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煤矿建设十佳人物报告文学
十佳矿嫂

华宁集团十佳矿嫂事迹
----鑫安矿开拓工区靳恩旺之妻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用多年的真情,谱写了和谐的美好画卷,她用浓浓的关爱,真诚的守卫着矿工的平安,她就是开拓工区靳恩旺的妻子--赵银。
赵银今年28岁,2013年与靳恩旺结婚,从此成为了一名矿工的妻子。
几年来,她把丈夫视为家中的顶梁柱,默默的操持家务,伺候老人,照顾孩子,甘做矿工的贤内助!
既然做了矿工的妻子,不论多难,都要把这个家操持好,决不能让丈夫分心,因为她深知:安全是煤矿“天”字号大事,是煤矿家庭的命根子,维护好丈夫的安全是妻子的责任。
丈夫每次上班前,她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下井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一句平凡的话道出了自己内心那份深深的眷恋与牵挂。
自从靳恩旺担任副班长一职,丈夫肩上的担子重了,不仅起到了领头干活的作用,而且还带领整个班减少违章作业。
为了丈夫能在煤矿平安工作,她任劳任怨,辛勤持家,养老养小,将家中的重担独自挑了起来,即要照顾家中老人和孩子,还要在幼儿园继续工作,非常辛苦,但每次丈夫打电话她都会说:“家里没事,有我呢,你放心工作吧,只要你平平安安的就好。
”每次丈夫下班回家,只要她有时间就会换着花样的做他最喜欢吃的饭菜,听他说矿上的趣人趣事,从而为他的工作开心而开心,并对这种氛围感到温馨和谐!
“作为矿嫂的我感到荣幸”她总是对丈夫说:“班内的工作不分你我,凡事都需要配合,既然你是副班长,那你就要好好的辅佐班长,并起到带头作用,脏活、累活要抢着干,并保证好自身和同事们的安全,我会在背后永远的支持你,让你更安心的工作,为华宁这个大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9年2月23日。
煤矿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省“十大杰出青年工匠”)

煤矿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省“十大杰出青年工匠”)路,在他脚下延伸……----记第二届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工匠”张飞张飞,男,现年30岁,中共党员,现任河南神火集团葛店煤矿机电三队副队长。
该同志自1989年入矿以来,便树下了扎根煤海,以矿为家,奉献矿山的决心和意志,他在工作中努力开拓进取,拼搏奉献,经过他本人的不懈努力,终于使他由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一名优秀的基层区队管理干部。
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走出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张飞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已经拼搏了十多年,在这十年的工作历程中,他始终坚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工作中时刻不忘积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深入钻研专业技术技能,从而养成了对工作高度负责的主人翁责任感,经过10余年的辛勤努力,他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
一1995年6月,安徽淮北至永城葛店矿矿井35kv高压供电线路因当时下大雨,线路下有树木造成了线路接地,发生了短路事故,无法供电,而我矿井下涌水量又大,如果不能及时供电,就有发生淹井的重大危险。
在这关键时刻,张飞同志积极主动请命参加了清除砍树行动,在当时还下着大雨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他凭着敏捷的身体,连续爬树数余棵,用斧头砍树杆,加上自己精湛的工作经验,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斗,终于及时恢复了矿井供电。
他的出色工作表现受到了矿领导的表扬,同年他被矿评为先进个人。
二1998年8月,由于葛店煤矿井下26采区出水,当时水泵和供电设备全部泡在了水里,在这容易造成整个采区被淹的紧急情况下,矿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时张飞同志凭着自己熟练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第一个跳到齐胸深的冷水中和同事们一起搬出机电设备,进行抢修,经过三个多小时摸爬滚打,开关水泵被及时修复,恢复了正常排水,为我矿减少了一次重大经济损失。
