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南非剖析
中国企业对南非投资合作简析

电 力 供 应
南非具有广大服装市场需求 , 丰富服装加工原料
和充足 劳动力 , 目前 已成 为 了全 球 新兴 的纺 织服 装投 资 热点 。长期 以来 , 非一 直是 中 国服 装 出 口重 要 目 南
的地 。由于 中国服 装产 品具有 明显 的竞 争力 , 南非 对
口; 时也可 以缓解 中南两 国在 服装 贸易 中 的摩擦 。 同
汽 车制 造 ’
南非 汽车 工业 具有 完善 的基 础设 施 、 先进 的生 产
检测 技术 、 富 的原 材料 供 给 、 活 的生产 能力 , 丰 灵 以及
新兴 市场 享有 的成本 优 势 , 非政 府对 汽 车工 业发 展 南 车公 司平 均 每年 约 有 1亿 兰 特 投入 到 南 非 汽车 工 业 2
国内服装 企业 产生 了一 定 的冲击 。 为保 护本 国 的服装
工业 ,今 年 南非 政 府 对 中 国服 装 产 品征 用 了配额 限
南非是 世界 第5 大煤炭 生产 国 ,发 展 电力 产 业优 势 明显 。 目前 , 非拥 有南 部非洲 地 区最 发 达 的 电力 南 供应 工业 , 相对 较 为便 宜 的电价 , 南部 非 洲 重 要 的 是
镍 、 族矿 石 、 棉 、 、 、 锆 石 铁 磷 锑铅 等 。 中南两 国早 在 1 0
年前就 开始 了在 矿产 开发领 域 的合作 。 掌握 铬矿 资源
括肠 、 肉、 熟 面包 、 小食 品、 儿童食品 、 果汁罐装 、 果脯) 等。
服 装 加 工
储量约4 0 万吨 的 中钢南非 铬业有 限公 司 , 50 当前是 中
加 强与南 非在矿 产 开发 、 电力供 应 、 轻工 及食 品 加工 、 服装 加工 、 汽车制 造 、 旅游 等产业 的合 作 开发 。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投资力度的增加,非洲大陆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农业合作等。
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就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政治风险非洲大陆的政治环境相对不稳定,部分地区还存在着政治动荡和冲突。
这种政治风险给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2.法律风险非洲国家的法律体系相对滞后,法治意识薄弱。
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面临着合同履行难、财产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
3.文化差异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也面临着文化差异的挑战。
由于中非两国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存在较大差异,这就需要中国企业对非洲的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适应。
4.安全风险非洲地区存在着各种安全风险,包括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等,这对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也带来了较大的威胁。
5.环境保护问题随着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这不仅对非洲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也可能引发当地居民的反感和抵制。
二、对策研究针对非洲地区存在的政治风险,中国企业在投资前应进行充分的政治风险评估,选择政治相对稳定、风险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投资,同时建立健全的政治风险应对机制,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在与非洲国家进行合作时,中国企业应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遵守合同约定,同时加强法律风险的预防和应对,建立健全的法律团队,在涉及法律纠纷时及时寻求法律援助。
3.加强文化融合中国企业应加强与非洲当地员工的沟通和交流,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倡导中非文化融合,打破语言和文化障碍,提高企业在非洲的影响力。
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应加强安保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对所在地区的安全情况监测和分析,确保员工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中国企业在投资非洲时应加强环保意识,遵守当地的环保法律法规,采取环保技术,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海信公司进入南非家电市场的国际市场营销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海信公司进入南非家电市场的国际市场营销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10年前,海信南非公司悄然登陆当时中国人还很陌生的非洲大陆。
10年后,海信已成为南非家喻户晓的家电品牌,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覆盖全部南部非洲地区,被当地大型连锁店评为最佳供应商。
对很多南非人而言,海信不仅是一家中国知名企业,更是南非人的朋友。
一坚持品牌战略“海信在南非最成功的地方应该是坚持品牌战略,虽然创业初期打品牌是非常困难的。
”总结起近10年来走过的发展足迹,海信南非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于游海颇有感触。
1993年,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对南非进行了考察,当时南非良好的基础设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金融和贸易也非常规范,完全符合国际化标准。
