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例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宜宾市28例人狂犬病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宜宾市28例人狂犬病病例流行病学分析摘要】目的分析2004-2010年间,宜宾市28例狂犬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8例狂犬病病例疫情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宜宾市自2004年以来,狂犬病疫情重现并快速回升,全市十个区县都有病例报告,病例全部为农村人口,职业集中于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犬为主要传染源,多数病例暴露后处置不规范。
结论农村地区犬狂犬病流行和暴露后处置不规范导致疫情发生,应建立长效机制,落实狂犬病综合防控措施。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特征防控对策在多年无病例报告后,宜宾市于2004年再次发生狂犬病疫情,随后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并在2006、2007年,位居我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率之首,引起了政府和群众的高度关注。
为了探索其流行趋势和发病特征,为科学制订防控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现对我市2004-2010年的28例狂犬病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疫情数据来自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病例信息来源于各区县上报的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和狂犬病病例死亡个案调查表,犬伤人数、犬只管理免疫等数据来自于市狂犬病防制办公室的统计报表。
1.2 分析方法用Excel将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制作成相应的图表,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2.1 发病概况宜宾市2004-2010年共报告狂犬病病例28例,死亡28例。
发病高峰在2006年(10例,发病率0.2043/10万)和2007年(9例,发病率0.1846/10万),其他年份发病率相对较低,年平均发病率为0.0872/10万(见图1)。
图1 宜宾市2004-2010年狂犬病报告发病情况2.2 流行特征2.2.1 地区分布7年间,全市十个区县都有狂犬病病例报告,其中宜宾县(8例)和江安县(5例)报告病例较多,其他区县报告病例相对较少(见表1)。
全部病例都发生于农村地区,城镇无病例报告。
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对2009年青神县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解狂犬病发展的潜在诱发因素和狂犬病疫情真实动态,为下一步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的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09年青神县发生2例狂犬病例,符合临床诊断病例,有犬伤暴露史,无疫苗免疫史,狂犬病临床症状典型,潜伏期均在30d左右,2者无联系,无相关性,呈散在发病。
疫点2007-09/2009-09既往2年犬伤暴露1062人,伤口规范处理522人,占49.2%,伤口未处理35人,占3.2%;有507人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占犬伤人员的47.7%,555人未注射疫苗,占52.3%。
结论青神县狂犬伤暴露者规范处理及疫苗注射率较低,有再次发生狂犬病病例的可能。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病死率为100%[1]。
青神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成都平原与川西丘陵过渡地端,岷江纵贯县境,北高南低的浅丘、深丘混合地貌,幅员381.5km2,10个建制乡镇,人口约20万。
群众基于安全和生活习惯养犬,而周边地区狂犬病疫情频发,该县近25年无狂犬病疫情发生,于2009-09 连续发生2例狂犬病病例,青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对2起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并对该县狂防形势进行预测预警,现将此疫情调查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狂犬病疫情资料在狂犬病疫情报告的基础上,进行个案调查资料,填写由国家统一制定的《狂犬病个案调查表》。
同时采集医院病历。
对2例病例进行时间、地点、人群三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狂犬病发病特点。
1.2犬只饲养与同犬伤人情况调查通过畜牧兽医部门调查伤人犬的饲养及免疫情况的资料,疾控中心人员同时对同犬伤人情况,伤口处置,预防结果作了详细调查分析。
1. 3疫点既往犬伤暴露调查对2007-09/2009-09罗波和黑龙(2例病例所在乡)2个乡镇犬伤人群调查,采取乡、村防疫医生,村干部一道逐户调查寻问:是否被犬咬伤过,咬伤时间,伤口如何处理,是否到乡镇或疾控中心接种过疫苗,收集数据进行统计。
新疆狂犬病最新案例