煤矿和谐之星事迹材料

煤矿和谐之星事迹材料煤矿和谐之星是指在煤矿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他们具备出色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工作态度,为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幸福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面是一位煤矿和谐之星的事迹材料,字数约为700字。
某某煤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作为一家国有企业,一直以来注重员工的培养和关怀,通过评选煤矿和谐之星来激励和表彰那些在岗位上表现突出的员工。
李明,男,32岁,来自山西省大同市。
他自2010年加入某某煤矿以来,一直在输送机组担任保养工。
李明本人勤勉踏实,工作积极认真,一直被企业的领导和同事们称赞为一位值得学习的员工。
首先,他在工作中展现出出色的专业素质。
作为输送机组保养工,李明负责维护输送机设备的正常运转,确保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他深知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工作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因此他每天都会提前到岗前检查设备,仔细检查零部件是否正常运作,有无磨损和故障。
他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判断设备的优劣,并及时与上级汇报和交流,确保设备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
此外,他还不断学习新技能和新知识,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其次,他表现出良好的工作态度。
李明每天面对的是繁重的工作量和高强度的压力,但他从不抱怨,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他对待工作,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从不敷衍塞责。
在工作中,他时刻保持警惕,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己和同事们的安全。
即使在加班和夜班的情况下,他也始终保持着工作的热情和努力,从不懈怠。
最后,他积极参与企业的活动,为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幸福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明在煤矿的发展和改进中积极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同时,他也是煤矿文体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领导者,带领团队参加各类比赛,并多次获得优异的成绩,为企业彰显了良好的形象。
总之,李明凭借出色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工作态度,以及对企业发展和员工幸福的关心和贡献,成为了某某煤矿的和谐之星。
他的事迹激励了周围的员工,激发了大家更积极地工作,助力企业的发展。
2020年煤矿赞美先进事迹(人物)演讲稿

煤矿赞美先进事迹(人物)演讲稿大家好,我是**煤矿的xxx,今天的题目是《“关键队伍”里的“关键分子”》。
xx年5月 18日,凌晨两点,王瑞金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
他睁开惺忪的睡眼,摸起枕头边的手机,只看了一眼,一激灵就坐了起来,一只手接电话,一只手已经抓起床边的衣服往身上套。
电话是从井下打来的,综采机发生故障停机,跟班电工检查不出毛病到底出在哪里,只能向机电队长求助。
王瑞金一边在电话里询问情况,一边麻利地穿好衣服,冲出宿舍往更衣室一溜小跑。
综采队是矿上的出煤大队,它关系着全矿的产量和效益,综采机是队里的重要生产设备,它的运转就是全矿的命脉所在。
而保障它正常运转的,就是机电队长王瑞金和他的伙伴们。
因此,他们被队里戏称为“关键队伍”,王瑞金更是“关键队伍”中的“关键分子”。
现在,机器出故障了,王瑞金怎么能不着急呢?王瑞金工作二十年,十年机修工十年机电队长,加起来就是他全部的工作经历,再加上他肯钻研爱较劲“的犟”脾气,还真就在工作中摸索出了许多门道。
王瑞金打开更衣柜,拿出略显潮湿的衣服才想起,自己刚下四点班,睡了还不到两个小时,衣服都没干透呢。
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
