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

提要:本文认为母语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根据传统语言学的观点,母语对外语学习只有“负面”影响或起“干扰”作用。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没有反映语言学习的本质。表面上看母语“影响”了外语表达,实际上是母语“帮助”学习者完成了语言交际任务。应该把“干扰”看成“调节”。二语习得理论认为,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背景和基础,又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实证研究和问卷调查表明,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呈正相关关系,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母语;二语习得;正面影响,资源

引言:母语思维是二语习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二语学习者,特别是二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在进行听、说、读、写等任务时,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依赖母语帮助理解或输出。那么,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有什么影响?对这个问题普遍的看法是母语思维阻碍了二语学习,尽管这种看法并不是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事实上在二语教学界,人们一直将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阻碍作用当作常识来接受。然而,近年来,有研究显示母语思维问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思维的影响并不总是消极的。Cohen(1998)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中用一章的篇幅谈一语、二语思维问题,他还将一语或二语思维当作学习策略来看待。这种对母语思维现象的再认识对二语习得理论和实践都不无裨益。因此,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初级和中级阶段,由于学习者的母语水平与外语水平相差悬殊,总会在情急之中或不得已的情况下“借用”母语知识或母语能力,借以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交际目的。

一、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母语思维

1.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错综复杂,很多问题至今也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但大多数心理语言学家都趋向于这种认识:即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不是天生的,而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社会的产物;语言则是人类传达、交流和保存思维成果的主要工具,是思维的主要物质外壳。思维先发于语言,思维创造语言,但思维对语言有依赖作用,语言可固定思维的方式并协助思维的进行。由此可以看出,语言和思维是人类和客观环境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的。

语言和思维有其各自的发展规律,也有其相互影响的规律,但两者都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各个民族观察世界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任何人从出生就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一定的文化和语言环境里,客观的社会环境必定对人的思维能力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人类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有共性,也有个性,他们运用语言来体现和组织生活经验的方式自然也有同有异。

若仅探讨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那么二者中思维起着主导作用。反映在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上,强调外语思维的重要性是符合思维主导作用原则的,但事实上这种看法忽略了一点,即研究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这一基石。对大多数人来讲,学习外语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它表达自己在母语环境下的思维成果,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不带有深深的母语思维烙印是不可能的。

在学习与应用外语的过程中,外语及其所依附的外语思维在与母语及其所依附的母语思维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是必然的,外语思维和母语思维在此过程中相互冲突,并由于思维的共同性而求同存异,相互融合,最终在母语国家产生一种新的带有母语思维烙印的外语国别变体(varieties)是非常自然的。

2.母语思维的作用

既然各种语言之间有共性,那么在外语教学中,作为已经掌握了母语系统知识的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借用母语的规则。按照Ellis的观点,母语作为一种已经获得的极为稳定的知识和习惯,当它和目的语类似的时候,学生在这些“普遍”的方面可以学得更快,这样,母语可以加快目的语的学习过程(Ellis1994)。

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关系多年来一直是外语教学所关注的问题。大多数人一谈起母语就联想到母语的干扰作用,作这方面的分析必然要涉及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各个学科和各种技能之间,或者在同一学科和技能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经常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彼此相互影响的现象,这种相互影响与学习的效率有一定的关系,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况称为“学习的迁移”。如果这种影响是积极的,正面促进的,叫做“正迁移”,如果影响为负面的阻碍作用,则叫做“负迁移”。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是把外语作为自己的一种辅助语言工具来使用的,他要知道某个词、某句话在他的母语中是什么意思,这是合理行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处理好母语、外语与所指称或涉及事物的联系。

学习和使用外语就是为了协调两种语言的关系,力图等值的进行语言的转换。

我国外语教学中普遍多关注“负迁移”问题,而没有很好的考虑到语言共同性问题,较少考虑如何利用语言共性来促进“正迁移”,提高外语学习效率。因此,掌握好“正迁移”是外语学习成效大小的关键之一。

3.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说明母语思维在外语学习中存在的必然性

以英语为例,英语正越来越被看做是一种国际交往的工具,它不再为一国或一个民族所专有,而是一种中性的信息媒介,“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也不再被看作仅有的两种标准语,而只不过是英语的两种国别变体”(汪榕培1991)。这种现象是在不同环境下思维方式影响语言的一种表现,像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一样,汉语典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英语一旦在某一地区被采用,不论其目的是科学、技术、文学还是人的名望、地位或是现代化,它都会经受一个再生过程,部分是语言上的再生,部分是文化上的再生”(孙骊1989)。由于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必然表现出一些中国特有的方式,这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对外宣传和交流的迅速增加,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等领域表达中国独特事物的英语词汇大量出现,在词汇、句法以及语篇等方面都对英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英语在中国正在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国际交流工具,China Daily 和Beijing Review 一类的期刊充满了中国社会文化各方面特有的词汇和表达法,如one country, two system (一国两制),vegetable basket project (菜篮子工程)等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表达法,得到广泛的使用和传播。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言学是一门联系实际的科学。”语言做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离不开社会因素,

必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语言教学的各个方面必须密切联系实际,才能真正产生“实用价值”。而目前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有一种强调“标准化语言”的倾向,一味追求学习者要达到用外语思维的目标,不重视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好象这种英语是一种低水平的、不标准的东西。事实说明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从实践上看,用外语思维主导外语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一接触现实,那些学到的“标准文学词汇”就显得苍白无力,其实际交际能力大打折扣;从理论上看,它对语言与思维间的关系理解不透,片面解读心理语言学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忽视了思维是一种心理和精神活动、不能割离思维者所处客观环境而单独存在这一事实。

一种语言的存在理由就是它的使用价值。China English的存在说明了中国人在讲英语时往往必须说中国所特有的词语,因此,从实践的角度看,英语确实是与中国社会环境有越来越多的结合。正视这一点能促进我国语言工作者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使英语与汉语的思维方式更好的结合,改变把China English 称为污染英语之类的导向;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注重母语思维的作用,立足于国内背景,同时兼顾国外背景,改善我国目前外语教学的现状。

二、母语思维的正迁移与其分类

由于语言之间存在着许多共性,母语思维的正迁移会对第二语言习得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正面影响。

这种影响体现在第二语言学习的方方面面,出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语义、句法等。

1.母语思维的正迁移

母语思维的正向迁移指母语与目的语的相同之处会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加速通过中介语(中介语是学习者开始学习之后,掌握目的语之前所输出的语言,它介于目的语与母语之间,兼具两者特点而又非两者之一,故又译语际语言)中某些发展序列。例如,“母语为汉语的人学习英语时,就很容易学会句子的语序:He comes from Beijing,这是因为,表达同样意义的汉语语序和英语语序相同:‘他来自北京’”。