新疆狂犬病最新案例一、患者基本情况患者,男,汉,45岁,民工,籍贯为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龙口镇张吴庄村现住新疆呼图壁县建设小区xxx号。
患者2011年7月28日在河南老家被一野狗咬伤右手中指,伤口长约0.8cm,但较深,流血量较大。
咬伤后自行用酒对伤口冲洗,然后到村卫生室进行处理,据患者家属回忆,用的红色药水消毒,没有包扎和缝合,在村卫生室按照村医要求接种3针狂犬疫苗,未接种狂犬免疫球蛋白及抗狂犬病毒血清。
首针在24小时之内接种,7天内完成3针的接种,二、三针的具体接种时间不详。
本次被咬前无狂犬疫苗免疫史。
患者于8月14日坐火车从河南来新疆,8月16日到达乌市,8月17日晚从乌市乘车于18日凌晨1:30到达呼图壁县建设小区169号亲戚家,18日下午洗澡后出现发烧及咬伤手臂麻木的症状,在呼图壁县一诊所就诊后给予口服和肌注退热药(具体药物不详),症状未缓解,8月21日自觉气促症状加重,前往呼图壁县人民医院就诊,未做出明确诊断,随即转入昌吉州人民医院治疗。
该患者入院后神志清,狂躁,恐水、怕风、气急,间断性咳嗽,咳咖啡色痰口腔有泡沫样分泌物,瞳孔不等大,有抽搐症状。
经咨询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得知我区没有开展狂犬病的实验室诊断,故未对该患者进行采样。
昌吉州人民医院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史,临床诊断为狂犬病。
患者于8月24日23:45因呼吸衰竭死亡。
二、村卫生室、村医及疫苗来源情况某村卫生站具备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村医2007年9月30日取得了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但该卫生室及村医不具备预防接种资质,村医供述:“狂犬疫苗”是2011年7月19日泸州市某药业有限公司业务员(公司及业务员均不具备疫苗经营资质)到该卫生室推销时购进8盒,品名、生产厂家、批号、效期记不清楚,购进“狂犬疫苗"时未索取相关资料和发票,只有某医药有限公司出具的“白条子";“狂犬疫苗"存放在自家的冰箱里,平时时有停电现象发生。
狂犬病32例临床分析

狂犬病32例临床分析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通过犬类咬伤等动物接触途径传播给人类。
该病具有高度致死率和传染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本文将对近期32例狂犬病临床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提供有益的临床参考。
一、病历回顾对32例狂犬病病人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就诊时间等一系列信息,以及既往疾病史、犬类咬伤史等细节。
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将有助于确定患者的风险因素和潜在的暴露途径。
1. 人口统计学特征从32例病人中,男性占55%(n=18),女性占45%(n=14)。
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从8岁到65岁,平均年龄为42岁。
在这些病例中,有15例(47%)有明确的狂犬病病史,其他17例(53%)则暴露历史不清。
2. 患者病程大多数患者在出现第一个症状后即被确诊为狂犬病。
病程时长从1天到2个月不等,平均为20天。
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乏力,随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不安、恐水症和肌肉僵硬等。
二、病例特征通过对32例病例进行分析,可以获得以下病例特征,并基于这些特征进行总结。
1. 病因暴露32例病例中,88%(n=28)的患者报告曾接触过有狂犬病风险的动物,其中主要以犬类(82%)为主。
2. 症状表现所有患者均出现典型的狂犬病症状,如烦躁不安、恐水症、肌肉僵硬和颈项强直等。
此外,一部分患者还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抽搐、意识改变和肢体瘫痪等。
三、治疗与预后1. 治疗措施所有32例病例在确认诊断后立即接受了抗病毒治疗和疫苗注射。
此外,还对患者进行了支持性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保持良好的护理环境。
2. 预后和结局狂犬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仅有2例(6%)病例存活。
这再次强调了该病的严重性和预后相对较差。
综上所述,通过对近期32例狂犬病病例的临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病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暴露风险因素和早期症状是辨别病例的重要指标;所有患者均表现出典型的狂犬病症状,且预后相对较差。
25例狂犬病病例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分析

注射 过狂 犬疫 苗 ( 3例在 咬伤 后 3d开 始注 射 ) 且 ,
在 尚未注 射完 疗程 ( ) 已发病 。所 有 病例 均 未 5次 即 注 射免疫 球蛋 白。
2 临床 表现及 预后
临床特 点 及预后 情况分 析 如下 。
难 、 肌痉挛 ; l ( 8 . ) 兴 奋 、 咽 2 例 占 4O 有 躁狂 ; 3 1 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例。所有病例呈全年散发 。 但多数在 6 0 , ~1 月 共
1 ( 6. ) 6例 占 4 0 。其 中 3月 份 l例 , 5月 份 3例 , 6月份 4例 , 7月 份 2例 , 8月 份 2例 , 9月 份 4例 , 1 月 份 4例 , 1 份 2例 , 2 份 3例 。 O 1月 1月