在往工作面走的一路上,王瑞金就在心里琢磨,当班的小刘是自己手把手带出来的,完全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一般故障也是手到擒来。
可刚才在电话中竟然说找不到故障点,话音里都带了哭腔,看来还真不是小问题。
到工作面,王瑞金一刻也不耽误,马上开始排查,电缆是否有挤压点,开关是否接触不良,电控箱是否断电。
小刘站在一边,焦急地说,我都看过了,真没问题。
王瑞金继续检查,电缆悬挂伸缩正常,开关接触正常,打开电控箱用仪表测试,一切正常。
他用矿灯在继电器的接触点照了一下,突然发现继电器的接触面有些发暗,再仔细对比一下,就更加明显。
王瑞金让小刘取一个备用继电器更换,小刘将信将疑,按照他的要求更换完毕。
合闸试机,机器轰隆一声转动起来。
等待作业的工人都对王瑞金竖起了大拇指。
最新-煤矿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省“十大杰出青年工匠”)

煤矿先进人物事迹材料(省“十大杰出青年工匠”)----记第二届河南"十大杰出青年匠人"赵云赵云,男,今年30岁,中国共产党员,在职河南省神火集团葛店煤矿机电三队副队。
该朋友自1989年入矿至今,便树下了投身煤海,以矿为荣,付出矿山开采的信心和信念,他在工作上勤奋开拓创新,努力无私奉献,通过他个人的家中,总算使他由一名普通员工蜕变为一名优秀党员和一名优异的底层区队管理干部。
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为人知,踏踏实实,作出了不平凡的工作销售业绩,走出了一串串闪亮的踪迹。
赵云朋友自参加工作至今,早已努力了十多年,在这里十年的工作历程中,他一直坚持服从领导安排,服从命令,思想观念政治上自始至终与党支部维持高度一致,工作上时刻不忘积极主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专业知识,深层次刻苦钻研技术专业技术技能,进而养成了对工作中认真细致的主人公使命感,通过10余载的辛勤努力,他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而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喜人的考试成绩。
一1995年6月,安徽淮北至永城葛店矿煤矿35KV高压供电路线因那时候下雨,路线底下花草树木造成了线路接地,发生了短路故障安全事故,没法供电系统,可是我矿井下降深又大,如果不能立即供电系统,就会有产生淹井的重要风险。
在这里紧要关头,赵云朋友积极请命参加了消除伐树行为,在那时还下起暴雨自然环境十分极端的情形,他凭借灵巧的人体,持续上树数余棵,用斧子伐树杆,再加上自身高超的工作经历,通过五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斗精神,总算立即恢复了煤矿供电系统。
他的优异工作业绩受到了矿领导干部的夸奖,同一年他被矿评选为先进工作者。
二1998年8月,因为葛店煤矿井下26采场出水量,那时候离心水泵和配电设备所有泡在了水中,在这里非常容易导致全部采场水淹的紧急情况下,矿领导干部看在眼中,急在心中,这时候赵云朋友凭借自身娴熟的技术专业技术知识和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极度使命感,第一个跳至齐胸深的凉水中合同事们一起搬离机械设备,开展维修,经过三个多小时披荆斩棘,电源开关离心水泵被及时修补,恢复了正常的排水管道,为我矿减少了一次重要财产损失。
煤矿十佳好矿嫂先进典型事迹材料(4篇)

煤矿十佳好矿嫂先进典型事迹材料(4篇)煤矿十佳好矿嫂先进典型事迹材料第一篇:今年xx岁的xxx,xx社区主任,还集团公司xx煤矿家属安全协管会的委员,更家属安全协管站的站长。
作为一名社区主任,她不但做好社区的各项繁杂的工作,更积极参加煤矿的支持保勤、支煤保安全、支煤保稳定的“三保”活动,配合了煤矿生产。
十几年来,她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矿区,创建平安富力”这个主题,积极做好矿工的安全协管工作,受到了矿工们的欢迎。
由于工作突出,她连续多年荣获省工会、集团公司和矿区工会的优秀安全协管员称号。
一、开展为矿工安全服务活动几年来,xxx在做好安全协管活动工作之外,经常配合矿上的大型生产祝捷活动,为矿工慰问、宣传教育、安全叮嘱。
每逢年节,她就会带领职工家属们为矿工送上水果、香烟、鞋垫、鸡蛋、茶叶等慰问品,并叮嘱矿工要注意安全,做安全生产的标兵。
她还到保健食堂帮厨、包饺子、包粽子、做月饼等。
同时,她带领导家属到采区帮助采区拆洗被褥、擦玻璃等,把家属的一片爱心都献给了矿。
八月份,我们家属协管委员会与矿上联合在居民区内开展了修路会战,社区协管员和家属保勤员首当其冲,连续奋战了十多天,清垃圾、铲杂草、铺石子、垫沙子,共修整了8条通往居民区的道路,解决了矿工和居民行路难、煤矿十佳好矿嫂先进典型事迹材料第二篇:城中路72弄10号殷苏兰女士一名知识女性,平时工作任务繁忙,但她把家庭、工作、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恰当的同时,也悉心照顾年迈的公婆。
