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原理与设备的细沙工序(二)
(完整版)细纱工艺

细纱工艺一、细纱工序的任务1.牵伸:将粗纱牵伸到所要求的特数。
2.加捻:给牵伸后的纱条加上一定的捻度,使之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和光泽。
3.卷绕:卷绕成管纱,便于运输和后加工。
二、细纱工艺设计概要在确定细纱工艺时,应考虑以下一些方面。
(1)细纱机在向大牵伸方间发展。
为了加大细纱机的牵伸倍数,可采用不同的牵伸机构.改善在牵伸过程中对须条的控制,合理确定牵伸工艺,获得理想的效果。
在加压形式上,目前大多采用弹簧摇架加压和气动加压。
在加大细纱机的牵伸倍数、缩短前纺工序和减少并合数的同时,必须注意改进喂入半制品的质量。
(2)细纱捻度直接影响成纱的强力、捻缩、伸长、光泽和毛羽、手感,而且捻度对细纱机的产量和用电等经济指标的关系很大,因此,必须全面考虑,合理选择捻系数。
(3)在加强机械保全保养工作的基础上,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车速,选择合适的钢领、钢丝圈、筒管直径和长度等。
(4)加大细纱管纱卷装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确定管纱卷装时,应考虑最大限度地增加卷绕密度,但必须使络筒时发生的脱圈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否则会降低劳动生产率。
三、细纱牵伸工艺(一)细纱总牵伸倍数在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细纱机的牵伸倍数,在经济上获得较大的效益。
目前细纱机的牵伸倍数一般在30—50倍。
总牵伸倍数的能力首先决定于细纱机的机械工艺性能,但总牵伸倍数也因其他因素而变化。
当所纺棉纱线密度较粗时,总牵伸能力较低;当所纺棉纱线密度较细时,总牵伸能力较高;在纺精梳棉纱时,由于粗纱均匀、结构较好、纤维伸直度好、所含短绒率也较低,牵伸倍数一般可高于同线密度非精梳棉纱;纱织物和线织物用纱的牵伸倍数也可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单纱经并线加捻后,可弥补若干条干和单强方面的缺陷,但也必须根据产品质量要求而定。
总牵伸倍数过高,产品质量将恶化,棉纱条干不匀率和单强不匀率高,细纱机的断头率也增高。
但总牵伸倍数过小,对产品质量未必有利,反而增加前纺的负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纺纱原理与设备的粗纱工序(二)

压掌叶
压掌杆
2.筒管:用于绕纱
3.锭杆:用于支撑筒管。有的没 有锭杆。 上龙筋固定,锭翼装在上龙筋 上,形成悬吊锭翼。锭杆从上部 插入筒管内,下龙筋带动筒管作 升降运动。
锭 翼 由 上 部 传 动;
传动筒管
– 四罗拉双短胶圈:前90、120、150 (N/双锭)
二150、200、250 (N/双锭) 三100、150、200 (N/双锭) 后100、150、200 (N/双锭)
第三节
粗纱的加捻
一、粗纱机的加捻机构
(一)悬锭式加捻机构 (二)托锭加捻机构 (三)封闭式加捻机构
(一)悬锭式加捻机构 1. 锭翼:用于加捻,由空心 臂(粗纱的通道)、实心 臂(平衡空心臂)、压掌 等组成,。
纺纱原理与设备
(二)牵伸形式 1、三罗拉双短皮圈 在主牵伸区设置有上、下皮圈,上、下销,隔距 块,集合器等附加元件以加强对纤维运动的控制。 下皮圈工作边易中凹。
2、三罗拉长短皮圈 张力装置可使皮圈的滑溜率较双短皮圈小,中 凹现象有所改善,纺纱条干优于双短皮圈维,但维 护保养、清洁装置的设计上比较困难。
– 皮圈架长度+(15~17)mm – 后区为:纤维品质长度+(12~16)mm
4、罗拉加压原则:握持力大于牵伸力 范围:
– 三罗拉双短胶圈:前200、250、300 (N/双锭)
中100、150、200 (N/双锭) 后150、200、250 (N/双锭)
锭翼(Flyer)