Ellis(1994)指出,在第二语言习得的早期母语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因为这时学习者还未能构建一个发展规则。由于母语的促进作用不象母语干扰那样表现为明显的错误,所以Odlin认为,衡量母语的促进作用要看错误减少的数量和学习的进度。

2.语音正迁移

英语和汉语在发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为两种语言完全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对两种语言中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做出判断时,在两者之间建立同等的关系。他们将汉语中/p/与英语中的/p/,汉语中的/a/与英语中的/a:/,汉语中的/ao/与英语中的/au/等同起来。这些相似因素是产生认同的原因,也是导致语音正迁移的原因。

3.词汇正迁移

词汇迁移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是最早的、也是大量发生的现象。尤其是完成了母语习得过程的学习者,当他们开始第二语言学习时,他们自然地用大量的母语词汇去帮助理解第二语言的词汇,使这些单纯的、抽象的符号变成了具体的有意义的概念。虽然人们在语言的使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相同的,例如: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book”时,很自然会用汉语单词“书”来帮助“book”,赋予“book”“书”所具有的相同概念。当学习者把“read”与“读”的概念等同起来时,当他学到“read a book”,他会很自然的理解为“读书”。这种情况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发生,它帮助人们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对新的语言理解和记忆,这就是母语对词汇的正迁移。

4.句法正迁移

长期以来人们对句法迁移存在着争议。但是,在语序、关系从句和否定句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句法正迁移。英汉语言中有五种基本句型相同(苏留华,2002)。

(1)S+V+Predicate: I a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2)S+Vi(+adverbial): They study hard.

(3)S+Vt+O: She is reading English.

(4)S+Vt+Oi+Od: I sent him a gift.

(5)S+Vt+O+C: He teaches us to study English.

正是因为在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这些相同的基本句型,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英语时,母语的知识会为其提供帮助。这就是一种句法的正迁移,这种迁移有利于第二语言学习,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和掌握新语言的句法规则。

三、母语思维现象的研究

在二语习得领域中,最早对母语思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是Lay(1982),她的研究着眼于二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的作用。此后的20年间,陆续出现了一些专门探讨或涉及到母语思维现象的研究,讨论问题主要有二:(1)二语学习者在认知处理过程中是否依赖母语思维?(2)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到底有什么正面影响?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具体研究一下。

1.二语习得中的母语思维现象

二语学习者在认知处理过程中是否依赖母语思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在双语研究和二语习得领域内都有研究发现双语者(包括二语学习者)常常运用两种语言思维。例如,Cook(1994)对59名一语、二语水平较高的双语者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了解他们以何种语言思维。所涉及的思维活动包括“心算”(如数数目、加减运算),“记忆”(如记电话号码、旅行路线、历史年代),“无意识思维”(如自言自语、做梦),“祈祷”和“情绪表达”(如感到快乐、悲伤、疲劳或痛苦)。结果显示在各类思维活动中,双语者的两种语言都积极参与思维,具体比例见表1。其中,以母语进行“祈祷”和“心算”活动的人数比例最高,超过一半(分别为60%和55%);其它各类活动中以母语思维的人数也不少,如以母语“无意识思维”和“记忆”的人数都接近一半(比例分别为49%和48%)。

表1:选择一语、二语或双语思维的人数比例

的证明。二语写作过程中的母语思维现象受到较早且较多的关注。一些关于二语写作过程的研究发现二语学习者,不管二语水平高低,在写作过程中都有用母语思维的习惯。例如,Cumming(1989)对10名美国大学生的外语写作情况的调查和对其中4名学生的写作过程的记录一致表明:大多数学生(80%)都用母语构思文章内容和结构,有的还先用母语写提纲。而Zamel(1982)和Bosher(1998)的研究则发现有的学生甚至先用母语思维、用母语写,然后再翻译成二语文章。用这种翻译法写文章的不仅有二语程度低的学生,还有二语水平较高的学生。

可见,用母语思维是二语写作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一现象,有研究对二语写作过程中的母语思维量做了统计。Kobayashi和Rinnert(1992)让48名日本大学生自我估计在英文写作中的母语思维量,发现8名学生的母语思维量占总思维量的75%以上,23名学生的母语思维量在50——75%之间,13名学生的母语思维量介于25——50%,只有4名学生的母语思维量低于25%。郭纯洁和刘芳(1997)用有声思维法记录了10名高中生和2名大学生英语看图作文的思维过程,对其中母语思维做了更为精确的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在图画理解阶段,92%的学生通过母语进行分析、判断等认知加工;在形成表达内容阶段,60%的内容由母语生成。

此外,关于其他二语学习任务中的母语思维现象也有实证数据的支持。Kern(1994)研究了50名美国学生阅读法文文章的过程,发现这些学生时常运用母语来理解文章中的词语和概念。关于听、说任务中母语思维现象的实证数据不多,现有的是Cohen 和Olshtain(1993)的研究。他们拍摄饿15名托福学生在六个场景下的英语对话表演,然后让这些学生观看表演录象、回忆对话准备阶段的思维过程以及思维过程中语言的转换情况。结果显示有三种思维方式:(1)二语思维、二语对话;(2)一语思维、再翻译成二语对话;(3)一语思维、二语对话。其中,有母语参与的后两类思维方式出现频率较高(比例为61%)。

2.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

以上的实证充分显示了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母语思维的依赖。那么,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到底有什么影响呢?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研究不多,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先看母语思维对二语写作的影响。一部分研究表明二语写作过程中用母语思维对提高作文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例如,Lay(1982)分析了四名中国学生的英文写作过程及其作文文本,发现运用母语思维的学生的作文在内容、结构和细节上优于母语思维少的学生的作文。后来,Lay(1988)有具体指出二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的八个作用:(1)

构思相关内容;(2)自我提问;(3)组织复杂的思想;(4)回忆过去的经历;(5)评价文章结构;(6)提高自我表达能力;(7)增加语言多样性;(8)体现文化敏感性。

受Lay的研究成果的启发,Friedlander(1991)着手研究母语思维在二语写作构思阶段中的作用。他让28名中国ESL学生分别用英文和中文构思一篇关于中国节日的文章,发现这些学生用中文可以想出更多的细节,这说明母语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构思与母语文化相关的话题。而Kobayashi 和Rinnert(1992)则比较了日本学生通过翻译法写的英文作文(先用母语写再翻译成二语)和他们直接用英文写的作文,结果显示英语水平低的学生明显得益于翻译。这些数据似乎都表明了母语思维对二语写作的积极作用。

