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生理学

合集下载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及临床应用一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及临床应用一
EMG与肌活检不一致的原因:肌肉或肌区活检选择不 当;内分泌肌病的可逆性肌f失活(EMG敏感);少部 分MG的终板损害导致肌f失活,等。
称电静息(electrical Silence)。但不安、紧张、寒冷、 肢位不当时肌肉不能充分放松,易误为异常的自发活 动,需注意。
3、轻用力收缩时的放电 利用肌电信号触发扫描并使 用延迟线,调节触发电平,可测量完整的单个 MUAP。 每肌需查不同肌区共20个不同形态的MUAP(按4个深 度,5个方向探查)(图9-2-6),计算波幅,时限和多 相波(5相以上)百分率(图9-2-7)。
6、神经肌接 正常 头
电静息
Waning
Waning
重症肌无力症
肌7、肌膜 延长(肌强直性) 电静息
正常或低振幅
源8、肌实质 正常、延长(炎症)

缩短(纤维化) 纤颤(炎症) 低振幅电位
正常或减弱 正常或增加
强直性肌营养末梢神经系统损害
⑴脊髓前角病损 松弛时可见束颤电位、纤颤电位。进展迅速的肌 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束颤电位特别显著。轻收缩时高振幅电 位的出现具特征性。常见较大的多相电位。最大收缩时为减弱干扰 型或单纯型。病变晚期出现肌肉纤维化时,插入电位减少。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 及其临床应用
一、针极肌电图(nedle EMG)
适应症
脊髓前角及脑干运动神经核病损;神经丛病损;神经根病损;神 经末梢病损;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源性疾病;上运动神经元疾 病。
检查前准备
1、嘱病人检查前一天洗澡。检查当日吃饭后来检查。 2、将针电极浸泡于1:1000新洁尔灭溶液中30min。 3、向病人讲明检查目的和意义,取得病人的合作。 4、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针对不同病人设计不

神经电生理检查ppt课件PPT课件

神经电生理检查ppt课件PPT课件
(注意有无纤颤电位和正锐波) 失神经状态、肌强直、肌炎等
2、插入电位减少或消失
肌肉纤维化或肌肉为脂肪组织替代等
第45页/共119页
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
3、纤颤电位
原理:单个肌纤维兴奋性增高自发放电的表现 意义:一般在失去神经支配10-14天左右出现,代
表 了单个肌纤维在失去了神经支配后的自主收
神经电生理检查学习内容
1、概述 2、临床肌电图 3、神经传导检查 4、表面肌电图 5、F波与H反射(略) 6、诱发电位(略)
第1页/共119页
神经电生理检 1、概述
第2页/共119页
1、概 述— 总述
神经系统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 病、疑难病。也是康复医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之一。
神经系 统疾病
第36页/共119页
2、临床肌电图— 正常肌电图
二、肌肉安静状态下的电位
正常肌纤维在静息状态下,在终板区以外不会有电活动。 注意:针电极在插入终板区时,会有电位的记录,同时会引起患者明显的疼痛, 此时应重新调整针电极的位置,调整后,电位消失,疼痛等不适感通常也会消失。
第37页/共119页
2、临床肌电图— 正常肌电图
降至1/10) 3、容积传导影响波形
第19页/共119页
1、概 述 — 电生理基础
——容积传导影响波幅
第20页/共119页
神经电生理检 2、临床肌电图
第21页/共119页
2、临床肌电图——概 述
一、概念
临床肌电图(clinical EMG),又称针电极肌 电图(needle EMG),是指以同心圆针插入肌 肉中收集针电极附近一组肌纤维的动作电位 (motor unit)以及在插入过程中肌肉处于静息 状态下,肌肉做不同程度随意收缩时的电活动。

