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九畴传》逐句详解

合集下载

重庆市江津区第六中学2024届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江津区第六中学2024届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江津区第六中学2024届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庭芳纳兰性德堠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

阴磷夜泣,此景总堪悲。

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

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棋枰②胜负,翻覆如斯。

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

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

年华共、混同江③水,流去几时回。

(注)①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

②棋枰:棋盘,棋局。

③混同江:水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三句写眼前实景,景中见情,营造一种厚重、凄迷的历史氛围。

B.上片六、七句,极尽折转,写出作者欲以满腹经纶报效国家的雄心。

C.下片四至七句,抒写了历史之无情,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只剩“断碣残碑”的慨叹。

D.该词一改作者描写爱情、友情、乡情的哀感顽艳词风,属于清怨悲壮的边塞词。

2.全词以“悲”字贯穿全文,请结合词的上片简要分析这一“悲”字是如何体现的?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烈士岂甘从二主,张君忠勇死犹生”称赞的是张任。

他被俘后,智死不降,睁目怒叫:“忠臣岂肯事二主乎?”孔明敬其忠勇,不忍杀之。

后玄德命斩之以全其忠义之名。

B.《家》中的觉新婚后很幸福,他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是又忘不了梅,特别是梅出嫁不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见面带给觉新无穷的痛苦。

C.在《茶馆》第三幕中,常四爷、秦仲义相继来到茶馆,找阔别多年的老掌柜谈心。

他们互诉不幸,含着眼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

2019-2020学年菏泽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菏泽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菏泽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荷花图刘刈陶章甫正待离开,只听“吱扭”一声门开了,但见门口站着位清瘦男子,面貌奇古,酡颜满面,微睁二目,恰似陈老莲画中人一般。

“在下陶章甫,慕名拜会!”男子错愕不已,望着陶章甫脸色木然。

陶章甫笑道:“就让我这么站着吗?”二人在阴暗狭小的东屋落座,陶章甫四下打量壁上字画,暗自道:果然高手!没等陶章甫开口,男子涨红脸,高门大嗓地说道:“不错,就是我韩闻轩冒仿了您的画!”二人不再说话。

少顷,陶章甫打破沉默:“我在琉璃厂买了韩兄一幅荷花图,笔笔化刚为柔,功力已入化境!虽署着我的名字,画却丝毫不逊于我啊!”原来,陶章甫在四宝斋看见一幅钤着自己印章的荷花图,越看越喜欢,却想不起自己何时画的,观看良久发现一处破绽——画上闲章他已不用,仿冒无疑。

不过,他还是由衷佩服这个造假者。

翌日,顺藤摸瓜,找到韩宅。

韩闻轩再次涨红脸:“先生言重。

冒先生大名也是生活所迫,还望恕罪!”陶章甫指着四壁:“韩兄画技如此高超,为何要去模仿别人?”韩闻轩苦笑:“一言难尽呐!”话说从头,这韩闻轩书画无师自通,年轻气盛到北京寻发展,但想在京城书画界有所作为谈何容易。

为了生存,韩闻轩给人画插画、画海报,收入微薄,遭了不少白眼,心中郁闷无从宣泄,渐渐养成酗酒的毛病,蹉跎多年,不名一文。

父母相继离世,妻子受人欺负,儿子体弱多病,韩闻轩赚钱养家的想法越发迫切。

最终,他找到当初让他不齿的画贩子,以冒仿名人字画糊口。

陶章甫一声长叹。

他拿出几张银票:“此来想订几幅韩兄的画,不知意下如何?”“先生取笑!银票还请快快收起,否则就是打我的脸啊!”陶章甫思量片刻,收起银票:“也好,君子之交淡如水。

”二人重新落座,相谈甚欢,竟有相见恨晚之感。

此后,常在一块切磋书画,渐成莫逆。

“关于绘画,想对陶兄进一直言。

”韩兄但说无妨。

《后汉书—耿夔列传第九》“耿夔字定公,扶风茂陵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后汉书—耿夔列传第九》“耿夔字定公,扶风茂陵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后汉书—耿夔列传第九》“耿夔字定公,扶风茂陵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耿夔字定公,扶风茂陵人也。