• 组成:实心臂、空心臂、压掌; • 锭翼回时,压掌叶在压掌杆的离心 力和粗纱张力作用下压向纱管表面, 使粗纱卷绕紧密。 • 改变粗纱在压掌曲臂上的包绕圈数, 可调节粗纱张力。
压掌(presser) • 压掌:压掌叶、压掌杆、上圆环、 下圆环。 • 锭翼回转,压掌绕空心臂转动一 定角度,粗纱卷绕过程中,压掌 叶始终压向粗纱管。
新大纺纱工艺实验指导02纺纱工艺原理试验

第二部分纺纱工艺原理试验实验五原棉杂质分析一、实验目的1、认识原棉中的杂质2、掌握测定原棉含杂率的方法3、掌握原棉杂质分析机的操作方法二、基本知识原棉中的杂质是指非纤维物质以及附着着棉纤维的物质。
非纤维物质有不孕籽、籽棉、棉籽、破籽、碎枝叶、碎铃壳、泥沙、虫屎、虫尸等,原棉中存在的有害的带纤维性物质有软籽表皮和带纤维籽屑等。
(一)杂质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1)不孕籽:纤维的初生细胞停止生长,胚株死亡而形成不孕籽;(2)僵片:在纤维发育过程中遭遇病虫害或气候影响,使棉籽夭折,棉纤维形成薄壁纤维,经轧花后,形成光亮的棉片,称为僵片;(3)虫浆、虫尿:棉纤维在生长过程中遭遇虫害而留下的痕迹。
2、在原棉处理过程中形成的(1)软籽表皮:棉籽外面的一层表皮,与棉纤维连在一起,在轧棉过程中连同纤维一起轧下,形成带纤维的软籽表皮;(2)破籽、籽棉:在轧棉过程中,将棉籽轧破而形成破籽,细小的破籽成为籽棉;(3)索丝、棉结:在轧花过程中,由于棉纤维成熟度较差或籽棉过湿,纤维之间摩擦过多,使纤维扭结在一起,形成索丝、棉结;(4)黄根:棉籽表皮上的短绒,呈黄褐色,长度为3~6㎜,此类疵点在皮辊棉中较多。
3、采摘过程中形成的采摘时将破棉叶、碎铃壳、小棉枝等混入,形成杂质。
(二)杂质的危害短纤维加捻成纱时,带纤维籽屑、棉结、软籽表皮等疵点易显露于成纱表面,造成纱线棉结、杂质增加,形成粗节,恶化纱线条干,成纱断头多。
尤其是棉结,因与正常纱线存在吸色差异,易形成布面“白星”,严重影响印染布的质量。
棉纺常用的纺纱方法主要有环锭纺、气流纺两种,气流纱的断头则主要是由于尘杂颗粒在纺杯凝聚槽内的聚集造成的。
杂质颗粒进入纺纱杯后,随纺纱杯高速回转产生离心力,很容易沉淀在纺纱杯内壁,容易造成纺纱断头。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YG041原棉杂质分析机一台;2、电子天平一台,称量200g,分度值10mg;3、其他工具:棕刷、镊子。
棉纺细纱设备的原理及应用

棉纺细纱设备的原理及应用棉纺细纱设备是用于将棉纤维进行细纱加工的设备。
它的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将棉纤维进行梳理、并行成并细化纤维,在细纱纺纱机上通过纺纱工艺,制成精细纤维纱线。
它的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纺织行业,生产各种棉质纺织品。
棉纺细纱设备的主要原理包括梳理、并行、纺纱等几个步骤。
首先,经过原料处理后的棉纤维,会经过一系列的梳理工序,将纤维的杂质、点棉等物质去除,使纤维排列整齐。
接下来,纤维经过并行工序,使纤维平行排列,进一步细化。
最后,在纺纱机上进行纺纱工艺,形成细纱线。
整个过程需要经过机械的传动、配纺、双锭等工艺来实现。
棉纺细纱设备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以生产各种细纱产品,如高档纺织品、面料、针织品、家纺用品等。
细纱线的生产能够提高纺织品的质量,使其更加柔软、光滑、平整,增加穿着舒适度。
其次,棉纺细纱设备还可用于生产各种精细织物,如高支纱、高密度纱等。
这些织物具有较高的纱线精细度和纺织密度,表面光滑,手感柔软细腻。
此外,细纱线还可用于精细针织品的生产,如T恤、衬衫等。
棉纺细纱设备具有一些特点。
首先,它具有高效性能,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设备操作简单,易于控制,操作人员的要求相对较低。
再次,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相对较小,非常适合现代化的工厂生产。
