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适应性要求试验大纲
环境适应性大纲

编号:xxxx 环境适应性大纲与分析xxxxxxxx页脚内容4签署页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标审:日期:会签:日期:批准:日期:1、范围1.1 主体内容本大纲规定了环境适应性工作的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以及环境适应性评价等。
1.2 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xxxxx寿命周期内的研制、生产阶段,环境适应性大纲的编制、实施和检查。
2、引用文件GJB150A-2009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3、编制依据《xxxxx技术协议》;4、一般要求4.1环境适应性工作目的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以满足系统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要求,减少寿命周期费用。
应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开展环境适应性工作,确定合理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并以合理的费用确保装备满足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4.2 环境适应性工作基本原则和要求4.2.1遵循预防为主,早期投入的方针,并将环境适应性设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4.2.2环境适应性工作与产品整机和系统的研制工作统一规划、协调进行;4.2.3采用成熟的环境适应性设计准则,控制新技术、新工艺、新器材在产品中所占得比例,并分析类似产品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缺陷,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a)一是采取改善环境或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b)二是采用耐环境能力强的结构、材料和工艺。
4.2.4加强对研制、生产过程中安全性工作的监督与控制,严格进行环境适应性评审;4.2.5产品设计应满足环境适应性要求。
4.3 环境适应性工作计划按产品研制计划要求,产品研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项目确定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样品研制阶段、设计定型阶段。
环境适应性工作计划见表4。
5、详细要求5.1 项目确定阶段由项目组长,依据产品合同和技术协议书提出要求,进行收集、整理同类产品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设计技术方案,进行本产品的任务论证和环境适应性论证,也可以合并到方案论证中同时进行,并形成任务论证报告或环境适应性论证报告。
5.2 方案设计阶段5.2.1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案由项目组长编制环境适应性方案设计报告,一般可以与产品方案设计报告同时进行,需要时,也可单独进行。
环境试验大纲

成都雷思特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05月LT.XXX (项目名称)(文件名称)文件代号:LT.XXX (文件简号)文件版本:V2.1LT.XXX(项目名称)(文件名称)文件代号:LT.XXX(文件简号)文件版本:V2.1文件更改记录注意:文件更改后,必须更新文件页数、目录、交叉应用等域。
目录1.(标题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标题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标题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执行标准和参考文献(表格格式、内容供参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术语/符号及缩略语(格式、内容供参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标题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标题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测试发射机在各种环境试?条件下技术状态的稳定性。
2.试验组织形式由质量部组织本次试验。
3.试验依据和引用标准《发射机项目开发任务书》;2.807.044JT《系统发射机技术协议》;GJB150《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环境适应性测试抽选标准

环境适应性测试抽选标准环境适应性要求的环境试验项目低温、高温、低气压、温度气压、温度冲击、太阳辐射、加速度、倾斜摇摆、基本冲击、碰撞、随机振动、正弦振动、恒定湿热、交变湿热、浸水、淋雨、霉菌、盐雾、砂尘等。
1、高温、低温试验根据产品的使用场合选择表2和表3的温度点进行试验,机载设备是需要进行低气压试验或温度低气压试验。
2、低温试验:先进行初始检测,以温变速率<3℃/min把温度降低到规定的低温工作温度,根据样品的尺寸和重量进行温度稳定1小时~8小时,然后,对样品进行2小时的加电工作,开始降温进入低温贮存的温度点,贮存24小时,以温度变化速率<3℃/min升温到正常大气条件,进行1小时~8小时恢复。
3、高温试验:和低温试验的方法相同,都是要求温变速率<3℃/min进行升温,有温度稳定阶段和恢复阶段。
4、低气压试验:常温低气压,温度低气压,还有特殊的快速减压这个一般做的实验室非常少。
5、温度冲击:温度转换时间要求≤5m in就可以,这个条件比较常规,都可以实施。
6、太阳辐射:温度为40℃,总辐射强度为1.12kw/m2。
7、倾斜和摇摆试验:属于比较特殊的试验项目,一般要求的会比较少,舰船设备要求做这个项目,其他环境不要求。
8、冲击试验:一般采用半正弦波和后峰锯齿波的冲击波形。
9、振动试验:对于车载环境,运用公路运输振动曲线进行三方向的振动试验,对于舰船设备采用和GJB4标准相同的测试要求,进行谐振搜索、扫频耐久和扫频循环试验。
对于机载设备按照和GJB150.16标准相同的机载测试随机振动试验进行。
10、湿热试验:采用恒定湿热和交变湿热试验,这个和其他军标有所差异,恒定湿热类似于采用GB/T2423.3的电工电子湿热要求,交变湿热也是属于比较特别的交变,温度是在20℃和40℃交变。
11、浸水试验:水温8℃~28℃,浸渍深度试验样品顶部距离水面1m,测试时间2小时。
12、淋雨试验:相当于采用GJB150.8A的垂直滴水试验,雨滴直径0.5mm~4.5mm,淋雨角度45°,淋雨强度6mm/min。
环境适应性大纲