再来看母语思维对其他学习任务的影响。这方面的数据十分缺乏。尽管如此,从有限的实证中还是可以看到一些颇有意义的见解。值得一提的是Kern(1994)对二语阅读过程中母语思维的作用的探讨。他指出母语思维在二语阅读中的作用是双重的。在阅读过程中,母语思维是一种确定文章意义、记忆上下文信息、弄清句法、检查理解的策略,能够帮助认知意义,舒缓记忆容量的制约,以及减少情绪障碍。这也是母语思维在二语阅读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同时,运用母语思维可能会导致对文章意义的误解。但这一点是可以避免的,从而积极发挥有利的一面。

就拿中国人学英语来说,学会了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懂得了汉语语法,会有助于理解英语语法;掌握了汉语阅读和写作技巧,对提高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有触类旁通之功效。就“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我对100名高中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如表2所示:

技能对外语学习是有帮助的。这一结果支持了母语对二语习得有正面影响的观点。

四、从新认识“母语干扰”现象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那时至今,这一领域研究发展迅速并在各个方面

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研究结果之一就是对“母语干扰”现象有了新的认识。以Selinker(1972)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不应该把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看作是“干扰”,而应该看做是一种“认知过程”、一种“策略”,或是一种“调节”。对学习者来说,其主要任务不是去克服母语的“干扰”或“消极转移”,而是在认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策略”或“调节”手段,尽快掌握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Felix(1980)指出:“……在自然环境中,有关句法结构的二语习得数据表明,干扰并不构成这一领域的主要问题……对我来说,似乎有必要抛弃这种观点:即把干扰看作是二语习得中一种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

Newmark虽然承认“干扰”的存在,但认为它是无关紧要的,只不过是反映了学习者缺乏目的语知识罢了。据此,Newmark和Reibel提出了“无知假设”,并对这一假设做了如下描述:“……一个人会说一种语言,比如他的母语;但在学习一种新语言的初始阶段,有许多东西他还没有学会……他除了用所知道的去弥补他所不知道的,还能做些什么呢?对那些会说目的语的观察者来说,认为学习者顽固地用母语习惯来代替目的语习惯。但从学习者的观点来看,他所做的一切正是他力所能及的:为了弥补学习上的差距,他得求助于已有的知识”。

根据二语习得原理,二语习得过程就是学习者积极参与的心理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将采取必要的“策略”,对所获得的外语资料进行梳理和储蓄,并对已经存有的资料加以利用。“策略”是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Sridhar(1981)指出:“干扰”和“策略”这两个概念并不是互不相容的,学习者的母语知识可以看作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种语言输入。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所谓母语“干扰”造成的错误,并非源于母语的“消极转移”,而是源于母语的“借用”。当学习者由于缺乏必要的目的语知识在交际中遭遇困难时,就会求助于母语去弥补外语知识的不足。这种“求助于母语的策略”,在中国学生的英语表达中,可说是屡见不鲜的。在此不妨举两个实例:

1.* On May Day ,there are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in Tian An Men Square.

(On May Day, there are a great many people in Tian An Men Square.)

2 . * As the 20th century is passing away, the new century is coming to our body side.

(As the 20th century is passing away, the new century draws near.)

这两个句子摘自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试卷,显然,都属于“中国式英语”之列。在句(1)中,“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是借用汉语中的“人山人海”一词;在(2)句中,“coming to our body side”是借用汉语中的“来到我们身边”这一表达方式。

作为语言研究者和外语教师,我们如何看待这些错误呢?我认为,从二语习得的观点来看,尽管此类句子中有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地方,但学生通过“借用”母语知识,完成了交际任务,这一点应该加以肯定。教师在指出学生错误的同时,应该鼓励他们在语言学习中的这种“冒险精神”。从一定意义上说,“借用”策略和“冒险精神”有助于学习者克服知识不足的困难,最终达到目的语的彼岸。

在国际语言学界,许多知名学者对母语与二语习得的关系先后发表过不少颇有见地的论述。Corder(1978)认为,母语能帮助学习者沿着二语习得的“普遍道路”走得更快。Krashen(1981)指出,当学习者没有足够的目的语知识来达到交际目的时,可以用母语去启动话语。这两位学者都把母语看作一种资源,学习者可以通过“临时翻译”的方法,利用母语资源来克服外语的局限性。McLaughlin(1978)和Taylor(1975)则说,使用母语只不过是普通心理过程的一种表现而已——即依靠以前的知识促进新的学习。Ellis(1999)提出,行为主义的“干扰”观念必须扬弃,而认知框架内的“借用”或“调节”观念,则应该成为二语习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总结

综上所述,学习者的母语知识和技能对外语学习来说,不是负面影响,也不是干扰作用,而是一种重要的促进因素(当然这不是唯一的、也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过去那种把相当一部分外语表达中的错误归咎于母语思维“消极转移”的观点,不符合外语学习的实际情况,也是与二语习得理论向悖的。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学习基础,也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母语是学习者大脑中已经存在的语言知识,它能帮助学习者梳理所获得的语言输入,并使学习者的语言使用达到最高水平。当然,二语习得是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究竟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来发挥母语的作用,既取决于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特征,也取决于语言学习的阶段和语言使用的类型。这是值得语言研究者和我们外语教师进行深入探讨的课题。

在我国外语教学环境下,广大的英语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在应用英语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汉语进行思维,然后在翻译,这样的母语迁移就不可避免。因此,我们从事母语迁移研究对了解外语学习的特点、指导外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而指导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外语,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正迁移,克服负迁移。

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英师11203班 201200621 姓名:肖福玉 《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 第二语言研究是指学习者在已有的母语基础上怎样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大家普遍认为学习者的第一语言—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很大负面影响。然而,在教学经验和一些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母语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不但不具负面影响,而且有促进作用。本文就此作了研究和分析, 指出了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可资利用的研究基础, 它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促进因素。 [关键词]:母语;二语习得;母语迁移;母语思维; 中介 一、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母语是习得二语时最不容忽视和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许多研究者对母语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各类相似或相悖的学说。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母语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进行较全面的论述,探讨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为减少母语迁移对外语学习的阻碍提出切合实际的策略。 二、母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 (一)母语与第二语言的概念 母语(Mother Tongue)是指本民族的语言,所以也叫本族语