神经电生理学基础

神经电生理学基础

正常肌电图
步骤:
1.插入电活动:进行记录 2.放松时,观察肌肉在完全放松时是否有异常自发电活动; 3.轻收缩时:观察运动单位电位时限、波幅、位相和发放频率; 4.大力收缩时:观察运动单位电位募集类型。
正常肌电图
一、肌电图检测步骤及正常所见 1.肌肉静息状态:包括插入电位和自发电位。
插入电位:指针电极插入时引起的电活动,正常人变 异较大;持续时间不超过300ms
自发电位:指终板噪音和终板电位,后者波幅较 高,10-40mV,频率20-40Hz,通常伴有疼痛, 退针后疼痛消失。 2.电静息:肌肉完全放松,不出现肌电活动。
正常肌电图

3.轻收缩肌电图:记录运动单位电位 (MUAPs)。测定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时 限、波幅、波形及多相波百分比,不同 肌肉有其不同的正常值范围。

临床肌电图
临床肌电图
一、肌电图检测步骤及正常所见 (1)肌肉静息状态:包括自发电位和插入 电位。 (2)肌肉随意自主收缩状态:记录运动单 位电位(MUAPs)。

(3)肌肉大力收缩状态:观察募集现象,
常用肌肉解剖定位1

第一背侧骨间肌



神经支配:尺神经,内侧束、下干和C8-T1 神经根 部位:手呈中立位,腕横纹与第二掌指关节 中点倾斜进针。 临床意义:记录尺神经深支运动传导检测。
常见病变异常肌电图类型

周围神经病变及损伤:



1.急性轴索损害:2-3周后,插入电位延长,肌肉放松时可见 大量正尖纤颤电位,轻收缩时,可见运动单位电位形态保持 正常,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募集减少。 2.慢性轴索损害:插入电位延长,正尖纤颤电位明显减少或 消失,可有复杂重复放电,主动轻用力时出现时限增宽、波 幅高的运动单位电位,即大电位,重用力时募集相减少。 3.周围神经脱髓鞘:插入电位不延长,无自发电位,运动单 位形态正常,但募集相减少。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术语23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术语23
4 参考文献
[ 1] 张寿林 ,刘细保 , 胡传来 ,等 . 130 名二硫化 碳作业 工人神 经肌
电图分析 [J ].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1991 ,4 (1) : 11.
[ 2] W HO. Enviroment al Heal t h C rit eria 10 , Carbo n dis ulfi de[ S ] . Ceneva: W HO , 1979. [ 3] 汤晓芙 . 神经系统临床电生理学 ( 下) [ M ]. 北京 : 人民 军医出
临床 神经电 生理学 杂志 , 2 00 8 年 6 月 , 第 17 卷 第 3 期 1 Jo urnal of Cli nical Elect ro neuroph ysiolo gy( Chi na) ,J une 20 08 , Vol. 1 7 , No . 3
CS2 中毒 ,表现为头痛 、 头晕 、 失眠 、 乏力 、 记忆力减 退、 易激动 、 情绪障碍等脑衰弱综合征及心悸 、 手心 多汗 、 性功能减退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周围神经 是 CS2 致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之一 , 特别是长期接 触较低浓度的 CS2 , 主要引起周围神经病 。周围神 经病表现为四肢远端麻木 、 感觉异常 、 下肢无力 、 腓 肠肌疼痛。多呈对称性分布 ,下肢更为明显 。 长期接触较低浓度 CS2 可导致周围神经损害 , 以往的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测研究证实为周围 MCV 和 SCV 减慢 , 以远端轴索损害为主 ,常表现为 DML 延长、 远端 S EP 波幅降低 。而对神经干传导速度影 响较小 , 即使减慢 , 也未超过正常对照值的 30 %[ 1] 。 本研究结果显示 : ① 观察呼吸吸入和手部直接 接触的不同接触方式 , 对于神经的损害未见明显区 别 ( 表 1) , 进而提示了呼吸吸入是 CS2 致毒的主要 途径 ; ②参照以往的相关研究 , 本文主要研究了正 中神经 、 尺神经 、 腓总神经 、 胫后神经的神经传导 ,结 果显示异常率分别为 52 % 、 48 % 、 44 % 、 41 % 。上下 肢未见明显差别 ; ③ 在所进行的检测项目分析中 ,运 动神经传导异常率为 31 % 、 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为 13 % 、 F 波异常率为 24 % , F 波的路径为运动神经 , 表明 CS2 的神经损害主要为运动神经损害 ,同时感