其先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巨鹿徙焉。

少有气决,常议边塞事,晓兵家之道,好将帅之略。

时蛮夷..常扰边陲,匈奴尤甚,吏民苦之。

永元初,为车骑将军窦宪假司马,北击匈奴,转.骑都尉。

三年,宪复出河西,以夔为大将军左校尉。

将精骑八百,出居延塞,直奔北单于廷,于金微山斩阏氏、名王以下五千余级,单于与数骑脱亡,尽获其匈奴珍宝财畜,去塞五千余里而还,自汉出师所未尝至也。

乃封夔粟邑侯。

会北单于弟左鹿蠡王於除鞬自立为单于..,众八部二万余人,来居蒲类海上,遣使款塞。

以夔为中郎将,持节卫护之。

及窦宪败,夔亦免官夺爵,国除。

后复为长水校尉,拜五原太守,迁辽东太守。

元兴元年,貊人寇郡界,夔追击,斩其渠帅。

永初三年,南单于檀反畔,使夔率鲜卑及诸郡兵屯雁门,与车骑将军何熙共击之。

熙推夔为先锋,而遣其司马耿薄、刘祉将二千人与夔俱进。

到属国故城,单于遣薁鞬日逐王三千余人遮汉兵。

夔自击其左令鲜卑攻其右虏遂败走追斩千余级杀其名王六人获穹庐车重千余两马畜生口甚众。

鲜卑马多赢病,遂畔出塞。

夔不能独进,以不穷追,左转云中太守。

后迁行度辽将军事。

夔勇而有气。

元初元年,数侵陵使匈奴中郎将郑哉,坐征下狱,以减死论,笞二百。

建光中,复拜度辽将军。

时,鲜卑攻杀云中太守成严,围乌桓校尉徐常于马城。

夔与幽州刺史庞参救之,追虏出塞而还。

延光初,羌族、氐人叛,败之。

后坐法免,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耿夔列传第九》,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夔自击/其左令鲜卑攻其右/虏遂败走追斩千余级/杀其名王六人获穹庐车/重千余两/马畜生口甚众。

B.夔自击其左/令鲜卑攻其右/虏遂败走/追斩千余级/杀其名王六人/获穹庐车重千余两/马畜生口甚众。

C.夔自击/其左令鲜卑攻其右/虏遂败走/追斩千余级/杀其名王六人/获穹庐车重千余两/马畜生口甚众。

2020高三每日一练古代诗文阅读(三)(解析版)

2020高三每日一练古代诗文阅读(三)(解析版)

高三每日一练(3)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

永乐末进士。

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

议论持大体,有清望。

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

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

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

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

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

屡辨疑狱,无所挠屈。

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

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

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嬉笑自如,不宜居职。

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

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

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

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

景泰元年仍命兼理。

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

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

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

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

不然,徒冗食耳。

”乃不增戍。

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

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

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

”乃转右副都御史。

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事乃寝。

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

天顺初,议事京师。

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

”留为右都御史。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注】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

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苏轼上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俭约。

【在线教育】文言文阅读专题(二)(讲解版)

【在线教育】文言文阅读专题(二)(讲解版)

【在线教育】文言文阅读专题(二)(讲解版)时间:3月5日(广东名校模拟试题)(时限:25分钟内)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潮州市答案 10:D 11:B 12:B大体,有清/望。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