海信开始考虑从南非敲开非洲的大门。
于游海介绍说,海信进入南非最初是从贸易开始。
1996年注册了海信南非发展有限公司,次年建立了第一条生产线,实行本土化经营。
2000年底,海信买下了韩国企业大宇在南非的工厂。
之后又从国内引进生产线。
现在,海信南非公司拥有员工180人,年生产能力35万台,其中主打产品彩电20万台,DVD播放机10万台。
回忆1998年刚刚来到南非时,于游海坦言,自己虽然不是完全没底,但到底该怎样做不知道。
“我们是一步一步地走进来,走一步往前看一步,走的路越长,看得也越远。
”二快速融入当地环境经营、管理的本地化.一个海外品牌进入陌生的环境后,能否适应本地的水土往往成为生存的关键。
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开辟非洲市场的中国企业,海信选择了生产、管理本地化的发展道路。
目前,海信南非的销售、市场和售后服务部门的经理都是由当地人担任,部门经理一级,一半以上都是南非本地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和市场接触比较紧密的。
于游海说,进入南非市场,不仅仅需要克服语言问题,好比在中国找到会说英语的人很容易,但要真正能懂得当地语言、文化和民俗并不容易。
但是,他认为,中国企业有先天的优势。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喜欢交朋友,能够以诚相待,这样就能很容易交到朋友。
开拓南非的中国企业

特别是境外加工 贸易项 目. 较好地带动 美元. 品绝大多数出 口 国际市场。 产 到
南非 中资企业数量多 . 布广 ,行业较 的单一 生产 电视机 已发展成 为电视机 分 洗衣机 厨用电炉各 占三分之一 . 0 1 2 0 二 三产业中的很多行业 . 如农业 、矿 年又成功收购南非 U IA电炉厂 . NV 通过
以及土地使用规划 3 促使项 目创造更 、 多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 4 密切生产 、 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3 有资格申 . 请补贴的项目
— —
从事相关产业的新项 目或项 目
别规 定 的计 算 机 创 新 或 其 它研 发 活
动 。可 获得补贴 的资产包括
商和消费者之间联系: 、 5 为中小型企业 的 扩建 。
潜力的项 目. 引进较 为先进 的生产设备 ,
合型的优秀人才. 保证投资项 目的成功 .
为企业长远发展注入活力。
上海 S A ( V 南非 )电子公司由最初 选择可靠的有能力的合 作伙伴 . 出复 派
资本运 营给企业 带来 了更 大的发展 空 口 南非最新投资 鼓励政策 食 品、 建材 、 烟草、金融 、 运输 、 信息通 间 . 高了抗风险能 力. 提 并且积累 了非
— —
获准 固定资产超过 50 0 万兰特 加物 。
Tr = 厂
一
南非是我国在非洲最重要的贸易伙 开采许可权作价 占4 %股份。 0 为了增加 的团组越来越多. 大家普遍都 看好南非
流 的基础设施 完善的工业体 系、 丰
业到南非投资 . 特别是在1 9 年中南两 铬资源和电力资源增加产品的国际竞争 富的矿产资源和辐射非 洲的广大市场 . 98 国正式建交之后 . 南非成为我国企业境 力 . 9 8 1 9 年合资企业又投资建立了铬铁 但 同时也发现要面对和克服很 多困难 。 外投 资的热点地 区 . 先后有上百家企业 冶炼 厂 ( 矿区与 ; 台炼厂相连 ) 合资企业 希望国内企业能够更加周密地做好前期 。 在南非设立公司和代表处。近 2年 . 我 有雇员近5 0 .0 1 0 人 2 0 年年产铬矿石2 调研 , 目前在南非投资的各种有利和 0 将 企 业在南非设 立的大都 为生产型项 目. 了国内设备 零部件和原材料 的的出口。 齐全 , 布局较合理 。涉足 南非的第一 业、 纺织服装 、 轻工 电子 冶金 机械、 万吨 . 年产铬铁 5 万吨 . 产值 2 0 0 0多万 不利因素充分考虑进去 . 选择合适的有
中国与南非经贸合作分析报告

中国与南非经贸合作分析报告_GoBack 1.南非基本情况简介 1.1资源情况矿产资源、农业资源丰富。
石油资源、水资源缺乏。
南非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深矿开采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是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
南非的黄金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据Mineral commodity summates 2009年统计,其黄金储量为6000t,储量基础为36000t,占世界黄金储量的12.8%。
南非有20多个世界级金矿山。
南非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价值高。
南非以丰富的矿物资源驰名世界,现已探明储量并开采的矿产有70余种,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硅铝酸盐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蛭石、锆、钛、氟石居第二位,磷酸盐、锑居第四位,铀、铅居第五位,煤、锌居第八位,铁矿石居第九位,铜居第十四位。
钻石、石棉、铜、钒、铀以及煤、铁、钛、云母、铅等的蕴藏量也极为丰富,黄金、钻石、钒、锰、铬、锑、铀、石棉等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矿产资源的发现和开发推动南非传统社会经济向近代社会经济转变;为经济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构成南非主要工业体系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确立南非国际地位和对外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南非农业较发达,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
可耕地约占土地面积的13%,但适于耕种的高产土地仅占22%。
农业、林业、渔业就业人数约占人口的7%,其产品出口收入占非矿业出口收入的15%。
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影响明显。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甘蔗、大麦等。