此外,设备还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然而,棉纺细纱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纺细纱过程中纤维平行性的控制问题。
纤维的平行排列对于细纱线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确保纤维在并行工序中的平行性。
其次,设备的维护保养需要及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最后,设备在轴承、传动装置等部分易出现磨损,需要及时更换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寿命。
综上所述,棉纺细纱设备通过梳理、并行和纺纱等工艺步骤,将棉纤维加工成细纱线,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
它能够生产各种细纱产品,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和档次。
同时,设备具有高效性能、操作简单等特点,但也存在纤维平行性控制、设备维护保养等问题。
现代纺纱技术课程教案——细纱

编码:01 制订日期:2007.8项目七细纱模块一细纱概述一、细纱工序的任务1、牵伸2、加捻3、卷绕成形二、细纱机工艺流程模块二细纱机机构一、喂入机构与作用1、喂入部分机构粗纱架、粗纱支持器(托锭式、吊锭式)、导纱杆、横动装置2、喂入作用分析喂入机构的作用:粗纱顺利退绕并均匀地、在一定宽度范围内喂入细纱机牵伸装置。
二、牵伸机构与作用1、牵伸部分的机构与特点(1)组成元件牵伸罗拉、罗拉轴承、皮辊(胶辊)、皮辊轴承、皮圈、皮圈销、集合器、加压机构、吸棉装置等。
2、细纱机牵伸装置的形式(1)三罗拉长短皮圈普通牵伸(2)三罗拉长短皮圈V形牵伸三、加捻卷绕机构与作用(一)细纱的加捻过程须条一端被前罗拉握持,另一端通过钢丝圈的回转而加上捻回,钢丝圈回转一转,加上一个捻回。
(二) 加捻卷绕元件1、锭子:由锭杆、锭盘、锭胆、锭脚和锭钩组成。
实用锭速为12000~18000r/min左右.2、筒管:有经纱管、纬纱管之分。
(1)经纱管长度:根据钢领板升降全程和纺纱线密度决定的,一般比钢领板升降全程大12%左右。
(2)直径:一般为钢领直径的40%~50%;(3)纬纱管用于纺直接纬纱,其长度和直径取决于梭子内腔长度和宽度。
3、钢领:平面钢领和锥面钢领两种①平面钢领PG2(边宽4.0mm) 适纺粗特纱(普通钢领)PG1(边宽3.2mm) 适纺中特纱(高速钢领)PG1/2(边宽2.6mm) 适纺中特纱(高速钢领)规格代号:PG×-×× ××例:PG1-42511-边宽3.2mm;42—内径42mm;51—底外径51mm②锥面钢领:HZ7系列;ZM系列(ZM-6,ZM-20)4、钢丝圈(1)钢丝圈的作用:与钢领、锭子配合完成细纱的加捻、卷绕。
生产上通过调整钢丝圈型号(几何形状)、号数(重量)来控制纺纱张力、稳定气圈形态,达到卷绕成形良好、降低细纱断头的目的。
(2)钢丝圈的工艺要求钢丝圈的几何形状与钢领跑道截面的几何形状要正确配合,钢丝圈的重心要低,使其回转稳定。
纺纱原理与设备的精梳工序(二)

2、精梳准备工序的偶数法则
精梳机梳理钳板握持棉丛的尾端,锡林梳理前端,当喂 入的纤维呈前弯钩时,易于被锡林梳直,而后弯钩纤维无 法被锡林梳直,可能与短纤维一起成为落棉。因梳棉生条 后弯钩纤维较多,为保证喂入精梳机的多数纤维呈前弯钩 状,在梳棉与精梳之间的准备工序应按偶数配置。
工序道数与纤维弯钩方向的关系
第三节 精梳机的工艺过程
一、工艺过程
集 合 器
小 5, 卷 张力 6 棉 分 辊 上 网 离顶 托 皮梳 下 承卷罗 钳 板 辊 拉 板 4-给棉罗 引 拉 分 导 离 罗 拉 罗 拉
SXF1269A精梳机
导 卷 板
承卷罗拉
顶 分 导输 梳 离 棉出 罗 板罗 拉 拉 1 2 锡林4
喇 叭 口
导条钉16 导 向 压 辊
1、锡林梳理阶段