狂犬病是 由狂犬 病病 毒 引起 的高 致死 性人 兽共 患传染 病 , 据世界卫生组 织 ( wH() 计 , _估 ) 全球 每年有
5 0 人死 于狂犬病 , 50 0 这些病 例大多发生 在发展 中国
D( I l . 9 9 i s . ( ] — 9 7 . o . . 2 ) : O 3 6 sn 1)6 ( O O 2 09 O1 0l
蛋 白及 时接种 率 , 效 阻断 乙肝 的母 婴传 播 ; 有 同时在 人群 中也应 普遍 接 种 乙 肝疫 苗 。要 采 取 有 力措 施 ,
打击卖 淫 、 娼等 活 动 , 力 开展 有 关 性 病 、 滋病 嫖 大 艾
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 预防
控 制工作 不容 乐观 。一是 乙型肝 炎发 病率 有 明显上 升, 其次 是淋病 、 梅毒 等性 传染播 传染 病发 病有 所增 加, 梅毒 、 淋病 发病 率 近 1 O年来 多次 位 居 传染 病 前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措施

2 0 1 4 年
3 O 卷
第1 期
疫 病 防 控
狂 犬病 的流行病 学及预防措施
李 婧 冯 刚
0 6 3 0 0 0 ) ( 河 北省唐 山市大 城山公园,河 北唐 山
狂犬 病 是人 兽 共患 病 ,近 1 0 年 来 ,国内狂 犬 病 的发 病率 及死 伤 口处理 方法 :可使 用 肥皂 水 、消 毒 剂或 者是 单 用 清水 反 复 亡 率 一直 维持 在 每年 超过 2 0 0 0 人 的高位 ,仅 次 于 印度 ,居全 球第 进 行 冲洗 ,冲洗 时 间不 要 少 于 1 5 m i n ,如果 伤 口损 害 比较 严 重 , 二 位 。 狂犬 病 在2 0 0 6 年开 始 反弹 达 到高 峰 ,国 内每年 用 于狂 犬病 可考虑使用注射器灌注冲洗 。冲洗完毕 ,使用医用酒精进行 消 防疫 的费 用超 过 l O O 4 L 元 。 为有效 预 防该病 ,应 加强 疾病 防控 知识 毒 ,然 后 涂上 碘酒 。此 后 ,根 据病 症情 况 选择 注射 人 用抗 狂犬 病
宣传 ,做好相关工作 。
1 流 仃j 丙罕
免 疫 球蛋 白 ( H R I G)1 0 I U / k g 或 者 是使 用 马抗 狂 犬 病免 疫 血清 2 0 I U / k g ,注射 部位 以伤 口底部 或 者是 在伤 口周 围做 局部 浸润 注射 ,
狂 犬 病 在 犬 间传 播 主 要 是 通 过 舐 、咬 等 直 接 接 触 传 染 。人 同 时 ,在 臀部 注射 相 同剂 量 的药 物 。必 要 时 ,可对 伤 口使 用破 伤 畜 发病 则 是 被发 病 的犬 、猫 咬伤 而传 染 。如 果有 皮 肤 黏膜 破 损有 风抗 毒素 治疗 。 与 病 畜 尸 体 或 病 毒 污 染 物 接 触 情 况 ,也 可 能 发 生 感 染 。 国外 曾 3 预 防 报 道 ,有 人 因进 入 蝙蝠 穴居 的岩 洞 而发 生狂 犬病 的病例 ,将 狐狸 3 . 1 提 高认 识
狂犬病病例分析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二、传播途径: 伤口:咬伤、屠宰等 粘膜:添咬、护理病人有伤口时。 其他
易感性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流行季节
流行病学特征:无明显季节性
人群是否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咬伤部位 咬伤程度 局部处理情况 注射疫苗与否
发病机理(Pathogenesis)
局部组织内繁殖期
病毒 咬伤部位 横纹肌细胞内繁殖 神经末梢
沿周围神经轴索向心性扩散 背根神经节大量繁殖 中枢神经系统
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期
向各器官扩散期
周围神经离心性扩散 侵入全身组织器官
临床表现(Manifestations)
前驱期:1-4天 非特异表现:发热、头痛、乏力、纳差、恶 心、周身不适、咽喉紧缩感 特异表现:伤口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 虫爬、蚊走感
化验结果
血液分析 WBC11.87×109,N76.8%; 肝功能 ALT/AST82/159,TBIL69ummol/L;
病例分析
入院后曾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症状不 典型,尚不能确诊狂犬病。
病例分析
患者家属坚持认为:患者被狗咬伤,而 且该狗发病已死,患者目前症状支持狂犬病, 狂犬病诊断明确,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麻痹期 :6-18小时 痉挛发作逐渐停止 各种反射逐渐消失 出现弛缓性瘫痪:以肢体软瘫多见 最终因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死亡
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天
实验室检查 (Labstudies)
1 血常规:WBC 12~30×109/L,以中性为主 2 免疫学试验 荧光抗体法 :检测抗原 酶联免疫法:检测抗原 3.血清抗体:对未接触疫苗者有意义。 4 病毒分离 5 内基小体检查 6.脑脊液:白细胞及白蛋白增多。
我院2018—2019年狂犬病暴露者5768例流行病学分析

2021年1月第28卷第1期·社区卫生·我院2018—2019年狂犬病暴露者5768例流行病学分析谢利成狂犬病又称恐水症、疯狗病等,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兽均可感染。
感染病毒的犬或其他动物唾液中含有病毒,通过咬、抓和舔等使人感染。
动物咬伤后及时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疫苗及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若患者未正规处理,一旦发病,进展速度很快,多数在3~5天,很少超过10天,死亡率100%。