蔗糖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农林渔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在国民经济中作用不断减小。
农业提供13%的正式就业机会。
非黄金出口收入中的30%来自农产品或农产品加工。
正常年份粮食除自给外还可出口。
主要农作物是玉米。
各类罐头食品、烟、酒、咖啡和饮料质量符合国际标准,葡萄酒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林木覆盖面积占全部土地的6%。
畜牧业较发达,主要集中在西部三分之二的国土。
牲畜种类主要包括牛、绵羊、山羊、猪等,家禽主要有鸵鸟、肉鸡等。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风险及应对

Legal A f fairs中国企业投资非洲风险及应对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有风险、有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
对投资非洲风险的清晰认识不应该成为中国企业的心理障碍,而应该成为保证投资收益的技术工具由于中国与非洲各国在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文《法人》特约撰稿郭建军中国企业对非投资存在诸多风险及不确定因素,再加上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验的缺乏,洲50 多个国家,非洲已成为中国海外在欧很多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折戟而归。
美和日本之后的第四大投资目的地。
许多中国企业走出去,本身盲目性的风近些年,非洲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热点。
在此良好背景下,很多中国企业都已经险已经很大,选择投资非洲更是高风险的行为。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2 年中非贸或者筹划对非洲的投资计划,走出国门去非如果再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投资风险控制易额已经超过2000 亿美元。
中国在非洲投洲投资建厂。
但是,过往案例告诉我们,不机制,去防备投资非洲的高风险发生,中国企资的企业已经超过了2000 家,项目遍及非是所有的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都有斩获,业走出去可能更多的不是机会,而是灾难。
(《法人》资料图片)法务管理LEGAL MA NAGE MENT /风险主要有战争风险、制裁风险、大国博弈等由其他国家对东道国的政治策略和市场竞争策略所带来的风险。
中国企业在投资非洲前,首先要仔细研究非洲国别政治风险地图,从风险地图上可以一目了然的区分哪些是高风险国家,哪些是中低风险国家,从而做出决定,争取哪些投资机会和放弃哪些投资机会。
目前,很多国际评级机构每年都会发布这样的评级报告,对于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是个不错的参考。
但中国企业不能完全迷信评级机构的评级,而要结合政策、行业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2012年非洲埃及、利比亚等北非国家的民主运动诱发的新一轮政治风险将中国企业推向了风口浪尖,部分非洲国家政府出台政策,严格限制中国在非投资,或没收中国企业在非资产,比如以中石油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因2011年的利比亚政治动荡,直接导致其在利比亚大量的已建和在建海外项目终止,损失据统计超过数十亿元。
非洲矿业资源开发的现状与挑战分析

非洲矿业资源开发的现状与挑战分析非洲是一个富饶的大陆,拥有世界上大部分的矿产资源,包括黄金、钻石、煤炭、铜等。
矿业资源开发在非洲国家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将从非洲矿业资源开发的现状和挑战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非洲矿业资源开发的现状1.丰富的矿产资源非洲拥有世界上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金、钻石和铜资源。
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而刚果民主共和国则是全球最大的钻石生产国。
此外,赞比亚也是世界领先的铜生产国之一。
2.投资和合作的增加伴随着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和国际矿业巨头开始在非洲投资和开展合作。
其中,中国是非洲最大的投资者之一,中国企业通过开展矿业资源开发项目,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巨大的投资和就业机会。
3.经济发展的推动者矿业资源开发是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矿业资源的开发与出口,非洲国家可以获得大量的外汇和税收收入,进一步改善国家的经济状况,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非洲矿业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1.非法矿业活动的存在非洲矿业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非法矿业活动,这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采、环境污染、劳工权益的侵犯等问题。
非法矿业活动不仅削弱了国家税收的收入,还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资源管理与监督不力非洲国家在资源管理与监督方面存在不足,容易出现腐败和失职问题。
一些政府官员可能与外国企业勾结,违反相关法规,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以牺牲环境和社会利益为代价获取个人经济利益。
3.基础设施缺乏非洲的矿产资源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区,缺乏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
