考虑棉花的成熟度、长度、强度、洁净度和颜色等因素。
接下来是预处理阶段,棉花需要进行粗梳和精梳。
粗梳的目的是去除棉花中的粗劣纤维和杂质,然后进行精梳,利用梳子将棉花纤维梳理成细长纤维。
然后是加强纤维的平行排列,这个过程叫做拉伸。
通过拉伸,纤维间的间隙被减小,纤维被拉伸成细长均匀的形状,提高了纤维的整齐度和平行度。
接着进行简并和牵伸,简并是指把精细的棉纤维进行一定压缩,提高纤维的密度和强度。
而牵伸则是给纤维加上一定的拉力,使之变细。
最后进行纺纱,将处理好的棉纤维通过纺纱机加工成纱线。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粗纱机和精纺机。
粗纺机上的粗纺束通过牵引和细化成精纱束。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棉花就被加工成了柔软光滑,耐磨和耐洗的精梳纱线。
精梳纱线因为其高质量成为纺织行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精梳棉纺纱工艺流程

精梳棉纺纱工艺流程
精梳棉纺纱工艺流程是一种精梳软棉纤维的纺纱工艺,它可以利用多种化学方法将纤维拉直、分组、整理,组合成柔韧的纱线,并以此来生产抗紫外线的棉橡胶制品,如精梳棉衣服。
精梳棉纺纱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一下几种步骤:
第一步:准备软棉纤维。
首先,要准备一个软棉纤维,该纤维又称为精棉,通常是从精棉种子上取得,然后以机器梳理、水洗、气整等精梳工序将其制作成合适的形状。
第二步:连接纤维。
接下来就是要将已准备好的纤维进行连接,这个过程就叫做精梳纺丝。
具体来说,首先要将纤维运用碎棉机、拉棉机、绞盘机等设备拉细,使其锁扣,接着将细纱运用定间机、线杆机等设备进行整理,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第三步:织成细织物。
最后,就是要将纱线织成细织物,这一步涉及到抖穿机、织机等设备。
要想织出柔韧的织物,需要对头数、板芯、犁齿等设定值有深入的了解。
综上所述,精梳棉纺纱工艺流程就是一系列有序而完整的步骤,从准备软棉纤维,再到将纤维连接整理,最后是利用抖穿机将纱线机结而成细织物。
能够实现这一过程,都需要考虑到生产过程的众多细节,及需要应用的各种复杂的设备及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精梳机的发展
1. 1958年上海国棉二厂,制造了我国第一台红旗牌精 梳机。 2. 20世纪60年代初,研制了A201型及A201A型精梳机, 车速为116钳次/分。之后A201B、 A201C型精梳机,车速 为145钳次/分。 3.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研制开发了FA251型精梳机, 车速为180钳次/分。 4. 1991年到1993年相继开发了FA261型、SXFA252型精梳 机,车速为300钳次/分。到了1998年以后以相继开发了PX 2、FA266、F1268、SXF1269型精梳机,精梳机的速度提高 到350钳次/分。
纺纱原理与设备
第五章 精梳
本章主要知识点: 1.精梳工序、精梳准备工序的任务及各任务实现的方式,精梳质量的评 价及提高的措施; 2.精梳准备工序的偶数准则,精梳准备的工艺流程特点比较; 3.精梳机的工作原理,精梳机一个工作循环四个阶段的定义及各阶段各 部件运动配合; 4.精梳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工艺参数的设计;
并条机
V形导条板 导 导条辊 条 压 辊罗 拉牵 伸 罗 拉条卷机
紧压辊 条卷 1、20-24根棉条在导条辊与 导条压辊的引导下,在V形 导条平台上转过90°平行排 列 2、棉条在导条罗拉的引导 下进入牵伸装置。( E= 1.1~1.4 ) 3、经牵伸后的棉层经紧压 辊压紧,以防粘卷。 4、棉层由棉卷罗拉带动卷 绕到筒管上制成小卷。
棉条 条筒 棉卷罗 拉
条卷机
条卷机的主要性能
机型 并合数 A191B 16~20 FA331 20~24 FA334 20~24
牵伸倍数
牵伸型式 加压型式 小卷最大直径mm
1.1~1.3
三上三下双区 重力加压 400
1.1~1.4
二上二下单 区 气动加压 400 230、270、 300 气压式 560 60~70 160~240
精梳工序所用机械由精梳准备机械和精梳 机组成。 一、精梳准备工序的任务 1. 伸直平行纤维。以减少精梳时纤维损 伤和梳针折断,减少可纺纤维的损失。 2. 制成均匀的小卷,便于精梳机加工。
二、精梳准备机械和工艺
(一)精梳准备机械 1. 预并条机:并条工序通用 2. 条卷机 3. 并卷机 4. 条并卷联合机 (2)(3)(4)为精梳准备专用机械。
5. 到2002年我国开发了SXF1269A、F1268A、FA269型精 梳机,最高车速达到了400钳次/分。
6. 国外精梳机的发展有100多年的历史。代表国际先 进水平的有:瑞士立达公司的E7/5、E7/6和E70R;德国清 泽公司的VC-300;日本丰田公司的CM100等。
第二节 精梳的准备
1.3~1.7
四上六下曲 线 同左 450
小卷宽度(mm)
小卷加压 N/两端 成卷速度 m/min 台时产量
230
机械式 289 ×2 30~40 80~120kg
230、250
气压式,6 ×105Pa 49~69 最大250
并卷机
小卷
棉卷罗拉 牵伸罗拉 曲面导板 紧压罗拉 棉卷
棉卷罗拉
1、6只精梳小卷放于棉卷罗拉上,小卷退绕后,分别进入牵伸装置 (三上四下牵伸,E=5.4-7.1); 2、牵伸后的棉网通过光滑的曲面导板转向90度,在输棉平台上6层 相互叠合 3、经输出罗拉进入紧压罗拉,再由成卷罗拉卷成精梳小卷。
二、精梳的特点及精梳纱的应用
1. 精梳过程的特点 握持梳理:一次完成一个须从的梳理,先握持后端 梳前端,再握持梳理过的前端梳后端。 2. 精梳纱的应用 7.3tex(80s)以下的超细特纱和强力大、光泽好的1 9.4-9.7tex(30s-60s)细特针织用纱以及具有特种要求 的轮胎帘子线、缝纫线、牛仔织物的纱线时,均应采用 精梳加工。
第一节 概述
一、精梳工序的任务
1. 排除生条中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绒,以提高纤维的平均长度及 整齐度。 2. 排除条子中的杂质和棉结,提高成纱的外观质量。 3. 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和分离,并制成均匀的精梳棉条。
精梳效果: 成纱强力可提高10%~20%; 棉结杂质粒数可减少50%~60%; 条干均匀度和光泽显著提高; 精梳纱线强力高、结杂少、条干匀、光泽好。
并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