笔者通过对我院犬伤门诊的动物咬伤病例进行相关分析,了解绍兴地区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处理情况,为预防、处理该疾病提供相关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我院犬伤门诊狂犬病暴露就诊者5768例。
1.2 方法 使用Excel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受伤地点、伤人动物种类、暴露等级,暴露部位,就诊时间,伤口处理情况,疫苗接种等情况。
1.3 暴露分级标准 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Ⅰ级:接触或喂养动物,或完好的皮肤被舔。
Ⅱ级: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Ⅲ级: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或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动物体液污染。
作者单位:312000 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通信作者:谢利成,2 结果2.1 暴露者一般情况 男2745例,女3023例;年龄4周至98岁。
0~4岁369例(6.4%),5~11岁473例(8.2%),12~18岁397例(6.9%),19~35岁1869例(32.4%),36~59岁1905例(33.0%),59岁以上755例(13.1%)。
2.2 受伤地点 户外1820例(31.6%),室内3948例(68.4%)。
2.3 伤人动物情况 犬咬伤3670例(63.6%),猫咬伤1665例(28.9%),鼠咬伤319例(5.5%),其中仓鼠咬伤207(64.9%),兔咬伤59例(1.0%),猴咬伤3例(0.1%),其他动物(马、松鼠等)咬伤52例(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例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发表时间:2017-01-10T13:59:38.49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9期作者:韩卫芳闫以让崔艳梅[导读] 分析2009-2015年晋中市25例狂犬病发病情况,了解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山西省晋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晋中 030600)【摘要】目的:分析2009-2015年晋中市25例狂犬病发病情况,了解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09-2015年晋中市25例狂犬病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我市2009-2015年狂犬病年发病数1~5例,发病呈流行趋势,病死率100%。
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5.25:1,以青壮年农民感染发病为多数。
我市狂犬病平均潜伏期63天,病程4.23天。
56%病例未
处理伤口,84%的未注射狂犬疫苗,全部病例未使用抗狂犬血清。
结论:晋中市狂犬病疫情正呈流行趋势,预防狂犬病,应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对犬实行“登、免、限、管、灭”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广泛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加强犬伤情况及狂犬病疫情监测;提高狂犬病暴露后规范处置率;探索救治狂犬病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9-0155-02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死率几乎100%,我国狂犬病发病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1]。
晋中市近年来狂犬病发病开始抬头。
为掌握狂犬病在我市的发病动态、流行规律、流行因素,为今后狂犬病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现将我市2009-2015年25例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晋中市2009-2015年25例狂犬病个案调查表及流调报告,人口资料来源于统计局。
1.2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2.1.1流行强度晋中市2009-2015年共报告狂犬病25例,其中2009年1例,2010年3例,2011年4例,2012年5例,2013年5例,2014年2例,2015年5例。
25例狂犬病全部死亡,病死率100%(见图1)。
图1 晋中市2009-2015年狂犬病发病数比较图
2.1.2地区分布 25例狂犬病分布在8个县(市),灵石、平遥各5例,共占40%。
寿阳4例;介休、榆次各3例;太谷、昔阳各2例;左权1例。
(见图2)
图2 晋中市2009-2015年狂犬病发病地区分布图
2.1.4人群分布 2009-2015年晋中市25例狂犬病男性21例,占84.00%,女性4例,男女性别比5.25:1。
发病年龄40~60岁19例,占76%;发病最小年龄6岁,最大77岁。
发病职业农民16例,占64%。
离退人员3例,占12%。
2.1.5宿主动物 25例狂犬病患者,伤人宿主动物全部为犬。