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影响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和运输效率,也限制了非洲国家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4.环境保护问题矿业资源开发过程中常涉及土地破坏、水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问题。
非洲国家在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推动矿业资源开发向环境友好型转变。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机遇与风险探讨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机遇与风险探讨近年来,非洲国家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是投资者投资的热土,已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之一。
分析了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机遇与优势,进而分析了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应该重点选择哪些行业,同时提出了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标签:投资;非洲;机遇;风险防范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064-02 近年来中非贸易高速发展,中国正成为非洲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的贸易伙伴,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中国已经成为总要的投资国,在非洲贸易中排第三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非洲投资,成为了我国海外投资的热点。
商务部发布数据,2011年我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达到17亿美元,同比增长58.9%。
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在非洲投资的企业超过1000 家,涉及资源、农业、制造、高新技术、贸易医药等多个领域。
本文对通过对非洲的分析,对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机遇与风险防范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
1 非洲的基本状况与投资机遇非洲是世界第二大陆,位于亚洲的西南面。
几十年来,我国与非洲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外交关系,中国企业在非洲具有良好的形象与声誉。
非洲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分布集中、便于开采、黄金和金刚石产量居世界首位,铬、钴、钛、钽、锗、锂和金钢石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绝大部分,黄金、白金、铀、铝土、铜、锡及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也很大。
但是,从从总体上看我国对非洲的投资规模偏小,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据统计,2009年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仅为26%,而我国对亚洲投资比例为71.4%、对欧洲投资比例为5.9%、对投资拉丁美洲比例为13%。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十年来,中非投资合作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本着互惠互利、促进发展、共同繁荣的原则,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全球更大范围、更宽领域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已经成为很多我国企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企业在南非一·南非的地理位置1.自然概述南非共和国(Republic of South Africa),因地处非洲南部而得名,素有“彩虹之国”和“黄金宝石之国”之誉。
南非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介于南纬22度至35度和东经17度和33度之间,是世界上最多元化最有魅力的国家之一。
北邻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
东、南、西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环抱,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其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
地处南半球的南非,风光秀丽,气候温和,雄伟的德拉肯斯堡山脉绵亘东南,把全境分为内陆高原和沿海平原。
面积有 122103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00公里。
全境大部分为海拔600米以上高原,其中卡斯金峰高达3660米,为全国最高点。
中部翠绿的草原,西部金黄的沙漠是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由于有两洋环抱,南非的海岸线长达 2954公里。
但海岸线比较平直,只有少数海湾。
具有良好的港湾条件。
南非的主要港口有德班、理查德湾、伊丽莎白港、开普敦和萨尔达尼亚湾,另外还有莫赛尔湾等几个小港。
这些港口都建立在条件较好的天然海湾。
沿海洁白的海滩,三面蓝色无垠的大海,将南非12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装扮得分外绚丽多姿,使南非以其极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成为令人神往的胜地。