(Native Language),与外族语或外国语相对应。本族语和母语通称为第一语言。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是泛指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会的一种语言。当然。它又分为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的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这叫习得第二语言。在非目的语的环境中学习第一语言或母语之外的其他语言,则称为外语。目前,在二语习得领域,多数研究者对外语和习得第二语言不加区分,统称第二语言。 (二)母语迁移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母语都会对其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是积极的,有时是消极的。所谓母语迁移,就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母语对所学语言的影响。其中,正向迁移是指对学习有利的语言习惯迁移,在母语与目的语有相同的形式时会出现这种情况;负向迁移,它是由于套用母语模板或规则而产生的不符合目的语规则的用法。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语言迁移的中心问题就是学习者的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影响问题。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赵世开(赵世开序,高远,2002)明确指出:母语的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中“根本性的问题”。近半个世纪以来,二语习得界争议最大的问题是怎样评估母语或者第一语言在二语习得的影响,这同时也就是语言迁移研究的核心问题。认知心理学认为:迁移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无论是“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还是“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实质上都是迁移能力(transfer)的外在表现。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两

论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论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Study on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Translation Abstract As one of the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of cross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translation cannot serve without context. Contex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lation, because it has a great effect on understanding the text and semantics. That is, the basis of the right translation lies in knowing context well.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study of context at home and abroad, demonstrates separately through how each part of context affects translation and how to grasp these effect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What’s more,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in detai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xt and translation, and further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the function of contex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No matter in the translation theory or translation practices, content should be given enough attention. When translat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meaning of words in different context and different function in different texts. Translation should reproduce the content of original text. Key words:Context; Translation; Importance; Relationship 摘要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可脱离语境。语境在翻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它对于理解篇幅,语义具有重大作用。因而正确翻译的基础应在于准确地把握语境。本文参考了国内外对语境的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了与翻译关系密切的语境内容,接着通过大量例子分别论证了语境的各部分内容如何影响翻译及翻译时应该如何把握这些影响,对语境和翻译的关系进行了详尽阐释,进一步说明了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揭示出不论是在翻译理论还是在翻译实践中,语境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在翻译中,要注意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所具有的不同意义,要注重不同的语篇具有不同的功能,翻译应再现原文情境。 关键词:语境;翻译;重要性;关系 引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个信息系统;它的传输和接受总是发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受环境的影响和支配。这是真正的环境,社会交际的人使用的语言在社会的每一个的时间是在一个特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摘要】Gedtrey Leech说:“语境是语言交际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语境对于正确理解词义、活语义以及正确选择词语表达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境;词义;种类;影响 语境在词义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英国语言分析和语言理论主要是根据语言环境来研究意义的。语义研究离不开语境,在语言交际中,语境总是在处于不断变化状态,这就是导致了词义的转变也时刻处于动态之中。没有语境的变化,语义的变化就没有了依托,语言就变得飘渺不定,令人费解,语境变化了,而词义不变,必然会导致交际的失败,再者,语言、语义和词义及其相互关系是研究语境和词义关系的前提和基础。[1]换言之,分析语境和词义转换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的把握语言交际的技巧,提高语言交流过程中对语境的领悟能力,从而实现成功的语言交流。 一、语境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语境这一概念是由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家Malinowski首先提出的。他认为:语言和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语言环境对理解词语是必不可少的,确切的说,在口语和书面语中,没有语言环境的词只不过是臆造出来的东西,其本身不代表任何意义,所以在口语中,言语只能在有语境的情况下才有意义。Malinowski还认为语言是“行为方式”而不是“思想的信号”。任何话语的意义都是某一情景语境中的行为意义。话语是在共有的语境条件下产生和理解的,要理解语境,按Malinawski的说法,话语的意义不是由构成话语的词义获得的,而是从话语产生的语境中获得的。 伦敦语言学派的核心人物J.R.Firth接受并发展了Malinowski情景语境理论。由Firth创立的费斯语言学习中有一个主要观点,即认为句子的意义只能在语境中确定,认为在话语与说话时情景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Firth将其整个语义学理论构建在语境这一概念上。他认为词义存在于语言语用中,词义就是语言机构某个层次的一个成分与其他层次的关系。“语义是各种语境联系的一个复合体、音韵学、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各自在其适当的语境中对各自的组成部分进行处理。“Firth 将语境视为语言学家研究语言的一种工具,是描述语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 提要:本文认为母语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根据传统语言学的观点,母语对外语学习只有“负面”影响或起“干扰”作用。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没有反映语言学习的本质。表面上看母语“影响”了外语表达,实际上是母语“帮助”学习者完成了语言交际任务。应该把“干扰”看成“调节”。二语习得理论认为,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背景和基础,又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实证研究和问卷调查表明,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呈正相关关系,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母语;二语习得;正面影响,资源 引言:母语思维是二语习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二语学习者,特别是二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在进行听、说、读、写等任务时,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依赖母语帮助理解或输出。那么,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有什么影响?对这个问题普遍的看法是母语思维阻碍了二语学习,尽管这种看法并不是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事实上在二语教学界,人们一直将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阻碍作用当作常识来接受。然而,近年来,有研究显示母语思维问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思维的影响并不总是消极的。Cohen(1998)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中用一章的篇幅谈一语、二语思维问题,他还将一语或二语思维当作学习策略来看待。这种对母语思维现象的再认识对二语习得理论和实践都不无裨益。因此,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初级和中级阶段,由于学习者的母语水平与外语水平相差悬殊,总会在情急之中或不得已的情况下“借用”母语知识或母语能力,借以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交际目的。 一、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母语思维 1.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错综复杂,很多问题至今也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但大多数心理语言学家都趋向于这种认识:即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不是天生的,而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社会的产物;语言则是人类传达、交流和保存思维成果的主要工具,是思维的主要物质外壳。思维先发于语言,思维创造语言,但思维对语言有依赖作用,语言可固定思维的方式并协助思维的进行。由此可以看出,语言和思维是人类和客观环境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的。 语言和思维有其各自的发展规律,也有其相互影响的规律,但两者都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各个民族观察世界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任何人从出生就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一定的文化和语言环境里,客观的社会环境必定对人的思维能力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人类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有共性,也有个性,他们运用语言来体现和组织生活经验的方式自然也有同有异。 若仅探讨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那么二者中思维起着主导作用。反映在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上,强调外语思维的重要性是符合思维主导作用原则的,但事实上这种看法忽略了一点,即研究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这一基石。对大多数人来讲,学习外语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它表达自己在母语环境下的思维成果,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不带有深深的母语思维烙印是不可能的。 在学习与应用外语的过程中,外语及其所依附的外语思维在与母语及其所依附的母语思维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是必然的,外语思维和母语思维在此过程中相互冲突,并由于思维的共同性而求同存异,相互融合,最终在母语国家产生一种新的带有母语思维烙印的外语国别变体(varieties)是非常自然的。 2.母语思维的作用 既然各种语言之间有共性,那么在外语教学中,作为已经掌握了母语系统知识的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借用母语的规则。按照Ellis的观点,母语作为一种已经获得的极为稳定的知识和习惯,当它和目的语类似的时候,学生在这些“普遍”的方面可以学得更快,这样,母语可以加快目的语的学习过程(Ellis1994)。 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关系多年来一直是外语教学所关注的问题。大多数人一谈起母语就联想到母语的干扰作用,作这方面的分析必然要涉及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各个学科和各种技能之间,或者在同一学科和技能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经常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彼此相互影响的现象,这种相互影响与学习的效率有一定的关系,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况称为“学习的迁移”。如果这种影响是积极的,正面促进的,叫做“正迁移”,如果影响为负面的阻碍作用,则叫做“负迁移”。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是把外语作为自己的一种辅助语言工具来使用的,他要知道某个词、某句话在他的母语中是什么意思,这是合理行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处理好母语、外语与所指称或涉及事物的联系。 学习和使用外语就是为了协调两种语言的关系,力图等值的进行语言的转换。 我国外语教学中普遍多关注“负迁移”问题,而没有很好的考虑到语言共同性问题,较少考虑如何利用语言共性来促进“正迁移”,提高外语学习效率。因此,掌握好“正迁移”是外语学习成效大小的关键之一。 3.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说明母语思维在外语学习中存在的必然性 以英语为例,英语正越来越被看做是一种国际交往的工具,它不再为一国或一个民族所专有,而是一种中性的信息媒介,“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也不再被看作仅有的两种标准语,而只不过是英语的两种国别变体”(汪榕培1991)。这种现象是在不同环境下思维方式影响语言的一种表现,像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一样,汉语典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英语一旦在某一地区被采用,不论其目的是科学、技术、文学还是人的名望、地位或是现代化,它都会经受一个再生过程,部分是语言上的再生,部分是文化上的再生”(孙骊1989)。由于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必然表现出一些中国特有的方式,这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对外宣传和交流的迅速增加,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等领域表达中国独特事物的英语词汇大量出现,在词汇、句法以及语篇等方面都对英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英语在中国正在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国际交流工具,China Daily 和Beijing Review 一类的期刊充满了中国社会文化各方面特有的词汇和表达法,如one country, two system (一国两制),vegetable basket project (菜篮子工程)等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表达法,得到广泛的使用和传播。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言学是一门联系实际的科学。”语言做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离不开社会因素,