永乐末年中进士。

宣德六年被授予礼科给事中。

他发表的意见能把握住全局,有清廉公正的名望。

】【正统初年,大臣说两淮盐政久坏,应当选择注重名誉和法度的人去治理它,于是推举耿九畴为盐运司同知。

】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

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

【他彻底革除/以前的弊病,逐条上奏有利于国家的五件事,著录成法令。

因母丧辞官,盐场的百姓几千人到朝廷请求把他留下来。

】【正统十年正月,起用他为都转运使。

耿九畴节俭而没有别的爱好,公事完后便焚香读书,廉洁的名声因此更响,妇女小孩都知道他的名字。

】2狱,无所挠屈。

【.耿九畴因事被诬陷,被逮捕交付司法官吏审讯,不久(后来,过了一些时间)洗清罪名,就留他为刑部右侍郎。

他屡次辨办疑案,刚正不挠。

】林聪等论刑部不公。

【礼部侍郎章瑾被捕入狱,耿九畴和江渊等人建议将他贬官。

章瑾的女婿给事中王汝霖很恨他,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人弹劾刑部不公。

】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

【耿九畴、江渊于是也弹劾叶盛等人,并说王汝霖的父亲王永和死于土木堡,他还嬉笑自如,这种人不应任官。

当时明景帝刚当上皇帝,急于用人,便置王汝霖等人不问,章瑾则照所奏请处治。

】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

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

【凤阳岁荒,盗贼将要起事,皇上敕令耿九畴前往巡视招抚。

耿九畴上奏留下英武、飞熊等护卫军边耕边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因此得到安宁。

】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

景泰元年仍命兼理。

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两淮自从九畴走后,盐政又坏。

景泰元年,朝廷仍命他兼管。

不久皇上敕令耿九畴审理各府的重犯,大多被平反。

】3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

(一轮)文言文阅读分点突破五文言文翻译综合知识练习含解析

(一轮)文言文阅读分点突破五文言文翻译综合知识练习含解析

分点突破五文言文翻译综合知识一、专项练习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赵景纬字德父,临安府于潜人。

少勤学,弱冠得周敦颐、程颢兄弟诸书读之,恨不及登朱熹之门。

入太学,登淳祐元年进士第。

授江阴军教授,诸生守其榘度。

知台州,两辞,不许,趣命益严。

至郡,以化民成俗为先务。

约束官吏扰民五事,平重刑,惩哗讦,治豪横,节浮费。

期年之内,乞归田里者再,皆不许。

乃乞于赤城、桐柏之间采药著书,庶几有补后学,使病废之身不为无用于圣世,不许。

御笔..兼崇政殿说书,造朝,侍缉熙殿。

彗出于柳,景纬应诏上封事..曰:今日求所以解天意者,不过悦人心而已。

百姓之心即天心也。

闾阎之糟糠不厌,而燕私之供奉自如,则人不悦。

百姓之膏血日削,而符移之星火愈急,则人不悦。

不公于己而欲绝天下之私,则人不悦。

夫必有是数者,斯足以召怨而致灾。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一百八十四》)(1)知台州,两辞,不许,趣命益严。

至郡,以化民成俗为先务。

(5分)译文:_被任命为台州知州,两次推辞,不被允许,催促的命令更加严厉。

到台州,将教化百姓改变习俗作为首要事务。

(2)闾阎之糟糠不厌,而燕私之供奉自如,则人不悦。

(5分)译文:民间百姓的粗劣食物都不能满足,可是(官宦们)私宴的供给还和原来一样,那么百姓就不高兴。

【解析】(1)知:任知州。

趣:催促。

化民成俗:教化百姓改变习俗。

以……为先务:将……作为首要事务。

以上每点1分,句意1分。

(2)闾阎:平民百姓。

糟糠:粗劣的食物。

厌:满足。

自如:和原来一样。

以上每点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赵景纬字德父,临安府于潜人。

少年时勤奋好学,二十岁得到周敦颐、程颢兄弟的各种书阅读,遗憾不能到朱熹门下做弟子。

进入太学,淳祐元年进士及第。

任江阴军教授,学生都遵守他的规矩。

被任命为台州知州,两次推辞,不被允许,催促的命令更加严厉。

到台州,将教化百姓改变习俗作为首要事务。

限制官吏骚扰百姓五件事,公正判刑,惩办吵闹、攻击别人的人,整治豪强,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文言文《明史耿九畴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明史耿九畴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

永乐末进士。

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

议论持大体,有清望。

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

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

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

屡辨疑狱,无所挠屈。

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

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

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①,嬉笑自如,不宜居职。

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

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

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

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

景泰元年仍命兼理。

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

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

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

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

不然,徒冗食耳。

”乃不增戍。

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

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

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

”乃转右副都御史。

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②,事乃寝。

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

天顺初,议事京师。

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

”留为右都御史。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

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注】①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