2.气候环境南非的气候可以划分为五种截然不同类型的地区:沙漠和半沙漠类型地区、地中海类型地区、热带草原类型地区、温带草原类型地区和雨林类型地区。
南非绝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类型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南非大部分地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时间与北半球正好相反,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东部沿海为热带湿润气候,南部沿海为地中海式气候。
全境气候分为春夏秋冬4季。
12月~1月为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2~38℃;6~8月是冬季,最低气温为-10~-12℃。
全年降水量由东部的1000毫米逐渐减少到西部的60毫米,平均450毫米。
首都比勒陀利亚年平均气温17℃。
由于地势较高,南非的气温通常低于同纬度的国家和地区,但冬无严寒,个别地区的最低温度也不过在-10摄氏度左右。
一般情况下,夏天也无酷暑。
全年降水量由东部的1000毫米逐渐减少到西部的60毫米,平均450毫米。
首都比勒陀利亚年平均气温17℃。
二·南非的环境1.历史文化环境历史上,南部非洲大陆曾是不同民族黑人世代繁衍的家园,欧洲殖民者和移民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平静。
南非的发展具有其独特的历史特点,原因是来自欧洲的殖民者和移民认为自己是落地生根的南非人。
1910年南非联邦成立以来,白人长期作为统治者而存在。
在经过40年的种族隔离后,1994年南非和平过渡为一个民主国家。
变化无穷和多姿多彩的文化是南非的主要特色之一,它的建筑是欧洲,亚洲,非洲建筑特色的大熔炉。
南非的美食糅合各洲的精华,口味独到!古典欧洲音乐,歌剧,芭蕾,非洲土著歌舞,现代爵士,摇滚等,在这里都可以找得到。
种族繁多是南非的又一特色,故有“彩虹之国”称誉。
它约有4360万人口,主要有黑人,白人,亚洲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组成。
2.经济环境(1)·概述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达国家,也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水平、地区分布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均。
制造业、建筑业、能源业和矿业是南非工业四大部门。
基础设施良好,资源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经济开放程度较高。
金融、法律体系比较完善,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良好。
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四大支柱,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但国民经济各部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黑白二元经济特征明显。
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受国际制裁影响,经济出现衰退。
新南非政府制定了“重建与发展计划”,强调提高黑人社会、经济地位。
(2)·矿业矿业历史悠久,具有完备的现代矿业体系和先进的开采冶炼技术,是南非经济的支柱。
深矿开采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全国约有12%的劳动力从事矿业。
南非以丰富的矿物资源驰名世界,现已探明储量并开采的矿产有70余种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硅铝酸盐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蛭石、锆、钛、氟石居第二位,磷酸盐、锑居第四位。
目前,南非赚取的外汇中有50%以上是从这些矿产资源中得到的。
南非是世界上重要的黄金、铂族金属和铬生产国和出口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钻石。
钻石的发现不仅改变了南非的历史,而且是南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目前钻石的生产量,比起扎伊尔、博茨瓦纳要少,但是埋藏量却是世界第二。
钻石产量约占世界的9%。
南非德比尔斯(De Beers)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生产和销售公司,总资产200亿美元,其营业额一度占世界钻石供应市场90%的份额,目前仍控制着世界粗钻石贸易的60%。
(3)·制造业、建筑业和能源业制造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 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
主要产品有钢铁、金属制品、化工、运输设备、机器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
钢铁工业是南非制造业的支柱,拥有六大钢铁联合公司、130多家钢铁企业。
建筑业发展较快,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
1994-1999年,南非政府共筹集投入125亿兰特建设低造价住房,以缓解黑人城镇居民住房问题。
近年来, 由于南非加快实施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场馆建设及房地产开发热,南建筑业发展较快,但设备陈旧、技术工人缺乏等问题比较突出。
为应对金融危机,南政府2009年宣布今后三年将投资7870亿兰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能源工业基础雄厚,技术较先进,产值约占南非国内总产值的15%。
电力工业较发达,发电量占全非洲的2/3,其中约92%为火力发电,为世界上电费最低的国家之一。
国营企业南非电力公司是世界上第七大电力生产和第九大电力销售企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干冷发电站,供应南非95%和全非60%的用电量。