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在跨文化交际和外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文化负迁移现象。“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对新知识新技能习得和解决新问题的处理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不同,语言表达也就存在一定差异。中国大学生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 很大程度上受到中文的影响,他们依赖于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对目的语的语言现象和语法现象进行推测, 判断和认同。当母语与第二语言的文化相距甚远时, 会产生来自母语的负向迁移,导致误解和交际失误。因此, 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增强文化差异意识, 克服母语文化的负迁移现象, 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外语习得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现象 在外语学习的研究中, 从第一语言过渡到第二语言时往往会发生迁移现象。本文试从文化方面探讨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1.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有些比喻修辞的喻意相同, 但喻体完全不一样. 某些词汇或习语的字面意思非常相近,然而, 它们深层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却差异极大, 一方可能具有褒义, 而在另一方却可能含贬义。如果学习者望文生义, 以母语知识去理解目的语的内容,那么就很容易出现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例如,在描写过去10年中, 许多电脑商店像“雨后春笋”般的

涌现出来时, 学生按汉语的喻体写成“like bamboo shoots”.但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 在英国没有这种喻体。在表达同样意思时,英国人用“ like mushrooms”。这是因为英国的气候十分适宜蘑菇的生长, 春雨过后, 蘑菇长得遍地都是.。又如, 中国人将身强力壮者比作“牛” , 而英国人却比作“马”(as strong as horse), 这是因为牛在英国的主要用途是食用, 传统上把马作为耕田、运输的工具. 2.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 往往会从语言中体现出来 中国文化比较突出群体意识, 自古以来倡导团队精神, 它的思 维模式是以群体为中心。个人主义被视为这种精神的对立面而被赋予贬义。然而, 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则强调个体意识, “个人主义”是美国化的中心。无论在家庭里或在一个团体里, 个人需求总是摆在第一位。因此, 对他们来说, “个人主义”的精神绝无汉语中的贬义。 例如, 中国学生会写出这样的句子:Individualism among some people is harmful. (一些年轻人中的个人主义是有害的)。中国的英语教师觉得顺理成章, 但外籍教师就会迷惑不解。这就是价值观念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异。 3.中西方文化在礼貌准则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中国人的“谦虚”是做人的一种优秀品质, 而英语中的“谦虚”只是减少自夸的一种策略。在交往中, 中国人遵循“自卑

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渗透

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仍然未解决。分析了由这一现象引发的英语学习问题,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若干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由此推论出既具备西方文化知识,同时又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师才是理想的知识传授者。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跨文化交际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因此,外语教学一定离不开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文化教学得到了广泛重视,例如,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精读课程中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我们依然看到,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仅仅重视目的语的教学,即一味强调西方文化知识的传授,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中国文化及其表达方式的传授。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几乎所有的课文话题都围绕着西方的经济、政治、习俗、制度等,对母语相关容的提及却寥寥无几。因而出现了“中国的文化生态教学严重倾斜,学习者在学习英语及日常生活中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过分移情”。[1]有人称,一种新的“哑巴英语”诞生了。双向、主动的跨文化交际模式转为单向、被动。许多学生长期浸透于西方文化,单向地了解和获取西方文化知识,使得其

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失衡。这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轻视主体文化教育的单向输出,最终导致了英语学习中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一、目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人数居多,但并非每个人都是成功者,相反,语言学习中凸显出的问题比比皆是,例如: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患上了“文化失语症”,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弱。 第一,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是目前英语学习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众所周知,学习动机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与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紧密相关,因此它是学习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调查显示,一些大学生仅仅因为英语是一门必修课,或是仅仅为了通过英语等级考试而学习英语。他们的学习兴趣尚未被激发,只是单纯的为了上课而上课,因此就会出现逃课、不愿参与课堂交流等问题。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第二,大学英语教学仅仅关注于西方文化知识的教授,学生对本土文化了解欠缺,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低下,患上“中国文化失语症”。“中国文化失语症”是由大学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一篇题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中首次提出:“许多中国青年学者虽然具有相当程度的英语水平,但是在与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有些博士生有较高的基础英语水平,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便会立即呈现出‘中国