神经电生理学基础

神经电生理学基础

常见病变异常肌电图类型
肌源性损害: 急性肌源性损害:可有自发电位,轻收缩时,可见 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缩短,波幅减小,多相电位增加; 大力收缩时,可有早期募集现象。 慢性肌源性损害:有小的纤颤电位,有长时限、高 波幅多相运动单位电位与短时限低波幅多相运动单 位电位同时存在,大力收缩时,可出现早期募集现 象。
部位:手呈中立位,腕横纹与第二掌指关节 中点倾斜进针。
临床意义:记录尺神经深支运动传导检测。
常用肌肉解剖定位2
小指展肌
神经支配:尺神经,内侧束、下干和C8-T1 神经根
部位:小指掌指关节尺侧和腕横纹的中点进 针。
临床意义:记录尺神经运动传导检测。
常用肌肉解剖定位3
拇短展肌
三叉神经节(1)

三叉丘系
三叉神经脊束


三叉神经脊束核(2) 觉

脊髓后角(2)


脊神经节细胞(1)

视网膜内双极细胞(1) 视网膜内节细胞(2)
颞侧视网膜 鼻侧视网膜
视神经 视束
外侧膝状体(3)
视辐射
视觉中枢
视 觉 传 导 通 路
视交叉

觉 传
颞横回
导 内侧膝状体(3) 通

下丘核
蜗神经后核(2) 蜗神经前核(2)
意义:1.测定F波的潜伏时及传导速度可了解该神经近髓 段神经传导善,对神经根或神经丛病变有一定的诊断 价值;2.观察F波的波幅及出现率,可以了解神经元池 的兴奋性,用于评估痉挛程度。
神经传导速度是用于评定周围运动神经和 感觉神经 传导功能的一项诊断技术。通常包 括运动神经传导(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的测定,以及F波、H反射、瞬目反 射。

人体解剖学知识:从电生理学的角度看人体神经元的活动

人体解剖学知识:从电生理学的角度看人体神经元的活动

人体解剖学知识:从电生理学的角度看人体神经元的活动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的学科,而电生理学是研究生物电现象的学科,两者的结合对于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电生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人体神经元的活动,并探讨其与神经系统功能的关系。

人体神经元是神经元系统的基本单元。

它们通过化学和电信号的传递来实现信息交流,进而支持我们的感觉,运动,学习和记忆等功能。

神经元细胞体内的膜通过离子通道(如钠离子通道和钾离子通道)在正常情况下保持静止电位。

但是,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这些通道就会开放,离子就会通过这些通道流入或流出细胞内,从而导致细胞内外电位差的变化,这被称为动作电位。

一般来说,如果动作电位超过一定阈值,那么就会引发神经元的通道进一步打开,从而使动作电位迅速扩散到整个神经元上。

这导致了神经元的发射,并激发了跨过神经元突触的信号。

神经元的电活动可以通过记录神经元电信号的方法来检测到。

电生理学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是脑电图(EEG)技术,它可以记录头皮上的电信号来研究大脑活动。

其原理基于导电质的原理而非直接检测神经元的活动,但是EEG可以用来对神经元产生的动作电位进行间接检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电生理学技术可以记录或操纵单个神经元的活动。

其中最著名的是针对神经元内部电位的记录技术——细胞内电生理学。

在细胞内电生理学实验中,记录电极被插入神经元内部,通过记录神经元内部的电位来观察钠离子和钾离子流动的变化。

此外,还有一种通常称为膜片钳技术的方法,可以测量整个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并控制膜通道的开放状态。