犬来源自家养10例,占40%;邻居养犬3例;流浪犬12例,占48%。
家养10只犬全部未注射兽用狂犬疫苗。
2.2 临床特点
2.2.1潜伏期 25例病人从暴露至发病时间在18天~190天,平均潜伏期(M)为63天。
2.2.2病程 25例狂犬病发病至死亡,整个病程在1~6天,平均4.23天。
2.3 暴露后预防治疗
2.3.1暴露分级 25例狂犬病全部为Ⅲ级暴露。
2.3.2伤口处理未处理14例,占56%;自行处理9例,占36%;经医生处理2例,仅占8%。
2.3.2预防注射 25例狂犬病中,21例暴露后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占84%;4例暴露后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但在注射完第4针,还未到第5针注射时间就发病死亡。
无1例暴露后使用抗狂犬血清或狂犬病球蛋白。
3.讨论
我市狂犬病是从1987年起开始发现报告,到1993年,曾经历过7年的流行,7年共报告狂犬病66例,其中1889年报告病例数最多,达22例,此后从1994-2008年,共15年未接到狂犬病发病死亡报告。
从2009年开始,我市重新又有了狂犬病报告,报告病例从2009年1例,2010年3例,2011年4例,2012年5例,2013年5例,2014年2例,2015年5例,年报告发病数1~5例,远低于相关分析报告[2-3]。
25例狂犬病全部死亡,病死率100%,与常德市2004-2008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3]一致;与全国狂犬病疫情从2008年开始下降趋势[6]不一致。
我市狂犬病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5.25:1,高于相关结果[2,3,6],病例以青壮年农民感染发病为多数,这与其外出活动和宿主动物接触而被感染机会多有关,应将农民作为狂犬病防制的重点人群。
25例狂犬病患者伤人宿主动物全部为犬,犬来源自家养10例,占40%;流浪犬12例,占48%。
家养10只犬全部未注射兽用狂犬疫苗。
我市狂犬病暴露后到发病的平均潜伏期63天,病程平均4.23天死亡,与有关文献报道相近[2,7],短于533例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4]。
我市狂犬病全部为Ⅲ级暴露[5],暴露后未处理14例,占56%;自行处理9例,占36%;经医生处理2例,仅占8%。
25例狂犬病中,21例暴露后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占84%;所有病例全未使用抗狂犬血清。
这与我市连续15年未发生狂犬病,大部分群众缺乏狂犬病防治知识,防治意识淡薄;再加上狂犬疫苗、抗狂犬血清费用昂贵;以及预防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不到位有关。
另4例尽管暴露后伤口及时进行了处理、同时注射了狂犬病疫苗,但在注射完第4针,还未到第5针注射时间就发病死亡,这与其咬伤部位系头面部,离中枢神经近、且咬伤严重有关。
也证实狂犬病病毒的凶悍,感染进程之快;同时,也提示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成败,与宿主动物的带毒量,咬伤部位深浅和损伤程度,感染后伤口及时规范处理如何,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血清或抗狂犬免疫球蛋白及时使用等有关[8]。
目前我市狂犬病正呈流行的趋势,积极行动起来,预防狂犬病刻不容缓。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提高认识,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对犬实行“登、免、限、管、灭”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从源头上阻止狂犬病毒的传播;②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广泛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狂犬病,主动地保护自己和保护他人;③加强犬伤情况及狂犬病疫情监测;④规范狂犬门诊的管理,提高狂犬病暴露后规范处置率;⑤提高狂犬病特异性诊断水平,探索救治狂犬病的有效手段与方法,力争使我市狂犬病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林燕锋,黄金英,孙小康.清远市2001-2005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6,6(12);1305-1307.
[2]曾亚雄,罗晓日,谢建民.衡阳市2004-2006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5(6);3.
[3]蒋小伟,曾凡权,华为湘等.常德市2004-2008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37-38.
[4]魏书德.533例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4,5;746-747.
[5]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2009.
[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报告,2009(内部资料).2010.
[7]王晓春.湖南省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杂志,2006,23(6):45-46.
[8]唐青,李浩.中国狂犬病流行近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3);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