(1)开始与结束 开始:第一排针接触棉丛 结束:末排针脱离棉丛 (2)主要机件的运动 钳板:钳口闭合,钳板先后摆再前摆 梳理速度由快到慢变化 锡林:梳理棉丛 给棉罗拉:停止给棉 顶梳:先后摆再前摆(未参与梳理) 分离罗拉:处于基本静止状态。
(2)条卷并卷工艺 总并合数:(20~24)×6=120~144 E总:(1.1~1.4)×(6~8)=6.6~ 11.2 小卷特点: 成形良好,层次清晰,且横向 均匀度好,有利于钳板的握持,落棉少,产 量低,一套只能供应5-6台精梳机。
(3)条并卷联合工艺
总并合数:(6~8)×(16~20)×3=288~480 E总:(6~8)×(2~5)=12~40 特点:小卷横向均匀,牵伸大,纤维伸直好, 但小卷易粘连,对车间温湿度要求高;占地面 积大。
纺纱原理与设备
条并卷联合机
1、喂入部分分成三组,每组有16-20根条子经导条罗拉喂入,各组 棉条经V形导条板和牵伸装置牵伸成棉网(E=2-3.5); 2、三层棉网输出后各自经过曲面导板,转过90度在机前平台上叠合 3、经压辊压紧后,由棉卷罗拉绕成小卷。
纺纱概论—细纱

细纱-概述
一、细纱工序的任务 1、牵伸 2、加捻 3、卷绕成形 二、细纱机的发展
细纱-概述
细纱机工艺简图
细纱-概述
• 喂入机构
细纱-牵伸
• 三罗拉双短皮圈 • 三罗拉长短皮圈
细纱-牵伸
牵伸工艺分析
• (一)后区牵伸倍数与粗纱捻系数 • 1、后区牵伸倍数、粗纱捻系数与牵伸力的关系 • 2、后区牵伸倍数的选定 • 3、粗纱捻回的利用 • (二)后区罗拉握持距 • (三)前区皮圈钳口隔距与浮游区长度 • (四)前、中、后皮圈加压
细纱-卷绕成形
(一)卷绕过程 (二)卷绕要求
细纱-卷绕成形
• 管纱卷绕形式 • 主要参数: 管纱成形角、m、h • 绕纱层:向上卷绕得较密的那层纱。
束缚层:向下卷绕得较稀的那层纱。
细纱-纺纱张力与细纱断头
• 一、纺纱张力的形成 • 纺纱段、气圈段、卷绕段 • 三段张力 • 影响张力的因素 • 一落纱中张力的变化规律
细纱-纺纱张力与细纱断头
• 细力与细纱断头
(1)断头分类 (2)断头规律
细纱-减少细纱断头的措施
• (一)控制与稳定纺纱张力 • 1、控制气圈形态 • 2、合理选配钢领、钢丝圈 • 3、新技术的应用 • (二)增强纺纱段的强力 • 1、增加纺纱段捻度 • 2、减小无捻段长度 • 3、增加前钳口对须条的握持力 • 4、改善棉纱条干 • (三)加强日常生产管理 • 1、加强保全保养,整顿机械状态; • 2、掌握运转规律,提高操作水平; • 3、加强原棉管理与工艺管理; • 4、加强温湿度管理;(T:26~30℃,RH:50%~60%)
细纱- 加捻
• 一、细纱的加捻 • (一)细纱的加捻过程与成
纱结构
细纱-加捻
细纱机工作原理

细纱机工作原理细纱机是一种用于纺织细纱的机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将纺纱材料经过拉伸、细化、整理等步骤,最终制成细纱。
下面将详细介绍细纱机的工作原理。
细纱机的工作需要纺纱材料,一般是由棉花、亚麻、羊毛等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制成的纺织纱线。
这些纱线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细纱机的供纱装置。
供纱装置是细纱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纱线平稳地送入细纱机的工作部位。
供纱装置通常由供纱筒、供纱辊和供纱管等组成。
供纱筒是一个圆筒形装置,纱线从供纱筒的中心进入,然后经过供纱辊的引导,最终进入供纱管。
供纱辊的转动速度可以通过调节供纱装置的速度来控制,从而控制纱线的供给速度。
接下来,供纱装置将纱线送入细纱机的拉伸装置。
拉伸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对纱线进行拉伸,使其变得更加细长而均匀。
拉伸装置通常由一对或多对辊子组成,其中一个辊子是固定的,另一个辊子是可调节的。
可调节辊子的位置可以通过调节拉伸装置的张力来控制,从而控制纱线的拉伸程度。