她几十年如一日,把公婆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照顾,每天下了班,做好婆婆平时爱吃的菜,给住在对面的老人送去。
平时双休日除了给家里做好家务事和工作上所需要的充电,更多的到公公婆婆家里帮他们打扫卫生、洗衣服、与老人聊聊家常。
公公婆婆对自己的这位媳妇赞不绝口、视如己出。
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满。
xx年的某月,一场不幸的意外打破了这家人的平静。
老太太因车祸,造成严重的骨折,必须卧床休养数月。
殷苏兰女士每天一下班就往婆婆家跑,为生病的婆婆炖汤煮药。
感动矿山人物事迹材料——武平利

严管细爱厉害了我的武队长——“我担当我奉献”感动矿山模范人物事迹材料武平利,今年36岁,大淑村矿开拓区生产一队队长,从二十五岁参加工作到现在,武平利在大淑村矿开拓区整整干了十一年。
十一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而对武平利本人来说,却囊括了他一生中最绚丽的年华。
他把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都奉献给了煤矿掘进事业。
他以火热的青春和全部的爱,在蕴藏的乌金的地层深处,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风险乐章。
他先后荣获冀中能源十佳班组、集团公司优秀班组长、劳动竞赛明星、大淑村矿十佳班组长等荣誉称号。
2006年深冬的一天,武平利带着农村人朴质的情感,怀着年轻人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从附近农村来到了大淑村矿,在开拓区当上一名农民协议工。
初到井下,看着那滚滚乌金和那在矿灯照耀下闪着耀眼般厚厚的煤壁,武平利兴奋不已!下班后躺在床上,小时候家乡缺煤的情景象过电影似的一幕幕展现在眼前,他忘记不了每天放学回家放下书包,第一活计就是去捡柴,他忘记不了寒冷的冬天生病的父母躺在床上还舍不得买点煤取暖,他清楚记得,过年了一家人才舍得买几框煤泥……如今他能在这遍地乌金的煤矿亲自用自己的双手开掘巷道,开采煤炭,把光和热奉献给人类,还有什么工作比这更高尚的呢?从那时候起武平利就深深爱上了煤矿这片黑色的土地,他决心干一辈子煤矿。
然而前进的道路不一定都是笔直的,美好地愿望可能会受到来自各方面压力和干扰,且不谈煤矿条件的艰苦、环境的恶劣,单就世俗的压力就够他受不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武平利来到矿上时,正是风华正茂,小伙子眉清目秀。
介绍的不少,可一听他在井下挖煤都一一告吹。
曾有人给武平利介绍了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姑娘,见面后两人都很满意,但女方却提出要武平利脱离煤矿或调到井上也中。
区队领导知道后,都为武平利的婚事犯愁,有心想帮他调一下工作,可武平利说啥不愿意,他执拗地说:“就是打一辈子光棍,我也不离开井下。
”终于有一天,武平利与同乡一位农村姑娘喜结良缘,在爱情与事业冲突的时候,武平利没有离开煤矿,然而来自其他方面的干扰仍然存在。
2010十佳事迹材料上报(1)

“十佳区队长”申报材料----综采二区区长王文平综采二区区长王文平。
现年38岁,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从安装工区到综采工区一直摸爬滚打在井下一线。
从一名普通的职工到一区之长,他把自己的才华和智慧默默奉献给矿山,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特别是担任综采二区区长以后,他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带头实干,使综采二区的安全周期不断延长、原煤产量稳步递增、质量标准一步一个台阶。
他本人也多次被新安煤矿评为安全标兵、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被集团公司评为“十佳区队长”称号。
一、抓住源头不放松,实现了原煤稳步提升。
王文平同志自今年六月份担任区长以来,认真落实矿下达的原煤生产任务,紧紧抓住一个“早”字,围绕阶段性生产目标,严格抓生产管理,向实现正规循环要产量、要效益。
他组织开展各班组之间的劳动竞赛,强化队伍的建设,强化现场管理,严格工程验收,使全区保持了蒸蒸日上的生产形势。
2010年7月份,3118工作面在生产推进过程中,在原来落差5米的断层基层上又暴露两个小断层,顶板破碎,大面积片帮,出现局部漏顶现象,安全系数低,推进艰难,原煤生产受阻。
为尽快恢复生产,确保人身安全,为了不影响产量进尺,王文平每天盯紧工作面现场指挥达12小时以上,他坚持用化学原来马丽散注浆及上金属网,用大板逼帮维护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时他怕各班在维护顶板上缩水,他经常跨班监督指挥,在他的带领下,全体干部职工士气高涨,昼夜奋战10天,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生产。