近年来由于电力生产和管理滞后等原因,全国性电力短缺现象严重。
在开普敦附近建有非洲大陆唯一的核电站-库贝赫核电站,发电能力184.4万千瓦。
此外,南非萨索尔公司的煤合成燃油及天然气合成燃油技术商业化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其生产的液体燃油约占南非燃油供应总量的1/4。
(4)·农业南非的农业也较发达,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
可耕地约占土地面积的13%,但适于耕种的高产土地仅占22%。
农业、林业、渔业就业人数约占人口的7%,其产品出口收入占非矿业出口收入的15%。
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影响明显。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甘蔗、大麦等。
蔗糖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农林渔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在国民经济中作用不断减小。
农业提供13%的正式就业机会。
非黄金出口收入中的30%来自农产品或农产品加工。
正常年份粮食除自给外还可出口。
主要农作物是玉米。
各类罐头食品、烟、酒、咖啡和饮料质量符合国际标准,葡萄酒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林木覆盖面积占全部土地的6%。
畜牧业较发达,主要集中在西部三分之二的国土。
牲畜种类主要包括牛、绵羊、山羊、猪等,家禽主要有鸵鸟、肉鸡等。
主要产品有禽蛋、牛肉、鲜奶、奶制品羊肉、猪肉、绵羊毛等。
所需肉类85%自给,15%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斯威士兰等邻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一些欧洲国家进口。
绵羊毛产量可观,是世界第4大绵羊毛出口国。
水产养殖业产量占全非洲5%和世界的0.03%。
南非商业捕捞船队有各种船只500多艘。
全国约有2.8万人从事海洋捕捞业。
主要捕捞种类为淡菜、鳟鱼、牡蛎和开普无须鳕。
每年捕捞量约58万吨,产值近20亿兰特。
此外,南非养蜂业年产值约2000万兰特。
三·中国企业在南非的情况1·概述中南双边经贸与投资合作几乎是从零的基础上开始的。
中国与南非于1998年1月建立外交关系。
13年来,中南双边贸易额、双向投资额分别增长10倍和100倍。
我2007年上任时,中南贸易额约为140亿美元,同比增长40%。
3年后的2010年,尽管中南两国经济都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但双边贸易额达到了256亿美元,增幅近83%。
其中,中国对南非出口108亿美元,南非对中国出口148亿美元,南非保持贸易顺差。
目前,南非成为中国在非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跃升为南非的最大贸易伙伴。
在投资领域,截至2010年,中国累计对南非投资约70亿美元,投资涉及矿业、服务业、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斥资54.6亿美元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中资银行最大一笔海外收购项目。
中国的海信、创维等名牌家电已进入南非主流消费市场。
目前,南非企业在中国的投资约为55亿美元,投资领域涉及啤酒、港口、通信等多个领域。
中南双边投资对促进中南两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企业在南非只有少数高级企管人员,大量的企业管理、技术和生产人员都是南非当地人。
两国的企业家、技术人员和工人在一起合作工作,创造出了非常好的效益。
南非向中国出口的商品多为矿产品及其制品,铁矿砂为南非向中国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南非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集中于三大类,一是纺织品如男女套装,上衣、长短裤及各种鞋靴,二是高科技产品如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无线电话、复印机等,三是机电产品如无线电发射设备、摄像机等。
从商品结构看,中南双方商品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强,为双边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长远空间。
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南非向中国出口的商品多为矿产品或其制品,铁矿砂为南非向中国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2004年向中国出口2.18亿美元,占其对华出口总额的21.4%。
此外,锰矿砂、钴矿砂的出口也分列南非对华出口的第五和第八位,且增长迅速,同比分别增长了185.8%和132.7%。
不锈钢板材、普通钢铁板材、铝及铝板等也是南非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
2·中信集团中国中信集团下属的洛阳重型机械公司与南非贝特曼工程技术公司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根据合作备忘录,贝特曼工程技术公司获得了在南部非洲12个国家销售中信重机公司自有知识产权的矿用磨机和其他几种矿山设备的独家代理权。
南非的贝特曼公司在考察中信公司时表示,中国的产品非常适合于非洲。
初始阶段,非洲引进和进口了欧美的技术和产品,而今,欧美国家的矿产业正在衰退,其产品制造业随之呈下滑趋势;而中国的矿产业开发蓬勃发展,从而带动了产业的进步:产品质量提高、技术含量增加、成本相对低廉,这三个方面决定了中国的矿山机械产品完全能与矿业发达的非洲市场实现对接。
中国公司已从最初的零配件产品的出口,转变为整机出口,而且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越来越多。
除了大型矿山机械设备外,中国生产的日用消费品也颇受消费者青睐。
在南非当地市场上,日用消费品的90%是“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的品牌已被非洲市场认可,有较好的信誉。