②宪职,负责弹劾纠察的官吏,一般都相当于都御史、御史一类官职。

文言文《耿裕传·明史》

文言文《耿裕传·明史》
当初,撒马儿军及土鲁番都打算进贡狮子,甘肃镇守太监傅德事先画 了图形星进,巡按御史陈瑶奏请退还不收。
裕等乞从瑶请,而治德违诏罪,帝不从。
耿裕等人也奏请皇上采納陈瑶的建议,治傳德违背诏令之罪,皇帝没 有听从。
后番使再至,留京师,频有宣召。 后来番使第二次来,留在京师,皇帝频频召见。 裕等言:“番人不道,因朝贡许其自新。彼复潜称可汗,兴兵犯顺。 耿裕等人说:“番人不行正道,因朝贡而被准许自新。他们又偷偷 地自称可汗,兴兵叛乱。
给事中郑宗仁疏节光禄供应,裕等请纳其奏。
给事中郑宗仁上疏请求减少光禄寺的供应,耿裕等人请求皇上采纳 他们的奏请。
巡视光禄御史田齋以供费不足累行户,请借太仓银偿之。
巡视光禄御史田齋因为供费不足而拖欠行户物款,请求借国库银两 补偿。
裕等言,疑有侵盗弊,请敕所司禁防,帝皆从之。 耿裕等说,这么做会侵蚀国库,助长舞弊,请求下令有关部门禁止并 防范,皇帝都采纳了。
御用监匠人李纶等以内降得官,裕言:"先有诏,文官不由臣部推举传 乞除授者,参送法司按治。
御用监匠人李纶等人因官中直接下令而得官,耿裕说:"先前皇帝有 令,文官不经吏部推举上报请求拜官授职的,要被弹効并移送到司 法部门治罪。 今除用纶等,不信前诏,不可。" 现在任用李纶等人,没有遵循先前的诏令,不行。"
陛下优假其使,适遇倔强之时,彼将谓天朝畏之,益长桀骜。 陛下优待他们的使者,恰逢他们崛起强大之时,他们将认为天朝長 惧,更加滋长桀骜之气。
且狮子野兽,无足珍异。”帝即遣其使还。 且狮子是野兽,不值得视为珍宝奇异。”皇帝就遺他们的使者回去。 寻代王恕为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不久,耿裕代替王恕担任吏部尚书,加封为太子太保。
耿裕,字好问,刑部尚书九畴子也。景泰五年进士。 耿裕,字好问,是刑部尚书耿九畴的儿子。景泰五年考中进士。 改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改工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

永乐末进士。

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

议论持大体,有清望。

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

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着为令。

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

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

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清望:1、美好的名望。

《南史·张绪传》:“时帝欲用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

俭曰:‘绪少有清望,诚美选也。

’”唐·皮日休《七爱诗·白太傅》:“清望逸内署,直声惊谏垣谏官官署。

”2、指有清白名望的人或清白的望族。

《晋书·杨济传》:“帝重兵官,多授贵戚清望,济以武艺号为称职。

”名检:也写作“名俭”,名誉与礼法。

唐·白居易《寄元九》:“身为近密拘,心为名检缚。

”明·唐顺之《与蔡白石郎中书》:“江左诸人,任情恣肆,不顾名检,谓之脱洒。

”同知:明清时期的官名。

同知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因事而设,每府设一二人,无定员。

同知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同知办事衙署称“厅”。

另有知州的副职称为州同知,从六品,无定员,分掌本州岛内诸事务。

宿弊:指积久的弊政。

《新唐书·温璋传》:“璋素强干,鉏宿弊,豪右慑服,加检校吏部尚书。

”元·王祯《农书》:“更其宿弊,均其惠利,但具为教条,使相勉励,不期化而民自化矣。

”条奏:逐条上奏。

《汉书·元帝纪》:“有可蠲除减省以便万姓者,条奏,毋有所讳。

”《后汉书·侯霸传》:“霸明习故事,收录遗文,条奏前世善政法度有益于时者,皆施行之。

”便宜:1、谓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南史·顾宪之传》:“愚又以便宜者,盖谓便于公宜于人也。

”2、指便宜行事之权。

《隋书·杨谅传》:“特许以便宜,不拘律令。

”宋·叶适《奏议·纪纲四》:“收还便宜,使州郡复承平之常制。

”3、指有利国家,合乎时宜之事。

《明史·马文升传》:“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宋·杨万里《寄题南城吴子直子常上舍兄弟社仓》:“天颜忧喜丞相知,常平使者陈便宜。