二语习得论文

二语学习中的语言焦虑及克服 摘要:语言焦虑是影响二语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语言焦虑(language anxiety)是学习者个体与二语语境尤其是二语行为有着特殊关系的紧张和畏惧感。教师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习者克服语言焦虑的心理,培养身心健康的二语学习者,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习得效果。 关键词:语言焦虑情感因素二语习得对策 The language anxiet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overcome Cindy Cha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English education major,Guangdong Huadu 510800) [Abstract]Language anxie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emotion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econd language https://www.360docs.net/doc/3010544433.html,nguage anxiety refers to individual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especially the second language context behavior with a special relationship like tension and fear.Teachers should take effective ways to help learners to overcome it to develop learner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th.Eventually,it does good to the effect of learners’ acquisition. [Key words]Language anxiety, Emotion fact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rategy 一、前言 语言学习者的心理情感状态是复杂的、多层面的。情感因素包含态度(attitude)、兴趣(interest)、动机(motivation)、情绪(mood)及焦虑(anxiety)等。积极情感的参与会产生良好的习得效果,相反,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在诸多因素中,学习者的焦虑可能是最妨碍语言习得的情感因素。语言焦虑是语言学习中的一种特有的焦虑情绪。在二语学习中,语言焦虑等情感因素的干扰就如一堵屏障一样,妨碍着学习者的学习成效。情感因素的干扰越大,其习得语言能力越小。作为教师,需要正确认识语言焦虑,引导学习者克服焦虑,以积极的心理情感状态来学习,能成功地实现二语习得。 二、对二语学习中的焦虑的理解

母语程度的差异对二语习得效果的影响探究

母语程度的差异对二语习得效果的影响探究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职生母语程度差异与二语习得效果比较研究,认为母语程度的差异对二语习得中的写作影响较大,对二语视听说的学习效果影响较小。高职生的认知表征多呈现视觉型特征,对二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标签:母语目的语二语习得 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语言二语习得研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语言的普遍性与二语习得不可分割,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的词汇,任何一个正在学习语言的人,都会对语言普遍性有一些了解,一旦开始了二语习得,他就会把在母语中获得的语言普遍性应用到学习中。这样能增加他对目标语的理解,促进二语习得。然而,除了语言本身具有的共性以外,语言习得者自身的差异,也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语言习得者对二语习得产生影响的诸多个体因素中,母语程度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因素。 一、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 对于已经掌握了某一语言的基本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的二语习得者来说,目的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学习必然会受到母语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知识的影响。由于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交流模式和话语结构,母语中已有的这方面知识也必然会以种种方式影响二语交流模式和话语结构的习得。这种影响称为二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现象。 一般认为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有两种:结构因素和非结构因素。结构因素包括语言中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如语音、句法等;而非结构因素则是指语言以外的因素,如文化、价值观等。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因素也会影响语言的迁移,如学习者的年龄、对语境的了解程度、语言的共同性、语言距离(语际之间的相似程度)、类型性、标记性等。还有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语言水平、心理类型也都会影响语言迁移。 二、母语学习与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差异因素 (一)学习动机的差异 其一,婴幼儿阶段,人对语言信号的刺激颇为敏感并能轻易获得所接触的语言。之后,人的语言获得能力呈现下降趋势。二语习得多从小学、初中开始,较母语习得产生的时间晚了许多。母语学习的动机是本能的、内部自发的,从不自觉到自觉,这一动机的产生和人自身的生理、生活需求直接相关。二语学习的动机最初是外来的。高职生的二语习得动机主要有归附型动机(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和工具型动机(指学习者为某一特殊目的,如通过某一次考试或者获得某一职位而对目的语学习产生热情)。 表1: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高职生二语习得动机调查表 动机潮流驱使兴趣驱使社会需要自我完善 态度茫然热情实用发展 目的通过考试欣赏外国电影 阅读文学作品未来就业提升综合素质 类型应试型趣味型实用型素质型 所占比例75.2% 2.1% 81.3% 16.7%

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研究 引言: 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现象既属于语言学范畴,亦属于心理学范畴。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为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母语迁移”指的是,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学习第二语言,这里主要指的是英语,已经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在学习第二语言中,人们或多或少的受到母语的影响,导致不理想的结果。“中式英语”现象的出现正是由于母语迁移的负效应的影响,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本身母语知识体系的影响,在潜意识中把母语的知识体系移植到英语应用上。对于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研究,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国内英语教学的发展,启发教师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迁移的干扰,促进迁移,从而提高外语教学的成效。 1.二语习得母语迁移研究的方面 在相关文献中,大部分专家学者都是从语言迁移的理论,母语迁移的表现形式,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表现以及二语习得母语迁移现象对教与学的启示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1母语迁移的研究历理论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控制语言学习以及语言教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Lado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20 世纪 60 年末到70 年代初,乔姆斯基普遍语法观点,过渡语( inter—language,也称中介语) 理论、错误分析( error analysis,也称偏误分析) 兴起。在对比分析研究中展开了大量实证研究,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结果确实证实了 Lado 等人的理论但是,也有一些实证研究指出了“距离 = 难度”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发现学习者往往是在母语与目的语表面上相似的地方更容易犯错误等,同时对比分析对于学习者错误的预测能力也受到了质疑。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初,标记理论被引入母语迁移现象研究领域。1990 年代以来,基于语言共性,一系列新的母语迁移理论涌现出来,如最小树假说,弱迁移假说,全迁移假说,整体损伤说等,但