7月份共生产原煤15.7万吨,较计划超产4.2万吨,完成计划的136%。
二、抓住安全不放松,实现了区队安全工作的整体推进。
王文平同志自担任综采二区区长以来,扎根煤海,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把安全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持之以恒,突出深严细实,实现了区队安全工作的稳步推进。
自今年以,杜绝了破皮伤及以上人身事故的发生。
一是安全教育深入扎实。
王文平同志把安全宣传教育作为安全生产的生命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煤矿建设十佳人物报告文学和谐煤矿建设十佳人物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最坚强的力莫过于毅力。
一个一条腿行走的人,十几年如一日,靠一个杂货摊维持四口之家的生活;凭一双手将三个未成年的女儿抚养成才;用一颗慈母之心撑起了家庭一片新天地。
她走过了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经历了别人没有经过的苦,在悲与痛、爱与泪、酸与苦的交织碰撞中,书写了平凡而伟大的人生,演奏了一曲感人动听的“爱之歌”……——题记大爱撑起一片天——记和谐煤矿建设“十佳人物”***这是一片洋溢着创业激情的热土;这是一个孕育着温馨和谐的家园。
巍巍泰山,铸就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蕴;秀美桃乡,塑造了她浓郁的人文情怀。
矗立在泰山西麓、陶山脚下的……煤矿——……矿区一颗璀璨的煤海明珠,用她厚重的文化之魂,孕育了一代代和谐建设的创业实践者,也催生了一个个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锋模范人物。
他们置身于这方深厚的文化沃土,延续着前人的创业轨迹,书写了“和谐、发展、共享”的新篇章。
走进这个闻名遐迩的全国文明煤矿、全国煤炭系统企业文化示范矿,你不仅会被这里清新的生态环境所吸引,也会被浓郁的人文气息所熏陶,更会为一个个感人动听的故事所感染。
这里,向你讲述这样一位女性:她没有显赫的身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属,一个慈祥的母亲;她也没有卓越的业绩,只是做了一些平常的小事儿。
但在普通与平常之中,她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当你得知她是一个平凡的女性时,你会想到,她像很多女人一样,嫁人,生子,居家过日子,每天重复着平常人的生活。
当你得知她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女性时,你会看到,她只有一条腿,另一条腿被一个拐杖代替了;她身边一个杂货摊,那是维系全家生计的唯一来源;她还有三个未成年的女儿,如今已工作的工作,上大学的上大学,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但唯一没有的,就是家庭的“顶梁柱”——她的丈夫,他在十年前病逝了,只有一条腿的她成了家庭的“顶梁柱”。
十多年来,她带着三个女儿相依为命,用一条腿撑起了四口之家,凭一双手先后将女儿送进高校大门,靠一个杂货摊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而举步维艰的她却从没有向组织开过一次口、要过一次钱、提过一次要求,硬是凭着顽强的毅力,挺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用伟大的母爱撑起了家庭一片新天地。
她,就是被集团公司评为和谐……建设“十佳人物”、“十大魅力女性”的……,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走近***(姓名)我们怀着无比敬慕的心情走进了她的家,也是迈着十分沉重的脚步走近了***的生活。
她真诚、和蔼、慈祥的目光和面孔,怎么也无法让我们与想象中的坚强女性联系在一起。
这个用一条腿行走的人,在丈夫病逝后的十多年来,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她身患残疾,体弱多病,是靠什么撑起了这个四口之家?无职无业,只有小学文化的她,又是怎样将三个未成年的女儿抚养成才,送进了高校大门?带着这些疑问,笔者怀着无比敬慕而又沉重的心情,走进了……的家,走近了她的生活。
我们意识到,这次采访将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为尽量减轻采访对象的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笔者选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社区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了李庆存的家。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院,院子不大,显得有些拥挤,但拾掇得干干净净,有条有理,给人一种温馨清亮的感觉。