”诣阙:诣是“至、前往”的意思;“阙”本义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后引申为皇帝居处,借指朝廷,有时也直接代指京城。

因此“诣阙”也就是奔赴朝廷、皇宫或至都城的意思,即指至天子的宫阙。

1、赴朝堂。

《汉书·卷六十四上·朱买臣传》:“诣阙上书,书久不报。

”《后汉书·光武帝纪》:“南单于遣使诣阙贡献,奉蕃称臣。

”宋·司马光《论召陕西边臣札子》:“今窃闻陛下复召种谔等诣阙引对,不知陛下欲何所兴为?”2、指赴京都。

宋·费衮《梁溪漫志·范信中》:“范既脱,欲诣阙,而无裹粮。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诋毁程朱》:“明永乐中,饶州儒士朱友季,诣阙献书,专诋周、程、张、朱之学。

”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

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很多官员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

永乐末年中进士。

宣德六年被授予礼科给事中。

他发表的意见能把握住全局,有清廉公正的名望。

正统初年,大臣说两淮盐政久坏,应选择注重名誉和法度的人去治理它,于是推举耿九畴为盐运司同知。

他彻底革除以前的弊病,逐条上奏有利于国家的五件事,着录成法令。

因母丧辞官,盐场的百姓几千人到朝廷请求把他留下来。

正统十年正月,起用他为都转运使。

耿九畴节俭而没有别的爱好,公事完后便焚香读书,廉洁的名声因此更响,妇女小孩都知道他的名字。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

屡辨疑狱,无所挠屈。

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

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

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嬉笑自如,不宜居职。

以事见诬:指明英宗朱祁镇“夺门”复位后,被重用的明将石亨、政客徐有贞、宦官曹吉祥在朝中横行霸道,不久,石亨西征回来,正好彗星出现。

十三道掌道御史张鹏、周斌等人将要弹劾石亨、曹吉祥各种违法之事。

在他们要上奏的前一天,给事中王铉泄露给了石亨。

石亨和曹吉祥便向皇上哭诉,诬陷张鹏等人是被自己诛杀的宦官张永的侄子,他们结党排斥异己,陷害他人,想为张永报仇。

第二天奏疏呈入后,皇上大怒,收捕张鹏和杨瑄。

皇上御临文华殿,把那些御史全部召来,掷下奏章,让他们自己读。

周斌一边读一边对答,神色自若。

读到冒功滥职时,皇上质问他道:“他们率将士迎驾,朝廷论功行赏,怎能说是冒滥?”周斌说:“当时迎驾的不过数百人,光禄寺赐给酒肴,姓名人数俱在。

现在获得超升的达数千人,不是冒滥是什么?”皇上默然,但还是把杨瑄、张鹏以及各位御史投进监狱。

将他们严刑拷打,质问谁是主使者,杨瑄等人没有供认,便判都御史耿九畴、罗绮是主谋,把他们也投进监狱。

疑狱:案情不明、证据不充分、一时难于判决的案件。

明·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所平反疑狱无葁,一时直指使者。

扬贞汰垢,倚公如左右手。

”衔:本意是指含着,用嘴叼,引申为存在心里。

可以是心怀感恩,宋·司马光《授校勘谢庞参政启》:“衔恩念亲,涕泗横集。

”明·高明《琵琶记·旌表》:“岂特奴心知感德,料他也衔恩泉石里。

”可以是心怀悔恨,《新唐书·张嘉贞传》:“嘉贞衔悔谓人曰:‘中书令幸二员,何相迫邪?’”可以是心怀忧伤,晋·陆机《诗序》:“余弱年夙孤,与弟士龙衔恤丧庭。

”宋·王安石《将至丹阳寄表艮》:“三年衔恤空余息,一日忘形得旧游。

”可以是心怀哀痛,晋·陶潜《悲从弟仲德》:“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此处是“心怀愤恨”。