编号:xxxx 环境适应性大纲与分析xxxxxxxx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签署页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标审:日期:会签:日期:批准:日期:1、范围1.1 主体内容本大纲规定了环境适应性工作的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以及环境适应性评价等。
1.2 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xxxxx寿命周期内的研制、生产阶段,环境适应性大纲的编制、实施和检查。
2、引用文件GJB150A-2009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3、编制依据《xxxxx技术协议》;4、一般要求4.1环境适应性工作目的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以满足系统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要求,减少寿命周期费用。
应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开展环境适应性工作,确定合理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并以合理的费用确保装备满足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4.2 环境适应性工作基本原则和要求,早期投入的方针,并将环境适应性设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控制新技术、新工艺、新器材在产品中所占得比例,并分析类似产品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缺陷,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a)一是采取改善环境或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b)二是采用耐环境能力强的结构、材料和工艺。
,严格进行环境适应性评审;4.3 环境适应性工作计划按产品研制计划要求,产品研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项目确定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样品研制阶段、设计定型阶段。
环境适应性工作计划见表4。
5、详细要求5.1 项目确定阶段由项目组长,依据产品合同和技术协议书提出要求,进行收集、整理同类产品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设计技术方案,进行本产品的任务论证和环境适应性论证,也可以合并到方案论证中同时进行,并形成任务论证报告或环境适应性论证报告。
5.2 方案设计阶段由项目组长编制环境适应性方案设计报告,一般可以与产品方案设计报告同时进行,需要时,也可单独进行。
5.2.2 编制大纲由项目组长编制环境适应性大纲,经技术部经理审核,总工或副总工批准后实施。
7 环境适应性要求V3.0

5.故障是否全部归零?
环境鉴定试验大纲及报告
1.文件是否经过审批?
2.是否按照环境试验与评价总计划开展试验?
3.环境试验大纲的条件、方法是否正确?
4.环境试验报告中的试验条件、方法是否正确,试验过程、检测记录等是否记录完整?
3.设计准则是否针对产品特点确定及环境要求?
4.设计准备是否有效指导环境适应性设计?
环境适应性设计报告
1.文件是否经过审批?
2.是否采用成熟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技术?
3.耐环境余量设置是否合理?
4.是否选用了耐环境能力强的零部件、元器件和材料?
5.是否采用了改善环境或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如冷却措施、减震措施、密封等?
3.环境试验项目是否完整,开展时机、时间是否合理?
环境适应性研制试验大纲及报告
1.文件是否经过审批?
2.是否按照环境试验与评价总计划开展试验?
3.环境试验大纲的条件、方法是否正确?
4.环境试验报告中的试验条件、方法是否正确,试验过程、检测记录等是否记录完整?
5.故障是否全部归零?
环境响应特性调查试验大纲及报告
6.是否进行了环境仿真?
7.环境适应性设计是否根据仿真、试验结果等进行了设计改进?
环境适应性分析报告
1.文件是否经过审批?
2.数据来源是否真实?
3.分析评价方法是否正确?
4.预计结果是否满足要求?
5.遗留问题解决处理方案?
环境试验与评价总计划
1.文件是否经过审批?
2.环境试验与评价计划是否覆盖产品的整个研制阶段?
1.文件是否经过审批?
2.是否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环境适应性分析,确定产品的敏感环境?
GJB9001C产品研制环境适应性大纲

好好学习社区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德信诚培训网 产品研制环境适应性大纲
(GJB9001C-2017)
1、范围
1.1 主体内容
本大纲规定了环境适应性工作的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以及环境适应性评价等。
1.2 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xxxxx 寿命周期内的研制、生产阶段,环境适应性大纲的编制、实施和检查。
2、引用文件
GJB150A-2009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3、编制依据
《xxxxx 技术协议》;
4、一般要求
4.1环境适应性工作目的
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以满足系统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要求,减少寿命周期费用。
应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开展环境适应性工作,确定合理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并以合理的费用确保装备满足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4.2 环境适应性工作基本原则和要求
4.2.1遵循预防为主,早期投入的方针,并将环境适应性设计作为重点工作来。
“六性”大纲-