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大学英语学习中源于母语的负迁移的发音问题摘要:英语的语音语调被认为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最弱方面。根据资料和分析,这篇论文是要陈述大学生因为母语的负迁移而导致的,指出一些英语语音语调的问题,以及提高和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发音问题语音语调负迁移 一、引言 母语的迁移与干扰现象存在语言系统各个层面,但对于初接触外语的学习者来说,语音层面上的影响尤为明显。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在汉语内部又存在众多方言,在语音语调系统和发音规律上都存在差异,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必然存在(史清泉2002)。众所周知,掌握发音是学习一门外语的第一步以及基础,发音对听力的提高、口语的加强、词汇的记忆、和语法的掌握有很大的帮助。然而,正如很多语言学家和老师注意到的,大学生的英语发音并没有得到重视(罗立胜&张莱湘,2002.p。23)。It is believed that native language influenc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acquisition of target language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Odlin,2001,p.127). 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能够正确运用该语言和学习了解不同的文化。由于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负迁移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它对目的语的干扰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如果这种干扰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那么学到的语言不仅不地道,甚至有可能在交际的过程中出现障碍,引起误会甚至造成更严重的错误。因此,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的语言和音韵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强大的影响。汉语和英语的发音有些听起来似乎是一样的,但是事实上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其中包括听觉的特征和音节的特征以及一种语言有而另外一种语言所没有的发音。汉语和英语的差别导致了学习的困难和言语行为的错误。这就是

语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语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_语音 论文关键词:二语习得,国内语境,沉浸语境,国外语境,流利,交际策略,语音,词汇句法 1.引言 40多年前,戴尔海姆斯指出要理解内部机制就要研究校外环境。并认为理解上下文的关键不在语言本身而是在语境。一些学者如朗认为从相对独立于外部因素的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认知过程是重要的。另一些学者如福斯和瓦格那认为最好的二语习得预测模式应考虑社会活动与心理语言因素的互动。 2.学习语境 二语习得的认知模式要能很好地解释输入、输出,以互动、任务为特点的教学技巧与习得的关系。研究重点包括研究隐含式和外在式教学策略的功效,培养意识技巧的效果,教授以意义为重点的课文时是否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形式,负反馈的作用,输入加工的心理语言学原则,以及输出的作用。这些研究强调有意义的语言使用符合心理学家讲的大脑如何内化新知识理论。(Freed) 但二语习得如果忽视认知的作用和定义学习语境的变量是不完备的(Norris)。朗承认“一种较为广泛的,对语境敏感的,参与者敏感的社会语言学可能有助于二语习得的研究。”研究者把注意力转向语境研究。语境敏感理论尚有争议,因为相关的理论可能使研究者把语言知识视为文化和经验的延伸(Atkinson)。海姆斯最早描述了语境和语言关系,他列出的语境八要素是:背景,参与者,目的,行为,关键,手段,互动和解释的标准,以及体裁。 巴特斯通把语境归为两类:交际的和学习的。弗里德语境归为三类。一是国内正式的语言教室语境,主要是学习语境。教师可能设置任务学生使用第二语言在课堂交际,但他们很难遇到真正社会交往所有的变量。二是强化国内沉浸语境,如暑期项目。学生在母语背景下用所有的时间来学习第二语言。尽管周边文化是母语,参与者原则上同意用第二语言实现社会和人际交往,交际语境和学习语境相对平衡。当然此语境下的互动不全是自然的,他们接触的人不都是本族语者,互动也不是出现在真实的目的语文化场景里。三是国外学习语境。学生在目的语文化中学习第二语言,一般住在房东家里。在国外学习有交际语境和学习语境,所以国外学习语境是交际-学习混合语境。学生参加正式授课并在学习语境里使用第二语言。学生经常与目的语使用者在目的语文化里交流信息,培养了学生灵活的互动策略。在混合语境中,国外学习者经常有意识地把在学习语境中获得的知识运用到交际语境中。巴特斯通猜想是否存在着某个门槛级别,在这级别之上的学生能真正在交际语境中受益。他认为,学生得经过较长时间才逼迫自己做语言输出,因为人际关系和语言交流是难以建立的。尽管用第二语言做强迫性的社交互动能促进词句能力的发展,但也可能让人产生恐惧心理。 2.1对国外学习语境的研究 教育者认为国外语境和强化沉浸语境加速认知过程。但德凯瑟指出国外语境下的二语习得非常复杂,应拓宽考察影响或阻止习得的变量。弗里德总结了当时对国外语境的研究状况。他认为当时对国外语境有效性研究的数据是有问题的。首先,一些调查只用考试成绩来证明国外语境的好处,但考试成绩很难反映国外语境下学到的语言知识。有的只用一种测试如口语能力考试来衡量国外语境下的语言进步。三年后,弗里德又总结了国外语境下的第二语言学习,指出此语境的学习者获得的语言能力包括:“说得更轻松自信,话语较丰富,语速较快,较少有影响流畅的停顿……学生掌握了更宽泛的交际策略和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从获得口语技能延伸到在文化社交场合实现自我”。 戴维森等研究在国外语境下的成功因素,认为国外语境有助于语言熟练程度提高,出国前做的阅读和掌握的语法技能是国外语境下学习成功的条件。一些人用口语熟练面试测评学生的学习状况,结果证明学生有很大进步。莱福特认为学生极大地提高了交流技巧。弥尔顿

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试论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吉林大学文学院2010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廉哲,学号2010124051) 摘要: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关于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很早就被提出。起初这种影响被认为是负面的、不积极的,即负迁移。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积极的影响也在被人们逐渐认识,即正迁移。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如何利用好这两种母语思维迁移所产生的因素,对于二语习得将会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母语思维、二语习得、正迁移、负迁移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可以说在我们生命成长过程中,这种语言被视为能够发出最原始的欲望的声音的工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替代了某些手势、表情、眼神。那么,在很多情急之时,用这种语言发声,就是发出自己内心最根本需求的欲望,简单说,就是潜意识或者下意识的欲望。思维,是内在的、是我们头脑中对固有物质所产生的映像。母语思维,即随时随地都能用最简洁的母语准确的表达头脑中的所思所想。例如,一个从小在中国长大,后移民到加拿大的加籍华人在野外徒步时不慎落水,而他脱口而出的并不是“help”,而是“救命”。 一、语言与思维 人类的交际离不开语言,语言对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仅在相互交际时需要语言,想要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时需要语言,即使是在沉思、在形成思想的时候,也需要语言,或称之为无声之语。因此,语言不但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否则再好的思想也无法表答。思维先发于语言,思维创造语言。但思维对语言有依赖作用,语言可固定思维的方式并协助思维的进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观念是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的”。 语言具有民族性这个特点,而思维则是整个人类所共有的。思维是大脑的功能,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区域性、民族性,所以大脑的功能――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但是由于人类生存的地域、文化等的差异又造成了人类思维的方式不同,所以语言具有民族性特点。例如:在中国点头是代表同意、赞同的意思,而在印度左右摇头才表示这个含义,这就是受民族文化影响,导致同样的意义有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又比如在阿拉伯语中表示和形容骆驼的词语有很多,这是因为骆驼在阿拉伯人的生活中有很多,对他们来说也十分的重要,而汉语中与马有关或马字旁的词语也有很多,由此可见马从中国古代开始至今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观察不同的语种、语言,我们就会发现很难找到两个完全意义相同的词语,社会生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发展。不同母语的人在语言表达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汉语为母语的人一般都非常重视亲属之间的关系,所以汉语中有很多特定的亲属称谓词语,爷爷、姥爷、姨妈、姑妈、叔叔、伯伯等分得十分清楚,如果再把汉语中各个方言中的这类词整理出来,数量将是惊人的,而英语中这样的含义,男性用一个词,女性用一个词,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中,叔叔伯伯舅舅是没有区别的,而对于汉语来说这些词不但有区别,而且通过这些不同的词语反映了指称对象和说话人之间的特定关系。 不同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正是思维方式不同的反映。正是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世界上才有如此丰富多彩的语言;正是因为人类有共同的思维基础,人类语言才可能互相翻译,不同民族的交流才有可能进行。 二、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思维的影响 母语知识以及通过母语获得的各种信息和抽象思维能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二语习得的