神经元的电位变化不仅仅是一种化学电信号,而且与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有关。

例如,神经元可以通过在一个接收神经信号的区域上释放神经递质来影响其他神经元。

这种协同效应可以使神经元调节通道的开和关,对其他神经元的活动产生影响。

此外,神经元也可以改变其他细胞(如肌肉细胞,腺细胞等)的活动,或直接影响各种生理过程。

总之,电生理学成为了研究大脑及神经系统工作的一个重要角度。

神经肌肉的电生理学检查项目

神经肌肉的电生理学检查项目

神经肌肉的电生理学检查项目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是研究神经与肌肉相互作用的生理学分支,通过测量神经和肌肉之间的电活动,可以评估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状态。

神经肌肉的电生理学检查项目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检查的意义、检查方法、常见指标及其临床应用。

一、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检查的意义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检查可以评估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状态,帮助医生明确疾病的诊断和判断病情的进展。

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意义:1. 确诊神经肌肉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是一类疾病,包括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通过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检查,可以评估肌肉和神经之间的传导情况,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从而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2. 监测疾病进展有些神经肌肉疾病具有进行性进展的特点,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通过定期进行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检查,可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评估治疗的效果。

3. 评估手术治疗效果对于一些需要神经外科手术或肌肉重建手术的疾病,如周围神经损伤、骨折等,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检查可以评估手术治疗的效果,并提供术后康复的指导。

4. 研究神经肌肉生理学机制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检查是研究神经肌肉生理学机制的重要手段,通过测量神经和肌肉之间的电活动,可以了解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神经兴奋性以及肌肉收缩的情况,从而揭示神经肌肉系统的生理学功能和病理生理学变化。

二、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检查方法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检查主要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量、肌肉电活动检查以及神经肌肉对话。

1. 神经传导速度测量神经传导速度是指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中传导的速度,反映了神经传导的功能状态。