据社区的同志讲,……一家原来住在五楼,自她遭遇车祸后,矿上为方便她们生活,就把她们调到了一楼居住。
停放在院内西侧的一辆杂货车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看上去已经十分破旧的货摊上摆满了笔墨纸张、儿童玩具等各色物品,车子旁边还竖着几根破烂不堪的木制拐杖,上面层层缠着已经发了暗的黄色胶带,有的断裂了,有的发了霉,也有的被蛀虫钻出了密密麻麻的小孔,显然已无法使用了。
这时,一位步履蹒跚,拄着拐杖的老人微笑着向我们走来。
潜意识告诉我,这一定是我们要采访的对象——……老人了。
从她和蔼的面孔和布满皱纹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慈祥、质朴和真诚,却怎么也无法与想象中的坚强女性联系在一起。
当我们说明来意和采访意图后,老人眼里顿时闪出了点点泪光,还没有开口说话,盈盈欲滴的泪水就溢满了眼眶,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年前那段令她终生难忘的日子……不幸降临在这个家庭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她却“收获”了痛苦:一次飞来横祸,成了她永远的痛;夏日是充满热情的季节,但这个夏天却充满了悲情:一个生命的消失,彻底改变了她人生的轨迹。
面对家庭的变故和生活的巨大反差,在生与死、走与留的天平上,她究竟选择了哪一个砝码……像很多家庭一样,……也曾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
丈夫……原1 2 下一页和谐煤矿建设十佳人物报告文学第2页是……煤矿一名普通职工,后调入……煤矿防治水工区工作。
1979年11月,……与……携手步入神圣的婚姻殿堂,开始了新的生活之旅。
婚后的生活是幸福的、快乐的、美满的,在这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里,经常传出轻盈的欢笑声。
这对新婚燕尔夫唱妇随,互敬互爱,就像分不开的一对喜鹊一样,欢快地经营着她们精心搭建起的“雀巢”,每当看到她们手牵着手出出进进,左邻右舍无不投来羡慕的目光。
尤其是三个女儿相继出生后,更是锦上添花,给家庭平添了许多欢乐。
虽然丈夫一人挣工资,生活也不宽裕,但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过着天伦之乐的生活。
那时,***感到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
这样幸福的日子持续了没有多久,一场飞来横祸打破了生活的宁静,使这个幸福之家背上了沉重的生活负担。
1993年9月16日,突如其来的车祸无情地夺走了……的左腿。
自那以后,她成了一个残疾人,开始了一条腿走路的生活;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来自外界的冷漠、鄙视、歧视……取代了曾经羡慕的目光,屈辱与痛苦开始伴随她的周围,与此同时,她在家庭中也由一个照顾人的角色转换为被人照顾的角色。
这场无情的车祸不仅给……带来肢体上的巨大痛苦,也使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生活负担,尽管这样,这个不幸的家庭并没有因这场灾祸影响到生活的幸福,一向勤劳忠厚的丈夫,在妻子残疾后毅然承担起全部的家务,他一边上班、挣工资、养家糊口,一边照顾李庆存及全家人的衣食起居,小日子仍过得有滋有味。
然而时隔三年,不幸再次降临她们家,使这个本就负担沉重的家庭雪上加霜,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1997年7月6日,丈夫因食道癌离开人世,舍下了身患残疾的妻子、三个未成年的女儿和8万多元的债务。
家庭的顶梁柱倒了,全家人陷入无比悲痛之中,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一下子坠入深渊,彻底改变了生活的轨迹。
丈夫走了,带走了全家人的希望和依托,也带走了她们唯一的生活来源。
从那以后,全部的家庭负担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了体弱多病、患有残疾的……一人身上。
当时,三个女儿最大的只有13岁,最小的还不足10岁,而自己又左腿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并患有冠心病,家里还欠下因给丈夫治病花去的8万多元的债务,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呀?面对家庭的突然变故和生活的巨大反差,……一度产生轻生的想法,可三个女儿怎么办?她们都还小,谁来照顾她们?女儿已经没有爹了,不能再没有娘啊!她环视着这个生活了十多年的家,再看看三个可怜的女儿,她进退两难,举棋不定,哭了又哭,想了又想,在生与死、走与留这个天平的砝码上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矿领导得知……一家的情况后,立即责成矿工会落实帮扶政策,将其纳入特困户进行帮扶,并落实专人与其结对子,同时还全部减免了三个孩子的学杂费。