XXXXXXX设备“六性”大纲文件代号:文件版本:V1.0XXXXX电子技术有限公司2018年05月XXXXXXX设备“六性”大纲文件代号:文件版本:V1.0文件更改记录目录1.范围 (1)2.引用文件 (1)3.编制依据 (1)4.一般要求 (2)4.1.“六性”的目标和任务 (2)4.2.“六性”要求 (2)XXXXXXX设备“六性”大纲文件代号:1.范围本大纲规定了XXXXXXX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开展并完成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本大纲适用于XXXXXXX设备研制各阶段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工作的实施和检查。
2.引用文件GJB 1181 军用装备包装、装卸、贮存和运输通用大纲GJB 1371-1992 装备保障性分析GJB 3872-1999 综合保障通用要求GJB 450A-2004 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GJB 368B-2009 装备维修性通用报告GJB 2547-1995 装备测试性大纲GJB 900-1990 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GJB 451A-2005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GJB 899A-2009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GJB/Z 1391-2006 故障模式、影响危害性分析程序GJB 4239-2001 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MIL-HDBK-217F 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修改通告Ⅱ)Q/LT G07.100-2011 质量手册XXXXXXX设备技术协议3.编制依据满足XXXXXXX设备技术协议的要求。
4.一般要求XXXXXXX设备应按相关文件制定“六性”大纲、工作计划,协调、检查、督促“六性”工作项目的实施,确保模块使用寿命期内的保障能力;确保达到规定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要求,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对维修人力和其它资源的要求。
4.1.“六性”的目标和任务4.1.1.目标以合理的寿命周期费用实现产品较高的质量要求。
环境适应性大纲通用模板

XXXX有限责任公司环境适应性大纲项目名称: 项目型号: 项目代号: 项目负责人:编制:时间:审核:时间:标准化:时间:批准:时间:XXXX环境适应性大纲1、范围1.1 主体内容本大纲规定了环境适应性工作的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以及环境适应性评价等。
1.2 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XXXX电源变换器模块(以下简称电源模块)寿命周期内的研制、生产阶段,环境适应性大纲的编制、实施和检查。
2、引用文件GJBGJB4239-2001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GJB 1032 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3、编制依据研制合同书和技术协议书。
4、一般要求4.1环境适应工作目的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以满足系统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要求,减少寿命周期费用。
应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开展环境适应性工作,确定合理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并以合理的费用确保装备满足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4.2 环境适应工作基本原则和要求4.2.1遵循预防为主,早期投入的方针,并将环境适应性设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4.2.2环境适应性工作与产品整机和系统的研制工作统一规划、协调进行;4.2.3采用成熟的环境适应性设计准则,控制新技术、新工艺、新器材在产品中所占得比例,并分析类似产品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缺陷,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a)一是采取改善环境或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b)二是采用耐环境能力强的结构、材料、元器件和工艺。
4.2.4加强对研制、生产过程中安全性工作的监督与控制,严格进行环境适应性评审;4.2.5产品设计、制造中器材和原材料应满足环境适应性要求:1)散热:用热交换的原理,将设备内部元器件产生的热能,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形式进行散热。
元器件布局时要让发热元件合理分布,将模块内的热源分散放置,避免出现过热点。
发热量大的元件必须要用陶瓷过度片或导热胶贴在外壳或散热面上。
2)隔热:在设计时应考虑对有源器件与无源器件、发热元件与非发热元件相对隔离,特别是对温度敏感的元器件加以保护,以减轻发热元器件对工作性能的影响;3)减少发热:任何一个具有电阻的载流元件都是内部发热源;对发热元件降额使用,使用低功耗元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 号
密 级
阶段标记
************
环境适应性要求试验大纲
编 制
校 对
审 核
标 审
批 准
********有限公司
内容摘要:
环境适应性要求的试验
主 题 词
环境试验栏
更改单号
更改日期
更改人
更改办法
1 概述
2 试验性质
3 试验目的、意义
4 试验对象
5 试验内容和方法
6 试验记录
7 试验数据处理原则、方法和合格判定准则
8 试验保障措施及要求
8.1 试验条件
8.2 参试单位
8.3 试验组织及分工
8.3.1 试验岗位的职责
8.3.2 试验工作准备
8.4 配套文件资料
8.5 试验前检查
8.5.1 现场安全检查
8.5.2 试验件检查
8.5.3试验设备安装
8.6 试验用仪器设备配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