神经传导速度测量是最常用的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检查方法之一。

检查过程中,医生会在感兴趣的神经位置分别放置一对电极,其中一个电极用于传输电刺激,另一个电极用于记录肌电反应。

通过测量从电刺激到肌电反应之间的时间差和两组电极之间的距离,可以计算出神经传导速度。

认知神经电生理学

认知神经电生理学
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可以用于研究认知过程中的注意力、记忆和语言等方面的神经机 制。
04
认知神经电生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注意与认知控制
注意过程
认知神经电生理学通过研究脑电波(如ERP成分)的变化,揭示了注意过程的 神经机制。例如,N2pc成分与视觉注意定向有关,而P3成分则与决策和资源 分配有关。
认知控制
思维过程
思维过程涉及概念形成、推理和问题解决等认 知活动。ERP研究表明,思维过程中存在特定 的ERP成分(如P3和Lambda成分),这些成 分反映了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
情绪与动机
情绪反应
情绪反应涉及对刺激的情感评估和生理反应。ERP研究表明,情绪反应过程中存在特定的ERP成分( 如LPP成分),这些成分反映了情感评估和生理反应的认知过程。
研究意义
认知神经电生理学对于神经科学、心理学、医学等领域的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人类认知过程的 认识,还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实验方法和理论支持。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认知神经电生理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随着脑电图(EEG)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等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该 领域逐渐发展壮大。目前,认知神经电生理学已经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06
认知神经电生理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探索与应用
脑机接口技术
利用脑电信号控制外部设备或 计算机,实现人机交互,为残 疾人提供便利。
神经影像技术
利用磁共振成像、光学成像等 手段,深入探索大脑结构和功 能的关系。
神经调控技术
通过电刺激、磁刺激等技术, 调节大脑活动,治疗神经系统 疾病。
特点
认知神经电生理学具有高时间分辨率,能够捕捉大脑活动的快速 变化,为研究认知过程提供丰富的神经电生理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 gas constant T – absolute temperature
C1 WC 2.3RT log C2
WE qV zFV
F – Faraday’s constant V –potential difference z - valence number of the ion
VNa
[ Na ]out 58log mV [ Na ]in 120 mV 58mV 12
58log
[Cl ]in VCl 58log mV [Cl ]out 58log 5 mV 81mV 125
The membrane potential
The membrane potential is the weighted average of each contributing ion's equilibrium potential. Millman equation:
Action potential
Action potential (AP) is a transient depolarizatinon of the membrane potential. Early experiments (K.C. Cole i H. J. Curtis, 1939) showed that the membrane becomes almost 50 mV positive inside at the peak of the AP. If the AP was due to transient breakdown in permeability to all ions, it would depolarize membrane to zero, but not beyond. Experiments on AP generation mechanism were performed on on the squid giant axon, which is up to 1 mm in diameter. It provided a great experimental advantage as it allowed to insert voltage clamp electrodes inside the axon. Loligo pealei
The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results from the separation of charges across the cell membrane. Na+ and Cl- are more concentrated outside the cell, and K+ and organic anions (A-) are more concentrated inside.
Patch clamp
Whole cell recording of a nerve cell from the hippocampus. The pipette in the photograph has been marked with a slight blue colour.
Chemical and electrical forces
The Nernst equation
Walter Hermann Nernst born June 25, 1864 in Briesen (Wąbrzeźno), died November 18, 1941 in Zibelle. Received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20r.
Intracellular recordings in vivo. Group of prof. Amzica, Universite Laval, Quebec, Canada
Patch clamp (E. Neher, B. Sakmann, Nobel 1991)
A glass micropipette that has an open tip diameter of about one micrometer,
B. Changing external sodium has very little effect on the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P – relative membrane permeability [m/s] For PNa = 0.04*PK, and neglecting Cl- we get (from the Goldman equation): Vm = -60 mV
Equivalent circuit
Equivalent electrical circuit for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nerve membrane. Each equilibrium potential is represented by a battery across the membrane which has the appropriate polarity and voltage for that ion. In series with the battery is a resistance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membrane permeability for that ion. The reciprocal of the resistance is conductane (G). Conductance is related to the membrane permeability as follows (using K as the ion in question):
Faraday’s constant is the magnitude of electric charge per mole of electrons.
The Nernst Potential
At equilibrium (no net flux of i.3RT log C2 RT C1 V 2.3 log zF C2
All living cells must have membrane potential.
Recording the Membrane Potential
The micropipette is used for electrical recording (extracelluar, intracellular, patc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r delivery of substances.
Membrane potential
Electrical potential difference across the membrane is called the membrane potential. The membrane potential of a cell at rest is called the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Its usual range in neurons is -60 mV to -70 mV
V - reversal potential (also known as the Nernst potential).
The Nernst Potential
RT [ K ]out VK 2.3 log F [ K ]in [ K ]out VK 58log mV [ K ]in 58log 5 mV 81mV 125
Action potential – the sodium impulse
Dpependence of the action potential on Na ions. A. The peak of the AP decreases with reducion of external sodium concentration. Strong dependence of the maximum on the Na concentration suggest large permeability to Na+ during an impulse.
Sodium-potassium pump
In order to maintain a resting potential, the cell cells must keep a low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ions and high levels of potassium ions within the cell. It requires an active transport i.e., the movement of a substance across a cell membrane against its concentration gradient (from low to high concentration). The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this is the sodiumpotassium pump, which pumps three sodium ions out of the cell for every two potassium ions pumped in. Energy (from hydrolysis of ATP to ADP) is required for this process. For neurons, the sodium-potassium pump can be responsible for up to 2/3 of the cell's energy expenditure.
Vm = PK P P VK + + Na VNa+ + Cl VClPtot Ptot Pto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