组织的关怀像一股暖流瞬间温暖了……的心,使她在极度悲观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增强了生活下去的信心。
她办起了杂货摊一个女人“半边天”,而这个只有一条腿的女人撑起了“一个天”。
组织的关怀与温暖,使……一家暂时度过了生活难关,万分感激的她在夜深人静时常常想:“生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矿上的困难户也不只自己一家,不能总是依赖组织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啊!”这个时候,……产生了自谋出路的想法。
可是,作为一个无业家属,她既没有工资收入,也没有其它生活来源,况且自身行动不便,支撑这个四口之家谈何容易?但生性好强的……还是痛下决心,再苦再难也要撑起这个家,把三个女儿抚养成才。
于是,在丈夫生前工友的帮助下,她硬是办起了杂货摊,开始了自力更生的艰辛生活。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生活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就连“行走”这个简单的动作,对于只有一条腿的……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每挪动一步,她都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忍受着残肢带来的巨大疼痛和折磨。
生活中她不知摔倒多少次,流了多少泪,但为了维持家庭生计,让三个女儿都能吃饱饭、上起学,她每天起早贪黑,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推着杂货车,艰难地来往于店铺和家庭之间,有时稍不小心,就会摔倒在地。
一次下雨天,大女儿晚自习回家后还不见母亲归来,就匆忙拿起雨伞去接母亲,刚出家门没多远,就远远看到昏暗的路灯下一个弱不经风的身影在雨中晃动,还没等看清面目,那个笼罩在雨雾中的身影就歪倒在地,顿时一种不祥之感涌向心头,她急忙加快脚步跑过去,当看清倒在地上的人果真是母亲时,女儿心里再也忍不住了,抱住全身泥水的母亲失声痛哭:“妈妈,以后下雨天咱就不出摊了。
”此时此刻,无以言尽的艰辛一下子变成委屈的眼泪,孤独无助的母女在雨中拥在一起,哭成一团。
……知道女儿心疼自己,但她心里更清楚,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摆摊挣来的微薄收入来维持,自己虽然苦点累点,但哪怕多挣一毛钱,也能给孩子买支铅笔、添块橡皮啊!能多挣一点就多挣一点,多挣一点,生活就多一点保障。
自那以后,女儿生怕母亲再出意外,每次课间操她都插空跑到街头,看到母亲安然无恙后才放心回去上课。
就这样,……每天靠摆摊勉强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每月百十元的杂货收入微乎甚微,但却成了全家人的希望。
为减轻生活的压力,……尽量减少家庭开支,平时省吃俭用,精打细算,天天掰着手指头过日子,全家人的生活费每月都控制在50元以内,人均才十几元。
平时头疼脑胀、感冒发烧,她都拣最便宜的药买,甚至更换假肢也由医生叮嘱的每两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女靠摆摊相依为命,过着简单、清苦而又极其艰辛的生活。
如今,积劳成疾、风烛残年的李庆存已这样固守了10个春秋。
她让女儿跪在父亲遗像前一个水果,让女儿懂得了生活的道理;一个规矩,规出了三个懂事的孩子。
“教子莫如父”。
失去父亲的孩子会是怎样呢?丈夫去世后,……既当爹又当妈,在照顾好三个女儿的衣食起居,竭尽全能付出母爱的同时,还要教她们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力所能及地给孩子一个“父爱”。
这些年来,……背负的不仅是繁重的生活负担,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丈夫生前治病辗转南北,光治疗费就花去10多万元,而且还拉下了8万多元的债务,她靠摆摊挣来的微薄收入,别说还债款,就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难以维持。
可钱是别人的钱,再苦再难,借的钱总得要还啊!生活上她像挤海绵一样,挤了又挤,压了再压,平时连蔬菜都舍不得买,除了去地里拔些野菜,就去菜市场拣别人扔掉的白菜帮吃,在她们家,清汤、煎饼、咸菜是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