在拉伸装置之后,纱线进入细纱机的细化装置。
细化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对纱线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使其直径更加均匀。
细化装置通常由一对或多对细化辊子组成,辊子的表面都有一定的纹理,可以将纱线的直径细化到所需的尺寸。
细化辊子的转动速度可以通过调节细化装置的速度来控制,从而控制纱线的细化程度。
纱线经过细化装置后进入细纱机的整理装置。
整理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对纱线进行整理,使其更加平整、光滑。
整理装置通常由一对或多对整理辊子组成,辊子的表面都有一定的纹理,可以将纱线的表面整理得更加光滑。
整理辊子的转动速度可以通过调节整理装置的速度来控制,从而控制纱线的整理程度。
细纱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纱线经过供纱装置进入细纱机,然后经过拉伸装置、细化装置和整理装置,最终制成细纱。
整个过程中,通过调节供纱装置、拉伸装置、细化装置和整理装置的参数,可以控制纱线的供给速度、拉伸程度、细化程度和整理程度,从而得到所需的细纱。
细纱机的工作原理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涉及到了纺织工艺学、机械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区牵伸工艺(前区牵伸与纱条不匀) 细纱有规律的粗细不匀,因机械状态不良(如罗拉偏心,弯曲 等)而产生的“机械波”所造成的。 中长片段不匀和部分长片段不匀,产生于牵伸的后区。 短片段不匀,大多由浮游纤维不规则运动引起的“牵伸波”而 引起的,主要产生于前区。
弹簧摇架
弹簧摇架
弹簧摇架
• 优点:加压力大,结构轻巧,加、释压方便, 调换皮圈、皮辊、揩车方便; • 缺点:弹簧材料及热处理要求高,日久压力会 衰退。
气压摇架
压缩空气单向阀气水分离器减压 阀软管气囊压力板加压杆 四连杆:BCDE
气压摇架 • 优点:压力稳定,调压方便,可配用过压、欠压 警报;停车时可使皮辊处在半释压或全释压状态 下,避免皮辊长期加压而产生凹痕;结构轻巧, 便于维护管理。 • 缺点:需配气源和管道,气囊材料和质量要求高, 成本高。
三、牵伸工艺与纱条不匀 细纱不匀分为长片段不匀、短片段不匀。 长片段不匀(重量不匀),100m片段间的重量不匀; 短片断不匀(条干不匀), 2.5~5cm片段间的重量不匀。 细纱不匀的组成:随机不匀(与断面纤维根数有 关)、喂入粗纱的附加不匀及细纱加工的附加不匀。 细纱工序降低细纱不匀主要在于降低细纱的附加不 匀,因附加不匀主要由牵伸部分产生,故要合理配置各区 的牵伸工艺。
销子(上销、下销 ):固定胶圈的位置,把 下胶圈引至前钳口。 上下销固定:固定钳口(双短皮圈) 上销摆动、下销固定:弹性钳口(长短皮圈)
固定 钳口
弹性 钳口
集合器 作用:收缩须条的宽度,减少前钳口处的加捻三 角形,使须条在比较紧密的状态下加捻。
二、牵伸机构的加பைடு நூலகம்装置
• 作用:对上罗拉加压,使其与下罗拉一起回转, 组成钳口。 • 类型: 重力加压(已淘汰)、磁性加压(已淘 汰)、弹簧加压(最普遍)、气动加压。
双皮圈牵伸装置的特点:
• • • • • 上下皮圈为附加元件,组成附加摩擦力界; 夹持纤维向前罗拉钳口输送,控制纤维好; 皮圈销构成既有压力又柔软的皮圈钳口; 既积极控制慢速纤维运动,又不妨碍快速纤维抽出,使纤维变速点充分集中 在前罗拉钳口附近; 提高了牵伸须条质量和前区牵伸能力。
销子(皮圈销)
纺纱原理与设备
胶圈(皮圈)
丁腈材料; 表面光滑、弹性好; 三层结构,中层以纤维增强;
皮圈是控制纤维运动的主要部件。 成对配置:双短皮圈(已淘汰)、长短皮圈(上 短下长),套在中上下罗拉上; 传动:罗拉主动,以摩擦力带动皮圈,挟持纤 维的工作边为松边。
双短皮圈
长短皮圈
Rieter 牵伸系统 (长短皮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