试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精)

一、母语迁移作用概述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迁移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于学习过程之中,有正负迁移之分。正迁移(积极迁移有助于另一种学习的理解和掌握,反之,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导致错误和困难发生,就是负迁移(消极迁移。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正负迁移作用是众多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传统语言学的观点,母语只能对英语学习有负迁移(消极迁移即“负面”negative影响或起“干扰”(interference 作用。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没有考虑到语言的同一性, 较少考虑如何利用语言共性来促进“正迁移”,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笔者认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负迁移并存,也就是说母语对二语习得既存在着促进作用,又存在着干扰作用。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分析比较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负迁移作用,并以理论和实证阐述这一观点。 二、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作用 语言是客观现实的编码体系,语言具有表达世界和认识世界的功能。人类有着共同的自然世界,从而使语言具有同一性。人们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中,各语言虽然千差万别, 但语言本身对客观世界——时间、空间等事物的反映都是同一的,即可以用相同的概念称谓事物解释词义。正是这种“同一性”的存在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作用提供了可能,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行性。 Cummins在语言具有“同一性”的基础上,对于母语和二语习得的关系提出语言相互依赖假设理论:母语是任何语言学习的基础,它有学习转移的功效,在心理上、社会上及教育上母语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源。他指出:二语习得总是建立在母语的基

语境对词义的决定作用

【论文关键词】词义语境变化【论文摘要】语境对词义的决定作用,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语境决定了义位,也就是说语境不同,词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语境的概念,源于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他认为语言不是一套完备的体系,语言的意义不可能完全由它自身而要由语境来决定。语境可分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语境指话语产生的当时及其前后的各种事件,可称为“情景语境”,包括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语境,又称小语境;广义语境则包括话语产生的整个文化背景,可称为“文化语境”,除包括狭义语境外,还包括与人的言语表达行为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环境气氛、社会背景等,因而又称为大语境。伦敦学派的创始人约翰·鲁伯特·弗斯吸收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概念,并主张语境有两种: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内部,即一个结构和一个系统内各个成份之间的组合关系;另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外部,即语言是不可能和语境分开的。西方语言学家对语境理论的阐述对于我们今天对语境与词义的理解有重要的提示作用。词义除了组合表现出来的意义外是由环境补充、确定的。因此,词义的运用、理解与交际的环境,说听双方的职业身份、心情、生活经历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一个句子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往往需要参与交际的人自己去补充。而交际的语言环境则可以使词语具有比较确切的意义。具体的说,语境就是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语境的功能有两个:其一是解释功能,其二是过滤功能。语境不仅帮助我们推究词义,还帮助我们防止不合规范的语言现象的出现。因此,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研究语境对词义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来共同探讨一下:(一)社会语境决定词义(1)历史社会环境在不同时代,所处社会环境不同,语言环境也肯定有所不同。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到这种不同,才能更好地理解词义,理解文章的主旨所在。例如:小说《六十年的变迁》里季交恕问方维夏:“你知道这个消息吗?”方:“什么消息?”季:“蒋介石开刀了啦!”方:“什么病开刀?”季:“你还睡觉!杀人!”显然方没联系到1927年社会革命形势的变化,就不明白“开刀”两字究竟指什么,要别人做进一步的解释。(2)语用社会环境词的“组合意义”的研究就是在语用社会环境影响下词义的若干变异意义,即交位变体,是受整个社会语言内部因素影响的结果,主要是一个义位受近邻或远邻的义位“语义溢出”作用而获得的新义。例如:A.这小东西,真可爱!B.这是些什么东西!同样的“东西”,但由于说话人的语气,声调不同,而使两者的基本义和附加义有所不同。“东西”《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这样的义项:具体或抽象的事物。但在第一句话中的“东西”,特指说话者喜爱的小动物或小孩子,使基本义缩小,并且具有了喜爱的情感附加义。第二句话中“东西”指让说话者厌恶的事物,具有了厌恶的情感附加义。[!--empirenews.page--] (二)上下文语境决定词义(1)词语言义的变体——言语义语言义是指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一个词汇单位,或语言的词汇系统中的一个成员。也就是词的基义或概念义。“言语义”是指进入特定语境或言语片断的词,实际上指什么,现代语义学称为组合义,也就是义位处在言语组合中的变体。有的语言学家称这种义位变体为词的“涵义”而不是“意义”。词典上所列的义项,都是词的语言义,而不可能,也不必要把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言语义即义位变体都列上。例如:A.场景:手术室门外,焦急地守候着正在进行子宫肌瘤摘除手术的病人家属,门开了,医生出来。病人家属问:“切了吗?”医生答:“切了。”根据上下场景提示,这“切了”的一问一答是指“肌瘤切除”。B.场景:一年后,这位医生来到一群老太太中锻炼。大伙问:“切了吗?”医生答:“切了。大家都一样,到了退休年龄谁还能例外?”根据上下场景提示,这里的“切了”是指办理离退休手续只能按年龄“一刀切”。C.场景:锻炼完,医生回家。见女儿在看书,记起出门时要她把排骨切好。医生问:“切了吗?”女儿答:“早就切好啦。”根据上下场景提示,这里的“切了”是指切排骨。看,“切”“了”“吗”这三个语词符号本来是从交际场景中抽象出来的,在词典里都有全民共同理解的确定词义即语言义,其组词成句的方式也是符合高度抽象的汉语语法规律的。但经组成“切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