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

耿九畴因事受到诬陷,被逮捕交付司法官吏审讯,不久(后来,过了一些时间)洗清罪名,就留他为刑部右侍郎。

他屡次辨办疑案,刚正不挠。

礼部侍郎章瑾被捕入狱,耿九畴和江渊等人建议将他贬官。

章瑾的女婿给事中王汝霖很恨他,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人弹劾刑部不公。

耿九畴、江渊于是也弹劾叶盛等人,并说王汝霖的父亲王永和死于土木堡,他还嬉笑自如,这种人不应任官。

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

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

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

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

景泰元年仍命兼理。

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岁凶:凶年,荒年。

明·刘基《拟连珠》之六八:“积仓之家,独喜凶岁;舞法之吏,不乐清朝。

”明·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至岁凶则散粟煮糜,以果翳之腹。

公倒囊输饷,夫人无几微难色。

”敕:形声字。

“束”指捆绑,约束;“攴pū”为“操作”。

“束”“攴”联合表示“实施捆绑”“采取约束措施”。

本义:捆绑操作。

引申义为有法定约束力的政府措施或皇帝命令。

据此,分为三种:1、帝王的诏书、命令:敕命(皇帝颁赐爵位或物品的诏命)、敕书(皇帝行文给臣僚的文书)、敕封(皇帝颁诏书封赐臣僚爵号、官位、财物、奴婢、妃妾及其它头衔)、奉敕(奉皇帝的命令)、宣敕(宣布皇帝的命令)、敕符(书有皇帝命令的凭证)。

2、告诫:申敕、戒敕。

3、古同“饬”,整顿。

当时明景帝刚当上皇帝,急于用人,便置王汝霖等人不问,章瑾则照所奏请处治。

凤阳岁荒,盗贼将要起事,皇上敕令耿九畴前往巡视招抚。

耿九畴上奏留下英武、飞熊等护卫军边耕边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因此得到安宁。

两淮自从九畴走后,盐政又坏。

景泰元年,朝廷仍命他兼管。

不久皇上敕令耿九畴审理各府的重犯,大多被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

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

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

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

不然,徒冗食耳。

”乃不增戍。

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

按治:查问惩办。

宋·周辉《清波别志》:“其请支金箔内臣,令内侍省按治。

”《明史·秦金传》:“外戚邵喜乞庄田,金述祖制,请按治。

”卫戍:此处指边地军事营垒。

区别于指“帝王的武职侍从”的“卫戍”,《宋书•后妃传》:“先臣故怀安令道庆,赋命乖辰,自违明世,敢缘卫戍请名之典,特乞云雨,微垂洒润。

”冗食:“冗”意为闲散的,多余无用的,不在计划内的。

源于《周礼·地官·槁人》:“掌共(供)外内朝冗食者之食。

”宫廷内外守值的官吏称为“冗吏”。

这些官吏因上值不回家吃饭,由公家“槁人”负责供膳,称为“冗食者”。

都指挥杨得青等人私自役使操练士兵,耿九畴弹劾他们。

皇帝下诏命令调查处治,并且命令各边镇,有像杨得青这样的人都报告上来。

边将请增加临洮等卫的戍卒,耿九畴说:“边城的士卒并不缺。

将帅如果能够严申纪律,赏罚分明,则人人自行发奋。

否则的话,徒然浪费粮食而已。

”于是不增戍卒。

边境百姓春夏出塞耕田,到了秋冬往往迁入塞内。

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

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

”乃转右副都御史。

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所以:原因,情由。

《文子·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圣人能知所以。

”《史记·卫康叔世家》:“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

”所用;用来,《韩非子五蠹》: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春秋榖梁传》:“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

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能言语。

如果不能言语,何以称为人?言语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能表达承诺。

如果言而无信,言语再多也没有意义)拘滞:本义为“拘泥呆板”。

此处意为不能顺畅发展,停滞。

宪职:指负责弹劾纠察的都御史、御史一类官职。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大怒曰:如此偏党,岂堪宪职,候旨处分。

”耿九畴说:“设边将就是为了御寇卫民的,现在让百姓因躲避敌寇而失去家业,用将帅来干什么呢?”耿九畴便禁止百姓迁入塞内,如有遭贼寇侵扰的,他便治守将之罪。

布政使许资说:“侍郎出任镇守官,与巡按御史不相统辖,这样事情便多有滞留,请改授予他宪职为便。

”于是耿九畴被转为右副都御史。

大臣出去镇守或者巡抚,都授予都御史之衔,就是从耿九畴开始的。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事乃寝。

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